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種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0:32: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冬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冬種油菜技術方案

1、適時早播,培育壯苗。推廣優質油菜湘雜油188,全生育期220天左右,于9月5—12日播種育苗,每畝大田用種量0.1公斤。選擇土質疏松、肥力中等、灌溉方便田做苗床。苗床畦寬1米,苗床與大田之比為1:8,畝施土雜肥50擔,15—20擔人糞尿,25公斤鈣鎂磷、10公斤鉀肥作基肥,要求做到勻播、稀播。

2、加強苗床管理。3葉時畝用15%多效唑30—50克水50公斤噴霧,增加苗齡彈性和菜苗素質。4葉時畝用3公斤尿素兌水1500公斤澆潑。6葉時移栽,苗齡40天左右,選根頸粗0.6厘米[筷子尖粗],長2厘米以下,苗高20厘米左右,無病蟲。

3、實行板田移栽,保證規格和質量,做到連片種植。①板田作廂,晚稻收后不耕翻,板田開溝作廂,廂寬2米(包溝0.3米)。圍溝、腰溝、廂溝相通,溝土鋪于廂面整平。②栽足苗,施好肥。畝栽4500—5000株,每廂5行,株距33—37厘米。移栽時澆濕苗床,帶土移栽施足基肥,一般畝用15公斤復合肥、25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硼肥拌勻施于移栽穴內,隔土移栽,10月15日前栽完,大小苗分塊栽,及時澆定根水。

4、實行攻前、穩中施肥法。到早施早管,使雙低油菜達到冬前壯苗標準,冬后注意防漬和抗病。

在重施基肥的基礎上,①早施苗肥:栽后一星期活蔸后及時查苗補苗,結合中耕清溝排漬、抗旱保苗施糞水15—20擔加尿素5公斤。②追施臘肥:冬至時進行一次深中耕,畝用豬牛糞或土雜肥15—20擔鋪在畦面上。③早施春肥:2月初,畝用5公斤尿素,5公斤氯化鉀或10擔稀人糞尿追施。特別要注意開春后清溝排漬。④穩施苔肥:苔高15—20厘米、12—15片葉時,畝施硼砂250克、磷酸二氫鉀100克加50%多菌靈或菌核凈0.1公斤兌水50公斤噴施,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防治病害。

5、適時收割,精收細打

查看全文

農開辦冬種安排意見

冬種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市遭遇二百年一遇的“8.10”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抓好今年的冬種工作尤為重要。為實現中晚稻損失秋冬種補,實現大災之年全年糧食不減產、農民不減收這一目標,現就做好2012年冬種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抓好冬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冬季農業承上啟下,既是確保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的關鍵所在,又是夯實明年糧油生產基礎的根本保證。由于今年“8.10”特大洪澇災害發生很遲,被洪水沖毀淹死的中晚稻已無法補種,因此抓好今年秋冬種工作對于彌補洪澇災害損失,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各縣(市、區)對今年的冬種工作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今年冬種生產有諸多有利條件,一是政策環境有利,國家繼續實行油菜、小麥良種補貼政策。二是農產品(糧食、蔬菜、食用油等)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強勁,農民冬種效益將明顯提高。三是冬種自然條件好,我市中稻面積較大,中稻收割后種油菜、小麥等作物季節較寬松,水、肥、氣、熱條件良好,今年被洪水沖毀的山塢田、河邊低洼被淹田都可適時種植冬種作物。因此,各縣(市、區)要充分認識今年冬種生產的有利條件,搶抓機遇,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抓好冬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明確要求,抓緊落實冬種生產目標任務

今年冬種生產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千方百計擴大冬種面積,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突出抓好“兩菜兩草一薯”(油菜、蔬菜、紅花草、黑麥草、馬鈴薯),建立基地,培育特色,延伸產業,發揮優勢。推廣良種、良法,主攻單產,優化品質,突出重點,全面發展。鼓勵規模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冬種總體目標是:全市冬種總面積75.16萬畝,冬種覆蓋率達85%,其中:油菜28.46萬畝,紅花草13萬畝,蔬菜21萬畝,冬種牧草5萬畝,大小麥0.2萬畝,蠶豌豆2萬畝,馬鈴薯2.5萬畝,其他冬作物3萬畝。各縣(市、區)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科學謀劃冬種生產,制定冬種生產實施方案,切實把冬種生產目標任務分解到鄉到村,落實到田到塊(各地冬種生產目標建議數詳見附表)。

查看全文

做好冬種工作意見

當前,冬種生產已全面鋪開,各村要切實把冬種工作放在當前農業工作的首要位置,搶抓時令,精心組織,創新舉措,努力完成全年農業生產目標,為切實抓好今年的冬種生產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為目的,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切實提高我鎮冬種覆蓋率,依托區域優勢和區域布局,大力發展“兩菜”、“兩草”等主要冬作物;以油菜高產創建為平臺,主攻單產,提升品質,增加效益;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任務目標

今年冬種生產的總體目標是:全鎮完成總面積2.45萬畝。其中:油菜1.165萬畝,綠肥0.576萬畝,冬飼草0.172萬畝,冬蔬菜0.498萬畝,蠶豌豆0.032萬畝,花卉、中藥材等其它冬播作物0.007萬畝。冬種生產的主攻重點是“兩菜兩草”(油菜、蔬菜、紅花草、飼草)。油菜生產上要大力策應“鄉村游”發展,做大“油菜花經濟”,同時要著力主攻單產,力爭平均達到150公斤以上;要在區域布局上下功夫,狠抓主產區。蔬菜生產上要做到“兩個擴大”,即擴大蔬菜面積,豐富蔬菜品種;擴大規模種植,滿足市場供應。在、占坑、栗木坑、大畈等地建設好百畝以上的蔬菜基地。要結合項目建設把紅花草作為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質含量,減少肥料投入,提高種糧效益的重要舉措來抓。大力發展黑麥草,推廣種草養畜、養魚。

三、主要措施

查看全文

油菜冬種實施方案

為充分利用我鎮豐富的冬季自然資源,發揮油菜生產傳統農業的優勢,更好地推動我鎮冬種油菜生產,鞏固油菜示范區成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經黨政聯席會討論決定,就抓好今冬油菜冬種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思路目標

1、基本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油菜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抓高產創建為契機,組織“農民大培訓、品種大示范、技術大推廣”行動,開展“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范”,采取政、技、物結合,通過項目示范區建設,集中力量,集成技術,增強示范帶動能力,促進油菜平衡增產,全面提升油菜生產水平。

2、目標任務。建立高產栽培示范區和核心示范片,打造新老瑞碼路油菜旅游觀光帶,努力實現“耕地無空閑,作物連成片,秋冬一片綠,春來花無邊”。要求示范片平均畝產200公斤以上,核心示范區平均畝產210公斤以上。同時示范片要做到“三優兩高一帶動”,即優良品種、優良技術、優良品質、高產量、高效益,輻射帶動周邊同一產業發展,為農民提供直觀的學習現場,增加科學技術的入戶率和普及率。

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1、繼續擴大油菜種植面積

查看全文

農業局加快冬種生產發展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我縣具有溫光水資源和農作物種類多樣性、多宜性的優勢,開發冬季農業生產潛力很大。今年要緊緊圍繞培肥地力和增加“效益”這一主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切實抓好冬季生產。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市場為導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線,以高效作物生產為重點,大力開發冬季農業,實現冬種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減少冬季空閑,努力實現“綠色過冬”。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依靠科技,產量與質量并重,經濟效益與生態、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大力推廣“雙低”優質油菜,適度擴種大小麥,優化品種結構,穩定冬季蔬菜、優質牧草,有計劃發展中藥材、食用菌;重視綠肥生產,擴種紫云英,抓好鮮食蠶、碗豆、馬鈴薯等食用型經濟綠肥的生產,培肥土壤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查看全文

農業局完善冬種生產管理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冬種是下一年度農業生產的開始,認真抓好冬種生產,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奪取農業豐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增糧與增收并舉、政策扶持和機制創新齊抓,以組織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為載體,統籌安排冬種生產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糧、經、飼、肥等多種作物,積極擴種大(小)麥,大力發展雙低油菜,擴大市場適銷對路的鮮食蠶(豌)豆、馬鈴薯,穩步發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藥材,加快發展冬季設施農業,鼓勵種植冬季綠肥,力爭冬季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為培肥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全縣計劃建立10000畝綠肥示范基地和千畝雙低油菜、蠶豌豆示范基地。為切實抓好示范基地建設,要求各鄉鎮、街道做好落實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將示范方落實情況及分戶清冊報縣農業局糧油站匯總。

查看全文

做好冬種生產工作意見

農業生產是全年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農業是確保完成全年農業生產任務,保障農民穩定增收和夯實明年農業生產基礎的關鍵所在。為切實做好今年冬種生產,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思路

堅持立足資源,優化區域布局,積極開發利用冬閑耕地,加快恢復油菜生產面積,加強科技創新,主攻單產,努力增加總產,提高效益。加強地力培肥,實施沃土工程,發展綠肥生產。

二、基本目標

今年農業生產總體目標為:擴大油菜、綠肥生產,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冬種面積穩定在24.3萬畝,冬種覆蓋率達93.6%,其中,油菜面積20萬畝,綠肥2萬畝,冬蔬菜1.7萬畝,蠶豌豆0.2萬畝,馬鈴薯0.2萬畝,冬飼草0.2萬畝,力爭農業農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三、主攻重點

查看全文

農業局冬種生產發展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冬種是下一年度農業生產的開始,認真抓好冬種生產,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奪取農業豐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推動冬種生產,實現“綠色過冬”,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冬種生產的指導思想

今年冬種生產要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增糧與增收并舉、政策扶持和機制創新齊抓,以組織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為載體,統籌安排冬種生產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糧、經、飼、肥等多種作物,積極擴種大(小)麥,大力發展雙低油菜,擴大市場適銷對路的鮮食蠶(豌)豆、馬鈴薯,穩步發展冬季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苗木和中藥材,加快發展冬季設施農業,鼓勵種植冬季綠肥,力爭冬季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10%以上。

二、突出重點,抓好冬季作物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

為培肥地力,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全縣計劃建立10000畝綠肥示范基地和千畝雙低油菜、蠶豌豆示范基地。為切實抓好示范基地建設,要求各鄉鎮、街道做好落實工作,并于10月20日前將示范方落實情況及分戶清冊報縣農業局糧油站匯總。

查看全文

冬種生產指導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穩定冬種瓜菜面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擴大桑園種植面積,優化結構和布局;積極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合理安排植期,做好產銷對接;加強產品監管,提高產品質量;強化品牌效應,拓寬市場銷路,擴大出島量,提高產業效益。

二、目標任務

1、今年冬種計劃面積57000畝,其中:(1)瓜菜5000畝(詳見附件一);(2)桑園6000畝(詳見附件二);(3)玉米10000畝,其中糯玉米和甜玉米5000畝,飼料玉米5000畝;(4)花生5000畝;(5)番薯5000畝;(6)豆類2000畝;(7)木薯20000畝;(8)其它5000畝。

2、推廣標準化瓜菜基地建設。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整治、國土土地整理等項目,加強農田排灌渠道、田間道路、土壤改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標準化瓜菜基地。營根、灣嶺、什運、紅毛要抓好1-2個連片50畝以上的商品瓜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田洋建設。

3、加強產品質量監控。加大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農資產品合格率在85%以上;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控,確保冬季瓜果菜產品的質量合格率超過98%,力爭冬季瓜果菜綠色防控推廣面積達到500畝,冬季瓜果菜農藥使用量減少30%;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到20000畝,農民瓜菜收入增加5%。

查看全文

墾殖場冬種工作意見

為了認真落實縣下達給我場的冬種工作任務,切實抓好冬種工作。冬種生產也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夯實明年糧油生產基礎的根本保證,對實現全年農業產生和農民增收目標,保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做好今年冬種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場需求和農民增收,以提高冬種覆蓋率為目標,大力發展“兩菜”、“兩草”、“一薯”等主要冬種作物,以生產創建示范項目為平臺,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總體目標

全場冬種計劃面積8338畝,其中油菜3335畝,綠肥2917畝,馬鈴薯65畝,冬飼草63畝,冬蔬菜1892畝,蠶豌66畝,各社區、村的冬種生產建議數見附表。

今年各社區、村的公路沿線要積極打造好油菜、綠肥示范產業帶。要在全面完成各項冬種任務同時,各社區、村要分別抓好一個上百畝油菜、綠肥高產示范點,要大力發展大、中、小棚設施蔬菜,大力發展糧菜兩用馬鈴薯生產,充分利用冬閑田大力種植黑麥草等冬季飼草,擴大飼料來源,推進漁牧業生態健康養殖和草畜禽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