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種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03:43: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草種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草種管理

草種管理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和加強草種管理,提高草種質量,維護草品種選育者和草種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草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草品種選育和草種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草種,是指用于動物飼養、生態建設、綠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飼用灌木的籽粒、果實、根、莖、苗、葉、芽等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第四條農業部主管全國草種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種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畜牧局草種管理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和加強草種管理,提高草種質量,維護草品種選育者和草種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草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草品種選育和草種生產、經營、使用、管理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草種,是指用于動物飼養、生態建設、綠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飼用灌木的籽粒、果實、根、莖、苗、葉、芽等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第四條農業部主管全國草種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種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畜牧局牧草種子管理規章制度

牧草種子是改良草場,培植人工草地,增加綠肥,保持水土以及鋪設草坪,美化環境必不可少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中央"種草種樹,發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窮致富"的號召下,全國人工種草和種子生產事業發展迅速。為了加強牧草種子的管理,保證牧草種子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以適應我國建設大面積穩定、優質、高產的人工草場和進行大規模國土治理的需要,并為我國牧草種子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條件,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牧草種子管理機構

牧草種子的管理應由各級畜牧(草原)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各省、市、自治區要建立健全牧草種子檢驗機構,配備檢驗人員和儀器設施。

二、牧草種子生產

1.牧草種子繁殖場(基地)的種子田必須用國家規定的一級種子做播種材料。

2.種子繁殖田應避免病、蟲害感染和惡性雜草危害。凡發現有病蟲害感染和惡性雜草危害的,一律不得做種子田。

查看全文

《牧草種子學》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

[摘要]針對《牧草種子學》課程特點,從理論、實驗、實習等方面進行實踐與探索,把創新性的內容融入牧草種子學課程大綱設置中,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借鑒新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牧草種子學相關的前沿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課教師為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準備,主動設計、進行實驗的方法。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直觀教學,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關鍵詞]牧草種子學;教學實踐;改革

牧草種子學(ForageSeedScience)是研究可用于放牧、干草、青貯和青綠飼料以及草坪和水土保持等草類植物種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動規律及生產應用和實踐的科學[1-3]。《牧草種子學》主要包括牧草種子生物學特性和應用技術兩方面內容。由于本課程具有系統性強、信息量大、知識點繁雜、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等特點,教學模式存在著單一、學生組織管理缺乏系統化等問題。為了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獲得更多的牧草種子學相關專業基礎知識,本文對近年來牧草種子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不斷對牧草種子學教學改革進行實踐與探索。

1教學內容改革

牧草種子學涵蓋的知識點較多,并且牧草種子學開設的時間是第3學年的下學期,學生們已進行過牧草栽培學、牧草育種學和草坪學的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牧草種子學與這3門專業基礎課都有交叉點,為了避免與以往所學知識的重復,提前會調研學生在其他課程上所學的專業知識,在準備教案和課件時必須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優化,選擇合理的教材及參考資料,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牧草種子學專業知識,了解牧草種子檢驗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牧草種子學相關知識的更新促使教師必須閱讀大量的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及時學習一些新理論和新方法,結合相應的章節內容,把最新成果及時補充到教案中,使所講授的內容更新穎、更具吸引力;授課內容要做到及時更新,使其具有先進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由于使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畢竟有限,所以為學生指定了草類植物種子學相關的教材及草業科學專業性期刊,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2教學方法改革

查看全文

中國牧草種子國際貿易格局啟示

隨著人們對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關注程度的空前提高和生態環境改善的迫切要求,中國的牧草產業在新世紀逐步興起,并已成為保障中國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產業,在部分地區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經濟增長點。但是,作為牧草產業發展的基礎性產業———牧草種子產業,目前其發展基礎很弱,已經成為制約牧草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中國牧草種子每年從國外進口2萬t左右,即近40%依賴國外市場。不僅如此,中國進口的牧草種子,50%以上都來自美國[1],較低的自給率和高度集中的市場結構,使中國牧草產業面臨較高的市場風險,提高國內牧草種子的供給能力已顯示出其緊迫性。如何準確把握牧草種子貿易格局,抓住機遇快速發展中國牧草種子產業迫在眉睫。

1中國牧草種子貿易量與結構變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牧草種子出口量呈先升后降趨勢,進口量呈波動上升態勢,整體呈凈進口狀態,且近年來貿易逆差呈擴大趨勢。受牧草產業劇烈波動的影響,中國牧草種子的貿易量也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1999-2004年,牧草產業發展較快,該時期牧草種子出口量相對穩定,年出口量0.25萬t左右;進口量增長較快,1999年進口量為0.64萬t,2004年增加到2.12萬t,5年內增加了2倍多[1]。2004-2008年,全國范圍內推行糧食直補政策,擠壓了牧草產業的發展,出現了“毀草種糧”現象,直接影響了國內牧草種子的貿易模式[2],2005年牧草種子出口量達到最高,為0.83萬t;進口量則出現大幅度下滑,僅為1.44萬t。2008年以來,“三聚氰胺”及一系列其他質量安全事件,又引起了社會各界對牧草的重視,牧草產業得到了恢復性的發展[3],國內對牧草種子需求旺盛,2010年牧草種子出口量降至0.19萬t,而進口量創歷史新高,高達3.41萬t[1]。中國進口的牧草種子主要是黑麥草(Loliumperenne)、羊茅(Festucaovina)、草地早熟禾(Poapretensis)及三葉草(Trifoliumrepens)種子。2010年這4種牧草種子的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8.4%,其中黑麥草占43.2%、羊茅占37.3%、草地早熟禾占12.1%、三葉草占5.8%[1]。

1.1黑麥草種子進口量呈快速上升趨勢,進口規模居第1位1992年以來,中國黑麥草種子的進口量呈波動上升趨勢(圖1)。20世紀90年代初期,進口量較低,年進口量不足千噸。近年來,進口量快速增加,2000年增加到1203t,2010年增加到14739t,10年間進口量增加了近4倍,并于2007年超過羊茅種子的進口量,成為中國進口量最大的草種。其進口價格呈先降后升趨勢,但近2年呈下滑趨勢(圖2)。1992年進口價格為3.62USD•kg-1,2002年降至0.93USD•kg-1,之后緩慢上升,2008年升至1.37USD•kg-1,遠遠低于出口價格[1]。

1.2羊茅種子的進口量呈上升趨勢,進口規模居第2位1992年以來,中國羊茅種子的進口量呈先升后降的趨勢,但近年來又呈現回升的趨勢(圖1)。1996年以前,進口量較低、增長緩慢,1996-2004年進口量快速增加,不到10年增加了近40倍。受國內牧草產業的影響,2005-2008年,進口量大幅減少,但近2年又呈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2010年進口量增至12741t。其進口價格呈下降趨勢(圖2),近5年平均進口價格為1.58USD•kg-1,略高于中國的出口價格,但中國出口的羊茅種子價格非常不穩定,如2010年出口價格高達7.3USD•kg-1[1]。

1.3草地早熟禾種子的進口量總體呈上升趨勢,進口規模居第3位1992年以來,中國草地早熟禾種子的進口量呈波動式上升(圖1),1992年進口量為79t,2010年增到4145t,增加了近50倍。其進口價格先降后升趨勢顯著(圖2),1992-1997年,平均進口價格為3.53USD•kg-1,1998-2003年為2.70USD•kg-1,2004-2010年為2.85USD•kg-1,遠遠低于中國出口的價格,近5年來中國平均出口價格為5.70USD•kg-1[1]。1.4三葉草種子的進口量總體呈上升趨勢1992年以來,中國三葉草種子的進口量呈上升趨勢(圖1),1992年進口量為66t,2010年增至1973t,增加了近30倍。其進口價格先降后升趨勢顯著(圖2),1992-1997年,平均進口價格為2.61USD•kg-1,1998-2003年為2.06USD•kg-1,2004-2010年為3.28USD•kg-1。其平均進口價格與出口價格基本持平,但中國的出口價格非常不穩定,如2004年出口價格為1.20USD•kg-1,2009年則突增至6.17USD•kg-1[1]。

查看全文

鹽堿地稻區雜草成因分析論文

1雜草成因分析

1.1移栽大田雜草成因

1.1.1雜草種子或根、莖部位繁衍遺留下來的本地品種。主要有千金子、稗草、異形莎草、蘆葦及少量的水生闊葉雜草,這些雜草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具有耐低溫、耐鹽堿、耐旱、耐漬水、抗病等較強的抗逆性,其生育特性具有生長周期短、繁殖系數高、自繁能力強等野生習性。雜草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加上近幾年少耕、免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應用,使其迅速繁殖,蔓延危害。當地雜草主要傳播途徑:①農工在農事作業時,將拔除的雜草,隨手扔進灌渠內,雜草隨灌溉水流進其他稻田;②禽類、牲畜活動,致雜草近距離傳播。種子成熟后,被一些禽類、牲畜食用后,未及時消化即排出體外,這部分種子就地生根發芽,生長繁殖危害;③農場內部農機跨區作業,在有雜草滋生的田間作業后,將附著在農機具上的雜草種子(鹽堿土粘著性強,機械在田間作業時粘上泥,泥土上附著雜草種子)從發生地帶到異地,使其落地再生;④氣流、灌溉水等其他自然方式傳播,特別是長在近水渠旁的雜草種子成熟后,種子散落在水面上,隨灌溉水流進大田,在大田內繁殖蔓延。另有一些地頭、田埂雜草種子成熟后,隨氣流飄落大田。

1.1.2種子田中異品種植物,即“紅稻”、“大青棵”等。其來源主要是由水稻種子在調運過程中傳入稻田,和水稻一起在田間生長繁育蔓延,對水稻生產構成危害。

1.2地頭、田埂雜草成因

地頭、田埂雜草多為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的混合群落,世代生活在地頭、田埂上,系自繁,生命力極強。也有的是人們在后來的生產活動中,從大田中帶出的雜草。雜草種類主要有蘆葦、節節菜、鴨舌草、丁香蓼、馬唐、稗草、千金子等。這些雜草生長在地頭、田埂上,通風透光,環境條件好,根系發達,混雜叢生,生長茂盛,多數人不重視其危害性,且常被人忽略,其實這里是雜草的滋生地,是稻田雜草的傳播源頭,是害蟲的避難所,是植物病菌的繁殖場,是化除死角。

查看全文

城市公園草坪質量評價探討

1草坪定義

從草坪學的專業角度來講,草坪通常指以禾本科草或質地纖細的植被為覆蓋,并以它們大量的根系或匍匐莖充滿土壤表層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枝條系統、根系和土壤表層構成的整體。

2草坪的分類

2.1游憩草坪

指供人們散步、休息、游戲及戶外活動用的草坪。沒有固定的形狀,面積可大可小,管理粗放。草種要求耐踐踏,具有較強的恢復能力,綠期長。

2.2觀賞草坪

查看全文

種植苜蓿草現狀及發展措施

摘要:扎囊縣是山南市農牧業發展較好的縣區之一,畜牧業是扎囊縣經濟的優勢支柱產業,但是扎囊縣的畜牧業主要依賴天然草原放牧,具有的生產技術水平較低,草畜矛盾突出,季節不平衡問題嚴重,而且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所下降。尤其近十年之前,天然草場超載、荒化程度逐步增加,致使我縣乃至全區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帶來嚴重威脅,草畜矛盾逐步突出,草場“三化”日漸嚴重。有效保護扎囊縣草原生態平衡等方面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扎囊縣;苜蓿草;種植;生產;發展

可飼用苜蓿草是家畜最主要的飼料來源,是扎囊縣廣大飼養戶深受喜愛的飼草料之一,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具有保護環境、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天然草場等作用[1]。扎囊縣從2009年開始相繼實施了“紫花苜蓿”為品種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工程人工種草建設項目,累計完成種植苜蓿草40.4km2,經過近幾年努力實施種植苜蓿草,當地畜牧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扎囊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也存在著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就淺談扎囊縣種植苜蓿草現狀與發展生產措施談幾點體會和建議。

1自然資源現狀

扎囊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游、岡底斯山脈南側、位于東經90°03'~90°38'、北緯28°27'~29°34'之間,平均海拔3620m,東于乃東縣毗鄰,西于貢嘎縣接壤,南有浪卡子、措美、瓊結環繞,北有達孜、墨竹貢嘎縣和拉薩市城關區相連,南北長75km、東西寬43km,總面積2173km2。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業并舉的農業生產大縣,全縣總面積2173km2,耕地面積62.8km2,森林面積918.27km2,森林覆蓋率38.28%。扎囊縣屬高原溫涼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風氣溫回升慢,夏季溫暖,年平均氣溫8.25℃,最熱月(六月)平均氣溫15.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1.5℃。全年≥0℃、積溫為3098℃,≥10℃、積溫2287.9℃,無霜期138d左右,日照充足,幅射強,年日照時數為3092.3h,年降水量419.7mm,多集中在7月~8月;蒸發量為2599.0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7倍,全年風向頻率以西北風為主,其次為北風,年均風速2.9m/s,大風主要集中在2月~4月,最大風速3.45m/s~4.15m/s,全年大風日數46d~73d,多者高達110d。土壤類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草原土、亞高山草原土、潮土、新積土、風砂土、石質土和粗骨土。一般土質較質地較適中,耕性和適種性較好,腐殖質含量高,但由于氣溫低,凍土期較長,土壤有機質難于分解,故土壤中的有效養分較低[2]。植被按中國植被區劃屬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區域,植被類型主要有灌叢、草原和草甸。農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麥、豌豆、油菜、馬鈴薯等。據上述綜合分析,充足的水、光、熱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同時也具備了苜蓿草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但是由于部分土地機質含量較低,屬重沙土,常有洪澇災害發生,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逐年增多,需要采取部分區域中低產田改造等多種綜合措施[3]。

2苜蓿草種植情況

查看全文

農業園林規劃及草坪種植技術分析

摘要:由于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對于生活環境也提出新的標準和要求,園林成為人們娛樂生活的良好去處。城市綠化建設當中的園林綠化對于提升城市綠化率、改善城市環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人們營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當中,草坪種植是一項關鍵技術,這就要求相關人員不斷對草坪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提高種植技術,進而促進綠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園林規劃;草坪;種植技術

由于城市化腳步的加快,可持續發展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人們對園林工程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草坪的種植施工技術應用較為廣泛,盡管在園林領域當中,我國的草坪種植技術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由于人們對園林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再加上國際化園林工程的不斷進步,現存的草坪施工技術已經不能與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所以,加大對草坪種植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是十分關鍵的。

1農業園林規劃中草坪種植的重要性

草坪施工主要指的是依據已經提前設計好的方案來對草坪進行開辟和種植。在進行實際施工時,要對種植區域的土地進行仔細地勘察和研究,保證土壤肥力,同時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在對土地進行整理后,要設置相應的排水、灌溉設施。草坪種植的方法主要有4種:種植法、播種法、鋪草卷、鋪草塊[1]。在我國現代的園林建設當中,草坪的種植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眾所周知,草坪是“三分種植,七分養護”,二者缺一不可,不然就會導致草坪枯萎,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會造成較大浪費。無論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和完善、保持生態平衡、提高園林藝術,還是發展體育運動,草坪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對草坪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和養護,能夠促進草坪作業不斷發展和進步,并且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2農業園林規劃中草種的選擇和分類

查看全文

混凝土護坡施工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介紹了巖石路塹邊坡噴植混凝土植被防護機理、方法、作用和施工工藝。

關鍵詞:巖石邊坡噴植混凝土施工工藝

引言

路基邊坡的防護型式根據氣候、水文、地形、環境保護和美化綠化等方面考慮,為了使運營環境舒適、美觀,盡量近于自然環境,現在越來越多的施工項目邊坡防護采用噴植混凝土植草型式。采用噴植混凝土又叫客土噴播植草,是一種全新的生物邊坡防護措施,它的特點是在巖石上能為植物創造生長條件,恢復了因工程施工而破壞的生態系統,制造與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長基礎,培育出穩固邊坡和與周邊環境和諧的植物,有效恢復生態,并形成可粗放管理的優美植物群落。突破了以往植物防護必須以土質邊坡為前提的概念,充分體現了現代環保意識,于環境、自然、工程等各方面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防護手段。

1采用噴植混凝土防護巖石邊坡的機理

常用的邊坡防護大致可分為工程和植物兩種方法。工程防護方法包括圬工護坡、骨架、擋墻柵欄、錨索、噴混凝土等傳統工程防護方式;植物防護方法是在邊坡較為穩固的基礎上采用植樹種草的辦法作為防止雨水沖刷,控制表土流失的措施。隨著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工程防護與植物防護相結合并盡可能多的使用植物防護已是大勢所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