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股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9 02:23: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監督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監督股股長考察材料
,男,1965年11月出生,漢族,1985年參加工作,現任城市管理局執法監督股股長,該同志的現實表現是:
1、政治素質高,組織觀念強。政治可靠,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公道正派,黨性、原則性和大局意識較強。
2、工作經驗豐富。在城管局先后擔任過辦公室主任,城管大隊長,執法監督股長,第一、二支部書記,總支委員,經歷了多崗鍛煉,閱歷比較豐富,辦事穩重,老煉,工作方法較妥當,辦事果斷,能夠獨當一面開展工作。
3、駕馭能力比較強。講究工作方法,能夠協調和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務,注重效率,對于比較復雜的工作能夠及時拿出科學合理的方案,組織有關方面盡快落實,在處理緊急和重大問題時,比較沉著冷靜,表現較強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能高效率、快節奏的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并結合工作實際,適時展開調研,為領導決策服務。
4、廉潔自律。忠于職守,能夠嚴格遵守干部廉潔從政和自律的規定,沒有發現違法違紀現象。
5、工作業績。在執法監督工作中能夠積極應對和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城管工作中遇到的糾紛,回復,答復各類信訪件122件,其中,信訪件24件,書記、縣長信箱6件,96333熱線76件,公共訴求16件,由于在處理信訪事項活動中,措施得當,沒有出現一起到縣非正常上訪觀象,在平時工作中參與調研,督辦、檢查各類活動15次,編印督查簡報16期,深入開展“三送”活動和征地拆遷工作,能夠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監督股述職小結
一個月前因工作需要我提前來到期盼中的工作崗位--滁州市鳳陽縣藥監局,2011年新錄用的公務員。局領導的安排下,進入了監督股進行學習。
逐一對每一項工作內容認真學習,監督股股長的指導下。并詳細記錄,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股長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工作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解。
主要學習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收集和錄入工作。剛開始的時候,這段學習期間。由于對這方面知識的匱乏,輸入中出現了許多的障礙,例如對醫生的專業術語不了解,造成我不能準確的將藥品不良反應的真實情況報送給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便向局里的各位老師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從原來每天6例的輸入速度,提高到現在平均每天25例。一個月下來,較圓滿地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工作任務。
才發現現實中的工作環境與我想象的既一樣又不同。與我想象中一樣的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都非常和藹可親、熱情友好。一次例會上領導表揚了一個月來的工作成績,來到這個工作崗位上。當時我有點有好意思,這是工作以來第一次得到領導的表揚,將鼓舞和鞭策我更好地提高和進步。同事們對我也是悉心指導,熱情相幫,教授起業務知識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短時間里我業務知識就有了不小的進步。和想象中不同的原以為機關里公務員工作很輕松,大多數時間是看看報紙喝喝茶。這里后才發現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都很忙,常常是按上班時間到有人都已經下鄉檢查去了下班時間到大家還忙在電腦前。這些敬業愛崗的精神將是未來學習的榜樣。
發現我更加的熱愛我藥監事業。已下定決心,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加倍努力,使自己能夠更早的掌握工作內容,更好地為藥監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器械監督股股長競聘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這里參加局黨組組織的競職演講,非常感謝局領導給予的這次公平競爭、交流學習與展示自我的機會。借這個機會,在此就自己的個人能力、優勢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領導和評委作一匯報,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表明我的競職態度,就是:積極參與競爭,勇敢接受考驗,正確對待結果。
我要競爭的職位是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我之所以競爭這一職位有四方面理由:
第一,具有競爭這一職位的基本條件。我受過正規醫學和藥學教育,具有比較扎實的醫藥學知識基礎,曾在醫院工作過7年,從事藥事工作,對藥品、器械、醫療機構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調入藥檢所后,從事藥品抽驗工作,藥監局成立,我又在綜合監督、市場監督、稽查隊等崗位工作。由于在多個崗位工作過,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鍛煉,工作經驗得到積累,獨擋一面的能力得到加強。特別是任市場股副股長以后,自己的大局意思、協調能力、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我覺得自己已經具備了任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職務的基本條件。
第二,具有較強的業務水平。我十分熟悉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有關規定,特別是對“一法兩例”能夠運用自如;熟悉GMP、GSP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善于發現藥品器械經營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對各醫療單位在使用藥品器械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都了如指掌,在檢查中能夠很快發現問題。對真假藥品,特別是西藥有自己獨到的鑒別方法,每次在檢查中我發現的假藥,都經得起藥品監督檢驗所的檢驗,從沒有判斷失誤。比如在嚴家藥房發現的假冒“琥乙紅霉素”、“嚴迪”和在醫藥公司發現的假冒“無味紅霉素”等等。
監督股藥監崗位述職述廉
大學畢業以后,我就開始了我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一年之后,我覺得自己的前途不是很明朗,很多的現實情況導致自己的工作一直不是很順利,這樣的生活情況導致我決定回到學校,繼續學習,繼續我的成長之路,我要考取公務員。這是在我看來比較好的出路。還好我的學習底蘊比較深,我可以在新課程上做的更好!
我是2010年新錄用的公務員,一個月前因工作需要我提前來到了期盼中的工作崗位--市縣藥監局,在局領導的安排下,我進入了監督股進行學習。
在監督股股長的指導下,我逐一對每一項工作內容認真學習,并詳細記錄,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股長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工作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在這段學習期間,我主要學習了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收集和錄入工作。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對這方面知識的匱乏,在輸入中出現了許多的障礙,例如對醫生的專業術語不了解,造成我不能準確的將藥品不良反應的真實情況報送給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便向局里的各位老師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從原來每天6例的輸入速度,提高到了現在平均每天25例。一個月下來,較圓滿地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工作任務。
來到這個工作崗位上,才發現現實中的工作環境與我想象的既一樣又不同。與我想象中一樣的是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都非常和藹可親、熱情友好。在一次例會上領導表揚了我一個月來的工作成績,當時我有點有好意思,這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得到領導的表揚,將鼓舞和鞭策我更好地提高和進步。同事們對我也是悉心指導,熱情相幫,教授起業務知識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短時間里我的業務知識就有了不小的進步。和想象中不同的是,原以為機關里公務員工作很輕松,大多數時間是看看報紙喝喝茶。到這里后才發現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都很忙,常常是我按上班時間到了,他們有人都已經下鄉檢查去了,下班時間到了,大家還忙在電腦前。他們這些敬業愛崗的精神將是我未來學習的榜樣。
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我發現我更加的熱愛我們的藥監事業。我已下定決心,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加倍努力,使自己能夠更早的掌握工作內容,更好地為藥監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藥監局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競職演講稿
藥監局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競職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這里參加局黨組組織的競職演講,非常感謝局領導給予的這次公平競爭、交流學習與展示自我的機會。借這個機會,在此就自己的個人能力、優勢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領導和評委作一匯報,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表明我的競職態度,就是:積極參與競爭,勇敢接受考驗,正確對待結果。
我要競爭的職位是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我之所以競爭這一職位有四方面理由:
第一,具有競爭這一職位的基本條件。我受過正規醫學和藥學教育,具有比較扎實的醫藥學知識基礎,曾在醫院工作過7年,從事藥事工作,對藥品、器械、醫療機構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調入藥檢所后,從事藥品抽驗工作,藥監局成立,我又在綜合監督、市場監督、稽查隊等崗位工作。由于在多個崗位工作過,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鍛煉,工作經驗得到積累,獨擋一面的能力得到加強。特別是任市場股副股長以后,自己的大局意思、協調能力、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我覺得自己已經具備了任藥品器械監督股股長職務的基本條件。
控股公司會計監督論文
一、目前我國控股公司會計監督現狀
(一)公司人員會計監督意識不足
首先,對于我國控股公司會計工作人員而言,其工作缺乏獨立性,工作受限,不能有效進行會計監督工作。例如,在許多控股公司中,在單位領導控制下,會計人員進行工作,工作受領導權力監督,這樣,為了保住工作,會計人員可能會做出一些違規事情,使會計監督失效。在平時會計工作中,企業會計科目設置混亂,賬目數據不完整,賬實不符,會計核算、監督難以開展。同時,一些國企會計人員工作時間較長,經驗豐富,但知識體系落后,不能滿足現代經濟需求。其次,對于單位負責人而言,政府直接任命控股公司重要領導,企業股東大會所擁有的治理權利與職位不符,且指定的領導人思想掛念落后,忽視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在此情況下,常出現控股公司高層人員挪用公款、侵吞國有財產問題。
(二)會計監督控制體系不健全
企業內部監督、社會審計監督、政府監督構成我國會計監督體系,推動會計監督工作高效開展。然而,在目前控股公司中,存在內部控制效果不佳、外部監督效率低等問題,例如,在企業內部監督方面,根據企業管理者的委托,單位內部會計、審計人員進行監督工作,工作存在上下級關系,且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并沒有設立專門組織、人員進行會計監督工作,工作流于形式。同時,部分企業存在不合規經濟事項,會計人員刻意編造原始憑證入賬,掩蓋真實行為,利用虛假發票報銷,造成公司賬目不明,影響企業經濟運行。在政府部門監督方面,各部門并沒有明確各自職責,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各部門人員相互推諉責任、重復檢查,監督缺乏一定的規章制度,行政威懾力不足,從而浪費國家資源,增加審計單位負擔。而在中介機構審計監督方面,注冊會計監督管理不規范、監督機制不健全,中介機構為招攬客戶,惡意低價競爭,威脅監督的公正性、客觀性。
(三)會計監督法律體系不完善
監督股廉潔工作匯報
2010年財政監督工作在我局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緊緊圍繞年初縣委、政府既定的任務及財政中心工作,以服務財政改革和管理為目標,創新財政監督機制,規范財政監督行為,認真履行財政監督職責。根據自己所在股室的工作職責,重點開展了2010年小金庫專項治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強農惠農專項清查(專項資金綜合治理)、鄉鎮財政監督檢查等工作,竭盡全力、兢兢業業,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下面我將遵照縣紀委的要求從工作和廉潔等幾方面向各位領導做一簡要陳述:
一、我股的工作職責
1、研究擬訂財政監督的制度辦法;研究提出強化財政監督管理的建議或措施。
2、監督檢查各部門、各單位財稅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各項財政收入的征管及財政資金的分配、使用和效益等情況;配合監察、審計部門進行專項檢查工作,對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進行處理,并提出完善監管制度和加強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3、會同局內有關股室監督縣本級預算的執行。
4、研究擬訂全局對外檢查計劃,統一管理全局對外檢查工作。
股東監督與公司績效檢驗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實證分析;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大股東的監督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績效、國內學者也對大股東監督效應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家族控股股東的監督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尚存在不足、不同性質的股東在問題的產生和解決方式以及所有權的行使方式上有著明顯差別進而會對公司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樣本選擇及變量定義、相關性分析、對大股東監督變量與公司績效變量進行了曲線擬合、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資產收益率呈顯著的二三次曲線關系、股權集中度(CR)與資產收益率(ROA)擬合的回歸方程是二次曲線、股權制衡度和z值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監督制衡方面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以滬深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大股東的監督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家族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呈顯著的三次曲線關系;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呈顯著的正U形曲線關系;赫芬德爾指數與公司績效呈顯著的線性關系;股權制衡度、Z指數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不明顯。
0引言
同內外學者對大股東監督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概括起來大股東的監督對公司治理效率具有雙重影響。一方面是大股東的監督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績效。如Shivdasani(1993)、FrankandMaye~(1994)、Go.onandSchmid(1996)、DenisandSe~ano(1996)等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大股東的監督會導致額外成本的發生。如Bolton&Thadden(1998)、Pagano&Roell(1998)、LaPortaetal(1999)、Bebchuketal(1999)等的研究。國內學者也對大股東監督效應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得出了許多有意義的結論,如陳小悅、徐曉東(2001)、朱紅軍、汪暉(2004)等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以家族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家族控股股東的監督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尚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從家族控股股東監督人手,探討中同家族公司大股東的監督效應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一、研究假設
不同性質的股東在問題的產生和解決方式以及所有權的行使方式上有著明顯差別進而會對公司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正如Denisanf1McConnell(2003)認為的那樣,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受制于大股東的股權性質。中國大多數家族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控制權分離程度很小,企業的創始人大都擔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他們既是所有者又是經營者,這種所有權和控制權合一的管理模式減少了企業的成本和監督成本,無疑提高了大股東監督對公司績效的正向影響程度。因此,我們提出假設:家族公司大股東監督對公司績效有正向影響。
國有控股公司內部控制監督論文
一、加強內部控制與監督的必要性
在國有控股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情況下,國有單位作為控股公司的主要出資者(所有者),其主要職能是通過公司股東會和董事會進行決策、激勵和監督,以間接管理為主。而作為經營者的以總經理為首的經理層,其主要職能則是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以直接管理為主。在對國有控股公司的管理過程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就是認為所有者應盡量少地干預經營者,盡量擴大經營者的權利。這實際上是一個極大的思想誤區,事實上在市場經濟很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作為一個資本家,他可以把企業的日常經營權交給所聘用的經營者,但他絕對不會放棄對企業重大問題的控制權,更為重要的是他也不會放棄對企業經營者的日常經營狀況的監督權。在這種日常監督之下,一旦發現問題就會及時采取措施,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在經營管理中存在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則公司的決策機制和激勵機制也會形同虛設,法人治理結構從根本上講不可能有效,公司長遠的健康發展也會失去基礎。
從近幾年來國有單位對其控股公司的管理實踐來看,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把控股公司作為下屬單位來對待,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公司經營班子等全部由國有單位任命,控制過死。造成總經理權力過弱,公司缺乏活力;二是對控股公司流于管理,沒有進行控制與監督,使總經理權力過大,董事會形同虛設,權力失衡。這兩種傾向都不利于公司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與監督的內容
1.作為國有控股公司控股方的國有單位對公司進行內部控制與監督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章程》、股東會和董事會的有關決議、公司內控制度以及國家有關法規等。根據公司法,公司的組織機構和職能為:
股東會。公司法第38條規定了股東會所行使的職權。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因此作為國有控股公司的控股方,國有單位是通過股東會的形式,采取制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委派和更換公司董事長、董事、監事人選等方法,通過控制董事會和監事來完成對公司的控制和監督的,使公司按照控股股東方的經營思想和方向去發展,這是公司法賦予控股方的權利,而控股方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它所承擔的義務就是除采取上述方式外,不得直接干預公司的經營活動,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公司股權結構與內外監督研究
摘要:近期商譽減值頻頻爆雷,商譽減值風險管控愈發重要,公司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環。本文以2014—2018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運用實證分析研究公司股權結構和內外監督對于商譽減值的影響。研究結論顯示:在股權結構上,股權制衡度對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在內外監督上,外部審計質量與商譽減值呈顯著負相關。
關鍵詞:股權結構;監督;商譽減值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從2014年開始,A股上市公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并購,每年因此新增的商譽高達3500億元左右,商譽正是在這個時期快速積累起來的。而2018年以來,多家企業的商譽減值頻頻爆雷,商譽減值的累計數額高達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商譽是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進行并購時所支付的溢價形成的,也可理解成是對被并購方的一種價值補償,其本質上是一個中性的概念。但由于并購企業未來績效等因素的影響,其價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我國自2007年實施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以來,商譽由逐年攤銷改為通過減值測試來計提減值準備。相對于之前攤銷的方法,減值測試的結果更具有經濟意義。但由于商譽難以獨立產生現金流量,需要結合相應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才能進行減值測試,涉及的步驟繁多復雜,因此又更容易為公司管理層所操縱和利用,使商譽的價值信息有所失真。現有的相關研究以案例分析為主,鮮有涉及公司治理與商譽減值的實證研究。本文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基于股權結構和內外監督的視角,對商譽減值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
1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1.1文獻綜述。在現階段,商譽減值的原因動機和經濟后果是國內外相關研究的主要方向。商譽減值的原因動機,主要以并購的三個階段展開研究。并購前公司的內控質量會影響并購決策的質量。CaplanDH,DuttaSK,LiuAZ(2018)指出企業并購決策的質量與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相關,且研究表明在企業內部控制存在重大不足的年度收購中確認的商譽在隨后年度的減值率高于內部控制質量高的年度[1]。并購中的高額溢價是后續發生商譽減值的主要原因。劉喜和與王潔遠(2019)以2014—2018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并購時的高溢價并不能實現積極的協同效應,反而會使后續商譽減值的可能性變大[2]。并購后公司的經濟績效和盈余管理也是影響商譽減值的重要因素。季盈(2014)借鑒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的相關模型,研究發現在新準則落實后,上市公司的商譽減值與企業后續獲利能力存在負相關性[3]。盧煜和曲曉輝(2016)運用兩種模型對商譽減值的盈余管理動機進行回歸分析,發現商譽減值與公司的“盈余平滑”動機和“洗大澡”動機正相關,但審計質量與股權集中度可以產生顯著的抑制效果[4]。商譽減值的經濟后果,主要圍繞公司價值和個體利益進行研究。吳虹雁等(2015)從短期市場反應的角度出發,研究表明在短期內市場對公司商譽減值信息的披露會給予顯著的負面回應[5]。盧煜和曲曉輝(2016)通過分組回歸,研究發現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的商譽減值對高管的薪酬有負向影響[6]。目前關于股權結構和監督與商譽減值關系的研究非常少。KabirH和RahmanA(2016)以澳大利亞公司為樣本,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會對商譽及商譽減值產生影響[7]。吳益兵等(2009)研究發現,企業的股權集中度會降低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股權的制衡是內部控制質量的基礎[8]。張新民等(2018)從事前和事后的角度出發,發現并購產生的超額商譽和后續的商譽減值計提比例與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負相關[9]。滕騰(2011)研究發現,公司監事會的規模和股權制衡度對盈余管理有負向影響,可以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10]。LinJW,HwangMI(2010)實證研究表明,審計質量、審計師規模和專業化程度與盈余管理存在負相關性[11]。1.2研究假設。1.2.1股權結構。根據大股東掏空機制和侵占假設,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過高,更有動機和能力去追逐自己的利益而侵占中小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企業的并購決策也會受其影響。同時,股權的高度集中,可能會出現控股股東過分干預經營者決策的行為,致使并購后整合效果不佳,商譽代表的超額盈利能力減弱,商譽減值可能性增加。不僅如此,大股東一股獨大,難以對其形成制約,將會導致企業的治理結構失衡,影響內部控制質量水平。最終可能會導致企業決策的失誤和并購后協同效應的乏力,增加商譽減值計提的概率和比例。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設1。假設1:股權集中度與商譽減值存在正相關關系。股權制衡度反映股東間相互制衡的水平。高股權制衡度意味著企業不存在單獨擁有決策決定權的大股東。股權制衡度越強,其他股東的權利相對越大,可以對大股東的權利起到制約作用,使其無法通過左右管理層決策以攫取個人利益,而更愿意客觀審視企業決策和經營活動,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強并購整合能力,減少后續由于業績承諾無法完成而形成的商譽減值問題。同時,高股權制衡度,意味著董事會中有更多其他股東的代表,在企業進行并購等重大決策時,可以有效發揮監督和制衡作用,減少低效和不合理的并購決策,降低并購后商譽減值損失率。據此,我們提出假設2。假設2:股權制衡度與商譽減值存在負相關關系。1.2.2內外監督。上市公司監事會作為內部的專設監督機構,負責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管理層行為進行監督,但學者們對監事會在股份制公司中實際發揮的作用大小向來爭論不一。王兵等(2018)認為專業知識能力欠缺、獲取監督信息的途徑少以及成員的積極性差是國內監事會存在的主要問題,但通過研究發現內部審計人員兼任監事會成員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進行抑制[12]。杜永奎等(2018)通過研究發現監事會規模可以弱化高股權集中度在信息披露中的消極影響,從而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13]。總之,監事會的有效監督,可能會使企業商譽減值更加審慎,而監事會規模是監事會履行職能的基礎和保障。因此,我們提出假設3。假設3:監事會規模與商譽減值呈負相關性。外部審計實際上是對企業內部審計和監督的補充。董曉潔(2014)發現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商譽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而高質量的外部審計能夠有效減少此類盈余管理的發生[14]。高質量的審計師具備專業的知識、良好的職業判斷以及豐富的經驗,能夠更好地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減少盈余管理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商譽減值計提概率和比例的非合理性。同時,高質量的會計師事務所由于在乎自己的聲譽,因而在審計過程中會更加注重信息真實性和審計質量。據此,我們提出假設4。假設4:審計質量與商譽減值呈負相關性。
2研究設計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監督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