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8 15:15: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墊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稅墊交指導方案
為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推進公益性鎮村債務化解工作,切實做好化解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確保我鎮清理化解鎮村干部個人墊交農業稅款債務工作順利進行,成立鎮化解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領導小組?;瘋ぷ魅藛T從財政、經管、紀檢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做好清理核實、審計認定、上榜公示、資金籌措、化解兌付等工作。各社區(村)要成立相應的化解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領導小組,居(村)委會主任要親自抓,負總責,是化債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財稅、農業、紀檢工作的干部是具體責任人。
二、把握政策,規范操作
要認真領會和把握政策,嚴格按政策規定執行。一是明確化解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的目標和原則,確保我鎮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鎮村干部墊交農業稅款債務化解任務;二是嚴格執行政策規定的化債范圍,納入本次化解范圍的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是指2005年全省免除農業稅前,鎮村干部為完成上級下達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稅收任務,由個人墊付資金為農戶繳納農業稅及農業特產稅(不含煙葉稅)而形成的債務,不含墊交其他稅收、村提留、鄉統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各種集資、亂收費等形成的債務,也不含鎮政府和村級組織、企事業單位墊交農業稅等稅款形成的債務;三是按上級規定的工作內容和步驟進行,按時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四是按規定嚴格執行化解鎮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的保障措施,確保我鎮化債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三、強化措施,穩步推進
干部稅務墊交方案
一、工作目標
基本完成全市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化債任務。同時,全市化解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的工作目標是2012年底。進一步健全現有控債工作機制,嚴格控制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的產生,并按要求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工作。
二、工作原則
由縣市區政府具體組織實施。化債工作遵循以下原則:化債工作堅持以縣市區為責任主體。
以縣為主。市財政、市農村辦、市審計、市監察等部門根據政策要求,一分級實施。抓好督促檢查;縣市區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具體組織落實。
適當獎補。盡力爭取中央、省級化債獎補資金的同時,二分級籌措。各縣市區財政部門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安排相應預算資金,并多方籌集化債資金,確保不留缺口。市財政安排部分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化債工作做得好的縣市區給予一定獎勵。
農業兩稅墊交指導方案
為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公益性鄉村債務化解工作,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財政廳等單位關于開展化解鄉村干部墊交農業兩稅債務工作意見的通知》(湘政辦發〔2011〕43號)和《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墊交農業兩稅債務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湘農改辦〔2011〕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2011年至2012年底,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化債任務;同時,進一步健全現有控債工作機制,嚴格控制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的產生,并適時推進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化解工作。
二、工作原則
(一)統一部署,分級實施??h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制定的相關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統一安排部署和組織實施;各鄉鎮和村級組織要認真開展自清自查。
(二)分級籌措,集中支付??h本級財政要安排相應預算資金,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多方籌集化債資金,不留資金缺口。債務償還時必須通過國庫集中支付,將償債資金直接支付給債權人。
鎮村墊交稅費清理工作意見
為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穩增長、惠民生、促和諧的要求,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清理化解鎮村墊交稅費債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現就我市開展清理化解鎮村墊交稅費債務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清理范圍
鎮村墊交稅費債務是指2004年12月31日農業稅取消之前發生,至今尚未償還的鎮村干部等個人以及鎮政府、村級組織等,為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收入任務、應對年度干部考核而替村民墊交農業稅等稅費形成的“上清下不清”債務。具體包括:
(一)墊交的農業稅債務。鎮村干部等個人以及鎮政府、村級組織等替村民墊交農業稅而形成的債務。
(二)墊交農業特產稅債務。鎮村干部等個人以及鎮政府、村級組織等替村民墊交農業特產稅而形成的債務。
(三)墊交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附加。鎮村干部等個人以及鎮政府、村級組織等替村民墊交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附加而形成的債務。
鄉村農業兩稅清理工作匯報
一、基本情況
我鎮26個村委會,313個村小組,有農業人口41655人,勞動力22910人,農業戶9079戶,耕地面積25080畝。
這次清理化解鄉村墊交農業兩稅債務范圍是26個行政村,具體涉及村23個村,共計墊交農業兩稅債務為4673269.96元,其中鎮政府墊交4220168.75元,村級組織墊交347752.5元,鄉村干部墊交105348.71元,涉及人數28人。
二、債務形成原因
一是上級下達農業兩稅任務重,農村經濟薄弱,稅源不足,特別是農業特產稅,雖然稅收品目多,但實際征收中根本無法征繳。如瓜果、松脂、水產、林木等產品,上級下達任務大大超出農業稅收,2002年門嶺鎮和長嶺鄉上級下達農特稅額為969000元,而農業稅只有492000元,超出1.97倍,可想而知,當時農民主要產業以種糧為主,而經營農業特產為輔,農業特產稅根本無法征收,導致鎮村兩級只能以墊稅才能完成任務。
二是農業稅收涉及千家萬戶,包干到戶后,農戶經營水平低,收入不均衡,貧困戶所占比重不低于30%,加之稅改前鄉村統籌任務重,50%的農戶都難以完成農業稅和鄉村統籌費任務,帶來墊稅面廣,數額之大。
墊資建房糾紛案件分析論文
「摘要」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糾紛是當前房地產糾紛案件中的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其中墊資建房而導致糾紛是突出的一種。該種糾紛的形成與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的不規范,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有直接的關系。從目前我院受案的情況看,此類糾紛為數不少,多數表現為提供墊資一方因在施工中墊資過高,無力繼續承擔的情況下,而要求建設方給付工程款。而建設一方則要求繼續按合同履行。法院在審理該類糾紛中,如對有關建筑施工的程序了解不透,政策尺度掌握不一,特別是對產生"墊資"的原因、性質及后果未做深入了解的話,其處理結果將不能得到好的社會效果。
正確處理這種糾紛的前提,應首先明確產生糾紛的前因、性質及后果,只有這樣才能總結出適合當前建筑市場現狀的審判思路。
一、墊資建房的原因
在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涉及施工的問題多種多樣,故作為建設單位(甲方)和施工單位(乙方)在合作中可能會發生多種類型的爭議,例如有關工程質量、工期、工程結算等問題。近年來,由墊資建房所引發的糾紛呈明顯增加趨勢,逐漸成為建筑安裝合同糾紛中的主要表現。
(一)何為墊資建房
根據《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條例》的規定,建安合同中,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一經簽訂,建設單位即應依約先向施工單位預付一定數量的工程備料款,該款一般為總造價的30%;施工單位以此來啟動工程。以后建設單位再分次按施工的形象進度撥款,直至工程完工,建設單位應支付工程結算款總額的90%-95%,剩余5%-10%做為建設單位留置的質量保證金。工程保修期內的維修費用,從此款內撥付。保修期滿后,余款付清。在此,工程的資金來源應為建設單位貸款或自籌,且建設單位應保證按時按量撥款。相對而言,施工單位的義務主要為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并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如期完工和交付。
清查農業稅墊稅方案
根據省財政廳《關于開展全省農業稅墊稅清查工作的通知》(財農村〔**〕938號)精神,為摸清全縣農業稅墊稅底數,維護村級正常運轉和農村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全縣農業稅墊稅清查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1號)精神,堅持摸清底數、嚴格審查、明晰債權債務和分類統計、處理的原則及要求,全面清理核實**年年底以前因墊繳農業稅形成的村級債務基本情況,建立規范的農業稅欠稅和墊稅的到戶明細帳表,努力探索化解債務的有效途徑,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使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進一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二、清查對象、內容和方法步驟
(一)清查對象:欠繳農業稅(含農業特產農業稅)的農戶、墊繳農業稅的鄉鎮政府、村集體經濟組織或代行其職能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鄉村干部。凡有墊繳(欠繳)農業稅或其他村級債務的鄉鎮、區,須按照本方案的要求開展農業稅墊稅清查工作。
(二)清查內容:全面清查核實**年12月31日以前農戶欠繳的農業稅以及鄉鎮、村集體或鄉村干部個人用其他資金、借款或貸款墊繳農業稅形成的村級債務的基本情況。同時,對2005年12月31日以前村級組織的其他債務也進行摸底清查。
墊資建房糾紛管理論文
「摘要」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糾紛是當前房地產糾紛案件中的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其中墊資建房而導致糾紛是突出的一種。該種糾紛的形成與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的不規范,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有直接的關系。從目前我院受案的情況看,此類糾紛為數不少,多數表現為提供墊資一方因在施工中墊資過高,無力繼續承擔的情況下,而要求建設方給付工程款。而建設一方則要求繼續按合同履行。法院在審理該類糾紛中,如對有關建筑施工的程序了解不透,政策尺度掌握不一,特別是對產生"墊資"的原因、性質及后果未做深入了解的話,其處理結果將不能得到好的社會效果。
正確處理這種糾紛的前提,應首先明確產生糾紛的前因、性質及后果,只有這樣才能總結出適合當前建筑市場現狀的審判思路。
一、墊資建房的原因
在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涉及施工的問題多種多樣,故作為建設單位(甲方)和施工單位(乙方)在合作中可能會發生多種類型的爭議,例如有關工程質量、工期、工程結算等問題。近年來,由墊資建房所引發的糾紛呈明顯增加趨勢,逐漸成為建筑安裝合同糾紛中的主要表現。
(一)何為墊資建房
根據《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條例》的規定,建安合同中,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一經簽訂,建設單位即應依約先向施工單位預付一定數量的工程備料款,該款一般為總造價的30%;施工單位以此來啟動工程。以后建設單位再分次按施工的形象進度撥款,直至工程完工,建設單位應支付工程結算款總額的90%-95%,剩余5%-10%做為建設單位留置的質量保證金。工程保修期內的維修費用,從此款內撥付。保修期滿后,余款付清。在此,工程的資金來源應為建設單位貸款或自籌,且建設單位應保證按時按量撥款。相對而言,施工單位的義務主要為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并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如期完工和交付。
墊資建房糾紛分析管理論文
「摘要」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糾紛是當前房地產糾紛案件中的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其中墊資建房而導致糾紛是突出的一種。該種糾紛的形成與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的不規范,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有直接的關系。從目前我院受案的情況看,此類糾紛為數不少,多數表現為提供墊資一方因在施工中墊資過高,無力繼續承擔的情況下,而要求建設方給付工程款。而建設一方則要求繼續按合同履行。法院在審理該類糾紛中,如對有關建筑施工的程序了解不透,政策尺度掌握不一,特別是對產生"墊資"的原因、性質及后果未做深入了解的話,其處理結果將不能得到好的社會效果。
正確處理這種糾紛的前提,應首先明確產生糾紛的前因、性質及后果,只有這樣才能總結出適合當前建筑市場現狀的審判思路。
一、墊資建房的原因
在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涉及施工的問題多種多樣,故作為建設單位(甲方)和施工單位(乙方)在合作中可能會發生多種類型的爭議,例如有關工程質量、工期、工程結算等問題。近年來,由墊資建房所引發的糾紛呈明顯增加趨勢,逐漸成為建筑安裝合同糾紛中的主要表現。
(一)何為墊資建房
根據《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條例》的規定,建安合同中,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一經簽訂,建設單位即應依約先向施工單位預付一定數量的工程備料款,該款一般為總造價的30%;施工單位以此來啟動工程。以后建設單位再分次按施工的形象進度撥款,直至工程完工,建設單位應支付工程結算款總額的90%-95%,剩余5%-10%做為建設單位留置的質量保證金。工程保修期內的維修費用,從此款內撥付。保修期滿后,余款付清。在此,工程的資金來源應為建設單位貸款或自籌,且建設單位應保證按時按量撥款。相對而言,施工單位的義務主要為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并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如期完工和交付。
墊資建房糾紛分析論文
「摘要」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糾紛是當前房地產糾紛案件中的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其中墊資建房而導致糾紛是突出的一種。該種糾紛的形成與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的不規范,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有直接的關系。從目前我院受案的情況看,此類糾紛為數不少,多數表現為提供墊資一方因在施工中墊資過高,無力繼續承擔的情況下,而要求建設方給付工程款。而建設一方則要求繼續按合同履行。法院在審理該類糾紛中,如對有關建筑施工的程序了解不透,政策尺度掌握不一,特別是對產生"墊資"的原因、性質及后果未做深入了解的話,其處理結果將不能得到好的社會效果。
正確處理這種糾紛的前提,應首先明確產生糾紛的前因、性質及后果,只有這樣才能總結出適合當前建筑市場現狀的審判思路。
一、墊資建房的原因
在建筑安裝施工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涉及施工的問題多種多樣,故作為建設單位(甲方)和施工單位(乙方)在合作中可能會發生多種類型的爭議,例如有關工程質量、工期、工程結算等問題。近年來,由墊資建房所引發的糾紛呈明顯增加趨勢,逐漸成為建筑安裝合同糾紛中的主要表現。
(一)何為墊資建房
根據《建筑安裝承包合同條例》的規定,建安合同中,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建筑安裝承包合同》一經簽訂,建設單位即應依約先向施工單位預付一定數量的工程備料款,該款一般為總造價的30%;施工單位以此來啟動工程。以后建設單位再分次按施工的形象進度撥款,直至工程完工,建設單位應支付工程結算款總額的90%-95%,剩余5%-10%做為建設單位留置的質量保證金。工程保修期內的維修費用,從此款內撥付。保修期滿后,余款付清。在此,工程的資金來源應為建設單位貸款或自籌,且建設單位應保證按時按量撥款。相對而言,施工單位的義務主要為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并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如期完工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