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農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3 20:27: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節水農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節水農業

農業節水策略

節水是國家長遠發展的一大百利而無一害的重大舉措,面對國家水資源的逐漸短缺,我國正在千方百計的在不同的行業進行節約用水。農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用水,但我們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好農業節水的長遠計劃和最終目標,這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長遠利益和更快進步。國家要聯系各級農業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限制用水,面對水資源要采取統一規劃和建設人類未來的生態環境計劃相互協調的具體規劃。當一定要考慮到中國加入WTO后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對農業節水的需求。統籌考慮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歸水及城市污水等的開發與利用。盡量掌握各地的農業用水情況,依據不同的用水需求滿足農業用水,但絕不能出現浪費或者是肆意用水等一些不良現象的發生。依據各地區水源的情況,因水制地,因地制宜,在經濟發展方面,要在水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布局和規劃在發展規模和實施生產時,要仔細分析水資源的用量,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水資源狀況、氣候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作物種類、經濟發展水平等,確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農業節水發展模式。

1突出重點,分步實施

在農業節水問題上要以不同區域的降水和濕度程度而定,在干旱地區要盡量補,但是在一些地區要適當節水。比如在一些北方大部分地區之內就是需要節水的重點區域,我們常常是以華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區域為重要節水地區,因為那里的水資源真是很緊缺,而且這部分地區的光照較強,耕地面積較大。只有在這種地區采取恰當的方法節水才會使平衡生態資源系統,不至于出現大面積資源惡化現象。另外有很多都是大田農作物,而且這些地區在經濟上發展較為落后,有很多科技節水設備無法應用,只能自籌資金建設,由于農民的耕地面積大,投入較多就是花費較多但是收入確實很少。在各個地區的工程建筑方面,有很多是大中型的灌區,對這些灌區的改造則是我們節水工作的重點,它們是國家不可或缺的至關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在農業用水的使用量上偏大,致使這些灌區的節水內在潛力也是值得挖掘的。在節水技術的方面,我們往往開發和推廣很為實用性的節水技術,盡量推廣先進的節水技術。繼續普及和推廣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技術;大力推廣改進地面灌溉新技術;在經濟發達地區、經濟作物種植區和農業集約化程度較高的地區積極采用噴灌、微灌等先進節水技術。因此在節水方面要突出區域重點,技術重點,而且在實施過程中要分步進行,循序漸進,問題提高節水的效率和效果。

2改革管理體制、水價制度、健全農業節水技術體系

市縣統一管理井灌區,或者是成立專門的灌溉服務組織,負責管理不同層次的節水,可以在縣里成立之后逐漸發展鄉級管理部門,之后再延伸為村屯管理,這樣三級管理,層層把關,在管理節水方面一定會有較大的成效。由縣水務局統一管理全縣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統一發放地下水開采許可證,總體控制機井布局和開采量。鄉鎮負責具體實施和技術服務,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村級管理組織。也可成立縣、鄉、村灌溉服務公司,在縣統一管理下實行有償灌溉服務,協商定價,政府規定最高限價。建立并完善農業用水計量體系和社會監督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加快實行按方計量、按戶收費,盡快扭轉喝大鍋水的平均主義現象,在城里的生活用水方面要盡量限制到個人使用量,在水價方面進行調整,之后把結余的水資源一到農村,在村屯更是節約農戶的生活用水,只是節約的水能用到農作物灌溉上,要依據水價的多少和人均用水量的大小定價格,這樣就會節水較多水資源。建立嚴格的農業用水與節水管理制度。農業用水要實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要在統籌兼顧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基礎上,明確各地區農業用水總量和灌溉用水定額兩套控制指標,作為管理農業用水的基本依據。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興建的節水灌溉工程,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優先選用國家法定質檢機構檢測合格的產品。建立農業節水工程建設的技術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節水灌溉材料設備質量監督體系,定期開展產品質量抽查,提高行業和企業的產品質量意識,我們相信我國的節水灌溉事業定會取得更大的成效。

總之,我國是產量大國,農業是我國的立國根本,由于現在國家的水資源出現短缺的現象較為嚴重,所以一定要盡快在農業方面節約用水就會減輕國家的很大負擔。在農業方面盡量更新農業技術,使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既節水又高產,真是雙豐收。

查看全文

旱作節水農業

黃驊市地處渤海之濱,現有耕地73.5萬畝,其中旱地、半旱地5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6%。年降水約55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年干旱時間達9個多月。連年干旱,地上水枯竭,地下中淺層水含鹽量過高,不能利用,加之旱地多瘠薄鹽堿,適耕期短,蓄水保墑能力差,這些都嚴重制約了黃驊市農業乃至農村經濟的發展。2012年,由國家投資建設的萬畝旱作農業示范基地項目正式落戶黃驊市,為該市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做好旱作節水農業示范項目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1節流與開源并重發展旱作節水農業迫在眉睫

黃驊市有農田灌溉條件的村莊不多,主要分布在官莊鄉、呂橋鎮、羊二莊鎮、常郭鎮四個鄉鎮的部分村莊,灌溉用水主要來源于捷地堿河和機井水,其余地方都是靠天吃飯。雖然每年出現干旱情況時,相關部門會適時采取措施進行人工降雨,同時鼓勵村民挖掘坑塘,儲蓄水源。但在灌溉農田方面水源還是比較緊缺,當開源遠遠不能滿足灌溉用水需求時,節流不失為一種有效措施。發展旱作節水農業不僅僅是節水灌溉,還可以轉變傳統用水、管水方法。通過示范基地建設,農田降水利用率可以提高8%~10%,達到53%,在平均年降水量552.5mm的條件下,平均每畝每年可節約水源29.4~36.9m3。由此可見,發展旱作節水農業迫在眉睫。

2硬件和軟件匹配突破項目區農業發展瓶頸

黃驊市農業種植還是以傳統耕種方法為主,農田基礎條件較差,種植技術相對落后,糧食產量不高,這是制約該市農業發展的瓶頸。在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基地,計劃從田間工程、推廣農業技術以及建設實驗室三項工作著手,使項目區農業發展硬環境和軟環境都有所提高。

2.1田間工程。在示范區將鋪設PVC防滲管道4萬m,修建機耕路1.6萬m,維修機井及機電配套8眼,新建橋涵12座。建成后,項目區田間基礎設施將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

查看全文

節水農業設計

1節水農業的目標和任務

節水農業是灌溉農業和旱作農業的有機結合,是節水與蓄水并舉,變被動抗旱為主動防旱的農業管理體制的創新和節水技術措施的整合。發展節水農業的總體目標是逐步建立節水型高效農業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可持續增收。當前發展節水農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是以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現有水資源為出發點,整合和推廣應用各種節水農業工程措施與技術手段,建立并不斷完善節水農業措施和制度,切實解決農業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問題。

2節水農業措施的設計

根據當前節水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農業與水利管理部門分家體制的現狀,結合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部門在節水農業措施的設計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設計根據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類型和農作物種植情況,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進行土地整理設計,可整平的田面盡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較大的規劃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積較大的地塊應合理規劃溝畦,開溝起壟分畦,以增加入滲,減少流失損耗,提高灌溉均勻度和效率。

2.2深耕與深松設計根據不同土壤質地與土地構型、原有耕作基礎,設計節水農業所要求的耕層厚度和有效土層厚度,通過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層,加厚土層達到設計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滲深度,提高蓄水能力,減少流失和蒸發。同時可以促進作物根系發育,擴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圍,增強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設計中一般要求活土層應保持在30~45cm之間,深耕次數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時間由冬閑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當即耙耱、鎮壓,保護墑情。

查看全文

農業節水調研報告

從我區“荒漠綠洲”、“灌溉農業”的特點來看,建設節約型社會第一位就是節水。農業節水特別是現代農業節水,對緩解我區供水矛盾,減少水資源浪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具有決定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走高效節水之路。

一、統一思想,進一步強化對農業節水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我區農業用水效率低下,推進農業高效節水建設的速度、規模、質量和效益都處于較低水平,遠不能適應自治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要求。要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資源節約基本國策,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高效節水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農業節水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和治本之策,是我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首要任務,各級黨政、各族干部群眾、全社會都要牢固樹立“在新疆建設節約型社會第一位就是節水”的觀念,大力推廣節水技術,轉變水管理模式,千方百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最少的水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過去單一的追求節水上升到農作物品質的提高和用水效益的提高,提升農業節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節約型社會建設。

二、明確任務,全面推進高效農業節水建設

認真落實《自治區農業節水發展規劃》,依據規劃布局及要求統籌考慮支持我區農業節水建設。南疆以渠道防滲等常規節水建設為主,以加快地下水開發利用,改良鹽堿地為重點,以設施農業、高效林果業基地建設為突破口,積極試點示范滴灌、低壓管灌等田間高效節水新技術。北疆、東疆要加大噴灌、滴灌等田間高效節水技術的應用,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地面灌溉技術。切實重視節水建設規劃的制定,按照規劃布局,科學有效、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推進節水建設,切忌一哄而上。

三、創新機制,加大對農業節水建設的投入

查看全文

農業節水灌溉調研報告

**管理區屬典型的農牧交錯地帶,缺水非常嚴重,素有“十有九旱”之稱,農牧業生產頻頻遭災,農業經濟脆弱,環境惡化,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飼草短缺,嚴重制約了項目區農業、畜牧業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管理區土地總面積34萬畝。其中耕地16萬畝,草場12.9萬畝,林地3.4萬畝。下轄四個管理處,24個自然村,總人口2.4萬人。

區內地上水系主要有閃電河和沙井子河兩條河流:閃電河南北貫穿全區,沙井子河東南、西北向流經小城子管理處大梁底草灘,匯入閃電河。淺層含水層系指處于地層最上部的孔隙潛水含水層。榆樹溝管理處和小城子管理處位于閃電河兩岸。以閃電河沖積成因為主,含水層連續性較好。閃電河兩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為1—2m,其余地帶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間。含水層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過20m,局部地段達30—40m,黃土灣東北部的含水層底板埋深只有10m左右。深層含水層為孔隙承壓含水層,水量豐富。單井出水量普遍在100m3/h至200m3/h之間,屬富水性強的含水層,為人畜集中供水及農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層。當水位降深為10m時,各富水等級區的單井抽水影響半徑均為387m。深層含水層的巖性為含泥質砂礫石,且泥質含量較高,透水性能相對較差,富水性屬較貧水區。當含水層厚度為29m,水位降深值為10m,單井出水量為76m3/h。其單井抽水影響半徑為274m。根據張市地質第三大隊鉆井記錄和我區資料記載,項目區承壓水含水層埋藏深度一般為150-175m之間,含水層厚度一般在20-65m左右,最大厚度為75.23m。根據資料計算,總補給量8278萬立方米/年,調節儲量6923萬立方米/年,動儲量1355萬立方米/年,靜儲量15558萬立方米。

二、節水灌溉發展情況

為改善管理區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自2003年以來,我區大力實施節水灌溉。其節水灌溉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98-2000年采用鋁合金管道式全移動噴灌機,該灌溉方式較渠灌節水,但費時費力勞動強度較大;2001-2002年采用鋪設地下防滲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盤噴灌機進行澆灌,該灌溉方式雖然節約人力物力,達到了節水的目的,但該噴灌機要求壓力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揚程潛水泵,因此該灌溉方式耗能較高;2003后以后采取鋪設地下防滲管道利用指針式噴灌機進行澆灌,該灌溉方式達到了節水、節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兩種灌溉方式無論從節水、節能和工作效率上都與后種灌溉方式相差懸殊,其唯獨優點是不受地塊限制,而后種灌溉方式受地塊限制,一是要求面積要大,二是其澆灌范圍內不能有障礙物。但我管理區大部分土地還屬管理區支配,因此該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區還是比較適宜的,是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節水灌溉方式。節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區廣大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噴灌機技術的先進性,以及帶來的良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充分體會到它具有節地、節水、高產、高效等突出優點。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大大推進了我區種植業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截止目前來我區租賃承包土地的公司和個人11家,租賃承包土地19610畝,每年交納承包費235萬元。另外,租賃承包土地的公司和個人2006年種植馬鈴薯16000畝,具統計每畝馬鈴薯需人工費150元,16000畝馬鈴薯可為我區職工群眾創利240萬元。不但解決了我區剩余勞動力,同時也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查看全文

農業節水設備研究論文

節水農業設備快速開發與模具制造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我國節水灌溉工程及設備的快速開發及其相應產品的精細模具快速制造。節水農業設備快速開發技術詳細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區節水滲灌設備的關鍵部件節水滴管快速模具(RT)的快速開發過程。應用參數化設計思想進行了滴管CAD設計,然后以精密模具制造技術為核心,進行了滴管CAD工藝設計,RT工藝模型的生成

該項技術集成了CAD技術、液固兩相流技術、流體力學技術、光固化快速成型技術及快速精細模具制造技術,研制內容主要分為:節水農業微滴管(片)產品快速開發技術與該產品的精細模具制造技術。

由于微滴管是嵌入式迷宮設計,結構復雜,模具的設計和制備的研制周期長,開發投入大,而我國從以色列進口的節水滴管不完全適合中國農作物及環境需要,因此我們運用節水農業設備快速開發技術解決了滴管快速模具的制造過程及其間出現的CAD工藝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成功地制成滴管鋅鋁合金注塑模具(一模兩腔),快速生產出了1000件滴管產品,用于農業節水灌溉試驗,在此基礎上還生產出了滴管注塑鋼模(1模20腔),用于滴管的大批量生產。同時運用快速成形制造技術(RP&M)解決了節水農業設備的精細模具制造問題,能自動、快速、精確地將設計思想轉換成產品模型并可直接制造功能零件,從而可對產品設計模型進行評估、測試和修改,并可進行功能實驗及裝配實驗,大大縮短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周期、降低成本,使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提高其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而以RP&M技術為基礎的快速模具制造(RapidTooling),可大大提高模具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使成型出的產品“質量高、成本低、上市快”,已成為贏得競爭的首要因素。應用快速成形技術制造的實體模型,結合金屬噴涂、精鑄、電鍍、硅橡膠澆注及電極研磨等技術可直接快速制造模具,省去了模具數控編程和加工環節,其制造周期一般為傳統數控切削方法的1/5~1/10,而成本僅為其1/3~1/5,而且產品的復雜程度越高,這種效益也就越明顯。

節水農業設備快速開發技術的意義(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的水資源狀況極為嚴峻。西部地區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4,而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人畜飲水已非常短缺,水資源嚴重缺乏,上游的過量抽灌已引起黃河斷流日益加劇,大力發展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是提高水的利用率、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戰略措施,西北省份已引進了一些以色列的灌溉設備。一套滴灌系統約需要120萬元人民幣。這一價格對于中國農民而言,價格過高,尚難以普及,而且國外的作物生長環境、微生物環境、水源環境與國內不同,進口滴灌系統很難完全適用于中國農業節水灌溉。因此,實現灌溉工程設備和技術的國產化,降低成本,開發適合于中國國情的灌溉技術是發展我國西部地區干旱農業的根本出路。

利用本技術開發的滴管(片)產品為滴灌系統中的關鍵高技術部件,以中國農業節水灌溉環境為設計目標,快速實現了滴管(片)產品的基于知識的設計開發,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為整套滴灌系統的國產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托。

查看全文

現代農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策略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淡水資源。由于近些年來環境的惡化和農業的發展,導致我國水資源不斷減少,所以,國家相關部門指出應該合理利用水資源,改變原有的農業用水結構,用實踐探索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自2011年1月起,中央1號文件指出水利發展問題是關乎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解決我國農業用水量高達社會總用水量的66%的現狀,國家提出推廣節水農業技術。所謂節水農業技術就是指用精準灌溉、微噴灌、滴灌、涌泉根灌等灌溉方式灌溉農田,改變原有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率,發展節水農業。

關鍵詞:現代農業;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策略

水資源作為地球重要資源之一,它對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影響,我國很多地區由于缺少水資源導致農田利用率降低、農作物產量偏低,所以我國未來的工作任務就是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農業灌溉用水所占社會總水量的66%,但是大部分的水都被蒸發,只有小部分的水能夠被農作物吸收,而那些被蒸發了的水就是浪費的部分。因此,我國要更改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節水農業的開展不僅僅起到節約水資源的作用,還可以提高水、土、作物三者之間的系統化效率,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緩解部分地區缺少水資源的困境。雖說部分地區已經開展了節水農業的工作,但仍存在部分地區節水意識較差、效率較低的現狀,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各地區現狀提出解決方案。以下,本文以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的策略研究為題,闡述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的現狀,根據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出現的問題提出基于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出現的問題策略,尋求在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的最佳途徑。

1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的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節水農業技術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生物節水、農藝節水、工程節水以及管理節水等等節水方式不斷成熟,我國大部分地區節水效率大幅度提高,大面積采用精準灌溉、微噴灌、滴灌、涌泉根灌等節水灌溉方式,特別是山東地區。山東地區為了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升級,提出了規劃引導、工程建設、技術推廣、科技支持、示范帶動等五方面策略。通過這五方面的節水技術推廣,山東省大部分地區節水效果顯著,雖說仍有部分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設備和人才,出現了部分的問題,但總體一片向好。

2現代農業中推廣節水農業技術出現的問題

查看全文

農業水利灌溉與節水技術措施

摘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以農業發展為本,農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直接掛鉤,大力發展節水技術,將節水技術應用到農業水利灌溉中,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農業水利灌溉模式與節水技術措施,旨在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水利;灌溉模式;節水技術;措施

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分布不均,東南地區多、西北地區少,造成我國是淡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之一。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我國近幾十年大力發展農業水利灌溉事業,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淡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擺脫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情況。多年發展中,農業水利灌溉模式也在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眾多灌溉模式選擇中,如何更好地應用節水技術措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1節水技術

應用節水技術的核心是為了發展節水農業,提升農業水資源利用率?,F行主要的節水技術有工程節水措施、農業節水措施、覆蓋保墑措施、節水管理措施等。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農業水資源利用率不足30%,大部分水都被滲透到地層或被蒸發[1]。而節水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減少滲透、蒸發損耗量,實現高效、節能灌溉的目標。

2農業水利灌溉模式

查看全文

農業水利灌溉模式及節水技術措施

摘要:本文介紹了多種農業水利灌溉模式,提出了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技術保障措施,具體包括建立科學完善的節水技術體系、培養水利灌溉專業人才、優化灌溉流量、應用節水技術、增強農戶節水灌溉意識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技術;保障措施

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人類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量不斷增多,農業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農業是國家的基礎,做好農業生產對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等具有重要作用。農業發展離不開充足的水資源,我國淡水資源比較缺乏,在開展農業水利灌溉過程中應該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充分發揮水資源的作用,緩解農業用水短缺和干旱問題,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產業規模升級離不開新型節水灌溉技術。農業現代化的最顯著標志就是以水利灌溉作為基礎條件,不再依賴天然降水,這也對緩解旱情有著重要作用[1]。節水技術可以使水資源得以充分利用,避免水資源浪費,保證農業正常生產,促進農業全面進步。

1農業水利灌溉模式

1.1噴灌技術。一是固定管道模式。此種模式的供水管線與輸水泵都鋪設在地下,表面只保留支管與噴頭等。該種灌溉方式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的灌溉效率,但需要投入較多資金,無法實現自動關機。二是全移動管道模式。此種模式的輸水泵、管道、噴頭等都可以進行拆卸與移動,不需要較高的投資,具有很好的機動性,灌溉設備利用率較高,但安裝使用工作量較大,后續維護費用比較高。三是半固定模式。此模式的噴頭、支管等可以拆卸,保留部分可移動管道。此模式將上述2種模式的優點進行集成,管理較便利,有著較大的應用空間。1.2滴灌技術。此種灌溉技術根據農作物生長特點,以較小流量均勻、準確地將水分輸送到農作物根部,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資源,也不會由于水分沖擊對土壤造成破壞,可以與肥料共同施用,灌溉效率高。此種灌溉技術的應用,應充分結合農田區域地形條件,做好滴灌管網的高駐場,對輪灌區進行合理布局,確定樞紐供水系統,保證供水支管排列整齊,將供水管線埋設于地下1m深處。同時,進行輸配水管網設計。如果農田面積比較大,則需要較高的流量,可以采用聚乙烯管來輸水,在管網中設有減壓閥,以保證供水管網的壓力可根據滴灌情況進行調節。確定供水泵的流量與揚程,合理設置水泵啟停順序,避免水錘現象對管網造成影響[2]。1.3渠道灌溉技術。此種水利灌溉技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渠道多以泥土作為材料,在農田地勢較高處挖掘溝渠,但該種灌溉模式會使水分滲透到地下,造成水資源浪費。目前,渠道灌溉采用先進的防滲技術,可以避免水分大量流失。該種灌溉模式雖比較簡單,但對農田地形條件卻有著較高的要求。1.4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此種灌溉模式可以取代渠道灌溉方式,工程造價相對較低。其利用管道對農田進行水利灌溉,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得到了應用,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2農業水利灌溉節水技術保障措施

查看全文

農業用水現狀及節水措施探究

摘要:分析了綏德縣農業用水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了綏德節水農業的發展思路,提出了對策,以確保該縣節水農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農業用水;存在問題;發展思路;節水對策;陜西綏德

發展農業必須立足于實際。綏德縣旱災頻繁。發展綏德農業,旱是主要矛盾,水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1綏德縣農業資源現狀

綏德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峁梁丘陵溝壑地貌,境內山地多,平地少,早地多,水地少。水地3400hm2,占總耕地面積的6%。全縣的山地基本是“三為主”結構,即土地以峁梁溝坡為主,占63%;在峁梁溝坡地中,以坡地為主,占85.7%;在坡地中以25°以上的陡坡地為主,占51.2%,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土壤侵蝕模數平均每年1.8萬t/km2。全縣地處西北內陸,屬大陸性季節氣候,年降水量486mm,且時空分布不均,7—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遠遠不能滿足作物的需要。全縣有“十年九早”之稱。據1953—1981年29年的氣象資料統計,共出現大、中、小干旱74次,平均每年2次以上。其中100d以上的大旱18次,10年六遇;干旱21次,10年七遇;小旱35次,平均每年1~2次。全縣光能資源充裕,全年日照時數為2615.1h,年太陽總輻射能為554.34kJ/cm2,日照能力強,蒸發量大。據有關資料,綏德縣的蒸發量是降雨量的2倍以上。據有關氣象專家預測,今后3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1℃,到21世紀末,全球氣溫將比現在升高3℃。氣溫的升高,綏德的農業用水矛盾將會更加尖銳。

2綏德農業用水存在的突出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