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3:34: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斷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末節斷指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手指末節;離斷;再植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末節斷指再植的手術治療及術后處理。方法:常規的臂叢神經麻醉,鏡下清創,動-動、靜-靜吻合指,血管移植吻合指動靜脈4指,擴大髓遠腔(側方切開放血)再植與5指,術后“三抗”治療。結果:本組28指,23指成活,其中,2指指腹部分成活,3指壞死;遠期隨訪手指外觀飽滿,顏色紅潤,骨折愈合,恢復中低強度勞動。結論:凡離斷未節大部分活性良好者就應進行吻合血管再植,外形和功能恢復良好。

末節手指離斷傷缺損后對手指的功能及外形均產生嚴重的影響,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共進行末節斷指再植28指,成活23指,治療過程中及患者痊愈后對手術治療及術后處理進行了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8例28指,男24例,女4例;年齡15~50歲。示指10例,中指9例,環指6例,小指3例。刀砍傷9例,重物砸傷3例,機器絞傷13例,皮帶輪絞傷3例。缺血時間為2~6h。

查看全文

末節斷指治療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手指末節;離斷;再植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末節斷指再植的手術治療及術后處理。方法:常規的臂叢神經麻醉,鏡下清創,動-動、靜-靜吻合指,血管移植吻合指動靜脈4指,擴大髓遠腔(側方切開放血)再植與5指,術后“三抗”治療。結果:本組28指,23指成活,其中,2指指腹部分成活,3指壞死;遠期隨訪手指外觀飽滿,顏色紅潤,骨折愈合,恢復中低強度勞動。結論:凡離斷未節大部分活性良好者就應進行吻合血管再植,外形和功能恢復良好。

末節手指離斷傷缺損后對手指的功能及外形均產生嚴重的影響,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共進行末節斷指再植28指,成活23指,治療過程中及患者痊愈后對手術治療及術后處理進行了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8例28指,男24例,女4例;年齡15~50歲。示指10例,中指9例,環指6例,小指3例。刀砍傷9例,重物砸傷3例,機器絞傷13例,皮帶輪絞傷3例。缺血時間為2~6h。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術前后的護理綜述

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造成患者手指的短缺不但影響美觀,重要的是影響手的功能,易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護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使這類損傷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從而也使手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通過近兩年對我院對這二十例患者的臨床觀察再植成活率較前有顯著提高,手指功能恢復良好。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本院斷指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15~60歲,平均39.5歲。斷指類型:4指斷離5例,3指離斷10例,2指離斷20例,單指離斷15例。斷指原因:動物咬傷10例,壓砸傷8例,電鋸傷10例,交通事故傷10例,切割傷12例。斷指缺血時間最短25分鐘,最長達8小時

1.2手術方法40例行血管神經吻合并行肌腱的修復,有效的內固定,10例行自體血管移植。

2結果

斷指再植成活率92.3%。

查看全文

手指末節斷指治療論文

末節手指離斷傷缺損后對手指的功能及外形均產生嚴重的影響,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共進行末節斷指再植28指,成活23指,治療過程中及患者痊愈后對手術治療及術后處理進行了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8例28指,男24例,女4例;年齡15~50歲。示指10例,中指9例,環指6例,小指3例。刀砍傷9例,重物砸傷3例,機器絞傷13例,皮帶輪絞傷3例。缺血時間為2~6h。

1.2手術方法

患側臀叢神經阻滯麻醉,上臂氣囊止血帶止血。傷指遠、近端均用肥皂水刷洗,雙氧水沖洗,碘伏消毒后鋪手術單,洗必泰清洗浸泡創口,先在手術顯微鏡下常規清創,然后洗必泰再次清洗,雙氧水沖洗,顯微鏡下標記近遠端斷面內動、靜脈及神經,以1枚0.8~1.0cm克氏針內固定斷指。屈伸肌腱“8”字縫合,指尖再植無需縫合肌腱。血管吻合:采用常規動動靜靜吻臺19指,血管移植吻合指動靜脈4指,擴大骨髓腔(術后側方切開放血)再植5指。吻合時遵守無菌原則,使用11-0顯微線,保證血管張力適中、不扭轉。神經吻合以11-0顯微線縫合。術后患肢墊高15°~25°,用白熾燈輻照患指,保持室溫及傷手局部25℃以上,側方切口手指創口覆蓋紗布,使用肝素鹽水清洗創口,保持有血液流出。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我科2002年1月~2007年2月采用指端放血治療無靜脈斷指再植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18~52歲,均為機器壓砸傷。其中,拇指7例,示指8例,中指5例,環指3例。斷面在指末節以遠。缺血時間2~6h。手術方法:由于殘斷端無法找到正常靜脈,采用適當縮短指骨后,均采用雙側動脈吻合,非優勢側指動脈(即較對側稍細之動脈)吻合中下端靠指根部處以結扎,同時以指端一側切一約0.5cm×0.5cm創面,深度至真皮層,以創面滲血為度。

2護理

2.1環境

術后住單人病房,室內空氣每日紫外線消毒1次。限制探視人員,預防交叉感染。注意保暖室溫在20~25℃,濕度50%~60%。避免冰冷手指或物品直接接觸再植指,尤其是冬天。術后用60W照明燈照射再植的手指,燈距為30~45cm,24h維持,一般需1周左右。使肢體血管擴張。

2.2飲食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我科2002年1月~2007年2月采用指端放血治療無靜脈斷指再植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18~52歲,均為機器壓砸傷。其中,拇指7例,示指8例,中指5例,環指3例。斷面在指末節以遠。缺血時間2~6h。手術方法:由于殘斷端無法找到正常靜脈,采用適當縮短指骨后,均采用雙側動脈吻合,非優勢側指動脈(即較對側稍細之動脈)吻合中下端靠指根部處以結扎,同時以指端一側切一約0.5cm×0.5cm創面,深度至真皮層,以創面滲血為度。

2護理

2.1環境

術后住單人病房,室內空氣每日紫外線消毒1次。限制探視人員,預防交叉感染。注意保暖室溫在20~25℃,濕度50%~60%。避免冰冷手指或物品直接接觸再植指,尤其是冬天。術后用60W照明燈照射再植的手指,燈距為30~45cm,24h維持,一般需1周左右。使肢體血管擴張。

2.2飲食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術臨床護理論文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中的24例斷指再植患者,均為我院2007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患者;男20例,女4例;年齡3~52歲,平均年齡25歲。其中拇指患者5例、示指4例、中指7例、無名指5例、小指3例,診斷為離斷傷28例、毀損傷6例。均為急診手術患者。

方法:將斷指用無菌紗布包好,置于完好的塑料袋中保存并放在冰容器中,切忌直接將斷指放在冰塊中。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并做好術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導。術后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滴7~10天,2次/日,采用阿司匹林25mg和潘生丁25mg口服,2次/日。注意及時補充血容量,避免由于出血較多致血容量降低。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用X2檢驗。

結果

本組24例患者,除3例小兒患者采用全麻外,其余患者均在臂叢麻醉顯微鏡下,行斷指再植修復手術。術后患者功能恢復良好的有22例,有2例患者因為損傷嚴重而采取了截指手術,3例患者術后活動功能受限,但經過精心護理后,功能恢復良好。斷指再植術的成活率為95%。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術后護理探討論文

隨著斷指再植理論研究的深入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斷指再植的評價標準已從早期單純追求成活率轉到斷指的功能康復。恢復手指功能的關鍵,除了術中良好的骨與關節保護及固定,滿意的神經肌腱修復外,術后進行合理和長期的護理治療也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我們從2004年以來對198例再植成功的斷指開展了斷指再植后功能的護理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1臨床資料

本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共進行斷指再植198例計257指,男122例,女78例,年齡21~49歲,其中拇指96指,食指137指,中指24指,致傷原因:擠壓傷113例,切割傷49例,撕脫傷26例,爆炸傷20例,絞軋傷10例,均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斷指兩端清創,縫合兩側指動脈,同時縫合2條靜脈,修復兩側指神經,修復指屈肌腱!伸肌腱,行克氏針內固定術"隨訪1~2年,根據顧玉東(2000年)斷指再植評定標準進行功能評定:優105例,良57例,可28例,差3例。

2護理治療

2.1病房及體位需求術后應安置在清潔、安靜、室溫適宜的病室,以防寒冷刺激誘發血管痙攣,病室每日紫外線常規消毒2次,限制探視,病室內嚴禁患者主動或被動吸煙,將患肢放在略高于心臟水平位置,以利于靜脈回流從而減輕局部組織水腫,若出現動脈供血欠佳,應將患肢放于心臟水平位,患者須平臥位,局部制動,避免大幅度變換體位及患肢位置,引起血流方向改變導致血管危象。本組曾有1例男性患者術后第5d起床活動,發現再植食指色澤轉紫色,經平臥、制動,罌粟堿解痙處理后再植食指轉紅潤。

2.2局部血液循環的觀察指體!甲床顏色可反映可靠的客觀指標"在整體護理中加強巡視,密切觀察再植指的指端色澤!血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皮膚溫度及腫脹程度,由于血管危象多發生在術后24h內及3~5d,術后7d內應每小時觀察并做好顯微外科病情記錄單。

查看全文

斷指再植術手術室護理要點

【摘要】目的:觀察并總結斷指再植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和要點。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選患者通過隨機法加以分組,其中40例接受常規護理對策作為對照組,剩余40例接受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策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斷指再植術患者接受不同護理對策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斷指再植術患者接受各自護理對策之后的斷指成活率和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結論:臨床中針對接受斷指再植術治療患者,為其提供手術室護理配合效果理想,可以顯著提高斷指再植術患者斷指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使斷指再植術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改善。

【關鍵詞】斷指再植術;手術室護理配合;斷指成功率;滿意度

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手部外形的美觀要求隨之提升,患者對于手指離斷之后再植的愿望十分強烈。因斷指再植術需要對血管與神經進行吻合、重建骨架等,手術難度比較大,手術所需時間比較長,所以對于手術室護理配合的要求十分高[1]。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斷指再植術治療患者資料施行分析,對比接受不同護理對策之后的斷指成活率和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接受斷指再植術治療患者資料施行分析,8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最小年齡17歲,最大年齡60歲,平均年齡(33.02±2.61)歲;其中機器夾傷患者20例,銳器砍傷患者30例,重物砸傷患者20例,機器夾傷旋轉撕脫傷患者10例;8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受傷到就診時間最短30分鐘,最長6小時;所選8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通過隨機法加以分組,其中4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對策作為對照組,剩余40例斷指再植術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策作為研究組。1.2方法。給予對照組斷指再植術患者常規護理對策。給予研究組斷指再植術患者手術室護理配合:根據常規手術要求完善各項清創器械,同時根據手術實際需求準備止血帶、顯微外科器械、手術顯微鏡、低分子右旋糖酐、雙極電凝電刀、溫肝素鹽水以及罌粟堿等;調整手術室內部溫度在22~24℃之間,濕度調整到50%~60%之間,室內溫度過低或是過高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影響到再植指的成活情況;患者出現斷指事故之后會出現緊張情緒,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充分尊重并且理解患者,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對于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疏導,另外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手術安全性以及必要性,為患者介紹手術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的緊張情緒以及恐懼心理獲得緩解,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保持平臥位,給予患者常規吸氧操作,采取生理鹽水和雙氧水沖洗患者的斷指,采取紗布進行包裹與標記;為了良好做到神經血管溫和,降低出血現象,在開展斷指再植術期間一般需要止血帶,倘若應用止血帶不當會導致患者產生并發癥,因此需要告知患者應用止血帶的好處和會產生的不適感,獲取患者的良好配合,在應用止血帶之前需要嚴格檢查其充氣以及放氣效果,保證充氣壓力處在正常范圍之內,在患者的皮膚上墊手術巾,之后平整包繞止血帶,防止對皮膚產生壓傷,一般現象下需要保證上肢止血帶充氣壓力處在縮壓4kPa到6.7kPa之間[2];手術能夠成功的基本條件為血管神經溫和情況,因此需要做好患者血管神經吻合期間的護理配合,在開展血管神經吻合操作之前需要給予患者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罌粟堿以及肝素鈉,其中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使用劑量為500mL,罌粟堿的使用劑量為30mg,肝素鈉使用劑量為50mg,避免產生凝血,同時預防血管出現痙攣,保證患者血管神經可以獲得成功吻合,在開展血管神經吻合治療期間,需要選取溫肝素鹽水持續沖洗,防止產生凝血現象;手術期間精神緊張、寒冷以及疼痛等因素會引發患者血管痙攣,產生血管危象,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控制手術室內部溫度,加強對患者的保暖護理,給予患者心理鼓勵,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感染屬于斷指再植術失敗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手術期間需要做好感染預防工作,手術過程中嚴格遵照無菌操作執行,對于患者的傷口給予徹底清理,對于非手術人員嚴格控制其進出[3]。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斷指再植術患者接受各自護理措施之后的斷指成活率以及滿意度情況。1.4統計學計算。利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文所得相關數據,其中t值檢驗計量資料,卡方值檢驗計數資料。兩組之間的差異采取P值進行計算,將P值看作判斷指標,倘若所得P<0.05,表示各項臨床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倘若所得P>0.05,代表各組之間比較不具備顯著差異。

2結果

查看全文

舒芬太尼靜脈鎮痛對斷指再植成活影響

斷指再植手術要求術中麻醉平穩,術后鎮痛完善,防止患指血管痙攣,減少再植后血管危象的發生,是確保再植指成活的重要因素。我院2007~2008年采用舒芬太尼術后靜脈自控鎮痛(PCIA),對斷指再植成活率有顯著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60例為急診斷指再植術患者,男42例,女18例,年齡19~62歲,ASAⅠ~Ⅱ級,共81指,其中1指離斷傷42例,2指離斷傷15例,3指離斷3例。所有患者手術條件,環境條件基本相同。室溫控制在22℃~26℃。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單指離斷21例,2指離斷7例,3指離斷2例,共30例41指。術后舒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B組單指離斷21例,2指離斷8例,3指離斷1例,共30例40指,術后口服雙氯芬酸鈉。

1.2麻醉與鎮痛方法兩組病人入室后均開放靜脈,監護儀進行多參數監測,采用臂叢神經阻滯,局麻藥1.0%利多卡因+0.375%羅哌卡因30ml,麻醉效果均為Ⅰ級。手術時間2~10h,A組病人手術結束后行PCIA,先靜脈緩慢推注舒芬太尼10μg,再接鎮痛泵,鎮痛藥配方為舒芬太尼3μg/kg,加生理鹽水至100ml,泵速2ml/h,PCA鎖定0.5ml/15min。B組手術結束后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100mg/d鎮痛。

1.3監測及評估指標疼痛評定采用口述描繪評分法(NRS)判斷療效。共分四級:Ⅰ級,無痛;Ⅱ級,輕痛;Ⅲ級,中等痛;Ⅳ級,劇痛。Ⅰ~Ⅱ級為有效,Ⅲ~Ⅳ級為無效。記錄兩組再植指血管栓塞率,再植成活率。

1.4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