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06:28: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村村通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村村通設備供貨通知
各市、縣(市、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財政局,各“村村通”工程實施單位,各有關中標供應商:
根據省財政廳和省廣電局聯合制定的《**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浙財教字[**]98號)和省廣電局、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農村有線廣播“村村響”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浙廣局發[**]213號)的規定,省廣電局已對**年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村村響”建設所需主要設備、器材按協議供貨的辦法,通過公開招標,擇優確定了全省協議供貨產品的技術指標、規格、價格和中標供應商。現予以公布,并就做好本期協議供貨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凡列入**年全省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村村響”工程建設省級補助資金范圍的單位,均應在本次協議供貨中標產品范圍內進行采購。未列入本次協議供貨中標產品以外的用于“村村通”、“村村響”工程建設的設備器材,由各地按有關規定進行政府采購。
二、本次協議供貨的有效期,自本通知發文之日起至**年12月31日。在此期間,中標供貨商將按政府采購協議供貨承諾書、協議書的承諾和要求,向采購單位提供中標產品和相關服務。對中標供貨商因自身原因不能按照承諾提供中標產品和相關服務的,請采購單位及時向省財政廳和省廣電局反映,省廣電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按中標供應商承諾書和協議書的約定進行處理。
三、本次協議供貨中標供應商、產品品牌、規格型號、價格、優惠率和相關服務等具體內容見附件。
四、本期中標的協議供貨價格為最高限價,優惠率為最低優惠率,各采購單位根據采購項目的情況與中標供應商平等、自愿協商確定實際價格。實際采購價應等于或低于中標價。
村村通工作方案
一、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做好新時期“村村通”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深受廣大農民群眾歡迎的民心工程,對于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村村通”工程自年實施以來。市共完成了795個行政村和1347個50戶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設任務,解決了全市近百萬農民群眾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的問題,基本實現了全市行政村和50戶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廣播電視目標,有效擴大了農村廣播電視覆蓋面,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但從總體上看,目前全市農村廣播電視建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農村廣播電視覆蓋尚不平衡,一些貧困山區廣播電視覆蓋仍然存在標準不高、管理滯后的問題,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出現滑坡,部分農村地區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套數少、質量不佳,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不高。這與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與我市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新時期“村村通”工作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再鼓干勁,再添措施,全面推進新時期“村村通”工作。
二、新時期“村村通”工作的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以政府為主導,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強力推進,不斷提高農村廣播電視基本服務水平。按照“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提高質量,改善服務”工作要求,進一步鞏固農村廣播電視建設成果,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我市農村廣播電視覆蓋能力和質量,逐步消除“盲區”增加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套數,豐富服務“三農”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建立健全推進“村村通”工作的長效機制,構建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村村通實施方案
第一條總則
為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和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確保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以下稱“村村通”)工程的順利實施,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實施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通知》(浙委辦[**]66號)要求,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村村通”工程建設的具體目標和任務
在“十一五”期間,力爭通過前三年的努力,重點推進尚未通有線電視的鄉鎮(不含海島鄉鎮)及95%行政村實現有線電視聯網,爭取20戶以上自然村有線電視聯網率達到50%以上;基本實現各行政村建有廣播室,有線廣播農戶收聽覆蓋率達到80%左右,全面提升農村地區“村村通”工作水平,使我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通過有線電視聯網方式的鄉(鎮)村,要確保農村用戶收看有線電視節目套數與城區用戶基本相同。采用衛星小有線、MMDS微波等方式覆蓋的村,必須能收看8套以上電視節目。實現有線廣播電視聯網的行政村,其有線調頻廣播能收聽4套以上廣播節目。
進一步發揮現有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臺資源優勢,著力提高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的水平,力爭使中央和省級第一套廣播電視節目基本達到“無線覆蓋”全省的要求。
農村公路村村通方案
為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改善我縣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定》(皖政〔**〕7號)和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全市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蚌政辦〔**〕1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宗旨,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歷史任務,緊緊抓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歷史機遇,積極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結構,形成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為實現我縣在皖北地區縣域經濟崛起中率先發展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
二、目標任務
**—2010年完成農村公路建設里程1200公里,總投資2.4億元。**年計劃建設鄉、村道路里程約350公里,總投資7000萬元。力爭到2010年每個建制行政村(村部)通往干線建成油(水泥)路(具體建設里程以省交通廳正式下達計劃為準)。
三、建設原則
村村通農村公路調研報告
一、現狀
目前,鎮鎮村公路總里程是50.4公里,寬度為4.5米,其中鄉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損壞影響出行40公里,從2005年開始至今,全鎮村村通公路建設已近有十年時間,給群眾出行帶來了便捷,農村經濟的發展環境有顯著改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車輛不段增加,特別載重車輛噸位多數道路使用頻繁,部分道路已損壞嚴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響群眾出行。
二、主要問題及困難
1、建設資金問題。“村村通”工程配套資金嚴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設資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設的核心問題,但是上級補貼資金有限,鄉村兩級在配套資金上卻存在著較大的缺口。從建設資金運轉來看,如修建4.5米寬、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萬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補助15萬元,尚有25萬元左右的資金缺口難以落實,因此,各地雖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設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資金缺口較大,導致上級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不敢爭取。
另外由于資金短缺農村公路項目附屬設施基本沒有,直接群眾的出行安全;同時也有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建設單位欠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欠材料供應商,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不但影響今后農村公路建設,還會產生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列系問題。
2、基層債務問題。村村通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廣大農村百姓千百年來的夢想與祈盼,群眾熱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設是當前的一項惠民工程,村民把它當作對干部滿意程度的最低要求,處在中間的鎮村基層領導壓力之大超過想象,籌集資金的能力非常有限,無配套資金或配套資金較少或配套資金遲遲不得到位的情況下,開工一條路就得欠幾十萬元,啟動非常困難。
廣電村村通的公共服務研究
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2]首先對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1)經費投入不足。在云南省129個縣(市)中,有80%的縣(102個)需要國家財政給予補貼,有57%的縣(73個)屬國家級貧困縣(占全國貧困縣的1/8),地方財力保障困難較大,有些貧困山區群眾不僅無力購買電視機,甚至連看電視的電費都無力承擔。由于地方各級政府對農村廣播電視建設和維護經費投入不夠,特別是對縣、鄉兩級農村廣播電視投入嚴重不足,與教育、衛生、文化、計生及水、電、交通等部門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相比,差距較大,導致全省大部分地區廣播電視發展的投入與經濟增長比例相對失衡,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均等化”困難較大。2)縣、鄉廣播電視管理體制不順。隨著云南省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按照“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的原則,縣級廣電部門隨著有線電視網絡的企業化運作,大部分技術骨干都加入到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去了,縣級廣電事業建設一是缺人,二是缺技術。在全省1506個鄉鎮中,有60%的鄉鎮沒有建立農村廣播電視維護管理站,在已建立廣播電視維護管理站的鄉鎮中,又有50%的鄉鎮不僅未納入縣廣電局垂直管理,而且農村廣播電視維護專業人員缺乏,技術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有的鄉鎮廣播電視站人員無編無崗,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因經費保障,技術水平等原因,在崗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另外,在文化體制改革中,云南省部分州市廣電與文化部門合并,原來從事廣電事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大部分都被分流到其他單位或安排到其他工作崗位(縣、鄉兩級較為突出),甚至有的地區事業機構合并后,出現廣電人員僅2~3人在編在崗,在人少事多,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很難完成上級所賦予的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及發展的各項任務。3)運行維護保障機制十分薄弱。“十一五”期間按照廣電總局和省局要求,云南省縣級廣電部門和設備中標廠商以“委托、、合作”等形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和1274個鄉(鎮)均先期建立了村村通直播衛星售后服務網點,但由于直播衛星加密設備維修的特殊性及處理流程的復雜性,縣級維修中心至今只能處理一般故障,主板的維修還必須返廠,加密卡的故障只能向國家用戶管理中心申購,使得維修周期過長,導致群眾意見大。隨著2009年初第一批采購設備質保期到期,以及2010年第二批采購設備兩年質量保證期限的臨近,全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售后服務保障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兩年質保期過后,全省售后服務網絡正常運轉經費的投入至今還沒有著落。4)農村廣播電視覆蓋水平低。云南省早期建設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由于覆蓋技術水平低,大部分農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還達不到國家廣電總局規定的“8+4”(8套電視節目和4套廣播節目)要求。有條件的農戶自行安裝衛星地面收轉站的現象普遍,從云南省轉星調整來看,全省共轉星272萬多面,由于面廣、量大、比較分散,給廣電部門帶來規范管理難度較大,在放開和規范管理之間難以找到平衡點。另外,全省有8個民族自治州,大部分都分布在邊境一線,廣播電視滲透和反滲透的任務十分艱巨。由于經濟發展滯后、投入不足、民族語言譯制能力差,缺乏適合邊疆少數民族特點的節目,部分少數民族群眾雖然聽上廣播、看上電視,但聽不懂、看不懂的矛盾還十分突出。5)已建“村村通”工程“返盲”現象突出。從1989年以來,全省已經建成“211”、“311”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等衛星地面收轉站32198座。但是,在“八五”、“九五”期間建成的站,由于當時受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制約,多采用無線覆蓋,建設標準低(每站均只能收看到1套電視節目、發射功率僅為1W),加之云南省山高谷深,覆蓋效果差,逐漸滿足不了農村群眾收聽收看多套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維護管理經費和專業技術人員,“返盲”現象十分突出。目前,全省“返盲”村已達11847個,“返盲”率占建站總數的約37%,相當于全省又新增了11847個“盲村”。
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和管理工作方式初探
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覆蓋率,確保“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這一重點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實處,筆者認為應該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科學規劃,和諧發展。按照國家“十二五”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云南省廣電局、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結合實際,制定了云南省“十二五”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按照云政發〔2012〕1號文件精神,2012年省政府把廣播電視村村通作為惠民十件實事之一進行跟蹤問效,作為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重要抓手。建議各級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總結“十一五”成功經驗,準確摸清覆蓋底數,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征求意見,科學制定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導思想、組織領導、目標任務、實施要求、考核方式、監管責任等,并落實相關配套政策,推動村村通向戶戶通、優質通、長期通轉變,真正滿足農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以促進云南省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以強有力的態勢確保實施云南省“文化強省”的發展戰略。2)政策支持,資金保障。資金是廣播電視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和保障,建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工作的關鍵是落實好資金問題,這樣才能有錢辦實事、辦好事。建議把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納入省、市(州)、縣(市、區)“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安排部署、穩步推進[3]。云南省要根據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云南“橋頭堡”重大戰略建設、國家和省對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調整的大好機遇,尋求中央和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建議政府建立“村村通”運行維護經費,合理制訂“村村通”工程維護經費繳納標準,對低收入用戶實行減免政策,落實公共財政對廣播電視運行經費的轉移支付政策。對已建的農村衛星地面接收站系統維護和設備更新的費用,建議采用三位一體的方式籌集,即以州(市)和縣財政補貼為主、省級財政補貼為輔、農戶自籌為補充的方式,納入財政專戶統一管理,以確保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實施中,采取農戶自愿的原則和先易后難的辦法,實行分類指導、整合資源、統籌兼顧、良性發展。可先在經濟基礎相對較好的“村村通”用戶和集中連片且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寨推行,逐步擴大范圍。3)保證質量,承諾服務。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各級政府多個相關部門,惠及邊遠農村千家萬戶,關系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落實,必須做到政府放心、群眾滿意、質量優良。為此,各級政府特別是全體村村通工程的建設者和參與者,要發揚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嚴守村村通工程安裝調試操作規范,做到“位置恰當、調測精準,固定牢固、布線整齊,信息準確、上傳無誤,服務到位、群眾滿意”,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過硬,同時要認真做好“村村通”設備維修、維護的登記造冊、配件申請、入庫管理及下發記錄等工作,嚴格制定并履行服務承諾,明確服務內容和服務時限。要求:農戶送修的設備一般故障72小時解決;對于短時間內無法修復的故障,要及時運送到上級廣電部門進行更換、維修;發現服務不到位和群眾反映涉及服務問題,要及時解決;重大問題,要及時處理,通過服務承諾,融洽和農村群眾之間的關系。4)完善機構,形成體系。較大限度地做好廣播電視的覆蓋,是建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農村廣播電視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各地要認真落實村村通工程建管并重的要求,按照省、州(市)、縣(市、區)、鄉(鎮)四級廣播電視管理服務體制,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技術服務機構。省級機構負責對全省“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和設備維修工作;州(市)、縣(市、區)、鄉(鎮)各級機構負責行政區域內“村村通”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使已建村村通工程有人負責、有人管理、有人維護,確保村村通長期通、優質通。建立和完善以縣(市、區)為中心,鄉(鎮)為基礎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把云南省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成為服務民眾、促進發展、推動改革、增進和諧的民生工程。
本文作者:雷啟云楊云君工作單位:云南省廣播電視局
廣電村村通驗收制度
一、驗收總則
1.1本辦法適用于全省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驗收。
1.2政策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79號)。
《中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實施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通知》(浙委辦[**]66號)。
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廣電局《關于印發〈**省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浙廣局發[**]103號
廣電村村通方案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的意見》(皖政【2008】3號),扎實推進我縣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根據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村村通”工程的意義
做好新時期“村村通”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是深受廣大農民群眾歡迎的民心工程,對于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村村通”工程建設目標及我縣工作進展情況
國家提出:到2010年底,要全面實現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的目標,使人民群眾能夠收聽收看到包括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的廣播節目和8套以上的電視節目。
我縣“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有效擴大了農村廣播電視覆蓋面,解決了農民聽廣播難、看電視難的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目前農村廣播電視建設還處于較低水平,廣播電視覆蓋還存在“盲區”。根據中央、省的安排部署,近兩年,我縣逐步加快了“村村通”工程建設步伐。一是我縣農村廣播網于2006年采用調頻技術,全面完成了恢復建設。二是于2006、**年自籌資金,先后在王莊、任橋、濠誠建設了三個電視差轉臺,解決了邊遠地區收看中央及我縣自辦電視節目難的問題。三是利用租用電信富余光纖,完成了全縣有線電視光纜聯網,使全縣鄉鎮政府所在地及部分有條件的村莊能夠收看到與縣城相同套數,相同質量的有線電視節目。
直播衛星村村通工作小結
根據委辦〔〕72號文件精神,黨委、政府組織全體鄉村干部對年上級分配給我鄉的直播衛星“村村通”工程任務進行認真實施,通過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圓滿地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1、強化領導。為進一步加強我鄉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組織領導,確保工程任務圓滿完成,鄉上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各村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做到各司其責,各負其責,并且鄉上與各村也簽訂目標責任書,將目標任務落實到戶,明確到人,包村負責,逐戶實施。
2、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召開鄉村社干部和群眾會議進行廣泛宣傳,將宣傳動員貫穿于整個工作的過程,切實做到政策宣傳到家,思想工作入戶,技術服務到人,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全鄉共書寫標語35幅,并對受益戶,進行認真核實并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3、認真組織實施,按照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要求,按程序組織實施。一是按照上級分配給我鄉的任務數和政策要求,各村社逐戶逐人進行核實,做到整村整社安裝,符合條件的做到一個不漏,不符合條件的一個不準,鄉村干部不得徇私舞弊和優親厚友。嚴把人員關,全鄉400戶沒有一戶不符合條件的。二是鄉上分管領導和技術人員專程到市局領取各類設備,認真做好交接手續,通過發放,各類設備齊全,無一損壞和丟失。三是進行技術培訓,未發放設備前,鄉上組織鄉、村、社干部和有一定技術專長的年青人進行培訓對設備的安裝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認真講解,大家進行了實際操作,培養了一大批業務骨干。四是在具體發放中對每一個用戶建立了檔案,做到用戶姓名、身份證號碼、智能卡序列號,接收機序列號、加密序列號、聯系電話號碼、用戶地址等資料真實準確,并與各用戶簽訂了使用協議。五是發放后保證受益戶都能看上電視,通過我鄉培訓的技術人員進行定點包片,督促每個受益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安裝好不得轉讓或買賣,在實施中先進事例也不少,如五村村文書鐘德全,全村67套設備,基本上都是他幫忙安裝的,沒有要一分錢的代價。四村村文書孫榮科,帶病堅持發放設備,在發放時,由于個別戶無理取鬧,為了平息矛盾,把原本屬于自己該享受的讓出來,自己寧愿不要。
4、強化紀律。全鄉在實施“村村通”工程中包括運輸設備,培訓骨干和在具體發放、安裝的全過程中沒有收老百姓一分錢,全部是政府負擔,使老百姓真正體現了黨的惠民政策,鄉村干部在發放設備中沒有截留和挪用的現象,有80%村干部還沒有享受到,首先滿足老百姓。
5、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通知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79號),結合****實際,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新時期我省廣播電視村村通(以下簡稱“村村通”)工作通知如下,請結合國辦發〔20****〕79號文件一并貫徹執行。
一、明確新時期“村村通”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
新時期我省“村村通”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到2010年,全面實現全省71780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通廣播、電視的目標,鞏固農村“村村通”工程建設成果,使全省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從“十五”期末的92%、93.5%分別上升到95%、96%,進一步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
二、總體部署,分步實施,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村村通”工程建設
新時期我省“村村通”工程建設分3個階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