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14:06: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分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分娩痛護理干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觀察的標準為凡在2003年9月~2004年5月來我院門診定時檢查且在本院住院的初產婦,年齡22~32歲,單胎頭位,孕周37~42周,無妊娠合并癥,可擬陰道分娩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排除剖宮產者,觀察組48例,對照組42例。
1.2方法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對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產前教育產婦入院后由分管護士收集產婦資料,對產婦生理及心理狀態做出正確評估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娩知識宣教。(1)通過講解、示范,配以電化教育,讓產婦及家屬了解分娩過程、增強產婦對分娩痛的認知,減輕她們的思想負擔,消除緊張恐懼和焦慮不安心理。(2)對產婦進行呼吸法訓練及“觸摸―放松”運動的練習。
1.2.2產時護理分娩過程中,由分管護士實行陪伴分娩,給產婦強有力的心理和情感支持,適時給予精神鼓勵,并鼓勵其進食進水,保持體力。(1)為產婦播放平緩、輕柔、優美的輕音樂,音量在70dB以下。(2)潛伏期產婦可在產科區域內走動,分管護士用親切的語言解釋分娩痛的性質及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的影響,使產婦心理放松,同時嚴密觀察產程,滿足產婦生理需要。進入活躍期晚期和第二產程,分管護士床邊指導產婦掌握呼吸技巧,用鼓勵的語言來消除產婦對臨產的恐懼,在宮縮來臨時,給產婦以舒適的撫摸,并通過誘導性想象、聽輕音樂、觸覺轉移等方法分散產婦對疼痛的注意力,使產婦在整個產程中獲得持續的心理生理支持。
1.2.3分娩痛評定標準疼痛程度分級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分級標準可分為,0級(無痛):腰酸或稍感不適;Ⅰ級(輕度):輕度可忍受的痛,腰酸痛,微汗或不適,睡眠基本不干擾;Ⅱ級(中度):明顯腰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睡眠不干擾;Ⅲ級(重度):劇烈腰酸痛,不能忍受,呼叫輾轉翻身,不能睡眠[1]。
分娩鎮痛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在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單胎、頭位、初產、產前檢查確認可以經陰道分娩、自愿要求藥物鎮痛分娩孕婦38例。年齡22~30歲,其中22~24歲13例,25~27歲17例,28歲以上8例。
1.2鎮痛方法
1.2.1吸入鎮痛目前多用氧化亞氮和氧氣的混合物,也稱為笑氣。臨床上可以間斷使用或持續使用。間斷使用止痛時,孕婦要在子宮收縮前30~50秒使用,吸入后會有輕飄飄的感覺,停用數秒鐘后恢復所有知覺。一般在產程的后期開始使用,直至胎兒、胎盤娩出。在第二產程持續給藥更為有利,這樣,產婦可以在醫師和助產士的指導和鼓勵下屏氣,有利于產程進展。
1.2.2會陰阻滯麻醉此法多用于會陰切開術前和會陰撕裂修補術前,是將麻醉劑注射于局部神經根部,以麻痹陰道下部及外陰神經。
1.2.3杜冷丁鎮痛杜冷丁是一種麻醉劑,肌肉注射,一般用于第一產程,它于注射后20分鐘起效,常和其他藥物聯用。使產婦放松和減輕焦慮,但它的止痛效果不一定,當第一產程延長時,用此藥可減少孕婦的疲勞和焦慮,此藥于分娩前應用的安全時間范圍為每次6~8小時/次。
產婦分娩痛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觀察的標準為凡在2003年9月~2004年5月來我院門診定時檢查且在本院住院的初產婦,年齡22~32歲,單胎頭位,孕周37~42周,無妊娠合并癥,可擬陰道分娩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排除剖宮產者,觀察組48例,對照組42例。
1.2方法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對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產前教育產婦入院后由分管護士收集產婦資料,對產婦生理及心理狀態做出正確評估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娩知識宣教。(1)通過講解、示范,配以電化教育,讓產婦及家屬了解分娩過程、增強產婦對分娩痛的認知,減輕她們的思想負擔,消除緊張恐懼和焦慮不安心理。(2)對產婦進行呼吸法訓練及“觸摸―放松”運動的練習。
1.2.2產時護理分娩過程中,由分管護士實行陪伴分娩,給產婦強有力的心理和情感支持,適時給予精神鼓勵,并鼓勵其進食進水,保持體力。(1)為產婦播放平緩、輕柔、優美的輕音樂,音量在70dB以下。(2)潛伏期產婦可在產科區域內走動,分管護士用親切的語言解釋分娩痛的性質及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的影響,使產婦心理放松,同時嚴密觀察產程,滿足產婦生理需要。進入活躍期晚期和第二產程,分管護士床邊指導產婦掌握呼吸技巧,用鼓勵的語言來消除產婦對臨產的恐懼,在宮縮來臨時,給產婦以舒適的撫摸,并通過誘導性想象、聽輕音樂、觸覺轉移等方法分散產婦對疼痛的注意力,使產婦在整個產程中獲得持續的心理生理支持。
1.2.3分娩痛評定標準疼痛程度分級按世界衛生組織的分級標準可分為,0級(無痛):腰酸或稍感不適;Ⅰ級(輕度):輕度可忍受的痛,腰酸痛,微汗或不適,睡眠基本不干擾;Ⅱ級(中度):明顯腰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可忍受,睡眠不干擾;Ⅲ級(重度):劇烈腰酸痛,不能忍受,呼叫輾轉翻身,不能睡眠[1]。
衛生醫療分娩通知
為加強對計劃外懷孕人群的監控管理,進一步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和綜合節育措施到位率,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縣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的實施辦法》(五發〔2003〕6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及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現就進一步規范我縣衛生醫療單位分娩管理工作通告如下:
一、堅持接待產婦時實行查驗證件登記制度
醫師和助產人員在接待待產婦時,對孕婦應提供的生育證或《生殖保健服務證》、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和結婚證明等證件進行查驗、核實、登記,并簽上查驗者的姓名。發現無證件、證件涂改、不是本人證件、證件之間不相吻合的,要及時與戶口所在地計劃生育部門聯系,并作好登記。上述記錄至少保存5年時間。
二、堅持信息通報處置和共享制度
(一)、建立信息及時通報處置制度。各醫療保健機構應將綜合信息及時通知戶口所在地鄉鎮計劃生育部門,內容包括:1、待產人員有效證件情況;2、懷孕14周以上要求終止妊娠情況(原為孕16周,按照有關規定改為14周);3、已有流產預兆,住院后很快要分娩情況;4、死胎情況;5、已有生育史,再次生育情況;6、要求恢復生育,做復通手術情況;7、發現可能有隱瞞生育現象情況;8、出生死亡情況;9、新生兒出生缺陷情況;10、新生嬰兒情況;11、非本縣人員有上述情況之一情況。
本通告所稱的及時通報為醫療單位接待產婦后1小時之內。對急產等特殊情況為處理后的1小時之內。各鄉鎮在接到通報2小時之內趕到現場進行處置。各醫療單位在被鄉鎮人員沒有到達之前有負責監護孕產婦的責任。
剖析雙胎分娩管理策略
摘要: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胎兒時稱雙胎妊娠。其發生率在不同國家、地區、人種之間有一定差異,我國統計雙胎與單胎之比為1∶89,雙胎妊娠的發生與種族、年齡、孕產次、遺傳因素營養、季節、婦女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有關。另外,促排卵藥物及輔助生育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多胎妊娠的發生率。有許多研究表明:經誘發排卵后,雙胎與多胎妊娠妊娠的發生率達16-39%。雙胎妊娠一般早孕反應重較重,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還容易并發妊高征、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和前置胎盤,妊娠晚期容易發生胎膜早破和早產,分娩期容易發生宮縮乏力,難產和產后大出血。因此加強雙胎妊娠的孕期管理非常重要。
一、妊娠期管理
1.1預防貧血:雙胎妊娠時早孕反應較重,從孕10周開始子宮增大速度比單胎快,孕24周后尤為明顯。妊娠晚期,因子宮過大可致腰酸背痛,呼吸困難,胃部飽滿、納少,行走不便,下肢靜脈曲張、浮腫,痔瘡發作等壓迫癥狀。雙胎妊娠時孕育兩個胎兒需要更多的蛋白、鐵、葉酸等,加之葉酸的吸收利用能力減退,往往出現缺鐵性貧血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另外,多胎妊娠孕婦的血容量平均增加50%~60%,較單胎妊娠增加10%,致使血漿稀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低、貧血發生程度嚴重,使胎兒發育受限。貧血不及時糾正,母體易發貧血性心臟病。妊娠期定期產前檢查,爭取早期確診雙胎妊娠,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鐵劑、葉酸、鈣劑等,預防貧血和妊高征。預防貧血。雙胎妊娠合并貧血是單胎的2.4倍,發病率約為40%,主要原因為鐵和葉酸的儲備不足以應付兩個胎兒的生長需要,雙胎妊娠的孕婦最好每周進食一定的動物肝臟和動物血,常規補充鐵劑和葉酸。熱量除原定的每天10460J(2500cal),鐵每天60~100mg,葉酸自每天1mg。貧血嚴重者應住院治療。少量多次輸血可短時間糾正貧血。輸血時應注意輸血速度,注意孕婦心率的變化,避免心功能衰竭的發生。
1.2預防妊高征的發生:雙胎可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率增加是單胎妊娠的3-5倍,特別是初產婦,其在妊娠37周前發展成妊娠高血壓疾病約為70%,而單胎妊娠僅為6-8%[3]。其發生時間亦早于單胎,且程度重因此預防十分重要。對雙胎妊娠早期妊娠時應測定基礎血壓及平均動脈壓,以便在中、晚期妊娠對照。孕24周以后可以每天口服復方乙酰水楊酸(復方阿司匹林)50mg或熟大黃以預防其發生。
1.3預防早產:因人類分娩的動因未完全闡明,早產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人們一般認為由于雙胎的子宮過度膨脹,早產的發生率增高是必然的。據統計雙胎的平均孕周為36周,大約50%的雙胎在37周以前分娩。早產部分是自然發生的,部分發生于胎膜早破以后。早產是雙胎新生兒死亡率及新生兒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與單胎相比雙胎妊娠本身并未比單胎妊娠對胎兒帶來更大的危害,但是雙胎早產發生率遠較單胎為高,所以早產是主要的危險。預防早產具體處理:①臥床休息:臥床休息是預防早產的一個重要方法。孕24周尤其是28周后減少活動,孕30周后盡量臥床休息,禁性生活,都是減少對子宮的機械刺激,減少子宮內壓力的變化,對預防及治療早產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多數學者認為30-35周住院以預防早產,我們認為除有高血壓、先兆早產等特殊情況外,可在家中休息。因住院后孕婦生活環境變化會導致孕婦失眠、焦慮、緊張等反而對繼續妊娠不利。②預防早產藥物的應用:(1)硫酸鎂:硫酸鎂是鈣離子拮抗劑,抑制神經肌肉沖動、松弛平滑肌。孕期用藥屬于B類,至今仍是臨床廣泛應用的宮縮抑制劑。用法:首次5g半小時內靜脈滴入,此后以2g/h的速度靜脈點滴,宮縮抑制后繼續維持4-6h后改為1g/h,宮縮消失后繼續點滴12h,同時監測呼吸、心率、尿量、膝健反射,有條件者監測血鎂濃度。血清鎂離子濃度1.5-2.5mmol/L可抑制宮縮,但血鎂濃度過高可抑制呼吸,嚴重者可使心跳停止。血清鎂離子濃度超過3mmol/L即可發生鎂中毒。(2)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利托君刺激子宮及全身的腎上腺素能β受體,降低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從而抑制子宮平滑機的收縮。孕期用藥屬于B類。因其在母體心血管副作用突出,如心動過速、震顫、心悸、心肌缺血等,最嚴重的副反應之一是肺水腫,其發生率難于量化,特別是雙胎妊娠中,隨著妊娠期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化和水、鈉重吸收增加,孕婦變得易于發生肺水腫,因此在用藥期間更應謹慎。3.硝苯地平:鈣通道阻滯劑,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下降而抑制宮縮。孕期用藥屬于C類。用法首次負荷量30mg口服或10mg舌下含,1次20分鐘連續4次。90分鐘后改為10-20mg/4-6h口服,或10mg/4-6h舌下含,應用不超過3天。其他如吲哚美辛臨床亦有應用,但只適用于34周以前的孕婦。③宮頸環扎術:如有前次早產史B超證實宮頸內口關閉不全,可做宮頸環扎術以預防早產但為預防早產而作此手術。
糖皮質類激素:糖皮質類激素有促進胎兒肺成熟的功能,同時也能促進胎兒其他組織的發育。應用糖皮質類激素可以降低因早產所致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腦室內出血、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炎等風險。對妊娠不滿34周、7天內有早產可能者;或孕周大于34周但有臨床證據證實胎肺未成熟者。中華醫學會于2007年規定糖皮質類激素用法:多胎妊娠時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每8小時一次連續2d,或倍他米松12mg,肌內注射,每18h一次連續3次。
臍帶繞頸分娩影響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臍帶繞頸;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分娩方式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足月妊娠臍帶繞頸在產程中導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選擇合適的分娩分式。方法住院分娩400例臍帶繞頸孕婦為觀察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無臍帶繞頸的孕婦500例為對照組,分析比較兩組孕婦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臍帶繞頸周數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以及孕婦的分娩方式。結果觀察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臍帶繞頸1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剖宮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臍帶繞頸2~3周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其剖宮產率明顯升高(P<0.05)。結論臍帶繞頸1周者,可鼓勵孕婦自然分娩,必要時行剖宮產。臍帶繞頸2~3周者,建議孕婦剖宮產分娩。
臍帶纏繞90%為臍帶繞頸,以繞頸1周居多,占分娩總數20%左右[1]。臍帶繞頸是引起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臍帶繞頸在產程中如何處理及選擇何種分娩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分娩方式將有助于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及傷殘率。回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在院分娩的臍帶繞頸的孕婦400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住院分娩的臍帶繞頸孕婦400例為觀察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無臍帶繞頸孕婦500例為對照組,兩組病例孕周均為37~42周,年齡20~34歲,平均27歲,除觀察組臍帶繞頸外,均無其它妊娠高危因素,400例中臍帶繞頸1周者294例,臍帶繞頸2~3周者106例。
1.2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例產程中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進行對比;臍帶繞頸周數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進行對比;孕婦的分娩方式進行對比。
農村孕產婦分娩政策扶持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15年,全市住院分娩率達到98%,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以上,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5/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2‰以內。其中,到2010年底,使全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7%以上,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30/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5‰以內。
二、實施時間、單位與對象
㈠實施時間。補助工作自年月11日起正式實施。
㈡實施單位。市衛生局審核頒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許可證》的定點醫療機構負責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工作。
㈢實施對象。在具有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助產技術)執業許可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的符合國家有關生育政策的農村(以戶籍為準)孕產婦享受住院分娩補助。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方案
根據國家《財政部衛生部關于下達醫療衛生補助資金的通知》(財社〔2008〕311號)和《衛生部財政部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衛婦社發〔2009〕12號)文件精神,中央財政提高了我省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資金的標準,并把補助范圍擴大到全省129個縣市區,為全省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確保中央安排我縣的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經費得到規范管理、合理使用,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補助資金適用范圍和對象
1.補助對象
項目執行期內,在持有經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縣、鎮鄉兩級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的本縣農村戶口的孕產婦;城鎮戶口的特困戶、下崗女職工、待業女工孕產婦持相關部門頒發的有關證明、證件,經縣項目辦審批后可進入項目管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1)孕婦在未取得助產技術服務許可的機構中住院分娩的。
分娩鎮痛護理探討論文
摘要:
呼吸衰竭定義:是由于呼吸中樞和(或)呼吸系統原發或繼發性病變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致使呼吸系統吸入氧和排出2氧化碳功能不能滿足組織及細胞代謝需要,導致缺氧和(或)Co2潴留。
1、呼吸衰竭定義:是由于呼吸中樞和(或)呼吸系統原發或繼發性病變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致使呼吸系統吸入氧和排出2氧化碳功能不能滿足組織及細胞代謝需要,導致缺氧和(或)CO2潴留。
血氣分析: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型呼吸衰竭或換氣障礙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可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通氣功能衰竭):PaO2<60mmHg,PaCO2>50mmHg。
2、小兒呼吸衰竭的病因
產婦分娩痛護理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實施護理干預對產婦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原則抽取同期住院產婦90例,分觀察組48例,給予常規產科護理,并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實施護理干預;對照組42例,僅給予產科常規護理。對兩組產婦分娩時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產婦分娩時疼痛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弱(P<0.05),差異有顯著性;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結論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實施護理干預使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處于最佳心理、生理狀態,能夠減輕分娩疼痛,降低剖宮產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不影響母嬰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關鍵詞:分娩痛;實施;護理干預
近年來,社會衛生健康需求出現了新的變化,分娩的醫學模式也逐漸向科學的回歸自然的方向發展,要求在保障母嬰安全的同時提倡自然分娩。而分娩時的疼痛卻往往使產婦產生緊張和恐懼心理,在宮縮時易發生躁動,消耗體力,影響產程的進展,嚴重時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發生難產、流產、產后出血等[1];加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科學的發展,產婦對無痛分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減輕和緩解分娩痛已成為人類所關心的重要課題。筆者對臨產婦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實施護理干預,從而提高自然分娩率,減輕分娩疼痛,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觀察的標準為凡在2003年9月~2004年5月來我院門診定時檢查且在本院住院的初產婦,年齡22~32歲,單胎頭位,孕周37~42周,無妊娠合并癥,可擬陰道分娩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排除剖宮產者,觀察組48例,對照組42例。
1.2方法運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對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