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0:10: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賀歲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產賀歲片整合營銷之道研究論文

摘要:2000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擴大,影片票房不斷攀高,外國大片的刺激只是很小的因素。國產合拍片的不斷深入,淡化了內地,香港,臺灣電影的地域概念。大制作,大明星,大投入的大片時代讓電影營銷成為電影發展首先要研究的內容。

伴隨著中國電影的產業化進程,國產賀歲片成為國產電影的重中之重。國產賀歲片的先行者馮小剛,他的“馮氏賀歲片”見證了國產賀歲片的發展歷程。票房的逐年突破,標志著中國賀歲片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國產賀歲片不僅在制作上實現了國際化接軌,同時在營銷方式上也不斷朝著國際最新的營銷方式發展,初現整合營銷的雛形。

論文在前言中主要詳述了國產賀歲片的緣起及電影營銷的新趨勢。論文第二部分則是探索國產賀歲片整合營銷策略。以整合營銷的視角,明確市場調查作為策略執行的基礎地位,并指明調查的主要方向;以及整合營銷策略的分步實施。論文的第三部分是對比較成功的國產賀歲片的營銷案例進行的分析。此部分是以2010年的賀歲檔大熱影片《十月圍城》為例,透過它的營銷活動和最終營銷效果——票房和口碑,來看整合營銷的有效執行。論文的第四部分是綜合分析電影營銷的過程,剖析國產商業賀歲片整合營銷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全片文章的總結,并且在整篇論文的基礎上展望了中國商業大片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國產電影;賀歲片;電影營銷;整合營銷

前言

第一節賀歲片的緣起

查看全文

國產賀歲大片整合營銷研究論文

摘要:2000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擴大,影片票房不斷攀高,外國大片的刺激只是很小的因素。國產合拍片的不斷深入,淡化了內地,香港,臺灣電影的地域概念。大制作,大明星,大投入的大片時代讓電影營銷成為電影發展首先要研究的內容。

伴隨著中國電影的產業化進程,國產賀歲片成為國產電影的重中之重。國產賀歲片的先行者馮小剛,他的“馮氏賀歲片”見證了國產賀歲片的發展歷程。票房的逐年突破,標志著中國賀歲片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國產賀歲片不僅在制作上實現了國際化接軌,同時在營銷方式上也不斷朝著國際最新的營銷方式發展,初現整合營銷的雛形。

論文在前言中主要詳述了國產賀歲片的緣起及電影營銷的新趨勢。論文第二部分則是探索國產賀歲片整合營銷策略。以整合營銷的視角,明確市場調查作為策略執行的基礎地位,并指明調查的主要方向;以及整合營銷策略的分步實施。論文的第三部分是對比較成功的國產賀歲片的營銷案例進行的分析。此部分是以2010年的賀歲檔大熱影片《十月圍城》為例,透過它的營銷活動和最終營銷效果——票房和口碑,來看整合營銷的有效執行。論文的第四部分是綜合分析電影營銷的過程,剖析國產商業賀歲片整合營銷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全片文章的總結,并且在整篇論文的基礎上展望了中國商業大片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國產電影;賀歲片;電影營銷;整合營銷

前言

第一節賀歲片的緣起

查看全文

藝術主題文化管理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主題管理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

查看全文

跨世紀電影藝術主題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主題與文化分析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

查看全文

電影手機硬傷管理論文

看完電影的《手機》之后,我想應該再看看小說的《手機》。想看小說不是因為電影勾起了我看小說的欲望,而是想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記得剛看完電影,我就問我周圍的人感受如何,聽到許多人都說拍得不錯,嚇了我一跳,心想完了完了,要不是我腦子進水出問題了,要不就是大大落后于時代了,不然的話,為什么大家都說好的片子卻沒讓我看出好在何處呢?為了搞清楚哪兒出了毛病,我一狠心買回了本小說,認認真真讀了過去。讀過去之后我有了點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當然有毛病,我的毛病在于至今沒有手機。沒有手機就沒辦法撒謊就沒機會說廢話也無法像嚴守一同志那樣把自己搞得妻離子散身心疲憊。缺了這些東西,這小說電影哪能像別人那樣看得驚心動魄長吁短嘆。朱光潛先生說,沒戀過愛的人看戀愛小說怎么都有點霧里看花,我想我就是這號人。于是就決定買部手機,這樣就可以把自己變得言不由衷起來,省得讓時代恥笑。檢討完自己之后又想想電影、小說,又覺得它們也很成問題,于是又有了給它們挑毛病的沖動。這種沖動本來該死,也有違“做人要厚道”的基本原則,但實在是按捺不住,就只好把它說出來了。

先說小說。電影里的嚴守一老家在河南,小說里卻變成了山西,這首先讓我興趣大增,因為俺是山西人,離作者寫的地方似乎也不遠,于是就想看看作者怎么編排山西人。這么一上心不要緊,還真看了一堆毛病。

毛病一。嚴守一的老家叫嚴家莊,但我卻一直搞不清它究竟在哪兒。小說里說,嚴家莊距長治200里,離洪洞縣有100多里的山路。又說當年呂桂花降生在“偏僻的晉南山村”(P12),但是小說的最后一部分卻又出現了如下的句子:“1926年和1927年,晉東南風調雨順。”(P213)這說的也是嚴守一的家鄉。那么這嚴家莊究竟是在晉南還是晉東南?小說寫到嚴守一的祖父嚴白孩時反復說他操“晉南口音”(P224,231),由此可知嚴守一的老家應該是晉南,但為什么嚴守一他們回老家時卻又坐上去晉東南的火車?(P76)當然,條條大路通老家,坐車先到了長治自然也可以再往晉南走,但熟悉這條線的人都知道,從北京到長治就這么一趟車(北京南—長治北),而且還是繞道河南新鄉之后北上山西。去晉南那邊也有火車,直通通就過去了,回老家走這條線似乎更順當些,可作者為什么要他們跑到長治去呢?

毛病二。沈雪到了山西后學了句山西話:“洗臉吧——熱水!”這句話是從哪兒學來的呢?小說中這樣寫道:“這是前天傍晚,嚴守一、費墨、沈雪從長治站下火車,一出站臺,臺階上擺著一溜臉盆,每個臉盆沿上搭著一條油漬麻花的毛巾,一個臉盆前站著一個山西婦女在扯著脖子喊:‘洗臉吧——熱水!’”(P88)這個細節有點問題。我曾無數次在長治站下過車,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景。當然,我沒遇到過不等于沒有,但我想放到新鄉車站似乎更恰如其分。在新鄉出站時,有兩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第一句是“住不住旅舍?”第二句就是“洗臉吧——熱水!”電影里用河南話一說,那真是“生活真實”,但小說里換成山西話(準確地說是長治話),我卻不知道她們怎么行腔走調了。據說,劉震云先生的老家是河南延津,這個地方離新鄉挺近。是不是作者不想讓河南人民現眼,就把家鄉那點事搬到了幾百里外的長治?可這也算是一道民俗呢,朋友!哪能那么移花接木?趙樹理要是把晉東南三仙姑的神課放到河南某地,我就覺得不像。作者寫了那么多小說,這點小道理居然讓他忘了,實在讓我想不通。

毛病三。作者在小說的第2章寫道:“嚴守一他奶是個小腳老太太”,(P86)但在第3章,嚴守一她奶卻變成了個大腳女人。因為腳大,“老楊的兒子老用玻璃碴子劃她的腳”,(P237),還是因為腳大,又成了嚴老有托媒提親的一個重要理由。(P238)為什么嚴守一他奶年輕時是大腳,上了年紀卻變成了小腳?莫非后來又用什么新技術纏小了不成?而且,小說中說嚴守一八歲那年摔斷了腿,是他奶背著他走了100多里山路去洪洞縣看病。(P77),如果是大腳,這個細節還說得過去,要是個小腳女人,你讓她走20里平路給我試試。

毛病四。小說第2章,嚴守一他奶去世了,嚴守一趕回家里辦喪事。小說里寫道:“這天的夜特別黑,伸手不見五指。嚴守一四十三歲,拿著手電筒往天上寫……”(P209)因為小說一開始就交待了1968年的嚴守一是十一歲,(P8)所以他奶奶去世的時間應該是2000年。到了小說的結尾,我們又看到了這樣的文字:“三十年后,這姑娘成了嚴守一他奶。又四十六年后,嚴守一他奶去世,嚴守一跟她再說不上話。”(P238)屈指算算,嚴守一他奶去世的時間又變成了2003年。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讀到這里,我又讀出了一頭霧水。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現象分析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在探究的基礎上,影片的思考的確是令人警覺的,一個普通女子,沒有犯罪企圖,也充滿內疚,但在這樣一個始料不及的意外之后,將陷在怎樣一個心理矛盾之中,而且這種不由自主的抉擇和隨之的痛苦又可能是常人剎那間都會遇到的,和美的家庭與諧和的夫妻關系在特殊狀態中變得異常緊張,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又會如何處置?影片現實主義表現與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從心理層面展開的,這種從現實簡單事件推向心理承受極致的人性思考帶相當殘酷的成分,沒有人可以逃避這種在維系親情和躲避危害時必須抉擇的尷尬痛苦。所以,影片比起赤裸裸的現實人生表現多了思想的負重,警示人們思考,盡管由此影片某種優美蕩然無存,但深刻成為可能。

查看全文

電影藝術主題論文

2000中國電影呈現出整體疲軟和局部亢奮的狀態,表面上看,不時有一些興趣熱點激起波瀾,但藝術散化狀態和文化潛流起伏構成創作較為平淡的表現。隨著世紀交替的臨近,原本應當激動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鋪直敘,藝術話題被市場、進入WTO、降價風潮、評獎風波、賀歲片等所遮蓋,電影的確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國電影生生不息的藝術傳統卻依舊潛流般綿延,探究世紀末創作的走向和主題,應該會更好提示我們關注藝術的本質表現,并對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發展前景有啟發意義。

一、藝術表現探究

走向百年門檻的中國電影,在大半的時候是流連在藝術和商業的此起彼伏爭斗中,也許東方傳統無法像好萊塢那樣縫合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截然界限,商業與低俗的連帶關系難以抹去,但隨著時展,崇尚藝術與貶斥商業的習俗卻日漸消退。盡管我們需要呼吁中國電影更加看重市場和大眾需求,但中國電影的興盛史似乎在申說著藝術的支撐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至今所見證明,沒有藝術的色彩,中國電影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正如沒有商業和技術的支撐,好萊塢將失去光彩。所以,世紀末的中國電影依舊可以看到藝術的軌跡如何蜿蜒在幾近泥濘的路途中。

首先是藝術主題的核心:人性關懷。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關于人性意識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見,這固然是商業潮流所左右的現實,也是中國電影藝術主題偏移于社會宏觀教化的影響,這的確是導致中國電影發展難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體現,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表現的淺嘗則止,是中國電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藝術難題。中國電影人在有限的嘗試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這一關鍵問題還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現。由此,看到謝飛教授的《益西卓瑪》就不由發出感嘆。在這部充滿奇異邊域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樣充滿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際不是全圍繞政治風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歡離合來表現,在已見的東西方關于這塊地域表現的電影藝術中,《益西卓瑪》的人性主題所蘊涵的魅力是真摯動人的。這部影片的出現破費周折,也說明傳統觀念對人性表現某種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實際上,在我們的習慣領域中,對人的認識還較多把守著外在行動人的尺度,對情感動因和心理機緣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經驗。

于是,黃建新的《說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與深度頗值得探討的影片。在對人性挖掘與心理拷問方面,該片藝術的表現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據很大比重,它對人性的認知方式是有別于以往的故事電影或較多心理表現色彩的影片。應該說,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憂慮其實多半和觀眾疏離有關,除了大眾化時代必然產生的藝術變遷而導致的分流,和以電視為代表的娛樂傳媒對正經看電影方式的沖擊之外,電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層面和粗淺道理的直接說教是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這一套表現規程的觀眾已然厭倦了俗套。中國電影除非屈從世俗墮入打打殺殺和脫、透、漏式的泥沼,否則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國電影的人文藝術味日漸消失是很值得憂慮的大事,人文電影的天地其實很大,而其要害是對人性和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世界的剖析。從這一意義說,《說出你的秘密》是較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腳于一對夫婦因妻子造成車禍后隱匿不說,而導致整體生活世界的微妙變化,特別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復雜心理內涵,絲絲入扣,逼真現實。影片直面人的現實困境--心理靈魂境界,毫不猶豫的以審視自我而拷問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隱秘的個人內心世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我們常常不敢正視的心理現實。就此而言,顯示了創作者對人生探討的認識深度。影片的揭密不僅在撞人逃逸者是誰的謎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腳在常人面對這道難題時將如何正視的心理謎底上。在夫妻恩愛和懷疑猜忌之間,在良心譴責的道義感和惟恐罹難的恐懼感之間,影片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真實弱點、本能與人性良知之間的搏斗。著意于生活危難之際人心角逐與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現,是創作者對人的認識深入化的體現。丈夫在同情執著尋找目擊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發產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與惟望不是事實的僥幸心理的角逐,把當代生活中一個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懼和抉擇平鋪在我們面前,于是,我們會油然聯想到人人熟悉的一個關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問:當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時落水時先救何人上岸?這種源于懼怕失去所愛而執拗式的無理追問就變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類似的尷尬處境。

查看全文

手機硬傷軟肋管理論文

看完電影的《手機》之后,我想應該再看看小說的《手機》。想看小說不是因為電影勾起了我看小說的欲望,而是想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記得剛看完電影,我就問我周圍的人感受如何,聽到許多人都說拍得不錯,嚇了我一跳,心想完了完了,要不是我腦子進水出問題了,要不就是大大落后于時代了,不然的話,為什么大家都說好的片子卻沒讓我看出好在何處呢?為了搞清楚哪兒出了毛病,我一狠心買回了本小說,認認真真讀了過去。讀過去之后我有了點豁然開朗的感覺——我當然有毛病,我的毛病在于至今沒有手機。沒有手機就沒辦法撒謊就沒機會說廢話也無法像嚴守一同志那樣把自己搞得妻離子散身心疲憊。缺了這些東西,這小說電影哪能像別人那樣看得驚心動魄長吁短嘆。朱光潛先生說,沒戀過愛的人看戀愛小說怎么都有點霧里看花,我想我就是這號人。于是就決定買部手機,這樣就可以把自己變得言不由衷起來,省得讓時代恥笑。檢討完自己之后又想想電影、小說,又覺得它們也很成問題,于是又有了給它們挑毛病的沖動。這種沖動本來該死,也有違“做人要厚道”的基本原則,但實在是按捺不住,就只好把它說出來了。

先說小說。電影里的嚴守一老家在河南,小說里卻變成了山西,這首先讓我興趣大增,因為俺是山西人,離作者寫的地方似乎也不遠,于是就想看看作者怎么編排山西人。這么一上心不要緊,還真看了一堆毛病。

毛病一。嚴守一的老家叫嚴家莊,但我卻一直搞不清它究竟在哪兒。小說里說,嚴家莊距長治200里,離洪洞縣有100多里的山路。又說當年呂桂花降生在“偏僻的晉南山村”(P12),但是小說的最后一部分卻又出現了如下的句子:“1926年和1927年,晉東南風調雨順。”(P213)這說的也是嚴守一的家鄉。那么這嚴家莊究竟是在晉南還是晉東南?小說寫到嚴守一的祖父嚴白孩時反復說他操“晉南口音”(P224,231),由此可知嚴守一的老家應該是晉南,但為什么嚴守一他們回老家時卻又坐上去晉東南的火車?(P76)當然,條條大路通老家,坐車先到了長治自然也可以再往晉南走,但熟悉這條線的人都知道,從北京到長治就這么一趟車(北京南—長治北),而且還是繞道河南新鄉之后北上山西。去晉南那邊也有火車,直通通就過去了,回老家走這條線似乎更順當些,可作者為什么要他們跑到長治去呢?

毛病二。沈雪到了山西后學了句山西話:“洗臉吧——熱水!”這句話是從哪兒學來的呢?小說中這樣寫道:“這是前天傍晚,嚴守一、費墨、沈雪從長治站下火車,一出站臺,臺階上擺著一溜臉盆,每個臉盆沿上搭著一條油漬麻花的毛巾,一個臉盆前站著一個山西婦女在扯著脖子喊:‘洗臉吧——熱水!’”(P88)這個細節有點問題。我曾無數次在長治站下過車,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景。當然,我沒遇到過不等于沒有,但我想放到新鄉車站似乎更恰如其分。在新鄉出站時,有兩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第一句是“住不住旅舍?”第二句就是“洗臉吧——熱水!”電影里用河南話一說,那真是“生活真實”,但小說里換成山西話(準確地說是長治話),我卻不知道她們怎么行腔走調了。據說,劉震云先生的老家是河南延津,這個地方離新鄉挺近。是不是作者不想讓河南人民現眼,就把家鄉那點事搬到了幾百里外的長治?可這也算是一道民俗呢,朋友!哪能那么移花接木?趙樹理要是把晉東南三仙姑的神課放到河南某地,我就覺得不像。作者寫了那么多小說,這點小道理居然讓他忘了,實在讓我想不通。

毛病三。作者在小說的第2章寫道:“嚴守一他奶是個小腳老太太”,(P86)但在第3章,嚴守一她奶卻變成了個大腳女人。因為腳大,“老楊的兒子老用玻璃碴子劃她的腳”,(P237),還是因為腳大,又成了嚴老有托媒提親的一個重要理由。(P238)為什么嚴守一他奶年輕時是大腳,上了年紀卻變成了小腳?莫非后來又用什么新技術纏小了不成?而且,小說中說嚴守一八歲那年摔斷了腿,是他奶背著他走了100多里山路去洪洞縣看病。(P77),如果是大腳,這個細節還說得過去,要是個小腳女人,你讓她走20里平路給我試試。

毛病四。小說第2章,嚴守一他奶去世了,嚴守一趕回家里辦喪事。小說里寫道:“這天的夜特別黑,伸手不見五指。嚴守一四十三歲,拿著手電筒往天上寫……”(P209)因為小說一開始就交待了1968年的嚴守一是十一歲,(P8)所以他奶奶去世的時間應該是2000年。到了小說的結尾,我們又看到了這樣的文字:“三十年后,這姑娘成了嚴守一他奶。又四十六年后,嚴守一他奶去世,嚴守一跟她再說不上話。”(P238)屈指算算,嚴守一他奶去世的時間又變成了2003年。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讀到這里,我又讀出了一頭霧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