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20:09: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綠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綠化

城市綠化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在城市規劃區內種植和養擴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國家政勵和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水平。

第五條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尚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他綠化義務。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在城市規劃區內種植和養擴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國家政勵和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水平。

第五條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尚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他綠化義務。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檢查報告

20*年8月30日至9月1日,受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委派,我們一行8人組成的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第二檢查團,對福建省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工作進行了檢查。這次檢查嚴格按照《全國綠化評比表彰活動實施辦法》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檢查暫行辦法》進行。檢查團聽取了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工作情況的匯報,并看了專題錄像片,查閱了大量的有關城市綠化的基礎數據、文件資料、規章制度等。還隨機抽查了機關、學校、醫院、企業、部隊、公園、廣場、街道、鐵路、公路、河渠、鄉鎮、村屯等綠化現場,對城鄉綠化、義務植樹和古樹名木保護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細致的檢查。現將具體檢查意見反饋如下:

一、對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工作的總體評價

多年來,尤其是建立特區以來,能夠做到在推進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國土綠化建設的方針和部署,堅持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全面推進城鄉綠化建設,在城區建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努力鞏固和擴大綠化成果,保持了總體綠化指標穩中有升。至20*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積100.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3%。建成區綠地總面積5421公頃,綠化覆蓋率36.6%、綠地率34.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l3.56平方米。城市綠地和生態系統初具規模。先后獲得“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我們認為,的綠化和創建工作有以下特點:

㈠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綠化工作,常抓不懈。委、市政府將城鄉綠化建設作為體現特區新優勢的重要舉措,長期堅持不懈。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將綠化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市、區兩級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和研究解決綠化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堅持設立市、區兩級綠化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配有專(兼)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為統籌推進全市城鄉綠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三是各級主要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和抓綠化示范點建設,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除此之外,為了做好創建工作,還層層成立了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分解落實了任務。

㈡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城市綠化取得長足發展。近幾年來,用于綠化建設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特別是近兩年來,全市兩級財政直接投入綠化建設資金每年達3億多元。僅用于栽植喬木改善綠地結構,每年市財政就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在資金的支持下,城市綠地在綠量和質量上明顯提高,發展速度日益加快。不僅拆房增綠123.65公頃,而且打造了金尚路、呂嶺路、會展南路、環島東路、市府大道、湖濱南路、湖濱北路、湖濱中路等精品林蔭道路和鼓浪嶼、園林植物園、南湖公園等一批生態公園和街頭綠地。

㈢各界群眾綠化意識高,生態文化有相當的社會基礎。調查中發現,各部門、單位和社區群眾都有強烈的綠化和生態環境意識,而且在參與城市綠化建設方面,各部門密切配合,調動了社會各方面“植綠、護綠、愛綠、興綠”的積極性。表現為:一是財政、規劃、土地、交通、水利、林業、園林、城管、新聞等有關部門自覺配合,為城市綠化建設開綠燈;二是一些企事業單位積極認建認養綠地、林地,自覺履行植樹義務;三是城區和單位的規劃建設,做到綠地優先安排,海滄區、軟件工業園、鼓浪嶼、馬塘村以及31集團軍軍部的總體規劃都體現了以綠色為主色調,以綠化為主要建設內容,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理念;四是群眾愛綠,自覺植綠、護綠,共建綠色家園氛圍濃厚,涌現出廈門大學、國際山莊、古龍集團等一批學習、生產、生活環境和諧的校園、社區和花園式單位。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在城市規劃區內種植和養護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國家鼓勵和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水平。

第五條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他綠化義務。

查看全文

市城市綠化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綠化的建設和管理,改善城市景觀環境,創建生態型園林城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含建制鎮,下同)規劃區的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在城市規劃區內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管理的綠化工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綠地,包括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

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其他綠化活動,提高城市綠化水平。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適應風景旅游城市發展的需要,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杭州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項綠化活動和各類綠地及其設施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城市綠化應當合理配置植物類型,注重綠化工程的功能以及生態效應和景觀要求。

市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力量加強樹木、花草的科學技術研究,培育優良品種,適應城市綠化的要求。

第四條本條例所稱城市綠化是指植樹、種草、栽花、育苗及管護等綠化活動。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內種植和養護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省、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建設(園林)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區的城市綠化工作。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有關城市綠化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參與編制城市綠化規劃;負責城市綠化的行業管理;組織或者指導城市綠化建設;查處城市綠化違法案件。

在城市規劃區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綠化工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建制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綠化工作。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管理辦法

浙江省城市綠化管理辦法

--------------------------------------------------------------------------------

浙江省城市綠化管理辦法

省政府令第206號

《浙江省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長:呂祖善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的調研報告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和光榮使命。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我市城市綠化工作水平邁上了一個大臺階。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以及學習國內外的好做法,對我市城市綠化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研究提升城市綠化理念

多年來,我市綠化曾有過誤區,學大連、造草坪,學南京、山野大樹進城。實踐結果,北方干旱缺水,養護費用高,大造草坪之風受到專家質疑;山野大樹可以使城市綠化“”,但不僅成活率低,還造成了生態平衡的破壞,專家也持否定態度。專家在考察我市創建園林城市時曾指出:因地制宜,花灌草、樹結合,以樹為主,多品種種植。實踐證明,這一綠化思路既有科學道理,也符合我市實際。由于人們對生態重要性認識的提高,一些新的綠化理念應運而生,如植樹造林的生態效益,植物色彩對城市觀賞的作用,以及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等等,都豐富了城市綠化的理念。北方城市四季分明,干旱少雨究竟如何綠化,園區、街道、企事業單位綠化應遵循哪些原則,這些都是我們亟待研究的課題。在進一步深入推進我市城市綠化的進程中,必須緊密結合我市實際,廣學外地經驗,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為城市綠化不斷注入新觀念、新思想,把新的理念貫穿到城市綠化建設和設計全過程。

縱覽當今國內外諸多城市綠化設計和建設思想,首推城市森林的建設。在生態化城市的發展中,城市森林植被作為城市之“肺”,具有獨特的生態服務功能,城市森林在生態化城市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獲得人們極大關注,達成了廣泛共識。面對日漸突出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城市森林發展已成為生態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形式和核心內容。

國內外城市森林建設的有益探索和實踐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拿大專家就提出了建設城市森林的設想引起各國政府的熱烈響應,并通過立法和政策支持,大力推動城市森林建設。比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森林資源相對豐富,許多城市都是建設在森林之中,體現城中有森林,森林包圍城市的特點。美國城市森林與現代建筑群交相輝映。從天空俯視城市,1/3是樹冠、1/3是花草、1/3是建筑,構成了城市及城市森林的格局。其特點是:一是重視立法。197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城市森林法》,確立了城市森林的地位;二是科學規劃。目前美國城市平均樹木覆蓋率為27%,提出商業中心區樹冠覆蓋度達到15%,居民區及商業區外圍達到25%,郊區達到50%的發展目標;三是講究特色。多數城市都在城區建設有一定規模的森林綠島。發展中國家也十分重視城市森林的建設。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年輕的高原森林城市。這座建城僅27年、人口僅200萬的巴西新都,人均擁有綠地面積120平方米(相當于聯合國城市最佳人居環境標準的2.4倍),全市綠化覆蓋率為60%,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可以說,是森林留住了這座城市,是綠色煥發了巴西利亞蓬勃發展生機。

我國城市森林建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從長春第一個森林城的構建,到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規劃與實施,體現了中國城市森林建設蓬勃興起的發展勢頭。長春市1989年正式實施“森林城”建設規劃,是我國首個將“森林城”確立為建設目標的城市。在全市的5個縣(市),開展了公共綠地、綠色長廊、風景林、農田防護林、村屯綠化、森林衛生城鎮等工程建設。上海市在制定城市森林發展規劃中,按照“林網化與水網化”的城市森林建設理念,提出了“三網、一區、多核”的上海城市森林發展布局,為新世紀上海生態環境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查看全文

城市綠化實施細則

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在城市規劃區內種植和養護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國家鼓勵和加強城市綠化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城市綠化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水平。

第五條城市中的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或者其他綠化義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