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16:22: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角色游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角色游戲

小班幼兒角色游戲指導策略

摘要:小班幼兒在整個幼兒園中是年齡較小的幼兒群體,在生活經驗及知識儲備等方面的積累非常貧乏,所以實際教學中的很多教學方法都需要在老師指導學生的情況下落實,最為典型的便是角色游戲,因為很多小班幼兒對角色扮演的理解不到位,且扮演角色的能力也不強,所以在通過角色游戲進行教學時,需要老師對小班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指導,以盡可能教會所有小班幼兒學會角色游戲,從而積極參與到游戲教學中來,最終提高小班幼兒教學質量。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對角色游戲的了解,結合相關經驗,分析了小班幼兒角色游戲之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班幼兒角色;游戲;指導策略

有資料顯示,2-7歲的兒童都非常好動,好奇心也比較重,如果對他們進行角色游戲教學,會非常容易引起他們的探索欲望及學習積極性,所以角色游戲成為小班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也成為幼兒老師們最為重要和典型的游戲教學方法。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各種角色,然后通過角色扮演將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現象反映出來,這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還能夠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及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幼兒的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在小班幼兒教學中進行角色游戲指導及教學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豐富小班幼兒生活經驗

1.1引導幼兒觀察和體驗生活。小班幼兒本身就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以至于他們對很多角色的特點難以理解,此時就需要老師積極指導小班幼兒觀察身邊的一些生活現象,例如可以引導小班幼兒對自己父母的生活進行觀察,并跟著父母在家里學會做一些家務事,然后將觀察和體驗后的感想在課堂上分享給其他幼兒[1]。1.2教會幼兒在社會生活中積累經驗。老師除了引導小班幼兒觀察自己父母生活,還需要教會小班幼兒到實際生活中去體驗生活,并帶領小班幼兒積極參與外出活動和游覽活動,以在活動中引導小班幼兒對各種新事物進行探索和了解。活動中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事物,老師可以直接向小班幼兒進行詳細解答和說明,以激發小班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學習新事物的積極性,最后引導小班幼兒將所積累到的經驗運用到相應的角色游戲中。1.3豐富節假日生活。幼兒直接接觸的事物非常少,而節假日則是接觸新事物的最佳時期,故老師可以在節假日帶領幼兒參與到相應的節日活動中去,讓幼兒親身接觸節假日相關事物,從而在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的同時,為幼兒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游戲時積累有用素材。節假日前后,老師都需要積極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以引導他們將節假日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新鮮事物等作為游戲素材庫,然后知道幼兒將這些素材體現到游戲,以更加巧妙的拓展游戲情節[1-2]。

2提供適宜的玩具材料

查看全文

角色游戲提升幼兒的潛能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為了更好地支持引導幼兒的角色游戲活動,教師要研究游戲指導策略,在角色游戲中挖掘幼兒的潛能。我的體會是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幼兒角色游戲的過程中進行有計劃的觀察

維果茨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游戲好比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因此對幼兒在游戲的過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觀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所在。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師可能認為游戲是幼兒自己玩的,只要不出問題,教師就可以不管,根本沒有觀察的意識。有些教師知道要通過觀察來指導幼兒游戲,但對為什么觀察、觀察什么、怎么樣觀察還不太清楚,出現了想觀察而不會觀察的現象。其實,我們只要反復地去嘗試,在幼兒每次游戲時都進行認真地觀察,并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從中去分析幼兒在游戲中情緒、情感及社會性發展的情況,去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那么我們就能更好地制訂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真正地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更大限度地挖掘幼兒的潛能。

二、做好游戲的充分準備,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的物質空間

1.提供非專門化的游戲材料

查看全文

教師指導幼兒角色游戲分析

摘要:角色游戲是3~6歲的幼兒比較常用,也是比較典型的游戲扮演方式。通過幼兒來模擬成人活動的一種游戲活動。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專注能力較差,在游戲過程中會出現興趣轉移,因此需要教師通過正確的指導來加以糾正,對幼兒進行及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有效提高幼兒的培養工作效果。

關鍵詞:幼兒培養;角色游戲;指導

通過角色游戲扮演不但可以給幼兒帶來諸多歡樂,同時還可以推動幼兒的綜合素養的發展。角色游戲屬于幼兒時期比較典型的游戲類型,是一種適合幼兒的自然性游戲。它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和實際生活有著明顯的區分,是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特點的游戲活動方式。在開展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引導工作至關重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可以讓每一個幼兒在游戲活動當中都可以受益良多。通過有趣的角色游戲扮演,可以充分激發出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1-3]。

一、角色游戲中教師組織與指導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針對在幼兒時期的培養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年輕的幼兒教師就好比幼兒園當中的一面鏡子,需要具有更高的激情、熱情以及朝氣,同時也需要保證一絲稚氣。在實踐工作過程中,不管是自身的專業水平還是教育工作方式,經常會出現缺乏接地氣的理論支撐,以及有效的實踐工作經驗,造成了幼兒的培養工作質量相對較低。在長期的教育培養活動中,教師開始慢慢重視幼兒的發展性作用,開始更多的關注幼兒園當中的各種游戲培養模式,其中角色游戲是非常重要的游戲活動方法,但是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扮演過程中經常面臨著諸多實踐難題。同時影響幼兒園教師角色游戲指導能力的因素也相對比較復雜。因此,教師在開展角色游戲扮演過程中,需要具備哪些個人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對幼兒的指導工作效果,是幼兒園教師所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教師對幼兒角色游戲中指導策略分析

查看全文

幼兒角色游戲設計參考文本

一、由原來教師處于組織幼兒的游戲改革為以幼兒為主、自主發起的自由交往的自主游戲。幼兒經過上學期的學習,指導思想現在角色游戲教學更進了一步。存在問題還很多,本班大多數幼兒在游戲中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為游戲展開的最大“絆腳石”且加上大部分幼兒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使得一些孩子一切以“為中心,故而與同伴之間不能和睦共同協商游戲,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對有的角色扮演方面,還不能完全進入角色,針對以上的這些情況,對本學期的角色游戲教學特制定如下計劃:

二、工作措施

1、在豐富幼兒社會經驗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產生新的游戲主題,展開有情節,培養幼兒進行游戲的獨立性。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建立和遵守規則,從而培養幼兒的責任新。

3、通過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幼兒合作能力,培養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4、讓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主動獲得語言的發展,使幼兒有話敢說。

查看全文

角色游戲中幼兒教育論文

一、大班開展幼兒角色游戲的作用

(一)調動幼兒學習興趣,增強其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人類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培養期為幼兒期,而在這個時期,游戲對于人類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因此就可以把握這一個關鍵點,以游戲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將幼兒對游戲的積極性逐漸轉變為對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角色游戲時,需要幼兒以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其中,教師僅起輔助游戲順利進行的作用,當幼兒自身投入到游戲中,才能夠增強其思維的運轉,擴大其想象的空間,從而為其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二)營造良好接受感,在幼兒和教師間建立親密關系相關教育機構曾對幼兒教學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從教育成果和幼兒接受結果來看,角色游戲教育方式更加優于傳統課堂教育方式。除此之外,在幼兒園大班中進行更多的角色游戲,讓教師和幼兒一起參與到游戲中,還能夠促進幼兒和教師間親密關系的建立。在游戲中,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二者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深,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形成。當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密感攀升,教師的身份不僅僅是教育者,而且是幼兒的朋友或是親人,從而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教師輔導大班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策略

(一)設置合理的角色游戲計劃教師在設置角色游戲計劃之前,需要確保游戲貼近日常生活。幼兒在角色游戲的故事情境中,實現良好的進步和成長。教師想要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需要盡可能地在計劃角色游戲情景時,添加更多的生活元素,讓游戲更加真實,便于幼兒更好地投入到游戲情境中。另外,擴大游戲范圍也是教師在設置角色游戲計劃時要考慮的一個方面。由于長時間在一個相同的環境中,幼兒所能夠學習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擴大游戲的范圍,在游戲中添加更多的故事情景,并且組織多個平行班級一起進行游戲,徹底將游戲的空間范圍進行擴大,增強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幼兒在娛樂中得到更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社會經驗。

(二)恰當解決游戲過程中的角色矛盾在角色游戲中,教師雖然會對故事情境完成事先的計劃制定,但是秉著幼兒為主導者,幼兒為主人翁的原則,在游戲過程中,可能會隨著幼兒的自我發揮而造成角色的不斷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角色矛盾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需要在第一時間內科學地解決好矛盾問題,按照幼兒的情緒、要求和喜好設置新的角色。將新角色科學合理地融入到游戲當中,會讓幼兒在游戲中實現充分的自我表現,從而促進幼兒自行思維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置身于游戲當中,還能夠觀察和挖掘游戲設置中的不足之處,從而為今后制定的游戲計劃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查看全文

熟手型幼兒教師角色游戲指導行為探討

摘要:在幼兒教育當中,針對幼兒的心理性格特點,采取角色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在游戲教學當中,教師的指導行為較為重要,而熟手型幼兒教師的角色游戲指導行為則更為關鍵,將會對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本文對熟手型幼兒教師角色游戲指導行為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熟手型;幼兒教師;角色游戲;指導行為

一、熟手型幼兒教師角色游戲的指導行為

1.關注游戲情節和游戲材料。很多熟手型幼兒教師,對于游戲情節的合理性、豐富性等,往往十分重視,同時會對準備、使用游戲材料較為關注。在角色游戲當中,能夠有效地鍛煉和提升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但是,熟手型幼兒教師在進行角色游戲指導的時候,對于一些細節往往會過度關注,例如服飾穿戴完整性、材料擺放整齊性等。在進行角色游戲指導的過程中,通常會根據自己的想法,告訴幼兒如何對游戲情節進行設計。雖然游戲過程較為熱鬧,但是在幼兒在實際游戲當中卻是處于被動位置,其主動性、主體性等無法發揮。

2.與幼兒之間的非對稱性相倚型互動。以幼兒角色扮演游戲為例,在游戲中,扮演“父母”的幼兒發現自己家的“寶寶”生病了,“爸爸”就讓“媽媽”帶著“寶寶”去醫院看病。扮演“媽媽”的幼兒A抱著“寶寶”朝醫院走去。在醫院游戲中,有兩個醫生的角色,而此時已經有兩名幼兒。所以,當教師看到幼兒A朝醫院走去的時候,就對她說:“醫生的人數已經夠了,你去玩別的游戲。”幼兒A聽到后,仍然朝著醫院走去。此時,教師一把拉住幼兒A,責備幼兒道:“這里的人已經滿了你沒看到嗎?明天再玩。”幼兒A迫于教師的命令,而不得不離開。在這一游戲當中,教師在介入游戲之前,沒有注意到之前“爸爸”和“媽媽”的對話,也沒注意到幼兒A手中抱著的“寶寶”,就根據自己意志對幼兒A進行阻止。這樣的互動,屬于非對稱的相倚型狀態,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意愿,對幼兒角色游戲進行指導,將幼兒放在被動的位置上會對幼兒的行為、心理等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基于幼兒的游戲意愿和活動需要進行適當的指導。

3.重視游戲指導但忽視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在幼兒角色游戲當中,熟手型教師往往更愿意介入,并且是從上到下進行介入和指導。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幼兒的身份不對等,因而忽略了材料、同伴的媒介作用。例如,在超市角色游戲中,扮演工作人員的幼兒對購物籃、貨架、收銀機進行整理,扮演顧客的幼兒到超市中購物。扮演收銀員的幼兒A提醒顧客:“要排好隊才能結賬。”扮演工作人員的幼兒B提醒顧客:“買的東西多,可以用貨架旁邊的購物籃。”其他幼兒取了購物籃,繼續進行購物。而這時,教師突然拉著幼兒B問:“在貨架旁邊放購物籃是對的嗎?”幼兒B不知如何回答,而教師又說:“超市里的購物籃都是放在收銀臺旁邊的。”幼兒B解釋道:“可是放在貨架旁邊更容易拿啊。”但教師卻并不理會,繼續對幼兒A說:“先停下別玩了,顧客進門的時候,你怎么沒有說歡迎光臨?這樣多沒禮貌啊,客人還會來購物嗎?”然后徑直離開。在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A沒有對顧客說歡迎光臨,而幼兒B沒有將購物籃放在收銀臺旁。教師認為這不符合正常的生活實際,因而對幼兒進行糾正。但是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只是粗暴地終止游戲,并命令性地糾正幼兒,忽略了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

查看全文

角色游戲幼兒教學論文

1.角色游戲內容需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3到6歲是幼兒觀察和模仿社會的主要年齡。通過觀察生活的幼兒,發現:在幼兒角色游戲中常常表現得較為積極,表演的游戲角色也就越逼真,語言內容更豐富。因此,教師在設計角色游戲內容時應該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在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

2.引導幼兒捕捉角色游戲中的信息,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的思維具有模仿思維、單向思維、形象思維等幾個特征。因此,在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其加以指導,能夠幫助幼兒充分發展自己的模仿思維,有效增強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善于捕捉游戲信息,教師適當給予引導,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感受到成功。如,在一個《點心店經營》角色游戲中,安排幾個幼兒扮演服務員、一個幼兒扮演店長。當點心店生意冷清時,教師可以轉換思維,提出:點心店里能否賣蛋餅嗎?以此來激發幼兒捕捉角色游戲的信息,從此開闊幼兒的視野,讓幼兒感受到角色游戲中的生活再現,其中幼兒捕捉到游戲新內容,便能夠成為激發興趣的新鮮點,以此來達到訓練幼兒思維能力的目的。

3.實施科學引導和開展跨班游戲,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1)實施科學教導,提高幼兒交往水平

查看全文

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論文

一、在角色游戲中進行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角色游戲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的效率。感恩是社會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角色教育中滲透對幼兒的感恩教育至關重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以情動情,喚醒人性”的道德教育與人性教育,社會感恩的缺失應從幼兒抓起。在對幼兒的教育中恰當運用角色游戲,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達到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幼兒的年齡特征使其極度厭惡傳統的說教式教育,很難從內心感受親友、老師對自己的深切關愛,不能激發內在的感恩因素,而在角色游戲中實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和角色扮演下獲得深刻的感恩體驗,并由衷地將這種感恩體驗外化為感恩行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角色游戲中幼兒感恩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

基于角色游戲對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角色游戲中高效進行幼兒感恩教育成為幼兒教育者關注的恒久話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選擇恰當的角色游戲主題,激發幼兒感恩意識。合理定位和選擇角色游戲的主題,能有效激發幼兒潛在的感恩意識(如感恩父母、朋友、親人等)。現實生活中幼兒感恩意識缺失是導致其不會感恩的重要因素,幼兒不理解父母的關愛,不體諒老師辛勞,感受不到朋友的關心等是幼兒感恩意識缺失的重要表現,角色游戲要基于以上方面恰當選擇游戲主題,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開展感恩教育。例如,為了幫助幼兒強化感恩父母的意識,可以設計以下角色游戲:鄰居家的娃娃生病了,他媽媽不在家,幼兒要暫時擔任“娃娃媽媽”的角色照顧生病的娃娃,通過這種“角色互換”的情感體驗,幼兒能很快體驗到作為媽媽的艱辛和不易,理解母親偉大和無私的愛。再如為了幫助幼兒體驗老師的辛苦與操勞,同樣可以設置一個生活情景:幼兒園中一個孩子跌倒失聲痛哭,這時需要幼兒扮演老師的角色撫慰跌倒孩子的創傷,使他破涕為笑。當幼兒使盡全身解數也沒能使哇哇大哭的同伴止哭時,也許幼兒便很快理解了幼兒教師工作中常人不能想象的艱辛,感恩意識瞬間被激發。

(二)注重角色游戲的實施過程,豐富幼兒感恩體驗。幼兒感恩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幼兒一時萌發感恩意識,如果這種意識不能很好地延續便很快被其他意識代替。因此,教師在角色游戲中實施感恩教育時,應注重角色游戲的實施過程,設置多樣化的游戲主題,盡可能豐富幼兒的感恩體驗,不可使游戲過程枯燥乏味、草草了事。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有意識融入多樣化游戲主題。例如,在“假日旅游”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多個角色,如導游、游客、街邊售貨員等,酣暢淋漓地體驗不同的精彩角色。二是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情節進行適當擴展,豐富游戲內容。如同樣是“幼兒園孩子摔倒”的角色游戲,可以適當將其情節拓展,變為“做老師的一天”,其中一個幼兒扮演老師:“怎么辦,這位小朋友摔倒了,誰來幫助老師一下?”另外一位幼兒出場:“我來幫忙!”這樣“全民參與”的游戲,更有利于幼兒的感恩體驗。三是加強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幼兒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角色游戲的進行離不開幼兒父母、老師的指導,互動很有必要。

查看全文

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問題分析

摘要:幼兒園的主要日常活動是進行游戲,科學、合理的游戲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的身心共同健康成長。幼兒園教師開展角色游戲活動,結合不同孩子的特點為其設置角色,讓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地提高,有助于幼兒身心共同成長。本文分析了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創設方式,希望可以為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

幼兒園最基本的日常活動就是游戲,教師將需要教給幼兒的知識和思想觀念融入到游戲之中,可以讓幼兒更加有興趣、更加自主地去學習。角色游戲是幼兒園中比較常見的游戲,也非常符合幼兒的成長需求。但是,在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對游戲環境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適宜的游戲環境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1.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刺激性角色游戲環境的具體創設需要以引導兒童發展并激起其以往經驗為目的,游戲的最主要作用是讓幼兒在與游戲環境中獲得進步。在現階段的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創設中,普遍設置的游戲是以消耗時間、為幼兒提供游戲場所為目的,這些游戲往往相對單調,缺乏趣味,幼兒也不能在游戲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教育和生活經驗。還有的游戲過程中缺乏關鍵的材料,使游戲無法有邏輯的開展,讓幼兒無法長時間具備興趣。即使有部分幼兒園設立了合理的游戲環境并配備了游戲材料,但是仍然存在玩具不符合幼兒經驗水平的問題,太簡單或者太難都會導致幼兒失去游戲興趣。(2)缺乏層次性經過對一些幼兒園的游戲情況調查顯示,很多幼兒園對于角色游戲環境的創設比較單一,缺乏層次性。例如在活動區域的布置上難以體現出班級之間的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個班級的玩具材料的配備上基本相同,體現不出幼兒個性特點,角色游戲環節不具備層次性,無法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3)缺乏合理性一般幼兒園的角色游戲環境創設都是由教師以自身經驗為基礎進行設置的,教師無法感同身受幼兒的游戲經驗以及對游戲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設置的游戲環境往往不符合實際需要。例如在進行生活游戲時,會出現將幼兒“家”設置到遠離“市場”、“超市”等設施,將需要安靜環境的“圖書角”設置到喧鬧的“表演區”,上述種種情況都導致了幼兒之間的矛盾,對角色游戲的真實性和空間的規劃上產生了影響,讓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游戲場地規劃的不合理還會對幼兒的正常游戲產生影響。(4)缺乏計劃性環境的創設作為角色游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應該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教育功能。然而由于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對游戲功能的認知存在偏差,導致了游戲環境的創設缺乏計劃性。很多幼兒園教師在確定角色游戲的主題時忽略了需要符合幼兒經驗和發展的問題,毫無計劃性的隨意創設游戲環境導致了幼兒難以通過完整的游戲過程得到教育,進而造成了游戲能力和經驗無法提升。正是由于游戲環境的創設過程缺乏教育性和計劃性,讓幼兒園的角色游戲的重要性大幅降低。(5)缺乏實效性有的教師對游戲環境的美觀程度過于重視,但事實上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待游戲環境的布置是不全面的,不管是一些標志、美化設施的建設,還是游戲材料的提供,都與現實場景相符,這樣雖然加強了美觀程度,但是對于游戲材料的實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6)缺乏參與性雖然現代化的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角色游戲環境創設中以幼兒為主體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們只會讓一些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參與到其中,很多應該得到鍛煉的孩子卻無法參與。另外,即使是隨機性的游戲參與方式,教師對幼兒的游戲活動也有著干涉過多的現象,導致了游戲過程的自主性過低,很多孩子缺乏參與感,不僅嚴重影響了其對游戲活動的興趣,還無法讓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接受到教育。

2.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的創設

查看全文

兒童角色游戲材料的特殊性探討論文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材料角色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快樂,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角色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而游戲材料在角色游戲中尤為重要。游戲材料是進行角色游戲的物質條件,它不僅起著角色的作用,還能增加游戲情節,豐富游戲內容。因此,教師為幼兒提供的角色游戲材料應合理、恰當。

一、游戲材料應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

由于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知識經驗不同,教師在選擇、投放、變換游戲材料時,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

1.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材料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其活動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響,隨意性較強,因而對周圍成人活動的認識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階段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很強,其活動離不開具體的事物,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受到環境中的具體事物的制約,在活動中缺乏明確的目的。這就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其思維離不開具體的游戲材料,離不開周圍具體環境的刺激。所以,對他們來說,游戲中具有組織能力的因素是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