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養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2 11:26: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管理養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管理養護

管理公路養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促進全區道路事業健康發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一條本暫行辦法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區、鄉(鎮、街)、村(居)聯合或自行建設的公路。

本暫行辦法所稱公路,是指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并經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驗收或認定的區、鄉(鎮、街)、村(居)公路,包括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邊溝、用地和設施。(辦法中街、居,是指含有農村公路的街道、居委會,下同。)

第二條公路是區、鄉(鎮、街)、村(居)公益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破壞以及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和攔截車輛。

第三條公路養護管理貫徹“綜合治理、預防為主、依法治路、分級負責”的原則。區公安、規劃、土地、建設、環保、水利、林業、市容、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做好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公路養護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首先對公路養護管理現狀進行了闡述,并探究了公路養護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建立健全的公路管理養護體系、提高養護企業的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提高施工人員養護管理的專業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公路養護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確保公路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公路;養護;管理策略

1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現狀

(1)公路養護機構比較健全目前,我國公路管理的組織形式呈多樣化趨勢,既有交通行業主管部門組建的專業化養護管理性機構,也有社會化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這些都是我國公路養護管理得以發展的最基本保證。近年來,我國對公路養護的管理越來越重視,社會化公路養護逐漸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最近兩年推出的政府購買服務是我國公路養護主要發展方向。(2)人員配備較為完善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公路建設方式和養護技術不斷更新進步,我國公路養護機構人員配備和人員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社會化公路養護機構異軍突起,人員結構有了根本的改變,形成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配置,為我國公路養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和人才貯備,是公路養護健全發展的基石。(3)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相當長一段時間,由于我國交通建設相對比較落后,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往往對公路建設較為重視,對公路養護的資金投入較少,也沒有重視起來,養護設備的配置不能及時到位,很多地區還處于公路養護人工化、機械設備小型化、單一化的現狀,養護效率和養護質量較差。近年來,我國交通建設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從以往的單純重視建設逐漸轉移到建設與養護并重的階段,公路養護資金的投入逐年加大,公路養護設備的配置體現了引進設備多、綜合設備多和大型設備多的特點。隨著近年來各地養護經驗的積累,各地方的養護管理部門已開始養護設備國產化、專用化和成套化。這些設備不僅投資較低,而且技術要求也較適宜且使用效果好,同時還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費用。(4)公路養護管理方式不斷創新多年來,我國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結合各地方養護實踐,制定并創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養護管理方式和經驗措施,并都在公路養護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創造性地將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和養護新技術、新方式、新方法融入公路養護中,改變了以往公路養護的管理方式,從而節省了養護資金,提高了養護質量,縮短了養護時間,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我國公路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2.1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融資渠道不暢。目前,我國的公路養護管理體系還不是十分健全,公路養護資金大部分主要依賴于各級政府財政撥款,很多情況是國家、省級資金撥付較快,但由于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壓力比較大,導致地方配套資金落實較為困難,出現拖欠,甚至克扣的現象。同時,公路養護資金由財政進行撥款的形式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各級公路管理部門沒有積極引進社會資金,融資渠道不暢。2.2公路養護方式落后,養護人員素質較低。在公路養護資金普遍缺乏的情況下,目前我國公路養護中還是采用人工操作這樣的傳統公路養護方法,通過人力完成養護工作,沒有積極引進和學習新的機械化技術,同時由于養護人員的素質和專業能力較低,缺少專業技能訓練,主體責任意識淡薄等情況都對我國的公路養護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2.3公路養護管理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由政府機構等負責,由于政府壟斷的經營模式使得公路建設、養護行業的競爭意識較為淡薄、生產效率低下,影響了公路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在公路的養護和管理過程中沒有形成健全的體系,這使得我國公路養護和管理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在養護過程中常常會產生資金投入不足的現象。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對于公路的維護和保養工作應該采用市場型的管理機制,對于養護技術和機構的管理都應該進行創新,提高我國公路養護和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責任意識,使他們可以適應新的公路養護工作的需求,同時,擴大公路養護機構的規模和提升養護的專業性和科學性,降低公路的養護成本,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查看全文

濕地公園綠化養護管理策略

摘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環境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對現有的濕地公園綠化的養護管理成為了熱點。要做好相關的養護管理工作,應遵循生態性原則,側重生態環境的保護,維持濕地公園景觀。本文通過分析沈陽地區濕地公園綠化現狀,闡述了濕地公園綠化養護技術和管理要點。

關鍵詞:濕地公園;養護管理;沈陽地區;綠化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人們逐漸意識到綠地的重要性,濕地公園的前期建設固然十分重要,但后期的相關養護管理也應得到重視。在對沈陽地區的環境進行分析后,通過現代園林工程技術手段結合種植天然濕生植物,合理增設園林構筑物,從而構建沈陽地區濕地公園綠化的養護管理體系。

1濕地公園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需求增加,對于現有的濕地公園的養護管理逐漸成為焦點。如何利用生態學、景觀學理論依據構建科學合理的濕地公園綠化養護管理體系,是現今濕地公園的研究熱點。由于濕地具有過渡水、陸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在考慮其綠化的養護管理的時候,要區別于其他類型的公園。做好濕地公園的養護管理工作不僅能維持地區的生態環境,還會為周邊居民帶來良好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沈陽地區濕地公園概況及存在問題

查看全文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以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加強我市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下面我就承德市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組織

根據《公路法》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規定,本著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原則,由各縣區人民政府組織各鄉鎮成立鄉村公路管理所,由主管鄉鎮長任所長,并配備專職管理人員1—2名,負責轄區內鄉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每個行政村明確一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該行政村道路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工資由縣區財政列支。在管理人員配備上,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管理組織到位,管理人員到位,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

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與管理

根據冀政辦〔2006〕16號文件精神,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由市、縣級政府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進行統籌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證農村公路得以正常養護。

縣級公路養護資金執行省廳下達的養護資金計劃,主要用于縣級公路的養護、養護工程和養護管理;鄉級公路養護工程資金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補助部分和市縣交通主管部門按規定配套組成,主要用于鄉級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村級公路養護工程資金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補助部分和市縣交通主管部門按規定配套組成,主要用于村級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

查看全文

公路管理段養護狀況解析

1我段公路科學化養護工作現狀

1.1道路狀況

瓜州公路管理段地處河西走廊西段,管養六條公路,養護總里程為465.166km,其中,按行政等級分:國道兩條286.965km,省道1條60km,專用公路3條66.20152km。按路面結構分:油路413.166km,占88.82%;砂礫路52km,占11.18%,按技術等級分:高速路208.9668km,二級路120km,三級路136.1992km。

1.2職工技術狀況

我段現有職工160余人,技術工人140余人,其中高級工35人,中級工86人,初級工19人。我段主要缺乏專業系統的養護管理人員、車機管理的專業人員,車機設備維修技工、模板工(木工)、鋼筋工等。

1.3養管站建設狀況

查看全文

政府公路養護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促進全區道路事業健康發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一條本暫行辦法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區、鄉(鎮、街)、村(居)聯合或自行建設的公路。

本暫行辦法所稱公路,是指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并經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驗收或認定的區、鄉(鎮、街)、村(居)公路,包括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邊溝、用地和設施。(辦法中街、居,是指含有農村公路的街道、居委會,下同。)

第二條公路是區、鄉(鎮、街)、村(居)公益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破壞以及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和攔截車輛。

第三條公路養護管理貫徹“綜合治理、預防為主、依法治路、分級負責”的原則。區公安、規劃、土地、建設、環保、水利、林業、市容、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做好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公路養護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促進全區道路事業健康發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一條本暫行辦法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區、鄉(鎮、街)、村(居)聯合或自行建設的公路。

本暫行辦法所稱公路,是指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并經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驗收或認定的區、鄉(鎮、街)、村(居)公路,包括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邊溝、用地和設施。(辦法中街、居,是指含有農村公路的街道、居委會,下同。)

第二條公路是區、鄉(鎮、街)、村(居)公益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破壞以及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和攔截車輛。

第三條公路養護管理貫徹“綜合治理、預防為主、依法治路、分級負責”的原則。區公安、規劃、土地、建設、環保、水利、林業、市容、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做好公路養護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思考

摘要: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農村公路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主動脈,同時也是確保農村居民得以便利出行的前提條件,因此交通管理部門必須對農村公路的管理與養護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基于此,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紅河州農村公路的建設情況為例,重點闡述了當前養護與管理工作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及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發展現狀;思考建議

紅河州地處云南省南部,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接壤,國土面積3.293萬km2。紅河州境內地形錯綜復雜,山高谷深坡陡,導致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對于農村交通網絡而言。在“十一五”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紅河州農村公路硬化里程從“十一五”末的2785km,增加到11487km,特別是2017年底實現了全州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目標,農村公路通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農村公路建設得到了質的飛躍,但是由于受到環境及經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在建設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導致公路出現病害問題,如裂縫等,需要工作人員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進行管理與養護。

1分析管理與養護農村公路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公路作為連接村到鄉、鄉到縣的傳輸紐帶,保證農村公路的暢通性,可以極大程度上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公路作為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是脫貧攻堅的重大基礎。為此,提出了要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的要求。交通運輸部根據該精神,隨后印發了《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車,進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屆時將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開展示范縣創建活動、加強監督考核、加強資金保障等有效措施,確保到2020年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縣、鄉道安全隱患治理率基本達到100%,縣、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率達到100%,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等“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基于此,我們在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還要做好已建成公路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保證農村公路的質量安全和暢通性,實現農村經濟有效發展的目標。目前來看,全省乃至全國農村公路的建設標準普遍偏低,且缺乏完善的配套設施,加上對超載超限車輛缺乏管控等原因,對農村公路及行車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公路建成之后,需要不斷地完善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定期地檢查公路的路面情況,對于發生的問題,應予以及時的解決,保證公路的暢通性,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

2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意見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區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適用本實施辦法。本辦法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經省交通主管部門認定的縣道、鄉道和村道。

第三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確保質量、保障暢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區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設在區交通局)負責具體組織領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發改、財政、交通、國土、建設、水利、公安、市容、環保、林副業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共同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第五條各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一名分管領導負責,并相應成立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公路養護人員和路政協管人員,加強轄區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村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在當地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組織農村公路沿線單位和村民支持配合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

查看全文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公路養護質量,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以下簡稱《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交通運輸廳《關于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府廳發號)、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在全省開展鄉鎮農村公路綜合服務站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字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府廳發號)等有關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意見。

第二條本實施意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我區按照國家規定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修建,經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注冊的縣道、鄉道、村道及橋涵、附屬設施等。

第三條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遵循“統籌規劃、分級管理、保障投入、確保暢通”的原則。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是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籌集區內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健全相關制度,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負總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