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06:54: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東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在東南片老鄉聯誼會上的致辭

各位老鄉: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敘友情,對于加深各位老鄉相互之間的了解和溝通,把我們東南片老鄉聯誼會建設得更加團結融洽、健康向上,必將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在此,我代表東南片老鄉聯誼會理事會對各位老鄉能夠在百忙之中按時參加今天的聯誼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因為同一方水土養育了我們,所以在座的我們有緣成了老鄉。同為老鄉,我們的心貼得很近,彼此之間都成了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互相幫助的朋友。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莫過于親情、友情、鄉情。老鄉這種關系不是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上,更不是建立在金錢和權利之上,而是建立在親情、友情、鄉情之上。所以,老鄉這種關系,非常純潔、高尚、珍貴,而且這種關系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歲月越久,越牢固綿長,可以說歷久彌深。和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親屬關系一樣,以地緣為紐帶形成的老鄉關系,都是人世間的至善、至美和至純。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交往更加緊密、更加廣泛,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于社會之外。作為老鄉,我們平時應該相互之間多關心、多支持、多聯系、多溝通,特別是在遇到困頓失意的時候,要及時伸出溫暖的手拉一把,真正把我們的東南片老鄉聯誼會建設成一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團結互助的堅強的戰斗集體。同時,真誠地希望各位老鄉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志存高遠,發憤圖強,努力工作,為家鄉添彩,為老鄉爭光。自上次聚會以來,各位老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又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從政的,政治上得到了新的進步;搞技術的,業務上取得了新的成果。這既是每個老鄉個人的光榮,也是我們所有老鄉共同的驕傲和自豪。

水是家鄉美,月是故鄉明。游子千里夢,依依桑梓情。故鄉養育了我們,對故鄉我們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喬木展北國之思,行云有故山之戀”。眷戀桑梓、回報家鄉是所有老鄉內心共同的牽掛和心愿。讓我們在干好各自本職工作的同時,時刻不忘關注家鄉的發展,時刻不忘為家鄉的騰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還要代表參加今天聯誼活動的全體老鄉特別向老鄉表示感謝,感謝他設宴給我們大家提供了一個歡聚的機會!

查看全文

桂東南農產品品牌建設策略

摘要:桂東南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擁有獨具特色的農業資源,但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欠佳。通過運用SWOT分析方法,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個方面,分析桂東南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為桂東南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桂東南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SWOT;策略

一、桂東南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現狀

桂東南處于廣西的東南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與廣東為近鄰,而且有著悠久的人文環境和歷史淵源,具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如容縣沙田柚、鐵皮石斛、陸川豬、信都三黃雞、南都麻鴨等知名度較高的農產品品牌。然而,在整個桂東南農產品區域品牌中,只有少數幾個龍頭企業走向了全國甚至世界,絕大部分農業還存在生產方式相對落后、管理不規范、品牌宣傳力度不夠、經營績效欠佳等問題。市場的范圍局限于產地自銷,潛力遠遠未開發出來。因此,加強桂東南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對農民創收、提升地區知名度、實現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桂東南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SWOT分析

SWOT是一種戰略的分析方法,可用來確定桂東南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從而將發展特色農產品戰略與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結合起來,促進桂東南農產品品牌建設更好的發展。

查看全文

主城與渝東南地區旅游互動系統分析

摘要:重慶市是我國最重要的現代服務業示范性基地,其主城在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發展項目中取得了較高成績,是我國第三產業經濟產值較大的城市之一。而作為重慶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渝東南地區不僅重慶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居民聚集區,同時也是重慶市最大的生態保護發展區,并在發展中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大力建設旅游項目體系,為渝東南地區提升經濟提供有利條件,由此可見,為了大力提升重慶市整體旅游產值,就必須利用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的旅游項目之間存在的互補性,積極提升其互動率。為此,本文針對重慶主城和渝東南地區的旅游互動合作動力因素進行闡述及分析,并就如何構建出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一體化的旅游互動動力系統展開討論。

關鍵詞:重慶主城;渝東南地區;旅游互動;動力系統

區域旅游互動動力系統主要反映出在該區域內各個與旅游互動有關的城鎮在此系統中合作時應具備的各類要素和互動作用規則,通過利用該系統對所有可能存在的系統條件進行顯示,并逐漸對系統中顯示的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確保找出科學、有效、全面的解決方案,并將其作為確立動力系統的主要依據,保證該系統的穩定性與可行性。而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作為重慶區域內的旅游互動動力系統主要要素,為了提升其旅游互動動力系統整體作用,應當將該系統中各項子系統的分析內容作為提升重慶主城及渝東南地區旅游互動合作的關鍵基礎條件,達到提升重慶市旅游產值整體水平的目的。

一、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旅游互動合作中的驅動系統

1.驅動系統中的內部驅動力

以游客為主的內需推動力。當物質生活已經超出其正常生活需求時,人們就逐漸在物質生活中將重心轉移向精神生活,而受到現代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不斷推動,加上我國各處自然景觀優美、景色宜人且存在各類特點時,人們就已經產生了旅游的意愿,通過利用各類交通工具去往具有旅游價值的地區豐富精神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饋贈,為此,我國的旅游業也逐漸興起。而完整的旅游業除了需要旅游地和游客外,還需要通過各個旅游地區的合作,通過加強溝通互相刺激內需,達到全面發展旅游業的目的。而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也能夠通過利用這種形式,利用兩個地區的差異性和特點不斷刺激游客,將游客從一點送往另一點,以交換、互動的形式互相促使旅游業發展,使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互相促進發展,體現內需推動力的優勢及作用。以旅游產業為主的內在推動力。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形成互動式旅游產業體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需要通過其內在推動力提升兩區的旅游產值,獲取更多的區域旅游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內在推動力是促使兩區旅游產值穩定性的重要基礎條件。以旅游市場和兩區的優勢而言,重慶主城與東南地區在旅游產業形式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性,重慶主城以繁華都市消費為主,而渝東南地區則以生態自然環境為主,而為了有效利用這兩個區域的差異性,則需要增強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的溝通能力,通過加強合作、明確分工以及利用兩區域的綜合性加強對重慶主城與渝東南地區所有資源的整合力度,將其內在推動力提升至最大,增大該區域旅游產業規模的同時實現一體化旅游,提升綜合旅游競爭力。

查看全文

東南亞國家經濟

1.經濟結構改革、調整進展緩慢。東盟四國(指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下同)在70年代起開始實施依靠引進外國投資發展面向出口的經濟發展戰略。80年代中期亞太地區區域內資本投資高潮形成后,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帶動了其經濟的高速增長,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結構和高度依賴電子、電機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貿易結構。進入90年代以后,東盟四國的這種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的出口面臨著后起新經濟增長區(中國、越南、印度)的激烈競爭,為此它們在90年代初提出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轉型的經濟結構改革、調整的戰略目標,但進展卻十分緩慢。出口增長速度逐步趨緩,加上1995年起以美國市場為中心的國際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軟,東盟四國的出口貿易受到嚴重打擊,進而影響到經濟增長。

2.金融自由化政策實施得過早、過急。80年代末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后,東盟四國的經濟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斷加快。但是與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與臺灣相比,它們的金融市場體制都并不十分健全,金融監管能力不強,金融管理技術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于促進國際資本的流入,但在條件不完備的背景下卻容易形成一種在缺乏防范、缺少制約手段的條件下把吸引國際資金放在首要目標(不僅是長期直接資本投資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機資金的流入)的金融體制。這就容易為國際投機資金提供操縱當地金融市場以牟取暴利,把當地金融市場搞亂后又迅速撤走資金的機會與條件,并形成以房地產、股市為中心的“泡沫經濟”。1997年7月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菲律賓被世界銀行列為東南亞金融危機五大受災區。其中泰、馬、印尼的金融危機基本上是由上述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賓的金融危機則主要是東南亞國家貨幣危機導致菲律賓居民對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發的。

從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期間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指標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各國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與特點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各國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基礎決定的。

1.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受影響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內發的、迅速引發的和全面觸發的。這直接起因于其內在的金融管理體制不健全與金融政策失誤、銀行與金融機構的大量貸款被投入到房地產、股市,從而形成“泡沫經濟”成分較大、不良債權比率高、外債數額龐大等經濟結構方面的弊端。

2.菲律賓所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較小,而且特點是間接的、滯后引發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響不大,進入1998年后影響程度才加大、加深)。這是由于;(1)菲律賓經濟是在進入90年代以后(特別是1994年以后)才開始有中速的經濟增長,沒有太多“經濟過熱”問題;(2)“泡沫經濟”成分較??;(3)由于工資水平低,其勞動密集型產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競爭能力;(4)從1984年債務危機后到1997年已經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監督下進行了經濟結構、金融體制的調整與改革。

查看全文

黔東南小學英語教育研究

【摘要】隨著21世紀信息時代的高度發展,從而引起我國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各要素不斷地高度深化與提升,特別是黔東南小學英語教育獲取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本文對黔東南小學教育現狀和教師的整體綜合能力進行研究分析,并針對該校英語教育過程中現實存在的問題,提出多樣化與多元化的教育實踐中的科學地建議及對策,以期實現黔東南小學英語教育質量和教師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育;問題;對策

一、引言

大數據的產生與發展體現著信息時代高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是21世紀即將掀起一場巨大的良好信息變動發展趨勢。從而實現小學英語教育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尤其是我國貧困落后的西部地區黔東南小學英語教育早日實現逐步走向現代化、全面化、系統化,它在教育實施過程中不斷有效擴充基礎理論知識、提高教育實踐技術水平、滿足日益變化的崗位需要和個人職業發展有機結合的英語教育活動。但目前黔東南小學教育硬件設施仍然長期處于簡陋教育實踐狀態,大量所需英語教師人才長期匱乏。

二、分析黔東南小學英語教育中存在問題

1.教師整體素質能力偏低。由于該地處于我國西南部比較偏遠山區和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從而導致優秀小學英語教師專業人才長期處于緊急需求現象,進一步出現一系列問題,如學歷程度出現參差不齊,特別在黔東南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師許多都處于中專或大專學歷,一部份教師甚至出現在職多年才獲取相應的崗位學歷證書。由于黔東南小學教育長期實行傳統的應試教育方法,致使小學教師自身不重視英語聽說能力的鍛煉與培養,甚至長期缺乏鍛煉英語的良好環境和良好氛圍,最終導致教師在英語聽說能力產生嚴重性下降,因此該地大部分英語教師特別希望通過英語口語形式進行加強培訓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交流能力。2.英語理論水平低。依據調查發現,黔東南地區在實施英語教學過程中只簡單地注重語法,而沒有更加有效地聯想詞匯和語法之間的深厚文化背景,完全忽視語言與文化之間有著緊密的天然聯系,加上黔東南小學英語教師對西方文化知識了解和理解更少,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融入西方相關知識背景文化。目前黔東南英語教師長期應用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同時常常忽視西方英語教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有時偶爾在媒體中學到新穎的詞匯知識,但難以落實在具體的教學案例中,只能利用媒體播放器再次讓學生模糊地認知;許多英語教師對西方英語教學新方法產生模糊性去認知,甚至認為新理念沒有實際的針對性,因此,該地許多英語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吸收當今時代的教學新方法。3.缺乏科研推行力度。許多西方英語培訓專家指出,通過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能夠提高英語教師的能力水平,以及課程設計更加注重外語教師適應教學的動態環境,從而構成良性循環的理論者和實踐者的有機統一。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該地小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和教學主要任務長期處于繁瑣而又繁重的狀態,教育知識理論缺乏一套科學體系指導,從而導致教育科研實踐難以落實到教育課程設置。

查看全文

東南亞金融危機認識論文

依靠資本市場的再度活躍和加大投資,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東南亞地區完全有條件擺脫目前的困境;危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能否正確認識危機;這關系到能否制定正確的戰略,使經濟增長持續,從而避免危機的重現

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們的認識分為幾個階段。起初,焦點集中在國際炒家身上,由于他們利用規則的漏洞破壞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對規則的研究引起了廣泛的重視,泰國、新加坡等“無為而治”的金融監管方式受到質疑。后來,人們又將注意力轉移到金融業本身,從資本結構入手,揭示了資本過度流動、負債比例過高以及銀行呆壞帳等問題,對過度信貸導致的泡沫經濟進行反思。此后,對各國各行業甚至各大跨國企業受危機影響程度的一番調查研究,尤其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又引發了一個對高科技的認識問題,加上知識經濟的新概念,一時間高科技之聲此起彼伏。

毫無疑問,人們對危機的認識是由表及里不斷深入的。在此基礎上,筆者想從以下兩方面再談一些認識:

一、金融危機的背后其實是經濟出現了危機

金融與一國經濟的關系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它是所有泡沫的源泉,又是泡沫破滅的禍端。盡管如此,將東南亞經濟目前的困境都歸咎于金融問題,未免有失偏頗。這次金融危機中,真正受到重創的只有泰銖,然而危機過后整個地區經濟一直低迷,除了財政政策的推動外,投資和消費均無熱點。事實上,從1992年開始,英鎊、日元和墨西哥比索先后受到國際炒家襲擊,并引發了墨西哥金融危機。相比之下,墨西哥金融危機在外來資金幫助下很快化解,而東南亞經濟卻未能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幫助而明顯好轉。從歷史上看,金融危機也常常不是簡單發生的,多次經濟危機的導火線都是股市的崩潰,而當時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股市的泡沫,而在于自由競爭造成的供大于求的過剩經濟。

然而,用“經濟危機”來形容現時的東南亞經濟狀況又似乎言過其實,因為這個詞往往令人產生很深層度上的聯想。事實上,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們對這個詞也應有新的認識。

查看全文

小議廣西與東南亞旅游業的對比

旅游業被稱為“無煙工業”。當今世界,旅游業迅猛發展,令人刮目相看。據聯合國推薦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進行的測算:1990年世界各國旅游業總收入為29010億美元,1993年為近35000億美元,旅游業已上升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與此相適應,旅游業為全世界提供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據統計,旅游業每隔2.5秒就制造一份工作,目前全球直接和間接依賴旅游業的就業人數達到2.12億人。因此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旅游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近年來,東南亞各國重視發展旅游業,其中東盟各國的旅游業比較發達,印支三國和緬甸的旅游業也有所發展。本文擬把廣西與東南亞的旅游業作一比較研究,探討東南亞(特別是東盟各國)發展旅游業的經驗,為廣西旅游業再上新臺階提供一點參考。

一、廣西與東南亞國家旅游業的比較分析

1.旅游資源的比較。廣西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桂林至陽朔漓江風景區在世界上享有較高聲譽并吸引著大批中外游人,廣西海岸線長達1595公里,有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北海市有觀濤旅游勝地冠頭嶺,有被稱為“大小蓬萊”的潿洲島及斜陽島嶼風光,有“灘長平、沙白細、水溫凈、浪柔軟”的白虎頭長灘,有欽州市的龍門七十二涇,以70條水道環繞100多個島嶼,十分引人入勝。廣西的文物古跡眾多,有年代久遠的柳州白蓮洞、桂林甑皮巖、南寧豹子頭等古人類遺址,有壯族先民的花山崖壁畫,還有興安靈渠、桂林王城、柳州柳侯祠等古建筑。廣西的花木禽獸觀賞資源也十分豐富,廣西已鑒定的植物就達6000余種,其中銀杉、鐵杉等為世界珍稀種。已發現的獸類130多種,禽類500多種,兩犧爬行類12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40多種,這些是供人們科學考察、探險、避暑等綜合性旅游活動的天然場所。廣西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少數民族有壯、瑤、苗、侗、仫佬、毛難、回族等,各個少數民族都有濃郁的獨特風情和各具異彩的民族特色,各民族有獨具特色的建筑藝術、歌舞樂曲、工藝特產、風味佳肴以及斗馬、斗牛、斗雞、斗鳥等習俗活動。

為了使旅游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廣西建起了5個既具特色、又相互聯系的旅游區,即突出山水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桂林旅游區;突出少數民族風情風俗特色的柳州旅游區;突出亞熱帶風光、邊關景觀和壯族先民文化特點的南寧旅游區;突出僑鄉、寺廟、古跡特點的桂東南旅游區;以濱海風光為特色的濱海旅游區。目前,廣西已初步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北海向全區各地幅射延伸的旅游線路,開辟有觀光旅游、濱海旅游、度假旅游、民俗風情旅游、森林旅游、古文化旅游以及各種特殊旅游項目。

東南亞各國的旅游資源也斑斕多采。在自然旅游資源方面,東南亞國家(除了老撾這個唯一的內陸國外)都有漫長的海岸線,泰國的帕塔雅海灘,馬來西亞的波德申海灘,菲律賓的馬尼拉海灘是著名的海濱游覽地。特別是泰國的帕塔雅海灘,原是一個荒涼的漁村,由于泰國政府的積極開發,帕塔雅已成為世界有名的旅游度假中心,每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收入占泰國全國旅游業收入的1/5,超過10億美元。東南亞有眾多島嶼,印尼有1.3萬個島嶼,菲律賓有7000多個,許多島嶼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保留著地方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風光和民族風情交融,如巴厘島已成為印尼最負盛名的游覽勝地,到印尼的外國游客有1/4是到巴厘島旅游的。東南亞有許多奇特的火山,每年吸引著大批游客。東南亞地區的植物和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森林覆蓋率在70%以上;東南亞植物種類達數萬種,擁有大量奇花異草,香蕉、菠蘿、木瓜、山珠、榴()等熱帶水果常年不斷;東南亞約有4萬種動物,其中大象、老虎、犀牛、巨蟒、鱷魚等珍稀動物都有分布,東盟國家利用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等,東南亞地處低緯地帶,除緬甸北部地區外,基本都屬熱帶氣候,由于全年無寒暑交替,終年都可開展旅游活動。

在人文旅游資源方面,東南亞地區擁有稱為古代東方四大矢奇跡的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緬甸的仰光大金塔據傳已有2500年的歷史,東南亞各國擁有眾多的古跡,如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猿人”遺址,越南的“和平文化”、“東山文化”遺址。此外,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屬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世代相傳的習俗和民族特色增添了游人的極大興趣。如泰國各民族有多姿多彩的節日,主要有宋干節、水燈節、大象節等,還有聞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別具一格的泰拳,以及賽象,斗雞、觀魚等等。近年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它們的建設成就也吸引著許多國家的大批游人。

查看全文

《孔雀東南飛》電視劇改編分析

摘要:基于現代科技和大眾媒介日新月異的發展,《孔雀東南飛》中焦劉古典愛情故事如愿突破了傳統的傳播方式,實現了由文字向圖像的轉變,為當代受眾帶來了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2009年由熊誠、金海濤編劇,王文杰導演,孫菲菲、潘粵明、王姬領銜主演的三十六集同名電視連續劇立足于時代基點,在保留原詩基本內涵的條件下,將當下扭曲的功利婚戀觀及不和諧的社會行為設為批判的靶心,通過重塑人物、改編情節、增設主題標榜了忠貞不貳的愛情,表達了對當下和睦人際關系的期望。

關鍵詞:《孔雀東南飛》;人物;情節;主題

一、“改編”的內容

(一)焦、劉人物角色的再審視。1.不再傲骨嶙峋的劉蘭芝。原詩中的劉蘭芝傲骨嶙峋,電視劇中的她卻柔弱謙卑。第一,婆婆驅遣。原詩中作別焦母一幕,在人生最為屈辱的時刻她盛裝出場——“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盿在“休妻”如此失意不堪的情狀之下,她表現的冷靜、從容,驕傲?!拔糇髋畠簳r,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眀堪謂句句反語,字字抗爭,敘說有理、有據更有節,使得蘭芝身上的這種傲骨之氣蕩然生之。而電視劇中的劉蘭芝告別焦母時姿態放得很低,態度謙卑到了極致。第二,母親質問。對于母親“汝今無罪過,不迎而自歸”的疑惑,蘭芝并不做解釋,只言“兒實無罪過”,表露的是一股傲氣。而電視劇中的蘭芝被遣之后在母親的懷里號啕大哭,詳細訴說著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眾展現的是一個柔弱謙卑的弱女子形象。第三,兄長責備。兄長逼婚,“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仰頭”二字將蘭芝不卑不亢的傲氣展現得淋漓盡致。但電視劇中關于劉家商榷太守家提親一事,蘭芝明顯處于弱勢,蘭芝為仲卿守靈竟以答應太守家的親事為代價??杀?,可嘆,可憐,她傲骨嶙峋的原型蕩然無存。2.并非“媽寶”的焦仲卿。原詩中的焦仲卿懦弱無能,是“媽寶男”。而電視劇中的他是有主見、有智慧、有擔當的堂堂七尺男兒。第一,就休妻一事而言,原詩先是蘭芝向仲卿對焦母的控訴,再有仲卿對母親的沖動質問,不料被母親“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和“吾已失恩義,令不相從許”的無情駁回。為表明自己對蘭芝的情義,他又將“我自不驅遣,逼迫有阿母”反饋予蘭芝。仲卿本應斡旋于母親與媳婦之間,卻充當了婆媳之間不滿心聲的傳聲筒,加劇了婆媳矛盾。而影視劇中的他在聽聞母親驅遣蘭芝的想法后選擇隱瞞于蘭芝,一來是不愿讓蘭芝傷心,二來是想極力喚回母親驅遣的心意。只是迫于母親的苦苦相逼,休妻終釀成現實,仲卿的反抗妥協給了傳統的“孝道”。第二,就迎回蘭芝的舉措而言,原詩中的焦仲卿對蘭芝雖有約在先——“還必相迎取”,仲卿沒有辦法違抗母命,只得讓妻子暫時被驅遣等待轉機,事實上這是一種沒擔當、沒主見的表現。而劇作中的他在蘭芝被遣后無時不刻在想辦法迎回蘭芝,試圖以向太守呈稟帖求助來出現轉機。他面對困難選擇了積極應對,有力地打破了原詩中以焦母為中心的“媽寶男”形象。(二)情節改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1.姻緣補充奠定焦、劉情感基礎。城門初遇;琴篌為媒;合力抗惡。焦劉姻緣情節的添加奠定了二人的情感基礎,亦即說明二人感情深厚、堅不可摧,后來即使有高主簿、秦羅敷這樣有權有錢之人的追求也不會使二人情感動搖。這種“磐石蒲葦”的說法才有據可依,才會更加真切。若沒有這些情節就直接來一段兩人愛的誓言則不乏顯得生硬和空洞。因此,這些情節的補充相當必要。2.婚后婆媳關系緊張,受人離間。過門失禮引不滿;才能張揚惹妒忌;姑母挑唆使離間;高主簿作祟奏效。蘭芝婚后婆媳關系緊張,一方面來自內部婆媳之間,另一方面則源于外部旁人離間。這些細節的補充使得劇作情節緊張,跌宕起伏,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也填補了原詩沒有透露太多關于焦母執意驅遣蘭芝原因的空白。改編其實是對原作的再完善。3.焦母以死相逼,孔雀盤旋落淚。仲卿呈太守稟帖以求助;仲卿柴桑化險為夷;仲卿被誤傳喪生,焦劉二人先后殉情;孔雀繡品雙雙脫屏離去。這些細節的增補一方面使得情節趨于完整且使其發展更加順暢合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劇作被賦予了原詩中無以復加的浪漫主義色彩,能為受眾帶來讀詩不能滿足的視聽盛宴,這也是現代影視傳媒發展優于書面文字的有力彰顯。

二、“改編”的原因

(一)當代受眾的欣賞要求。首先是感官快適。當下的觀眾追求影視劇作直接的感官刺激體驗,以求帶來最直接的審美體驗和情感滿足。劇作主要通過外景的擇取和配樂來滿足觀眾的這一要求。視覺盛宴——電視劇為觀眾呈現了鬧市之景,鄉村之景,又補充以自然風光。聽覺盛宴——琴聲高亢,篌聲低沉,琴篌合鳴,旋律呈現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配樂哀婉迂曲,與情節附和有煽人淚下的效果,給人以直接的情感體驗。其次是自我鏡像觀照。電視劇《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都不是單獨孤立的個體,而是處在一張極其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當中,或婆媳關系、鄰里關系,又或婚姻與仕途的關系、商業與政治的關系。當下觀眾在現實生活中的關系困境在這里都能找到呈現,能夠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實現自我的鏡像觀照。最后是“八卦”心理傾向。為迎合當下觀眾的“八卦”心理,影視劇作添加了蘭芝、仲卿與羅敷,以及仲卿、蘭芝與高炳臣這兩對“三角戀愛”關系。雖說這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一定的商業化傾向,但情感糾葛的強化又側面映襯了焦劉忠貞不貳的美好品質,成為電視改編劇作的熱播看點。(二)電視劇表現手段的使用。手段一:“蒙太奇”手法的采用。電視劇在“劉父病重”情節所呈現的兩個并行鏡頭:一個是劉蘭芝面對父親病重束手無策而上城找哥哥,另一個是劉蘭生為包攬軍服生意而到處尋高主簿。兩個鏡頭來回穿插,給觀眾設置緊張的懸念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觀眾的觀賞期待。手段二:特效技能呈幻象。電視劇中的奇幻鏡頭:百鳥朝會,雌雄孔雀交頸落淚,這種場景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現的。電視劇通過特效技能用電腦合成該奇幻場面,再加之聲、曲、樂等的輔助資源,將觀眾帶入逼真的幻境,給人以絕妙的奇幻體驗。手段三:“閃回”鏡頭的使用。蘭芝被驅遣前夕,坐在床榻前望著心痛醉酒的仲卿,閃回的鏡頭用的相當充分:與仲卿城門初遇的場面,解救仲卿于監獄的場面,結婚當日的場面,與仲卿嬉戲玩鬧的場面……這些場面的一閃而過將蘭芝此時本不可視的無限眷戀的心理可視化。(三)作者對原作主題的開掘。除了傳統的主題共識——“青年男女對愛情自由的強烈向往和對封建家長制的批判”之外,電視劇《孔雀東南飛》的改編向觀眾呈現了別樣的主題深義。第一,對忠貞愛情的歌頌。對待愛情,應勇敢追求,忠貞不貳,擺脫功利,享受自由。導演王文杰曾被記者問及劇作拍攝意義時曾表態:人對愛情是不能馬虎的,除了忠貞還得去勇敢追求。焦仲卿與劉蘭芝由愛結緣,為愛拼搏,又因愛殉情,他們是“忠貞不渝愛情”的典范。第二,對處世交往的忠告。學會交往,多理解、多寬容,交往需要智慧,更需要胸懷。劇作中,高主簿為人處世工于心計,為達成自身目的往往不擇手段,劇作結尾處他身陷大獄,蓬頭垢面,對自己的行為悔不當初。反面事例的呈現對當下世人的為人處世之道有警醒的功效。

查看全文

我國東南中外貿易帶探究論文

【內容提要】16至19世紀,中國東南海陸區域貿易帶由與對外貿易相關的各類工商業地區、交通要道和各級市場相聯而成,因其地理條件而構成內層、中層和外層。三層貿易帶相互作用,外層因其豐厚利潤而成為發生中外貿易互動作用的一個動力源;中層則是中介,是互動作用行為操作的主要層次,外層的巨利拉力由它傳向內層,內層的擴力由它引向外層;內層是中、外層貿易的腹地,是商品和利潤獲得之源,是互動作用產生的另一源泉。三層貿易帶的構成,終使中外互利互動貿易得以發生和發展。

【關鍵詞】近代經濟/世界市場/中外貿易/互動/貿易帶

【正文】

中圖分類號:F12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448(2000)02-0095-07

所謂的貿易帶,是指特定市場網絡在交通聯結市場時的具體表現。貿易帶與我們通常所說的貿易圈應該是小概念范疇與大概念范疇的關系。貿易圈是就貿易行為的區域關系而言,貿易帶是指貿易圈內和不同貿易圈之間在商路交通帶上的流通關系。特定的貿易圈內應當有若干貿易帶連接流通,不同的貿易圈之間的貿易帶又可構成更大的貿易圈。所以貿易帶歸屬特定的貿易圈。明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與日本、朝鮮之淶畝毖竺騁茲Γ涎睪5厙胩ㄍ逯淶奶ㄍ搴O棵騁茲Γ涎睪5厙攵涎侵淶哪涎竺騁茲Γ加懈髯緣拿騁狀廡┟騁茲τ衷諉騁狀墓辜苤行緯閃酥泄Q竺騁茲Α1疚撓?中外貿易帶"這一概念,主要動機在于描述東南商人參與世界市場時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呈現的不同層次,以便進一步探討其不同的行為特征。

事實上在明代以前,繁榮的傳統商業和對外貿易已經使東南各省發育了不同層次的市場和商路。進入16世紀以后,與中國國內市場發生互動關系的世界市場開始具有了近代市場的特征,即隨著地理大發現,西方列強在利益的驅動下,以海洋為紐帶,以強占的殖民方式和互利的商貿方式開始構建世界市場經濟。在這種近代特征面前,中國政府嚴守祖制,沿襲傳統,缺乏主動,更多保守。倒是市場中的主體--商人采取相應行為,突破種種限制和禁令,與世界市場發生積極的互動關系,不僅使傳統的國內市場和中外貿易通道發生了新的變化,而且構建了新的中外貿易帶。[1]

查看全文

東南亞藝術市場發展趨勢研究

摘要:二十世紀末,亞洲當代藝術開始崛起,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遭遇寒流之時,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卻漸入佳境。通過分析東南亞現當代藝術作品迥異的藝術風格、拍賣市場上的現狀和活躍于市場上的藝術家、藝術作品等方面,探討其在藝術市場上的表現力,進而分析其巨大的內在潛力和外在影響因素。

關鍵詞: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市場;發展趨勢

一、關于東南亞現當代藝術產生的背景

東南亞處于印度洋與太平洋、亞洲與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同時也是世界海運以及空運的重要樞紐,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自古以來都是全球的重要交通要道?;诘乩砦恢玫奶厥庑裕瑬|南亞呈現出多樣文化的碰撞以及多民族共存的生態。早在公元前一千年,東南亞人就與印度人有了接觸,該地區還受到來自其他地區國家的文化影響,使這里多樣交融共存的民族形態和文化得以長期發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東南亞被“印度化”或者“其他國家化”,恰恰相反,多元的文化、多樣的民族在這里碰撞,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絢爛的色彩和優良的基因。東南亞就像是一層美麗的外衣,掀開東南亞這層外衣,就發現它是由既有統一基因又各具文化姿態的十多個國家組成。因此,呈現出的藝術作品也會顯示出一種“和而不同”的區域魅力。十六世紀,歐洲的藝術文化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與殖民活動,進入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土地先后被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大肆占領。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東南亞的傳統文化和生態飽受強勢文明的外侵和擠壓。毫無疑問,作為強勢群體的西方殖民者在統治過程中是充滿了暴力和破壞性的。除此之外,東南亞各地還受到來自不同西方殖民者的宗教、語言與社會文化等入侵,迫使西方文化在該區域的一些國家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最終呈現出西方外來文化與當地原生態文化要素的碰撞與融合,并在此基礎上為二十世紀東南亞現當代獨特的藝術面貌的形成奠定基礎。2017年11月16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特展“東方與西方之間:拉登•沙勒和胡安•盧納”隆重開幕。印度尼西亞畫家拉登•薩利赫(1811-1880年)和菲律賓(西班牙殖民期間)畫家、雕塑家胡安•盧納(1857-1899年)。這兩位藝術家于西方殖民期間分別從各自的家鄉前往歐洲學習繪畫技藝,并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在外期間故鄉對他們的藝術創作影響頗深。拉登•沙勒和胡安•盧納是當地最早一批跨越東西方邊界的藝術家,同時在世界藝術史上同樣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不僅如此,一部分歐洲的藝術家來到此地進行或短或長的旅行,并受到當地風土人情的感染,創作出大量的藝術作品,為東南亞本土藝術帶來新的風尚。

二、東南亞藝術拍賣市場的現狀

二十世紀末,東南亞當代藝術開始崛起,2004年中國當代藝術品價格開始上漲,2006年秋,劉小東的作品《三峽新移民》以2200萬元的價格刷新了新藝術家的拍賣紀錄,并打破了當時全球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記錄。隨之不久,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出現影響全球金融,并波及當代藝術市場。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行情受其影響出現下滑,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品卻在穩步上升。其實,藝術拍賣行業對東南亞市場關注已經不短,佳士得最早在2002年把東南亞藝術品拍賣地點轉移到香港,并且在拍賣行中逐漸引入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品。其次就是香港佳士得在2005年設立了“東南亞現代及當代藝術”專場。蘇富比也采取同樣策略,在2008年春季拍賣會把東南亞藝術拍賣從新加坡轉移到香港,共同推動了東南亞藝術品市場的全亞洲化以及全球化。蘇富比于2008年10月4日至8日在香港舉辦2008年秋季拍賣會,并首次舉辦“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會”,在此次拍賣會中,買家對于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品興趣頗高。新晉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作品,以及價格相對不高的油畫在此次拍賣會上,競投過程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在此次十大成交結果中,東南亞占據兩位,分別是印度尼西亞藝術家米斯尼亞迪估價為38萬~58萬港元的油畫作品《對不起英雄,我忘了》(如表1)最終成交價卻以超出估價十倍左右的482萬港元成交;另外一位印度尼西亞的藝術家阿凡迪《紐約時代廣場》以3380萬港元成交,超出預估價格并同時刷新了個人的成交價格記錄。米斯尼亞迪(1973年出生于巴利島)在70年代早期的藝術家“同輩新秀”中還有魯迪•曼度凡尼(印尼)、蘇普塔拉(印尼)、尤尼扎(印尼)、朗奴•溫杜拿(菲律賓)、杰拉丁•哈維爾(菲律賓)。蘇富比和佳士得算得上是藝術品市場行情的風向標,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品在市場上也絕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穩步發展的市場。近些年在拍賣市場上傳統的油畫、水墨水粉絹本作品仍受收藏家歡迎,價格也占據高位。除此之外,漆畫、綜合材料、雕塑藝術作品也逐步被收藏家所喜愛。例如索菲普•皮奇的綜合材料作品《無題(地面與行走)》于佳士得2018年春季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中以20萬港元成交;印度尼西亞雕塑家IchwanNoor的《蟲球》以68.75萬港元成交;阮嘉智的漆畫木板作品《外省村莊》于2017年香港蘇富比秋季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會中以514萬港元成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