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6 08:24: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安全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安全中介服務是安全生產的橋梁——論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制度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安全生產已經不是少數生產經營單位乃至局部的個別問題,而是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全局性問題。如何引入社會中介服務機制,確立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法律地位,使其服務職能社會化、市場化和法律化,充分發揮中介服務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這是《安全生產法》確立的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制度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安全生產中介服務的性質及其現狀
(一)安全生產中介服務的性質及其特征。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它產生于市場經濟體制下,是指由依法設立的中介組織受生產經營單位或者政府部門的委托,依法有償從事安全生產評價、認證、監測、檢驗和咨詢服務等專門業務的技術服務活動。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具有以下特征:
1.獨立性。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必須是依法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組織。它具有法定的資質,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有關中介服務活動,享有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
2.服務性。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是一種服務性工作,它是受生產經營單位或者政府部門的委托、聘請承擔某一項或者多項技術服務業務。安全生產中介機構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責,只在委托或者聘請的業務范圍內開展工作,并對其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成果負責。
3.客觀性。從事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完成服務工作。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必須對其承擔業務的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負責,不帶有任何私利和偏見,不得提供違反客觀規律、事實和法律的服務。
4.有償性。從事有關安全生產的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和咨詢服務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必然要收取合理的報酬和費用。有償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安全生產中介機構有權與委托人協商并收費。但是中介服務收費的項目、金額和支付方式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不得非法收費和謀取不正當得利。
安全生產宣傳服務月方案
根據縣級有關關于在全縣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月”和“安全生產服務月”的通知文件精神,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推進“三項行動”的深入開展,強化“三項建設”,努力營造安全生產的濃厚社會氛圍和切實為企業、基層群眾做好服務,特制定“安全生產宣傳和服務月”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結合“安全生產年”和“創業服務年”活動,在安全生產月期間,組織安監所人員下到企業和基層進行安全生產咨詢服務和宣傳活動,將安全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方面的服務直接送到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全場安全生產工作,為全縣決戰工業150億創造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了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經班子會研究,特成立“安全生宣傳和服務月”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鐘丁巳同志兼任,負責組織開展該項活動和處理日常事務。
地質檔案服務安全雙贏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煤田地質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現狀;網絡環境下煤田地質檔案信息管理安全面臨的挑戰;加強地質檔案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信息交流與服務已成為21世紀的主要特征、地質檔案資料是地勘單位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積累的一種寶貴財富、全國地質資料目錄服務電子網絡初步建成、館藏成果資料查閱利用率有較大提高、境外間諜、黑客的入侵、信息管理部門安全意識不足、加強信息安全技術的應用、加強信息保護的制度與規范建設、建立健全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各項規章制度、實施信息分類管理等,具體請詳見。
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信息交流與服務已成為21世紀的主要特征,基于此,實現地質檔案資料管理與服務網絡化已被列為我國地質檔案資料管理部門的奮斗目標。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十九條明確提出:“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當利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提高地質資料的處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當前,煤田地質檔案網絡服務體系在提高辦公效率、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網絡黑客、境外間諜、惡意軟件的攻擊和入侵,增加了機密資料泄密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因此,網絡環境下的煤田地質檔案安全管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我國煤田地質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現狀
地質檔案資料是地勘單位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積累的一種寶貴財富。我國煤田地質檔案資料經過長期積累,到目前為止共形成了近6000個項目的地質報告。但長期以來,由于技術滯后和管理理念的缺失,紙質媒介形式單一、數字化處理不夠,地質資料匯交不暢,資料共享困難,影響了檔案的使用和挖掘。為推進我國地質檔案信息化水平,2006年國土資源部和國家保密局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絡服務體系的通知》,要求全國各煤田地質局著力建設地質資料管理網站和服務欄目。目前我國地質檔案信息網絡化建設成效顯著:
(一)全國地質資料目錄服務電子網絡初步建成
截至2007年4月,除西藏外,各省(區、市)都建立了煤田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欄目(網站),全國地質資料目錄電子網絡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實現了地質資料信息互通共享。國土資源部網站上了超過22萬余條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全國地質資料館網站提供了2078份圖文地質資料全文(附圖除外)在線瀏覽和下載服務,實現了在線地質資料服務方式從目錄服務向內容服務的突破。
餐飲服務安全周宣傳方案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來,我縣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提高了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全縣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形勢整體趨好。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慶祝《食品安全法》實施四周年,決定于2013年6月17日—6月27日,在全縣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使全縣監管人員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正確履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增強其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強化餐飲服務環節經營者的責任,增強其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法制意識;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社會監督意識,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
二、成立組織
根據工作需要成立食品安全宣傳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安全服務工作體會
企業要實現安全生產,光靠自律是不夠的,還得依靠既為企業提供相應服務又為行政監察提供技術支持的懂行的行業安全管理。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狀態(即健康狀況)及其保障條件。”這是著名安全學家劉潛對安全下的定義。這一定義表明安全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定性,實現安全不能不考慮安全的內在作用機制。聯系當前人們對行業管理弱化問題的關注,本刊特邀劉潛老人談談看法。
劉潛老人從安全原理入手,剖析了行業安全管理與企業安全生產的關系,并在宏觀層次上給記者講了實現安全的基本途徑。他說,安全本身就是一個行業,既指為保障人類安全活動提供各項服務的工作,又指從事這些工作的人;而人類活動遍布所有領域,僅生產領域就分若干行業;因此,安全的作用機制是安全行業的活動與各行業的生產活動相結合的產物;一旦機制形成,企業安全生產的實現就成為可能。安全行業的存在與其自身有無安全的作用機制密切相關,而機制作用的大小與安全行業同存在于各行業的企業生產活動的結合度有關。這就回到了遵循安全原理建設能夠產生安全機制的體制這一問題上來。
再從存在于各行各業的企業來看,企業要實現安全生產,光靠自律是不夠的,還得依靠既為企業提供相應服務又為行政監察提供技術支持的懂行的行業安全管理。換句話說,就是要通過行業管理使安全真正進入服務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各級政府有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是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機構,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承擔著所轄行業的安全管理職責,對企業的安全生產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勞動部門作為各級政府在安全方面的綜合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是以國家的名義對企業行使安全監察權。管理和監察分屬不同的部門,而且都有各自的行政權威,也符合國際慣例。這樣的職能劃分和職責界定有效地避免了管理與執法的混淆,表明政府既是安全管理者又是安全執法者。這種安全工作體制所產生的作用機制能夠滿足企業安全生產的內在需要,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符合安全科學原理的管理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國企改制,民企猛增,多種所有制并存,一些行業管理部門撤銷,但行業依然存在。正是因為行業的客觀存在與行業管理的部分缺失,才造成了今天大家有目共睹的行業安全管理被弱化的局面。此外,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企業法》賦予企業生產經營的自主權,但對企業在安全上如何自律守法卻沒有明確規定。企業里的人力、財力等資源一味用于生產,減弱了安全保障;加之企業在同行間缺乏交流,經驗學不到,教訓難吸取。總而言之,現在的安全工作體制難以產生確保安全的機制,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深層次原因是體制性的。因為有什么樣的體制就有什么樣的機制,體制不科學,發生什么事情都是不足為怪的。
但是,劉老說,安全是科學,它不因經濟體制的改變而改變;安全生產本身有其固有的機制,各要素間有其內在聯系的,并構成一個完整的安全系統。安全的工作機制有層次之分,在宏觀層次上,行業安全管理不僅必不可少,而且必須加強。
餐飲服務安全宣傳方案
為深入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認真履行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我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政府食安辦《關于做好當前食品安全宣傳工作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201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借助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這一契機,通過有序地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普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法律知識,宣傳我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及成效,進一步強化餐飲服務單位的守法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規范餐飲服務行為,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餐飲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營造人人關注和參與的社會氛圍,切實提高全市食品安全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活動主題
宣傳周活動主題為“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
三、活動時間
安全生產服務管理方案
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干群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組織機構
安全生產服務組由企業辦、綜治辦、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組成,組長、副組長由分管領導擔任。
二、工作職責
1、負責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
2、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全面掌握安全生產的基本情況,并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督察整改。
陪檢服務的安全管理策略考究
一、制定《陪檢安全管理手冊》結合
我院護理安全管理的指導思想及核心制度,制定或完善了運輸工具安全制度、轉運病人安全制度、床旁交接制度、體位與搬運病人安全制度、各種管道安全放置制度、陪檢程序等制度。并對陪檢技術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編制成《陪檢安全管理手冊》。該手冊印制成便于攜帶的版式,科室員工每人一冊,以便隨時翻閱、學習。每日晨會時提問、考核員工對知識、技術等要點的掌握情況,以不斷強化安全陪檢的意識。
二、加強對陪檢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
陪檢人員上崗后對其進行崗前培訓。首先由工作兩年以上的在崗陪檢人員對其帶教一個月,然后由其獨立到重點科室學習一周業務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對其基礎理論、專業理論、實踐操作技能等每月培訓一次,每季度隨機考核其核心制度的落實情況,以督促員工掌握扎實的理論和陪檢技能。定期組織陪檢人員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及安全管理條例,不斷規范陪檢操作流程。日常工作中加強陪檢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愛崗敬業的精神。
三、多措開舉
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在加強陪檢安全教育的同時,針對陪檢人員、陪檢技術、運輸工具、環境、制度落實等有關方面存在的風險因素,不斷加強安全防范措施。(1)患者檢查時,制定完整的外出檢查護送流程。根據病情選擇運輸工具,預防跌倒等風險;在運輸工具上懸掛相應的警示牌,提醒各班加強安全防范。檢查時由陪檢人員按時把患者送至檢查科室,與檢查科室進行交接,檢查結束后,再接患者安全返回病房。(2)盡量在沒有靜脈通路時檢查,防止發生輸液反應及交叉感染。(3)規定各班陪檢人員嚴格遵守核心制度,如三查七對制度、床旁交接制度、簽字告知制度、病情觀察要點制度、各種管道護理及體位與搬運要求、檢查程序及克服不利因素等。(4)實行彈性排班,保證患者安全檢查,提高服務質量。
供電公司安全服務方案
為確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為全區人民安全、可靠供電。根據省電力集團公司、市公司的部署,結合我區安全供電服務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安全供電服務工作領導小組
要求各單位落實領導責任制,分工負責,層層把關,明確目標,措施到位,落實到人。各單位主要領導要減少應酬,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供電服務工作上,未經公司主要領導批準不得擅自外出。
二、加大對供電設施的巡視和管理力度
送電工區、各供電所要加大對高壓線路的巡視力度,縮短巡視周期,提高巡視質量,重點防范人為蓄意破壞,依法清理線路走廊的樹木、違章建筑、采石放炮,及時發現和消除危及電網安全運行的各類隱患,防止發生停電事故。從現在開始對220千伏線路的巡視周期由一月二次改為一月四次;事故多發區域每月巡視六次;從8月5日起到奧運會結束要每天巡視一次。從現在開始對110千伏以下的線路的巡視周期由一月一次改為一月二次;從8月5日起到奧運會結束要每3天巡視一次。相關單位對安裝在野外的拉線、桿塔、變壓器等電力設施要采取焊接、安裝報警器等措施,不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相關單位對轄區內的施工工地要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防止因外力破壞而損壞電力設施。相關單位要備足物資器材,以應搶修急需。各變電站要加強對站內設備的巡視,確保設備安全運行;要嚴格按規定使用防盜報警器和圖象監控系統,確保變電站安全。
三、嚴格值班制度
地震安全服務工作總結
按照上級地震部門部署安排要求,鄉認真開展地震安全服務工作。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村民防震減少意識,提高防震減災能力,建立健全農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務體系。
一、統一思想,強化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我鄉迅速組織各管理區長、包村干部和各村負責人召開地震安全工作會議,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鄉各項工作,明確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損失的工作宗旨和全面加強農村防震減災和地震信息服務能力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科學規范的農村地震安全體系,保障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提高工作人員對開展好地震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營造濃厚氛圍。
遵循“政府主導、整合資源、綜合建站、服務為主”的原則,我鄉精心組織安排,統籌安排各項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營造濃厚氛圍。一是建立地震安全服務站,并專門配備電腦、電話、打印機、投影儀等設備,以便于地震信息工作的傳播。二是確定一名人員專門負責相關工作,協調溝通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三是在各村張貼地震安全工作宣傳頁,向村民傳達防震減災的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識。
三、加大投入,健全機制,確保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