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5:25: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豐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豐產

夏棉豐產培育技巧

在正午鎮(zhèn)種植夏棉是棉花生產的主體,占棉花種植戶的60%以上,指導棉農掌握夏棉栽培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摸索出了一套高產栽培技術。

1選用早熟品種

小麥選用春性早熟品種,如豫麥18;棉花選用生育期在125d以內的品種,如中棉所17號、泗棉3號等。根據經驗,前茬作物以油菜茬、大麥茬、大蒜茬為好,如果是小麥以豫麥18、偃展4110等春性早熟品種為好,而后茬棉花品種的早熟就顯得特別重要。

因為很多夏花的棉桃只有在霜前長成或者開絮,才不至于使纖維形成因受低溫影響而變劣。在本地常年種植的夏棉品種為中棉所17、泗棉3號等中早熟品種。

2培育壯苗

要使夏棉豐產,必須育苗移栽。育苗時間是5月10日左右,苗齡30d。本地大部分采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建在背風向陽、地勢高、排灌方便的地方,把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直徑10cm、高13.3cm的塑料袋內擺入苗床內,及時進行間苗、定苗、追肥、灌水、防治病蟲害,保證棉苗健壯成長。

查看全文

杜仲豐產林營造技術

1育苗

1.1種子繁殖

宜選新鮮、飽滿、黃褐色有光澤的種子,于秋季或春季月均溫達10℃以上播種,以滿足種子發(fā)芽前所需的低溫條件。種子忌干燥,故宜趁鮮播種。如需春播,則采種后應將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種子與濕沙的比例為1∶3。或于播種前,用20℃溫水浸種子2~3d,每天換水1~2次,待種子膨脹后取出,晾干后播種,可提高發(fā)芽率。以條播為宜,行距20~25cm,播種量20~150kg/hm2。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fā)。幼苗出土后,于陰天揭除蓋草,可產苗木45~60萬株/hm2。

1.2嫩枝扦插繁殖

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長5~6cm的插條,扦插深度為2~3cm,在土溫21~25℃,經15~30d即可生根。如用苯乙酸處理插條,可提高插條成活率。

1.3根插繁殖

查看全文

花生單粒播種豐產培育技巧

為最大限度地挖掘花生的增產潛力,進一步提高花生單產,增加總產。山東省五蓮縣近幾年成功推廣了花生單粒高產栽培技術,使花生產量提高了15%~25%,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將其具體栽培措施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

花生單粒播種要求0~10cm結果層土質疏松通氣好,10~30cm根系層保肥保水能力強、土層深厚、地力肥沃。

花生連作使土壤缺素,導致病蟲害加重,植株矮,落葉多,早衰,果少,果小,產量低[1]。宜采取輪作,花生尤其喜生茬地。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促進土壤養(yǎng)分轉化和根系的生長;還可減輕病蟲草害,不僅當年增產,且可持續(xù)多年增產。深耕要因地制宜,一般以25~30cm為宜。對土層薄、耕層淺的地塊,要逐年加深;對沙性大的土壤摻黏土,黏性土壓砂也是有效的增產措施。花生能很好地利用前茬作物施肥的殘效,因此應增施有機肥和加大前茬作物的施肥量。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山東省五蓮縣宜選豐花1號、花育25號、臨花6號、魯花11號等品種。選擇無風、光照好的天氣帶殼曬果2~3d。曬果能殺死果殼上的病菌,對預防枯萎病有明顯的效果,同時促進種子入土后吸水,促進種子萌發(fā),提高出苗整齊度;精選種子,剔除芽米、蟲米、壞米及過熟米,選一、二級米作種,確保好種下地;用花生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以防苗期病蟲危害,確保一播全苗。

查看全文

探討生姜豐產培植技術

摘要:介紹了生姜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種姜處理、合理密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生姜;種姜處理;合理密植;田間管理

生姜的食用部分為根莖,除了用作調味外,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梅州市旅游業(yè)的興旺,帶動了客家特產“姜糖”的熱銷,對原料生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生姜是喜溫暖、耐陰濕、怕高熱的作物,五華縣氣候非常適合姜的生長,生姜產量高,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好。一般產量45.0~52.5t/hm2,產值4.5萬元/hm2左右。最高姜田產量超過67.5t/hm2,產值達6.00~6.75萬元/hm2以上。為使農民了解生姜的特性,正確掌握種植生姜的方法,確保獲得高產,筆者經過多年實踐研究,總結出一套高產栽培技術,現將其介紹如下。

一、選地整地

生姜要求陰濕而溫暖,較弱光照,適宜溫度為25~32℃,田間土壤濕度以70%~80%為宜,常積水,排水不良,易感病枯死。根據這些特性,種姜時應選擇地勢較高、蔭蔽、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塊。以中性或弱酸性為佳,生姜不宜連作,選地時注意避免選擇前作是姜、煙草等作物的地塊,以防止姜瘟病的發(fā)生。需輪作3年以上,可與水稻或與芋頭、瓜類、豆類等輪作、間作。由于生姜的根系不發(fā)達、分布土層較淺,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為此地塊要深翻、曬白,開好排水溝,起高畦種植。畦寬80cm,高30cm,溝寬30cm,并施足基肥,施優(yōu)質農家肥30t/hm2加過磷酸鈣750kg/hm2。

二、種姜處理

查看全文

小乘黑楊樹豐產林營造技術

1小乘黑楊樹的育苗技術

小乘黑楊扦插育苗技術易掌握、管理方便,母本優(yōu)勢不易退化,成本低,因此采用扦插育苗。

1.1采穗

一般在3月末采穗。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插條進行切穗,每段插穗長12~14cm,粗0.6cm以上,插穗上第一芽苞距上切口1cm。切后馬上在水中浸泡24~25小時,然后存放陰涼濕潤處。

1.2整地

選擇土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的平緩土地,秋整地最好。底肥每畝施二銨15L或農肥500L,做成寬1.1m、高15~25cm的苗床,也可以實行壟作。扦插前用乙草度藥劑,每70ml藥液兌水15L噴灑苗床,地膜上適量覆土鎮(zhèn)壓。

查看全文

核桃豐產栽培研究論文

論文關健詞:核桃;豐產;栽培;管理

論文摘要:發(fā)展核桃生產,對于擴大油料、創(chuàng)增出口、繁榮山區(qū)經濟、豐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核桃是一種重要的油料果樹,既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又有很大的醫(yī)藥效用。是目前退耕還林較為理想的經濟林木。為了早結豐產,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一般密植園以3m×2m或4m×3m(畝栽111~156株)定植,嫁接苗第4~5a即可進入豐產期,畝產可達300~500kg。核桃雖然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但因其為深根性果樹,且抗性較弱,應選擇深厚肥沃、保水力強的壤土較為適宜。核桃為喜光果樹,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上建園時,宜選擇南向坡為佳。

1核桃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1溫度核桃屬于喜溫樹種,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及無霜期是:年平均溫度9~16℃,極端最低溫度是-25~2℃,極端最高溫度38℃以下,無霜期150d以下。

1.2光照核桃喜光。進入結果期以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條件,全年日照時數要在2000h以上,才能保證核桃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如低于1000h,核殼、核仁均發(fā)育不良。栽培中,從園地選擇、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須考慮采光問題。

查看全文

小議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

摘要:介紹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包括造林地選擇、整地、栽植、撫育、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為濕地松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

濕地松(PinuselliottiiEnglem)屬植物界種子植物門裸子植物綱松科松屬,原產于美國東南部暖熱潮濕的600m以下低海拔地區(qū)。由于早期生長快,木材質量好,松脂產量高,樹型整齊,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抗逆性,是安徽省引種成功的樹種之一。濕地松適生于年均溫15~23℃、絕對最低溫度不到-17℃的平原、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中部至下部、坡麓,中性至微酸性的紅壤丘陵區(qū),尤以在低洼沼澤地的邊緣生長最佳。較耐旱,在干旱貧瘠的低山丘陵地也能健壯生長[1]。

濕地松是一種良好的廣譜性、速生性造林樹種,具有突出綠化效果,成活率高,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高的特點。濕地松具有很高的木材價值,其生長快,木材質量好,用于造林取材,10~12年便可成材,木材可供建筑、紙漿、纖維用材,也是枕木、電桿及礦柱的優(yōu)良用材。同時,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立木富含松脂,可進行采割加工,松脂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另外,還兼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樹體蒼勁而速生,樹形整齊而優(yōu)美,主干通直挺拔,側枝整齊而不龐雜,可用于長江以南的園林、自然風景區(qū)、高速公路、鐵道兩側的觀賞綠化樹種。濕地松造林從12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進行,主要使用容器苗或一年生裸根苗造林。

1造林地選擇

濕地松是強陽性樹種,喜濕不耐漬,主根深,側根發(fā)達,適合在土層厚度40cm以上、土壤結構疏松、通透性好、排水良好、pH值在4~6之間的土壤中生長。因此,濕地松造林地宜選擇低山丘陵區(qū)山體中、下部,坡度小于20°,坡向為全坡向,排水、肥力中等的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潮土,海拔400m以下的平坡、緩坡、斜坡的中部、下部、谷地、平地,背風向陽,土層較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2]。

查看全文

板栗豐產栽培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板粟;生長特性;豐產栽培技術;豫南大別山區(qū)

論文摘要介紹了豫南大別山區(qū)板粟豐產栽培技術,包括選地、整地、栽植、撫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內容,以供板粟種植戶參考。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是栗屬的一個種,原產我國。它是重要的干果,富含糖、淀粉、蛋白質和多種礦物元素,鮮食、炒食、作菜肴、加工罐頭、栗粉、栗面等均可。據有關資料報道,在20世紀80年代信陽外貿出口商品中,茶葉達到150t,板栗達到3298.26t,曾經和信陽毛尖茶享有同等聲譽。然而近幾年來,由于經營管理滯后、品種老化等原因,板栗產業(yè)發(fā)展出現了停滯不前,甚至萎縮的現象,信陽板栗生產發(fā)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危機。并非板栗本身產量低,而是栽培管理技術、立地條件等原因所致。只要品種選擇得當,立地條件適宜,栽培管理技術跟上,板栗獲得豐產是可能的。

1生長特性

板粟于3月底至4月初萌芽,4月上旬展葉,5月底至6月初開花,6月中旬栗蒲形成。8月下旬堅果開始發(fā)育,果重增加最快的時期是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實成熟,11月中下旬落葉,落葉后至翌年3月中旬為休眠期。嫁接板栗3~4年投產,7~8年后進入盛果期,40~50年后產量逐年下降。在密植栽培的情況下,2年投產,4~5年進入盛果期,20~30年產量下降。而散生板栗,百年以上仍可大量結果。

2豐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杉木豐產栽培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杉木;豐產;造林技術

論文摘要:從整地、選種、育苗、起苗假植、運輸、造林和撫育管理等方面介紹了杉木栽培技術,以期為建設以杉木為主的用材林提供參考。

杉木又名刺杉,是主要用材林樹種,生長快、材質好,木材普遍用于建筑、橋梁、桅桿、家具和農具。杉木可以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吸毒防塵,消除噪音,還為多種經營開辟了門路。因此,多種杉木,種好杉木,加速以杉木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設,是當前林業(yè)生產的一項迫切任務,對支援國家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有重要意義。

1因地制宜,細致整地

根據杉木生長特性、經營要求、地形條件以及當地勞力情況,可因地制宜采取全墾、撩壕(抽槽)、水平帶(水平階)整地。坡度較大的山地,全墾要注意水土保持;坡度比較平緩的山地和丘陵,全墾之后再筑成水平帶,帶上挖定植穴。

2選種

查看全文

探索花椒豐產培育技術方法

摘要:介紹了花椒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苗木繁育、整地栽植、栽后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期為花椒的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花椒;苗木繁育;整地栽植;栽后管理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還是重要的食品調味原料。它喜陽光、耐干旱、耐瘠薄,特別適宜于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是一種集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價值于一體的兼用樹種,是西部干旱地區(qū)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理想樹種。現根據岐山縣曹家鎮(zhèn)魚龍村群眾近幾年在實施“退耕還林”中的實踐經驗,將花椒的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苗木繁育

一般8~9月是花椒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花椒育苗采種的大好時機。當前推廣的品種主要有大紅袍(獅子頭)、小紅袍、黃金椒、油椒等。采種樹應選擇樹勢強壯、結實多、品質優(yōu)良的中齡樹。采收時選用成熟充分、果實外皮紫紅,種子外表藍黑色、飽滿、無病蟲的花椒作種。新采的種子先用清水選去秕籽,然后用溫水配制成1%的堿水或1%的洗衣粉溶液,浸泡2d(用水量以淹沒種子為宜)。反復搓洗種皮上的油脂,直至種子表面呈灰白色為止。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種皮上的堿液,拌入草木灰即可播種。花椒從幼苗開始就要求陽光充足,苗床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播前精細整地,打碎土塊,做到上虛下實。結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機肥60~75t/hm2,尿素120~150kg/hm2,過磷酸鈣450~600kg/hm2,草木炭750kg/hm2或硫酸鉀150~225kg/hm2。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做畦,畦寬1.0~1.2m,畦長6~10m。在準備好的育苗畦內開溝,溝間距20~25cm,深4~5cm,溝寬8~9cm,溝底踏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溝上培土,翌年開春后,檢查發(fā)芽情況。當少量種子破土時,刮去上部覆土,留下部覆土3~4cm厚,當種子80%以上破口時,再刮1次土,留1~2cm。播種量75~90kg/hm2。播期應在土壤封凍前,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椒產區(qū)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采種后立即播種。花椒秋季育苗,種子出土時間長,較春播出苗早,因此在干旱地區(qū)或苗床土壤黏重的地方,播后可采用地膜或麥草覆蓋,干旱時可噴水,但不能大水漫灌,經常保持苗床土壤濕潤。當幼苗長到3~4cm高,有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當苗高達到10cm時定苗,苗距5cm左右,留苗30~45萬株/hm2;及時灌水排澇;適時追肥,促苗早發(fā);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清除苗床雜草;保證花椒幼苗健壯生長。

二、整地栽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