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20:56: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輔導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輔導站

領導在輔導站紀念會講話

尊敬的市關工委朱老主任、匡秘書長,同志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紀念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建站20周年。我謹代表中共縣委向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熱情關心、大力支持輔導站建設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輔導站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五老”及輔導員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年來,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顯著成績,并為全縣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首先,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全縣有著開創性地位。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前身,是縣航運公司校外教育輔導站,她開創了全縣以單位名義組建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先河。從此,全縣除了分散各地的家庭輔導站外,以部門、社區、單位舉辦的校外教育輔導站如雨后春筍,經過20年發展,已形成完善的校外教育輔導站網絡體系。其次,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全縣有著示范性作用。20年來,雖然輔導站的領導、輔導人員、學員不斷變化,站址也幾易其所,但是社區校外輔導站在掘港鎮黨委、政府和社區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建立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多元化的輔導員隊伍,形成了各部門齊抓共管、協調共建的工作機制,不斷改善硬件設施,創新辦站模式,越辦越紅火,越辦越有活力,為全縣校外輔導站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第三,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全縣有著典型性影響。20年來,社區校外輔導站根據形勢任務要求,堅持常態化、多樣化開展校外教育活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經驗,成為全縣校外輔導站工作的典型,贏得了各級領導的贊譽和社會各界的好評,獲得了“省城鄉社區優秀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殊榮,成為全縣乃至全市校外教育園地里的一朵奇葩。

實踐證明,校外教育輔導站扎根社區,依托學校,聯系家庭,貼近學生,是有效銜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紐帶,是基層關工委開展關愛活動的有效抓手,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仡欉^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希望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以今天的紀念活動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健全長效機制,不斷創造新鮮經驗,持續打造亮麗品牌,為全縣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作出新的貢獻。借此機會,也希望全縣各級關工委認真貫徹全省紀念關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精神,大力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加快實現以硬件設施建設為主向以內涵建設為主轉變,以創設基本條件為主向以提高質量為主轉變,進一步拓展領域,創新方式,不斷提高辦站質量和水平,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希望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關心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凝聚合力,共育新苗,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現代化新作出不懈的努力。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領導、老同志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衷心祝愿同學們好好學習,茁壯成長!衷心祝愿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再創佳績、再上層樓!

查看全文

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我省基層關工委在社會教育實踐中的一大創造。切實加強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對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自前年五月省教育關工委和去年七月省關工委在南通召開會議推廣校外教育輔導站經驗后,全省各級關工委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在各級文明辦和教育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依靠廣大“五老”,建立了15579個校外教育輔導站,創設了青少年關愛服務的新平臺,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推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顧秀蓮和中國關工委領導同志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和省委老領導都高度重視,熱情支持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和發展。為進一步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做好規范提高工作,不斷提升農村和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水平。

一、為什么要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其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具體規劃有哪些?

答: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2004年8號和省委11號文件精神,以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培養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新一代江蘇人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教育、學習輔導、文體活動、助學幫困、社會實踐等主要形式,努力把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成為促進廣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假日樂園,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的重要載體,關心下一代工作落實到基層的工作平臺。

我省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省委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把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納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全面推進,力爭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和城鎮社區普遍建立校外教育輔導站(中心),有條件的村(社區)可建成多個校外教育輔導站,基本實現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全省各村、社區的全面覆蓋。各市、縣(市、區)、鄉(鎮)要制定具體規劃,扎扎實實分步驟組織實施。規劃實施中,各地要重視村和社區中心輔導站的建設,以中心輔導站來輻射、帶動一批分站及聯辦輔導站和家庭輔導站,形成校外教育網絡。

各級文明辦、關工委要充分認識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住時機,加大力度,大力促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開創校外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創新校外教育輔導站教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有哪些?

查看全文

教育輔導站構建指導意見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基層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一大實踐創造,是有效銜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和紐帶,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是基層關工委開展關愛活動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抓手,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社會管理創新,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重大意義。為了認真貫徹東辦發【2010】145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鎮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建立長效機制,提高辦站質量和水平,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立三級校外教育輔導站,實現組織網絡全覆蓋。

構建和完善校外教育輔導站的組織網絡,是新形勢下進一步辦好校外教育輔導站,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保證。鎮建立校外教育輔導總站,與鎮社區教育服務中心合作創建,總站站長由鎮黨委分管負責同志兼任,常務副站長由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擔任,副站長由鎮教育、文化、團委、老干部等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兼任??傉局匮芯啃M饨逃o導站建設中的問題,適當組織開展活動,如實行計劃指導,開展工作交流,組織活動觀摩,培養推廣典型,進行業務培訓,搞好總結評比等,對鎮內各村(社區)中心校外教育輔導站發揮組織、引領和指導作用。

各村(社區)要依托公共服務中心辦好中心校外教育輔導站。村中心輔導站要達到“八有”(有活動室,有櫥、桌、凳,有書報刊,有文體器材,有輔導員,有規章制度,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臺賬)的要求。村(社區)中心輔導站的站長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常務副站長由村(社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擔任,副站長由大學生村干部和老校長、老教師擔任,同時吸納有關群團組織負責人一起參加管理,形成以現職領導為主導,以“五老”骨干為主體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在辦好村(社區)中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同時,村以下要不斷發展和創新辦站模式,采取村校聯辦,學校辦、企業辦、家庭辦等多種辦站模式,辦好校外教育輔導站,使之向自然村、村民小組延伸和發展,為學生就地、就近、就便參加校外教育活動創造條件,真正實現校外教育輔導站網絡全覆蓋。

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輔導水平和質量。

查看全文

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基層關工委在實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中的創造。自1986年以來,我市各級關工委在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作用,各種公益性的書畫班、科技活動小陣地、少年農科院、小巧手制作班、未來工程師俱樂部、假日學校、三點半學校、古詩文誦讀班等校外教育輔導站應運而生。至去年年底,在全市1193個街道(鎮)、社區(村)中,已成立773個校外教育輔導站。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以及江蘇省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規劃

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教育、學習輔導、科技活動、興趣小組、文體活動、助學幫困、社會實踐等形式,使校外教育輔導站真正成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基層關工委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

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要把建設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至2010年,要實現每個區縣都有一所綜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每個街道(鎮)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每個社區(村)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輔導站。同時,要鼓勵熱愛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師、老干部成立家庭教育輔導站;鼓勵民營企業家出資聯辦校外教育輔導站。經過努力,盡快形成以市級校外教育基地、區縣綜合性校外活動場所、街道(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社區(村)校外教育輔導站、家庭教育輔導站、聯辦教育輔導站為主要形式的校外教育網絡。

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教育功能,具體要做到“七有”:

查看全文

教育局輔導站建設的意見

各市、縣(市、區)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我省基層關工委在社會教育實踐中的一大創造。切實加強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對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自前年五月省教育關工委和去年七月省關工委在南通召開會議推廣校外教育輔導站經驗后,全省各級關工委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在各級文明辦和教育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依靠廣大“五老”,建立了15579個校外教育輔導站,創設了青少年關愛服務的新平臺,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推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顧秀蓮和中國關工委領導同志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和省委老領導都高度重視,熱情支持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和發展。為進一步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做好規范提高工作,不斷提升農村和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具體規劃

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堅持以*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20*年*號和省委*號文件精神,以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培養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新一代江蘇人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教育、學習輔導、文體活動、助學幫困、社會實踐等主要形式,努力把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成為促進廣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假日樂園,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的重要載體,關心下一代工作落實到基層的工作平臺。

我省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省委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把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納入各地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因地制宜,全面推進,力爭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和城鎮社區普遍建立校外教育輔導站(中心),有條件的村(社區)可建成多個校外教育輔導站,基本實現校外教育輔導站在全省各村、社區的全面覆蓋。各市、縣(市、區)、鄉(鎮)要制定具體規劃,扎扎實實分步驟組織實施。規劃實施中,各地要重視村和社區中心輔導站的建設,以中心輔導站來輻射、帶動一批分站及聯辦輔導站和家庭輔導站,形成校外教育網絡。

各級文明辦、關工委要充分認識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住時機,加大力度,大力促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開創校外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查看全文

輔導站大專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同志們:

縣委黨校首屆村干部大專班今天正式開學了,在此,我代表省委黨校函授學院xxxx輔導站向在座的各位學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前來參加這次開學典禮的縣委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這期農村基層干部大專學歷班,全縣共有100名學員參加學習,這100名學員參加完入學考試后已被省委黨校函授學院錄取,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在我縣歷史上都還是第一次,標志著我縣村干部學歷教育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必將對基層干部素質的穩步提高、農村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就搞好這次大專班的學歷教育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抓好學習的自覺性

首先,開展這次學歷教育,是建設富裕和諧新農村的客觀要求。研究xxxx農村建設和發展的現狀,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對我們村干部來說,還有許多新理念要確立、許多新知識要學習、許多新能力要培養。通過參加大專學歷教育,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改善知識結構,拓寬發展思路,培養駕馭全局工作的能力,更好地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其次,開展這次學歷教育,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舉辦這次大專學歷教育班,廣泛開展以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學歷層次的深化型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和知識水平,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教育成果,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意見

校外教育輔導站是基層關工委在實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中的創造。自1986年以來,我市各級關工委在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作用,各種公益性的書畫班、科技活動小陣地、少年農科院、小巧手制作班、未來工程師俱樂部、假日學校、三點半學校、古詩文誦讀班等校外教育輔導站應運而生。至去年年底,在全市1193個街道(鎮)、社區(村)中,已成立773個校外教育輔導站。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以及江蘇省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規劃

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未成年人整體素質,促進健康成長為宗旨,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主題教育、學習輔導、科技活動、興趣小組、文體活動、助學幫困、社會實踐等形式,使校外教育輔導站真正成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基層關工委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

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要把建設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至2010年,要實現每個區縣都有一所綜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每個街道(鎮)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每個社區(村)都要有一所校外教育輔導站。同時,要鼓勵熱愛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教師、老干部成立家庭教育輔導站;鼓勵民營企業家出資聯辦校外教育輔導站。經過努力,盡快形成以市級校外教育基地、區縣綜合性校外活動場所、街道(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社區(村)校外教育輔導站、家庭教育輔導站、聯辦教育輔導站為主要形式的校外教育網絡。

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的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外教育輔導站的教育功能,具體要做到“七有”:

查看全文

學校教育輔導站設置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原國家教委《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輔導站暫行規程》(教成[19*]12號)、《關于建立函授站登記制度的通知》(教成司[19*]64號)、《關于調整函授站布局和加強函授站管理等問題的通知》(教成司[19*]84號)和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以函授、夜大學方式舉辦本專科教育的意見》(教高[19*]2號)、《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函授、夜大學??茖I和函授站備案的通知》(教高[1*9]78號)等文件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省內、外普通高等學校在我省舉辦的成人函授教育輔導站(以下簡稱函授站)。

第三條函授站是舉辦函授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主辦學校)對函授生進行教學輔導、素質教育和組織管理的機構。

函授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函授生接受函授教育提供必備條件。函授站只具有承擔成人函授教育輔導任務的職能,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從事以函授站名義私自獨立辦學等超出函授站職能和建站協議范圍的活動。

函授輔導站在業務上接受主辦學校的領導,行政上接受設站單位的領導,并接受函授站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查看全文

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輔導站暫行規程

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輔導站暫行規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輔導站(以下簡稱函授站)的建設和管理,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函授教育暫行工作條例》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本規程適用于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或國務院部委的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或批準,并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備案的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本、??坪诮逃鶎俸谡?。

第三條函授站是舉辦函授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主辦學?;驅W校)對函授生進行教學輔導,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管理的機構。

函授站業務上接受主辦學校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門應對函授站的工作進行指的領導,行政上接受設站單位的領導。函授站所在省、自治區、導和監督。

查看全文

鄉鎮法制工作指導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我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規劃,進一步推動“法律六進”活動的深入開展,現結合我市實際,就全市鄉鎮(街道)建立法制輔導站,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望遵照執行。

一、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認識在鄉鎮(街道)建立法制輔導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法律六進”活動是落實“五五”普法規劃的具體舉措,是深化法制宣傳教育的實際步驟。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和“法律進社區”活動,是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實施社區居民法律素質教育行動,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詢和法律幫助服務的需要;是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創建“平安縣(市、區)”、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要把在鄉鎮(街道)建立法制輔導站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年內全市鄉鎮(街道)應全部建立法制輔導站,并全面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二、法制輔導站的設置

(一)輔導站的性質

鄉鎮(街道)法制輔導站是縣(市、區)鄉鎮(街道)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機構,行政上受鄉鎮(街道)黨委、政府(辦事處)的領導,業務上受縣(市、區)司法局及普法辦的指導、管理和監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