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機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02:55: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發生機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性道德發生機制研究論文
性道德是調整兩性關系,評價人們性意識、性行為是非善惡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是基于性的三種存在方式,即生理存在、心理存在和社會存在而發生的一種特殊道德意識現象。研究個體性道德的發生機制,了解性道德的形成原因,對我們深刻理解性道德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多層面、多角度地進行性道德教育具有實踐意義。
一、性道德發生的生理機制
性的生理存在是性道德賴以存在的自然基礎,性的生理機制是性道德發生的首要機制。性的生理存在是指由生物遺傳所決定的性的物質形態和性機能,包括由染色體而決定的男女第一性征區別,由腦下垂體所控制的性激素決定的第二性征區別以及由性腺發育成熟而產生的性欲要求。在這里,性腺的發育成熟和活躍程度,即性欲要求是性道德發生的生理機制,是性道德產生的生物動能基礎。
性道德作為人類對性意識、性行為調控的自覺意識,首先產生于對性欲本能的倫理判識中。這種倫理判識包含兩方面道德內涵:
其一是性欲的正當合理性。男女兩性隨著性機能發育成熟,自然會產生對異性的性欲求。這是健康成熟男女的正常生理機能和正當合理要求。性欲的滿足是男女身體健康、精神充裕的必要條件,兩性的正當媾和是人類健全發達、繁衍延續的自然基礎。正如奧古斯特?倍倍爾所說,性欲的沖動“在正常發達的人類人人都有,到了成熟之后,滿足這種沖動是生理和精神健康的根本。”性欲生理機能的存在是一件科學事實,性欲要求的正當合理性,是性道德發生的科學認識基礎。禁欲主義的非道德性在于把性欲看作是低級下流的事,否定性欲的正當合理性,壓制人的生理機能,剝奪人的自然權力。禁欲主義對性道德發生的危害是,造成人們生理欲求與道德意念的劇烈矛盾與沖突,帶來壓抑、恐慌、焦慮、自責、自譴等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這種矛盾和痛苦直接影響人們性道德科學健康的生成。禁欲主義長期病態的壓抑,甚至會扭曲人的性格,改變人的正常心理,引起人格分裂和心理變態。魯迅先生就曾說過:“至于不得已而過獨身生活者,則無論男女,精神上常不免發生變化,有著執拗猜疑陰冷的性質者居多。歐洲中世紀的教士,日本維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內侍),中國歷代的宦官,那冷酷險狠都超出常人許多倍。別的獨身者也一樣,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狀也就大變,覺得世界都無味,人物都可憎。由此可見,正當健康的性欲及其滿足,不僅是人類自然延續的必然途徑,而且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自然基礎。性欲的正當合理性是性道德發生的一個倫理判識。
其二是性欲的自發沖動性。人類作為生物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要受到生物遺傳和進化規律的影響而顯現出自然性和生物性來。人類性欲就是由遺傳而獲得的一種生物本能。它是由人的性腺和腦下垂體中的性激素在其中產生、傳遞、輸導而發揮作用的,具有自發、自然、無意識的特征。人類性欲作為一種生物本能,與其他生物的性欲機能一樣,是生物有機體求生存和種繁衍的必要原動力,是生物有機體“生命意志”的最高體現,極具盲目性和沖動性,甚至包含著放縱性和野蠻性。這種性本能的內驅力對性道德的發生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它可以沖破人格尊嚴的屏障,可以沖破法律道德的約束,可以使人的性意識、性行為完全動物化,從而摧毀性道德的人化和理性根基。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發生機制研究論文
【關鍵詞】超聲檢查,介入性;冠狀血管造影術;冠狀動脈再狹窄;支架【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instentrestenosisprocessby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and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METHODS:Thestudyconsistedof92patientswith118stents(LAD53,LCX32,RCA33).FollowupCAGandIVUSwereperformed6monthsafterstentplacement.Therewere39stentswithand79stentswithoutinstentrestenosisbyCAG.Thereferenceareas,minimalstentcrosssectionalareas(CSA),minimalstentluminalCSA,intimalhyperplasiaCSA,stentlumenandintimalhyperplavolumeweremeasuredbyIVUS.RESULTS:Referenceareas,minimalstentCSAandstentvolume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restenoticandnonrestenoticstents(P>0.01).RestenoticstentshadsmallerminimalstentluminalCSA[(2.3±1.1)mm2vs(5.4±1.8)mm2,P<0.01]thannonrestenoticstents,buthadbiggerintimalhyperplasiaCSAandintimalhyperplasiavolumethannonrestenoticstents[(4.7±1.5)mm2vs(1.6±0.8)mm2,(121.1±31.9)mm3vs(54.3±11.4)mm3,P<0.01〕.CONCLUSION:Intimalhyperplasiawasimportantinthedevelopmentofinstentrestenosis.Butthevascularremodelingandthedegreeofstentdilationhadnoobviousrelationshipwithinstentrestenosis.【Keywords】ultrasonography,interventional;coronaryangiography;coronaryrestenosis;stents【摘要】目的:應用冠狀動脈造影(CAG)及血管內超聲(IVUS)研究冠脈內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發生機制.方法:以成功留置冠脈內支架,于6mo后進行復查的92名患者118處病變(其中前降支53處病變、回旋支32處病變、右冠狀動脈33處病變)為對象,進行CAG及IVUS檢查,以CAG直徑狹窄率≥50%為支架內再狹窄.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將患者分為支架再狹窄組(39例)和無再狹窄組(79例),通過IVUS觀察兩組冠脈內支架術后及隨訪時參考段血管面積、最小支架截面積、最小血管內膜腔截面積、新生內膜面積、支架體積及新生內膜體積.結果:兩組支架置入術后即刻及隨訪時參考段血管面積、最小支架截面積、支架體積無顯著性差異(P>0.01),隨訪時再狹窄組最小血管內膜腔截面積較無再狹窄組明顯減小[(2.3±1.1)mm2vs(5.4±1.8)mm2,P<0.01];而新生內膜面積及體積較無再狹窄組明顯增大[(4.7±1.5)mm2vs(1.6±0.8)mm2,(121.1±31.9)mm3vs(54.3±11.4)mm3,P<0.01].結論:支架內再狹窄主要以內膜增生為主,而與血管重構及支架彈性回縮無明顯關系.【關鍵詞】超聲檢查,介入性;冠狀血管造影術;冠狀動脈再狹窄;支架0引言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是治療冠狀動脈阻塞性病變的重要方法,能改善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的再狹窄率[1],但支架術后仍有20%~30%的患者發生再狹窄,是制約其臨床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討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發生機制有著重要意義.血管內超聲波法(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介入技術,不僅能夠反映血管腔內的變化,同時也能反映含斑塊在內的血管橫斷面結構以及斑塊的性狀等[2],因此IVUS也可以稱為實時的關于血管結構的低倍鏡病理圖像,在冠心病的診斷及再狹窄的發生機制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3-5].我們應用IVUS探討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發生機制.1對象和方法1.1對象200106/200212擇期冠脈支架留置術后的患者92(男66,女26)例,年齡45~81(61.0±9.8)歲.所有患者于支架術后即刻行IVUS,并評價支架置入情況.于支架術后6~18mo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及IVUS檢查.支架使用PalmazSchatz(CordisCorporation),Multilink(GaidantCorporation),NIR各種支架(ScimedCorporation)等,支架規格按與病變參考段血管直徑(1.0~1.1)∶1比例確定.血管內超聲儀為BostonScientific公司生產的CLEARVIEW型超聲儀.手術前后常規應用阿斯匹林100mg,1次/d;抵克立得250mg,2次/d,2wk后1次/d.1.2方法通過計算機輔助的心血管造影分析系統對造影資料進行分析,計算出支架留置前后的參考段血管徑(referencediameter,RD)、最小血管徑(minimalluminaldiameter,MLD)、再狹窄率(%diameterstenosis,%DS).%DS=(RD-MLD)/RD%.以冠脈造影直徑狹窄率≥50%為支架內再狹窄.血管內超聲儀采用3F30MHz單軌機械探頭,所有超聲圖像通過一自動回轍系統獲得,回轍速度為1mm/s,所有數據記錄在錄像帶上,然后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分析,對血管和支架內徑進行連續測定,對冠脈病變進行定量及定性診斷,包括參考段血管面積(referencearea,RA),最小支架截面積(minimalstentcrosssectionalareas,SA),最小血管內膜腔截面積(minimalluminalcrosssectionalareas,MLA),新生內膜面積(intimalhyperplasiacrosssectionalareas,IA).IA=SAMLA.通過軟件將圖像逐幀回放觀察,對支架及血管腔面積進行連續測量后自動生成支架體積(stentvolume,SV)及血管腔體積(luminalvolume,LV),然后計算出新生內膜體積(intimalhyperplasiavolume,IV).IV=SV-LV.統計學處理:所測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計量數據以x±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或配對t檢驗.多組計數資料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冠狀動脈造影分析92名患者于支架置入術后6~18mo復查冠脈造影及IVUS,118處病變冠狀動脈造影示再狹窄39處,再狹窄率33.1%.再狹窄組及無再狹窄組患者的病史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血管病變情況(表1)及支架的最大球囊擴張壓、支架直徑、長度等也無明顯差異(P>0.05).表1兩組冠狀動脈造影血管病變情況2.2二維及三維血管內超聲分析再狹窄組與無再狹窄組患者支架置入術后即刻參考段血管面積、最小支架截面積、最小血管內膜腔截面積、支架體積無顯著性差異(表2);隨訪時參考段血管面積、最小支架截面積、支架體積等無顯著性差異(表2),但由于內膜增生(新生內膜面積及體積較術后即刻及無再狹窄組明顯增大,P<0.01,圖1)致最小血管內膜腔截面積再狹窄組較術后即刻及無再狹窄組明顯減小(P<0.01).表2兩組血管內超聲病變情況圖1支架術后8mo隨訪時可見血管內膜明顯增生3討論關于PTCA再狹窄的機制,一般認為與急性期的血栓附著、血管的彈性回縮、慢性期的血管內膜增生以及血管負性重構等有關.而支架置入可以防止血管彈性回縮,減少了血管重構的發生,明顯減少了PTCA后的再狹窄,但仍有一定的再狹窄率[1].多項研究顯示支架術后再狹窄的發生機制與支架內新生內膜增生、血管重構、慢性支架彈性回縮等有關,而血管內超聲研究發現支架內再狹窄則完全是新生內膜的結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再狹窄組新生內膜面積及體積明顯增大,支架體積及最小支架截面積無明顯的變化,提示其主要發生機制為內膜增生,與支架的回縮及血管重構無明顯的關系.慢性支架彈性回縮過去被認為是支架術后再狹窄的一種機制,然而IVUS提供的信息揭示實際上支架彈性回縮可能與支架置入不理想有關.由于支架張開不完全,導致動脈回縮而產生一種支架回縮的假像[7].侵入性擴張可導致內膜損傷而致更多內膜的增生和[1][2]支架術后晚期管腔直徑減少,研究自膨張支架置入后的效果揭示,因其在初期對血管壁的損傷較少,對內膜的刺激減少,與球囊擴張后支架置入相比,晚期血管腔也減少到最低限度[8].關于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預測因子,目前比較明確的有:支架越長,血管徑越小,越易發生再狹窄,且與支架置入前血管內膜損傷程度有關,高壓擴張致內膜損傷則多發生再狹窄,軟斑塊也是再狹窄的預測因子之一[9].而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也較多易發生再狹窄.郭軍等研究表明[10]糖尿病、長病變和多個支架是再狹窄的獨立危險因子.本研究因研究例數較少,尚未發現再狹窄與糖尿病、高脂血癥及球囊擴張壓力之間的關系.考慮支架術后再狹窄主要因內膜增生所致,目前使用藥物涂層支架且不用預擴張,因可減輕內膜損傷、防止細胞增殖而降低了再狹窄的發生率.因此近年來有關各種藥物涂層支架、冠脈內放射治療、基因治療及口服藥物的研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內膜增生,從而為解決支架內再狹窄帶來了希望.【參考文獻】[1]MacayaC,SerruysPW,RuygrokP,etal.Continuedbenefitofcoronarystentingversusballoonangioplasty:OneyearclinicalfollowupofBENESENTtrial[J].JAmCardiol,1996,27:255-261.[2]陳文強,張立,張梅,等.血管內超聲和病理學分析對比研究動脈粥樣硬化兔不穩定斑塊的破裂和血栓形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13(10):777-779.[3]李俊峽,鷹津良樹,宮本忠司,等.急性冠脈綜合癥與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脈病變的血管內超聲比較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13(4):256-258.[4]PaulS,StevenN.Understandingcoronaryarterydisease:Tomographicimagingwithintravascularultrasound[J].Heart,2002,88:91-96.[5]李俊峽,鷹津良樹,宮本忠司,等.冠脈病變的血管內超聲與冠脈造影的比較研究[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13):1191-1193.[6]MachF.Towardnewtherapeuticstrategiesagainstneointimalformationinrestenosis[J].AtherosclerThrombVascBiol,2000,20:1699.[7]JameW,GilM,SheridanN.RoleofIVUSafterhighpressurestentimplantation[J].AmHeartJ,2000,139:643-648.[8]李俊峽,鷹津良樹,宮本忠司,等.血管內超聲對Radius支架近期及遠期效果的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13(1):32-34.[9]SaharaM,KirigayaH,OikawaY,etal.SoftplaquedetectedonIntravascularUltrasoundisthestrongestpredictorofinstentrestenosisanintravascularUltrasoundstudy[J].EurHeartJ,2004,25(22):2026-2033.[10]郭軍,程祖享,楊新春,等.冠脈支架內再狹窄的相關因素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4,27(3):234-236.
婦產科手術患者感染發生機制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來,婦產科類的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由于婦女的體質一般都比較弱,所以婦產科手術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感染,當發生感染的時候其治療結果或者是護理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增加并發癥的發病率。與此同時,婦產科手術患者發生感染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對此,文章探析了婦產科手術患者常見感染防治措施。
【關鍵詞】婦產科;手術;感染;防治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資料選取某醫院2016年接受治療的22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她們的年齡在25歲~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歲。在220例患者中,有117位患者是婦科手術患者,而103位患者是產科手術患者。主要的疾病包括有卵巢和子宮餓腫瘤、剖宮產以及陰道分娩等等。根據隨機分配的原則,將2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110例和干預組110例,對照組和干預組患者的平均年齡以及病癥等等資料都沒有太大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評價指標
教育投入經濟效應發生機制探討
一、引言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通過教育形成的各種知識和能力為個人和社會帶來的經濟價值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大得多。教育投入規模決定了教育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教育投入結構決定了教育經費投入的方向,并間接決定了教育的產出方向。教育投入規模和結構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可以促進實業發展,并最終促進經濟增長。教育可以實現自然與人文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因此重視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中,不同要素投入的數量、方式和效率,在技術處理中其績效評價體系往往注重相對效率而非絕對效率。因此,有必要通過規范的實證方法對區域層次的教育投入和經濟增長關系進行分析,厘清具有不同教育發展基礎地區其教育投入產出效率,考察這些區域的經濟增長與教育投入之間因果關系如何等問題,為教育投入這一重要的公共資源在區域選擇、類型選擇以及方式選擇提供參考。
二、教育提高人力資本質量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
全要素生產率主要是資本要素與勞動要素的投入無法解釋的那部分經濟增值,換言之,這是能夠導致經濟增長的其它所有要素的合計數。一般而言,這些其它生產要素涉及人力資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生產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社會經濟制度等諸多方面,在這要素中,人力資本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謂人力資本是勞動者在教育與培訓過程中所產生的對個體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知識、能力。學校教育在人力資本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具有決定性,這是因為系統的學校教育是勞動者知識能力以及品德形成的關鍵渠道,同時也是勞動者后續工作培訓的基礎。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逐漸過渡到知識經濟階段,科學知識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人力資本漸趨成為全要素生產率的核心要素。全要素生產率的構成要素均不同程度依賴于人力資本的數量和質量。所以,如果通過教育提高一國的人力資本是推動一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推動教育發展質量,改善人力資本水平,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發展的共同政策導向。事實上,從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轉向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本質上就是將經濟增長戰象全要素生產率驅動。而教育恰是通過提高改善人力資本的數量和質量,改進全要素生產率,最終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具體可以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投入可以強化勞動者的學習技能,從而改善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尤其是在一個國家的勞動要素數量達到瓶頸,同時勞動要素成本持續提高的情況下,也就是劉易斯轉折點來臨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就成為改善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第二,教育過程實現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推動知識創新與科技創新,推動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進步與產品更新換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現階段,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把加大教育改革,改善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視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國策。盡管不同國家的科研制度存在差異,但大學教育在一國創新體系之中的關鍵地位不容忽視,尤其是作為研究生大學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研究中普遍占據主導地位,在一國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職能。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基礎,恰是因為這些基礎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諸多的戰略性、原創性重大科技進步。若是沒有早期的基礎研究,就不可能有現今的一系列科技的快速發展。
三、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增長
產業結構的持續升級優化是一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一國經濟增長本身是該國產業持續優化升級的過程。而此處所指的產業升級,涉及一國的經濟發展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而后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或者說,一國經濟發展的重心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進一步轉向第三產業,而在每一產業內部亦存在不斷升級和優化。比如第一產業從傳統的農林牧副漁業向以科技成果為基礎的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和升級,第二產業從傳統的輕工業向重化工業,從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附加值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第三產業的升級過程則是從傳統的餐飲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化,現代副業涉及信息、金融和物流等服務。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是指在不同產業間和產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出的最大化,并實現不同產業間的有機融合。在這一過程中,影響產業升級的因素眾多,比如,勞動的分工和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技術的進步以及教育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在所有因素中,教育在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過程中具有基礎和決定性的影響。
醫療衛生機構會計監督制度探討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越來越好,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將關注的目光投入到基層醫療衛生方面,如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的工作效率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眾所周知,會計監督一直以來都是保證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有關工作能夠有序進行的重要環節。然而,在目前許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存在著不看重會計監督的現象,會計監督的有關機制及部門都是不完善的,以至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管理方面相當混亂,對醫療服務水平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從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監督機制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現在存在于其中的問題進行探究,以提供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監督;內部監督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監督制度的現狀
(一)財務管理制度極其不規范。財務管理制度的不規范要分為兩方面來看待,一方面是財務手續的不健全問題,主要體現在: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當中的審批不夠規范,大額的支出沒有經過開會討論就隨意支出、盲目投資項目,沒有充分對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就隨意投資造成了財務方面的嚴重虧損或者開支無度,隨意的揮霍浪費、沒有及時進行賬款結報,甚至有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干部一年來積攢了上萬元的白條、在進行財務報銷時的憑證不夠規范,收款收據以及內部收賬不入賬的現象經常發生等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賬目還不規范,主要體現在:會計方面的賬簿以及科目的設置不嚴謹,經常發生有賬無物或者有物無賬以及有總賬但明細賬不足的情況、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一些工程或者項目的開支不記賬、未能計入總賬之中等等一系列的情況都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生嚴重的影響。(二)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不足,沒有完善有關管理制度。由于大多數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遠離城市,導致其內部的人員相對于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來說處于相對匱乏的局面,甚至在許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當中,并沒有專門的負責會計方面的人才,僅僅是由財務人員擔任,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方面的工作很難保證質量。盡管國家針對于此種情況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職責進行完善、規范,但是依舊存在著諸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無法落實這些政策的情況發生。此外,會計操作的人員對于上級管理人員出現違規違紀的情況下往往會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處事,任由這些情況的蔓延,并沒有進行及時的糾錯,這些都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監督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財務支出時,必須嚴格按照管理和審批制度的規范來執行,嚴格按照《會計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管理制度、會計內部的控制制度以及財務牽制方面的相關制度規定,在進行財務支出時,必須按照“三有”的原則進行支出,有對于支出項目有合法的原始憑證,支出的項目必須合理,以及有專項的負責人簽字,例如項目的經辦人、單位負責人或者主管的領導簽字,堅決杜絕領導代報,以及白條抵庫、白條報賬的情況發生,嚴格按照財務制定的財務預算進行撥款,不能揮霍無度。(二)強化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人員的監督與管理活動,并完善規范其日常運行的流程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方面有關從業人員在進行聘用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并完善對會計方面的有關人員正式上崗前的培訓及教育工作,從根本上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以及業務素養,通過不斷增強他們的法律、會計方面相關的知識,達到增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明辨是非以及遇到問題時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如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于會計監督與管理方面的需求。通過對會計從業有關的人員進行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的行為,對他們的成長機制進行不斷的改革以及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隊伍的穩定性,才能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方面的有關的工作的連續性以及持久性帶來巨大的幫助。最后通過對會計有關的從業人員的正常工作的方法以及行為進行保護工作,才能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營造一個良好的會計監督的氛圍,才能保證會計方面的從業人員對《會計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工作落實,嚴厲杜絕出現一切越線情況的發生,堅決打擊一切違法違紀以及腐敗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監督制度不斷完善,保證整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轉。
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方案
為認真做好全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化解工作,確保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新的運行機制和持續健康發展,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衛生廳關于清理化解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實施意見的通知》(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制止新債、鎖定舊債、明確責任、分類處理、逐步化解”的總體目標,在嚴格制止發生新債基礎上,從年起,用2年左右時間完成全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債務清理化解工作,同時建立起制止發生新債的有效機制。
二、工作原則
(一)明確責任。市政府對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化解工作負總責,財政、衛生、審計、監察等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二)據實清理。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統一部署,扎實安排,認真細致摸清本單位債務底數,必須做到賬目清晰、債務形成緣由充分、相關原始資料齊全,不得虛報亂列,確保鎖定的債務真實可靠。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抓好督促落實。
芻議社區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及路徑
一、從體制入手,引導醫師以多種方式到基層執業
為增加社區衛生服務的競爭和激勵,建議探索體制上的微調,在不沖擊現有社區衛生管理體制情況下,采用多種方式將具有一定資質的執業醫師通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后以全職或兼職的形式充實到社區衛生隊伍,而把社區衛生機構轉化為相應的管理平臺。由上海市級層面出臺引導扶持政策,在社區全科醫師不足的區縣先行試點。
1.具體做法。
(1)鼓勵其他執業范圍的醫師(主體是二、三級醫院醫師或個體行醫醫師)取得全科執業資格后到基層承擔家庭醫生服務工作。
(2)二、三級醫院醫師到基層執業可有3種方式供選擇。一是開辦個體診所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服務合同;二是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聘用(建議探索此類醫師在原單位停薪留職的有關政策);三是醫療聯合體內上級醫院醫師流動到社區衛生機構。如選擇開辦個體診所的方式,醫師可自行聘用若干護士和助手組成全科團隊。
(3)在合同框架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承擔家庭醫生制服務的個體行醫醫師(個體診所)進行管理,提供后臺支撐和保障。有關管理措施包括:對個體診所開展服務的情況進行考核、配合執法部門做好對個體診所規范執業的監督等。有關支撐和保障措施包括:在考核基礎上,向個體診所支付有關服務費用(初步考慮醫保和財政仍以社區衛生機構為單位進行支付和投入);提供信息化支撐;必要時提供服務場所等。在醫師接受社區衛生機構或醫療聯合體聘用的情況下,醫師則作為社區衛生機構或醫療聯合體的工作人員為居民提供服務,具體管理不再展開。
新財務會計制度財務管理研究
摘要:在我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人們期望具備更具穩定性的社會保障、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所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階段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愈發重要。隨著我國醫療機制的革新以及法規條例的修訂,基層醫療對我國社會民生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資金投入也在日漸提升,然而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其財政管理工作中依舊存有許多問題,因此,相關工作者必須對此給予高度重視以及關注。本文主要針對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進行簡略的探析。
關鍵詞:財務會計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
在我國社會全面發展的帶動下,人們對基礎醫療衛生服務的期望與要求日漸提升。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其主要以所處區域周邊的人民群眾提供完善的基礎公共衛生服務以及相應的醫療服務。自新醫改至今,我國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我國統一部署推行了基礎藥物機制,同時實施了零差價率銷售。除此之外,現階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金收益由原來傳統的服務收費、藥物收費支出以及政府補助三種途徑轉換成服務收費以及政府補助兩種途徑,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在此現況下,面對著巨大的負擔,在此負擔下,財務管理質量與水平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行造成了極大影響。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未給予財務管理高度重視。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身行業性質具備較強的特殊性,所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常規管理的過程中,多數情況下會過于關注醫療技術的革新以及優化,針對其財務管理而言,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與關注。我國現階段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核心收益均源自于醫療衛生服務以及財政補貼,所以,在其正常運行時,對于成本支出等多種問題完全不需要存在任何顧慮,由此也就造成了許多身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層的工作者對財務管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通常在對財務會計崗位任命缺乏考量,對財務會計工作者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能力缺乏高度重視,由此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財務管理無法正常開展的問題出現。(二)財務管理制度仍有缺陷。因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相關管理者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未對財務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并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無論是收益,還是支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隨意性,從而促使財務管理在開展常規工作時,財務管理者未遵循財務管理體制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問題頻頻發生,通常而言,其會在以下幾點中表現的較為明顯:首先,當財務會計者在對各類票據展開全面審核以及管理的過程中,其操作缺乏規范性,借助白條賒賬問題頻頻發生,更有甚者,在沒有具備健全的原始憑據以及合法憑據的情況下,都會憑借私人交情,予以批準。其次,報銷工作缺乏嚴謹性,多數情況而言,上級領導通過口述所下達的指令,無論其有無憑據,都可與從財務會計者處提前預支資金。最后,職位劃分缺乏科學性,現階段,我國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把財務會計以及財務出納做進一步的劃分,由此一來也就不能形成一個相互約束、監管且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由此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財務管理無法落實到實處,其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僅是走個流程過程,促使其財務管理失去效用的問題發生。而也正是因為上述種種隨意收支的現象,造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能精準的了解與控制自身的財務收支現況以及實際的運營情況。(三)資產利用率偏低。就現階段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資金利用率偏低長期以來都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通常情況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涉及到的資產均是由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與流動資產等多種資產所構成,在每種類型的資產內還可以劃分成多個明細種類。然而,在具體的資產管理內,往往因為管理者綜合素質較差,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財務活動項目日漸增多等現象的,促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產管理發生賬目混亂、私自挪用資產以及固定資產報廢缺乏嚴謹性等問題頻頻發生,而這不斷會對其資產利用率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為其未來發展增加許多風險問題。
二、新財務會計制度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肝病中細胞凋亡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肺病;細胞凋亡;凋亡機制;檢測
【論文摘要】細胞凋亡是通過正常的方式在多細胞生物中消除不需要的、衰老的和受損的細胞,使機體細胞有絲分裂的速度與凋亡的速度相平衡。認識肝病發生、發展中細胞的異常凋亡有重要作用。
細胞凋亡是一個主動過程,是機體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受到刺激后,導致細胞產生一系列形態和生化方面的改變而引起的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
一、細胞凋亡機制與檢測方法
1.凋亡機制
細胞凋亡的生化特點包括質膜磷脂排列方向改變、細胞內離子環境自穩改變、蛋白酶和核酸內切酶激活分別致細胞蛋白質裂解和DNA斷裂、細胞內產生神經酰胺、線粒體功能障礙、谷胱甘肽耗竭以及轉谷氨酰胺酶激活。參與引發細胞凋亡的蛋白酶有多種,包括半胱氨酰天門冬氨酸特異蛋白酶家族成員和組織蛋白酶等。特別是caspase家族成員與細胞凋亡關系最為密切,至少有14種哺乳動物caspase已獲克隆,但僅對caspase-3和caspase-8的功能有所了解。caspase-8在細胞凋亡中發揮啟動作用;caspase-3在細胞凋亡中發揮效應作用。由于各caspase可相互激活,所以caspase蛋白酶級聯反應是導致細胞凋亡結構改變的主要環節。線粒體功能障礙在細胞凋亡發生機制中起關鍵作用,能促進線粒體功能障礙的因素很多,包括各種有害刺激和信號傳遞過程,其中某些配體/受體相互作用最為重要。配體與靶細胞表面受體相結合,就導致復雜的多蛋白復合物形成,即將凋亡信號傳遞給效應蛋白酶FLICE,FLICE與caspase-8相互反應可激活caspase-8,caspase-8激活后就通過某些不明的機制引發線粒體功能障礙。線粒體功能障礙導致細胞色素C釋放,細胞色素C與凋亡激活因子-2相結合,使caspase-3激活。caspase-3又激活DNA斷裂因子,導致靜息狀態的核酸內切酶激活,最終引起DNA斷裂。從線粒體功能障礙到DNA斷裂,是細胞凋亡生化途徑的共同途徑。在肝細胞凋亡發生機制中,以Fas配體/Fas受體引發凋亡信號級聯反應研究得最多。此外,轉化生長因子β1及其受體、腫瘤壞死因子及其受體在肝細胞凋亡發生機制中均起重要作用。細胞凋亡的主要調節因子是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家族的成員。Bcl-2,通過抑制凋亡以延長細胞存活時間,是哺乳類動物細胞凋亡的一種強大抑制因子。與Bcl-2關系密切的同源物是Bcl-x,有兩個RNA拼接變種,長Bcl-X是較大的拼接變種,短Bcl-X是短拼接變種。
基層衛生機構債務管理工作意見
以藥補醫”機制逐步扭轉,隨著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全面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往形成的債務問題進一步顯現,影響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行。為確保基本藥物制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新的運行機制和持續健康發展,度順利實施。根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清理化解鄉村債務工作的有關要求,現就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嚴格制止發生新債的基礎上,各省(區、市)要按照“制止新債、鎖定舊債、明確責任、分類處理、逐步化解”總體要求。用2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長期債務的清理化解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縣級人民政府具體實施。中央財政按照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誰舉債誰負責。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本省(區、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化解工作負總責。
對地方債務清理化解予以適當補助。適當兼顧東部地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