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部門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11:51: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發改部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發改部門

發改部門創業創新調研報告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兩創”戰略,是從我省正處于全面提升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的關鍵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的實際出發,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走在前列的奮斗目標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選擇,是一條符合省情、具有特色和時代特色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發改部門承擔著研究擬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管物價、糧食工作和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職能,在創業創新中,發改部門更要積極起好表率示范,發揮好排頭兵作用。

一、充分認識發改部門創業創新的重要性

創業創新是我省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總戰略,也是縣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根本之舉,更是發改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力求工作突破、善作善成的路徑選擇,必須進一步增強對創業創新重要性的認識。

(一)強化對內涵的認識

創業創新的內涵極為豐富廣泛,“創新”代表了一個脫離現有技術、超越當前狀態的基本意愿;“創業”顧名思義就是以開拓性的思維、創造性的勞動建樹事業,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創業的本質是創新。創業創新其核心就在于超越既有資源限制而對機會的追求,創業創新是一個過程和目標的統一,也是一個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創業是基礎,創新是關鍵。富民強省是發展目標,創業創新是精神的核心所在。就發改部門本身而言,發展和改革正是創業創新的要義所在,發展就要不斷地創業,改革更要高層次地創新,發改的創業創新工作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所以,創業創新與發改工作息息相關,也是本職工作職能需要,不僅可以大有可為,而且應該有所作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展創業創新為發改工作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機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天地,一定要牢牢抓住機遇,以創業創新促進發展推動改革,力求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

(二)提高對創業的認識

查看全文

發改部門廉政建設報告

|為切實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廉政風險的預警防范,有效提高預防腐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發改局按照分步實施、科學管理,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總體要求,對單位和業務科室業務科室、工作崗位和工作流程中可能產生腐敗問題的潛在風險進行查找、分析評估,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基本情況

我局現有在職干部職工34人,其中局級領導干部5人,中層干部11人,設八個職能科室。單位的主要職能是:編制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組織研究全區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方針政策,協調發展與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推進城市和鎮(街道)綜合配套改革和各類綜合配套改革試點;負責全區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的管理和全區招標投標等工作。根據區關于開展廉政預警防控行動工作的部署,結合所擔負的工作,我局全體人員特別是班子成員,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切實履行“一崗雙責”,認真查找廉政風險,抓好自身和管轄范圍內的預警防控工作管理,倒排工作進度,精心組織實施,確保預防腐敗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共完成《單位廉政風險和防范承諾表》一份、《單位主要業務流程廉政風險防控表》5份,《個人廉政風險和自我防范承諾表》34份,制定和完善預防廉政風險的規章制度8項。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健全組織

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行動,是區委、區政府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的重要舉措,是構建符合新都實際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我局黨組對該項工作高度重視,為加強對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行動計劃工作的領導,我局成立了以局長、黨組書記張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參加的黨風廉政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查找廉政風險,帶頭抓好自身和管轄范圍內的預警防控工作,確保該項工作落到實。

查看全文

發改部門廉政風險監管年終報告

為切實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廉政風險的預警防范,有效提高預防腐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發改局按照分步實施、科學管理,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總體要求,對單位和業務科室業務科室、工作崗位和工作流程中可能產生腐敗問題的潛在風險進行查找、分析評估,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基本情況

我局現有在職干部職工34人,其中局級領導干部5人,中層干部11人,設八個職能科室。單位的主要職能是:編制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組織研究全區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方針政策,協調發展與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推進城市和鎮(街道)綜合配套改革和各類綜合配套改革試點;負責全區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的管理和全區招標投標等工作。根據區關于開展廉政預警防控行動工作的部署,結合所擔負的工作,我局全體人員特別是班子成員,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切實履行“一崗雙責”,認真查找廉政風險,抓好自身和管轄范圍內的預警防控工作管理,倒排工作進度,精心組織實施,確保預防腐敗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共完成《單位廉政風險和防范承諾表》一份、《單位主要業務流程廉政風險防控表》5份,《個人廉政風險和自我防范承諾表》34份,制定和完善預防廉政風險的規章制度8項。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健全組織

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行動,是區委、區政府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年—2012年工作規劃》的重要舉措,是構建符合新都實際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我局黨組對該項工作高度重視,為加強對廉政風險預警防控行動計劃工作的領導,我局成立了以局長、黨組書記張Xx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參加的黨風廉政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頭查找廉政風險,帶頭抓好自身和管轄范圍內的預警防控工作,確保該項工作落到實。

查看全文

發改部門年終政務信息公開自查總結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結合我局年政府信息公開實際情況,編制完成了《年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其中涉及到的數據均為年1月1日—年12月31日統計數據。

一、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年,我局信息公開工作緊緊圍繞堅持政務公開透明,建設規范化服務型政府提升機關行政效能的主題,深入貫徹《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規定》,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內容,完善政務公開形式,嚴格政務公開制度,政務公開工作穩步推進,全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領導,確保政務公開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領導、完善政務公開機制、落實政務公開責任,堅持做到定期召開政務公開聯系會議,落實政務公開具體工作;辦公室作為編制、協調、督查、收集整理各科室的常設機構,配備有兼職編制工作人員;各科室相應工作人員,負責本科室政府信息公開收集整理。形成了政府信息公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整體聯動機制。

(二)嚴格日常管理,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一是加強對政務公開各項規定的學習。認真學習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規、制度、文件,重點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二是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嚴格按照區政務公開工作有關要求,建立健全我局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向公眾公開。三是開展政府信息收集工作,收集的內容包括機構信息、政府決策等5大類主動公開信息。

(三)強化制度,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程序。一是按照“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嚴格落實主動公開制度、審核制度、依申請公開制度等制度。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的具體要求,接受廣大人們群眾的監督。二是健全政務公開工作機制。落實發改局信息公開實施細則,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責、公開內容、公開程序進行明確要求和詳盡規范,努力推進政務公開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

查看全文

關于地縣級發改委的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改委職能和履行方式發生相應轉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新舊職能轉換交替過程中,我省一些縣市發改委同志反映基層計委職能弱了,調控手段虛了,工作難度加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于*年9月對我省部分縣市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中形成的一些初步認識作一交流,以供進一步研究探討時參考。

一、職能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

目前,我省縣級發改委正處在機構改革、職能轉變的關鍵時期。伴隨著改革進程,部分縣市發改委在自身建設和職能作用發揮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1、管理體制沒有理順,不利于工作展開。今年以來,我省各設區市縣級發改委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要求先后啟動了機構改革工作,原縣計委也由“發展計劃委員會”更名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但機構改革后,不少縣級發改委在職能整合、人員、經費調整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1)機構設置多樣。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省、市、縣機構的設置不要求與上級機構對應,不搞一刀切的精神,我省縣級發改委機構設置出現了多種模式。從機構合并情況看,物價、體改委的并入,信息中心的歸口各縣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縣區物價、體改委已實質并入發改委,信息中心也歸口于發改部門,原物價、體改委各項職能也與原計委職能基本融合成為發改委職能;有的縣區物價部門并未實質性并入發改委,信息中心的歸口,有的縣在發改委,有的縣在政府辦,并入機構各項職能沒有有效整合。從運行情況看,機構設置的多樣性,上下級部門不對口,在日常工作中增添了很多麻煩,不便于管理,不利于上下級工作銜接。

(2)人少經費緊問題顯現。各縣發改部門在履行自身行政職能的同時,工作主要圍繞縣(市、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展開,許多中心工作均由發改部門牽頭進行,可謂千頭萬緒,疲于應付。原計委編制較少,不少縣市發改委機構合并后,相應增加了較大的工作量,而人員、經費沒有相應增加,經費和人手緊張的問題也就比以往更為突出一些。這次調研的縣區在崗人員(含事業編制在崗人員),平均為13人;辦公經費如僅從每年財政預算看,多的有十幾萬,少的只有1.2萬元,只有少數縣區因項目工作力度大或有其他的政府認可收費來源的因素,經費較為充足。經費的不足導致很多工作難以開展,辦公條件差也難以適應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需要。

查看全文

新時期縣級發改委地位與作用探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發改委職能和履行方式發生相應轉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新舊職能轉換交替過程中,我省一些縣市發改委同志反映基層計委職能弱了,調控手段虛了,工作難度加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于*年9月對我省部分縣市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中形成的一些初步認識作一交流,以供進一步研究探討時參考。

一、職能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

目前,我省縣級發改委正處在機構改革、職能轉變的關鍵時期。伴隨著改革進程,部分縣市發改委在自身建設和職能作用發揮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

1、管理體制沒有理順,不利于工作展開。今年以來,我省各設區市縣級發改委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要求先后啟動了機構改革工作,原縣計委也由“發展計劃委員會”更名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但機構改革后,不少縣級發改委在職能整合、人員、經費調整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1)機構設置多樣。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省、市、縣機構的設置不要求與上級機構對應,不搞一刀切的精神,我省縣級發改委機構設置出現了多種模式。從機構合并情況看,物價、體改委的并入,信息中心的歸口各縣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縣區物價、體改委已實質并入發改委,信息中心也歸口于發改部門,原物價、體改委各項職能也與原計委職能基本融合成為發改委職能;有的縣區物價部門并未實質性并入發改委,信息中心的歸口,有的縣在發改委,有的縣在政府辦,并入機構各項職能沒有有效整合。從運行情況看,機構設置的多樣性,上下級部門不對口,在日常工作中增添了很多麻煩,不便于管理,不利于上下級工作銜接。

(2)人少經費緊問題顯現。各縣發改部門在履行自身行政職能的同時,工作主要圍繞縣(市、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展開,許多中心工作均由發改部門牽頭進行,可謂千頭萬緒,疲于應付。原計委編制較少,不少縣市發改委機構合并后,相應增加了較大的工作量,而人員、經費沒有相應增加,經費和人手緊張的問題也就比以往更為突出一些。這次調研的縣區在崗人員(含事業編制在崗人員),平均為13人;辦公經費如僅從每年財政預算看,多的有十幾萬,少的只有1.2萬元,只有少數縣區因項目工作力度大或有其他的政府認可收費來源的因素,經費較為充足。經費的不足導致很多工作難以開展,辦公條件差也難以適應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需要。

查看全文

投資項目開工率考核方案

為保持全市經濟運行的較快發展,促進全市投資規模的適度增長,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確保實現年度投資增長的預期目標,根據《**省投資項目開工率考核辦法》(浙政辦發〔2005〕76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

(一)凡由各縣(區)負責管理的投資項目,其開工率考核對象是各縣(區)人民政府;由**開發區、太湖度假區負責管理的投資項目,其考核對象為兩區管委會。

(二)凡由市級負責管理的投資項目,其開工率考核對象是市級項目主管部門。

二、考核標準

投資項目開工率考核的計算公式:開工率=已開工的項目個數/落實建設用地的項目個數×100%。

查看全文

節約型社會工作計劃

一、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點工作

(一)大力推進能源節約。

1、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研究提出《**市重點節能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并落實節能降耗主要目標、重點內容、保障措施、實施主體,以及分年度實施計劃、爭取國家支持的重點。啟動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余熱利用、建筑節能、政府機構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工程(市發改委、經委、貿發局會同市建委、國資委、機關事務管理局等)。

2、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節能。突出抓好鋼鐵、有色、煤炭、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節能,**市重點抓好10家高耗能企業,提出節能降耗目標和措施,加強跟蹤和指導(市發改委、經委、貿發局會同國資委及相關行業辦)。

3、推進交通運輸和農業機械節能。加快淘汰老舊汽車和落后農業機械(市交通局、財政局、經委、農牧局)。研究提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系統的具體措施(市交通局、經委會、建委會同市發改委)。推廣使用清潔燃料汽車(市科技局、環保局、經委會同相關部門)、節能農業機械(市農牧局)。推動《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國家標準的實施,從源頭控制高耗油汽車的發展(市發改委、質監局會同市環保局、交通局等)。

4、推動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貫徹實施《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新建建筑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深化供熱體制改革,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開展建筑節能關鍵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工程應用技術研發、集成和城市級工程示范,啟動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市建委、規劃局會同相關部門)。

查看全文

更高起點促進發改工作

同志們:

市即將召開次黨代會和屆人代會。為迎接市“兩會”的召開,經請示市府同意,今天召開年全市發改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任務是,貫徹落實市委三屆六次全會和全省發改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去年發改工作情況,部署今年發改工作任務。市府很重視這次會議,副市長親自出席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對李副市長的講話精神大家要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好。下面,我先講兩個問題:

一、去年工作取得五新突破

我市年全市發改工作會議,根據面臨的形勢和需要,向全市發改部門明確提出:在新的一年,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突出抓緊抓好重大問題研究、計劃規劃編制、發展項目建設、向上爭取扶持、經濟運行監測、協調體制改革和干部隊伍建設等七項工作,乘勢推進我市發改工作新突破。一年來,在市委市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發改部門干部職工團結拼搏,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令人振奮的新局面,取得了“五個新突破”:

一是重大項目攻關取得新突破。市縣兩級發改部門始終把組織重大項目攻關作為首要大事來抓,局面不斷創新。市發改局十大項目攻關組在副市長的直接指揮和副秘書長的指導支持下,不偷懶、不自滿和不亂來,瞄準目標,堅持不懈,勤求聽使面皮厚做足,緊纏多追迎難上做夠,一鼓作氣攻破一道道難關,排除一層層阻力,促使一個個大項目向我們靠近。電廠三期,規模為2×30萬千瓦,比該廠現建成規模還大8萬千瓦,總投資為28億元,建成投產可年增稅收3億元以上。該項目已經多年努力,也幾經槍斃,現終于回生,國家發改委于去年12月22日正式批準同意開展前期工作,待其核準后即可動工建設。華潤西江發電廠,首期建設規模為2×60萬千瓦,總投資50億元,建成投產可年創稅收7億元以上。該項目也已努力了多年,去年才爭得列入省“十一五”規劃,作為“十一五”動工結轉“十二五”投產的電源項目。西江內河核電站,初定建設規模為4×100萬千瓦,總投資700億元,建成投產可年創稅收20億元以上。該項目已列入省“十一五”電源發展規劃。我市郁南的羅旁,經20多批核電專家踏勘和論證,已被國家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評為西江內河核電優選廠址,將轉上可行性研究。如今后各方順利,有可能在“十一五”期內動工建設。同時,羅定粵瀧電廠二期和西水南調等重大項目,攻關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在各地都爭上大項目的時候,省能布局幾大電源項目在我市,實在不容易!幾大電源項目建設成功,我市將成為全省山區電源大市,年創稅收超過30億元以上,超過建市至現在市直稅收的總和。

二是重大規劃編制取得新突破。去年發改部門編制規劃,除正常編制當年年度發展計劃外,有一個重要而突出的任務,就是要修改完善并報批當地“十一五”規劃。市縣兩級部門都高度重視此工作,在充分征詢各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按照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對已編好的“十一五”規劃草案進行認真修改,使其目標更明確,任務更具體,措施更有力,文字更精煉,體現了科學發展觀,體現了本地發展特色,體現了以人為本精神,其質量比以往任何規劃都上了一個新的檔次,贏得了同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市縣兩級“十一五”規劃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都于去年上半年分別經市縣人大會議審議批準,由同級政府印發執行。市發改局在做好“十一五”規劃編制的同時,還直接幫助市直有關部門搞好原定15個重點專項規劃的編制。這些專項規劃,大部分已經市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印發實施。

查看全文

在新的發展浪潮中前進

同志們:

這次全市發改、物價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市委屆次全會精神,落實全省發改和物價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總結去年全市發改和物價工作,研究安排今年工作。市政府對這次會議很重視,副市長同志到會并將作重要講話。現我根據會議的安排,就我市發改方面的工作先講三個問題:

一、過年的一年乘風破浪

過年的一年,我市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經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90.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20.9%和12%;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全社會工業總產值369.8億元,增長27.5%;農業總產值147.41億元,增長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97億元,增長2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9.56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44億元,增長19%;外貿進出口總額10.5億美元,增長15.4%,其中出口總額6.8億美元,增長19.9%;實際利用外資0.26億美元,增長24.7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825元,增長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8元,增長13%;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6%;人口自然增長率5.6‰,城鎮登記失業率2.37%。這些成績的得來,是市委市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其同努力的結果,這其中也凝結著我市發改部門及其干部職工的一份心血和辛勞。

過去的一年,我市發改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發改委的指導支持下,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職責,團結拼搏,迎難而上,不懈努力,從而使整體工作乘風破浪,傲首向前,取得了“五個新成效”,推動著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重大項目攻關取得新成效。在副市長的高度重視和直接帶領下,我市發改部門去年始終把重大項目攻關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配合,使我市重大項目攻關在2006年取得新突破的基礎上又取得重大進展。裝機容量2×30萬千瓦的發電廠三期擴建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已報國家發改委待核準,省發改委已將其列入今年動工的全省重大項目建設計劃;裝機容量為2×60萬千瓦的華潤西江發電廠首期工程項目,省發改委已發文同意開展前期工作,報批所需的材料除接入系統和環評外均已就緒,省發改委已將其列入今年全省重大項目預備計劃;2×100萬千瓦的核電站首期工程項目,項目建議書已報省發改委,并已于去年11月啟動可行性研究;20萬千瓦的風電站項目,市政府已與投資方簽訂了合作開發協議,目前正開展測風塔選點工作;云硫集團年產40萬噸硫酸擴建工程和云安3萬噸鈦白粉項目均已獲省批準動工建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