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6 20:35: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白內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白內障清查落實安排

白內障是視力致盲的重要因素,患者若不及時治療,將有可能會導致失明。由于白內障患者的逐年遞增、家庭貧困、患者認知和醫療設施限制等方面因素,許多白內障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為充分表示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使貧困白內障患者與全區人民步調一致,共奔小康。根據市爭創白內障無障礙市活動領導小組的有關精神,特此安排。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爭創白內障無障礙區活動作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構建和諧上街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認真部署,扎實工作。

二、任務目標

從年開始至年結束,為全區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使他們重見光明,走上自食其力、勞動致富的生活道路。對今后新增的白內障患者,發生一例治療一例,實現“白內障無障礙區”的目標。即:政府組織領導無障礙,病源篩查無障礙,患者對白內障防治認知無障礙,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無障礙,患者承受手術費用無障礙,白內障治療自然工作機制運行無障礙。

三、實施步驟

查看全文

兒童白內障臨床治療論文

摘要:兒童白內障發病率可達2—4/1000。發生于新生嬰兒的白內障則叫先天性白內障,是出生時即已發生的晶體部分或完全渾濁。由于嬰兒視力正在發育中,而先天性白內障可嚴重影響視力發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內障。如果不能盡早手術,將會造成嚴重弱視。一旦錯過了手術最佳時機,即使進行了手術,起視力也很難恢復。

關鍵詞:眼科先天性白內障臨床治療

大多數在出生前后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漸形成的具有先天遺傳或發育障礙的白內障。新生兒先天性白內障的發病率為4‰。新生盲兒中約30%為白內障致盲。

先天性白內障多為雙眼對稱性發病,也有單眼發病者,常伴有眼部和全身先天畸型如小眼球、小角膜、虹膜和脈絡膜先天性缺損以及面部四肢畸形等。嚴重影響視力的先天性白內障如不即時治療,會發生感覺性眼球震顫、斜視及弱視。一些對視力沒有影響又不發展的限局性白內障,無需特殊治療。

按晶狀體混濁不同部位的特征分類敘述于:

一、胚胎核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混濁居晶狀體核心呈灰白粉塵樣,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狀白內障。

查看全文

創建無白內障市方案

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省、市、縣,是進一步推進我國防盲治盲工作,實現2020年消除可避免盲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為扎實推進我市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根據省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關于轉發全康辦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標準(試行)、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省工作標準(試行)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創建目標

2010年我市縣、區已被授予“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縣(區)”稱號。今年我市將按照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要求,在區、縣開展“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縣(區)創建”活動,并順利通過省和國家檢查驗收。

二、組織機構

成立市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建的領導和組織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殘聯,辦公室主任由市殘聯兼任。

三、任務分工

查看全文

白內障復明方案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2008年民生工程的整體部署,為組織實施好我縣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固鎮縣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實施方案,以確保省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

一、目標任務

為實現2015年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今年我縣計劃實施省民生工程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70例。

二、救助對象和條件

(一)救助對象

全縣貧困家庭的白內障患者。

查看全文

應對白內障手術護理措施

白內障是主要致盲性眼病,治療原則以手術為主[1]。2009年5月12日至2010年5月31日,“光明•微笑”工程集中實施手術,贛州啟明星眼科醫院為定點醫院之一。本院共收入2345例患者,最多1d收入57例、手術42臺。對此,本院特成立護理小組,制定專項措施,使所有患者手術順利,術后視力恢復理想,無一例摔倒、燙傷等意外事故及眼內感染和全身并發癥。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2345例白內障患者,其中男872例,女1473例,年齡最小3歲、最大96歲,平均67.7歲,城鎮496例,農村1849例。所有患者都成功摘除白內障,除33例因高度近視不能植入人工晶體外,其余均植入人工晶體。脫盲率為99.45%(2332/2345),脫殘率為96.38%(2260/2345)。

2入院安排

本次入院患者特點為城市多以個體形式入院,農村多以村、鄉為單位入院,且大多無家屬陪伴。本院對此作出床位分配計劃:城市以插入式為主入院,農村則集中安排幾個相鄰病房,這樣可減少農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3護理及體會

查看全文

小議白內障術后護理現狀與展望

白內障手術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隨著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廣泛應用于臨床,白內障手術的護理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現綜合近5年的文獻資料,就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現狀與展望綜述如下。

1白內障眼病概述

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引起的晶狀體混濁使其透明性下降稱為白內障。世界衛生組織從群體防盲治盲的角度出發,將晶狀體混濁且矯正視力低于0.5者稱為臨床意義的白內障。根據病因分為先天性、老年性、并發性、代謝性、藥物及中毒性、外傷性、后發性等7種。視力下降是白內障患者就醫的主要原因[1]。

2白內障手術治療現狀

2.1白內障手術技術的發展:目前,白內障的藥物治療仍無突破性進展。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措施[2]。白內障手術技術的發展主體現在手術切口改進和人工晶體材料、設計及植入技術上[3]。目前在眾多手術中,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占主導地位,它具有手術切口小,不縫合,術后散光小,恢復快,效果好,且術中不易撕破后囊,術后發生黃斑樣水腫和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的幾率低等優點,現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最為先進、可靠的白內障治療方法[4]。由于白內障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和人工晶狀體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學者已將該手術歸納為一種屈光手術[5]。多焦點人工晶體應用于白內障手術,可滿足患者遠、中、近不同距離的視力要求,達到或接近正常眼視力的生理功能,減少對眼鏡的依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2.2白內障手術時機

查看全文

先天性白內障治療

1.胚胎核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混濁居晶狀體核心呈灰白粉塵樣,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狀白內障。多為雙眼對稱性。常有家族遺傳傾向。不影響視力,也不發展,不需治療。

2.胎兒核至嬰兒核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典型的有板層白內障(又名繞核性或帶狀白內障,perinucleousorzonularcataract)。多為雙側性不發展,但可隨年齡增長新生的晶狀體纖維將混濁區擠向深層。混濁多呈帶狀,繞核而行,可分幾層呈同心性排列,層間隔以透明帶,最外一層常有短弓形繞帶騎在核的赤道部周圍名曰騎子(riders)。在高倍裂隙燈下可見這些帶狀混濁是由致密的混濁小點組成。一般愈靠近周邊部愈致密,愈接近軸心部愈稀薄甚至于逐漸消失。這些混濁所在的部位和大小與胎生期發病的早晚和持續時間有關。即發病愈早愈偏向核心,持續愈久混濁愈濃厚。因此胎兒早期出現的混濁多在胎兒核附近,對視力可有一定的影響。散瞳后可露出透明的晶狀體周邊部,故視力會有提高。本病發病原因尚不完全了解,可能有部分遺傳因素。因常見懷孕期的母親有顯性或隱性手足搐搦、血鈣低、血磷高的歷史,同時生后的小兒常有佝僂病以及牙齒生長遲緩,指甲脆弱等上皮營養性發育不良現象,所以許多學者認為此病是由于先天營養不良,特別是與鈣質缺乏有關。因此病多在胎兒期開始形成,生后不一定缺鈣。可查血鈣、血磷濃度以助診斷。如果混濁范圍遮蓋整個瞳孔區,不能窺看視神經乳頭,應即時手術摘除,2歲以上患兒可同時植入人工晶狀體。由于人工晶狀體技術的日益完善,增視性虹膜切除本已不常用,但應根據術者的經驗及設備而定。

3.嬰兒核至皮質深層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

(1)冠狀白內障:是一種比較多見的先天性白內障。多在青春期后不久出現。多為雙側性。有遺傳傾向。混濁呈短棒狀、啞鈴狀、圓形或橢圓形不等。排列在周邊部皮質深層,呈整齊的放射狀形如花冠,遂名冠狀白內障(Coronarycataract)。此型白內障又常合并點狀白內障,但晶狀體的中心部都是透明的,所以臨床不散瞳檢查常被忽略。此種白內障多不會進展,不影響視力時無需治療。

(2)藍色點狀白內障:多在出生時或至遲到青少年期被發現。混濁是細小點狀(間或見少許片狀)呈帶有藍色的灰白混濁,散布在皮質深層(周邊部多見),所以多不影響視力,亦不進展,不需治療。

4.中軸部混濁的先天性白內障

查看全文

白內障無障礙市創建會致辭

同志們

市衛生局李第民局長率各縣區衛生局長,今天。市殘聯馬祖存理事長率各縣區殘聯理事長和各縣區分管副縣區長一起風塵仆仆從新縣趕來,共同來到淮濱,學習、推廣淮濱創建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市上下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上新臺階,以確保全面完成我市創建任務。省殘聯李國成副理事長在百忙之中專程趕來參與我會議,并結合實際講了很好的意見,充分展示了省殘聯領導對我市創建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我市白內障患者的關愛之情。

市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已開展了近一年時間。3月上旬,從去年5月15日省政府召開座談會至今。市創建辦對部分縣、區“白內障無障礙市”創建工作進行了督查。從督查情況看,雖然全市已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近4000例,但與兄弟市相比,工作進展較為緩慢,而且各縣、區工作進展也不平衡。淮濱、固始、光山創建工作措施得力,工作扎實,進度較快。尤其是淮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衛生部門大力支持,免去了白內障患者住院門檻費,創建工作卓有效果。剛才,國成理事長講了全省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可以看出,市創建工作差別不小,形勢十分嚴峻。市全年要完成21500例白內障摘出手術,目前僅完成4000例,必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思路,知難而進,才干確保按時完成目標任務。對下一步創建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一)要統一認識。各級政府要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魅力的高度動身。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配合、社會參與”工作方式。殘疾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面對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新變化,面對廣大殘疾人的新期盼,面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各級政府一定要做到認識更高,責任更強,措施更有力。

(二)要擺上位置。創立“白內障無障礙市”工作中。把創建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定期聽取情況匯報,研究和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把創建工作作為各級政府工作的大事、實事來抓。各縣區政府、各部門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切實加強對白內障患者的關心關愛,要把創建工作納入外地本單位改善民生的實事之中,做到白內障患者發現一例、登記一例、治療一例,確保不遺漏,不給患者留遺憾。

查看全文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手術室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將手術室護理用于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中,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對我院收治的900例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患者分組研究,根據護理意愿將其分為甲組與乙組,乙組行常規護理干預,甲組實施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結果進行評價。結果甲組術后康復效果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與乙組相比,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術后并發癥率為4.0%,與乙組13.78%相比明顯更低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干預用于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中效果理想,可減少術后并發癥,提升患者康復效果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手術室護理;白內障

白內障為眼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白內障指患者從中老年期開始出現晶狀體混濁的現象,且隨著年齡不斷增加,發病率會不斷提高。導致白內障的常見病因主要為老年人新陳代謝的功能逐漸減弱,遺傳、免疫異常、輻射、局部營養障礙等因素也會導致患者晶狀體代謝紊亂,引發混濁現象。目前臨床對白內障患者多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期間加強手術室護理是提升手術成功的關鍵,也能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將手術室護理干預用于我院行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患者中,旨在觀察其護理效果。報道見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患者9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意愿將其分為甲組與B組,各450例。其中,甲組男292例,女158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9.27±7.83)歲;乙組男287例,女163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59.32±7.8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查看全文

白內障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2012年收治的5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10例,女290例,年齡44~97歲,平均(72.04±6.28)歲;我院自2013-2014年收治的8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0例,女450例,年齡40~94歲,平均(71.05±6.54)歲。兩組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白內障,在局麻狀態下進行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或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排除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手術方法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入院后護士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入院介紹、評估、指導等,并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術前檢查,手術前及手術后給予患者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等。具體如下。

(1)術前風險管理:術前患者接受心電圖、DR、血壓、出凝血時間、血尿常規、腎功能、血糖及肝功能等常規檢查,之后接受眼壓測試、眼部A超、眼部B超、角膜曲率、色覺和光定位等眼部專科檢查。手術前3d給予患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藥物,術前2h在病房行結膜囊沖洗,散瞳,手術眼部予無菌紗布覆蓋。術前所有器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再次測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