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高級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01:17: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會計高級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高級論文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論文

根據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并把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作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其突破口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高級財務會計》是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專業課程,其課程內容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財會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識。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其會計學專業課程《高級財務會計》應如何進行教學呢?

一、正確認識課程地位

(一)從課程內容和任務看

《高級財務會計》涉及的多數內容對一般企業而言非日常會計業務,對學生的實用性不強,如果將其設置為專業主干課,就意味著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該課程,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負擔,但如果將其設置為專業拓展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比較重要的課程內容來講解,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當然,筆者的意思將《高級財務會計》設置為專業拓展課,并不意味著該課程可以選修,無論是從財務會計體系的完整性還是從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來看,該課程必須是必修課,這是毋庸置疑的。

(二)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看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為三本或二本院校,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往往將自己培養的學生定位為滿足中小企業的需要,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主要是從中小企業的會計需求出發來進行的。對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會計日常業務的處理沒有那么復雜和高深,《高級財務會計》的課程知識在中小企業沒有多少用武之地。因此,從這點看,將《高級財務會計》設置為專業拓展課也是比較合適的。

查看全文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改革論文

一、課程改革背景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三大主干核心課程之一,后接“審計學”“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財務管理”等。在2010年前,會計核心課程為“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后來隨著我院會計專業重點建設改革需要與職業資格考試掛鉤,經反復調整與修改將會計專業課程名稱設置為“會計核算基本技術”(原“會計原理”)“會計Ⅰ”(原“財務會計”)“會計Ⅱ”(原“高級財務會計”)。該課程一般開設在大二上學期,總學時為105,其課時量和課程本身在專業課程內容的重要性,客觀上應形成教與學備受重視的現狀。

二、高職院校“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改革的研究

由于“高級財務會計”課程難度大、高職學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師自身對難點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下降,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效果。如何解決這一突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呢?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設計重整教學內容,形成“遞進式”教學層次

“高級財務會計”之所以稱之為“高級”,是因為它專門研究財務會計中的特殊問題、疑難問題、新問題、僅在個別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中尚不成熟的問題,代表了會計學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研究熱點。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在高職院校中至今尚未統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學生職稱考試及就業考試的需要,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涵蓋會計職稱考試和注冊考試涉及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將來完成從基層財務人員到高級財務人才的角色轉變,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考慮課程的銜接與互補,確定教學內容不能貪大求全,應按一定邏輯關系安排“遞進式”的教學內容,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在教學內容更新上應以真實工作過程為載體,以“實踐為導向”不斷地與行業專家共同設計以真實案例為背景的教學案例,將教學中的復雜問題簡單化、情境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能懂、易學、逼真”的教學效果,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查看全文

高級財務會計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會面臨一些特殊的經濟業務和事項,也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行業,原有的會計假設和核算方法不能滿足經濟業務核算的需要,高級財務會計就是對基礎會計和中級財務會計已掌握的方法的基礎進行補充、拓展和延伸。高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專業課,其內容具有理論難度大,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因此,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構建具有專業差異性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評價的多元化體系。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具有理論性強,視角新穎,難以理解,復雜多元,專題性等特點,現有的傳統教學方法基本上是填鴨式的理論講授,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和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一、高級財務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僵化,不利于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傳統教學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通篇講授,輔之以習題,呈現出一種“老師說,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老師考,學生背”的枯燥教學模式,令學生和老師感到倦怠,學習效果不佳。高級財務會計內容相對難理解,學生往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只能勉強跟上教師進度,基本沒有時間思考,幾乎很少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相關內容。

(二)考核方式一刀切,不利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全面考量。現有的高財課程的考核模式只注重學生對課本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受限于及格率的限制,不能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情況,大部分學校的高財課程的考核由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組成,其中卷面成績考核范圍有限,學生通常在考前已經進行了針對性的復習,平時成績基本上是對學生平時表現的一種體現。這種綜合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的備考狀態,體現不出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優劣,因此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尋求更大突破。

(三)學習渠道單一,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大多數教師對于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仍然是講授為主,學生一旦在課堂上有沒有理解透徹的知識點很難百分百還原老師講課的過程。隨著計算機和手機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課余利用計算機和手機輔助學習,在其他學科以及會計學的部分課程中已經出現相關的學習軟件和模擬考試軟件,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這種方式也可以為本課程借鑒。但是目前學校幾乎沒有完全針對高級財務會計課程進行開發的教學軟件,市場應用軟件也幾乎空白。

二、完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立體化教學的思路

查看全文

高級會計師發表刊物要求

在進行評審高級會計師師時所需要的論文為:獨立學術期刊上2篇以上的論文,當然了最好是核心類的論文或是國家級類的論文,論文的撰寫事項要符合所選擇的刊物,并且論文的撰寫事項有關會計師方面的要求等等。小編在此就先介紹一下有關高級會計師師論文要求。

1、會計師論文的一般要求,可以概括為“四性”,即正確性、客觀性、創見性、平易性。

2、會計師論文選題的方向可以是:針對自己最有興趣的現象、問題選題或是圍繞會計師工作實踐選題也可以是通過會計師科學的發展選題等等,不管什么方面,大家都要將選題的原則要點掌握清楚。

3、會計師論文格式中最常見的結構類型是三段式,即序論、本論、結論。

序論部分:作者在這一部分應說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題目,這一題目的現實意義。內容要極其簡明扼要,文字宜短不宜長。

本論部分:這一部分應詳細闡述自己研究的過程、內容,提出新的見解。這是會計師論文的核心部分,要著力寫好。

查看全文

會計文章職稱評審材料

會計經驗型的文章當然可以做職稱評審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能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都是可以作為評審材料的。當然了對于職稱評審中不同的等級對于論文的等級要求都有規定,為此大家要對這些事項進行相關的注意。

會計中級職稱在進行評審時需要有1-2篇文章,而對于高級的則需要有2-3篇文章。當然了這個也只是某些省市中的要求,大家在進行會計職稱評審資料時要注意你們省市對于論文信息上的各項要求等。這樣對于職稱的評審才有幫助。

在這推薦本不錯的期刊:會計研究會計類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3月,是財政部主管、中國會計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的管理科學A類重要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中惟一的會計類學術期刊,是學術界公認的會計學權威期刊。內容涵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公司治理、審計等多個領域,讀者群體主要是國內外具有較好理論基礎的會計研究人員和實務工作者。30年來,刊物緊密結合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突出學術前瞻性、政策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致力于推動會計理論的繁榮和發展,是集中反映我國高質量會計研究成果的學術平臺。

當然了會計職稱的晉升評審除了要對論文上的要求,還需要對學歷、工作經驗、業績成果等方面有相應的規定要求。就比如河北省會計高級級職稱時的資料還學要準備的有:

1、學歷要求

獲博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會計師任職資格2年以上;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會計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并且要求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查看全文

會計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探究論文

摘要:以調查問卷結果為依據,圍繞培養模式的基本要素——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和培養評價,探討如何培養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筆者認為大多數高等院校應該以培養綜合應用型會計人才為目標,從減少學制、發揮導師作用、完善課程體系、革新教學方法和更新教材、加強師資建設等方面規范培養過程,提倡以寫作畢業論文為主要的培養評價方法。

關鍵詞: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

Abstract:Basedonthequestionnaire,thepaperdiscussestheeducationmodelofaccountingpostgraduatefromeducationobjectives,processandevaluation.Formost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educationobjectiveshouldbethetrainingofaccountants.Therefore,theeducationprocessshouldbestandardizedfromthefollowingaspects:reducingeducationduration,performingfunctionoftutors,perfectingcoursesdesign,reformingteachingmethodsandmaterials,trainingfacultiesandtakingthesisasthebasisofevaluation.

Keywords:accounting;postgraduate;educationmodel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層次的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我國會計人才市場存在“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的現象。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級人才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分析社會對高級會計人才的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對會計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一、樣本數據和分析方法

查看全文

開放教育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優化策略

摘要: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結及檢驗,論文質量既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發展能力,也反映了某一專業乃至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為此,文章在問卷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面臨的困境及原因,梳理了松江開放大學會計工作室為突破這些困境所進行的積極探索,進而提出了優化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關鍵詞:開放教育;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集中指導;個別指導

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結及檢驗,論文質量既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發展能力,也反映了某一專業乃至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2000年至今,松江開放大學會計本科34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生雖然都能順利畢業,但是也存在部分學生因畢業論文無法按期完成而不能畢業的情況。因此,本文以松江開放大學為樣本,對其會計專業的本科學生進行問卷調研,并結合教師多年的畢業論文組織與指導實踐,分析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面臨的困境及原因,在學校會計工作室進行多年探索的基礎上,提出優化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一、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面臨的困境及原因

開放教育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結合會計專業的學習和調研完成的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并撰寫而成的文章。基于松江開放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組織及指導工作實踐,我們針對學生準備論文過程中的五個難點,對139名在讀本科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①,收回有效問卷104份,占比74.82%,該問卷調查科學有效。問卷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學生準備論文過程中的難點依次為嚴重缺乏寫作經驗、難以獲得研究數據、專業基礎薄弱、缺乏會計相關工作經驗以及沒有充足的研究時間。下面,我們對這些難點與困境進行逐一分析。

(一)學生嚴重缺乏寫作經驗

查看全文

高級會計師業務年終工作總結

一、適度包裝決不造假

包裝本是一個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發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干凈,男人會修刮胡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于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贊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于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并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污點,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于要求晉升高級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并不很高。大學畢業后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煉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幸蒙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于心有愧,一輩子背包袱,何苦呢!

這里需要提醒: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余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于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于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不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里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后,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參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并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復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愿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后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了解底細,作出判斷。

查看全文

高級會計師年終工作總結

一、適度包裝決不造假

包裝本是一個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發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干凈,男人會修刮胡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于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贊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于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并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污點,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于要求晉升高級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并不很高。大學畢業后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煉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幸蒙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于心有愧,一輩子背包袱,何苦呢!

這里需要提醒: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余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于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于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不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里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后,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參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并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復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愿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后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了解底細,作出判斷。

查看全文

高級會計師業務工作總結

一、適度包裝決不造假

包裝本是一個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發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干凈,男人會修刮胡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于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贊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于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并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污點,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于要求晉升高級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并不很高。大學畢業后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煉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幸蒙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于心有愧,一輩子背包袱,何苦呢!

這里需要提醒: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余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于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于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不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里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后,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參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并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復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愿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后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了解底細,作出判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