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21:21: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洪災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洪災保險分析論文
一、洪災保險供給不足的博弈分析
洪災保險供給不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政府、保險公司、投保人這三者關系中,受益的主要是政府與投保人,保險公司處于政府與投保人之間。保險公司不僅受政府行為影響,同時還受到投保人行為影響。通過保險公司與政府及投保人之間的博弈分析就可以看出為什么我國的洪災保險供給不足。我們分兩個博弈集合來討論此問題。
(一)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博弈。在這個搏弈中,局中人有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保險公司的博弈策略有{經營,不經營};投保人的策略有{投保,不投保}。在這個博弈中我們不考慮政府補貼。
1、模型假設
(1)假設為完全信息的條件下,居民和保險公司都是理性的經濟人,追求各自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2)在高發洪災區,洪災發生的概率為p,洪災發生給居民帶來的損失為d,則對于高發洪災區居民的期望損失金額為:c=p*d;
山洪災害防御會議講話
同志們: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防總、水利部召開的全國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會議和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專題研究部署水庫保安和山洪防御工作,經廳黨組研究決定召開這次會議。昨天下午大家一起參觀考察了松陽縣山洪災害防御示范現場及水庫保安加固工程,今天上午又聽了松陽等五個縣(市)介紹的經驗和做法,剛才各組把討論情況進行了匯總和發言。這次會議總結了水庫保安和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經驗,研究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討論了即將實施的有關規定和辦法。這次會議時間雖短、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開得很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上午,佳學同志已對下一步工作作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講得很好,我都同意?;厝ズ螅埓蠹腋鶕@次會議精神和要求,結合各自實際,抓好落實。借此機會,我再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主要講三個問題:
一、充分肯定成績,認真分析問題,進一步明確目標
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作,始終把水利放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地位。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緊緊圍繞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按照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全面建設“平安浙江”和“生態省”的要求,以水利“十五”規劃為指導,在防汛抗旱、水利建設、水利管理等各個方面都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和任務?!笆濉逼陂g,全省水利總投資達到600多億元。先后建成標準海塘近1400公里、錢塘江江堤1000余公里,70個縣級以上城市的防洪體系基本建成,全面開展病險水庫應急除險加固和千庫保安建設,水庫安全度和攔蓄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防汛抗旱非工程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省、市、縣結合實際制訂了一批防災救災預案,在防汛防旱工作特別是近幾年的防臺風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間,我省經歷了干旱和強臺風,特別是在**年和**年連續遭受了多次強臺風的正面襲擊和外圍影響,全省各級各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致,協同作戰,取得了抗臺救災的全面勝利,并鑄就了偉大的抗臺救災精神。據初步統計,五年來全省各類水利工程直接減災效益達800億元。
總之,“十五”期間是浙江水利發展最快,最好的一個時期,也是水利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顯著的一個時期?!笆濉睍r期的水利發展和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為全省水利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尤其是分析近年來在我省遭遇連續干旱和強臺風的襲擊中,部分地區暴露出來的水利基礎設施標準不高、建設滯后、設施老化、管理不善、預警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如:
(一)部分地區防洪排澇工程標準還不高。水利工程特別是千里標準海塘和水庫在去年和今年的防臺風中發揮了巨大的防災減災效益,但也暴露出浙南、浙中等部分地區缺少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部分城鎮設防標準偏低等問題。沿海一些易受洪澇影響的地區,上游缺乏必要的防洪控制性工程,下游又受潮水頂托影響,洪澇災害嚴重。溫黃平原易澇問題還未徹底解決,樂清、永嘉等縣城由于防洪排澇能力不足,多次受淹。
山洪災害研究論文
1廣西山洪災害現狀
1.1溪河洪水
在廣西.溪河洪水是山洪災害最主要的災種。是泥石流滑坡的誘因及動力。因其暴漲暴落、來勢猛、流速快、沖擊破壞力大,以致山洪過后大部分房屋、道路、橋操及農田被毀.是一種毀滅性災害。1994年5~6月間,廣西遭受建國以來的特大洪澇災害.先后遭受4次特大暴雨洪水襲擊.全區88個市縣受災,受災市縣占97.7%。其中重災45個市縣,受災人口達275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2以上。受洪水圍困的群眾204.6萬人,死亡549人,房屋倒塌71.7萬間,受災農作物面積122.75萬h,其中30多萬hm: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367.億元在死亡的549人中,大部分死于山洪災害。1996年汛期7~8月間,融水縣境內普降暴雨,多處山洪暴發,泥石下瀉,全縣受災面積269.62km,受災耕地1374hm,受災人口1.48萬人.死亡95人,直接經濟損失3.18億元。據初步統計.1949~2003年間,全區共發生較嚴重的山丘區局部性洪災約414次.平均每年發生7.5次,溪河洪水災害已造成5065人死亡及917.47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1.2泥石流滑坡
據不完全統計,廣西1957~2003年共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361起。其中滑坡299起(表1),占總數的82_8%;泥石流62起(表2),占總數的17.2%。區內規模最大的泥石流為賀州市八步區桂嶺鎮天堂村泥石流,體積250萬m;其次為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大剛村泥石流,體積150萬nl。區內規模最大的滑坡為桂林市資源縣車田鄉黃保村白石界滑坡,體積為225萬m。其次為河池市南丹縣芒場鄉拉麻村滑坡,體積為75萬。
據初步統計,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造成110人死亡150多人受傷,毀壞房屋1205間,毀壞農田350hm,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550萬元,間接經濟損失3億元。
山洪災害防治及主要措施探索
摘要:我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堅持的原則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山洪災害防治要從落實規劃入手,突出以防為主、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防治結合。
關鍵詞:山洪災害;規劃;原則;對策
一、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原則
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反映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存條件和環境保護不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和對策措施.提高山洪災害防治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大限度地減少山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我國山丘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安全保障。《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遵循了以下原則: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的原則。人類活動的負面效應已成為山洪災害的重要致災因素之一,不僅使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也給人類自身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通過加強管理,規范人類活動,制止對河流行洪場所的侵占,采取“退耕還林、還草”、改變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態與環境,保護水土資源。
②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和“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規劃要求著重開展責任制組織體系、監測預警、預案等山洪災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設,及時預警,提前組織危險地區群眾轉移;通過宣傳、培訓,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重點保護對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必要的工程保護措施。
剖析山洪災害規劃原則及對策
摘要:我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堅持的原則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山洪災害防治要從落實規劃入手,突出以防為主、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防治結合。
關鍵詞:山洪災害;規劃;原則;對策
一、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原則
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反映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存條件和環境保護不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和對策措施,提高山洪災害防治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大限度地減少山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我國山丘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安全保障?!度珖胶闉暮Ψ乐我巹潯纷裱艘韵略瓌t: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的原則。人類活動的負面效應已成為山洪災害的重要致災因素之一,不僅使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也給人類自身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通過加強管理,規范人類活動,制止對河流行洪場所的侵占,采取“退耕還林、還草”、改變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態與環境,保護水土資源。
②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和“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規劃要求著重開展責任制組織體系、監測預警、預案等山洪災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設,及時預警,提前組織危險地區群眾轉移;通過宣傳、培訓,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重點保護對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必要的工程保護措施。
山洪災害防治規劃通知
各市氣象局,有關直屬單位:
**年10月27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的批復》,要求各地要將《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內容納入地方“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計劃,逐級落實防治目標和任務?!杜鷱汀分忻鞔_了氣象部門負責有關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及相關防災減災預案等項目實施的工作職責和任務。
為切實做好山洪災害防治工作,履行氣象部門在《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中的職責,現將《批復》轉發給你們,請各市氣象局、省局有關直屬單位按照下列要求,認真貫徹執行:
一、高度重視,密切配合。浙江省山丘區面積占全省面積的70%以上,因降雨引發的山洪災害問題十分突出。近幾年,小流域山洪災害包括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員傷亡,已占全省整個洪水、臺風災害傷亡人數的80%以上。全省各級氣象部門要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己任,將防御山洪災害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筑好防御山洪災害的第一道防線。要積極加強與國土、建設、水利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履行部門職責,了解服務需求,提供防治建議,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山洪災害防治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加強監測。努力提高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尤其要重點加強對山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因地制宜,科學論證,根據防御山洪、地質災害的需要,合理布局氣象災害地面監測網。同時,加強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氣象衛星以及閃電定位網對暴雨、山洪等氣象及相關災害的監測,加強通信保障,確保監測信息傳輸及時無誤。
三、努力加強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暴雨、山洪等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技術研究,開展暴雨、山洪的中、短期預報技術研究,通過研究我省各地山洪發生發展的條件和規律、山洪災害的氣象誘發因素等,建立起綜合的山洪地質氣象災害預報模型。同時要大力完善氣象災害信息產品制作系統和氣象災害信息產品系統,著力擴大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加強與有關部門以及網絡、通信等運行企業的合作,綜合運用氣象警報器、廣播、電視、報刊、電話、手機短信、傳真、互聯網、文字材料等多種形式,傳送氣象預警信息,當前要重點發揮手機短信、電話、計算機網絡作用,進一步完善緊急異常氣象短信平臺,充實完善農網的信息服務功能,強化在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災害預警信息工作。
農村洪災衛生檢疫工作報告
災后防暑防疫中,據統計。免費發放藥品2800余元。各村開展災后用水及環境消殺,使用漂白粉5袋,8.4消毒液20桶,漂白晶片1萬片,漂白顆粒90瓶,敵敵畏27瓶,累計消毒面積53706平方米,累計殺蟲面積23590平方米,集中式供水消毒56處,消毒公廁72座發放宣傳單680份。至今全鎮防暑防疫工作進展順利。
全縣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今年7月。以至整個縣城被浸。洪災面前,全縣人民團結一致,取得了抗洪救災的偉大勝利。洪水退后衛生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下面是幾點經驗。
明確職責。切實依照縣委縣政府的布置要求,一是加強領導。安排布置災后防暑防疫工作,明確防暑防疫重點的部門的工作職責。衛生院負責受災點的消殺、人員的疫病接種、防治。工商所檢查鎮內蔬菜、食品、副食品的平安。水廠做好出廠水質的干凈無毒,保證群眾飲水平安。各村擔負起在本村內搶修基礎設施人員、開展生產自救的群眾預防中暑工作。
防暑防疫。防暑防疫重點部門聯合互動,二是落實措施。各施其責,落實防暑防疫各項措施。
盡快通水。鎮水廠:積極開展水廠設施的修復工作。對水質進行監測,根據進廠水質的污濁度,適量地加大消毒、凈化的藥量,保證出廠水達標,群眾喝上平安飲用水。
成立了一支6人醫療救治小組,鎮衛生院:根據《xx縣衛生系統洪災防病救治技術指導方案》及時啟動抗洪救災工作預案。和一支含村醫組成的16人災后消殺小組,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各村開展各項救災防病工作,確保全鎮人民群眾災后有病能及時得到醫治,有干凈水喝,災后食品安全,災后無疫情。同時以災民臨時安排點為重點,切實做好受災群眾的防暑降溫工作。定期開展巡查、咨詢服務、普及防暑降溫的醫療知識,為災民發放防暑降溫物品。衛生院設立消殺藥品發放點,免費為群眾發放消殺藥品、解答群眾消殺問題,啟動發熱門診和腸道門診,實行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對全鎮疫情實行動態監測,確保全鎮災后無大疫。要求浸泡過的蔬菜、食品、副食品必需下架,工商所:開展執法巡查。公務員之家:
透析廣西山洪災害現狀與成因
1概述
山洪災害是指山丘區因降雨引發的溪河洪水及由此誘發的泥石流、滑坡等對國民經濟及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災害。其具有以下特點:①突發性強,預報預測預防難度大;②來勢猛.成災快,破壞性強,對工礦,交通、居民的危害大,易造成人員傷亡;③季節性強,暴發頻率高;①區域性明顯,易發性強;S災后恢復困難。據1950~1990年資料分析,我國洪澇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主要發生在山丘區,洪澇災害死亡人數中,山丘區占67.4%。廣西已成為全國7個山洪災害多發區之一。
2廣西山洪災害現狀
2.1溪河洪水
在廣西.溪河洪水是山洪災害最主要的災種。
是泥石流滑坡的誘因及動力。因其暴漲暴落、來勢猛、流速快、沖擊破壞力大,以致山洪過后大部分房屋、道路、橋操及農田被毀.是一種毀滅性災害。1994年5~6月間,廣西遭受建國以來的特大洪澇災害.先后遭受4次特大暴雨洪水襲擊.全區88個市縣受災,受災市縣占97.7%。其中重災45個市縣,受災人口達275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2以上。受洪水圍困的群眾204.6萬人,死亡549人,房屋倒塌71.7萬間,受災農作物面積122.75萬h,其中30多萬hm: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367.億元在死亡的549人中,大部分死于山洪災害。1996年汛期7~8月間,融水縣境內普降暴雨,多處山洪暴發,泥石下瀉,全縣受災面積269.62km,受災耕地1374hm,受災人口1.48萬人.死亡95人,直接經濟損失3.18億元。據初步統計.1949~2003年間,全區共發生較嚴重的山丘區局部性洪災約414次.平均每年發生7.5次,溪河洪水災害已造成5065人死亡及917.47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邵陽山洪災害成因及對策探討
一、地理位置及洪災概況
我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資水上游,東與衡陽為鄰,南與永州和廣西桂林接壤,西與懷化交界,北與婁底毗連,市轄八縣一市三區,總人口730萬,其中農業人口611萬,土地總面積208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90萬畝,為典型的農業大市。
全市為江南丘陵向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西部雪峰山脈系云貴高原的東域,東、中部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環繞,中、東部丘陵起伏,平原鑲嵌其中,呈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的盆地地貌,地勢比降為10.25%。資江干流兩源逶迤,支流縱橫,自西南向東北呈“Y”字型流貫全境,流域面積遍及市轄8縣1市3區。
我市是一個洪澇災害頻繁的地區,據資料統計,近300年間,共發生水災73次,平均4.1年一次,而在建國后的52年間,洪災年份就有17年。由于山丘區洪災暴發迅猛,歷時雖短,但常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毀滅性打擊。1979年的“6.27”洪災,淹死87人,傷550人,其中洞口縣死亡56人,傷466人;1988年洪災死亡41人;1996年的特大洪災具有全局性、毀滅性的特點,資水干流邵陽市區洪峰水位達222.21米,超出警戒水位8.21米,全市8縣1市3區全部遭災,196個鄉鎮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災害,其中重災有71個鄉鎮,占總數的36.2%。704萬人中,有516.05萬人遭災,占總數的73.3%,有68.83萬人被洪水圍困,42.23萬人緊急轉移,82人在洪水中喪生。倒塌房屋13.77萬間251.3萬平方米,228.71萬畝農作物成災,直接經濟損失75億元,其中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8.73億元。洪水所過之處,留下的是一片廢墟,老百姓形象地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今年由于“5.26”和“6.21”的集中暴雨,我市又有綏寧、新寧、邵東、武岡四縣、市受災,受災鄉鎮63個,受災人口77.5萬人,全市直接經濟損失1.9986億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32.88千公頃,成災面積10.18千公頃,絕收0.51千公頃,糧食減產1.74萬噸。暴雨洪災也給我市水利設施帶來了很大的破壞,損壞水庫6座,損壞堤防1450處89公里,沖毀塘壩199座,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3850萬元。
二、成因分析
分析我市山洪災害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