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交易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19:51: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非法交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非法交易

非法交易市場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整頓市場秩序,取締無照經營和非法交易市場,有效地保護合法經營,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本市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本市從事經營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向本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或者臨時營業執照)后,按核準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在指定的經營場所從事經營活動。

農民出售農副產品,應當在集市或者指定的交易場所進行。

第三條經批準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遵守國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服從管理部門的管理。

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買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自由買賣的物資、物品。

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從零售商店或者其他渠道套購緊俏商品,就地加價倒賣。嚴禁銷售假冒、劣質商品。

查看全文

食品非法交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根據市衛生局《徐州市餐飲消費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以及打擊私屠濫宰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徐衛傳(2009)第1號)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區餐飲消費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以及打擊私屠濫宰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專項整治),請認真組織實施。

一、整治目標

全面整治餐飲消費環節食品添加劑的采購和使用、豬肉的采購和加工。通過集中整治,確保餐飲單位使用的豬肉來自定點屠宰廠,嚴格落實采購食品添加劑、豬肉索證索票制度和臺賬制度;有效打擊和遏制餐飲加工過程中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以及使用私宰肉、病害豬肉等不合格肉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二、工作安排

本著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嚴厲打擊在餐飲消費環節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嚴防私宰肉、病害豬肉等不合格肉品進入餐飲消費環節。同時,著力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把整治與規范、監管與自律的各項措施有效結合并抓好落實。利用4個月左右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完成專項整治的任務和目標。

(一)自查自糾階段(2009年1月10日之前)

查看全文

城市非法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充分認識此次清理整頓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切實措施清理整頓非法交易場所,構建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防范金融風險,保護投資合法權益,凈化要素市場發展環境,促進地方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二、工作原則

(一)屬地負責、分工協作。各轄市、區根據屬地管理原則,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市公安、工商、銀監、人行、通信管理等有關單位按照部門職責,對清理整頓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導,確保本次清理整頓工作取得實效。

(二)積極穩妥、分類指導。在清理整頓工作中,要根據各類交易場所的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積極穩妥地推進。對各類交易場所要全面摸清情況,做好調查分析工作,制訂具體解決措施,實行“一案一策”,避免“一刀切”。

(三)規范監管、促進發展。既要取締非法交易場所,打擊違法交易,糾正違規行為,又要進一步明確監管主體與監管責任,促進交易場所依法規范發展。同時積極培育金融要素市場,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病死豬非法交易整治活動方案

一、整治目標

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查處出售、運輸、儲存、銷售和加工病害豬肉的各個環節,進一步遏制私屠濫宰違法現象的發生,維護肉品市場正常秩序,確保全縣人民吃上“放心肉”。

二、整治范圍

堅決取締私屠濫宰窩點,嚴厲打擊出售病死豬、病害豬肉違法行為。嚴把市場準入關,使進入市場、超市、飯店的肉品均來自定點屠宰企業。嚴肅查處出售、轉讓、冒用或者使用偽造肉品檢驗證、章和許可證的行為;嚴格監督生豬屠宰廠的入場驗收、屠宰操作、肉品品質檢驗、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等情況;重點是城鄉結合部私宰戶和肉食品加工企業,要加大查處的密度和力度,確保此次活動取得實效。

三、部門分工和牽頭部門

打擊私屠濫宰,對生豬定點屠宰廠的入場驗收、屠宰操作、肉品運輸、無害化處理、各項制度的建立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此項工作由商務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4月1日-4月3日);強化產地檢疫,完善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加強對生豬養殖場的監督管理,防止出售病死豬的違法行為,此項工作由牧業管理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4月3日-4月5日);監督餐飲單位、集體食堂和肉品加工企業的進貨索證索票和臺賬制度,確保所使用的豬肉均來自定點屠宰廠,嚴防私宰肉、病害肉等不合格肉品進入餐飲和加工環節,此項工作由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4月6日-4月8日);加強對豬肉流通環節的監管,加大對豬肉銷售攤點尤其是集貿市場、社區超市的檢查力度,監督其進貨索證索票和建立臺賬制度,確保市場上所銷售的豬肉均經過檢疫檢驗合格,并且具有檢疫章證和檢驗章證,此項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4月9日-4月11日);嚴厲查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對暴力抗法的,要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項工作由公安局負責(具體時間隨其他牽頭部門)。

查看全文

嚴厲整治銷售病死豬肉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嚴厲打擊和依法查處本鎮的病死豬肉非法交易為重點內容,生豬飼養場(戶)、屠宰場、農貿市場為重點環節,以病死豬肉非法交易比較集中和影響較大的重點地區開展專項行動。加大檢查力度,針對豬肉質量安全薄弱環節,加強巡查,堵塞漏洞,進一步遏制屠宰病死豬、出售、運輸、儲存和加工病死豬肉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豬肉市場正常秩序,保證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二、整治任務

(一)加強飼養環節監管,嚴厲打擊病死豬非法交易行為

加強對本鎮生豬飼養環節的監督管理,全面開展飼養場(戶)生豬強制免疫,建立生豬強制免疫檔案;開展“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檢測;加強產地檢疫,完善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生豬耳標制度,建檔造冊,無產地檢疫證明、無耳標的不準出場和調運;生豬出欄前,養殖場(戶)提前申報檢疫,檢疫人員嚴格按照產地檢疫規程實施臨欄檢疫,認真查驗養殖檔案、免疫記錄、動物標識、個體健康狀態,依法出具檢疫證明,做到合格動物出證率100%,檢出染疫或疑似染疫動物依法處理率達到100%;督促飼養場建立和完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記錄臺賬;把好生豬調勻關,嚴格執行準調證明制度,杜絕來自疫區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流入;依法查處和曝光飼養場與不法商販相互勾結非法交易病害豬的違法行為案件,從源頭上有效控制病死豬流向流通環節。

(二)加強屠宰環節監管,嚴厲打擊屠宰病死豬肉的行為

查看全文

預防個人檔案進入文化市場黑手

2004年4月14日荊楚在線《干部檔案流入收藏品市場,檔案部門展開調查》報道,在漢口崇仁路收藏品市場記者看到大量的“干部檔案”堆成一堆,有的個人檔案售價都高達上千元。2009年12月30日在南海網《私人檔案流入海口古玩市場,收藏者尋主人》的報道中,記者看到海口古玩市場的一位收藏者急于尋找流失在舊貨市場的四份檔案的主人或其后人,這些檔案材料均為個人有效的機密檔案。2010年12月20日青島新聞網記者到青島昌樂路文化市場探訪,在多家攤位前發現了非法售賣的個人檔案,其中有濟南鐵路局公安處、青島市紡織工業總公司等多家單位的個人絕密檔案。除了在古玩市場或舊貨市場能夠見到個人檔案的交易,在國內兩家較大的二手商品網絡交易平臺“孔夫子舊書網”和“淘寶網”上也能輕易地找到個人檔案的拍賣,且價格不菲。這里我們首先會產生疑問,這些個人檔案怎么會流入到文化市場進行交易呢?通過對部分古玩市場或舊貨市場的攤主了解,我們發現,這些個人檔案流入文化市場的主要渠道有三種情況:

一是被檔案主人原所在的單位棄置后流入文化市場。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重組或者倒閉之后,由于這些檔案沒有人管理或沒有單位接收所致。

二是被不法分子盜取后流入文化市場。由于一些單位人事檔案管理理念落后,給不法分子盜取人事檔案提供了可乘之機,加之目前絕大多數文化市場管理混亂,人事檔案的交易處于失控狀態,因此,不法分子盜取的人事檔案便堂而皇之地流入二手商品交易。

三是個人人事關系變動也容易造成檔案“莫名其妙”地丟失。比如說在兩個單位之間轉檔案,或者是退休后從企業轉到街道,就容易出問題。個人檔案的交易行為肯定是違法的。個人檔案流入到文化市場會給國家和個人帶來極大危害。

個人檔案屬于國家機密,個人檔案流入市場容易造成國家機密泄露。個人檔案往往涉及當事人所參與的歷史進程,有些進程能夠從側面反映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事實,因此,無數國家都將個人檔案歸屬于國家機密,嚴禁個人泄露和私自保存個人人事檔案材料,更不能無條件地向社會公開或提供有償服務。個人檔案還涉及個人隱私,個人檔案流入市場還容易泄露個人隱私。個人檔案的內容涉及個人獎勵或懲罰、家庭成員信息等諸多方面,“一些檔案文件上有意無意地、或多或少地載錄有事關當事人隱私的信息。”因此,根據我國檔案法相關規定,各級各類檔案機構必須嚴格執行檔案保管期限以及銷毀檔案的程序和辦法,禁止擅自銷毀檔案,嚴禁倒賣牟利。

那么,該如何規避個人檔案流入到文化市場交易呢?

查看全文

貫徹嚴厲打擊違法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打擊整治違法建設的工作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廣泛發動群眾,統一思想,下定決心,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查處違法建設,強化城市管理,美化人居環境,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真正維護好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品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文明程度,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縣縣城及鄉鎮政府所在地,長期以來。特別是縣城規劃區,由于群眾遵紀守法、執行規劃的意識較為薄弱,加上一些部門在執法及管理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監督不嚴,打擊懲治不力,滋生了違法建設現象長期泛濫的勢頭。據調查統計,從2003年起至今,縣城規劃區內共有違法建設413戶,占地40672.88㎡,建筑面積82083.78㎡。其中,新占地建房179戶,占地23606.23㎡,建筑面積42267.5㎡;拆房建房105戶,占地10557.27㎡,建筑面積24658.04㎡;屋頂加層101戶,占地2235.59㎡,建筑面積14745.24㎡;新占地剛建基礎的28戶,占地4273.79㎡,部分已建建筑面積413㎡;非法交易取得土地建房的69戶,占地7300.02㎡,建筑面積約15000㎡。對此,根據《遵義市打擊整治違法建設工作意見》遵黨發〔2010〕45號)要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為維護我縣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正常秩序,有效遏制和及時查處各類違法建設行為,促進我縣城鎮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尊重歷史,堅持政策、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則。

(二)遵循“依法辦事、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一個政策、一把尺子、一視同仁”,堅決杜絕“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軟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的現象,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全力推進打擊整治違法建設工作。

查看全文

嚴厲打擊規劃區違法建設方案

長期以來,我縣縣城及鄉鎮政府所在地,特別是縣城規劃區,由于群眾遵紀守法、執行規劃的意識較為薄弱,加上一些部門在執法及管理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監督不嚴,打擊懲治不力,滋生了違法建設現象長期泛濫的勢頭。據調查統計,從2003年起至今,縣城規劃區內共有違法建設413戶,占地40672.88㎡,建筑面積82083.78㎡。其中,新占地建房179戶,占地23606.23㎡,建筑面積42267.5㎡;拆房建房105戶,占地10557.27㎡,建筑面積24658.04㎡;屋頂加層101戶,占地2235.59㎡,建筑面積14745.24㎡;新占地剛建基礎的28戶,占地4273.79㎡,部分已建建筑面積413㎡;非法交易取得土地建房的69戶,占地7300.02㎡,建筑面積約15000㎡。對此,根據《遵義市打擊整治違法建設工作意見》(遵黨發〔〕45號)要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為維護我縣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正常秩序,有效遏制和及時查處各類違法建設行為,促進我縣城鎮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打擊整治違法建設的工作要求,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廣泛發動群眾,統一思想,下定決心,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查處違法建設,強化城市管理,美化人居環境,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真正維護好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品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文明程度,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尊重歷史,堅持政策、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則。

(二)遵循“依法辦事、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一個政策、一把尺子、一視同仁”,堅決杜絕“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軟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的現象,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全力推進打擊整治違法建設工作。

查看全文

建筑用地執法整改措施

為積極做好我縣中心城區違法用地大清理和違法建筑大整治工作,根據縣人大常委會《關于對縣中心城區清理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筑情況視察的反饋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反饋意見:縣城區部分村民在未辦理任何相關合法手續,就在集體土地上建私房。

整改措施:加強日常巡查與督查,加大對違法違規用地、違法建筑的監管力度,努力做到違法行為的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報告,確保違法違規用地、違法建筑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2、反饋意見:土地私下非法交易現象較為嚴重。有的鄉、村農戶將集體土地或宅基地通過私下交易轉賣給了他人建私房,甚至有的還將拆遷安置土地非法轉讓給他人建私房,從中非法獲利。

整改措施:進一步強化土地執法監察,設立舉報電話,鼓勵和引導群眾當好信息員,嚴厲打擊土地私下非法交易等行為。

3、反饋意見:一些項目法人獲得土地使用權后“圈”而不用,造成土地長期閑置。

查看全文

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市場監管工作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扎實開展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強化煤炭、成品油、車用尿素等產品質量監管,切實將各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為建設綠色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二、重點任務

(一)嚴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和省、市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聚焦上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和省、市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對已整改的環保問題再進行一次“回頭看”,確保過硬整改。對照《縣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中市場監管職責,全面梳理匯總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情況,做到生態環保監管對象和監管任務底數清、情況明。

(二)加大生態環保領域無照經營查處力度。圍繞黑加油站點以及其他涉及環境保護的重點領域,嚴格按照《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采用疏堵結合的工作方式,做好生態環保領域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在排查過程中發現有破壞環境資源的無證無照經營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發現不屬于市場監管部門職責的,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和法律、法規規定的查處部門報告;發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三)全面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一是加強地方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對環境管理體系獲證組織進行雙隨機抽査,重點檢查認證機構的認證過程是否合法規范。對轄區內機動車尾氣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覆蓋日常監督檢査,重點檢查偽造數據、超范圍檢測等行為,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二是督促強化環境保護計量檢定,對申請檢定和送檢的生態環境監測設備、儀器、儀表等按要求及時進行檢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