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21:28: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蒜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蒜素臨床應用
1感染性疾病
1.1病毒感染
大蒜素對單純皰疹病毒、水皰性口炎病毒、副流感病毒、人鼻病毒等具有滅活作用。臨床研究發現大蒜素對骨髓移植者并發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有明顯的防治作用[1]。張銘生[2]應用大蒜素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效果顯著。藍景生等[3]通過研究發現大蒜素可在體外通過抑制CVB2、CVB3、CVB6生物合成而發揮抗柯薩奇病毒B(CVB)的作用。Josling[4]在一項大型的對照實驗中發現大蒜素對普通感冒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滕光英等[5]通過觀察大蒜素保留灌腸佐治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的療效,發現大蒜素有抗輪狀病毒的作用。
1.2細菌感染
大蒜素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對常見的G+和G細菌均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包括埃希氏菌、葡萄球菌、糞腸球菌、鏈球菌、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幽門螺桿菌等,甚至對耐酸的結核分枝桿菌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治療急性菌痢、百日咳、嬰兒腹瀉、大葉性肺炎、肺結核、傷口化膿、沙眼等[6]。袁耀明等[7]應用大蒜素聯合小檗堿治療慢性細菌性痢疾療效顯著。楊鳳仙等[8]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礎上,加用大蒜素及復方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大葉性肺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吳福榮[9]經過實驗得出,大蒜素注射液結合抗結核藥物可以治療肺結核。謝曉莉等[10]通過用大蒜素和甲醛甲酚進行對照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發現,大蒜素能有效地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目前研究較多的是大蒜素抗幽門螺旋桿菌(HP)的作用。薛雷[11]應用大蒜素和雷尼替丁治療HP陽性潰瘍患者,效果顯著。另有柳楊等[12]報道,采用大蒜素對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也有效。
1.3真菌感染
剖析大蒜素可以抑制胃癌細胞的生長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大蒜素對胃癌BGC823細胞增殖的影響。方法通過細胞培養技術、瑞氏染色、MTT實驗方法,觀察大蒜素對胃癌細胞生長的影響。結果BGC823細胞在大蒜素的作用48h后,出現體積變小、核固縮等形態學改變。大蒜素對胃癌細胞的生長曲線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與大蒜素的濃度和時間呈正相關。結論大蒜素對體外培養的BGC823細胞具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
【關鍵詞】大蒜素;胃癌;BGC823細胞
大蒜在我國民間藥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本草綱目》和《驗方新編》中就有關于大蒜藥用價值的記載[1]。大蒜素(又名大蒜注射液)是對大蒜進行重整獲得的揮發油,有效成分為大蒜辣素。大蒜辣素不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多種癌細胞的生長并誘導其凋亡。胃癌的發生和發展與細胞凋亡關系密切,誘導細胞凋亡已成為治療胃癌的新手段。大蒜素作為一種可誘導細胞凋亡的天然藥物,有望為胃癌治療開辟一條新途徑[2]。本研究將對大蒜素抑制胃癌細胞的生長作用加以探討論文。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大蒜素注射液(三硫二丙烯)購自安徽華源醫藥有限公司,BGC823細胞為吉林醫藥學院檢驗系細胞培養室凍存細胞株。
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近幾年,國內蛋雞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密度的增加造成各類疾病頻繁發生,養殖成本逐漸加大。為降低成本,養殖戶開始大量使用抗生素,雞只產生較強耐藥菌株,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發生疫病,養殖成本反而進一步增加。同時,藥物殘留影響了蛋品的質量,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綠色、安全、無抗蛋品已成為社會的強烈需求,而蛋雞無抗養殖也成了蛋雞業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蛋雞無抗養殖是指通過優質選苗、疾病預防、信息化環控、飼料營養均衡、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合理使用中草藥和微生態制劑等關鍵技術養殖蛋雞,全程不使用任何種類的抗生素。(見技術路線圖)
一、保證種雞質量
種雞的質量保障是蛋雞無抗養殖的源頭,無抗養殖必須從源頭抓起。
(一)種雞沙門氏菌凈化率
種蛋感染沙門氏菌可致商品蛋雞終生帶菌,雞蛋也易被污染。種雞沙門氏菌凈化檢測率要達到100%,陽性雞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這是實現減抗、無抗養殖的基礎。
(二)種雞支原體免疫覆蓋率
中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論文
1重視課堂教學中相關知識的導入
每一堂課的課堂導入都十分重要。每講一類有機化合物時,我們會深入搜尋與此類有機化合物密切相關的中藥成分,構建一個良好的導入。如講解“烷烴”一章,我們會問學生“中藥的蠟丸是什么成分?”、“從中藥中分離化合物的時候常用的溶劑石油醚是什么化合物呢?”我們告知,蠟燭與凡士林一樣都是烷烴化合物。又如講到醇酚類化合物時,我們會問學生熟悉的醇、酚有哪些,中藥中有哪些含有醇、酚結構等,同學們會搶著答道“白酒”、“假酒”、“木糖醇”、“茶多酚”等,以及虎杖和葡萄中的白藜蘆醇、橙花香精中橙花醇、薰衣草花醇、百里草中的百里酚(麝香草酚)、薄荷腦、冰片等。對于“果酸是什么呢?”我們會告知,原來它們就是含有醇(酚)的羧酸化合物,如釀制葡萄糖酒生成的酒石酸、酸味飲料中的檸檬酸等。因勢利導使學生提前對中藥有效成分產生興趣,從而更急切地理解這一類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在講胺類化合物時,我們會給學生講中藥中重要的成分——生物堿,如罌粟中的罌粟堿、煙草中的煙堿、黃連中的鹽酸小檗堿、鴉片中的嗎啡堿、麻黃中的麻黃堿等,順便把廣泛流傳的“麻黃的故事”提出來,通過講述徒弟錯用麻黃根、莖的事情,告訴學生麻黃“發汗用莖,止痛(汗)用根”的事實,使其體會更深刻、記憶更牢固而準確,同時還可闡述的危害,告誡學生遠離。
2用現代研究成果激發學習興趣
青蒿素具有萜類化合物結構,而中藥含萜類化合物的種類有很多,如抗腫瘤的紫杉醇、愈創木薁、滿山紅中的杜鵑酮、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杜仲中的杜仲膠、大黃中的大黃素等。但是,要提取分離天然活性化合物,就必須先掌握這些化合物的結構和對酸、堿、熱的穩定性,以及它的酸性或堿性或極性、溶解性等理化性質,才能采取相應的分離措施,最后進行分離純化。沒有扎實的有機化學知識,如何能做到這些呢?再如中藥炮制,為什么可以降低藥物的毒性、烈性或不良反應呢?為什么不同的藥材要用不同炮制方法?這些都與藥材中所含有的化學成分的性質有關,只有了解藥材的成分,才可以更深入理解藥材炮制手段的不同與功效的變化關聯。
3通過實驗促進對有機化學理論知識的消化
中藥專業的后續專業課程操作性和應用性比較強,不論是中藥炮制,還是中藥化學的成分分離、中藥藥理、中藥制劑等都需要有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作為支撐。因此,需要不斷尋求和改進適合學生特點的實驗教學方式,最大限度調動學習興趣,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習水蒸氣蒸餾操作時,我們會介紹該方法在中藥很多成分的分離提取中都會用到。如丹皮酚,一種白色結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腫瘤、抗氧化等多種作用,其化學結構是酚酮化合物,利用其物理化學性質特點,用水蒸氣蒸餾能減少化合物的分解,得到高純度的產品。又如甘草是常用中藥,通過指導學生實驗,以熱水為溶劑,使用溶劑提取法制備甘草酸單鉀鹽,在有趣的操作中幫助學生掌握了分離和提取中藥化學產物的原理,同時掌握回流操作裝置、索氏提取裝置的應用等,這些都是中藥成分分離提取不可或缺的重要實驗技術。
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論文
【關鍵詞】心肌炎,病毒性;治療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病變,常為各種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近年來由于對心肌炎的病原學的進一步了解和診斷方法的改進,心肌炎的診斷增加,已被作為常見的心臟病之一,而病毒性心肌炎在其中發病率最高,是當前我國最常見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癥。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瀉等)后的1~3周內發生。導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種,主要經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少數肝炎患者可發生心肌炎。病毒可直接損傷心肌,也可通過免疫機制導致心肌炎癥。
對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有些所謂抗病毒藥物,還處于臨床試用摸索階段。人體被病毒感染后,心肌受到損害,其炎癥呈局灶性或彌漫性,也可累及心包膜,竇房結以及傳導系統,病變程度各不相同,可發生病竇、心力衰竭、心肌心包炎以及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律失常,甚至幾種病變同時存在,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因此,病毒性心肌炎不是單用一種藥物、一個方劑所能治愈的,目前多采取綜合治療及對癥處理的方法進行治療。
1一般治療
1.1休息休息相當重要。活動和疲勞可使病情加重。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到熱退后3~4周,心影恢復正常,始能下床輕微活動。恢復期應繼續限制活動,待病情穩定,再逐步增加活動量。病情較重,心臟增大者,臥床6個月左右,如心臟未明顯縮小,應適當延長臥床時間。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使心衰獲得控制,心臟情況好轉后,始能輕度活動。一般重癥患兒需臥床休息6個月以上;輕癥患兒如僅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則可適當縮短臥床休息時間。
1.2飲食多進食含維生素C類水果(如橘子、番茄等)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發改價格〔2007〕751號文件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
醫藥政策法規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
根據部分省市的反映,現對《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制定吡喹酮等260種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07〕75I號〕有關問題補充通知如下:
一、鑒于含磷酸可待因成分的不同通用名稱和配方的口服復方制劑是否應執行統一價格存在意見分歧;復方谷氨酚胺顆粒劑尚無國家正式標準,為此,決定取消發改價格〔2007〕751號中規定的復方磷酸可待因和復方谷氨酞胺顆粒劑價格,暫由各地根據本地市場實際情況制定臨時價格。
二、鑒于阿司匹林緩釋片部分規格品已轉成非處方藥,按照有關規定,阿司匹林緩釋片應列入地方價格主管部門定價范圍。取消發改價格〔2007〕751號附表一中規定的阿司匹林緩釋片價格,暫由各地根據本地市場實際情況制定價格。
三、發改價格〔2007〕751號附表一中西吡氯銨(定價序號937)劑型應為“含片”。附表二中異丙托溴銨(定價序號937號)吸入用溶液劑規格應為“250ug︰2ml*10”。
區發展的調查報告
大蒜種植,在我區東部鄉鎮也屬傳統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從金鄉開始規模引進,到現在規模種植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無論從種植經驗還是銷售網絡已基本成熟,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但是,近年隨著大蒜市場行情的波動,大蒜種植喜憂參半,牽動著每戶蒜農的神經!為了進一步認清市場行情,掌握大蒜價格變動及生產發展規律,抓住機遇,因勢利導,規模種植,科學規避市場風險,做大做強大蒜產業,本文擬通過對大蒜近年生產、銷售情況和產業發展特點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相關建議,僅供領導參考。
一、大蒜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
(一)地域性分布集中,部分面積出現縮減。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從全國來看,我國大蒜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以金鄉為中心的方圓500公里的范圍內,包括邳州、蒼山、中牟、成武、萊蕪等主副產區,而邳州是后起之秀,影響僅次于金鄉,在近年發展相當快。我區大蒜種植主要集中在東部耿集、汴塘南、塔山東,緊鄰邳州宿羊山鎮等地區,尤其在耿集高峰年份全鎮幾乎找不到一棵麥苗,大蒜種植的集中分布為田間管理提供農業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提供價格信息等起到了及時和便利。
20*-20*年,連續四年的大蒜高價吸引了廣大農民擴大種植面積,*年我區大蒜種植面積約12萬畝,達到歷史高峰,比20*年增加34%左右。進入*年以來受行情下挫的影響面積縮減,全國大蒜面積到09年同比約減少30%,其中,我區大蒜面積09年初步估計減少2.2萬余畝,其中,有二十多年種植歷史,并且面積歷年基本保持穩定的耿集主產區減少約1萬余畝,副產區減少1.2萬余畝。面積的減少,造成09年大蒜供應相對緊俏的態勢。
(二)市場行情波動大,價格波動周期性明顯。
中藥降血糖作用論文
1提高胰島素含量,降低血糖素水平
胰島素是胰腺內分泌部胰島B細胞分泌的體內唯一負性調整血糖的激素,它通過與特異性胰島素受體結合引起一系列受體后信號傳導及生物化學反應,通過激活的葡萄糖轉運子將葡萄糖轉運到靶細胞內,進行氧化代謝,維持正常血糖.胰島素的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可引發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關系到與受體的結合率.胰高血糖素為胰島素拮抗激素,是體內主要的正性調節血糖的激素,可促進分解代謝,具有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環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減輕糖尿病癥狀。中藥卷柏含有黃酮類、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蓮等報道,卷柏水煎劑可顯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機制可能與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保護B細胞不受破壞,促進胰島細胞修復,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組織對糖的轉化利用等有關。孫桂榮等進行的漢防己甲素(TET)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島B細胞的保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僅見數個散在的殘存B細胞,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則以B細胞為主,紫藍色分泌顆粒豐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島B細胞組織免疫化學染色結果發現,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物明顯缺失,且著色淺,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細胞數目則顯著增多,且顆粒的著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過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學研究證實大蒜素可促進胰腺泡心細胞轉化,胰島細胞增殖,B細胞增多,從而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增加。銀杏葉提取物(Egb)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銀杏內酯,對糖尿病胰島B細胞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李宗友觀察葫蘆巴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胰腺的作用時發現,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李明等選用LiBP小鼠,分離、收集,培養胰島,將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參溶液中孵育發現,人參對離體小鼠胰島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與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復方靈芝降糖膠囊可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藥,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鈉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的重要環節和顯著特征,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內胰島素并不缺乏,而是單位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即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2.1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細胞膜胰島素受體的親和力及數目關系到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率。李惠林等研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氣湯可使鏈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36%,同時顯著增加肝細胞膜高親和力胰島素受體的數目,低親和力受體的數目亦有所上升。劉永玉等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及放射配基受體分析發現,用鏈脲佐菌素及高熱量飼料方法模擬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紅細胞胰島素受體結合力下降,應用大黃治療4周后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紅細胞胰島素受體結合力恢復正常。另外,黃連可提高胰島素受體的結合力,改善胰島素抵抗。許東暉等研究從海星中分離并經結構修飾獲得的新化合物A1998的降血糖作用機制時發現,A1998通過增強細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細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水平,促進胰島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激活細胞內肌醇磷脂特異性磷脂酶C,生成專門傳遞胰島素生物信號的第二信使磷酸肌醇聚糖,增強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
小議中藥的降血糖的作用
研究發現,中藥的降低血糖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小,且作用機理具有多效應、多位點及多功能等特點。
1提高胰島素含量,降低血糖素水平
胰島素是胰腺內分泌部胰島B細胞分泌的體內唯一負性調整血糖的激素,它通過與特異性胰島素受體結合引起一系列受體后信號傳導及生物化學反應,通過激活的葡萄糖轉運子將葡萄糖轉運到靶細胞內,進行氧化代謝,維持正常血糖.胰島素的分泌量相對或絕對不足可引發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關系到與受體的結合率.胰高血糖素為胰島素拮抗激素,是體內主要的正性調節血糖的激素,可促進分解代謝,具有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環中胰高血糖素水平可減輕糖尿病癥狀。中藥卷柏含有黃酮類、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蓮等報道,卷柏水煎劑可顯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機制可能與影響胰島B細胞功能,保護B細胞不受破壞,促進胰島細胞修復,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組織對糖的轉化利用等有關。
孫桂榮等進行的漢防己甲素(TET)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島B細胞的保護作用實驗結果表明,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僅見數個散在的殘存B細胞,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則以B細胞為主,紫藍色分泌顆粒豐富,接近于正常大鼠;胰島B細胞組織免疫化學染色結果發現,陽性對照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物明顯缺失,且著色淺,而給藥組大鼠胰島內免疫反應陽性細胞數目則顯著增多,且顆粒的著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過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學研究證實大蒜素可促進胰腺泡心細胞轉化,胰島細胞增殖,B細胞增多,從而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增加。銀杏葉提取物(Egb)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銀杏內酯,對糖尿病胰島B細胞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李宗友觀察葫蘆巴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胰腺的作用時發現,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李明等選用LiBP小鼠,分離、收集,培養胰島,將其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參溶液中孵育發現,人參對離體小鼠胰島有促進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與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復方靈芝降糖膠囊可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鬼箭羽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藥,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鈉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
2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芳香類中藥揮發油抗菌研究論文
【摘要】中藥揮發油主要來源于芳香類中藥。本文綜述了多種來源于芳香解表類、芳香清熱類、芳香化濕類、芳香開竅類和芳香溫通類的揮發油在抗細菌和抗真菌作用方面的研究進展,結合筆者對桂枝、荊芥、香薷等中藥揮發油抗菌實驗研究結果,為揮發油抗菌制劑的開發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芳香類中藥;揮發油;抗菌作用;研究進展
【Abstract】AromaticChineseherbsarethemainsourceofvolatileoil.Thisarticlereviewedtheresearchprogressofanti-bacterialandanti-fungalactivityofvolatileoilfromkindsofaromaticChineseherbsincludingaromaticherbsforrelievingexteriorsyndrome,aromaticherbsforclearingheatsyndrome,aromaticherbsforresolvingdampness,aromaticherbsforresuscitationandaromaticherbsforwarminganddredgingmeridians,andalsoreviewedourantibacterialexperimentalresultsofaetheroleafromramuluscinnamomi,HerbaSchizonepetae,HerbaMoslae,etal,whichmayprovidenewideasforthedevelopmentofvolatileoilpreparations.
【Keywords】]aromaticChineseherbs;volatileoil;antibacterialactivity;researchprogress
中國應用中草藥的歷史悠久,藥用資源豐富,有數千年的臨床應用經驗,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發展,中草藥在抗菌、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與開發具有很大的優勢和潛力。但抗菌中藥的研究主要是篩選研究,多數是用水煎劑或粗提取物進行實驗,由于中藥水煎劑和粗提取物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抗菌有效成分既不明確,含量也相對較少。因此,近年的研究重點從篩選研究轉向從中藥提取有效成分進行活性抗菌研究。中藥揮發油即為其中一類活性成分,由多種成分組成,除含有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烴及含氧化物外,大多含萜類,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
1中藥揮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