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災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0:32: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避災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鄉避災工程建設方案
開展“避災工程”建設是加強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項順民意、關民生的工程,建立避災工程有利于增強災害防御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平安東陳”建設。根據《關于開展“避災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特制訂東陳鄉開展避災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結合東陳實際,因地制宜,合理規劃,整合資源。通過開展“避災工程”建設,提高防災避災能力,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為構建“和諧、平安東陳”作貢獻。
二、目標原則
今年在災害來臨之前建成一批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環境較好的應急避災中心(點),以各行政村避災點為基礎,以鄉政府應急避災中心為主體,形成一個中心與點相結合的切實能夠避災所需的場所網絡。建立避災網絡,必須堅持五個原則:一是轉移安置堅持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原則;二是避災場所設置堅持就近就便原則;三是避災工程建設堅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原則;四是避災管理人員的配備堅持兼職原則;五是避災工程建設堅持中心與點相結合原則。
三、具體措施
開展避災工程建設計劃
"避災工程"建設是加強災害救助應急機制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省市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進一步整合資源、科學規劃、合理定點,通過開展"避災工程"建設,切實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確保災區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總體要求
堅持"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結合,以分散安置為主、集中安置為輔"的原則。計劃用2個月時間,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環境較好的鄉鎮避災中心和村級避災點。原則上要求每個鄉鎮建立1個以上避災中心,有辦事處的鄉鎮要在辦事處再另建1個,中心村或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設立1個避災點。同時,編制災民轉移安置示意圖,制訂避災手冊,明確管理工作人員職責和避災人員守則。具體時間安排:月份組織人員開展情況調查,確定場所并開工建設;7月份完成鄉鎮避災中心和村級避災點建設,建立組織,并制訂各項規章制度。
三、具體措施
全縣避災搬遷移民指導方案
實施避災搬遷移民工作,是保障地質災害頻發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我縣的民生工程。為切實把我縣的避災搬遷移民工作落到實處,根據贛扶移字[2012]13號《關于下達第二批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計劃的通知》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本縣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主動避災。堅持群眾自愿、政府主導、陽光操作原則,以“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富得起”為目標,通過避災搬遷,提高災區人民的抗災水平和能力,確保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改善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二、目標任務
對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隱患點的群眾,在自愿的基礎上,實施移民搬遷,使他們搬遷后的抗災能力顯著增強,居住安全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生產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根據我縣避災搬遷移民的任務情況,2012年努力完成避災搬遷移民共177戶、693人,具體任務分布情況見附表。
三、基本原則
扶貧辦移民搬遷情況匯報
按照《關于開展全市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工作督導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縣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行動起來,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對我縣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現將5、31會議精神落實情況;2012年工作完成情況以及2012年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5.31會議精神落實情況:
5月31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工作電視電話會。會議總結今年以來我省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副省長出席會議并講話。我縣常委副縣長和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共20余人在縣委三樓視頻會議室收聽收看了電話電話會議實況。
為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6月1日,全縣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現場會在2012鎮會議室召開。縣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領導小組成員,2012鎮移民搬遷工作分管領導參加了會議。
常委副縣長、縣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出席會議并指出,鄉鎮及有關部門要明確任務、加強領導、硬化措施,找準工作著力點,提出三個確保,一是確保全縣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強力推進,移民集中安置點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倒排工期,抓緊實施;二是確保移民對象必須于汛前全部搬入新居,因客觀原因不能搬入也要進行過渡安置;三是確保項目資金保障要到位,要以完善基礎設施為切入點,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會議還傳達了上級有關會議精神,對2012年以來的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2012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鎮委防汛防旱緊急通知
各村(社區)、機關各辦公室(局、所、中心)及有關企事業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切實做好2012年度各項防汛防旱準備工作,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對各防汛防旱組織和責任人落實責任制,各責任人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具體職責及制度如下:
一、防汛防旱組織職責及制度(見附件)
二、各責任人職責
1、防指指揮職責:全面負責本級防汛防旱工作,主持本級防指工作,研究落實防汛防旱措施,負責召集成員會議、會商會議、簽發防汛防臺抗旱指令。
2、防指副指揮職責:協助指揮工作,負責分管工作。
全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為有效防止我鎮山地自然災害,提高地質災害反應應急能力、救災整體水平,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鎮行政區域范圍內危巖、滑坡等國家規定的地質災害。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一)鎮人民政府成立鎮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由黨委書記任指揮長,鎮長、分管領導為副指揮長,成員單位由國土資源所、民政所、安辦、經發辦、農技站、衛生院、水保站、派出所、黨政辦、各社區居委會組成。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于鎮黨政辦,辦公室主任由同志擔任。
指揮部主要職責:根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執行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和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其他關于地質災害防災救災任務;發生中型及以上的地質災害后,應立即向縣有關部門報告,并配合縣應急工作組工作。
扶貧辦主任履行職責和廉潔從政情況匯報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盡職盡責,廉潔奉公,團結帶領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齊心協力,開拓創新,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有力措施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下面,我就本人2013年的履行職責和廉潔從政情況做如下匯報:
一、履行職責情況
(一)、爭資爭項工作
一是今年爭取了“十二五”重點村12個,較上一輪增加5個,同比增長71%;二是爭取了省委、省政府在非重點縣試點的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我縣共爭取200人避災移民搬遷計劃;三是爭取了新一輪省直單位掛點幫扶我縣。省林業廳掛點幫扶鄉村,省煤炭集團掛點幫扶鄉村,省工程建筑設計研究院掛點幫扶鄉村;四是今年7月份,省扶貧和移民辦主任帶領有關處室負責人親臨指導工作。
(二)重點村整村推進和移民新村建設工作
2013年,在全縣12個扶貧開發重點村、5個庫區村(安置村)實施了整村推進和移民新村建設工作,12個重點村、5個庫區村的基礎設施、產業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變化明顯。
地質災害防治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地處盆地西北邊緣方向,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系通往西北省區的北大門過渡地帶,地形起伏大,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復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是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高發區之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目前,截至目前,全縣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01處,其中威脅到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90處,共威脅5424人生命財產安全,潛在威脅財產約2.7846億元。近年來,縣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局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并配備了工作人員。每年汛前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制定《防災明白》、《避險明白卡》并發放至鄉鎮、村民手中,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了解如何防災避災,構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法規制度;相關部門、各縣區、各鄉鎮(街道)及工作人員都能嚴格落實地質災害值班管理、災情速報、險情巡查、檔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度。從組織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到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嚴格落實,我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日益完善,逐步進入了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的軌道。
(二)基礎調查取得重要進展。
全縣13個鄉鎮和2個牧場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重要場鎮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區劃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區域內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規模和分布情況、形成條件、發育規律,對其穩定性、危險性進行了初步評價,劃定了各行政區內地質災害易發頻發地段,提出了防治目標和方案,建立了地質災害數據庫,為防災減災規劃部署打下了基礎。新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確認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匯總相關信息,進行數據更新。
在防汛防旱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下面,我代表市防汛防旱指揮部匯報上半年汛情和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情況、當前防汛防臺抗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步工作意見和建議。
一、上半年汛情概況
今年上半年,全市降水明顯偏少,平均降水量僅704毫米,較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偏少22.6%,其中5月份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52.6%,平陽、樂清、洞頭和瑞安上半年降水量與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偏少30%以上。6月中下旬,雷陣雨天氣較為頻繁,局部地區短時間雨量較大,最大的一次強降雨發生在6月11日,蒼南馬站日降水量達199毫米,但沒有造成大的災害損失。今年的梅雨期,屬于“空梅”。
截止7月11日上午8時,全市中型以上水庫蓄水率為76%,其中珊溪水庫蓄水率為83%,17座中型水庫平均蓄水率為52%。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9%。
二、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情況
扶貧和移民工作思路和打算
我辦2012年扶貧和移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突出兩個重點,抓好三項工作,完成好四項任務”。具體打算如下:
一、抓重點,做亮點
一是突出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典型示范村和移民示范點建設重點,打造扶貧開發工作亮點。全力推動好每個鄉鎮(街道)抓好1個整村推進典型示范村建設,整合資源,傾斜扶持,打造扶貧和移民工作亮點。二是突出避災移民工作重點,以避災移民集中安置點為抓手,打造好移民搬遷工作亮點。
二、聚全力,抓落實
一是抓實好扶貧和移民村整村推進典型示范村(點)建設。按照“沿線樹風格,村莊有特色”的要求,落實好貧困和移民村整村推進與新農村示范點相結合,把青東公路沿線的受扶村建設成有廬陵文化風格的秀美幸福新農村,做實扶貧和移民工作的亮點。二是全力抓實好產業扶貧。根據“十二五”扶貧和移民規劃,按照全區農業產業化的布局,抓實貧困村和移民重點村1-2個自然村“一村一品”的產業培植,使扶貧和移民村產業發展有看點,扶助力度上有重點,產業壯大上有規模,輻射帶動上有能力,逐步推進“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形成。三是落實并推動好定點幫扶工作和非公有制參與扶貧工作。社會扶貧是我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支撐和有力舉措。我辦將全力推動好、發揮好定點扶貧單位的優勢和作用,使其在定點扶貧工作中幫扶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更快發展,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三、凝力量,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