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化療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5:39: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人化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白血病病人化療心理護理論文
一、交談、宣教法
對焦慮恐懼、悲觀失望、懷疑和自我封閉者,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了解病情,通過積極暗示、鼓勵支持性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誘導其宣泄出憂郁自閉的原因,滿足其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啟發、引導,以消除顧慮,克服病人角色形為缺如或強化現象,減輕恐癌心理負擔。
二、爭取社會系統支持
對改變信仰,尋求精神寄托者,應掌握其產生的根源及表現形式,及時爭取家屬、親友、同事等社會系統的默契配合。對文化層次低、搞迷信活動的患者,應向其說明危害性,并堅決制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因盲目信仰宗教,整天處于虛幻狀態,對這類患者可循序漸進誘導,開展適當形式的娛樂活動,使之注意力情感轉移,以杜絕其尋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緩解外因刺激法
對四例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殺傾向的外部原因,爭取家屬和社會系統的配合,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從不同角度說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對挫折的應激能力,同時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加強防范措施,杜絕意外發生。
白血病病人化療的心理護理方法
一、交談、宣教法
對焦慮恐懼、悲觀失望、懷疑和自我封閉者,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了解病情,通過積極暗示、鼓勵支持性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誘導其宣泄出憂郁自閉的原因,滿足其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啟發、引導,以消除顧慮,克服病人角色形為缺如或強化現象,減輕恐癌心理負擔。
二、爭取社會系統支持
對改變信仰,尋求精神寄托者,應掌握其產生的根源及表現形式,及時爭取家屬、親友、同事等社會系統的默契配合。對文化層次低、搞迷信活動的患者,應向其說明危害性,并堅決制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因盲目信仰宗教,整天處于虛幻狀態,對這類患者可循序漸進誘導,開展適當形式的娛樂活動,使之注意力情感轉移,以杜絕其尋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緩解外因刺激法
對四例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殺傾向的外部原因,爭取家屬和社會系統的配合,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從不同角度說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對挫折的應激能力,同時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加強防范措施,杜絕意外發生。
白血病病人化療心理護理決策
一、交談、宣教法
對焦慮恐懼、悲觀失望、懷疑和自我封閉者,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了解病情,通過積極暗示、鼓勵支持性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誘導其宣泄出憂郁自閉的原因,滿足其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啟發、引導,以消除顧慮,克服病人角色形為缺如或強化現象,減輕恐癌心理負擔。
二、爭取社會系統支持
對改變信仰,尋求精神寄托者,應掌握其產生的根源及表現形式,及時爭取家屬、親友、同事等社會系統的默契配合。對文化層次低、搞迷信活動的患者,應向其說明危害性,并堅決制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因盲目信仰宗教,整天處于虛幻狀態,對這類患者可循序漸進誘導,開展適當形式的娛樂活動,使之注意力情感轉移,以杜絕其尋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緩解外因刺激法
對四例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殺傾向的外部原因,爭取家屬和社會系統的配合,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從不同角度說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對挫折的應激能力,同時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加強防范措施,杜絕意外發生。
白血病病人化療的心理護理論文
一、交談、宣教法
對焦慮恐懼、悲觀失望、懷疑和自我封閉者,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了解病情,通過積極暗示、鼓勵支持性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誘導其宣泄出憂郁自閉的原因,滿足其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啟發、引導,以消除顧慮,克服病人角色形為缺如或強化現象,減輕恐癌心理負擔。
二、爭取社會系統支持
對改變信仰,尋求精神寄托者,應掌握其產生的根源及表現形式,及時爭取家屬、親友、同事等社會系統的默契配合。對文化層次低、搞迷信活動的患者,應向其說明危害性,并堅決制止。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因盲目信仰宗教,整天處于虛幻狀態,對這類患者可循序漸進誘導,開展適當形式的娛樂活動,使之注意力情感轉移,以杜絕其尋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緩解外因刺激法
對四例有自殺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殺傾向的外部原因,爭取家屬和社會系統的配合,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從不同角度說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對挫折的應激能力,同時密切觀察其情緒變化,加強防范措施,杜絕意外發生。
圍化療期病人惡心嘔吐護理論文
摘要:化療是血液腫瘤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治療中產生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常可引起脫水、代謝紊亂等不良后果,嚴重者會影響化療的正常進行。因此,為減輕病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我們圍繞化療前后采取積極的預防,通過化療前期作好護理評估,了解化療經歷,熟悉化療方案,掌握心理狀態,適當飲食指導及化療期間給予創造良好環境,掌握用藥時間,正確使用止吐藥,進少量清淡飲食,嚴密觀察副作用等實施具體護理措施,取得良好臨床效果。
關鍵詞:圍化療期惡心嘔吐預防和護理
化療藥物能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已成為血液腫瘤病人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治療中引起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常使病人感到痛苦,且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嘔吐引起脫水、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反應,嚴重者不得不終止治療,造成化療不能順利進行。目前,雖然臨床有新的止吐藥,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療病人仍會出現不同程度惡心嘔吐。因此如何減輕病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對改善血液病人生活質量,提高療效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本人根據臨床實踐圍繞化療前后如何做好病人惡心嘔吐的預防和護理與護理同仁共同探討。
1化療前期護理
1.1作好護理評估當病人被確定需化療時,化療之前護理人員應對病人的性別、年齡、心理狀態、體質狀況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評估。一般來講,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少發生惡心嘔吐,這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女性病人較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了機體對惡心嘔吐的耐受力,尤其是曾有妊娠劇吐的病人化療時較易惡心嘔吐。老年患者嘔吐率高,這是因為老年人胃蠕動和食管下段括約肌緊張度減低,胃排空慢,胃內殘留量增加,胃內壓增高所致①。另外,體質虛弱和前次化療后恢復欠佳以及有胃腸疾病的病人均較易發生嘔吐。因此,針對情緒化的女病人應盡可能住單獨病房或安排在小病房內,且病房內其他病員惡心嘔吐癥狀較輕,以防相互影響,加重癥狀。
1.2了解化療經歷護理人員對病人是初次化療還是曾經接受過化療,用過何種止吐藥,化療后胃腸道反應情況,惡心嘔吐發生的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均應有所了解。通常在化療中曾經有惡心嘔吐經歷的病人,對當時機體產生強烈的不適感受流下深刻的印象,在化療未開始前已有惡心嘔吐前期癥狀而畏懼化療。而初次接受化療病人此癥狀較少出現。所以,對曾經接受過化療的病人,要強調化療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圍化療期病人惡心嘔吐護理論文
摘要:化療是血液腫瘤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治療中產生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常可引起脫水、代謝紊亂等不良后果,嚴重者會影響化療的正常進行。因此,為減輕病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我們圍繞化療前后采取積極的預防,通過化療前期作好護理評估,了解化療經歷,熟悉化療方案,掌握心理狀態,適當飲食指導及化療期間給予創造良好環境,掌握用藥時間,正確使用止吐藥,進少量清淡飲食,嚴密觀察副作用等實施具體護理措施,取得良好臨床效果。
關鍵詞:圍化療期惡心嘔吐預防和護理
化療藥物能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已成為血液腫瘤病人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治療中引起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常使病人感到痛苦,且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嘔吐引起脫水、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反應,嚴重者不得不終止治療,造成化療不能順利進行。目前,雖然臨床有新的止吐藥,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療病人仍會出現不同程度惡心嘔吐。因此如何減輕病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對改善血液病人生活質量,提高療效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本人根據臨床實踐圍繞化療前后如何做好病人惡心嘔吐的預防和護理與護理同仁共同探討。
1化療前期護理
1.1作好護理評估當病人被確定需化療時,化療之前護理人員應對病人的性別、年齡、心理狀態、體質狀況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評估。一般來講,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少發生惡心嘔吐,這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女性病人較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了機體對惡心嘔吐的耐受力,尤其是曾有妊娠劇吐的病人化療時較易惡心嘔吐。老年患者嘔吐率高,這是因為老年人胃蠕動和食管下段括約肌緊張度減低,胃排空慢,胃內殘留量增加,胃內壓增高所致①。另外,體質虛弱和前次化療后恢復欠佳以及有胃腸疾病的病人均較易發生嘔吐。因此,針對情緒化的女病人應盡可能住單獨病房或安排在小病房內,且病房內其他病員惡心嘔吐癥狀較輕,以防相互影響,加重癥狀。
1.2了解化療經歷護理人員對病人是初次化療還是曾經接受過化療,用過何種止吐藥,化療后胃腸道反應情況,惡心嘔吐發生的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均應有所了解。通常在化療中曾經有惡心嘔吐經歷的病人,對當時機體產生強烈的不適感受流下深刻的印象,在化療未開始前已有惡心嘔吐前期癥狀而畏懼化療。而初次接受化療病人此癥狀較少出現。所以,對曾經接受過化療的病人,要強調化療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腫瘤化療糖尿病病人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評價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合并糖尿病的化療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90例腫瘤合并糖尿病化療病人,按照1∶1比例分為兩組,對照組病人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病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病人護理干預后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P<0.05);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22%(P<0.05)。[結論]對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可以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
關鍵詞:腫瘤;化療;糖尿病;護理風險;風險管理;并發癥
近幾年糖尿病發病率有明顯的遞增趨勢,糖尿病、惡性腫瘤合并情況也開始居多,糖尿病、腫瘤疾病的合并會在相互作用下加重病情發展,降低病人生活質量[1]。基于糖尿病合并腫瘤化療病人的特殊性,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增多,影響護理工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護患糾紛發生率[2]。護理風險管理是在發現并處理潛在護理風險的基礎上通過護理干預降低風險發生幾率,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以及病人的安全性[3]。現就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總結護理風險管理實施情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2型糖尿病,腫瘤經病理檢查確診,且生存期>3個月,病人及家屬知曉研究方案且同意。排除標準:病人合并意識、溝通、認知以及精神障礙。按照1∶1比例將90例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42~76(51.30±6.80)歲;糖尿病病程1~18(10.30±3.50)年;腫瘤類型:結直腸癌、食管癌病人各10例,鼻咽癌、乳腺癌病人各12例,腦部腫瘤病人1例。對照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齡42~75(51.60±6.50)歲;糖尿病病程1~19(10.50±3.60)年;腫瘤類型:結直腸癌病人8例,食管癌病人10例,鼻咽癌病人12例,乳腺癌病人13例,腦部腫瘤病人2例。兩組腫瘤化療合并糖尿病病人性別、年齡、腫瘤類型以及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1.2.1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向病人及家屬普及糖尿病、腫瘤疾病、化療方案相關知識,遵醫囑處理化療并發癥,并根據病人綜合情況指導其運動、飲食、控制血糖,同時做好生命體征監測。1.2.2觀察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①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教育。對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定期安排專業知識、技術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糖尿病的認知、化療工作風險的識別以及應對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并發癥并進行對癥處理。②鼓勵病人參與風險管理。護理人員向病人說明糖尿病并發癥,并進行預防指導。另外,合理安排糖尿病、化療知識講座,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③強化高危病人風險管理。護理工作期間需要強化監督高齡、肝腎功能異常等高危病人,觀察病人血糖指標變化以及化療藥物可能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情況,及時進行對癥處理,并鼓勵病人合理運動。④心理風險管理。此類合并癥病人心理狀態明顯不佳,護理人員需要在與病人溝通中了解病人的心理變化,鼓勵病人建立化療信心,維持化療期間的平穩心態。⑤化療風險管理。針對病人糖尿病情況進行治療,以積極控制血糖水平,通過控制血糖水平達到提高化療治療安全性的目的;觀察病人化療期間相關化療藥物對血糖的影響,了解病人的消化道反應和進食情況;化療完成后需要進行血常規、血糖、肝腎功能檢測,對白細胞計數降低病人需要預防感染,有貧血表現的病人需要強化安全教育以預防跌倒,有血小板降低表現的病人需要維持情緒平穩、排便暢通以預防出血。
兄弟心手足情先進事跡材料
,男,出生于1953年10月7日,現年61歲,是市區鎮社區四組居民,他原是天然氣管道安裝工,退休后在家開了一間簡易的小茶館,以便四組居民休閑娛樂,他家有六個兄弟姐妹: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姐妹都外嫁,他們三兄弟住在老屋,弟弟長年在外打工,幾年都難得回家一次。他的哥哥李恒銀,現年70歲,哥哥不僅是一位孤寡老人,還是一位視力一級殘疾人,哥哥體弱多病,長期由照顧飲食起居。
六十年代的時候,哥哥李恒銀也結過婚,生有一女兒,由于家境貧寒,無錢醫治重病的妻子,妻子撒手人寰,女兒夭折,這給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他整天抽悶煙,一蹶不振。無一技之長、老實巴交的李恒銀生活過得十分的艱辛,經濟拮據,根本沒能力談再婚生子。他便成了村里的光棍,那時候他憑著勤勞的雙手,還能勉強過日子……歲月的流逝伴著不幸的遭遇過了三十年,李恒銀比其他同齡人衰老得更快,體質越來越差,血壓升高,眼睛得了白內障。九五年的時候,的家境并不富裕,他不忍心看見哥哥每天摸著做飯、洗衣,他二話不說,將哥哥送到了醫院,把白內障做了。但好景不長,苦難并沒有放過這哥倆,沒過兩年哥哥的兩只眼全瞎了,醫生說再也沒法做手術了。哥哥今后要怎樣生活?他需要有人全日制的護理,而自己正當壯年,還有自己家庭的責任,一家大小還指望著他養家糊口呢,這該怎么辦?家人商量著要把哥哥送到敬老院去,但哥哥態度很強硬,說什么也不去,思前想后,兄弟如手足,只有今生,沒有來世,他對哥哥說:“哥哥,你別怕,一切有我呢,以后我就是你的眼、你的手、你生活的全部。”從那以后,無微不至地關照著哥哥的起居飲食,血濃于水的兄弟情,像一盞明燈照亮、溫暖著哥哥的心。
又是幾年過去了,哥哥的病越來越多,更糟糕的是哥哥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他經常不管白天黑夜的說自己屋里有賊,叫弟弟來抓賊,還總是擔心有人會向他碗里下毒藥,要毒死他,開導哥哥說:“哥哥,屋里哪去找賊嘛,誰要來毒你嘛,你無錢無權,吃的在碗里,穿的在身上,哪個瞧得上嘛,你一天到晚別瞎想。”哥哥經常這樣胡言亂語,就把哥哥帶到民康醫院進行檢查,醫生開了藥,并吩咐要怎樣照顧病人。在的精心照料下,哥哥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哥哥的命運簡直就是天使與魔鬼在較量,2014年4月,哥哥被檢查出得了肺癌,在醫院里二十四小時照顧著他:扶著他做各種檢查,喂他吃藥,守著他輸液,全力配合醫生治療,吃喝拉撒全靠護理。醫生告之,說病人化療不起作用了,而且年歲已高,化療當中特別痛苦,建議他把病人接回家,保守治療。考慮再三,就打電話把幾個兄弟姐妹召集到家,給他們講述了哥哥的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建議。兄弟姐妹們商量著,是住院治療?還是回家保守治療?經過大家商議,其他兄弟姐妹表示都沒時間照顧病人,就采取保守治療,還是由二哥照顧病人。
全組上的居民都稱道寬容、大度、心地善良、情深義重,不像有些兄弟姐妹,為一點點利益,吵嘴鬧架,六親不認,見了面就跟仇人一樣,這樣的世態炎涼,讓人感到心寒、窒息。而對哥哥毫無怨言的照料,這樣的胸懷,讓人感覺像寒冬的一道暖陽,讓人舒服、暖心。
用一言一行詮釋著“兄弟親如手足”這句話的意義,兄弟情來源于同甘共苦,榮辱與共,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能夠主動地站出來,為你說話,給你安慰,給你幫助,為你解除煩惱而不求任何的索取,彼此信任、尊重、照顧、支持、幫助、理解和寬容,彼此為對方真心付出,忠實守護。
基層醫院手術治療乳腺癌護理論文
【關鍵詞】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所有確診乳腺癌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和憤怒,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手術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本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6例乳腺癌患者,均實行改良根治手術,現將護理配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6例,均為女性;年齡28~67歲,平均47.5歲。住院時間20~50d。均在術前行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或術中行快速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10~14d開始進行化學治療。術后恢復較好,未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定期化療。
1.2護理
頭頸部腫瘤多藥耐藥機制及逆轉劑研究進展
關鍵詞:頭頸部腫瘤;抗藥性;藥物療法
[摘要]腫瘤細胞對多種化療藥物產生交叉抗藥性是造成腫瘤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隨著化療藥物在頭頸部腫瘤的廣泛應用,多藥耐藥現象在頭頸部腫瘤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本文對近年來頭頸部腫瘤多藥耐藥機制及其逆轉劑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腫瘤細胞耐藥性可分為原藥耐藥和多藥耐藥(multidrugresistance,MDR)。目前,大多數人認為MDR是腫瘤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MDR是指由一種藥物誘發,同時對其他多種結構和作用機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藥產生交叉耐藥[1];它往往導致聯合化療的失敗。目前,頭頸部惡性腫瘤術前或放療前多采用誘導性化療以及術后和放療后采用輔助化療。此外,一些腫瘤也采用聯合化療。但由于MDR現象的存在,頭頸部腫瘤化療效果不滿意。因此,MDR機制以及其逆轉劑(化學增敏劑)的研究對于頭頸部腫瘤化療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下面僅就近年來對MDR機制和MDR逆轉劑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MDR機制研究
1P糖蛋白(P-gp)介導的MDR機制MDR相關基因過度表達P-gp是目前公認的MDR生物學基礎。編碼P-gp的基因是MDR基因家族成員中的MDR-1。P-gp是一種細胞膜蛋白。目前發現在具有MDR的細胞株中,P-gp的存在與腫瘤耐藥程度和細胞內抗癌藥濃度下降有關。結構分析顯示P-gp由包括12個跨膜蛋白片段的2個相似區域和2個核苷酸連接區,每個相似區域內有6個疏水區[2]。它是三磷酸腺苷蛋白酶的一種。P-gp功能的準確機制尚不明確,大多數P-gp模型表明其功能是通過細胞膜轉運藥物,即化療藥物通過一個由P-gp跨膜區域形成的疏水通道泵出,從而出現耐藥現象。對于此現象的解釋有2種,一種認為可能由于P-gp藥物連接區包含多個不重疊的藥物連接位點,每個位點對于不同種藥或不同類藥有不同的親和力。另一種認為由于每個藥物連接區連接不同藥物時均采用一個普通的機制,因此產生MDR現象。MDR耐藥譜包括蒽環類、生物堿類、表鬼臼類、放線菌素及紫杉醇。MDR-1基因調節可以發生在各個層次,包括DNA復制、轉錄和翻譯。如一個自發從絲氨酸到頡氨酸的突變可伴有明顯對抗秋水仙堿的耐藥現象。通過對P-gp磷酸化水平的調節也可影響化療耐藥特性。腫瘤細胞本身的分化程度也可影響人類MDR-1基因表達和功能,用維甲酸誘導神經鞘瘤細胞分化可提高MDR-1RNA的水平[3]。
P-gp與MDR-1在頭頸部腫瘤中的表達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Rakin等[4]發現口腔鱗癌細胞內P-gp表達程度越低,則病人的生存期越長。此外,分化較好的腫瘤、伴有雙倍體DNA的腫瘤以及體積較大的腫瘤,P-gp的表達程度較高。Kelley等[5]研究結果表明頭頸部鱗癌病人經過MDR相關藥物化療后P-gp在其鱗癌細胞中表達有明顯提高。Jain等[6]對正常、異常及鱗癌不同臨床分期的口腔粘膜P-gp表達水平的研究表明生物學特征越差的腫瘤P-gp表達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