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02:01: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能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能量脛骨遠端骨折圍手術期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共38例,男30例,女8例。年齡18~60歲,平均38歲。受傷后手術時間8h~14天,平均7天。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8例,墜落傷8例,重物砸傷2例。骨折類型按創傷的嚴重程度分:中度損傷15例,重度損傷23例,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3例,皮膚缺損2例,合并踝關節半脫位5例。
1.2治療方法
1.2.1軟組織損害軟組織損害是本組中最多見的合并傷,包括皮膚擦傷6例,挫裂傷7例,碾壓傷18例,皮膚缺損2例。根據軟組織受傷程度、創口處理分別采取清創、旋轉皮瓣及二期縫合,游離植皮修復。
1.2.2骨折本組38例均按Ellis[1]等分類方法,均為中重度損傷。按王富基[2]描述為高能量損傷,骨折程度復雜。按Ruedi和Allogwer分類,Pilon骨折分型為Ⅰ型:單純的脛骨遠端骨折,無踝關節脫位;Ⅱ型:經關節面的脛骨遠端骨折,有踝關節,無關節面粉碎性骨折和塌陷;Ⅲ型:經關節面的脛骨遠端骨折,踝關節,關節面為粉碎性、嵌插性骨折。本組依據脛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原則,結合骨折類型和軟組織損害情況,分別采取了相應的處理。如跟骨牽引、三葉草鋼板、脛骨遠端解剖鋼板、腓骨1/3管形鋼板、骨圓針、石膏托外固定。治療方法:(1)急診脛腓骨內固定(創傷后8h內);(2)急診腓骨內固定和小腿外固定加延期脛骨內固定。延期手術均在軟組織腫脹明顯改善后進行。對于高能量損傷所致的骨折而言,如果單純追求骨折端的手術復位,而不重視軟組織損傷的處理,無論是近期效果還是遠期療效均不會令人滿意。
1.2.3骨筋膜室綜合征本組3例均發生于軟組織挫傷嚴重,為直接暴力所致。發生于傷后8~14h。予以深筋膜及時充分切開減壓及對癥治療,得到及時控制,傷口游離植皮愈合。
嚴重骨折手術治療方法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治療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和切開復位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兩種方法進行治療。結果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8例,優2例,良2例,可1例,差3例,優良率50%;切開復位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10例,優3例,良4例,可1例,差2例,優良率70%。結論影響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療效的因素不僅同骨折的整復和固定有關,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軟組織并發癥的發生。應根據骨折情況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固定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療效。切開復位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技術可有效防止軟組織并發癥,是治療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較好方法。【關鍵詞】Pilon骨折;有限內固定;外固定Pilon骨折是指波及踝關節負重關節面和干骺端的脛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約占下肢骨折的1%~10%[1],脛骨和踝關節骨折的4%~7%[2]。隨著近年來交通運輸業和工農業的迅猛發展,高能量損傷所致的Pilon骨折日趨增多,而且傷情更加復雜,使其在臨床處理上比較棘手,并發癥多,病廢率高,是目前創傷骨科治療中最富有挑戰性的課題之一。自1995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RuediAllgowerⅢ型[3]患者18例,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18例,男16例,女2例;左8例,右10例;年齡21~56歲,平均27歲。損傷原因:高處墜落11例,車禍傷4例,重物砸傷3例。開放性骨折4例,閉合性骨折14例。18例均合并有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腓骨骨折,6例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損傷和骨折。1.2手術時機傷后至入院時間0.5h~2d,平均為6h;傷后至手術時間為3h~15d。其中急診手術12例,擇期手術6例。1.3手術方法在切開復位內固定組(8例),先對脛腓骨骨折部進行充分顯露,然后復位骨折,腓骨骨折用1/3管型鋼板、腓骨下端解剖鋼板或克氏針固定,脛骨骨折用脛骨下端外側解剖板或三葉型鋼板固定,必要時可用鋼絲縫扎輔助固定。在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組(10例),在保護骨與軟組織的基礎上顯露骨折,以踝關節負重關節面的平整、傾斜角度以及脛骨的長度為復位重點進行復位,用克氏針和/或松質骨螺釘為主要手段行骨折內固定。然后根據軟組織損傷情況的不同,結合石膏外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同時對脛骨干骺端有嚴重骨缺損的病例進行自體髂骨移植。根據皮膚和軟組織的損傷和腫脹程度,確定傷口的閉合方法。對開放性骨折或有嚴重軟組織挫傷的病例進行徹底清創,將壞死和嚴重挫傷的組織完全清除,大量稀釋碘伏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后可在減張的情況下一期閉合,必要時可以行局部筋膜蒂皮瓣或筋膜瓣轉移術。對于閉合性骨折的病例,要對患肢術后腫脹的程度有充分估計,不可在張力下強行閉合傷口,可行減張縫合。1.4術后處理術后抬高患肢,常規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應用20%甘露醇或β七葉皂甙鈉脫水治療。加強局部創面換藥,隨時清除傷口的積血積液,剪除壞死組織。早期每4周復查一次X線片,根據骨折固定及愈合情況于8~12周決定是否拆除石膏或松開外固定架進行關節活動,進行踝關節不負重功能鍛煉。逐漸負重時間在術后第16~20周,應避免早期負重鍛煉。2結果本組18例患者全部得到隨訪。隨訪時間8~50個月,平均34個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zur等[4]制定的踝關節癥狀與功能評分系統進行評定。切開復位內固定組的8例中,優2例,良2例,可1例,差3例,優良率50%。3例發生術后并發癥,其中2例為傷口裂開伴淺表軟組織感染,經換藥后痊愈,1例皮膚壞死深部組織感染,造成脛骨外露,經局部筋膜蒂皮瓣轉移修復后痊愈。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組的10例中,優3例,良4例,可1例,差2例,優良率70%,有4例發生外固定架針道淺表軟組織感染,經換藥、口服抗生素等處理后痊愈,未造成嚴重后果。3討論3.1高能量Pilon骨折的特點高能量Pilon骨折是由高速度、高能量暴力造成的脛骨下端或踝關節負重關節面嚴重壓縮性或爆裂性骨折,呈現出粉碎、不穩定的特點,多有關節軟骨嚴重損傷和關節面不平整的情況,可能涉及內、外、前、后踝等踝關節各個組成部分的損傷,對踝關節的解剖結構造成毀損性的破壞(見圖1)。同時,由于高速度、高能量暴力的影響,局部軟組織的挫傷也較為嚴重,容易出現皮膚軟組織的并發癥,影響骨折的治療,造成了踝關節功能的恢復不良。圖1Pilon骨折術前X線片3.2手術時機的選擇由于高能量Pilon骨折的致傷力多為高速度、高能量的軸向壓縮暴力和旋轉、外翻等剪切力的組合,所以依據暴力方向和大小的不同,局部軟組織充血、水腫和張力增高程度可以有較大差別。因此,根據軟組織損傷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術時機,盡可能減少軟組織的并發癥是高能量Pilon骨折治療中的重要環節。我們的做法是:局部軟組織條件好的病例,可在傷后8~12h內急診手術,盡可能的鋼板堅強固定;如果條件不允許,先行跟骨牽引,待軟組織條件好轉后,選用不同固定材料進行手術治療;對于開放性骨折,在徹底清創的基礎上,行減張縫合或一期行局部筋膜蒂皮瓣轉移覆蓋創面,盡可能選用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以保護軟組織的活力,減少組織損傷。3.3手術內固定材料的選擇高能量Pilon骨折大部分合并腓骨骨折,但腓骨的骨折大部分仍為較簡單的骨折,在內固定選擇上爭議不大,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腓骨下端板、1/3管型鋼板或克氏針內固定。脛骨骨折絕大部分為嚴重的粉碎性骨折,同時伴有較嚴重的局部軟組織挫傷,所以在治療時要考慮牢固固定和減少軟組織繼發性損傷的關系。脛骨外側解剖板或內側的三葉型鋼板固定較確實,可早期行踝關節功能鍛煉,有利于關節功能的恢復,但需要較廣泛的軟組織剝離,易發生術后并發癥。另外,對于嚴重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效果也不確實。外固定架操作簡便、創傷小,可通過牽引、加壓調整骨折端緊密度,便于早期功能活動,結合松質骨螺釘、克氏針等材料有限內固定,可以減少軟組織的剝離,避免對骨與關節血運的進一步破壞,顯著減少高能量Pilon骨折并發癥的發生。但術后針道護理較麻煩并有發生針道感染、松動的可能性。同時,外固定架也可能在生活上對患者造成不便,并在心理上產生嫌惡感。鑒于高能量Pilon骨折傷情復雜,各種固定材料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固定材料的選擇上不應該千篇一律,應當根據患者軟組織損傷和骨折粉碎的程度、醫院的軟硬件條件、手術醫師對固定材料使用的熟悉狀況和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固定材料,力求踝關節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復。一般而言,對于軟組織條件較好,骨折粉碎不是特別嚴重的病例,應盡可能選用內固定固定;對于軟組織挫傷嚴重,骨折粉碎嚴重,鋼板難以固定確實的患者,盡可能選用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進行治療(見圖2)。圖2Pilon骨折術后X線片3.4術中整復和固定的原則1969年Ruedi和Allgower提出的Pilon骨折內固定原則在今天仍有指導意義[3],但是決定高能量Pilon骨折療效的因素還和精確復位與牢固固定的前提下避免軟組織并發癥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強調操作過程中的微創觀念,盡量減少軟組織的損傷,注重腓骨的解剖復位和堅強固定,以已經恢復的腓骨為支點,借助于下脛腓韌帶、骨間膜及骨折周圍尚存的軟組織鉸鏈進行牽引整復,對于復位不良的關節面,在C型臂監視下,以距骨為復位模板進行復位,必要時可以行克氏針撬撥復位并用克氏針或螺釘做暫時性或最終固定,做到能滿足復位固定的要求即可,不可強求骨折關節以外部分的解剖復位而加重軟組織損傷。對于因壓縮或撬撥復位造成的空腔或干骺端骨缺損,必須用自體松質骨或異體松質骨充分填充,防止固定后的脛距關節面發生再次塌陷。腓骨的[1][2]固定對Pilon骨折的治療十分重要,其目的在于恢復肢體長度,維持肢體對線并有利于術中對脛骨關節面的復位[5]。3.5并發癥的防治高能量Pilon骨折的早期并發癥主要有傷口閉合困難、皮膚壞死、淺表或深部的感染,和創傷造成的軟組織挫傷程度、手術操作粗糙、術前對軟組織損傷程度的評估失誤有一定關系,主要防治方法是認真評估患者的軟組織情況,手術中精細操作,清除一切失活組織,保護有活力組織的活力,最大程度地減少軟組織的損傷,不可強行閉合傷口,外側創面可以以腓骨肌覆蓋腓骨,表面游離植皮,脛側創面可以行減張縫合,必要時可行一期筋膜瓣或筋膜蒂皮瓣手術以覆蓋創面。術中防止骨折復位對位對線不良,防止松質骨螺釘穿透關節軟骨面,可以減少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一期植骨和加強固定術后患者的管理,可以克服因骨質缺損和嚴重粉碎性骨折造成固定失敗,減少骨折延遲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發生。重視患者的術后功能鍛煉指導,制定個體化的功能鍛煉計劃,積極督導,促進落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踝關節活動受限,有利于關節功能的恢復。綜上所述,高能量Pilon骨折的臨床療效和骨折的類型、軟組織損傷及所選用的治療方法有關。根據骨折及軟組織損傷的不同情況,積極創造條件,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手術方法,注重軟組織損傷的處理,是高能量Pilon骨折取得理想療效的必然條件。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創傷嚴重的病例,能有效防止軟組織并發癥,療效肯定。【參考文獻】[1]KarasEH,WeinerLS.Displacedpilonfractures[J].OrthopClinNorthAm,1994,25(4):651.[2]張波,黃雷,王滿宜,等.脛骨Pilon骨折手術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7):405.[3]RuediTP,GowermAU.Fracturesoflowerendofthetibialintotheanklejoint:Result9yearsafter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J].Injury,1973,5:130.[4]MazurJM,SchwartsE,SimonSR.Anklearthrodesis:longtermfollowupwithgaitanalysis[J].JBoneJointSurg(Am),1979,61(7):964.[5]張笑,張小斌,王坤正.高能量Pilon骨折的手術治療[J].實用骨科雜志,2007,13(8):459461
煉油化工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探析
摘要:據了解國內煉油廠的操作費用占企業經營總費用的40%,相較于國外煉油廠而言,國內煉油耗能十分巨大。結合對煉油化工管理工作以及節能降耗的研究得出,積極拓展節能降耗能夠有效降低煉油生產損失,且有著保護環境的效果。以前人對煉油化工的節能技術研究為基礎,提出改進工藝、降低工藝用能、提高能量回收率與轉化率等方法,希望能夠對煉油化工的節能降耗予以一定參考,進一步強化我國煉油化工業的總體實力。
關鍵詞:煉油;化工;節能降耗
1煉油化工降耗現狀
相較于國外,國內的煉油企業能量利用率是很低的。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與國內煉油廠加熱率熱效率低、生產系統節能與計算考核不科學、能耗指標高、節能管理水平差都有很大的聯系。以煉油能耗為例,當前國際最佳煉油能耗水平為53.2kg/t,而我國最好的水平卻只能維持在70kg/t。雖然中石化原油能耗已經在近些年從過去的76.66kg/t降低到了66.23kg/t[1]。但是這一數字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仍存在很大差距。為了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國內煉油企業于近幾年紛紛引用各種先進的節能技術,開發具有超前意識的節能新技術。當然為了改變國內能耗高的問題,僅僅引用先進的技術是不夠的,還要轉變理念,加強管理,積極改造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2改良工藝降低工藝耗能
2.1降低熱工藝耗能。在煉油生產中常減壓蒸餾設備將常壓塔、初餾塔過氣化油抽出,避開了加熱提溫裝置。因為過氣化油沒有冷凝與反復加熱的工序,且沒有降低帶入分餾塔的能量,所以熱工藝用能可以得到大大降低。例如煉油廠目前最常用的KDN-1000空分裝置,可以通過下述概統降低熱工藝用能:空壓機出去的4級高溫空氣直接進入再生預熱器而非過去的空氣冷卻器,進入再生預熱器后與冷箱低溫污氮氣做熱交換。污氮氣升溫后將其送入電加熱器加溫使分子篩的再生,減少電加熱器使用中出現的用電負荷。在壓縮空氣與低溫污染氮氣降溫換熱后,壓縮空氣此時進到空氣冷卻器,實現空氣冷卻器熱負荷降低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改造,經過計算得出電加熱器用電負荷從過去的90kW降低到了75kW,空氣冷卻器用水量則從35t/h降低到了28t/h。2.2降低用汽工藝耗能。改進蒸汽汽提,提高蒸汽汽提管理能力,保障設備質量,根據設備流體力學情況以及工藝操作的實際條件,降低吹汽量進而降低用汽總體耗能。重沸器可以用于代替汽提用汽。低溫熱可以用于代替伴熱用汽、加熱用汽。催化裂化U型管松動汽可用松動風來代替[2]。塔底吹汽可以代替惰性氣體。2.3降低動力工藝耗能。管線系統的改進與優化,應當以降低管線流動阻力為原則,將經濟適用為核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管徑。通過改進工藝與流程,防止物流出現反復加壓的問題,利用節流的方式來縮短工藝總路程,進而減少動力工藝耗能。每一個系統管線的節流閥,都要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降低閥壓。通過降低反應系統中沒有完成轉化原料所產生的循環量,降低動力工藝用能。
激光核物理探究論文
摘要在最近十年,激光技術有了長足的進展,激光的強度超過了1022W/cm2,激光的電場達到~4×1012V/cm.當這種高強度的激光照射在靶上時,可以產生許多由激光產生的核反應現象.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顧了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并對在不遠的未來激光產生電子、質子、中子、X射線和正電子發展的潛力進行了一些討論.
關鍵詞啁啾脈沖放大,粒子云,正電子發射層析術,庫侖爆炸
1什么是激光核物理
最近十年中,激光技術有了顯著的進展,激光強度已超過1022W/cm2,激光的電場強度達到3.8×1012V/cm,比氫原子中電子玻爾軌道上的庫侖場大759倍,相當于在原子大小上相應加上約40kV的電壓,在原子核大小上相應加上約0.38V的電壓,在這種很強的電場作用下,所有的原子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電離,產生從幾個MeV到幾百MeV的質子,幾十MeV到GeV的電子和其他粒子,以及韌致輻射和中子,這些粒子可以產生核反應,打開了核物理以及非線性相對論光學研究的新領域[1—3].
在今后的十年中,激光強度可能會提高到1026—1028W/cm2,這樣高強度的激光可以將粒子加速到1012—1015eV,并將成為研究粒子物理、引力物理、非線性場論、超高壓物理、天體物理和宇宙線研究中的一個有力工具[1].
超高功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的發展,在實驗室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極端物態條件,如高電場、強磁場、高能量密度、高光壓和高的電子抖動能量、高的電子加速度,這種極端的物理條件,目前只有在核爆中心、恒星內部、星洞邊緣才能存在,在它和物質的相互作用中,產生了高度的非線性和相對論效應,產生了嶄新的物理學領域,也為多個交叉學科前沿研究領域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和拓展的空間.
脛骨骨折手術論文
摘要:將確診的脛骨平臺骨折32例使用手術內固定加植骨治療,皆獲臨床愈合,優良率87.6%。臨床中注意影響脛骨平臺骨折手術療效的相關因素,手術能達到優良的療效。
關鍵詞:脛骨骨折;內固定;手術
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手術方法治療脛骨平臺骨折32例,取得了滿意療效。本文分析了脛骨平臺內固定手術治療中的幾個相關因素,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本組32例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21~64歲,平均(37.9±5.2)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傷20例,高處墜落傷4例,壓砸傷8例;按Schatzker分型[1]: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4例,Ⅳ型2例,V型9例,Ⅵ型1例,合并半月板損傷2例,側副韌帶損傷5例,交叉韌帶損傷1例。
2手術方法連續硬膜外麻醉,依據骨折類型采用前外側、前內側及前內側前外側聯合切口。采用克氏針、可吸收螺釘、帶墊圈的松質骨拉力螺釘12例倒L型鋼板固定,T型鋼板和高爾夫鋼板加骨栓.螺釘固定20例。12例關節面復位后其塌陷>10mm者,采用自體髂骨植骨墊起。術后予以抗感染,3個月后根據骨折修復情況下地逐漸負重行走。
自來水處理技術探究論文
在我國,水體污染問題越來越得到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公開發表的一份關于“90年代中期中國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的報告給予了公眾一個參考。根據估算,1995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了1875億元,占當年GNP值的3.27%。
在各種污染的因素之中,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最為龐大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考慮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僅僅計算人類生產活動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棄物進入自然界水體所造成的水體污染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數目就達到了1428.9億元,占環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值的76.2%。其中,工業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業經濟損失750億元,占了水污染造成的損失的一半以上。另外,報告指出,水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失(包括南方水網地區和北方農村地區)、水污染對漁業的損失、水污染對農業的損失、水污染對旅游業的損失也是不可忽視的。
擰開水龍頭,便有自來水嘩嘩流出,都市人習以為常的用水方式延續了許多年,不僅是每天的飲水。甚至連所有的生活用水都必須依靠水龍頭的水。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發現,城市自來水的各種問題(發黃、有異味、泥沙雜質等等),已經成為市民健康的隱患,城市人開始為凈化水質問題而煩憂,并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數十年來,人們一直采取傳統的漂白法、氧氣法和二氧化氫法等,這些方法的共是成本稍微低一些,但是在消毒滅菌后,會留下微量的含氯物質,在有化學污染物的情況下,這些含氯物質就可能會演變成致癌的氯仿,這叫做“二次污染”。現代醫學表明:漂白粉、二氧化氯、氯氣都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潛在根源。
現代醫學的昌明使人們開始正視日常生活中不曾注意的細節,對“水”的爭論也越來越激烈,最終歸結為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最需要什么樣的水?這個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人類最需要的便是“最有益于身體的”水。此種水含有一定硬度、含有一定量鉀、鈉、鎂、鋅、鐵、鈾、硒、氟等微量元素,其中又溶解有一定量的空氣。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從自來水管流出的水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由于原水水質、管道輕微泄露、滲漏、水再次增壓、增加二次供水箱、管道年久失修或者更換不及時、管網末梢等原因,在水中又溶入了大量雜質和細菌。輸配水管的老化加劇了水的“二次污染”。因此,改善自來水水質的呼聲不絕于耳。
科學家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兩條同樣活潑的金魚同時倒入一個拌有農藥的水缽中,片刻過后,兩條金魚都被嗆暈了,這時再把它們分別放入一個盛有自來水和一個盛有羥基氧的水缽中,一會兒,在羥基氧水中的那條魚又奇跡般地“復活”了,而在自來水的那只卻一直沒有醒過來。
骨折診治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總結Pilon骨折診斷與治療的經驗。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間采用保守治療和手術內固定治療Pilon骨折72例。結果經6個月~2年的術后隨訪,按Boume標準評定骨折療效,優40例,良26例,差6例,優良率達91.7%。結論Pilon骨折Ⅰ型、移位小于2mm的Ⅱ型骨折應采用保守治療;移位大于2mm的Ⅱ型骨折和Ⅲ型骨折應結合軟組織損傷程度,選擇合適內固定,達到骨折固定穩定可靠,以利于早期關節活動,促進骨折愈合。【關鍵詞】Pilon骨折;保守治療;內固定Pilon骨折為脛骨遠段1/3涉及脛距關節面的骨折,常伴有腓骨下段骨折及嚴重的軟組織損傷,約占下肢骨折的1%,占脛骨骨折的3%~10%[1],由于復位固定困難,致殘率高,屬難治性骨折。作者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間分別采用保守治療和手術內固定治療Pilon骨折72例,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將其診治體會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72例中男51例,女21例;年齡20~73歲,平均40歲。致傷原因為車禍傷38例,墜落傷22例,重物壓傷8例,扭傷4例;均為新鮮骨折,其中開放性骨折18例,閉合性骨折54例,伴有腓骨下段骨折或和脛腓聯合分離62例。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型標準[2],Ⅰ型(累及關節面無移位的劈裂骨折)15例,Ⅱ型(骨折明顯移位但關節面無粉碎)43例,Ⅲ型(脛骨遠端粉碎性壓縮性骨折)14例;軟組織條件良好57例,軟組織條件不良15例;合并有脊柱損傷5例,顱腦損傷3例,腹內臟器損傷2例。1.2治療方法Pilon骨折Ⅰ型和部分移位小于2mm的Ⅱ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療21例,石膏托外固定6周,并及早進行足趾、踝關節漸進性功能鍛煉;移位大于2mm的Ⅱ型骨折和Ⅲ型骨折施行手術內固定51例,結合軟組織損傷程度、脛骨遠端粉碎骨折其骨折塊的狀況,選擇脛骨遠端外側異型鋼板固定(36例)或AO三葉草鋼板固定(15例),腓骨骨折者用1/3管型鋼板固定。開放性骨折病例予以急診清創、內固定;移位大于2mm的Ⅱ型骨折和Ⅲ型骨折、軟組織損傷腫脹不嚴重病例于傷后12h內手術,若軟組織損傷腫脹嚴重者即于1周后腫脹消退再行手術。軟組織條件欠佳、脛骨遠端粉碎骨折其大骨塊處于脛骨遠端內側者,采用脛骨遠端外側異形鋼板固定,取脛前外側S形切口,顯露脛骨下段骨折處至踝關節囊前面切開,力求將關節面骨塊達到解剖復位。有碎骨片者可用克氏針臨時性固定,在不影響鋼板放置處用螺釘逐步將碎骨塊復位固定,然后將外側異形鋼板置于脛骨前外側固定,使脛骨內側較大骨塊與鋼板結合形成較堅強的內固定。對于軟組織條件良好、脛骨遠端粉碎骨折較大骨塊處于脛骨遠端外側者,采用AO三葉草鋼板固定,取脛前內側切口,作保留骨膜的骨塊顯露、復位,鋼板置于內側固定。如有嚴重骨缺損的Ⅲ型骨折可取自體髂骨植骨以支撐關節面,同樣也能達到較堅強固定。術畢若小腿軟組織仍明顯腫脹,可作小腿皮膚至筋膜層的網眼狀(長1cm、間隔2cm)減張切口,盡可能達到創口的一期縫合。術后抬高患肢,傷口引流管放置48~72h,予以脫水消腫,預防感染等治療,給予石膏后托固定3周,術后3d開始足趾的伸屈功能鍛煉,漸增至去石膏托后踝關節在不負重情況下主動功能鍛煉,促進下肢肌力及功能的康復。2結果本組72例病人均獲得6個月~2年的隨訪,全部病例達到骨性愈合,無骨不連存在。術后切口淺表感染3例,經換藥后創面愈合,有1例感染后內側鋼板部分外露,經采用鄰位皮瓣轉移后創面愈合;踝關節略內翻畸形1例。參照Boume標準[3]的優良差三級評定,優40例,良26例,差6例,優良率達91.7%。3討論3.1損傷機制與診斷Pilon骨折由兩種不同的損傷機制造成[4],低處跌傷或運動造成脛骨遠端低能量旋轉剪切性損傷,多數為Ⅰ型骨折;車禍事故或高處墜落傷使距骨對脛骨遠端關節面施以軸向擠壓力,伴有旋轉作用的剪切力,形成脛骨關節面及干骺端高能量爆裂型骨折,多數為Ⅱ、Ⅲ型骨折。常包含兩類骨折,即脛腓骨骨折和踝關節骨折,涉及脛骨遠端關節面、干骺端、關節軟骨等特點。還要對軟組織損傷程度、骨折粉碎移位情況、骨缺損、骨密度等直接影響骨折治療效果的因素作出判斷,以指導進行關節面的解剖復位和軟組織創面的閉合。3.2治療方法的選擇張秉文等[5]認為Pilon骨折Ⅰ型和部分移位小于2mm的Ⅱ型骨折應采用保守治療,移位大于2mm的Ⅱ型骨折和Ⅲ型骨折應積極手術治療。我們對閉合骨折、踝關節形態未破壞的Ⅰ型骨折和移位小于2mm的Ⅱ型骨折,利用手法整復其存在的對位和力線問題,予以石膏外固定;對開放性骨折,關節骨折塊移位大于2mm、關節不穩定、軸向對線不良、合并血管神經損傷需修復者予以手術內固定。隨著對損傷機制的認識加深、內固定物的改造,李也白等[6]認為波及踝關節的骨折手術復位較非手術治療優良率可提高42.5%,故對于累及關節面的移位型Ⅱ、Ⅲ型Pilon骨折,手術復位內固定的指征已更加明確。3.3手術方法的選擇Ruedi等[2]提出的Pilon骨折內固定治療原則為:a)固定腓骨;b)重建脛骨干骺端與關節面;c)干骺端骨缺損予以植骨;d)固定脛骨。首先對腓骨的固定在有效恢復肢體長度的同時亦能增強脛骨骨折端的穩定性[7]。要結合AO、BO的堅強內固定和避免加重軟組織損傷的原則,通過重建解剖關節面和干骺端植骨,為恢復關節正常負重功能創造條件,術后踝關節可早期功能鍛煉,減少或延緩骨關節炎的發生。遵此手術原則,我們對合并有腓骨骨折者首先應用1/3管型鋼板固定,恢復肢體的長度,并結合軟組織損傷程度與狀況以及脛骨遠端骨折的骨塊分布情況,個體化選用內固定材料和手術方法入路。對開放性骨折、軟組織條件不良、脛骨遠端骨折大骨塊以脛骨內側為主者,采用脛骨遠端外側異形鋼板固定,使較小骨塊在鋼板的撐壓支持下良好復位以恢復脛骨長度,并使螺釘能更好抓持脛骨內側較大骨塊,達到脛骨關節面的解剖復位,一旦有創口感染可能也可避免內固定物的外露。對于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損傷較輕、脛骨遠端骨折大骨塊以腓側為主者,采用AO三葉草鋼板固定,具有易暴露、能達到有效支持撐壓脛骨內側較小骨塊,抓持脛骨遠端腓側骨塊而達到較堅強固定。Ⅲ型骨折常規取自體髂骨植骨以彌補骨折端的缺損,增強骨折端的穩定性,加速骨折愈合,減少骨延遲愈合及不愈合的發生。3.4手術時機的選擇開放性骨折應急診手術清創和內固定;閉合傷者軟組織條件良好、腫脹不明顯者盡可能在24h內接受手術,但若軟組織挫傷嚴重、腫脹明顯的高能量損傷者可先作跟骨牽引,延期至7~14d腫脹消退后手術。3.5并發癥的防治并發癥的發生與損傷機制有關,高能量所致損傷者高于低能量損傷者,治療方法也影響并發癥的發生率。軟組織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表皮壞死、全層皮膚壞死及深部感染,全層皮膚壞死可發展為深部感染,包括骨髓炎,需清創軟組織覆蓋、應用抗生素等;損傷時軟組織的狀況也直接影響到深部感染的發生,前內側切口采用AO三葉草鋼板內固定容易造成皮膚壞死[8],因此本組病例僅選用軟組織條件較好的15例施行該術式,只有1例因切口淺表感染導致內固定鋼板部分外露,經采用鄰位皮辨轉移覆蓋后得以痊愈。骨不愈合通常被認為是創傷性血供破壞、手術中軟組織過多的剝離、骨折端之間的分離與不穩定所致的結果;固定不牢靠通常會導致干骺端或關節面的畸形愈合。本組病例通過合理選擇手術方法和時機,達到堅強內固定,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有1例發生踝內翻畸形,是由于固定不牢靠,使遠側骨折端向內側移位所致。踝內翻畸形可導致足生物力學的改變、疼痛、加速踝關節軟骨退變和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但必須指出關節骨折塊的解剖復位也不能有效防止創傷性關節炎,[1][2]治療上可服用非甾體消炎藥等,若疼痛嚴重、活動困難,可考慮行骨刺切除或踝關節融合術。可以結合中醫進行辯證施治、踝關節中藥薰洗改善其血液循環,消腫祛瘀,伸筋壯骨,促進骨折愈合,盡早恢復踝關節功能。【參考文獻】[1]BoneL,StegemannP,McNamaraK,etal.Externalfixationofseverelycomminutedandopentibialpilonfractures[J].ClinOrthop,1993,(292):101.[2]RuediTP,AllgowerM.Fractureofthelowerendofthetibialintotheanklejoint[J].Injury,1969,1:92.[3]BoumeRB.Pilonfractureofthedistaltibia[J].ClinOrthop,1989,(240):42.[4]陳新,苗軍,夏群.Pilon骨折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1,17(3):235.[5]張秉文,楊建業,祁志強.Pilon骨折的治療[J].實用骨科雜志,2006,12(5):448.[6]李也白,李曉陽,李悅,等.53例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方法的比較[J].中華創傷雜志,2001,17(8):485.[7]羅從風,于曉雯,蔣建新,等.有限內固定結合外支架治療高能量Pilon骨折[J].中華骨科雜志,1999,19(9):584.[8]徐克儉,翟文亮,丁真奇.May脛骨遠端腓側鋼板的臨床應用[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2,18
探求雞熱應激的危害與防范對策論文
摘要介紹了雞熱應激的危害,并從改善雞舍的內外環境、調整日糧營養水平、加強飼養管理等方面總結了其防御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雞熱應激;危害;防御措施
1危害
1.1對雞生理機能的影響
在高溫狀態下,雞的生理機能發生改變,雞的呼吸頻率加快,引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而導致酸—堿平衡失調,血液中pH值升高,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可以使產蛋雞血糖下降顯著,血漿總蛋白、血脂、血紅素濃度及血細胞比容降低,從而導致機體代謝率下降,激素調節紊亂[1]。另外,在熱應激狀態下,為了降低機體的溫度,雞需要通過大量飲水和排便來進行體散熱,從而造成體內鉀離子和鈉離子大量丟失,導致內分泌機能發生紊亂。熱應激也可導致產蛋雞機體某些生化指標發生改變,尤其是酶水平的改變。傅玲玉(1988)報道了在熱應激狀態下試驗雞的血清谷丙轉氨酶(GPT)、乳酸脫氫酶(LDH)的活性明顯降低,導致雞體分解代謝水平降低,消化吸收率降低。
1.2對雞采食和產蛋的影響
奶牛飼養管理方案
干奶牛的飼養與管理對產后預防代謝病、瘤胃健康、提高產奶量和乳成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要重視干奶牛的飼養,不能由于不產奶而被輕視。談到干奶牛,還是要從泌乳后期抓起,那時產量低,但胎兒發育很快,需要一定的養分,不能按產量分配飼料,必須根據體況提供營養,泌乳后期使體況恢復到3.25——3.75分,絕對控制太肥的牛,不超過4分,對過瘦的牛提高能量水平,如增加青貯玉米、精料等,過肥的牛則控制,到了干奶期需要分為二個期。(干奶前期,干奶后期〈圍產前期〉)一、干奶前期,按照60天干奶期正常計算,干奶前期為39天。
1、飼養方式:以粗為主,精飼料用量根據體況和飼料結構而定,約2——4公斤,青貯玉米10——15公斤,干草5——6公斤,可以適當飼喂一點豆皮、玉米粕、棉殼等,精粗比為30:70,體況控制在3.25——3.75分之間,個體差異,區別對待(按泌乳后期的飼養方式)。
2、管理方式:干奶采用一次性快速干奶法,最近上海公誼獸藥廠生產的干奶乳劑比較好,有效期維持45天,價格便宜,每頭牛在12元,干奶前做好SMT檢測,正常的牛(陰性)用該乳劑,如果有問題的牛治療后用輝瑞或奧龍干奶劑,這樣可以節省一點成本。其次要治療好其他的常見病,如蹄病、寄生蟲病、消化道病。寄生蟲病用光明的,叫“一掃光”,每頭牛約5元,干奶時使用,一年一次。
二、干奶后期(產前21天),也就是圍產前期。
該期是奶牛生產最重要的階段,做得好,對產后采食量恢復快,泌乳高峰期早、奶牛健康、掉膘少、產后發情早,受胎率高。否則,往往會出現產后胎衣不下,癱瘓、酮病(產后如果1個月產量上不去,吃料不爽,一般是亞臨床酮病)、四胃移位、DMI下降、不發情、難配等問題。
具體要求:
髖臼骨折手術治療論文
【關鍵詞】髖臼骨折
髖臼骨折多為高能量損傷,是一種復雜、嚴重的關節內骨折。髖臼骨折是否能解剖復位、堅強固定,直接影響著髖關節的功能。手術治療是目前較為可靠、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髖臼骨折52例,其中39例采取手術治療,術后隨訪療效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齡17~71歲,平均35.2歲。致傷原因都為高能量損傷,其中車禍31例,高空墜落傷8例,15例有合并傷:8例股骨頭、或四肢骨折,1例尿道損傷,2例坐骨神經損傷,4例腦外傷。
1.2骨折分類39例按Letourne分類法進行分類:12例后壁骨折,7例移位橫行骨折,8例橫行加后壁骨,5例T型骨折,7例雙柱骨折。骨折移位8~32mm,平均15mm。
1.3手術方法后柱加后壁粉碎性骨折選用Langenbeck—kocher入路,橫行、T型及雙柱骨折采用延長的髂股切口或聯合切口,顯露髖臼骨折處,將碎骨塊盡量復位,用克氏針或復位鉗臨時固定,再行內固定。前柱骨折復位后用拉力螺釘固定;前柱較為粉碎且合并臼底粉碎骨折需用4~10孔重建鋼板固定;后柱及后壁骨折常規采用鋼板加螺釘固定。對髖臼后壁粉碎嚴重的骨折,后壁的缺損可取髂骨修補,以加強其穩定性。復位、固定完成后,檢查關節活動度及關節是否有摩擦、彈響,內固定是否牢固。并且術中復查X線,了解骨折復位及內固定情況。15例合并傷分別給予相應處理,如:2例合并坐骨神經損傷,探查證實為神經挫傷,周圍給予松解;3例股骨頭骨折,給予可吸收固定;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給予DHS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