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7:16: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空氣源熱泵機組分析論文
摘要摘要:本文介紹了空氣源熱泵機組的種類和發展;分析了空氣源熱泵機組在全負荷和部分負荷下的性能系數;對冬季和夏季的能耗新問題進行了討論;通過和水冷式冷水機組系統的比較,分析了空氣源熱泵系統的特征;并且借鑒了一些國外的空氣源熱泵技術,對空氣源熱泵機組的應用和展望進行了探索。
摘要:空氣源熱泵熱泵系統性能系數
1.1緒論
1.1.1專題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和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空調系統作為室內空氣參數的主要調節裝置也就相應的越來越普及。人們對空調的要求也從原1來的夏季制冷發展到冬暖夏涼,發展到對空氣品質的進一步要求。而且在能源緊缺、強調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在某些大城市和非凡地區,出于環保的考慮限制使用鍋爐供暖,于是電動熱泵技術成了人們的首選。其中又以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較為常見。
1.1.2空氣源熱泵機組的特征
酒店建筑空調和熱水優化設計思考
北京某酒店,建筑面積3.56萬m2,周邊有常年供應采暖熱水的熱力管線,采暖方式為市政熱力,生活熱水由一次網經半容積式換熱器提供,夏季空調采用電制冷方式。每年市政熱力要進行為期10天左右的檢修,檢修期間停止供應市政熱水,但酒店要求全年24小時不間斷供應熱水,需要解決熱力檢修期間的熱水供應問題。為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提出了風冷熱泵或水冷冷機+電熱水器兩種的系統解決方案,夏季利用風冷熱泵空調制冷,檢修期間熱泵制取生活熱水;或者夏季利用水冷冷機空調,安裝多臺并聯電熱水器,解決檢修期間的生活熱水供應問題。
1負荷計算
冷負荷計算結果為空調負荷4063kW,折合到面積指標為123W/m2。對夏季的的冷負荷進行整理,統計不同冷負荷段的出現小時數和出現頻率,詳見圖1。可以看出,15%負荷率以下時間占36.6%,20%至70%負荷占61.2%,75%至100%負荷占2.2%,中低負荷的運行小時數的比例在90%以上,因此冷機臺數和容量方案將以匹配中和低負荷為主要目的。本項目生活熱水負荷為1731kW,最高日熱水量為236.86m3(60℃),平均日用水量為189.5m3(60℃),其中包括客房部分為1483kW,廚房部分熱水負荷為248kW。日平均用水量為189.5噸,檢修期10天總熱量需求110194kWh。
2夏季空調系統方案綜合比較
考慮初投資、年運行費、配電容量、維護、維修費用、占用機房面積情、主機壽命、對用熱需求的支持、制冷性能與氣候的關系等多個因素,兩種制冷方案的綜合比價如表1和表2。
3檢修期生活熱水系統方案比較
數據機房空調節能改造技術分析
摘要:風冷精密空調是早期數據機房建設中大量采用的冷卻設備,至今仍有大量的1000機架以下的低功率密度的數據機房采用該設備。但常規的風冷精密空調是基于商用柜式空調的設計邏輯,在實際應用中與數據機房全年散熱的特征不吻合。隨著節能降耗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此類數據機房精密空調必須進行節能改造。本文介紹了加裝水預冷系統和加裝氟泵裝置2項風冷精密空調節能改造技術的原理,并結合案例實測數據分析了其節能效果。2項技術均可在原有精密空調不拆除且機房正常運行的條件下直接進行改造。根據測試結果,水預冷技術在夏季可節電13%,但綜合考慮新增冷卻水泵的能耗,則能效提升有限,僅為2.44%。氟泵技術全年可節電18%左右,但在全氟泵模式下制冷量下降較為明顯。根據分析,總負荷較大且室外散熱不佳的數據機房可采用水預冷改造技術,可在保障總制冷量的同時有效改善散熱。總負荷不大且室外散熱條件良好的數據機房可采用氟泵改造技術,可在冬季及過渡季節提高能效。
關鍵詞:數據機房;精密空調;節能改造;水預冷技術;氟泵技術
根據工信部《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提出的要求和上海市發改委、經信委《關于做好2021年本市數據中心統籌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上海市將分類型、分批次推進“老小散舊”數據中心改造和淘汰,將承載業務逐步向大型數據中心遷移。受到數據中心既有業務轉移困難的限制,大部分數據中心無法在近幾年內遷移,而只能開展基于原有條件的節能改造。其中,數據機房空調是節能改造的重點。這些老舊數據中心大多以風冷精密空調作為冷卻設備。這些設備能效較低、可擴容性不強、維護成本較高。在實際運行中還容易存在多種安全或環境風險,例如:風冷冷凝器密集布置于屋外,形成局部熱聚集,效率大幅度下降;在夏季,空調冷凝壓力過高,機組頻繁出現高壓保護,嚴重威脅設備安全運行;在夏季,室外風機持續高速運轉,風機噪聲極大,引起周邊居民不滿。這些數據機房原有建筑體量較小,沒有足夠的室內空間增加全套水冷冷站或增加水冷精密空調間。同時,它們的IT負荷總量較小,若采用大型高效的冷水機組,容易出現喘振等問題。另外,在機房內進行水冷系統改造存在機房進水等安全風險。因此,不適合進行完全的冷水系統改造。本文通過對加裝水預冷系統(以下簡稱“水預冷”)和加裝氟泵裝置(以下簡稱“氟泵”)的節能改造技術的測試分析,總結提煉這2項技術的適宜性和可行性。
1水預冷技術
1.1水預冷技術節能原理
在原精密空調的冷凝器至室內蒸發器的管路中間串聯一個水冷殼管式換熱器。高溫制冷劑氣體進入風冷冷凝器換熱冷卻后,再進入換熱器中換熱變為低溫制冷劑。低溫冷卻水從冷卻塔通過水泵輸送到水冷殼管式換熱器內,換熱升溫后循環回到冷卻塔內,通過冷卻塔降溫后進入下一個循環。由此,將冷凝方式由原本的風冷模式轉變為水冷模式。水預冷技術改造方案原理見圖1。
電力綜合空調調度管理論文
摘要:長沙市電力局綜合大樓主樓高15層,總建筑面積13625.06㎡。其中空調面積6112㎡,空調冷負荷總計763KW,冬季熱負荷458KW,是一項中小型工程。通過對不同方案進行經濟性分析,本設計采用兩臺風冷熱泵式冷熱水機組。標準層采用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新風不承擔室內負荷,處理到室內焓值側送于室內。裙樓大廳采用一次回風吊頂風柜集中送風,選用散流器下送風。考慮到本棟大樓的高度較高,樓層較多,管路易不平衡,采用水平豎直閉式雙管同程水系統,豎向分兩個水系統。1-2層為水系統一,3-15層為水系統二。整個設計過程中,利用WORD進行編輯、EXCELL進行負荷計算、antoCAD2005進行繪圖。
關鍵詞:風冷熱泵冷熱水機組風機盤管獨立新風系統
1、風冷熱泵的工作原理
熱泵的供熱循環與制冷循環均系逆卡諾循環,只不過在空調器的制冷系統中增設一個四通換向閥,改變冬、夏季制冷劑流動方向來達到此目的。這樣一臺機組夏季可進行供冷,冬季又可進行供熱。風冷熱泵機組是利用室內外空氣作冷熱源,它不用冷卻水泵、冷卻水管路及冷卻塔,省去了龐大的冷卻水系統;不占機房面積,投資省,安裝方便;冬季供暖節電,不污染環境,對環保有利;維修保養也方便。在水源緊張環境溫度為-5℃~43℃的地區及長江流域一帶和以南的地區,冬季較冷又無采暖設施的地區尤其適用。
2、工程概況
本設計設計對象為長沙市某電力局綜合調度大樓,該大樓位于長沙市內,由主樓和群樓組成。其中主樓有十五層,群樓高兩層。總建筑面積13626平方米,空調面積為6112平方米。夏季最大制冷量763KW,冬季供熱量為458KW。選用兩臺風冷式冷熱水機組,
合同能源管理熱管節能改造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信息機房內有局域網核心交換機、應用服務器、通信傳輸網等設備,服務器工作過程中發熱量較大,為保障機房內的設備穩定可靠運行,須采用外部系統進行降溫以保證其正常運行。如采用傳統精密空調,存在機房內機柜冷熱不均、裝機率受限等問題。針對機房內機柜冷熱不均、裝機率受限等問題,介紹了分布式熱管技術,提出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對某地機房進行節能改造的方案。通過數據證明方案可行,投資風險小,節能效果及收益可觀。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分布式熱管;節能
1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節能項目減少能源費用支付項目成本的一種市場化運作節能機制和商業運作模式。主要包括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保證型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費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型合同能源管理等類型[1]。合同能源管理實施流程主要包含項目節能診斷、節能改造方案設計、合同談判與簽署、項目投資、節能項目建設(包含設備采購、施工、安裝、調試)、項目驗收、節能效益產生及監測、節能效益分享等8個環節。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2分布式熱管背板冷卻系統原理
熱管背板冷卻系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室內熱管排熱機柜,熱管內部制冷劑由液態吸收服務器的熱量后蒸發變為氣態,從熱管背板頂部流出通過冷媒管道進入冷媒中間換熱單元;二是冷媒中間換熱單元,由制冷劑與冷卻水完成換熱,從熱管背板流入的氣態制冷劑在冷媒分配單元中被冷卻水冷卻成液態制冷劑,液態制冷劑流入熱管背板中,完成制冷劑的循環;三是室外冷源部分,為冷媒中間換熱單元提供穩定的冷卻水,冷卻水由高溫冷水機組和自然冷源模塊部分提供。分布式熱管排熱機柜運行流程如下:(1)機柜內IT設備風機和熱管背板末端風機產生吸引力,機房內循環空氣(冷空氣)通過機柜開孔前門進入機柜。(2)循環空氣(冷空氣)被運行IT設備加熱后溫度升高成為熱空氣后,排出IT設備。(3)熱空氣排出后,被吸入熱管背板末端,熱量被熱管背板末端中的液態制冷劑吸收,成為冷空氣后,被排出分布式熱管排熱機柜,進入機房環境中。(4)熱管背板末端中液態制冷劑吸收熱空氣熱量后氣化,在自身壓差作用下,被輸送至熱管冷凝器中間換熱單元,重新被冷卻成液態制冷劑,回流至熱管背板末端中。(5)排出分布式熱管排熱機柜冷空氣,在IT負載風機及背板風機的作用下,從前門機柜被吸入IT設備,完成空氣循環。
典型商業建筑預測管理論文
摘要:商業建筑全年動態負荷的合理預測,能夠給空調蓄冷蓄熱系統設計、冷熱源系統選擇、BCHP系統設計和設備搭配以及城市能源規劃提供有力的幫助。本文首先對典型商業建筑內擾的參數及全年作息時間進行設定,接著利用建筑能耗模擬軟件DeST計算各典型商業建筑的全年逐時冷熱負荷,由此得到建筑全年冷熱負荷逐時變化無因次曲線和單位體積新風冷熱負荷逐時變化曲線。最后對各典型功能建筑的負荷組成、負荷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特性作了分析和比較,為估計商業建筑的負荷估算提供了一種簡單可靠的方法。
關鍵詞:商業建筑負荷預測DeST
0引言
隨著空調系統在商業建筑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何做到合理預測全年負荷是商業建筑空調設計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目前,商業建筑設計多數采用經驗數據進行冷、熱負荷估算,這種方法只提供冷熱負荷的最大值,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空調蓄冷蓄熱系統設計、冷熱源系統選擇、BCHP系統設計和設備搭配以及城市能源規劃對負荷全年動態變化的要求。因此,我們有必要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商業建筑的全年負荷進行預測。
1商業建筑空調負荷特征
商業建筑空調負荷主要由下面幾個因素組成:1)室內熱擾,包括人員、燈光和設備2)圍護結構傳熱3)新風負荷。在這幾個因素中,室內熱擾及其動態變化過程對負荷的影響很大。同時,由于在變風量系統中,新風隨人員密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新風負荷和室內熱擾的變化過程密切相關。所以,合理地預測負荷應把重點放在室內熱擾的參數設定及其動態變化設計上。
通信機房空調節能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通信機房;節能;空調
[論文摘要]文章結合目前通信機房空調設備產品存在的問題及空調資源的合理優化和合理配置,對通信機房的空調系統節能潛力進行分析,涵蓋空調產品的節能及資源優化設計等內容,從四個方面來闡述空調系統的節能手段,并提出各種手段的可執行方式和具體措施。
在我國目前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是今后必須實現的目標,是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對通信行業而言,實現資源節約和環保的戰略目標,其中的一個重要著眼點就是要大力推動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藝、設備和產品。根據通信部門多年來的統計數據分析,通信行業的運營成本主要是電耗成本,而在電耗成本中,機房空調的電耗約占總電耗50%以上。可以說降低空調機組的運行費用,能有效降低電信行業的運營成本。
本文結合目前通信機房空調設備產品存在的問題及空調資源的合理優化和合理配置對通信機房的空調系統節能潛力進行分析,涵蓋空調產品的節能及資源優化設計等內容,從四個方面來分別闡述空調系統的節能手段,并提出各種手段的可執行方式和具體措施。
一、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
機房內空調系統氣流組織的科學化是合理解決機房環境要求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節能效應的有效途徑。機房內的氣流組織應包括機房大環境的氣流組織和通信機柜內部的氣流組織,所以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解決方案應立足這兩方面予以考慮。
通信機房空調節能分析論文
一、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
機房內空調系統氣流組織的科學化是合理解決機房環境要求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節能效應的有效途徑。機房內的氣流組織應包括機房大環境的氣流組織和通信機柜內部的氣流組織,所以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解決方案應立足這兩方面予以考慮。
(一)機房送風方式應優先考慮地板下送風
目前通信機房規劃大多數采用上走線上送風方式,而專用空調上送風方式主要采用風帽直接吹送和風管送風兩種常見方式,但這兩種送風方式由于造成機房內空調送風斷面過大,且系統調節性能較差,不能實現機房內系統總風量的高效、合理的分配。特別是一些發熱量較大的數據、交換機房,由于機房內負荷較大且分布不均勻,易造成局部發熱源集中區域的局部分配的送風量不足,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造成局部過熱現象。且上送風方式由于在整個機房空間內冷、熱氣流混合交叉現象嚴重,制冷效率偏低。
為解決目前機房內存在的局部過熱問題,并使機房內氣流組織的合理高效從而實現較好的節能效果,建議通信機房在層高滿足的條件下優先采用地板下送風方式。根據實際工程案例進行經濟性分析,下送風方式比上送風方式普遍可節約20%左右的運行費用,節能效應顯著。
地板下送風方案在工程應用中,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應注意以下環節:(I)地板下只準通風,嚴禁布放線纜(消防用線纜除外);(2)架空層下有效凈空高度一般應控制在350~500mm范圍內;(3)送風距離易小于15m。若送風距離超過15m,可以考慮兩側安裝空調送風或地板下安裝風管進行遠距離輸送;(4)地板架空層下的水泥樓面應鋪設不燃燒材料制造的隔熱保溫層和保護層,防止樓層水泥面或下層天花板結露。
家用中央空調設計論文
1家用中央空調具有的特點
a)具有單臺房間空調器的優勢。如質量可靠、故障率低、使用靈活、安裝方便、維護簡單等。
b)具有中央空調的優勢,如房間內溫度分布均勻,不占有房間的使用面積,能和裝修較好的配合,室內噪音低等。
c)
具有較好的個性化,一方面要體現在住戶個人購買、個人使用,另一方面室內空調機布置能夠靈活多樣,可根據房間的布局、個人喜好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
d)
動態冰漿蓄冷系統管理論文
摘要:動態冰漿由于具有較好的熱物理和傳熱特性,現已被應用于蓄冷空調系統和工業處理過程中。本文介紹了冰漿的各種發生方法和裝置,分析了動態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工作過程,闡述了冰漿的動態特性和潛在應用。
關鍵詞:冰漿動態特性蓄冷空調
1前言
冰漿是由微小的冰晶和溶液組成,而溶液通常是由水和冰點調節劑(如乙二醇、乙醇或氯化鈉等)構成。由于冰晶的融解潛熱大,使得冰漿具有較高的蓄冷密度;同時由于冰晶具有較大的傳熱面積,使其具有較快的供冷速率和較好的溫度調解特性。它不象傳統的盤管式(內融冰、外融冰)和封裝式(冰球、冰板)蓄冷系統的冰凝結在換熱器的壁面上,增加了冰層的傳熱熱阻,使其傳熱效率較低。
冰漿蓄冷系統現已被用于空調系統中,夜間低谷時蓄冷,白天高峰時供冷,冰漿蓄冷空調系統的容量一般只有高峰冷負荷的20%—50%,使其整個系統小巧、緊湊。由于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具有低溫送風特性,使得整個空調系統的風管、水管尺寸減小,冷量輸送的功耗也大為降低,運行成本減小。
2冰漿發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