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8 06:27: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急性胰腺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治療成效思索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內科常見急腹癥之一,由于多種病因造成的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引起的胰腺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急性炎性反應。臨床程度輕重不等,輕者以胰腺水腫為主,數日后自行恢復。重者可并發有胰腺壞死出血、感染休克、多臟器衰竭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達50%。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飲食結構發生改變,使得胰腺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因此對內科治療急性胰腺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內科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50例患者均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內科治療急性胰腺炎,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發病年齡范圍26-68歲。50例患者的診斷全部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會胰腺疾病學組2004年制定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其中輕型急性胰腺炎21例,重癥急性胰腺炎2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上腹痛、腹脹等癥狀。50例患者均行CT或B超檢查,可見整個胰腺彌漫增大,邊緣模糊,胰周滲液或腹腔滲液24例,腹穿液淀粉酶增高者26例。

1.2治療方法

①入院后立即給予吸氧、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②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生長抑素類抑制胰酶分泌,PPI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③抗生素預防感染;④起病初給予全腸外營養,并逐步過渡至腸內營養。

查看全文

急性胰腺炎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禁食;胃腸減壓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輕型易于治療,重型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是目前外科急腹癥中最棘手的疾病之一。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對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避免急性胰腺炎向重型轉化。

1禁食和胃腸減壓

目前通常采用禁食和胃腸減壓使胰腺處于“休息狀態”。同時給予胃腸減壓可減輕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嚴重胃潴留和改善腹脹,對于那些嚴重嘔吐或腸梗阻的患者更有緩解作用。

2抑制胰腺分泌

2.1H2受體拮抗劑(雷尼替丁等)和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可抑制胃液分泌,從而減少胰液分泌及防止應激性潰瘍伴出血[1]。

查看全文

急性胰腺炎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見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導致胰腺本體出現自身消化,它不僅是胰腺的局部炎癥,而且病急,臨床表現及其病程、預后復雜多變,病死率及誤診率高,僅根據臨床表現及化驗檢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診[1]。為此,臨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診斷水平,制訂個體化的最佳治療模式,這就要求檢驗、影像技術不斷改進,合理使用各種治療藥物,加強重癥監護和營養支持,采用內外科相結合的綜合治療。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和治療做一綜述。

1急性胰腺炎的診斷

1.1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仍然是AP診斷的重要依據,典型的臨床表現:(1)上腹痛:多為中上腹、左上腹持續性痛,餐后加重,膽石癥病人可有右上腹、中上腹痛。輕型病人3~5d后腹痛即可緩解,重癥者劇痛持續時間較長,發生腹膜炎時可引起全腹痛,少數年老體弱病人腹痛輕微,極少數病人可無腹痛而突然休克或昏迷;(2)發熱:輕者可無發熱或僅有低熱,高熱多為重型病例,發病初期,發熱多與急性炎性反應有關,后期多與繼發感染有關;(3)胃腸道反應:約有1/3~2/3病人有嘔吐,病情輕者僅有胃食管反流表現。由膽管感染、膽石癥引起的膽總管梗阻、腫大的胰頭壓迫膽總管、合并胰腺膿腫或胰腺假性囊腫壓迫膽總管及合并肝臟損害等情況也可出現黃疸;(4)低血壓及休克:是重癥胰腺炎(SAP)的重要體征,嘔吐頻繁者可有代謝性堿中毒;(5)累及其它重要臟器的癥狀:如由胸腔積液或并發ARDS引起的呼吸困難,腸麻痹、消化道出血、尿少、神志變化等。

1.2實驗室檢查

查看全文

重癥急性胰腺炎試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6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齡43~76歲,平均56.37歲。發病距入院時間在12~76h(平均28h)。全組病例均有急性上腹部劇烈疼痛,呈持續性發作。其中伴有肩部放射痛23例。均有明顯的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診斷參數指標:年齡>40歲;WBC>20×109/L;血壓<90mmHg(收縮壓);血糖>11.10mmol/L;血鈣<2.0mmol/L;血氧分壓<7.98kPa;血肌酐>176.8mmol/L或尿素氮>7.1mmol/L;血尿淀粉酶增高或突然降低。腹腔穿刺血性液。凡具有5項以上者為重癥,或出現下列癥狀之一者為重癥:休克、上腹部包塊、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肺功能衰竭、DIC、明顯黃疸。

1.2手術適應證(1)重癥急性胰腺炎伴有嚴重休克;(2)膽道疾病或感染如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病;(3)反復發作的胰腺炎并已證實有乳突狹窄或膽管狹窄、結石等;(4)胰腺炎并腸麻痹或經非手術治療難以好轉者。

1.3手術方法胰腺被膜切開減壓,松動胰床,徹底清除壞死灶及胰周壞死組織,以等滲溫鹽水反復沖洗胰腔、胰床。置多根多孔粗管引流。有明顯結石并積膿8例,膽總管壁充血、水腫并肝外膽管結石擴張10例。全部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引流,26例均行近端空腸造口。

1.4術后處理

1.4.1術后持續胃腸減壓時間為7~14天,絕對禁食。對于SAP“饑餓”可獲得生存,進食可導致死亡[3]。

查看全文

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分析論文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通過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護理,總結經驗,提高護理水平,降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方法:選取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對其護理過程進行記錄,并分析總結。結果:45例患者中非手術治療30例,手術治療15例。共死亡5例,治愈40例。結論:重癥急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死亡率較高,加強對患者的術前、術后的護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體會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對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學性炎癥,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達20%左右。現將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以來收治的45例重癥胰腺炎救治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查看全文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患者年齡在25-34歲,孕周32W-37W,均因上腹痛待查入院,入院呈急性痛苦面容,呼吸淺快,腹部膨隆、全腹壓痛明顯以劍突下為重,拒按。經積極解痙抗炎治療后,行子宮下段剖宮產及剖腹探查術,新生兒出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窒息,轉入兒科治療。

2觀察與護理

2.1加強基礎護理

患者入院后置急救室,專人守護,給予持續吸氧6-8L/min,以保證組織供氧,給予多參數心電監護監測HR、R、Bp、SPO2,并做好記錄。患者取左側臥位,可用小枕墊于臀下,以平行子宮血循環,增加胎盤血液灌注,避免胎兒對母體的壓迫[1]。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技術熟練,讓患者產生信任及依賴感以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傾聽患者的主訴,明確腹痛的部位及性質,經常聽胎心音,用手觸摸腹部觀察有無宮縮,必要時做胎兒監護監測胎心及宮縮。

2.2心理護理

查看全文

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研究論文

胰性腦病(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是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危重難治并發癥之一。我們對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并發PE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總結,以探討其發病的危險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病例來源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治療的AP病例,共納入255例。

1.2診斷標準

參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1]。(1)AP:臨床上表現為急性、持續性腹痛(偶無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其含量≥正常值上限的3倍,影像學提示胰腺有或無形態改變,排除其他疾病者。可有或無其他器官功能障礙。少數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輕度增高。(2)輕癥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和生化改變,而無器官功能障礙或局部并發癥,對液體補充治療反應良好。Ranson評分<3,或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8,或CT分級為A、B、C。(3)SAP:具備AP的臨床表現和生化改變,且具備如局部并發癥(胰腺壞死、假性囊腫和胰腺膿腫)、器官衰竭、Ranson評分≥3、APACHEⅡ評分≥8和CT分級為D、E等情況之一者。

查看全文

重癥急性胰腺炎研討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胰腺NF-κB的表達,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發展機制。方法將40只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假手術組)、模型組(重癥急性胰腺炎組),每組20只,造模后24h測定血淀粉酶、IL-8及IL-10,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組織觀察組織病理學改變,進行NF-κB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模型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的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模型組NF-κB免疫組化染色較對照組顯著增強。結論IL-8、IL-10及NF-κB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即有胰腺組織NF-κB的活化。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白介素-8白介素-10核因子-κB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nuclearfactor-kappaB(NF-кB),seruminterleukin-8(IL-8)andinterleukin-10(IL-10)in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inrats.Andtoinvestigatetherolesofactivatednuclearfactor-kappaB(NF-κB)andserumIL-8andIL-10inSAP.Methods40Wistar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normalcontrolgroup(Shamoperationgroup)andmodelgroup(SAPgroup).Therewere20ratsineachgroup.Levelsofserumamylase,IL-8,IL-10andactivatedNF-κBinthepancreatictissueweredetected24hoursafteroperations.ResultsThelevelsofIL-8andIL-10inserumSA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normalcontrolgroup.ActivatedNF-κBwasenhancedinSAPgroupcomparedwithShamoperationgroup.ConclusionsIL-8,IL-10andNF-κBplayanimportantroleinsevereacutepancreatitis.TherewasactivatedNF-κBattheearlystageofsevereacutepancreatitis.

【KeyWords】SevereacutepancreatitisInterleukin-8Interleukin-10Nuclearfactor-kappaB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由多因素誘發、多個臟器受累、病情兇險、發展迅速、病死率高的內科急重癥,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SAP的主要死亡原因。損傷因子(如異常激活的胰酶)導致各種炎癥細胞的過度激活,形成亢進的免疫反應,并釋放多種炎性介質,啟動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在機體受到促炎細胞因子損傷引起SIRS的同時,機體的防御系統也隨之發生反應,合成并釋放抗炎細胞因子,引起代償性抗炎反應綜合征(compensatoryanti-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CARS)[1]。無論失控的SIRS,還是過度的CARS,均表現為機體致炎-抗炎因素的失衡,機體穩態破壞,均可導致炎癥損害加重。在SAP時,大量細胞因子產生,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共存,其中包括促炎細胞因子IL-8和抗炎細胞因子IL-10[2]。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化是眾多炎癥介質作用機制的共同通道,諸多炎癥因子在基因水平上都受到NF-κB的調控。作者自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通過建立大鼠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觀察血清中IL-8、IL-10的變化以及胰腺NF-κB的表達,探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形成機制。

1材料和方法

查看全文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優質護理探討

【摘要】目的:評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對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隨機數表法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7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將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26%)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28.36±3.51)d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3.28±0.48)萬元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11.25±3.36)d、腹部疼痛緩解時間(3.56±0.71)d、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時間(4.55±2.13)d和發熱消失時間(7.22±1.25)d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ALb(35.71±5.43)g/L、PA(292.55±12.73)mg/L和Hs-CPR(1.20±0.65)mg/L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對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使用和推行。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優質護理;并發癥發生率

急性胰腺炎屬于人體胰腺組織病變,是一種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是多種原因導致胰腺消化酶在胰腺中激活,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嚴重威脅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如果沒有及時有效地控制疾病,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護理服務是治療效果和治療安全的基本保證,為評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對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此次研究選擇我院就診的94例患者開展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94例納入研究,患者的接診時間在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使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優質護理),每組47例。對照組,女性25例,男性22例;發病時間7~34h,平均發病時間(16.22±2.32)h;年齡為28~66歲,平均年齡(45.28±10.24)歲。觀察組,女性26例,男性21例;發病時間8~34h,平均發病時間(16.63±2.31)h;年齡為25~63歲,平均年齡(45.64±10.11)歲。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做好患者病情觀察,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①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理解能力開展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險因素、注意事項和治療方式等,提升患者的認知度,改善患者治療信心。②心理護理,與患者耐心溝通,緩解患者的緊張感與不適感,引導患者合理發泄情緒,緩解不良情緒。③營養護理,為患者靜脈滴注營養液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營養支持,待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后逐漸恢復飲食。④并發癥護理,術后鼓勵患者盡早活動,恢復腸道功能,及時協助患者更換體位,按摩患者肌肉,預防壓瘡。強化口腔與皮膚護理,準確記錄患者排便情況。1.3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腸脹氣、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休克。(2)觀察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肝功能恢復時間、腹部疼痛緩解時間、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時間、發熱消失時間。(3)觀察兩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Lb(血清白蛋白)、PA(血清前白蛋白)和Hs-CPR(C反應蛋白)。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χ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嚴重型急性胰腺炎病患護理措施分析論文

【關鍵詞】胰腺炎,急性壞死性;連續性血液凈化;護理

【摘要】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種伴有全身典型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嚴重急腹癥,可導致患者多系統器官功能障礙。SAP發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連續性血液凈化(CBP)治療SAP的機制是清除或下調循環血中炎癥介質,吸附內毒素、重新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等,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應用CBP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科自2004年9月~2006年7月對10例SAP患者進行CBP治療。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24~72歲,平均46歲。發病原因:膽道疾病5例,暴飲暴食或飲酒3例,高脂血癥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亞特蘭大急性胰腺炎臨床診斷及分級標準(1992)中的SAP,即合并器官衰竭或出現胰腺壞死、膿腫或假性囊腫等局部并發癥的急性胰腺炎。

1.2治療方法

1.2.1常規治療方法均采用個體化綜合治療措施,采取充分的液體復蘇,禁食,胃腸減壓,胰酶抑制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營養支持等治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