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21:21: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毒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毒理學

食品毒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本文以食品毒理學課程教學及相關實踐為出發點,分析了傳統食品毒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教學內容、手段和強化實踐教學三方面,探討了在高校轉型發展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食品毒理學;轉型發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

隨著高校招生難、學生就業難的壓力,地方本科院校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明顯。2014年,國務院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明確提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發展,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信息技術引發的新技術革命,都迫切需要應用技術型人才,因此,引導地方高校向技術應用型高校轉型,是大勢所趨[1]。我們應抓住這一發展機遇,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尋求最適課程改革方案,解決學校發展問題[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數量與種類日益豐富,如何提高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問題日益突出[3]。為適應社會的需要,我校于2013年開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4]。食品毒理學是毒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基礎課[5,6]。在食品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7]。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借著高校轉型的機遇,探索了一些改革措施[8]。

1傳統食品毒理學課程所存在的問題

1.1師資力量有待完善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一個新建專業,開設于化學學院,專業師資力量配備不夠完善,很多老師半路出家,專業基礎課程由食品科學專業的老師進行講授,食品分析與檢驗由化學學院老師任教,食品微生物與毒理學則有生命科學學院教師任課,看起來分配較為合理,但《食品毒理學》的安全性評價過程,它通過由動物試驗獲得的數據來推算人的一些限量標準,以純粹生命專業的老師仍然難勝任。

查看全文

毒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

1完善實驗課程內容,加入綜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

傳統的毒理學實驗課程中,綜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比較少,多數為基本性和驗證性實驗,如染毒及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備、精子畸變實驗和細胞微核實驗等。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目前我們學校毒理學的總學時數為54學時,其中理論課的學時數為30學時,實驗課為24學時,毒理學實驗主要為八次課,可做八個實驗,我們在原來的經典實驗(染毒及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備、急性經口毒性實驗方法、急性皮膚和眼刺激實驗、小鼠骨髓細胞微核實驗、精子畸變實驗和傳統致畸實驗)基礎上加入了綜合性實驗(毒理學安全性評價討論)以及研究創新性實驗(組織蛋白的提取與定量及功能的測定)。在進行綜合性實驗(毒理學安全性評價討論)教學時,老師根據毒理學安全評價的原則和相關內容提前兩周給學生布置討論主題,學生自主選擇一些常見的對人類危害較大的有害因素,從而對其安全性和危險度進行評價。學生根據討論主題分為四組(每10人一組),課下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并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書面PPT,選出代表課堂上進行15min的PPT匯報,并以組為單位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10min),老師最后總結學生所講PPT并進行綜合評價。通過這一綜合性實驗的討論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并且鞏固理論課所學知識。研究創新性實驗(組織蛋白的提取與定量及功能的測定)可以綜合訓練學生的毒理學基本技能(動物的處死、生物材料的采集和制備)以及科研和創新能力,為以后工作和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對毒理學實驗的興趣,提高其積極性

興趣和積極性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提高毒理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每次上課時我們都可以碰到一些懼怕實驗動物的同學,更有甚者整節課都處于觀看狀態。碰到這種同學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①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毒理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毒理學實驗在生物醫學中起著很重要的橋梁作用,是以后從事實際工作的基礎。②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毒理學實驗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對毒理學實驗的興趣與積極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存在著越來越多的化學物,比如洗面奶、香皂、牙膏、化妝品、洗衣液等一些日用品以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食品、藥品和環境污染物,他們的安全性和危害性都需要由毒理學實驗來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毒理學實驗可以指導臨床的安全用藥、食品的安全食用以及化妝品的安全使用。所以在講授毒理學實驗課程的第一節課時我們就應該向學生強調這一點。③加強實驗動物基本情況的介紹,如實驗動物的飼養條件、種類以及被選用的實驗動物的健康狀態,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動物和實驗用動物的區別,認識到實驗動物其實是安全的。同時還應詳細講解動物的抓取方式以及防護措施,使學生消除恐懼心理。④組織部分同學參觀我們的毒理學實驗室并適當參與教研室的科研實驗和實驗課前的準備工作,使他們初步了解實驗動物并激發其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多樣化,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老師先系統講解實驗的操作過程及注意事項,然后學生按部就班地操作,所用到的教學手段僅僅是示教與講解的結合。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實驗積極性不強、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能力較差,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鑒于這種弊端,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新老師要在有經驗的老師帶領下進行預實驗工作。另外在綜合性實驗中學生要自主選擇一些有害化學物并進行安全性評價,因此要求老師查閱大量的文獻和資料,以確保上課時可以明確解釋和總結學生所講內容。②在老師進行講解實驗課操作時,我們在PPT中加入了大量的圖片、錄像和Flash動畫,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操作規程。并且在微核實驗、精子畸形實驗以及致畸實驗中,我們向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樣片和陽性標本,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些陽性結果。③在教學方法中加入了啟發式和問題式教學。例如在進行經口急性毒性實驗時,實驗之前讓學生查閱資料,根據所查資料設計實驗用化學物的劑量及分組,依據實驗結果計算化學物的半數致死量,從而評價此化學物的毒性大小及特征,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其自學能力。

查看全文

活血定眩丸的毒理學研究論文

1器材

1.1動物KM小鼠,SPF級,雌雄各半,體重(20±2)g,合格證號:SCXK(甘)2004-0006-0000025;Wistar大鼠80只,SPF級,雌雄各半,體重(90±10)g,合格證號:SCXK(甘)2004-0006-0000025,由甘肅中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藥物活血定眩丸(由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提供,批號070501)因丸劑中含有一定量的輔料,動物實驗配制供試樣品濃度達不到實驗要求的劑量,故采用與丸劑相同工藝方法制得該藥的浸膏(1g浸膏相當于2.242g生藥),實驗前用蒸餾水配制成實驗所需濃度用于急性和長期毒性實驗。

1.3儀器

CD-1200型血細胞分析儀(美國,雅培);ALCYON3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雅培);電子顯微鏡BX60-32FB3-F01型(日本,OLYMPUS);切片機RM2135型(德國,徠卡);全自動組織包埋機TEC-V.CM-JZ型(日本,櫻花);自動組織脫水劑VIP-JJZ-JZ型(日本,櫻花)。

2方法與結果[2~4]

查看全文

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的應用

1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

(1)環境毒理學在環境科學中的地位及發展方向;(2)環境毒理學機理;(3)環境毒理學研究方法;(4)環境化學物的健康危險度評價;(5)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毒理學;(6)重金屬的環境毒理學;(7)農藥的環境毒理學;(8)大氣污染環境毒理學;(9)土壤污染環境毒理學;(10)水污染環境毒理學。每個專題教學以教師講授結合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內容突出研究問題的熱點性、區域性和為研究生科研的服務性。

2案例教學法實施前的準備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間進行討論和爭辯,以提高思維推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教學過程[3]。在實施前需要教師做一定的課前準備。2.1案例的編寫案例是將大量實際問題帶入課堂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途徑的載體[4]。教學中首先要進行案例庫的建設。案例庫中案例的選擇和編寫要注意緊密圍繞實際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選擇或編寫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實性和開放性。其中開放性,表現在案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多方面的,這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對問題的分析能力。環境毒理學在案例教學法實施前進行案例庫的建設,針對每個專題至少準備了1-2個案例,并且編寫了案例使用說明手冊,給出相關討論題,對教師開展案例教學具有一定指導作用。2.2案例教學的課前準備在案例教學之前,首先教師要對班級和學生的基本學習背景情況有所掌握,例如該研究生的選題方向是什么?學生積極參與的可能性有多大?其次教師要有一條案例討論的指導路線。安排好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提出案例,并調動學生參與。匯報形式是指定學生發言還是自愿匯報?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時要注意哪些方面。最后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更新案例庫,優化案例教學的組織手段,以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3研討式案例教學法在環境毒理學中的應用與創新

案例教學法具有綜合性、動機性、仿真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優點,便于課程教學內容的靈活構建,能夠營造接近真實的應用環境,有助于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5]。環境毒理學是一門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較強應用性的課程,在案例教學實施中不同于管理學、法學和商學等課程[6],它不需要預設模擬情景或者具有非常緊密的推理步驟,因此在案例教學法的執行中更重在揭示問題的普遍規律、原理及解決辦法上,以下對該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做一總結。3.1案例選擇。案例選擇可依據教學內容選擇較為典型的案例,可在案例庫中選擇,并且學生可通過網絡、查閱文獻等條件獲取相關的分析、解決問題的信息收集;也可根據研究生具體研究方向選擇案例,例如針對水污染控制的學生,可選擇水體有機污染物毒理相關的案例,使學生們從毒理學角度認識水體污染的控制目的、相關標準以及解決途徑。3.2案例介紹。環境毒理學教學中,首先教師先對專題基礎進行概述,然后引入研究熱點或區域關注環境問題案例,例如霧霾與倫敦煙霧的案例,教師與學生要共同閱讀案例,熟悉案例背景及主要內容,然后找出問題所在,教師啟發學生從環境毒理學物質組成,發生機理,毒性角度考慮和分析問題。3.3任務分工。學生完成閱讀和初步思考,教師提出任務,學生進行任務分工,在教師的啟發下進一步查閱或搜索相關資料,或根據自己的判斷查找相關信息支持自己的分析。在目標任務分配后,執行任務過程讓學生獨立或分組討論,設計方案與計劃,并付諸行動。3.4成果匯報。成果匯報多以Seminar或小組匯報等形式開展,具體匯報模式受學生人數限制,若人數少,可獨立匯報,其余學生質疑或點評;若學生人數多,可分組進行,以小組進行成果展示,每組3-4人,組長匯報,組員補充,其他組員點評,通過相互點評激發學生參與的主觀能動性。3.5講解與點評。在學生完成案例研討,并匯報完成果后,進入教師點評和講解環節,這個環節至關重要,點評是否精準到位,講解是否全面系統,決定了整個案例教學的質量。教師會整體講解案例中涉及的主要知識點,并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給予強化,同時也會對各匯報者在匯報中對案例問題的分析程度、分析方法、小組配合情況、創新性、PPT美觀性、行為舉止的得體度、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驗、教訓和改進策略等進行點評,還可對表現優秀者進行獎勵。若條件允許,在講解中,可能還會就匯報提出新的研討問題,可以給學生留下匯報任務,以此對所講授內容進行更深入或更廣度的探討。至此,一次案例課程才算完成。

查看全文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評估分析

風險監測是通過準確及時地了解目標,掌握潛在的隱患,為解決風險提供參考依據,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是保證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能使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有足夠的了解,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1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的內容

1.1物理學檢測。物理學檢測是使用物理手段檢測農產品的質量,按照標準進行檢測農產品中的雜質等,一般物理學檢測使用的儀器有電導儀、水分活度測定儀等。物理學檢測主要針對的是重金屬元素等。1.2化學檢測。化學檢測作為質量安全檢測的日常檢測方法,主要是使用極譜儀、紅外光譜儀、熒光光度計等儀器,分析農產品中含有的成分,檢測有害物質,如農藥、化肥等化學藥品的殘余量。1.3生物檢測。生物檢測監測的是微生物污染,主要是使用酶標儀、基因擴增儀等儀器檢測農產品中的生物毒素和微生物病原體,如大腸桿菌、禽流感病毒等都屬于生物檢測的范疇。這三種檢測[1]都包含抽樣、檢驗、推斷三個過程,這三種檢測方法中,化學檢測的使用最為頻繁,生物檢測結果精準,但應用最少。通過這三種方法可有效檢測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等有害雜質的含量,以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這是風險監測的主要內容。1.4風險評估的內容。風險是指健康不良效果發生的可能性及效果嚴重程度的概率,風險評估是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后對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進行評估。風險評估的一般步驟有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膳食暴露評估和風險特征描述。風險評估的危害識別是通過風險監測識別產品中的物理、化學、生物風險因素;危害特征描述是在危害因素識別情況下進行,使用毒理學或流行病學描述效應劑量和反應關系。膳食暴露評估是定性定量地評估農產品或其他渠道的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的攝入量,一般采用的是逐步測試篩選的方法。風險特征描述是建立在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和膳食暴露評估的基礎上描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風險,風險描述遵循計量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原則。由于評估過程有著不確定性,對一定的人群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估,將不同的暴露水平的風險量化,對不同化學物質進行風險分級。

2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建議

2.1增加財政投入。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科學管理的要求相差較大,風險監測和評估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來看資金投入明顯不足,政府對于市場中的農產品質量要引起重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過程中,爭取國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財政支持,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加大設備資源的投入,應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引進專業的檢測人才,才能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發展。2.2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學科建設,農產品的種類豐富,要求監測評估體系具有涵蓋各個學科的知識儲備,包括生理生化學、毒理學、分析化學、藥物學、統計學等,充分運用已有資源,立足于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聯合有關單位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全面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助于風險監測評估工作有效開展。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在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過程中,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按照相關細則進行系統監測,使農產品質量監測更加規范化;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過程中,要統籌安排,落實責任到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質量,有助于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加強風險監測能力,有的實驗室不具備毒理學和生物學評估的條件,難以完成全面風險評估工作,這就要求風險評估實驗室通過引進設備和人才,或通過對已有人員進行毒理學、生物學培訓等方法,使實驗室人員具備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知識,增強實驗室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四是建立風險預警處置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核心是發現和解決農產品中潛在和未知的風險,相關的風險預警機制要通過政府部門組織并且提供專項經費,借助科研研究所的技術和人才進行農產品生產相關技術的改造,通過為農產品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并在技術指導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并處理風險,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通過這四個方面手段,可全面推進風險監測評估體系的發展,使風險監測評估系統化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2.3加強風險監測和評估交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和物聯網在各個行業不斷被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也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智能識別技術和智能感應技術的融合,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管理,通過全面分析信息化數據,為風險監測和評估提供參考依據,保證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在監測過程中還要實地調查市場上的農產品,比對風險監測結果和實際的農產品質量,為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不能局限在國內,視野要拓寬到國外,與國外的風險監測評估部門開展穩定的合作和交流,使雙方的信息能夠及時通報,借鑒國際頂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結合實際情況,才能構建出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風險監測評估模式。

3結語

查看全文

教育影響論文:新時期國外藥學教育對中國的影響

本文作者:周春陽工作單位:川北醫學院藥學院

學生來源在美國,藥學專業招生的基本模式與美國大學的招生模式一致,藥學專業要求高、難度大、競爭激勵,錄取比例較低。一般是申請人直接向各藥學院提出申請,主要是應屆高中畢業生。應屆高中畢業生一般只能申請藥學預科(Pre-profes-sionalpharmacyprogram),2年后完成規定的課程并達到相應的要求后可直接申請攻讀Pharm.D。少數特別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可直接申請攻讀Pharm.D(ContingentAdmission),但在申請前也要達到已完成藥學預科的程度。學生來源還可源于轉校生,轉校生必須預先注冊。在符合條件的校內學生招收完后還有空缺的情況下,獲得科學學士學位(Bachelorofsci-ence,BS)的本科生可直接申請就讀Pharm.D。如,2012年托萊多大學藥學院有5個空余名額[9]。申請程序一般是網上填寫申請,兩封推薦信,遞交材料包括高中畢業平均績點(Gradepointaverage,GPA,滿分是4.0,一般最低要達到3.0),部分特定自然科學學科的GPA(如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生命科學基礎、生命科學運算、物理學基礎、機能、解剖與病理生理學),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個人陳述(Personales-say),簡歷,英語、外語、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成績,有的學校需要提供藥學院入學考試(Pharmacycollegeadmissionstest,PCAT)成績,國際申請學生還需要提供托福成績、SAT成績等。一般有面試環節,需對每位申請者進行一一評估,最終錄取人數由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committee)確定。申請Pharm.D基本條件有的還要求要有有效的社會保障號(Validsocialsecuritynumber)并滿足體檢需要。

學制美國的藥學教育主要有高中起點的四年制本科(Bachelorofscienceinpharmaceuticalsciences,BSPS)和六年制Pharm.D教育,其中前2年為藥學預科(Pre-professional),對Pharm.D和BSPS課程都是一樣的。有的學校藥學院只開設4年的Pharm.D教育,如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藥學院,申請者要求已達到至少完成預科的程度[10]。完成2年藥學預科并獲準Pharm.D申請的同學,繼續完成4年(分別稱為P1、P2、P3、P4)的Pharm.D學習即可獲得Pharm.D學位;未獲準Pharm.D的同學則可進入相關的其他專業學習,2年后獲得相應的本科學位,或者可同時向其他學校申請Pharm.D,或者下一年度再申請。后2年或4年分別為本科或Pharm.D的專業教育階段(Professional)。完成了P1、P2的學習,可申請BS學位,完成了P3、P4的學習可申請Pharm.D學位。學位類型在美國,涉及到藥學專業的學歷學位包括:學士(Bachelorofscience,BS)、碩士(Masterofscience,MS)、博士(Doctorofphilosophy,Ph.D)以及Pharm.D(Doctorofpharmacy)。Ph.D與Pharm.D不同,前者為研究型學位,后者為專業型或技能型學位。Pharm.D是美國藥學教育特設的一個學位,目前加拿大等國也使用這一學位,這一學位是針對藥師(Pharmacist)這一職位而專門設立的,Pharm.D教育實質上就是臨床藥學教育,是美國多數藥學院藥學教育的主體甚至是唯一教育類型。專業與學位在托萊多大學藥學院[11],本科培養為BSPS,主要針對藥劑與生物制劑等工業企業,不能申請作為藥師,可從事藥學工業、科學與研究、管理與商務、生物醫學工業、法學、健康管理等,也可進一步進入醫學院、法學院或研究生院學習。本科專業有:藥物化學與生物化學專業(MedicinalandbiologicalChemistry(MBC)major)、藥劑學專業(Pharmaceutics(PHAR)major)、藥理學與毒理學專業(Pharmacology/Toxicol-ogy(PTOX)major)、藥學管理專業(Pharmacyadministration(PHAM)major)。PHAM又包括多個專業方向,如商務管理(Businessadministration),專業銷售(Professionalsales),國際商務(Internationalbusiness),商務管理與專業銷售(Businessadministrationminorandprofessionalsales),國際商務與商務管理(Internationalbusiness&businessadministration),商務管理與MBA銜接(Businessadministrationminor&M.B.A.track),專業銷售、商務管理與MBA銜接(Professionalsales/businessadministrationminorsandM.B.A.track),國際商務、商務管理與MBA銜接(Internationalbusiness/businessadministrationmi-nors&M.B.Atrack)等,2012年該校又增設了化妝品科學(Cosmeticsciencemajor)本科專業。該校提供的碩士專業有:工業藥學(Industrialpharmacy)、藥學健康管理(Pharmacy&healthcareadministration)、藥理學與毒理學專業(Pharmacolo-gy/toxicology)、藥物化學(Medicinalchemistry);博士(Ph.D)專業有藥物化學(Medicinalchemistry)和Pharm.D。在本科階段學生后期的選擇余地很大,幾乎達到個體化、針對性的選擇性教育。

標準化程度高Pharm.D培養有統一的標準和指南,符合美國工業化、標準化生產的一貫做法。主要課程的設置各藥學院均大同小異,能滿足標準和指南的要求即可。在藥學預科階段需要完成一系列課程,主要包括4門生物學課程,8門化學類課程,數學、物理學、生理學各2門,其他還包括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多元文化等課程,正因為課程設置的標準化,許多學校都開設有藥學預科,在申請Pharm.D時可以互相承認,攻讀藥學預科也必須在ACPE認證的學校(Accreditedcollegeoruniver-sity)完成,在非美國機構所修課程需要通過美國世界教育服務(WorldEducationServices,WES)的成績評估。但在課程名稱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如藥物治療學是整個藥學教育的核心課程,托萊多大學藥學院為Pathophysiologyandpharmaco-therapy,漢普頓大學則是Druganddiseasemanagement;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相應課程叫Therapeutics,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和明尼蘇達大學叫Pharmacotherapy,分系統進行講授,后者加有副標題為Patient-CenteredPathophysiology。主要課程系統性強Pharm.D專業教育共4年。在托萊多大學藥學院[11],病理生理與藥物治療學(Pathophysiologyandpharmacotherapy,PPT,7門共23學分)分三學年完成;藥學實踐訓練課程分藥學實踐入門訓練(Introductorypharmacypracticeexperience,IPPE,3門共4學分)和高級藥學實踐訓練(Advancedpharmacypracticeexperience,APPE,8門共32學分),貫穿整個4年的藥學專業教育過程。其他主要課程還包括專業實踐拓展訓練(Professionalpracticedevelopment,PPD,6門共20學分)、藥理學(4門共9學分)、藥物化學、生理化學、藥學健康管理、微生物與免疫學及實驗、藥動學、研究設計與藥物文獻評估、腫瘤治療的分子基礎、腫瘤化療的設計與應用、高級應用藥動學、神經與精神疾病藥物、神經與精神疾病藥理學、法學與倫理學、研討課等。選修課眾多托萊多大學藥學院針對Pharm.D的選修課多達90多門,分為本科階段的選修課程和研究生階段的選修課程,選修課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如生物醫學化學問題、高級生物醫學化學研討課、藥理學問題、高級藥理學研討課、化學依賴與藥劑師、毒理學、藥學實踐問題、靶標藥物設計、分子遺傳、人類營養、疾病的分子基礎、科學與社會、統計學入門、醫學倫理、金融會計信息、市場原理、金融管理原理、商業的法律與倫理環境、藥物警戒、疾病預防與控制、年輕人的健康問題、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營養科學、肥胖與飲食問題、藥物化學研究實踐、藥物與毒性植物、生物化學技術、免疫學進展、藥物化學進展、生物醫學化學、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酶學、生物學技術、癌癥化療、毒理學、毒代動力學、毒理風險評估、藥劑師的金融與個人規劃、藥學實踐問題、藥學實踐研究方法、管理藥學研討課、化學依賴與藥劑師、醫院藥學管理、高級社區藥學管理、劑量劑型設計、藥劑學速率過程、老年病人管理原則、商務溝通與技術、對話與精神健康、藥物與精神健康咨詢、兒童行為與發展、藥物的應用于誤用、成癮行為原理、醫療政策、行為神經科學、公眾健康與衰老、健康與性別、藥物使用的法律與組織環境、藥學的犯罪實踐與過程、特定主題討論(Topics)等。重視實踐課程美國的藥學教育非常重視實踐教育。在第一至第三學年(P1-P3),學生要參加藥學實踐入門訓練課程(IPPE),該課程學時不多,每周或每兩周一次,共4學分。主要通過在社區及醫療衛生機構獲得實際的實踐經驗以及適當的假定直接面對患者的責任感,通過一系列的藥學實踐訓練可學習并增強服務患者的技巧,主要完成:指導性教學課程,跟隨藥師(Shad-owingpharmacists)進行患者咨詢,特別技能學習(如免疫接種,參加社區健康篩查)等事務;高級藥學實踐訓練課程(AP-PE)是第四學年(P4)的主要課程,主要在醫院、門診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完成,使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知識用于藥學實踐,培養學生各種實際情況下的臨床技能,學生需要花費每周大約40小時的時間去完成。要求所有的APPE課程都是在相應機構內能對患者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的藥師指導下進行的。除IPPE和APPE外,還有專業實踐拓展訓練課程(PPD),該課程在托萊多大學藥學院持續3年(P1-P3),學分達到20學分,僅次于APPE的32學分和病理生理與藥物治療的23學分。主要模擬訓練實際工作狀態,訓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怎么做、為什么做、如何做、什么時候做、做好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等等。學科融合度高在美國,一個教學單位常常承擔多門課程。托萊多大學藥學院下設教學單位(Department)主要有3個,包括醫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臨床藥學,每個教學單位要同時承擔多門課程。如,藥理學教研室要承擔的課程就有10多門,包括藥理學、毒理學、生物藥劑與藥動學、腫瘤化學治療學、毒代動力學、人體與異源物的相互作用、藥學數據分析、機能解剖與病理生理、神經與精神藥理學、藥理學問題與討論、高級藥理學討論、毒理學危險評估、高級藥理學論文寫作等。

近年來,我國的藥學教育也在探索臨床藥學教育的新模式,在國內多所大學的藥學院(系)設立了臨床藥學專業,多數為5年制理學本科,在教育部新增專業中列為少數高校試點的目錄外專業,并增列了專業代碼(100808S)。雖然學制僅差一年,就稱謂而言,國內只能稱為“大學本科”,美國叫Pharm.D,翻譯過來常常叫成“藥學博士”(顯然與國內常規意義上的博士在內涵上是有差異的,為了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藥學博士,建議將Pharm.D另做翻譯,如譯為臨床藥學博士等)。中國少數學校也開設有六年制藥學教育,為本碩連讀,但以藥物研究開發為主而不是臨床藥學,授予理學碩士學位[12]。Pharm.D是美國臨床藥學教育專門設置的學位,是臨床藥學最高的學歷教育,不需要做畢業論文,主要是加強藥學實踐課程的學習。獲得Pharm.D學位后,還可以申請攻讀相關專業的Ph.D,但后者均為科學學位而非臨床藥學專業學位。美國Pharm.D的培養除了在校的6年培養之外,根據就業崗位需要(如社區藥師或醫院的專科藥師),常常還需要進行一至數年的fellow-ship或residence訓練。我國目前沒有對應Pharm.D的學位,本科階段的學位為比較通用的理學學士,在國內的臨床藥學教育中除了本科層次外,還包括碩士(Master)和博士(Ph.D)學歷教育,一般也是通用的屬于科學學位的理學[7]。在美國,2004-2005學年后畢業的學生,Pharm.D是申請藥師資格考試的唯一認可學位。我國申請執業藥師資格的學位及專業比較廣泛,學歷包含:無學歷人員(中藥學徒)、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但對工作年限有要求;專業范圍比較廣泛,包括藥學、中藥學或相關專業(化學、醫學、生物學)。因此,就整體而言,美國的臨床藥師隊伍人員學歷結構較單純,知識結構較一致,在對諸多問題的認識上容易達成共識;國內的藥師隊伍比較復雜,知識結構多樣化明顯,水平差距也很大。就人員分布而言,美國的藥師主要在醫院、社區、急救中心、藥店等;在國內,雖然擁有執業藥師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在少數,但真正的臨床藥師還非常缺乏,尤其是擁有藥學(臨床藥學)本科及以上、從事臨床藥學工作并獲得相關培訓證書的人員很缺乏,主要分布在大型綜合性醫院,絕大部分基層醫院(包括縣級醫院)、社區醫院、零售藥店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臨床藥師的。雖然在醫院的等級評審中要求配備一定數量的臨床藥師,但許多是以兼職的身份參與臨床藥師工作。就地位而言,美國藥師在醫藥界具有很高的地位,薪水高,就業前景好,十分具有競爭力,工作內容清晰、明確,行業協會在爭取藥師的地位與待遇等方面均發揮積極作用;相對而言,在國內對藥師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不到位,部分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甚至認為藥師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在藥學教育中,課程設置方面需進一步優化與調整[13]。國內的藥學教育偏重于化學類課程占主導、藥物研究的臨床前過程為主要內容的理科教育為主,是否可以探討適當減少理科類課程的內容和難度,如減少或降低部分化學課程,增加生物醫學及人文社科類課程,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系統化和專業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新藥不斷用于臨床,各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藥物事件時有發生。在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更是普遍存在,僅從處方看不合理用藥就高達50%以上[14、15],如果綜合考察其他診療活動,這一數據可能會更高。很顯然,更高臨床合理用藥的需求與相對滯后的臨床藥學工作是不匹配的,產生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專業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強藥學教育尤其是臨床藥學教育,滿足社會需求是藥學教育重要的歷史使命。而美國藥學教育無疑對我國藥學教育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查看全文

淺析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類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食品,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條件。目前,市場經濟愈加開放,許多企業為了謀取暴利,不顧食品質量、食品安全,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視為兒戲。近年來,“三鹿奶粉”事件、香精包子事件,商品生產者罔顧職業道德、昧著良心生產產品,“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火腿腸”等致使公眾“談吃變色”的不安全食品屢屢出現。這就要求政府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相關監管工作。

1食品質量概況

第一,從總體上來說,食品的合格率處于一個穩步提升的狀態。在2006年的全國監督抽查中,食品質量的抽查合格率達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專項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了85.1%。由此可見,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的水平保持穩定,并且呈現逐漸上升的態勢。第二,全國各省、自治區以及直轄市的食品質量都處于同步提高的狀態,地區發展態勢較同步。2007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質量平均合格率為89.2%,其中有14個省達到90%以上。第三,各個重點行業的食品質量水平較高。在相關企業對食品生產加工的專項整頓下,我國28大類共計525種食品的食品質量和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消費的重點行業,食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提高顯著。伴隨著我國各食品產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許許多多的食品企業模式不斷壯大,生產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其中大中型企業的產品質量優良。在2006年的調查中,食品企業銷售總額占全行業比重達24.9%,在銷售收入排名前100家的企業占據較大的比重;我國的三大名牌方便面更企業是在行業中占據中國國內市場份額的76%。

2食品安全

對于食品安全的定義課本是這樣定義的,所謂食品安全是指那些無毒、無害,符合現代人營養健康需求的食品,并且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慢性或者急性疾病的。但是食品倍諾對于食品安全的定義與之稍有不同,它對于食品安全是這樣定義的是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對于食品的質量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是必須的。

3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查看全文

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機制與監管研究

[摘要]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評估并規避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意義重大。在構建白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的基礎上,分析了白銀市農產品質量監管環境,提出了保障白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監管環境;白銀市

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更多的關注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當今社會普遍高度重視的首要問題。為了保證“舌尖上的安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我們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并對其監管機制進行研究,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1白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

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備受關注和爭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作為檢驗農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志本身起到一個準則作用,是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客觀要求。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等部門高度重視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相關部門包括農業部、質量監管部門、風險評估機構等都在加速開展中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的構建,建立了檢驗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體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7年,中國水產品、蔬菜產品、畜牧產品的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6.9%、97.9%、99.7%。在2018上半年農業農村部對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7.1%。甘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多年來保持在98%以上,相關檢測力求在農產品質量方面有所提升,風險評估機制的開展和檢測可以更好的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1.1中國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2019年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情況總體穩中向好。根據2019年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會可知,2019年中國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總體以穩定為主,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大宗農產品玉米、糧食、小麥的價格穩定;二是鮮活農產品的價格先跌后漲,豬肉、禽肉、禽蛋等在上半年以跌為主,下半年呈現出上漲趨勢;三是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的影響進一步加大,進口的產品主要為櫻桃、葡萄、柑橘、榴蓮、香蕉等。展望未來,中國的農產品價格可以做到平穩,但面臨的形勢也是復雜的,要重點關注玉米產銷形勢的新變化、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宏觀層面因素的傳導效應,同時還要關注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9月份以來,化肥價格上漲飛速,包括磷肥、鉀肥、氮肥、復合肥,其中尿素漲幅較大。一方面說明中國農產品中各種化肥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農產品中農藥的含量大,未來我們亟需做好農產品投入品的管理。1.2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的設立。為了提升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2012年10月修訂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章程》的相關規定,至此中國的農業部等相關部門已建立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的建立,主要任務就在于為農產品質量安全評估工作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出臺相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工作章程和文件。專家委員會的存在被人們認為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交流最主要的方式,肩負著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維護消費者人身權益的重要保證。2011年10月,又成立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這之后又相繼建立了食品中化學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的食品風險監測體系等。據不完全統計,為了防范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在全國設置了有關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覆蓋的范圍包括省、市,在縣區也有相關檢測體系,風險檢測的范圍也從生產、流通和消費逐步擴大到所有環節。1.3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重難點。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主要在農產品質量方面,評估的重點主要包括對蔬菜、糧油作物、畜禽產品、果品、生鮮奶、茶葉、蜂產品、食用菌和水產品等重要的“菜籃子”和“米袋子”進行了重點評估。對這些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專項評估的目的就在于,使得這些農產品在種植、生產和儲藏運輸等各個運環節中,對可能帶入的農獸藥殘留物、重金屬、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外源添加物等污染物進行驗證評估,由此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時,可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突發問題進行應急評估,對那些禁限不絕的使用農獸藥、硝基呋喃、“瘦肉精”等問題進行跟蹤評估。1.4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運行機制。眾所周知,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機制是有效制約和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的一種制度,而且在國際貿易中也作為一項重要的仲裁制度來解決貿易糾紛,為了確保中國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體系的有效運行,必須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努力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中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主要是以風險評估的研究所為主導,輔之以各個地區的實驗室,這種區域性的枝干實驗室和研究所組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從整體上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我們完善這一相關體系,這就需要農業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以生產基地為抓手,廣泛建立具有規模性、高標準的農產品質量風險評估點,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二是加強評估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相關基礎設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人才作為一種專業人才本身就具有稀缺性,相關的人才隊伍的數量也遠遠較同行業領域的人才規模小。農業領域的評估人才年齡也相對較為年輕,其自身在農業方面的經驗和成就也相對欠缺。為了加強評估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充實和壯大評估人才隊伍,讓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加強知識技能的培訓,組成專業人才隊伍,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運用高質量的設備和設施更好地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作出貢獻。1.5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相關體系結構。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相關機構因其肩負著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是包括對農產品質量的風險評估、風險測量和風險檢查。以上所說的機構主要是風險評估的專家機構、風險檢查實驗室、風險評估基地,他們肩負著對農產品質量的風險評估,其檢查必須要以特定的標準對有關的農產品質量實時做出評估。1.5.1風險評估的相關程序。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手冊的相關記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評估程序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定義:風險評估、風險交流、風險管理。在這里風險評估是風險分析體系的基礎,是對有害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科學分析的依據,通過風險評估來應對風險,即確定有害物、對有害物進行定量定性分析、毒理學實驗劑量反應評估、風險定性做出量化評估。這說明風險評估是基礎,而風險應對才是最終的目的,對風險評估的理念就在于此。1.5.2風險評估的重難點。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嚴密的風險分析,主要的關鍵技術在于食品毒理學,對食品毒理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就已經區分了食物、毒物和藥物。但是對食品毒理學的研究國際上也是20世紀50年代起步的,中國則更晚。直到1994年《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一書的出版,才是真正意義上對食品毒理學研究的起點。之后通過對其修訂,再到以后出現的專著《食品毒理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關鍵技術和手段才有所發展,但在研究和應用上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以及對科學儀器的分析上也是研究的難點,至今仍不能很好地突破,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農產品領域的風險時有發生。

2白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環境分析

查看全文

環保局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新化學物質的環境管理,防止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生產和進口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活動。

第三條國家對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行生產前和進口前申報登記制度。

生產或者進口新化學物質的,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在生產前或者進口前進行新化學物質申報,申請領取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

本辦法施行前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或者進口的化學物質,不需要進行新化學物質申報。

查看全文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新化學物質的環境管理,防止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生產和進口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活動。

第三條國家對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行生產前和進口前申報登記制度。

生產或者進口新化學物質的,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在生產前或者進口前進行新化學物質申報,申請領取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

本辦法施行前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或者進口的化學物質,不需要進行新化學物質申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