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拆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16:17: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拆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拆遷

城市拆遷補償論文

摘要

當前,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拆遷工作大面積鋪開,作為政府土地歸集的有效杠桿,土地儲備制度已在各地推廣。然而,由于拆遷補償法規存在缺陷,各地土地收購儲備的運行模式各不一樣,但都既有市場運作的成分,也有政府行政的因素,無非是市場運作成分多一些,或是政府行政因素多一些。拆遷利益矛盾日益激烈,暴力沖突、甚至諸如引火自焚的極端事件不斷見諸于報端,拆遷已成為全國性的話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有必要探究糾紛產生的根源,找出解決糾紛的辦法,為城市建設創造和平,穩定社會環境。目前全國各地強制拆遷公民合法私有房屋主要依據是國務院制訂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它不能有效遏止和解決房屋拆遷糾紛。目前,各地正在進行的土地儲備,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土地經營行為,城市私有房屋土地使用權應依法確認,并在拆遷中予以公平補償。從房地產市場購買房屋所有權人雖然當初購買房屋時沒有直接和國家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但是被拆遷房屋的開發商和政府訂立過合同,列入拆遷范圍的強行拆遷,于法無據,應當謹用;消除矛盾,必須在尊重被拆遷人各項權益的基礎上進行公平協商、補償。本文試圖分析矛盾的根源,研究土地儲備的性質、土地使用權的確認、強行拆遷的合法性和公平補償的確定,最后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以期達到有益于城市建設的建康發展之目的。

關鍵詞:城市拆遷;土地儲備;公平補償

近些年來,隨著“經營城市”理念的提出,各地各種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拆遷工作大面積鋪開。一方面,以較高的效率推動城市發展,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另一方面,惡化了被拆遷人的生活狀況,激化了社會矛盾。據建設部統計,2002年1—8月份,建設部受理來信共4820件次,其中,涉及拆遷問題的占28%。上訪1730批次,其中反映拆遷問題的占70%;在集體上訪的123批次中,拆遷問題占83.7%。據國家信訪局統計,截至2003年8月底,國家信訪局接到關于拆遷糾紛的投訴信件共11.641封,比2002年同期上升50%,上訪人數5360人次,上升47%,近些年來,在有些地方拆遷問題已呈白熱化趨勢。安徽老農朱正亮天安門自焚受傷、南京居民翁彪自焚身亡等均涉及房屋拆遷問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有必要探究糾紛產生的根源,找出解決糾紛的辦法,為城市建設創造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土地儲備制度

當前,城市建設用地多采用土地儲備的方式進行歸集,拆遷補償多發生在土地儲備的收購階段,因此.要弄清拆遷補償,必須研究土地儲備。

查看全文

城市住房拆遷綜合意見

做好城鎮房子拆遷任務,關于加速城市根底設備和公共效勞設備建立,改善人居情況,提拔城市檔次,加速城鎮化歷程,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開展起著主要效果。為保證拆遷任務安康有序順暢進行,維護拆遷當事人正當權益,依據有關政策規則,連系我市實踐,現就進一步標準城鎮房子拆遷任務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點思維

以十七大精力為指點,具體落實科學開展觀,結實樹立以報酬本的理念,對峙依法拆遷、文明拆遷、調和拆遷。完美任務機制,標準拆遷行為,指導群眾盲目共同依法進行拆遷,維護拆遷當事人正當權益,營建文明、調和的拆遷情況,保證建立項目順暢進行,起勁完成拆遷任務與社會效益的調和一致。

二、對峙依法拆遷,嚴厲拆遷順序

(一)嚴厲執行拆遷律例。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地盤上施行拆遷并需求賠償安頓的項目,必需獲得房子拆遷答應證后方可施行拆遷。城市建成區內集體地盤上拆遷和城鎮規劃區內集體地盤轉為國有地盤后施行拆遷的,要依照國有地盤上征收房子與拆遷賠償的律例及有關規則,妥帖對被拆遷人進行賠償安頓。

(二)嚴把拆遷答應證發放關。建立單元請求處理拆遷答應證時,必需提交契合法定方式要件的建立項目同意文件、建立用地規劃答應證、國有地盤運用權同意文件、拆遷方案與拆遷方案、拆遷賠償安頓資金等證實文件。不管是公益性項目,照樣運營性項目、招商引資項目,拆遷賠償資金必需足額到位并存入專用監管賬戶,保證實時付出被拆遷人賠償費用。不得把項目將來收益、儲蓄機構資金承諾作為申辦拆遷答應證的資金證實文件。凡同意文件不完備、賠償安頓方案不合理、拆遷資金不落實的,不得發放拆遷答應證。

查看全文

城市拆遷補償研究論文

摘要

當前,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拆遷工作大面積鋪開,作為政府土地歸集的有效杠桿,土地儲備制度已在各地推廣。然而,由于拆遷補償法規存在缺陷,各地土地收購儲備的運行模式各不一樣,但都既有市場運作的成分,也有政府行政的因素,無非是市場運作成分多一些,或是政府行政因素多一些。拆遷利益矛盾日益激烈,暴力沖突、甚至諸如引火自焚的極端事件不斷見諸于報端,拆遷已成為全國性的話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有必要探究糾紛產生的根源,找出解決糾紛的辦法,為城市建設創造和平,穩定社會環境。目前全國各地強制拆遷公民合法私有房屋主要依據是國務院制訂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它不能有效遏止和解決房屋拆遷糾紛。目前,各地正在進行的土地儲備,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土地經營行為,城市私有房屋土地使用權應依法確認,并在拆遷中予以公平補償。從房地產市場購買房屋所有權人雖然當初購買房屋時沒有直接和國家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但是被拆遷房屋的開發商和政府訂立過合同,列入拆遷范圍的強行拆遷,于法無據,應當謹用;消除矛盾,必須在尊重被拆遷人各項權益的基礎上進行公平協商、補償。本文試圖分析矛盾的根源,研究土地儲備的性質、土地使用權的確認、強行拆遷的合法性和公平補償的確定,最后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以期達到有益于城市建設的建康發展之目的。

關鍵詞:城市拆遷;土地儲備;公平補償

近些年來,隨著“經營城市”理念的提出,各地各種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拆遷工作大面積鋪開。一方面,以較高的效率推動城市發展,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另一方面,惡化了被拆遷人的生活狀況,激化了社會矛盾。據建設部統計,2002年1—8月份,建設部受理來信共4820件次,其中,涉及拆遷問題的占28%。上訪1730批次,其中反映拆遷問題的占70%;在集體上訪的123批次中,拆遷問題占83.7%。據國家信訪局統計,截至2003年8月底,國家信訪局接到關于拆遷糾紛的投訴信件共11.641封,比2002年同期上升50%,上訪人數5360人次,上升47%,近些年來,在有些地方拆遷問題已呈白熱化趨勢。安徽老農朱正亮天安門自焚受傷、南京居民翁彪自焚身亡等均涉及房屋拆遷問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有必要探究糾紛產生的根源,找出解決糾紛的辦法,為城市建設創造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土地儲備制度

當前,城市建設用地多采用土地儲備的方式進行歸集,拆遷補償多發生在土地儲備的收購階段,因此.要弄清拆遷補償,必須研究土地儲備。

查看全文

城市私房拆遷研究論文

摘要:在城市私房拆遷的具體實施中存在著一些法律問題,諸如:私法自治應有的法律地位被行政管理所取代、民事主體意思自由被限制、虛假公益等,這些問題引起了我們對民法中私法自治復位的思考,包括對私法自治及私權理念的復位、通過確定公共利益標準以協調好私權本位與社會本位的關系、建立公正的程序和有效的監督。

關鍵詞:城市私房拆遷/私法自治/復位

近年來,違法違規強制拆遷事件此起彼伏:沈陽暴力拆遷、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政府野蠻拆遷、“誰影響嘉禾發展一陣子,我影響他一輩子”的株連強制拆遷、北京野蠻拆遷等等,社會影響非同一般,而在我們對這些案件的社會影響進行感嘆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借城市私房拆遷問題反省一下我們的私法自治情況。

一、城市私房拆遷暴露出的法律問題

(一)私法自治應有的法律地位被行政管理所取代

城市私房是房屋所有人的所有物,是居民的基本生活資料,該所有權人對于其不動產所有權的合法變動應屬于民法領域的問題。而在房屋拆遷中拆遷人也通常是開發商和承包商,其在民法上的地位與被拆遷人是平等的,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二者不存在任何隸屬關系。即使拆遷人是國家政府機關,它在拆遷活動中也應該以與被拆遷人平等的身份出現,因為該活動不是政治性活動,而是市民社會內部的活動。而我國現行法律中房屋拆遷被賦予的更多是行政管理色彩,各地的房屋拆遷管理多是先以“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為首要目的,而將“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置之其后。且由于我國的文化傳統是以國家為中心、以公法理念為傳統,因此公民通常忽視了房屋拆遷行為的私法性質,而行政管理人員也將政府的房屋拆遷活動看成政府的當然權利,從而導致了在房屋拆遷過程中私權退于公權之后,私法自治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失去其應有的地位。

查看全文

城市私房拆遷研究論文

摘要:在城市私房拆遷的具體實施中存在著一些法律問題,諸如:私法自治應有的法律地位被行政管理所取代、民事主體意思自由被限制、虛假公益等,這些問題引起了我們對民法中私法自治復位的思考,包括對私法自治及私權理念的復位、通過確定公共利益標準以協調好私權本位與社會本位的關系、建立公正的程序和有效的監督。

關鍵詞:城市私房拆遷/私法自治/復位

近年來,違法違規強制拆遷事件此起彼伏:沈陽暴力拆遷、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政府野蠻拆遷、“誰影響嘉禾發展一陣子,我影響他一輩子”的株連強制拆遷、北京野蠻拆遷等等,社會影響非同一般,而在我們對這些案件的社會影響進行感嘆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借城市私房拆遷問題反省一下我們的私法自治情況。

一、城市私房拆遷暴露出的法律問題

(一)私法自治應有的法律地位被行政管理所取代

城市私房是房屋所有人的所有物,是居民的基本生活資料,該所有權人對于其不動產所有權的合法變動應屬于民法領域的問題。而在房屋拆遷中拆遷人也通常是開發商和承包商,其在民法上的地位與被拆遷人是平等的,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二者不存在任何隸屬關系。即使拆遷人是國家政府機關,它在拆遷活動中也應該以與被拆遷人平等的身份出現,因為該活動不是政治性活動,而是市民社會內部的活動。而我國現行法律中房屋拆遷被賦予的更多是行政管理色彩,各地的房屋拆遷管理多是先以“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為首要目的,而將“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置之其后。且由于我國的文化傳統是以國家為中心、以公法理念為傳統,因此公民通常忽視了房屋拆遷行為的私法性質,而行政管理人員也將政府的房屋拆遷活動看成政府的當然權利,從而導致了在房屋拆遷過程中私權退于公權之后,私法自治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失去其應有的地位。

查看全文

城市房屋拆遷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查看全文

城市房屋拆遷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查看全文

城市房屋拆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查看全文

城市拆遷攻堅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改善我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加快“京東旅游名城”建設步伐,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集中時間對城市建設重點部位實施拆遷攻堅行動。為確保此次攻堅行動順利實施,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拆保建、以拆促變”的思路,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拆遷、依法拆遷”的原則,統一領導,全面發動,集中時間,強力攻堅,迅速掀起拆遷工作新高潮,推進城鎮面貌大變樣,加快打造“京東旅游名城”。

二、工作任務

此次拆遷攻堅行動分10個拆遷區域,共涉及拆遷戶1563戶,拆遷總面積約32.93萬平方米。

(一)鎮海東街拓寬及兩側舊危房改造工程。東至東沙河西側濱河路、西至東一環路、南至建華街、北至海星大街。共涉及拆遷戶1152戶,目前未拆遷806戶,拆遷面積約21.22萬平方米。

查看全文

城市房屋拆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