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5:08: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球金融風暴研究論文
一、美國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并將引發全球金融風暴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警惕全球金融風暴論文
一、美國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并將引發全球金融風暴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論金融風暴啟示企業
在三月份,本地掛牌企業陸續的公布其去年之業績。大部分的企業不是凈利下跌便是虧損,只有少數能取得預期的盈利業績。
分析與探討企業失利原因也許很多,但一般上來說,不外是對國內外市場無法掌握,新產品難以開發,現產品又開始過時,難以推
銷,營業成本增加;專業及敬業人才難找,員工工作紀律松弛,經營策略不當等。現今許多本地企業營業不佳,更是以受到金融風暴之打擊
,及對外投資失利者占較多數。
由于金融業最先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它對整個地區包括本地之經濟景氣,存著普遍不樂觀,對企業申請融資采取非常謹慎的態度,
對再融資之申請,更是少做為妙。目前商業用途房產如廠房貨倉,所
全球金融風暴影響論文
一、美國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并將引發全球金融風暴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責任風暴治庸問責感悟
有法不依,實施責任風暴是建設責任政府的內在要求。有的政府部門即使不依法行政。執法不嚴,監管不力,違法行政,失職瀆職,貪贓枉法,也往往找不到買單者的根本原因就是責任缺失。有些公務員不是不工作,而是工作不努力;不是工作沒有效率,而是效率不高;不是工作沒成效,而是效果不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凡此種種都是由于責任缺失所致。效率政府,服務政府,廉潔政府,信用政府,權威政府也是來自于責任。責任領導發生責任公務員,責任公務員塑造責任政府,責任政府孵化責任社會,責任社會培育責任公民。治國務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先治官。盡責者獎,失責者罰,瀆職者究,違法者買單的責任風暴,必將加快責任政府的建設步伐。
認真學習了市委書記李講話精神和有關文件,局里組織的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加強執行力建設第一階段活動中。要在全市范圍內,各級領導干部中,掀起一場責任風暴,讓責任風暴席卷全市上下每一個層次和每一個工作崗位,以此來提高干部隊伍的執行力。
能不能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實施責任風暴是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動體現。能不能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能不能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鍵在于全體黨員干部有沒有責任心,責任心強不強。李同志在演講中指出,加強心力建設就是要對黨的事業忠誠,對本職工作有心,用心,盡心,心力的核心就是責任心,事業心。嚴格責任追究,賞罰分明,就要建立明確的買單制。全市掀起責任風暴,必將推進干部的責任心建設,為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奠定了心力基礎。
關鍵取決于執政能力,實施責任風暴是提高執政能力的重大舉措。特區能不能肩負起新的使命。而執政能力又取決于責任心,正如李同志所說的心力有多大,能力才會有多強,事業成敗取決于責任心。責任風暴所引發的責任建設浪潮,必將大大提高各級黨員干部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依法執政,總攬全局和防腐拒變的執政意識和執政能力。
通過學習,我深刻感受到市委,區委決心很大,開展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加強執行力建設活動意義有四點:
一,不是刮一陣風,更不是為了整人,治人,其目的在于讓我們每一個干部職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改變假庸前能后庸的消極狀態,添壓力,增動力,強素質,正作風,煥發活力,以強烈的責任意識求變,求新,求和諧,求發展,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切實負起責任來,切實提高執行力。
全球金融風暴分析論文
一、美國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并將引發全球金融風暴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全球金融風暴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
2001年中國投資與消費增長率都有提高,但經濟增長率卻隨出口曲線下降,說明外部需求在主導中國經濟增長,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會變化,所以,要看清未來中國的經濟走勢,就必須先看清世界經濟走勢,特別是美國經濟走勢。
美國經濟存在巨大的資產泡沫,世人對此已有共識。去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未來前景如何,目前大體是三種看法,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我的看法是美國很可能走出“L”型曲線,而結論不是出自美國,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經濟在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后陷入長期蕭條,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資本主義經濟典型的生產過剩危機,而是泡沫經濟破滅后導致銀行體系癱瘓。首先,在過去10年中世界經濟并未發生大的萎縮,在美國經濟帶動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從產業面看,日本始終保持了出口優勢,去年外匯儲備已突破4000億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機顯然不是來自供給過剩;第三,在傳統的資本主義危機中,經濟蕭條也會導致銀行系統紊亂,但經濟蕭條是因,銀行危機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卻出現了因果倒置的情況,是由于銀行系統紊亂導致經濟蕭條,這些都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出現了新特點。
認識這個特點需要展開更大的視角。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完成了工業化,進入到“后工業化”時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完成工業化,進入到這一時代,產業資本開始具有從物質生產領域向外游離的趨勢。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世界貨幣體系進入到不受物質生產增長約束的時代,加上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虛擬經濟急劇膨脹,并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主體。例如,1997年國際貨幣交易額高達600萬億美元,而其中與生產流通有關的貨幣交易只占1%。這說明,世界資本主義在上世紀70年代后,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階段或許可以叫做“虛擬資本主義,因為它既不同于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資本主義,也不同于列寧分析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運行規律以及爆發危機的形式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如果不從這個新視角看問題,許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遠。
例如匯率的決定問題。在傳統經濟中,本幣是否堅挺,取決于產業增長好壞、是否有貿易順差及儲備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經濟和亞洲金融風暴中人們卻看到這些東西統統不起作用,相反,美國經濟在過去10年中制造業處在長期蕭條狀態,國民消費40%依賴進口,經常項下的逆差超過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卻不斷走強,所以在當代世界經濟中,是資本項下的國際資本流入流出決定匯率水平和一國的繁榮與衰退,這說明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運行規律已經發生了變化。
環保風暴的法制改革思索
國家環保總局自2004年12月以來,在環境影響評價執法上,嚴格進行了電站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堅決制止電站的無序建設;清理整頓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嚴肅處理違法違規的環評單位;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的建設項目。這三次嚴格執法就是所謂的“環保風暴”或“環評風暴”,本來是行使職權的正當行為,卻被冠以“風暴”之名,其中的奧妙頗耐人尋味。
一、“環保風暴”所引發的思考
這三次“環保風暴”的有力出擊,毋庸置疑的彰顯了國家環保總局維護環境法律尊嚴與權威的決心,然而,這些風暴的形成恰恰向公眾顯現了我國環境法治中問題的嚴峻性。披露的案例盡管觸目驚心,令國人乃至世界震驚,但是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案例中的種種早已成為大眾眼中習以為常的現象,更甚者,這可能僅為冰山之一角。
國家環保總局刮起“環保風暴”,本是其行使職權的正當行為,合情合理合法,必須得到肯定。但是,更需要引人深思的,是“環保風暴”背后折射出的諸多問題:例如,十幾年前我國環境保護法就確立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但時至今日,為何還有如此眾多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以身試法?
從法治的角度看,這涉及環境立法、執法、司法即環保法治的方方面面,說明我國資源環境法實施的各環節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限于篇幅,本文僅就相關法律的完善提出一些淺見,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環保法律制度設計上的缺陷
亞洲革命風暴歷史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應掌握:歐洲列強對亞洲加緊侵略的范圍、主要方式和危害;亞洲革命風暴中的五次重大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密拉特事件;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性質和作用。
2.通過學習歐洲列強對亞洲加緊侵略,以及亞洲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運動,使學生認識到:隨著歐洲列強對亞洲主要國家侵略的進一步加深,亞洲各國人民幾乎同時用不盡相同的方式進行了反抗和斗爭。
3.通過學習亞洲革命風暴中的五次重大起義,使學生認識到:亞洲各國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著共同的經歷,從而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通過學習印度民族大起義,使學生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在國際交往中尊重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是必要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亞洲革命風暴歷史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應掌握:歐洲列強對亞洲加緊侵略的范圍、主要方式和危害;亞洲革命風暴中的五次重大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密拉特事件;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性質和作用。
2.通過學習歐洲列強對亞洲加緊侵略,以及亞洲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運動,使學生認識到:隨著歐洲列強對亞洲主要國家侵略的進一步加深,亞洲各國人民幾乎同時用不盡相同的方式進行了反抗和斗爭。
3.通過學習亞洲革命風暴中的五次重大起義,使學生認識到:亞洲各國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有著共同的經歷,從而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通過學習印度民族大起義,使學生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在國際交往中尊重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是必要的。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