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支付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19:18: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庫支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庫支付

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回顧與思考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現階段建立現代財政國庫制度的核心。按照財政部國庫制度改革的有關精神,遵義市在2003年11月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除非城區的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外,到2008年6月份,市級112家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辦理預算內、外資金集中支付275547萬元,其中直接支付168366萬元,授權支付107181萬元。同時,各預算單位的其他資金也納入國庫集中支付。

我市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國庫單位賬戶體系

建立和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加強和規范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管理,是建立現代國庫管理制度,實現財政資金國庫集中支付的基礎。為順利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市財政局對市級國庫單一賬戶體系進行了設計,對預算單位賬戶進行了清理。

首先,市財政局國庫科繼續保留在人民銀行國庫開設的國庫單一賬戶、在商業銀行開設的財政預算外資金賬戶,用于預算內、外資金的收納、支付和清算。

其次,財政國庫支付中心建立財政零余額賬戶和為行政事業單位開設零余額賬戶,用于辦理預算單位的支出和與財政、銀行的清算。

查看全文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論文

[摘要]結合陜西省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試點中的基本做法,論述了現階級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實施此項制度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財政資金運行成本,防止擠占、挪用、截留財政資金,推進部門預算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會計集中核算;財政預算管理

1998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對改革預算編制,加強預算執行和監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會各界關于改革財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呼聲也十分強烈。李嵐清副總理在2000年1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財稅專題研討會上指出,要建立嚴格的財政預算管理制度,必須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2001年,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全國人大會議的工作報告中,將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確定為我國“十五”期間財政支出改革的重點。陜西省在財政支出領域的改革方面,近年來一直走在全國的前面,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先后進行了一系列單項支出的改革。如1996年實行政府統一采購結算制度,1997年對省級會議費實行財政統一結算,1999年實行省級單位工資統一發放制度等。特別是2000年7月1日在全國率先實行省級單位會計集中核算,2001年4月1日又在全國率先實行省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試點,把國內多年來的國庫管理理論搬上了實踐大舞臺。筆者作為陜西省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員和陜西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試點方案的主要起草者,在這里結合自己的工作談一些體會,與大家共同探討,以促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實施。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涵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財政資金支出管理模式,由于各國的實際情況不同,其具體形式也有差異。在我國,這還是一個新的課題,對國庫集中支付的概念尚無一個規范的表述。筆者認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涵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識:首先,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組成部分。其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相對于現行的財政國庫資金分散支付而言的。現行的財政資金撥付,是由單位按照預算級次層層上報用款計劃,再由財政按下達的預算,將資金從國庫撥付到一級單位,一級單位按照預算級次層層下撥到基層單位,基層單位再根據有關規定及業務需要,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款項,形成財政資金實際支出。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就是改變現行的財政資金層層撥付程序,由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在指定銀行開設國庫集中支付專戶,單位在需要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款項時提出申請,經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審核后,將資金直接從集中支付專戶支付給收款人。再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為基礎的,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控制目標和依據是財政預算指標,沒有功能強大、快速的財政預算管理和信息反饋系統是無法實現的。另外,還要求有一個準確、及時的銀行結算系統作保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現在已完全能夠滿足這一改革的需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改變現行的財政資金層層撥付程序,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的,由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在指定銀行開設國庫集中支付專戶,將所有財政資金存入國庫集中支付專戶,單位在需要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款項時提出申請,經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審核后,將資金直接從集中支付專戶支付給收款人的國庫資金管理制度。

查看全文

國庫支付制度改革論文

摘要: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公共財政的必然選擇。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同時也遇到了重重阻力,離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對此,本文擬從加強改革的認識、解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的委托問題以及深化配套改革、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等角度來探討進一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委托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現階段建立現代財政國庫制度的核心內容。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改變現行的財政資金層層撥付程序,由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在指定銀行開設國庫單一賬戶,所有預算單位需要購買商品或支付勞務款項時,由預算單位提出申請,經國庫支付機構審核后,將資金直接從單一賬戶支付給收款人的制度。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是解決財政資金使用中諸多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重大措施,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公共財政的必然選擇。目前,已有33個省份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并向城市、縣級推進。按照中央的統一設計和要求,2005年起我國將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一、存在的問題

集中支付制度試點改革已歷時三年多,總的來看,試點進展順利,運行平穩,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初步建立,資金收付方式日益規范,收付效率明顯提高,財政監督明顯加強。但離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由于改革觸動了某些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再加上對改革的認識不足,使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在分散支付條件下,各部門和單位使用資金時,不受預算硬約束,自主性強,資金存入銀行既可生息,又可作為爭取項目貸款的條件。改革后,這些好處將不復存在,因此,地方和部門自然會有抵觸和阻撓。另外取消政府部門在商業銀行的賬戶,商業銀行減少了信貸資金的來源,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受到影響,也會給政府帶來一定的壓力。

查看全文

國庫集中支付分析論文

一、國庫集中支付中主要風險及其成因

防范和管理國庫集中支付風險,首先需識別各類風險。風險可能來源于參與集中支付的各個相關方。國庫集中支付中的風險可以分為四類,這四類風險的性質、具體表現、成如下:

(一)信息系統風險。信息系統風險是指由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程序的不完善和網絡環境安全性不夠而產生財政資金安全隱患,導致財政資金運行中風險的產生。國庫集中支付中,財政資金大量、頻繁的支付和清算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信息系統,也意味著風險的存在,一旦國庫集中支付信息系統發生問題,財政資金運行將受到極大的安全損害。

1.集中支付信息管理系統存在風險。由于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在功能模塊、流程控制、數據處理、系統訪問控制等方面功能還不夠完善,對國庫集中支付資金運行造成一定的風險隱患。

2.集中支付管理的網絡安全存在隱患。由于集中支付系統并沒有與外網實現完全物理隔離,在這種情況下,其中任何一個漏洞遭到網絡非法入侵或被他人攻擊,均會對支付管理系統造成打擊。

3.集中支付中相關聯網系統協同性存在一定風險。目前財政部門、銀行間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各聯網系統的協同性不夠,特別是在各方進行系統更新、升級或新系統運行時,沒有及時與其他各方進行溝通、反饋,可能導致因聯網系統結構、流程的變動而產生新的資金運行風險。

查看全文

探索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改革策略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和公共財政框架的建立,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庫管理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要求。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財政國庫管理體制改革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財政國庫制度改革

所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將所有的政策性財政資金全部集中到國庫單一賬戶,并規定所有的財政支出必須由國庫直接支付。在這種制度下,財政資金的使用,各部門根據細化的預算自主決定,由財政部門核對后準予支出,財政資金將由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撥付給商品或勞務供應商,而不必經過支出單位進行轉賬結算。

一、我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

建立國庫單一帳戶體系,改變過去財政資金分散管理,預算單位自行開設帳戶的做法,實行國際通行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將所有財政性資金即財政預算內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等都納入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管理。收入直接繳納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通過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相應的撤銷各預算單位重復和分散設置的帳戶,預算資金不再撥付給各預算單位分散保存,預算單位在批準的全年預算指標基礎上,編制分月用款計劃再在批復的用款計劃額度內提出用款申請。屬于財政直接支付的工資支出、購買支出等通過財政零余額帳戶直接支付給收款人;屬于授權支付的零星支出和未納入直接支付范圍的購買支出通過預算單位小額支出帳戶支付,形成在不改變預算單位財政管理和資金使用權限,使財政收支都按規范的程序在國庫單一帳戶體系內運作,使整個過程都處于有效的監督管理之下。

二、對國庫集中支付的總體評價

查看全文

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意見

為積極推進我市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加強財政管理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函〔2001〕18號)及《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財庫〔2001〕2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對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指導思想

我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指導思想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撥付以國庫集中支付為主要形式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好地發揮財政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不變

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不改變預算單位資金使用權,不改變預算執行主體,不改變會計責任主體。

查看全文

國庫支付整改通告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深入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深化我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通知》(府辦[2006]130號)的要求,遵循國庫管理體制改革方針,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及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現狀,區政府決定推行財政國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逐步建立一套適應區情的區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意義

建立健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區財政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大舉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順利實施有利于增強財政資金調控能力,推動我區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規范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有利于加強財政資金監控,通過現代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二、提高思想認識,確保改革的順利實施

建立健全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必然要求,也是規范預算執行和財政資金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基礎制度。各部門、單位要提高認識,將思想統一到區政府的改革部署上來,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重視、理解、支持區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工作;要主動學習、落實改革實施的具體措施,統籌協調改革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要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的計劃性、前瞻性,規范財務收支行為,確保區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順利實施。

三、加強實施改革基礎性工作

查看全文

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按照省公共財政支出改革聯席會議辦公室批準的《合肥市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一年試點,兩年推開,三年完善“的總體要求,20*年,在市級選擇6個部門進行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試點改革,在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市政府決定,今年分三批將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納入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市委、市政府對這項改革非常重視,并將其作為規范財政管理、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今天的會議就是對改革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希望大家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積極支持和配合,認真做好這項改革工作。關于改革的一些具體安排,市財政局已作了布置和要求,下面,我再強調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對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國庫集中支付,就是改變現行的財政資金層層撥付的程序,由財政國庫支付中心直接將財政資金撥付給商品或勞務供應者。今年在市級部門全面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建立公共財政基本框架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都是實行國庫單一賬戶和財政資金集中支付,這已形成了一種國際慣例。實踐證明,這種方式適應和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我國現行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各部門和單位多重設置賬戶,財政資金多環節撥付。這種國庫運作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弊端很多:一是財政資金的在途時間長、效率低。在現行的分散支付方式下,由于財政資金切塊使用,其分自己和撥付要經過多個中間環節,即財政部門分自己、撥付到主管部門后,主管部門往往還要進行二次分配,再撥付到三級單位、三級單位,最后到基層單位,需要經過多道程序才能到項目建設單位、商品或勞務供應者,造成資金在途時間長、到位慢,影響了單位正常用款和整個財政資金的效率,有些單位甚至到年底還有大量的財政資金沉淀,預算執行率很低。二是財政資金的安全得不到保證,不利于加強監管。財政資金是根據預算安排的,每一筆資金都有特定的用途。但有少數主管部門,不論其資金來源渠道如何,也不論是人員經費還是公用經費,只要進了自己的“口袋“,就認為是自己的錢,哪里有缺口就往哪兒填,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按預算辦事,支出的隨意性很大,擠占、挪用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可能會滋生腐敗現象。

查看全文

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調研報告

行政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是指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撥付以國庫集中支付為主要形式,所有財政性資金都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進行撥付、結算的一種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它實現了從預算分配、資金撥付、資金使用、銀行清算直至資金到達商品和勞務者賬戶的全過程監控。

一、目前我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現狀

我區從20*年7月開始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以來,在減少撥款層次、集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至今教育系統、司法系統、環衛處、景區等部分單位尚未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一)國庫集中支付崗位設置情況

按照《*區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的規定,以及國庫支付規范化流程對崗位設置的要求,在會計結算中心設置了用款計劃的錄入崗,并設專人負責對各項財政資金的支付業務。在國庫科內,設置用款計劃的初審崗、用款計劃的終審崗,負責審核批復預算單位分月用款計劃,確定預算單位財政直接支付的款項和額度,合理調度資金,對財政性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撥付。

(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辦法制定情況

查看全文

政府財政國庫支付改革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我縣公共財政支出改革,建立與公共財政相適應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根據財政部《關于深化地方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財庫〔**〕51號)和《**省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省政府**政辦〔**〕48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

我縣現行的財政資金撥付方式,是通過財政按年度預算將資金分月分散撥付到各預算單位,由其自主使用。這種傳統的財政資金撥付方式存在資金在途時間長、流向不透明、滯留于預算單位、使用效率低等問題,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黨的**全會提出要深化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管理和國庫集中支付等改革,這是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財政資金安全性、有效性,從源頭上防范和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因此,必須對現行財政國庫支付方式進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財政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精神,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更好地發揮財政在政府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