化學科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30 23:43: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化學科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化學科學論文

教育學研究論文標題結構

1.引言

這些研究大都關注標題的語言特征,未涉及標題的信息結構。有關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研究并不多見,而且語言使用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影響了標題的寫作和傳播。本文擬以4本權威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為研究對象,探討最近5年來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特征和變化,具體研究問題為:①論文標題長度是多少;②論文標題信息單元及結構是什么。

2.研究方法

2.1語料來源。本文所選的語料均來自2010—2014年的原創性研究論文標題,《學習與指導》(Learm_r^awdin燈,簡稱LJ)228篇,《美國教育研究》(AwericawJowrwaZ,簡稱A£i?L)186篇,《教育研究者》(EdMcaticmd,簡稱£J?)126篇,《科學教學研究》(/owrmiZo/J?以earc/iinScienceTVacAiTzg,簡稱JJ?ST)235篇,共計775篇。這4本期刊都是SSCI檢索,影響因子在2.5以上,屬于教育學旗艦性期刊。其中,2010年論文161篇,2011年153篇,2012年147篇,2013年165篇,2014年149篇。2.2分析框架。論文標題的長度用單詞數表示。本文采用GeSUato(2008)的方法計算單詞數。縮略詞(如NCLB、VASI、L2等)和不加連字符的合成詞(如Lifecourse、CareerStart等)算作一個單詞。對于加了連字符的合成詞,根據句法-詞法的標準,如果其中的一個成分只是黏著詞素,則只算一個單詞(如Inter-Letter、Micro-Evolution、Dis-Identification等);如果兩個都是獨立的意義單位,則算兩個單詞(如Domain-Specific、Discrete*Time、Peer-Led等)。標題的信息單元指標題的組成部分。單信息單元標題即一段式標題,中間沒有標點符號,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以下稱作“單標題”)。雙信息單元標題即兩段式標題,中間用冒號、破折號或問號等標點符號隔開兩個短語或句子(以下稱作“復合標題”)。三信息單元即三段式標題(本語料僅有2例,歸入復合標題)。例子如下:例l:SocialEffectsofCollaborativeLearninginPrimarySchools(LJ,單標題)例2:TheEconomicEffectofEducationinanInformationTechnology-PenetratingEconomy:EvidenceFromHongKong(Ei?,復合標題)例3:Big-Fish-Little-PondEffectiGeneralizabilityandModeration—TwoSidesoftheSameCoin(AElU,三段式標題)關于信息結構,即信息單元之間的語義關系,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案。HamP_Lyons(1987)認為標題由主題、核心、評論、觀點組成^Swales、Feak(l994)將復合標題分為4類:“問題-解決方案”“一般-具體”“主題-方法”及“主要-次要”,但是“主要?次要”型標題與“一般-具體”型標題不容易區分,而且有重合。Anthony(2001)根據對計算機科學研究論文標題的研究,將正副標題的關系分為5類:“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主題-描述”“主題-范圍”及“主題-方法”。本研究中未發現“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這兩類,研究論文的標題與學科有一定的關系(S〇ler,2007)。GeSuat〇(2008)區分了5種最主要的語義關系:“一般-具體”“主題-方法”“主題-方法+背景,,“主題-背景”與“具體一般”。但是,Gesuat〇(2008)對“一般-具體”型標題定義太籠統(占到期刊論文復合標題的57.3%),另外,“背景”部分只是對研究對象的進一步細化,而且這兩種類型有重合,不易區分。綜合前人的研究,并結合本語料的特點,本文將標題的信息結構分為5類:第一類為“一般-具體”型,前半部分為主題,后半部分對主題進行詳細說明或擴展,冒號或分號比較靠前;第二類為“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型,前半部分已是比較完整的標題,為了突出重點,后半部分對研究對象進行聚焦,強調學生層次、具體能力、學習科目、研究場景、研究時期等,冒號或分號比較靠后;第三類為“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型,前半部分為比較完整的標題,后半部分強調所運用的研究理論或方法;第四類為“主題-觀點”型,前半部分為研究主題,后半部分提出觀點或看法,有時觀點也以疑問形式提出,也可能是“觀點-主題”型;第五類為“引言-研究內容”型,前半部分引用研究對象或其他著作的話語,對主題進行提示,后半部分是完整的標題。

3.研究結果和討論

3.1長度。從表1可知,各論文標題之間長度變化很大。最長的由37個單詞構成,如“TheDevelopmentofCognitive,Language,andCulturalSkillsfromAge3to6:AComparisonbetweenChildrenofTurkishOriginandChildrenofNative-BornGermanParentsandtheRoleofImmigrantParents’AcculturationtotheReceivingSociety”(AEJ?J);最短的僅為4個單詞,如“FramingEvolutionDiscussionIntellectuallyYJ^ST),平均值為13.44。這個研究結果與前人的研究不盡相同。Anth〇ny(2001)的語料是IEEE計算機協會6本期刊研究論文的600個標題,發表于1997—1998年間,論文標題平均長度是7.9個單詞。Haggan(2004)選取了發表于1997—2000年間124本期刊的751個標題,語言學標題平均長度為8.8個單詞,文學為9.4個單詞,自然科學為13.8個單詞。Soler(2007)對發表于1996—2002年間6個學科480篇研究論文和90篇述評論文的標題進行了統計。社會科學如語言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論文標題平均長度分別是7.89、12,06、12.63,而自然科學如生物學、醫學和生物化學的標題平均長度為15.33、15.48、14.15,而述評論文標題長度明顯短于研究論文,社會科學分別為5.46、6.66、10.53,自然科學分別為7.60、10.73、8.73。標題長度計算方法不是本語料標題偏長的原因。上面3位學者未說明單詞的計算方法,可能將帶連字符、具有獨立意義的合成詞算成一個單詞,而本文則算成兩個單詞。但是,這類合成詞極少,不影響統計結果。標題的跨學科差異可能導致本語料標題偏長。Fahnest〇Ck、SeC〇r(1988)認為,自然科學論文的修辭功能在于分門別類、陳述事實、追述原因,而文學在于陳述價值觀念。科學和文學分別處于學術論文這種體裁的兩端。教育學論文涉及描述事實、解釋原因、陳述觀念,兼具科學性和人文性,但日益偏重科學性,因而更加接近科學論文范式,標題長度偏長。語料選取的時間對標題的長度有一定影響。這3位學者都是針對2005年前論文的標題,而本研究針對的是2010—2014年間的論文。由于研究的深人和細化,同一研究主題下因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家庭背景、認知、情感、能力不同,研究結果可能不同。論文標題要盡可能細化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包含更多信息,因而導致標題不斷變長。標題的信息結構對標題的長度也有一定影響。S〇ler(2007)發現,人類學、心理學和語言學3個學科的原創論文中,復合式標題的出現率分別為41%、37%和31%,而本語料的復合標題占58.06%(見下文統計),復合標題平均長度為17個單詞,而單標題僅為11個單詞。也許髙比率的復合標題導致本語料標題偏長。3.2信息單元。從表2可以看到,復合標M占到了58.06%,成為標題的常見形式。這種標題結構簡潔、緊湊,表意明確,深受英美學者喜歡。(王英格,1993)本研究復合標題的比例顯著髙于Haggan(2004)、Soler(2007)和GesUato(2008)的研究結果。也許在統計方法上有些許差異,如復合標題中可能含有兩個獨立的句子,或者由一個句子和一個短語構成,Haggan(2004)將這樣的標題既算作句子標題又算作復合標題,而Soler(2007)沒有特別說明,可能將這類復合標題只算作句子標題。GeSUat〇(2008)以信息為單元考察標題的句法結構更為科學。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復合標題呈現上升趨勢。在1880—1980年的100年間,教育學、心理學和文學批評的論文標題中含有冒號的標題的比例不斷增加(Dillon,1982)。姚克勤、姜亞軍(2010)對應用語言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研究表明,2000—2009年間復合標題高達57%,是過去40多年間唯一呈現上升趨勢的類型。按照Dillon(1982)的解釋,復合標題份額的增加是學術研究不斷深人的結果,因為這樣的標題在邏輯和語法關系上更復雜。3.3信息結構。表3展現了復合標題的信息結構,頻率少于5的未列入。“一般-具體”型標題比重較大,占32.44%。Lester(2011)建議科技論文標題中使用冒號,先提出一個寬泛的論題,表明研究領域,然后再對這個論題進行解釋說明,使研究內容具體化(見例4)。這個細化過程可以幫助讀者進行論文定位,快速判斷該論文是否和他的研究相關,是否要進一步閱讀。同時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型標題也比較普遍,占22.67%,另有26個(5.78%)標題后半部分除了強調研究方法或觀點,也強調了研究對象。這類標題對研究對象進行精確描述,有利于“小題大做”,深刻挖掘,還可以凸顯研究的新穎性和嚴謹性(見例5和例8)。研究方法也是復合標題中的一個重要信息單元,21%(95個)的復合標題突出了研究方法,如例6。這表明研究方法日益受到學者重視,“個人感想式”文章已遭冷落。標題中包含科學的、新穎的研究方法,如“AMultilevelSurvey”“AFieldTrial”“AComparison”“ALongitudinalPerspective”等,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研究“老問題”,做出全新的闡釋。這類標題容易吸引審稿人及讀者注意,因為流行方法和理論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另外,16%(72個)的復合標題涉及論文的核心思想,或明知故問,如例8;或直接陳述,如例9。這類標題不僅高度概括了論文主題,還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和態度,簡潔明了;盡管以復合標題的形式出現,但仍具備陳述句和疑問句的修辭功能。少部分復合標題(5.33%)以引言形式導出,對研究主題進行提示(如例10),或例證。如果將引言去掉,標題信息是完整的。創造性地使用引言,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敦促他們尋找引言和研究內容之間的關聯。這類標題含蓄、雅致,文學類論文中使用較多(Haggan,2〇〇4)。

查看全文

期刊分類介紹

1、什么是核心期刊?簡單地說,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于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并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對中國(不含港、澳、臺)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認定,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有兩種版本。一是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引證報告》);另一種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要目總覽》)。《要目總覽》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總覽》收編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各種學科類別的中文期刊。其中對核心期刊的認定通過五項指標綜合評估。《引證報告》統計源期刊的選取原則和《要目總覽》核心期刊的認定各依據了不同的方法體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類)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國家級期刊?一般說來,“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4.什么是“省級”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5、什么是學術期刊?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以學術論文為主,而非學術期刊刊發的文獻則以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等只能作為學術研究的資料而不是論文的文章為主。由于《總覽》選刊的依據是載文量多、收錄量大和被引次數多,并不強調學術期刊與非學術期刊的界線,對此自然也就沒有進行嚴格區分。具體說來,《總覽》學術與非學術不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類刊物?所謂CN類刊物是指在我國境內注冊、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該類刊物的刊號均標注有CN字母,人們習慣稱之為CN類刊物。

查看全文

地區科技期刊策略研究

西部地區科技期刊辦刊存在的問題

西部地區科技期刊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短板,受到約稿難、關注度小等問題的困擾.西部地區科技期刊的發展離不開期刊主管部門的支持,新疆師范類高校科技期刊的發展也是剛剛起步,高校教師大多以學校科研激勵為目標,對西部地區科技期刊投稿熱情不大,針對全國科技知名專家的約稿更是困難,而自然科學論文科研時間長,編輯約稿往往需要更長時間[11~13].西部地區大部分科技期刊辦刊思路就是簡單地編輯加工稿件[14~15],等稿發表.科技期刊欄目設置以高校學科為基礎,來稿以本校教師為主,編輯人員主動約稿意識不夠.隨著西部地區高校的快速發展,西部地區科技期刊應轉變辦刊理念,借鑒內地高校科技期刊成功辦刊經驗,主動策劃,科學設置欄目,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與專家學者交往,通過他們約高質量高水平的稿件.高校科技期刊的欄目設置多以高校自然科學學科為基礎設置,如新疆師范大學科技期刊(自然科學版學報)系綜合性刊物,自然科學學科包括數學、物理、計算機、生物、化學、地理、旅游、環境、體育等學科,發展不平衡,科技期刊刊發文章反映出學校優勢學科為數學、地理、體育三個學科,但其他學科稿件少.科技期刊應該立足學校優勢學科設立重點欄目,打造品牌欄目[16].西部地區高校科技期刊編輯人員較少,如新疆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等院校的科技期刊專職編輯較少,且編輯人員崗位流動性大,而科技期刊編輯的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尤其是科技期刊編輯大多需要5年左右的工作經驗才能較好地勝任工作.因此,科技期刊需要不斷培訓工作人員,為科技期刊提高質量奠定基礎.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影響因子,辦刊通過特色欄目來提高知名度,通過欄目主持人擴大約稿范圍.西部地區科技期刊應注重與各大期刊數據庫保持聯系,加強西部地區科技期刊的推薦,使內地學者了解我們西部地區科技期刊的辦刊思路,欄目特色,逐步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17].

西部地區科技期刊辦刊策略

如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依據《新疆師范大學2011~2015年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精神[18],欄目設置要服務于新疆師范大學“十二五”戰略重點,主要刊發新能源新材料研究、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網絡信息安全與信息技術應用等方向的學術論文;另外,還要大力支持干旱區湖泊環境演變實驗室、新疆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生物學實驗室、新疆多民族體質健康與評價實驗室等的發展.西部地區科技期刊調整自身辦刊定位,轉變編輯辦刊理念,向內地科技期刊學習,發動本校各學科知名專家加強對西部科技期刊的支持,與他們多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向他們多約稿,通過學校專家向外輻射,將約稿范圍擴大到疆內外其他高校,爭取更多的優質稿件能在西部科技期刊上發表.對重點欄目實行約稿,力爭每期都有1~2篇約稿,稿件要結合新疆自治區黨委提出的現代文化引領,科技、教育支撐,工業現代化、城鎮現代化、農牧業現代化發展戰略,解決新疆大發展理論及實踐問題.根據“十二五”戰略重點、重點實驗室和優先發展學科的具體研究成果不定期組成專題研究,如:環境與資源研究、新疆多民族體質健康研究和理論物理研究等欄目.及時報道相關重點實驗室和優先發展學科的研究成果和動態,其他學科根據每期欄目稿件具體數量,對不同欄目進行一定的調整或合并[19].加強西部地區科技期刊管理,規范稿件審稿制度,實行匿名審稿,嚴把稿件質量關.如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每年出版四期,每期約25篇論文,論文約稿和基金稿件數量占40%以上,刊物頁碼壓縮至108頁,封面重新設計,內頁重新設計要美觀大方,保證刊物出版質量,切實作好編輯各項工作.積極發揮編委會力量,通過編委與校內知名專家多聯系,通過校內專家向校外輻射約稿范圍,加強與內地科技期刊的聯系,促進期刊影響因子的提高,切實提高辦刊質量.西部地區科技期刊還應多借鑒內地高校的辦刊經驗,積極參加相關的學術交流,與專家學者交往,通過他們約高質量的稿件.

本文作者:劉會強周春麗工作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查看全文

化學網絡教育教學論文

一、化學網絡教學管理基本思路

以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委員會制定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規范(試行)》中的關于遠程教學管理系統的要求及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為基礎在以質量為核心、以人為本、以科學的管理方法為手段、以優質服務為目標的網絡教育教學管理基本理念指導下與學校網絡教育學院教務管理工作人員合作融合雙方力量進行科學化管理從學院層面的系統管理、教務管理、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四個模塊構建網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二、模塊化化學網絡教學管理模式

1.系統管理。網絡教育教學管理由于受到網絡運行狀況、計算機性能等因素影響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要有與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辦法。鑒于西南大學網絡學院已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用戶管理和安全管理裁們重在研究為有效指導與監督教學過程的系統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網絡教育管理辦法》和《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網絡教師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學化工學院繼續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教學過程監控和管理。

2.教務管理。教務管理包括專業設置、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教材管理(學籍管理已由網絡學院完成)。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開始開設網絡教育《化學》專業2008年在對培養方案做出調整和修訂后,專業更名為《化學教育》專業,同時新增《應用化學》專業。兩個專業在培養方案、教學內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網絡教育的繼續教育特色。教學計劃是根據網絡教育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培養目標、專業方向、學習年限和教學對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計劃。網上教學組織嚴格遵守教學計劃作為考核、驗收教學質量的標準。兩個專業教學計劃各自包含不同的11門專業課程、各有特色的6門選修課程、教育實習或工業見習以及畢業論文。《化學教育》遵循當前中學化學教學的改革模式和中學化學新課程標準教有所依、學有所用;由于大多數學員都是來自基層教學單位,因此依托基層教學單位完成教育實習的實踐教學環節并設計合理的與學員從事教學相關性強的畢業論文題目精心進行指導。而《應用化學》則遵循當前經濟改革浪潮中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來自工礦化工企業的學生實踐優勢依托企業完成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化學網絡教育教材包括文字類(一般使用統編教材制作為電子課件、題庫和案例庫)、圖形(像)類、音(視)頻類動畫類等教材洛類自成體系J蟲立使用。

3.教師管理。教師管理主要從資格審查、培訓管理、責任管理和考核評價上進行管理。學院規定從事網絡教育工作的教師必須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并且有一定網絡教育經驗。教師任課前均需經過崗前專門培訓,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和實踐技能在進行教學管理的時候能夠主導學生的在線討論活動,準確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客觀評價和指導。教師一旦承擔網絡教學需認真學習管理辦法,熟知各項規章制度并與學院簽訂‘化學化工學院網絡教育教師教學工作責任書”并建立化學網絡教育教師檔案。教學隊伍建設:網絡教育師資隊伍的學科結構、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均有相應要求技照‘化學化工學院關于成立網絡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決定”針對學院網絡教育優質資源利用不夠缺乏國內外知名專家授課情況通過外聘請內培養構建合理的教學隊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力軍的多個課程教學團隊。教學研究:為了提高網絡教學質量肩效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開展網絡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內容涉及網絡課程內容的組織、網絡資源的利用、網絡教學方式的探究、高校網絡教學的設計原則、高校網絡課堂教學的優化運用、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等等。鼓勵教師總結自己進行網絡教育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想技照科學論文的規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應獎勵,推動網絡教育管理的理論研究。

查看全文

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對我國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檢索系統被收錄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如何提高期刊質量和縮短我國科技期刊與國際化期刊之間的差距提出了建議。

【摘要題】期刊工作

【關鍵詞】科技期刊/國際化發展/現狀/辦刊/探索

【正文】

隨著全球經濟和科研的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作為傳播科技信息最大載體的科技期刊國際競爭愈趨激烈,我國科技期刊不可回避地融入國際已成現實并將深入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各類期刊數量增長發展很快。據報道,至2002年,數量已達4457種[1],基本覆蓋了各個學科領域以及國民經濟發展中科技發展的各個方面[2],進入國際期刊大國之林。但是,迄今為止,我國科技期刊總體國際影響不高,已經進入國際行列的期刊也多處于國際同類期刊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并且沒有知名度。種種原因,使得我國科學家仍多向國外高影響因子期刊投稿,很多優秀的研究論文、即最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結果大都在國外其他雜志上發表,很少在我國自己的期刊上刊登,形成了我國期刊不能直接反映國家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科研進步最新動態的矛盾。因此,認真分析我國科技期刊被世界著名檢索收錄偏低的原因以及與國際化期刊存在的差距,研究如何辦好我國各學科具國際化發展前途的主流期刊迫在眉睫。

一、目前我國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檢索系統中所處的位置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問題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對我國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檢索系統被收錄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如何提高期刊質量和縮短我國科技期刊與國際化期刊之間的差距提出了建議。

【摘要題】期刊工作

【關鍵詞】科技期刊/國際化發展/現狀/辦刊/探索

【正文】

隨著全球經濟和科研的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作為傳播科技信息最大載體的科技期刊國際競爭愈趨激烈,我國科技期刊不可回避地融入國際已成現實并將深入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各類期刊數量增長發展很快。據報道,至2002年,數量已達4457種[1],基本覆蓋了各個學科領域以及國民經濟發展中科技發展的各個方面[2],進入國際期刊大國之林。但是,迄今為止,我國科技期刊總體國際影響不高,已經進入國際行列的期刊也多處于國際同類期刊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并且沒有知名度。種種原因,使得我國科學家仍多向國外高影響因子期刊投稿,很多優秀的研究論文、即最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結果大都在國外其他雜志上發表,很少在我國自己的期刊上刊登,形成了我國期刊不能直接反映國家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科研進步最新動態的矛盾。因此,認真分析我國科技期刊被世界著名檢索收錄偏低的原因以及與國際化期刊存在的差距,研究如何辦好我國各學科具國際化發展前途的主流期刊迫在眉睫。

一、目前我國科技期刊在世界著名檢索系統中所處的位置

查看全文

國際競爭力管理論文

一、我國科技成果的發表現狀

中國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已成為融入國際科技大舞臺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有4600多種,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品種上,都已躍居世界前列,并且,中國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國家加大力度重點支持原創性研究,科研立題、研究思路和論文質量逐步和國際接軌。據2002年12月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統計分析,與1997年相比,2001年我國國際論文數在《SCI》、《EI》和《ISTP》三系統中由世界排名第11位上升到第6位。(1)2001年《SCIE》共收錄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論文35685篇,比上年增長17%。就論文數而言,據世界第8位。與1997年相比,5年間我國被《SCIE》收錄的論文數排序上升了4位,被收錄的論文數增長了2倍多,年平均增長17%。(2)2001年《EI》收錄的論文為18578篇,比上年增長32.79%,世界排名穩定在第3位,僅落后于美國和日本。(3)2001年我國被《ISTP》收錄的會議論文10263篇,比上年增長4247篇,增長率為70.6%,由上年的第8位躍至第6位。目前,世界六大檢索系統,如美國的《SCI》核心版收錄我國期刊14種,《EI》收錄107種,《CA》收錄721種,英國的《SA》收錄129種,俄羅斯的《РЖ》收錄493種,日本的《JBST》收錄140種。[1]

隨著中國科學家頻頻亮相《自然》、《科學》等國際權威雜志,中國科技期刊也漸漸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年12月公布的統計分析數據[2],《細胞研究》、《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等刊物的學術質量開始向世界水平看齊。2001年我國《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達到2.102,《世界華人消化雜志》達到1.445,兩種期刊均為中國英文版科技期刊。在美國ISI(美國科學情報所)的JCR(期刊引證報告)中,有指標數據的中國科技期刊60種,總被引頻次超過1000次的只有《高等學校化學學報》(中文版)等4個。2001年我國被《SCIE》收錄的數量雖然從63種上升至67種,有60種有計量指標,但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只有0.386。并且,根據美國ISI的2001年的JCR提供的指標計算,所收錄的5667種科技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為1.467,我國2001年按照中國為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統計,發表的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為1.093,低于世界平均值。而美國的學術刊物——《免疫學年度評論》和《生物化學雜志》分別以50.340的影響因子、344256的被引頻次,榮登2000年全球最有影響科學刊物排行榜之首。[2]這說明,我國現有的科技期刊中,真正能在國際上有很大影響或是權威的期刊為數不多,這與我國的聲望和綜合國力以及我國科技高速發展的現狀是極不相稱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把我國的科技期刊引向世界,真正提高中國科技期刊的國際競爭力。

二、我國科技期刊現存的問題

1.學術質量問題。我國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尚未達到國際水平,國際影響力也低。期刊的影響力包含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及時率和半衰期等指標。期刊的總的被引頻次是反映期刊被使用和重視的程度,期刊的影響因子是國際上通行的評價指標,是一個相對的統計量,可以公平地評價和比較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我國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較低,科技論文被轉載、摘錄、索引較少,進入國際檢索系統的也較少。我國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雖呈上升的趨勢,比前幾年有所改觀,但總的來說還很低。2001年我國科技期刊總的被引頻次最多的是《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為6468次,影響因子大于1的只有26種,最高的《世界華人消化雜志》也只有3.733;而英國著名的刊物《自然》1999年的影響因子為29.491;著名的《CELL》雜志,1999年的總的被引頻次超過30萬次,影響因子為36.242。由此可見,我們和世界有影響力的期刊相比差距還很大。

2.語種問題。目前科學技術界國際交流中,普遍使用的語言是英語等少數幾種。國際發行的科技期刊都是使用英語,這對于使用漢語出版的中國科技期刊是一道天然的屏障。2001年,《SCIE》收錄中文論文為4151篇,英文論文為21724篇,英文論文的比例雖然比往年大大降低,但也達到83.91%。可見,良好的英文水平是科技工作者進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我國科技期刊絕大部分用的是中文,有的期刊還沒有英文摘要,或英文摘要不符合國際檢索系統的要求。這樣,在世界了解我國科技成果方面就存在極大的障礙,妨礙了我國期刊被一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這也是我國科技期刊缺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

新入職青年編輯的自我修養及覺悟

摘要:為了和更多的青年編輯分享編校工作快速上手的經驗,文章以作者親身經歷為例,分析了一個編輯的“門外漢”如何通過自我修養轉型為一名合格責任編輯,提升編輯自我價值的過程。據此得出青年編輯要先通過提高對自刊的基本認識、提升編輯必備基本功、積極參與行業交流學習和取得出版專業資格證書,實現作為編輯從業人員的初級目標;之后通過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投身社會服務行業,為促進行業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實現中級目標。不斷制定目標并實現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提出青年編輯入職后應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直面編輯工作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主動加強學習與實踐,努力做好科學研究,切實履行學術“守門人”的崗位職責,旨在為科研隊伍建設做出貢獻。

關鍵詞:青年編輯;主觀能動性;自我價值;中國農業期刊網;挑戰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學歷的青年進入了期刊行業,擴大了編輯從業人員的規模,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初入期刊行業的青年編輯大多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經驗,獲取信息、查閱文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均比較強,但是普遍缺乏編輯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1]。和大部分青年編輯一樣,筆者也曾是外行,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的招聘,于是按照要求,經網上申請、筆面試等環節,最終進入了編輯行業。初入編輯行業,筆者對其一無所知。迄今為止,筆者參加編輯工作已有兩年時間,從一個編輯行業的“門外漢”,通過不斷摸索快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責任編輯。本文通過自身的學習經歷,結合身邊的優秀示例,分享一些能幫助青年編輯快速成長的方法,以期與青年編輯共同進步。

一、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主動接觸新鮮領域

(一)深入了解所在期刊的基本情況

編輯的自身成長與所在的期刊緊密相連,期刊的創新需要編輯的與時俱進,編輯的成長需要期刊提供平臺。因此,新入職編輯需要對所在期刊有一個全面又深入的認識。筆者入職的《中國農業大學學報》于1996年創刊,是綜合性農業期刊,月刊。主要刊登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動物科學與醫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和農業機械工程等學科的學術論文。《中國農業大學學報》作為農業高校學報類的領頭期刊,影響因子以及總被引頻次等指標逐年上升,2019年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農業科學綜合類期刊中學科排名第33位,位于《期刊引用報告》的前25%;2020年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農業科學綜合類期刊中學科排名35位,學科排名基本穩定,但在《期刊引用報告》中僅位于前50%。《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曾獲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頒發的“百佳期刊”和“中國農業期刊網”頒發的“領軍期刊”獎,被多個國外重要檢索刊庫(俄羅斯文摘雜志來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網站來源期刊、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和國際農業和生物學中心等)收錄,是農業高校學報類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之一。通過對自刊的認知,了解到自刊具有的優勢以及與同類期刊的差距與不足,從而作為規劃自身發展的切入點,為做好編輯工作樹立良好的開端。

查看全文

開放教育畢業論文寫作-準備階段教學模式的構建

【摘要】畢業論文是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畢業論文的教學不應只是集中在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上,而應貫穿于從入學教育開始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從平時的積累和準備入手,從根本上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才能真正把這一教學環節落到實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心理、知識、技能、選題和材料四個方面,對構建開放教育畢業論文寫作準備階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開放教育畢業論文準備階段教學模式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的教學環節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必要步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從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的總體情況來看,令人難以樂觀。如何加強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論文質量,減少并杜絕抄襲、剽竊現象,是困擾我們的大難題。如果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就很難保證畢業論文寫作這一教學環節的真正落實。

結合幾年來畢業論文工作的實踐,我們對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條件下如何保證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認識和做法。我們認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上,而應該把這項工作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要克服目前畢業論文寫作中的弊端,切實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必須抓好四個環節:一是平時的積累和準備;二是寫前的輔導和引導;三是寫中的指導和反饋;四是寫后的監控和管理。這四個環節構成了畢業論文寫作的完整的教學模式,本文僅集中探討第一個環節的教學模式構建問題。

一篇畢業論文是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研究的總結和成果的表達,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古人寫詩崇尚“功夫在詩外”,寫論文也是同樣的道理,論文的“詩外功夫”,包括論文寫作本身之外的更多的東西!其中平時的積累與準備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有沒有平時的積累與準備,對最后能不能順利地、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論文是大不一樣的,在一定程度上說,平時的積累與準備比論文寫作本身更重要。所以,談論文的寫作,應該首先著眼于平時的積累與準備。

一、使學生及早建立畢業論文的概念,為畢業論文寫作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查看全文

大學體育創業教育實踐

1改革的緣由

為了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步伐,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業教育工作”[1],之后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強調“應在專業教育基礎上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2],并成立了高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專門指導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各項工作。為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創新創業教育指示的精神,適應21世紀知識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院校正逐漸由單一的專業教育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轉變,全國高校體育院系也不例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向課堂教學及實踐教學環節滲透。隨著高校規模擴大,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市場需求趨于飽和,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由于學科專業性較強,體育專業學生相比其他大學生就業問題更多、更難、更大。三峽大學是省屬地方綜合性大學,并非全國“211”或“985”工程院校,體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以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為此,我們積極探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方式新方法,提出了以“專業術科融入創業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進體育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

2具體做法與過程

2.1更新觀念,營造重視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思想觀念真正轉變,行動起來才能自覺和迅速”[3]。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創業教育成功的關鍵,調查表明,起初教師對創業教育并不十分認可,相當部分教師對創業教育不了解。針對教師長期以來形成的單一就業教育觀念,我們采取了宣傳學習國家有關高校實施創業教育方針政策;結合當前體育專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低水平徘徊的嚴峻現實,聘請有關畢業生就業單位勞動人事專干作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報告;剖析某些院校消減體育專業的典型案例,進行專業危機和職業危機教育等等。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的教育轉變活動,使教師逐步認識到,創業教育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又一新的有效途徑;就業與創業教育結合不僅對學生、社會、國家有利,而且對高校自身和教師個人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2.2全面分析體育專業創業教育現狀,提出學院的發展對策,制定改革實施方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