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式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4 06:19: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集合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集合式電容器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條件下,集合式電容器用油進行真空貯存、真空注入,對集合式電容器用油的品質是必不可少的保證。充氮加壓或充油加壓試漏是對集合式電容器檢漏的有效手段。本系統將這些功能集于一身,并與真空凈油系統組合,可靠地保證了集合式電容器用油的品質和產品的密封性。

關鍵詞:集合式電容器真空貯存密封性試驗

1引言

集合式電容器在總裝配完成后,需對其注入變壓器油或十二烷基苯作為絕緣和散熱用液體介質,為保證集合式電容器焊縫及裝配部位的密封性,我廠目前利用充氮加壓或充油加壓檢漏方式進行密封性試驗。

原有的集合式電容器用儲油罐沒有配備真空系統,經過凈化的液體介質只能在大氣狀態下傳送、貯存、注油,易吸氣、吸潮。充氮試漏系統簡陋,須重新裝接;沒有配備液位指示和報警功能,經常發生溢油現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工作環境較差,生產周期較長。

集合式電容器注油加壓試漏系統的配置,可在生產現場對經過凈化的液體介質進行長期連續無人值守的真空狀態下貯存,需要時注入集合式電容器,并用充氮氣加壓或充油加壓檢漏方式進行密封性試驗。該系統與凈油系統組合,可對該注油加壓試漏系統儲油罐中的液體介質或集合式電容器中的油進行連續循環再凈化。

查看全文

集合式電容器質量改進論文

摘要:對如何提高集合式并聯電容器表面處理的質量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表面處理設備及其處理方法。

關鍵詞:電容器表面處理設備方法

1前言

電容器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外殼表面在噴漆前難免沾上油污,長期以來基本上采用汽油清洗后再用布擦的除油方法,導致表面噴漆的前處理工序工作量很大,且操作環境惡劣,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電容器外殼油漆表面附著力一直不高,經常出現油漆層脫落,棱、邊、尖角處容易生銹等現象。另外由于設備陳舊、老化,致使工作效率不高,環境污染大,危害操作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改變這種落后狀況,在經過調研、借鑒、試驗、研究后,終于確定了適合電容器表面處理的工藝方案。西容公司在2001年5月建成了集合式電容器產品表面處理生產線;這條線的建成大大的提高了電容器表面油漆的附著力,同時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電容器表面處理質量及其設備性能和方法等技術特點進行簡要介紹和分析。

2試驗過程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漆膜的表面附著力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油污、銹蝕、表面粗糙度、固化時間、雜物、漆膜厚度等),采用不同的表面前處理方法,對漆膜的表面附著力影響程度不盡相同,但對于電容器表面來說,解決表面油漆的附著力是關鍵所在,油污和表面粗糙度又是影響表面油漆附著力的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下面就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對其進行討論研究。

查看全文

集合式并聯電容器分析論文

摘要:對研制的10000kvar集合式并聯電容器技術特點進行了闡述,說明該產品的開發是成功的,具有優良的技術性能,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集合式并聯電容器大容量技術特點AssemblingShuntCapacitor

前言

集合式電容器以其容量大、體積小、占地面積小、安裝維護方便等優勢,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所占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根據用戶的要求及電力電容器生產廠家制造技術的進步,其容量也越來越大,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越來越好。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容公司)為貴州省電力公司供貨的4臺10Mvar集合式電容器是國內最大容量的全膜集合式電容器,用于貴州省黎平220kV變電站。西容公司積16年生產集合式電容器的經驗,采用了先進的設計、工藝技術和獨特的內熔絲保護技術,使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產品技術特點

2.1電容器單元

查看全文

高電壓并聯電容器分析論文

摘要:BAMHL11-7200-1×3W是在總結以往充氣集合式高電壓并聯電容器產品優點的基礎上,為優化大容量產品結構,提高絕緣可靠性和設備技術經濟性能而開發的項目。本文著重介紹該產品的內部結構、外殼筋板結構和混合氣體絕緣等幾點改進。

關鍵詞:混合氣體絕緣結構集合式高電壓并聯電容器

隨著目前電力需要量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問題的日趨嚴重,迫切需要難燃、不易污染的輸電設備。充氣集合式高電壓并聯電容器便應運而生。目前在電力電容器市場份額中,充氣集合式高電壓并聯電容器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單臺容量也越來越大,這就迫切需要我們研究、開發出性能更好,更能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于2001年成功地研制了BAMHL11/-7200-1×3W產品,并通過了所有的型式試驗,即將在南寧七一變電站掛網運行。

-7200-1×3W是在以往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基礎上,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

1內部結構

第一臺充氣集合式高電壓并聯電容器產品-2000-1×3W內部結構為:電容器單元立放布置,由于其整臺容量較小,在設計時選用較大容量的電容器單元,使電容器單元數量少,且接線方便,出線簡單。其外形長寬高比為:長∶寬∶高=1.7∶1∶2.1。由此可見該產品外形協調、美觀。且已于1999年在呼和浩特順利運行。

查看全文

環保型刷涂磷化粉分析論文

摘要:為了提高大體積的集合式電容器外殼的表面處理質量,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境,在場地所限的情況下,對環保型刷涂磷化粉進行了相關試驗,得到了除油除銹磷化鈍化效果理想的膜層,該膜層對絕緣油的相容性好,自然通風條件下的耐蝕性佳,與漆膜的附著力達到一級。

關鍵詞:環保刷涂磷化電容器外殼應用

1前言

集合式電容器外殼體積大,由于工作場地所限,現有磷化生產線不能滿足其磷化需要,采用手工砂紙打磨的方法不僅浪費人力,工作效率低,塵埃飛揚,環境污染嚴重,且不能徹底清除鋼鐵表面的油銹,對外殼的涂裝帶來不良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對XH—4型帶銹磷化粉進行了刷涂試驗,該刷涂磷化粉集除油、除銹、磷化、鈍化于一體;不含常規磷化液中所含的亞硝酸鈉、硝酸鈉、氟化鈉及重鉻酸鉀等有害物質;不存在亞硝酸鈉與二甲基胺化合生成二甲基硝胺的致癌物質,而影響人體健康的隱患[1],無粉塵、廢渣及有害氣體產生,不污染環境,獲得了滿意的磷化效果,并已應用于我廠集合式電容器外殼的磷化生產。

2XH—4型帶銹磷化粉的工藝參數及性能

2.1工藝參數

查看全文

淺析變電站的電氣防火距離

電氣設備的防火機理分析

電氣設備的防火主要針對帶油設備,設備按照含油量來確定相應的防火標準,這是各標準和規范都明確的。即使在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也可將帶油電氣設備歸于丙類液體閃點大于等于60℃貯罐類別。GB50229-2006《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防火規范》中,針對油浸變壓器的防火機理有著十分詳細的說明,具體如下:油浸變壓器內部貯有大量絕緣油,其閃點在135~150℃,與丙類液體貯罐相似,按照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建筑防火》的規定,丙類液體貯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0.4DD為兩相鄰貯罐中較大罐的直徑。可設想變壓器長度為丙類液體貯罐的直徑,通過對不同電壓、不同容量的變壓器之間的最小防火間距按0.4D計算得出,考慮到油浸變壓器的火災危險性比丙類液體貯罐大,而且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其重要性遠大于丙類液體貯罐,所以規定防火間距應大于0.4D。根據經驗,變壓器著火后,對地面的最大輻射強度是在與地面大致成45°的夾角范圍內,要避開最大輻射溫度,變壓器之間的水平間距必須大于變壓器的高度。因此,《防火規范》中將戶外油浸變壓器含油量大于2500kg之間的防火間距按電壓等級劃分如表1。另外,《防火規范》中6.6.3章節規定“油量為2500kg及以上的變壓器或電抗器與本回路油量為600kg以上且2500kg以下的帶油電氣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5m”。

電氣設備的防火距離分析

綜合前節變壓器的防火機理,并結合變電站電氣設備的運行要求,筆者認為設置設備防火距離主要基于設備含油量水平及相鄰設備的重要性分類。1設備含油量水平一般來說,《防火規范》主要適用于含油量為2500kg及以上的電氣設備的防火要求,也就是說變電站內電氣設備具有的足夠火災危險性,即自身燃燒對于一定范圍的輻射影響。由于設備含油量及外廓高度隨著電壓等級的提高而增大,因此不同電壓等級的含油設備可以參照表1確定防火距離。另一方面,對于含油量為2500kg以下的電氣設備防火不在《防火規范》規定范圍,應參照《建筑防火》的丙類液體貯罐防火標準,采用不小于0.4DD為設備外廓長寬之和的一半數值,等效為罐體直徑的數值。2相鄰設備的重要性分類《防火規范》中6.6.3章節中,提出變壓器與本回路600kg~2500kg的帶油電氣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可一律選擇5m,從而不受變壓器電壓等級的限制。基于此,筆者創造性提出防火距離兩端的相鄰設備防火指向性概念,以便進一步研究確定防火距離。防火指向性概念的提出,完全建立在相鄰設備含油量和火災危險影響性評估的基礎上。比如,同一間隔的含油設備之間,當含油量達到規范標準時,相對不重要的設備對重要設備的防火要求就是彼此防火距離的主要決定因素。3防火距離分析圖1所示場地為典型的500kV變壓器場地,主要包括主變壓器、35kV配電裝置、35kV電容器及電抗器等設備。各電氣設備一般按照功能區域進行布置,滿足相互之間必要的電氣距離、安裝、巡視、運維及檢修的空間要求,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備防火距離的綜合分析。1不同主變壓器之間不同主變壓器例如圖中#1、#2變壓器之間的防火距離嚴格按照《防火規范》要求,500kV等級采用10m控制,緊湊布置時如圖設置滿足標準的防火隔墻。同理,主變壓器與其它主變回路的配電裝置、電容器及電抗器等電氣設備的防火距離均按此控制。500kV變壓器多采用單相型式,根據《防火規范》要求,同組變壓器單相之間防火距離同上,500kV等級采用10m控制,緊湊布置時設置滿足標準的防火隔墻。2主變壓器和相鄰變壓器附屬電氣設備之間分析同1。3主變壓器和本回路35kV配電裝置之間35kV配電裝置中主要含油設備為互感器,單臺設備含油量一般少于600kg,因此按照《防火規范》,主變壓器對于由自身35kV側引接的配電裝置電氣設備應該沒有防火要求。究其原因,35kV配電裝置含油量小,火災危險性及延伸性影響小,因此防火設置是單向的,考慮到35kV配電裝置本質上是輔助變壓器發揮功能,重要性上不如變壓器,按照防火指向性概念,可根據《建筑防火》的丙類液罐的規定確定防火距離不小于0.4D,D值為尺寸較大的主變壓器外廓長寬之和的一半取值。目前變電站的常規布置均能自然滿足該要求。4主變壓器和本回路中性點設備之間分析同上,考慮重要性不同,按照防火指向性概念,按照《建筑防火》規定防火距離不小于0.4D,D值為尺寸較大的主變壓器外廓長寬之和的一半取值。5主變壓器和本回路裝配式電容器之間裝配式電容器由許多含油小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的含油量不多約十余千克左右,雖然總體含油量較高,但和相同含油量的單體設備在火災上還是不能相提并論。考慮重要性不同,按照防火指向性概念,可根據《建筑防火》規定防火距離不小于0.4D,D值為尺寸較大的主變壓器外廓長寬之和的一半取值。6主變壓器和大容量集合式電容器、油浸式電抗器之間大容量集合式電容器和油浸式電抗器的單體含油量一般都超過了2500kg。按《防火規范》中同電壓等級變壓器確定,以500kV為例,防火距離設置為10m。735kV電容器之間并聯電容器屬于變電站的無功補償裝置,考慮到電容器投切需要滿足母線電壓波動及系統無功和電壓的調節要求,一般每臺變壓器的電容器分為若干組。同一主變下的電容器比如圖1中的#2、#3電容器實質是發揮了同一種功能,只不過由于電網系統要求而進行分組,其在變電站的重要性可不分開單獨考慮。目前電容器主要應用型式包括裝配式和大容量集合式類型。對于裝配式或單體油量不超過2500kg的集合式電容器,由于單體油量不大,因此同一變壓器下各組電容器之間可參照《建筑防火》的丙類液罐的規定即0.4D。以變電站常規的60Mvar電容器為例,電容器本體最大的等效D值為7~8m,因此同臺變壓器下不同電容器本體之間的防火距離控制在0.4D即3.5m以內。不同變壓器下各組電容器之間參照《防火規范》中同電壓等級變壓器,以35kV為例,防火距離設置為5m。對于大容量集合式,單體油量超過2500kg時,彼此之間的防火距離參照《防火規范》中同電壓等級變壓器,以35kV為例,不論相同主變還是不同主變下,防火距離一律設置為5m。835kV電容器與相鄰配電裝置之間分析同7。935kV油浸并聯電抗器之間考慮到含油量超過2500kg,因此同主變或不同主變下的油浸并聯電抗器之間,均可參照《防火規范》中同電壓等級變壓器的防火要求設置防火距離。以35kV為例,電抗器本體之間防火距離應設置為5m。1035kV電容器和電抗器之間如采用油浸式電抗器,則參考上述9選擇防火距離;如采用干式空心電抗器,則參考上述7選擇防火距離。11其它工程中其它情況都可在上述1~10條中選擇參照執行。上述分析結果以表2匯總表示。

成果的檢驗

為進一步與工程建設現狀相協調,應結合現有規程規范和工程實踐,檢驗前述按照設備含油量水平和重要性分類來確定防火距離的設計思想。1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電氣含油設備可歸于丙類液體貯罐,規范中4.2.2條地上丙類液體貯罐之間的防火間距為0.4D,前文分析結果皆大于0.4D,滿足本規范要求。2GB50229-2006《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規范中11.1.4規定了變電站內各建構筑物及設備的防火間距,其中對于可燃介質電容器與變壓器和配電裝置的防火間距規定為10m,在實際工程執行中有較多爭議,建議按照本文研究的成果對該防火間距進行區別規定。3GB50227-2008《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規范中9.1.1條要求執行GB50229的相關規定,與第2條一致。4DL/T5352-2006《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規程中8.5.5和8.5.7條中規定了屋外油浸變壓器之間、油浸變壓器和本回路含有設備的最小防火間距,前文分析結果能滿足本規范要求。5DL5027-199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規程中7.3.2條規定了屋外油浸變壓器之間、油浸變壓器和本回路含有設備的最小防火間距,,前文分析結果能滿足本規范要求。規程中7.6.3條規定,室外布置的電力電容器與高壓電氣設備需保持5m及以上的距離,并沒有考慮防火指向性,建議以本文分析結果對設備進行重要性分類來確定防火距離。6《國家電網公司變電站通用設計》以通用設計方案中500kV變電站主變壓器場地為例,設備布置的相互間距與第4章的分析結果一致。

查看全文

計量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計量經濟學金課建設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以金課理念作為指導,聚焦學生的能力、課程特點和前期教學改革的認知,考慮構建計量經濟學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并且遵循金課“兩性一度”的標準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組織和課后評價四個方面介紹了金課教學設計方案,以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打造“思政+課程+科創”三位一體的課程育人模式。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混合式金課;教學改革

一、引言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了金課的概念,對大學生要適當增加課程的難度和深度,對大學生進行適當的“增負”,淘汰內容過于陳舊、考試走形式、質量不高的水課,努力打造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因此,金課的標準就是要具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和可操作性。金課建設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著力點,為培養高素質科研型人才提供教學保障,在計量經濟學金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中,融入思政元素,不僅傳授知識,更實現了價值的引領。計量經濟學課程是經濟學類各專業的核心課之一,它是將經濟學、數學、統計學三者相結合的一門學科,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較為晦澀難懂。在前期的教學改革中,雖然采用了慕課、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改革,但依然不屬于金課。根據金課的標準,應對教學目標重新進行規劃,教學內容精心構思,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金課建設的基礎。

二、計量經濟學課程特點和教學現狀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以反映客觀客觀事實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定量分析研究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和探索實證經濟規律的一門學科,在經濟學的各學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重點培養學生在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上,運用計量經濟方法、模型定量分析實際經濟運行中的有關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畢業論文的撰寫質量。從具體教學實施中發現,目前計量經濟學混合式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對B2C虛擬教學環境設計的應用

[摘要]B2C是電子商務應用中的主要運行模式,也是電子商務教學的主體內容之一,文章分析B2C教學研究現狀,提出開展虛擬教學環境系統構建的發展需求,從系統服務對象和虛擬教學中心軟硬件構成角度進行理論分析并提出B2C虛擬教學環境實現解決方案。為論證相應的研究內容,相關人員進行了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本研究符合B2C電子商務應用教學發展的社會化需求,研究成果值得借鑒與推廣。

[關鍵詞]電子商務學;B2C;虛擬教學;教學環境

隨著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信息的電子化、數字化表述已經成為商務應用領域的基礎形式,依托于網絡通信技術的無紙化、自動化、智能化業務處理已成為現代電子商務應用管理的重要內容。B2C(Business-to-Consumer)是電子商務應用模式的一種,其承載了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對象,實現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金融活動、交易活動、商務活動和綜合服務活動等[1]。B2C在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中涉及銷售、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等全產業鏈核心內容[2],是電子商務應用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構建B2C虛擬教學環境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必要保障。

1B2C教學研究現狀

隨著云計算平臺軟件服務模式(SaaS)的出現,電子商務經歷了全程電子商務階段并逐步進入到智慧發展階段[3],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也在不斷地變革與完善。近些年,B2C電子商務教學以應用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為主導,積極探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改革與實現:依托B2C社會化需求應用(如酒店管理系統、醫院管理系統及網絡零售平臺系統等)構建實例化教學,實現以實現為導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4];依托B2C工程建設項目,實現以問題為導向的B2C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如B2C模式下物流倉儲系統)設計、開發及應用綜合技能能力培養[5];依托多平臺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提升教學體驗為主體目標,實現新型教學環境構建與應用(如基于網絡翻轉課程和網上購物雙平臺的B2C教學實現、融合“短視頻”題材的B2C教學實現)[6]。由上述內容可見,B2C教學改革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教學環境的探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也要看到相應的問題:未形成完整的、可用的、高效的虛擬教學輔助系統,未能實現身臨其境的浸入式學習氛圍。因此,虛擬教學環境系統的構建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之一。

2B2C虛擬教學環境解析

查看全文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摘要:職業教育的教學生態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發生體系性的變革,并且正在形成職業教育特有的教育信息化特色。隨著精品在線課程的完善,師生也逐漸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常規教育教學中,并且利用在線課程的在線資源、在線評價優勢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搭建了教學實施平臺。本研究在分析“電工電子技術”在線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從課程、專業、專業群的角度闡述了應用在線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境搭建、考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整合、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的主要改革措施,增強了課程的適應性,提出了一種職業院校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建設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線課程;教育教學改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職業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包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完善質量保證體系五個方面內容,其中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是改革的實施手段,更是整合其他改革內容的任務載體。教學模式的改革在順應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順勢而生的是通過在線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正在逐步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教學改革方向。本研究以職業院校“電工電子技術”精品在線課程為載體,全面論述了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路框架、教學環境搭建、教學模式實施,提供了一種職業院校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案例。

1高職教育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

1.1網絡媒體技術的普及帶來了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應用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了生產力改革的重要驅動力。信息化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尤為重大,尤其在職業教育領域,國家相繼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現代化2035計劃,計劃中明確列出教學信息化改革的方向和具體內容。《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傳統的教學課堂基本上都是教師用語言和圖片描述生產生活畫面,傳授起來抽象,學員需要領會,在腦中努力拼湊,去重現客觀存在,這是相當困難的過程,而有了信息化技術,就可直接把現實世界表現出來。例如,宏觀的宇宙世界、微觀的粒子形態,若僅用語言描述教學,理解正確的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在網絡多媒體時代,可以模擬仿真,使內容、結構變得非常直觀,容易理解。

查看全文

住宅空調能源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在對上海市住宅能耗現狀及空調使用情況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上海市住宅空調及住宅能耗的發展趨勢及其對城市能源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指出今后住宅空調的能源和形式將日趨多樣化。新建集合式住宅或住宅小區,將以DHC和BCHP為主,以天然氣為燃料或以電力蓄能技術平抑負荷峰谷;獨立式住宅將以燃氣發動機驅動熱泵或多聯變頻熱泵的戶式空調為主;而在單生公寓、SOHO住宅和舊有住宅中還會以房間空調器為主。從住宅能源的綠色化做起,促進"綠色住宅"的發展。

關鍵詞住宅空調能源區域供熱供冷(DHC)冷熱電聯供(BCHP)

1上海住宅建設的現狀與前景

上海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200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為36.9%,而上海已達到88.3%,為全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在2000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上海的戶籍人口為1321.63萬人,而實際人口(加上常住外來人口)為1673.77萬人。1999年,上海在世界十大城市中名列第六位(世界十大城市分別是:東京、墨西哥城、孟買、圣保羅、紐約、上海、拉各斯、洛杉磯、漢城、北京)。但上海在城市形態上有許多先天不足:

(1)2000年,上海總面積只有6340.5km2,不到北京市的零頭(北京面積約16800km2),發展空間較小;

(2)2000年,上海人口密度全市平均3296p/km2,市中心的黃浦區(CBD地區)高達53326p/km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