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1 18:06: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費附加使用管理通知
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強市直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下簡稱教育費附加)的管理,進一步規范資金的分配、使用和撥付程序,提高財政資金科學化管理水平,根據《國務院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國發〔〕50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通知》(政發〔〕14號)的有關規定,結合市直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現通知如下:
一、使用范圍
教育費附加是加快地方教育事業發展,擴大地方教育經費來源的教育專項資金。市直教育費附加用于市城區教育資源布局調整,改善市屬學校辦學條件,補充完善市屬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和師資培訓,支持市屬職校學校建設。教育費附加依照規定專款專用,不得挪用。教育費附加安排以基礎教育為主,按有關規定安排職業教育。
二、使用原則
(一)專款專用原則。教育費附加作為教育專項資金,根據“先收后支、列收列支、統籌安排、專款專用、結余結轉”的原則管理和使用。
征收教育費附加制度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快發展地方教育事業,擴大地方教育經費的資金來源,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繳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國務院關于籌措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通知》(國發[1984]174號文)的規定,繳納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單位外,都應當依照本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
第三條教育費附加,以各單位和個人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稅額為計征依據,教育費附加率為1%,分別與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同時繳納。
對從事生產卷煙和經營煙葉產品的單位,減半征收教育費附加。
第四條按照現行有關規定,除鐵道、人民銀行、專業銀行和保險總公司等匯總繳納營業稅的單位集中向指定的銀行繳款外,其余的單位和個人,向其所在地銀行繳款。
第五條教育費附加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各級銀行要為同級教育部門設立教育費附加專戶。
農村教育費附加征收制度
為規范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征收,保障我區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征收依據
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根據《關于改進本市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計征辦法的通知》(辦]62號)和《關于改進本市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計征的補充通知》(教計]87號、財行]179號),以及區政府《關于調整“以工補農”、“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專項資金征收辦法的通知》(金府[]33號)的有關規定征收。
二、征收范圍、計征率
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征收范圍、計征率按原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三、滯納金處理
教育費附加征收管理辦法
我省教育費附加自開征以來,在地方各級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為緩解教育經費供求矛盾、彌補教育投入不足、改善辦學條件、推動全省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近年來教育費附加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征收不足、管理不規范、使用不合理的現象,亟待加以解決。為了切實加強我省教育費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經省教育廳、財政廳、地稅局研究,現提出如下要求,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進一步高度重視教育費附加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教育費附加主要用于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當前全省正在認真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教育費附加是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費附加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各級教育、財政、地稅等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按照職責分工,把教育費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做好。
二、各級地稅部門要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要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3%的計征比例,隨主稅一并征收,做到不漏、不拖、不欠。要及時把征收的教育費附加按照國家規定的預算科目和預算級次及時繳入國庫。財政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及時撥付地稅部門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手續費,各地不得隨意提高和降低手續費的提取比例。
各級地稅部門要將教育費附加的征收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對完成征收工作較好、成績突出的單位和人員,要給予獎勵;對沒有按規定足額征收、未完成任務,造成應征未征的單位和責任人,除給予通報批評外,還要限期補征并追究相關責任。
三、財政部門要嚴格加強教育費附加的管理。要將教育費附加納入一般預算進行管理并年初下達本級教育部門預算。各地不得因教育費附加納入預算管理而抵頂原有正常的教育事業費撥款。各級財政部門要將征收的教育費附加納入同級教育部門收支計劃,并監督同級教育部門安排、使用好教育費附加。
四、教育部門要合理安排、使用好教育費附加。教育費附加的使用實行項目申報制度,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考慮,提出初步方案,商同級財政部門并經當地政府同意后,由教育部門組織實施并接受同級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管。
義務教育費改革方案
為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鞏固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徽省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16號)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印發蚌埠市深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蚌政〔2007〕35號)精神,結合我縣實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五個統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善以人為本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科學、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
二、主要內容
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和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省、市、縣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我縣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由中央和省政府按6:4比例分擔。免費提供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補助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資金由縣級財政予以解決。
衛生局收取醫學教育費通知
各鎮(街辦)衛生院,市直醫療衛生機構及有關單位:
根據《市物價局臨時收費許可證》(價費臨[]03號)核定的收費標準,結合我市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對各參學單位繳納年繼續醫學教育費作如下通知:
一、收費對象:凡是報名參加市衛生局繼教辦組織的年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學習,并辦理了《學員登記卡》的人員。包括正式職工和臨時工(衛生院含衛生分院、分點和衛生所在內),不包括村衛生室及小型社會醫療機構(診所、衛生站、醫務室)。
二、收費標準:學員按每人每年200元標準繳納。
三、收費辦法:各單位按照由本單位申辦《學員登記卡》的人數,統一代收代繳到市衛生局規財科。
四、時間要求:請各單位在年6月底以前繳清繼教費,若單位一次性繳清確有困難的,可以分兩次繳納,在6月底前繳費不少于50%,所欠費用須10月底前繳清。
農村教育費征收工作意見
為規范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征收,保障我區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意見。
一、征收依據
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根據《關于改進本市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計征辦法的通知》(滬辦[19*]62號)和《關于改進本市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計征的補充通知》(滬教計[19*]*號、滬財行[19*]179號),以及區政府《關于調整“以工補農”、“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專項資金征收辦法的通知》(金府[20*]33號)的有關規定征收。
二、征收范圍、計征率
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征收范圍、計征率按原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三、滯納金處理
市級教育費附加管理工作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市市級教育費附加的管理,進一步規范資金的分配、使用和撥付程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務院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國發〔〕50號)、《省教育經費籌措管理辦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0號)以及省、市人民政府關于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級教育費附加,是指由市級稅務部門按規定代為征收的專項用于發展教育事業的資金。
第三條征收機關應及時足額將教育費附加征收入庫,并將征繳情況抄送同級財政、教育主管部門。市級財政部門按照《關于印發〈市級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市財庫〔〕16號)規定,將市級教育費附加及時足額用于教育事業。
第四條市級教育費附加按市級財政預算內資金管理,用于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和支持教育事業發展,但不得抵頂教育事業費撥款。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管理,提高教育費附加的使用效益。
第五條按照“以市為主,突出重點,相對集中”的原則,市級教育費附加原則上用于我市基礎教育和幼兒教育,改善學校和幼兒園辦學條件,進行教育資源整合,具體使用范圍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電教費管理通知
各教辦、中學、局直屬學校:
為貫徹**省教育廳、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行“一費制”收費的通知》(蘇教財[**]61號、蘇價費[**]338號、蘇財綜[**]111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費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蘇教財[**]108號)和**市教育局、物價局、財政局《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行“一費制”收費的通知》(徐教財[**]3號、徐價費[**]26號、徐財綜[**]8號)精神,切實加強我市中小學電教費信息技術教育費使用管理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嚴格審批手續,認真執行收費標準。
1、學校每班具有“兩機一幕”,并已開展電化教育活動,經審核合格后可按小學每生每學期78元,初中每生每學期116元收取雜費(未經批準收取電教費的學校,雜費標準為:小學72元/每生每學期,初中108元/每生每學期)。
2、學校具有微機數量達到教學班規模的網絡教室,有專職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并按規定開設課程的(小學每生每學期上機時間不少于20課時,中學每生每學期上機時間不少于30課時),經審核合格后可按小學每生每學期20元(一、二年級不收),初中每生每學期30元收取信息技術教育費。
二、加強收費管理,確保專款專用。
以工補農項目資金征收工作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委、辦、局,各區屬單位: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原鄉鎮財政自籌資金征收辦法已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規范“以工補農”、“農村教育費附加”專項資金征收辦法,確保資金的有效籌集,根據市財政局、市農委《農村“以工補農”專項資金籌集、使用、管理實施細則》(財農[]59號),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教育局《關于改進本市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計征辦法的補充通知》1教計[]87號、財行[]179號)以及《國務院關于教育費附加征收問題的緊急通知》(國發明電[]2號)文的精神,現對我區“以工補農”、“農村教育費附加”專項資金征收辦法作如下調整:
一、征收范圍
在本區各鎮、工業區等興辦的各類獨立核算企業(包括聯辦、聯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二、征收標準
(一)“以工補農”專項資金按照企業銷售收入額或營業額為計征基數,商品流通企業為1.5‰,其它企業為3‰。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育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