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紅歌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11:45: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唱紅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慶七一唱紅歌臺詞
唱支山歌給黨聽
女:滔滔黃河,訴說著黨對我們的恩情;
男:巍巍昆侖,聳立著我們對黨的忠誠!
女:光陰荏苒,歲月如歌;
男:今天是黨的生日,今天是黨的90歲盛典!
女:在這個莊嚴的時刻,
唱紅歌活動感悟
年月號上午九點正,我們全園師生迎著夏日驕陽,自信的唱著我們的校歌:晨風喚醒晨曦,鳥兒在林間嬉戲,秋陽灑滿豐碩的土地----,拉開了“祖國祖國我愛你”唱紅歌誦經典活動帷幕。
此時此刻大家滿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共慶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大壽的生日。幼兒園操場上是人頭涌涌,歡聲笑語不斷,三百多名幼兒和老師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在這里共同歡度這快樂的時光。演出中家長們不斷的為孩子們的精彩表演送上感動的真切的掌聲,你看孩子們那一板一眼的誦讀和稚嫩鏗鏘的歌聲,真的是不亞于學校的哥哥姐姐們。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祖國媽媽的愛,同時也是在詮釋著謝家灣小學的文化和理念!
孩子們校園因為你的可愛更加美麗,學校因你的笑臉充滿歡樂,祝愿你們天天快樂!健康飛翔!
祝愿我們的祖國媽媽更加繁榮昌盛和富強!
唱紅歌合唱大賽發言稿
春風送暖,鶯歌燕舞,百花競放。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舉行“唱紅歌、讀經典、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活動暨“我與祖國共奮進”年新生入團儀式。熱情謳歌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首先,我代表全體師生向蒞臨本次活動的各位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致以誠摯的感謝!
大家知道,在中國革命、社會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時期,紅色經典歌曲大量涌現、廣泛傳播,記錄了中國人民英勇斗爭、頑強拼搏的輝煌詩篇,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波瀾壯闊的歷程,體現了中華民族渴望復興的不懈追求和萬眾一心的鋼鐵意志。
今年,黨的“十二五”規劃為我們描繪了藍圖,今年,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今年,黨的十八將要召開。我們還將繼續高唱著紅歌,重溫、傳唱紅色經典歌曲,不僅僅是一種追憶、一種傳承,更是在感受一種激情,汲取一種力量,激勵我們發揚優良革命傳統,始終不渝地跟黨走,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一首紅歌一面旗,一支紅曲一把號”。此次“紅歌”合唱比賽,老師們和同學們都投入了極高的熱情,付出了辛勤汗水。我真誠的希望同學們把自己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對遠大理想的追求,都融入到美妙的歌聲中。希望大家敞開胸懷,放開歌喉,縱情高唱,唱出英雄氣概,唱出心中豪邁,唱出精氣神,并將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延續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成長!
本次活動得到了共駐共建單位——社區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參與,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祝社區的朋友們在這里度過一個舒心、快樂、難忘的一天。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建立我校與社區雙向參與、互動發展的機制,積極探索教育資源開放的形式和途徑,努力創出我校與社區教育資源開放、整合、共享的特色,把我校創建成讓家長滿意、社會放心的和諧校園。
今天,我們還要共同見證又一批青少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新團員們:今天是你們一生難忘的時刻。因為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團員了,你們的加入為團組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使我們學校團組織能以你們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充滿朝氣。在這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我代表學校向你們提幾點要求: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唱紅歌實施方案
為了響應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號召,慶祝建國六十周年,貫徹市委薄書記關于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的要求,增強干部職工的民族自豪感、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根據縣委辦、政府辦《關于廣泛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制定以下活動實施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組織領導
二、活動目標
我國經典、紅歌、故事源遠流長,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就是要讓全體干部職工在紅歌、經典、故事、箴言中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立身做人的精神食糧。為此,全體干部職工應達到“四能夠”(能吟唱、能誦讀、能理解、能踐行)、“兩提升”(提升文化素養、提升精氣神)的活動目標。
三、目標任務
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把“唱、讀、講、傳”四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唱響紅歌工作小結報告材料
主政重慶以來,倡導“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是掀起的一股“紅色風暴”。這場“紅色風暴”起到了很好地傳承傳統、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作用,也在全國產生了積極的政治和社會影響。
我們認識到,紅歌,像一條強勁的河流,貫穿著幾代人的記憶,壘就了幾代中國人的精神陣地。紅歌,承載著人們對崢嶸歲月的記憶、對革命先賢的緬懷、對崇高理想和壯美人生的向往與希冀,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內涵,表現著特定時代的特殊意義,是激發人們對理想信念執著追求的精神動力。紅歌,體現了歷史、傳統和革命的理想信念、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每當唱起紅歌,一種如火的激情、一種奮發的力量便會油然而生。這種激情,這種力量,正是我們當今時代亟須補充和豐富的精神食糧。因此,唱響紅歌、唱紅紅歌、唱新紅歌,是時代的需要,是發展的需要,是青年學生的需要。
年來,我們開始積極倡導學唱紅歌。音樂課上教唱、集合時齊唱、軍訓拉歌競唱。但那時,我們的紅歌學唱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系統化。年上學期,經過精心準備,我們將唱紅歌打造成一個校本課程。
在宣傳發動階段,由教科室牽頭,通過制作宣傳標語、板報,介紹“經典紅歌”的曲目、內容和唱響“經典紅歌”的意義,促進學校廣大學生了解、學習“經典紅歌”。通過問卷調查、學生推薦,我們精選了100首紅歌,編印了紅歌集,刻錄了光盤。
課程實施階段,音樂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欣賞、學唱紅歌,通過影音文本資料引導學生了解紅歌背后的故事,激發學生的熱情;在作息時間安排上,我們設置了15分鐘的“紅歌大家唱”時間,每周通過校園電視系統教唱一兩首紅歌,保證了紅歌課程的課時,保證了紅歌學唱的效率,每天嘹亮的紅歌學唱的聲音響徹校園,成為校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利用“五一節”“國慶節”、學校藝術節組織了三次紅歌大合唱競賽;我們組織了學校紅歌合唱團,合唱團活動經常化,很好地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開展紅色經典歌曲教唱系列活動后,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同學們都反映,不少紅色經典歌曲今天聽起來唱起來依然不過時,很好聽,而且在愛情歌曲和英文歌曲滿天飛的情況下,能夠唱好一曲曲經典歌曲,反而顯得更酷和時尚。
新區唱讀講傳實施意見
為“唱讀講傳”內容創作、輔導培訓、大型活動舉辦、基本設施建設等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要將“唱讀講傳”活動經費納入年度預算。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進一步掀起“唱讀講傳”活動高潮。豐富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文化生活,凝聚精氣神,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提出“總結經驗,優化內容,分類指導,抓好普及,建立長效機制,保證可持續,讓廣大干部群眾唱出精氣神、唱出好身體、唱出美滿家庭、唱出和諧社會”要求和全市宣傳文化專題會議精神,現對高標準可持續開展“唱讀講傳”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按照“內容具體化、形式生動化、主體群眾化、機制常態化”總體思路。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群眾性文化活動為主要形式,遵循規律,創新方法,講求藝術,充分發揮唱紅歌長精神、讀經典強素養、講故事樹榜樣、傳箴言凈心靈的作用,建立“唱讀講傳”活動深入、持久、高效開展的長效機制,打造有影響的文化品牌,為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提供強大的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撐。
二、主要目標
機關干部、教師、中小學生會唱20首以上優秀紅歌,每年參與“紅歌傳唱”活動市民達50萬人次以上。使唱紅歌成為干部群眾的文化自覺、生活時尚。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紅歌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響應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號召,慶祝建國六十周年,貫徹市委薄書記關于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的要求,增強干部職工的民族自豪感、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根據縣委辦、政府辦《關于廣泛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制定以下活動實施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組織領導
二、活動目標
我國經典、紅歌、故事源遠流長,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活動就是要讓全體干部職工在紅歌、經典、故事、箴言中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立身做人的精神食糧。為此,全體干部職工應達到“四能夠”(能吟唱、能誦讀、能理解、能踐行)、“兩提升”(提升文化素養、提升精氣神)的活動目標。
三、目標任務
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把“唱、讀、講、傳”四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財政局七一活動方案
為紀念建黨92周年,根據機關工委《關于組織開展建黨92周年紀念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局實際,經黨委研究,特制定如下“七一”活動方案:
一、活動意義
以紀念建黨92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財政干部“心系群眾財政為民”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凝聚力,戰斗力,為財政事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活動時間及地點
“七一”前夕,局三樓視頻會議室。
三、活動內容
紅歌歷史軌跡及德育功能研究
1紅歌的界定
紅歌產生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并伴隨著中國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的全過程,從不間斷,貫穿始終。紅歌,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進程中,在不同歷史條件下、不同歷史時期內所產生并廣為傳唱的藝術歌曲和大眾歌曲總匯。
2紅歌的歷史軌跡
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產生和涌現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經久不息的經典歌曲作品,真實寫照了中國革命與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在曲折中前行的縮影。自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反帝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反饑餓反殖民的革命浪潮風起云涌,席卷全國,紅歌如犀利的號角,號召中華民族的熱血兒女前仆后繼走上革命道路。如早期工農革命創作歌曲,瞿秋白《赤潮曲》,以堅定的信心、豪邁的革命激情,歌頌了無產階級崇高的革命事業和遠大理想,表達了共產主義者的英雄氣概。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血腥屠殺,殘酷鎮壓,人民革命千難萬險,星火燎原。如《劉志丹》表達了根據地人民對紅軍領袖的崇敬和熱愛之情;《十送郎當紅軍》反映了妻子鼓勵丈夫參加紅軍、投身革命的感人情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中國共產黨聯合一切力量,積極抗日,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形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代表的作品如《松花江上》表達了人民背井離鄉流亡關內,日夜思念家鄉,盼望收復失地,回到故鄉的心情。《旗正飄飄》表達了“國亡家破,禍在眉梢”的悲憤情緒。解放戰爭時期,人民革命浪潮摧枯拉朽,風卷殘云。如歌曲《解放區的天》情緒熱烈高漲,歌頌了共產黨的領導。建國初期,站起來的中國人民豪情萬丈,揚眉吐氣建設新中國。紅歌唱響了建設祖國的旋律,激發出人們建功立業的熱情,為祖國建設大顯身手。如《歌唱祖國》表達了站起來的新中國人民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和自豪感。改革開放時期,富起來的中國人春風得意,笑逐顏開,享受快樂,幸福生活。紅歌譜寫了和諧中國的華彩樂章,抒發出人們對時代的真情,成為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和現實的凝聚力。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頌了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農村的新面貌;表達改革開放浪潮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如《不忘初心》讓我們重溫紅軍戰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雄壯歷史,重溫革命先輩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偉大征程。回首紅歌的產生、發展過程,不難發現爭取民主、追求幸福、向往富強是紅歌永恒的主題,是紅歌肥沃的土壤。紅歌是大眾呼聲,是人民心聲,是歷史召喚,是時代追求。紅歌之聲、紅歌之韻、紅歌之神、紅歌之魂,流傳了八九十年,影響和激勵了四、五代人,已經深植于中國人民的心底,成為了一代代中國人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食糧、支柱和寄托。
3紅歌的價值及其高校的德育功能
紅歌,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夠代代傳唱,廣泛流傳,思想層面感召之余,其文學、音樂價值、德育功能也是極高的,值得我們探究和傳承,并發揚光大。從文學層面看,紅歌歌詞語言洗練,主題鮮明,平白易懂,表情精準。初期的紅歌歌詞,大多相對精短,多采用分節歌的形式重復、展開,易于記憶,便于理解,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隨著時間的推移,紅歌歌詞寫作呈現出情感更為豐富,結構擴張拓展的編創特點。在反映鐵血、火紅年代的同時,立意更高,手法更靈活,言辭更生動。時至今日,紅歌歌詞創作在繼承傳統寫作方法的基礎之上,吸收、借鑒其他藝術形式創作之長和手法,集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為一體,不斷創新,日臻完善。簡而言之,經典的紅歌歌詞,源于生活,是大眾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不同歷史時期人民心愿的高度濃縮,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經典的紅歌歌詞發自肺腑,是創作者真實情感的文學凝聚,是詞作家靈動智慧的語言結晶,具有積極向上、健康、正能量的內容。經典的紅歌歌詞,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是不朽的中華詩篇,是瑰麗的民族財富。從音樂層面欣賞,由于革命戰爭時期沒有專業作曲家,工農群眾、紅軍指戰員和投身到革命斗爭中去的革命知識分子就是紅歌的生產者,主要采用傳統或現成的曲調進行填詞或改編的作法,或填詞新唱,或改舊新唱[1]。如今,紅歌大都是由專業作曲家創作的。紅歌的旋法、節奏和結構等方面,也經歷了由簡到繁,從初級到高級的沿晉與升華。紅歌的音調在借助歌詞積極向上語義展開的同時,更為歌詞插上了音樂旋律想象的翅膀,抽象美、模糊美與文學美、語言美有機結合,相得益彰,珠聯璧合。我國最早的一部音樂理論著作《樂記》有云:“德音之為樂”,“樂者,德之華也。”由此可以看出,音樂具有德育教化功能。而兩千多年后,作為中華文化藝術實踐的先導精英、藝術典范和音樂形式的紅歌,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紅歌熏陶之下,有多少人受到啟發,明確了方向,又有多少人悟出真諦,勇于擔當。紅歌作為傳播真、善、美的特殊意識形態,在德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胡臘妹和萬紹芷在《中國紅歌會蘊含的價值功能探析》中提到:“紅歌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2]當今世界,多元化的價值標準、紛繁復雜的國際社會環境和互聯網快速傳播世界各地的信息,強烈撞擊著正在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紅歌和高校結合,增強紅歌的吸引力,塑造有中華民族傳統兼具現代精神,是高校教師們的工作重心。(1)運用高校公共音樂課堂教學資源,系統開展紅歌普及教育工作。普通高校開設的音樂公選課是進行紅歌教唱的主要陣地。隨著社會進步,大學生在中學時期都受過一定的音樂教育,但主要停留在唱紅色歌曲的層面。高校公共音樂課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歷史角度、音樂層面、文學視角,去欣賞和分析紅歌本身的魅力,領會歌曲背后蘊含厚重的社會背景,使大學生接受紅歌音樂的洗禮,要把樸實果敢,英勇忠誠,直抒褒貶,執著前行的音樂形象,烙入心靈,融入血液,化作基因,并沿著紅歌之路不斷成長。(2)借助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傳唱紅歌活動。目前,高校主要通過組織紅歌大合唱比賽傳唱紅歌。合唱具有參與面廣,既可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又能培養集體主義觀念。高校的紅歌大合唱比賽,引領著大學生放聲高唱,在紅歌音樂的天空里展翅高飛,展開想象,聯想創造。同時,也使紅歌有了健康、鮮活的生命力。(3)利用新媒體平臺,促進紅歌傳播,達到德育目標。“所謂新媒體是指相對于書信、電話、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3]。新媒體以其便利、快捷等特點,迅速地在廣大九零后、零零后的高校大學生中躥紅。目前,互聯網和手機通訊技術在大學生中應用非常廣泛。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也是紅歌傳播的新發展、新契機和新陣地,也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形式。但是由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的低門檻、傳播模式的雙向交互性、傳播行為的個性化特質,也為高校德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因此,高校教師要建立有效的、有體系的新媒體紅歌宣傳平臺,強化紅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同時加強紅歌的德育功能。
低年級音樂教學年底工作報告
時光飛逝,轉眼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了。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感受很多,難以言表,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常態音樂需要興趣、方法和學習。
一、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去感受美、發現美。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見識少,因為幼兒園學習了一些唱游歌曲,對音樂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于是,我就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繼續以歌曲的唱游為內容,按照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去聽、看、唱,繼而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讓他們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并能在一定基礎上去創造音樂。
二、注重對歌曲歌詞、節奏、情緒的挖掘,讓學生初步掌握歌唱。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有限,特別是一年級的前一、兩個月的教學中更為突出。當時,我沒有音樂教材(一二年級的音樂教材在11月底才下來),我要在黑板上抄寫每首歌詞,還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學生認字,然后,再按歌曲節奏一句一句地教讀,然后是教唱歌曲。為了讓學生能準確地把握歌曲情緒,我再讓學生從歌詞去領悟歌曲情緒,讓他們知道唱歌要帶著感情去唱。這樣,通過師生的努力,一二年級的學生也能用他們甜美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旋律、有感情地演唱每一首歌曲了!
三、加大對紅歌的教學,為“大家唱”的指揮和合唱培養人才。從年秋季開始,我校就按照《省教育廳關于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大家唱、大家跳”藝術教育活動的通知》(鄂教體藝〔2009〕16號)精神,在一二年級8個教學班中教唱合唱歌曲(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和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的百首愛國歌曲),每個班選1-2首紅歌,培養1-2名樂感好的學生來指揮,100%的學生參加學校每年慶國慶紅歌大家唱比賽,真正達到了讓我校學生人人會唱歌,人人會唱紅歌,課前有整齊劃一的歌聲了!
四、加強個人音樂素養,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和網絡音樂學習。我是從年秋季才開始擔任專職音樂教師的,我深知個人音樂素質不夠,積極向中心學校領導申請參加培訓、學習。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湖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班”,在培訓班上學習了很多實用的音樂方面的知識,也學習了很多音樂教學方面的知識。此外,我還積極在網絡上找現在音樂教材上的課(案)例、音視頻進行學習,結合實際,我編寫了音樂電子教案,自制了10多個音樂課件,書寫了4篇音樂論文。可以說,到現在,我才真正感受到音樂教學走上正路了。在今年我校舉行的教學大比武活動中,我主講的公開課《乃喲乃》也得到了同行們的好評。
常態音樂教學需要興趣,也需要技巧,更需要學習和提高。今后,我要在音樂的常態課上下功夫,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音樂課,都喜唱歌,都會唱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