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07:11: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頸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跳傘頸椎保護
1研究目的
跳傘運動員的傷病多集中在脊椎的損傷上,其中頸椎的損傷最令人可惜,因為頸椎損傷完全是可以避免或推遲發病時間的。目前我國針對跳傘運動員頸椎病的研究很少,這就造成了我國跳傘運動員運齡短、成材率低的狀況。因此研究跳傘運動員如何在開傘過程中避免頸椎損傷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過研究目前跳傘隊運動員頸椎病多發的狀況,分析跳傘運動員頸椎病發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方法與手段,避免隊員在跳傘訓練過程中產生傷病,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年限。
2文獻綜述
2.1對運動員頸椎病現狀及特點的研究方健輝、林志達、林俊文等在《廣東省專業運動員頸椎病調查的初步分析》中提到運動員頸椎病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其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員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的生物力學改變和頸背部肌肉的慢性損傷密切相關,且兩者互為因果。”…羅浩、樊小玲在《運動員頸椎病的特點及預防》一文中提到:“大多數患者的頸部損傷都屬于在訓練比賽時反復多次的微損傷,這是運動創傷的特點之一。”
2.2對運動員頸椎病等致病因素的研究荊興泉、楊雙石在《高G載荷與飛行員頸椎病的關系研究》一文中提到:“韌帶撕裂與高G值、頸肌勞損及頭頸部位置不正確等有關。”[3秦鳳起、任發星在《跳傘各階段的速度與安全》一文中提到“因墜落合成速度大,跳傘員不宜保持正確的墜落姿勢,使開傘瞬間的姿勢變形”,“拉直速度大,增大拉直力和開傘動載,使跳傘員承受的開傘動載大,易造成軀體損傷”。
2.3對運動員頸椎病防護的研究荊興泉、楊雙石在《高G載荷與飛行員頸椎病的關系研究》一文中提到:“特定的頸肌訓練可減緩頸肌疲勞,強有力的頸肌可預防頸椎病的過早出現。”羅浩、樊小玲在《運動員頸椎病的特點及預防》一文中也提到:“誘發運動員頸椎病的肌肉有頸部頭長肌、頸長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岡上肌、菱形肌等小肌群。
頸椎前路手術治療頸椎骨折論文
【關鍵詞】頸椎骨折
頸椎骨折是一種嚴重的創傷性損傷,臨床上常見合并高位脊髓損傷伴截癱,傷情常較嚴重而復雜,往往給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創傷甚至終生殘疾。手術是頸椎骨折合并頸髓損傷常用的方法,由于頸椎手術危險性很大,因此,在圍術期,如何配合醫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一直是骨科護士共同關注的問題。我科2002年5月~2005年4月采用前路減壓植骨鋼板內固定術,均取得良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中,男15例,女4例;年齡18~72歲,平均43歲。車禍傷8例,高處摔傷10例,機械碰撞傷1例。其中頸椎爆裂型骨折9例,骨折伴脫位10例;全癱5例,不全癱8例。臥床時間最短10天,最長76天。
2護理
2.1術前護理
頸椎病康復治療與監護
頸椎病是指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椎間關節退變,而使其周圍重要組織如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及椎動脈不同程度受累,并有相應臨床表現的一組癥候群。分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混合型、頸型等[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28例頸椎病患者,男124例,女104例;年齡25~81歲,40歲以上發病較多189例。
1.2方法
1.2.1頸椎牽引頸框牽引是治療頸椎病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方法,適用于椎動脈型、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椎牽引可以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損傷的軟組織修復,促進水腫的吸收和炎癥消退,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矯治脊柱后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使脊柱后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有助于關節輕微錯位的復位,改善或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改變突出物或骨贅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減輕神經根受壓,改善臨床癥狀。頸椎牽引方法有兩種(1)坐位牽引:適用于病情較輕或經臥位牽引后需要繼續牽引的患者。采取坐位,枕頜布帶牽引,牽引重量由3~5kg開始,每天牽引1~2次,以后每隔3~5d增加1~2kg,一般不超過10kg。每次時間20min,最長不超過30min,每周治療6次,1個療程10次。(2)臥位牽引:適用于病情較重或不能坐位牽引的患者,由于需要24h牽引,常在病房使用。牽引時頸部保持30~45,持續性牽引時重量從2~3kg開始,逐漸增加到4~6kg,每2小時休息10~15min,2~3d或癥狀緩解后牽引重量再減少到2~3kg,并逐漸縮短牽引時間或改為坐位牽引。
頸椎骨折脫位治療論文
【關鍵詞】頸椎骨折
頸椎骨折脫位常采用前路減壓,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間盤、脫位的椎體對脊髓的壓迫。減壓后取自體髂骨嵌入椎體間進行植骨,植骨的穩定與其最后融合及預后有密切關系;植入骨因固定、護理不當而脫出壓迫食管,往往需要再次手術。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2月行頸椎前路減壓,椎體間植骨融合,頸椎前路帶鎖鈦板系統(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CSLP)固定20例,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6~61歲,平均41.5歲。其中頸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脫位9例;C43例,C59例,C68例;融合節段為C4~C53例,C5~C68例,C4~C65例,C6~C73例,C5~C71例。其中7例伴有Ⅱ~Ⅲ度的脫位和前縱韌帶斷裂。全癱6例,不全癱9例,5例無截癱;3例合并有骨折;4例合并腦外傷,1例合并胸腹聯合傷。
1.2手術方法患者入院后積極治療復合傷,頸托固定,顱骨牽引。生命體征穩定,爭取72h內行手術。仰臥位,全麻、頸叢神經阻滯麻醉。于頸前右側做5~6cm的斜切口,顯露骨折頸椎及其上下各1個椎體,切除壓迫脊髓的骨折塊以及相鄰的2個椎間盤,同時切除上位椎體的下1/3和下位椎體的上1/3,骨折椎體可行次全切除,達到減壓和放置植骨塊的目的即可。脊髓完全減壓后,徹底止血,取自體髂骨修成相應形狀的骨塊,植入減壓后的骨缺損處。選擇適當長度的頸椎前路帶鎖鈦板,把鈦板置入頸椎前方。
1.3結果本組20例均獲得隨訪,平均隨訪18個月。6例完全性截癱者術后癥狀體征無改善3例,癥狀和體征有改善3例;不全癱9例,4例神經系統癥狀完全消失,5例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無截癱患者癥狀和體征有改善。全組病例在術后3個月內均獲得骨性愈合,無鈦板斷裂、螺釘松動、脫落等并發癥。
頸椎病損手術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頸椎;手術;療效;安全性
【論文摘要】目的:進一步探討研究手術治療頸椎病損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對我科20年成功開展頸前路及頸后路手術424例進行臨床回顧性分析,統計手術方法、療效及相關并發癥。結果:平均隨訪三年零二個月,按“JOA”療效評定標準,總有效率81.3%,無效17.19%,死亡1.51%,有爭議5例,無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結論:影像學的陽性表現與臨床癥狀體征的一致性是頸椎病損診斷和手術適應癥選擇的關鍵所在。在周全手術計劃,圍手術期充分準備后開展手術是安全可行的。
為進一步探討研究手術治療頸椎病損的安全性、可行性。本文對我科20年成功開展頸前后路手術424例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424例,男性345例,女性79例,年齡12~82歲,平均59.2歲,外傷175例、頸椎病102例,腫瘤11例、結核7例、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119例。全組病例均有明顯的脊柱脊髓不同程度損傷的臨床癥狀體征和與之相一致X線、MRI、CT或椎管造影的陽性表現,有明確的頸前或頸后路手術指征,無禁忌癥。
2手術方法
頸椎病治療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熏蒸聯合中藥濕熱敷在治療頸椎病患者應用中的護理要點。方法在對396例頸椎病患者采用中藥熏蒸及中藥濕熱敷為主的物理療法過程中進行觀察并施以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痊愈349例,好轉38例,無效9例。結論此方法是利用蒸氣藥袋的熱敷力,輔以補氣、祛風寒、通經絡之藥物,使經絡暢達,氣血流暢,散寒除濕,通過系統的全程的護理配合,對患者進行觀察、評估和分析,使護理措施也有了進一步的完善。
關鍵詞:中藥熏蒸;濕熱敷;頸椎病;護理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是由于頸椎的退行性病變刺激和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等,引起肩臂痛、眩暈、癱瘓等一系列癥狀[1]。目前對本病的治療多采用非手術療法。中藥熏蒸聯合中藥濕熱敷是我科康復理療方法之一,經過多年的大量臨床觀察,此方法治療效果明顯,患者自覺舒適、無痛苦,深受我科醫護人員及廣大患者的歡迎。
1臨床資料
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頸椎病患者396例,男204例,女192例,年齡36~64歲,平均45.5歲,經CT定性、定位確診。396例患者經中藥熏蒸聯合中藥濕熱敷治療再輔以推拿、拔罐等物理療法,痊愈349例,好轉38例,無效9例。
2作用原理
針灸治療頸椎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針灸治療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肩綜合征,主要是由于頸椎骨質的退行性病變所致,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或血管及其他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綜合病癥,屬于祖國醫學中“項強、眩暈、痹證”范疇,是臨床上中老年人常見的多發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并趨于年輕化。該癥狀復雜,纏綿難愈,它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療法。近年來針灸治療頸椎病的報道很多,均有較好的療效,現將近10年來有關針灸治療頸椎病的文獻分類綜述如下。
1毫針療法
1.1彭氏[1]根據病變部位選用頸2~7夾脊穴。配合風池及患側的肩井、肩髃、曲池等,毫針直刺,針感傳至患側肩前、前臂、手指時立即出針,不留針,全部有效。
1.2董氏[2]單取外關穴,用毫針直刺,并配合患者緩慢旋轉頭頸部,均有效。
1.3陳氏[3]以腕踝針,治療頸椎病患者,進針點在雙腕部上4上5上6(腕部腕橫級上二橫指繞內關與外關一圈處)。
頸椎病的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頸椎病非手術療法及護理后的臨床效果以及治療前后X線平片變化。方法分析48例頸椎病X線表現,其中22例采取了非手術療法及護理,結合臨床對治療前后X線表現進行對比。結果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部分消失,但X線變化不明顯。結論大多數頸椎病通過非手術治療和護理后,效果好,部分可治愈。但X線不能用作評定非手術治療的效果,但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頸椎病;放射攝影術;治療;護理
頸椎病是頸椎椎間盤、鉤椎關節、椎弓關節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的一系列綜合征,又稱頸椎綜合征,多見于中年以上,青年人也不少見。分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等[1]。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體征和X線表現,CT、MR成像、椎動脈造影等可有精確的定性定位診斷,但X線平片仍是最簡單、便捷、低廉的首選方法。我院收集48例頸椎病患者,分析了X線平片表現,對其中22例進行了非手術治療,多數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根據筆者的經驗,結合治療前后X線平片對比,談談頸椎病的幾種常用非手術療法及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48例頸椎病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齡最大81歲,最小25歲,40歲以上發病較多,有39例。其中22例進行了非手術治療,并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男12例,女10例,共治療1~3個療程,有5例癥狀完全消失,16例明顯好轉,1例無明顯改善。治療后22例均進行了X線平片復查,8例有變化。
1.2X線表現
下頸椎損傷手術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頸椎;損傷
Earlysurgicaltreatmentforlowercervicalspineinjuryin55cases
【Abstract】AIM:Tostudytheaim,suitabletimeandtechniquesofearlysurgicaltreatmentforlowercervicalspineinjure.METHODS:Fiftyfivecasesoflowercervicalspinefractureandfracturedislocationweretreatedwithearlysurgicaltherapy,amongwhom43casesweretreatedwithanteriordecompressionandillacautograft,and12casesweretreatedwithposteriordecompression.RESULTS:Threeofthesixcaseswithcompletespinalcordinjurydied.Fortynineofthe52caseswerefollowedupfor4-49months,averaging21months.Thereweredifferentdegreesofneurologicalrecoveryinthe41caseswithpartialspinalcordinjury.CONCLUSION:Surgicaltreatmentisusefultotheearlyreconstructionofstability.Suitabletimeandtechniquesofthesurgerydependonthepatientssituation.Theuseofinternalfixationafterdecompressionandbonegraftwillexpandtheclinicalapplicationofthesurgicaltreatment.
【Keywords】cervicalspine;injure;surgicaltreatment
【摘要】目的:探討下頸椎損傷早期手術治療的目的、時機和方法.方法:下頸椎骨折、脫位并有不同程度脊髓損傷患者55例,早期分別施行前、后路減壓固定手術.其中前路減壓43例,后路12例.行內固定17例.結果:脊髓完全損傷6例,死亡3例,隨訪3例神經功能無恢復.脊髓不完全損傷49例,隨訪46例,隨訪時間4~49(平均21)mo.神經功能不同程度恢復41例.結論:早期手術治療有利于及早恢復椎體穩定性.應根據具體傷情決定手術時機和方法,采用前或后路減壓均可起到良好療效.內固定的使用擴大了手術適應證.
【關鍵詞】頸椎;損傷;外科治療
頸椎損傷護理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總結頸椎損傷患者的護理方法。方法:總結35例頸椎損傷患者的護理過程。結果:25例合并脊髓損傷中按Frankel分級恢復一個級別者12例,兩個級別5例,三個級別1例,無變化4例,死亡3例。結論:頸椎損傷的急救護理至關重要,方法得當可減少二次損傷。呼吸道的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治療的成敗。傷后的功能訓練和康復治療對患者的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頸椎損傷護理顱骨牽引
頸椎損傷病變部位高,致殘率、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35例,占同期脊柱損傷的23.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齡9歲~68歲,其中頸椎骨折8例,脫位10例,骨折合并脊髓損傷25例。病變部位:寰樞椎5例,頸3、47例,頸5、612例,頸711例。
2治療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