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型心肌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13:37: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擴張型心肌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護理論文

【關鍵詞】擴張型心肌病

[關鍵詞]擴張型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血管擴張劑

心肌病是指合并有心臟功能障礙的心肌疾病。擴張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種常見類型。其主要體征為心臟擴大、奔馬律、肺循環和體循環瘀血征。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病情早期,一般無癥狀或有極度疲勞、乏力、氣促等癥狀。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和地爾硫等藥物治療,使病人心功能改善,心臟大小逐漸恢復到正常,有可能使患者康復。但病情晚期,一旦病人發生心衰,出現肝臟腫大、水腫、腹水等表現時,則預后不良,病死率高。但如能合理利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擴血管藥物、洋地黃、利尿劑等,有效控制心衰,密切觀察病情,積極防治栓塞,猝死等并發癥,仍能提高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擴張型心肌病患者9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齡最小者41歲,年齡最大者69歲。其中無心衰型病人5例,均康復出院。其余4例均有不同程度心衰,其中1例因心衰進行性加重,住院期間死亡。其余3例經治療和精心護理,病情相對穩定,住院1月余,好轉出院。

2護理體會[1]

查看全文

關于心先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療效觀察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心先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療效。方法選取60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隨機分為心先胺加常規治療組30例(治療組),常規治療組30例(對照組)。觀察其心功能改善情況、平均住院日、心胸比例改善情況。結果治療組平均住院日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先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療效好。

【關鍵詞】心先胺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單側或雙側心腔擴大,心肌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因本病原因未明,尚無特殊的防治方法。目前治療原則是針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種心律失常。本研究從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擴張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加用心先胺(環磷酸腺苷苯甲胺cAMP),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60例,均符合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標準[1],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級,x線示心胸比例>0.57,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5~60歲,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

查看全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DCM)是一種原因不明以左心室或雙心室心腔擴大和心室收縮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與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應答有關,病程晚期常發展為頑固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出現心衰后5年存活率為40%,10年存活率僅為22%[1]。因此,對DCM進行早期治療,使用藥效好、副作用少的藥物以延緩病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者采用中西醫結合對30例DCM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本科收治DCM患者60例。DCM的診斷采用1980年WHO/ISF心肌病的定義和分類型標準[2],心功能分級采用美國心臟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方案。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中西醫結合治療組(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9.6歲,心功能Ⅱ級9例,Ⅲ級15例,Ⅳ級6例;西藥治療組(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1.2歲,心功能Ⅱ級8例,Ⅲ級16例,Ⅳ級6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查看全文

心肌病的心先胺治療技術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心先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療效。方法選取60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隨機分為心先胺加常規治療組30例(治療組),常規治療組30例(對照組)。觀察其心功能改善情況、平均住院日、心胸比例改善情況。結果治療組平均住院日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先胺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療效好。

【關鍵詞】心先胺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單側或雙側心腔擴大,心肌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因本病原因未明,尚無特殊的防治方法。目前治療原則是針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種心律失常。本研究從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擴張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加用心先胺(環磷酸腺苷苯甲胺cAMP),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60例,均符合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標準[1],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級,x線示心胸比例>0.57,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5~60歲,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

查看全文

心源性休克分析論文

病因分類:46例心源性休克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左室前壁梗死4例,下壁及后壁大塊梗死5例;右室及心內膜梗死各1例;同時并發室間隔穿破及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各1例,廣泛前壁梗死2例。風心病心衰急性惡化4例。擴張型心肌病晚期7例,其中,1例伴有III度房室傳導阻滯,住院期間發生心臟、呼吸驟停。低鉀致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1例。外傷及心包穿刺導致急性心包填塞各1例。主動脈夾層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晚期11例。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5例。

診斷標準:心源性休克參考WTO診斷標準[1]。①收縮期血壓低于85mmHg;②神志改變;③皮膚濕冷;④在無腎臟病因或血容量不足的情況下,尿量每小時少于20ml;⑤糾正了使血壓下降和心輸出量減少等心外因素后,仍然持續性休克。本組病例均符合上述標準。心臟基礎病的診斷則依據:18導聯體表心電圖,心臟不同方位X線攝片,心臟彩色多普勒,心肌損傷的相關酶學檢查,24小時動態血壓,24小時動態心電圖,經食管心臟調搏等,綜合判定。

一般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及主動脈夾層病人中,10例因病情分別給予靜脈注射安定10mg,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全部病例均在ICU行床旁心電監護及動脈血氧飽和度監測。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95%時,加大氧流量,最大6L/分。擴容治療時要充分評估左心室功能狀態,如果存在低血容量時才進行擴容治療,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根據病情和體征,決定輸液量和輸液速度,同時用尿激酶及其他藥物進行規范的靜脈溶栓治療。本組1例主動脈夾層,進行了快速輸液、輸血,其余45例均未行短時間快速靜脈輸液。

心律失常及特殊治療:尖端扭轉型室速1例反復發作3次,經電復律后均轉復。1例擴張型心肌病伴III度房室傳導阻滯,出現室性自主心律40次/分,置臨時心臟起博器,頻率調到70次/分,7天后改為右室單腔永久起搏器。高血壓心臟病合并主動脈夾層1例,待病情穩定后行支架治療。心包填塞2例行心包穿刺,抽出血性積液分別為120ml、170ml。

藥物治療:有明顯心排血量減低,血壓中度以上下降時選用多巴胺按2~5μg/(kg•分)靜滴;血壓中度以下下降時按5~10μg/(kg•分)靜滴;收縮壓低于80mmHg并有心排血量減少時,按10~20μg/(kg•分)靜滴。心肌梗死首選多巴酚丁胺,按5μg/(kg•分)用藥,最大劑量按15μg/(kg•分)靜滴。方法用250mg多巴酚丁胺加5%葡萄糖250ml,依據血壓調整滴速,一般使收縮壓維持在90mmHg以上。1例III度房室體導阻滯者在安裝臨時起博器前,自主心律太慢,血壓下降明顯,使用異丙腎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靜滴,提高心室率在50次/分左右,藥物治療至安裝起搏器結果

住院治療心源休克46例中,好轉22例,死亡24例(52%)。其中心肌梗死死亡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惡化死亡4例,擴張型心肌病死亡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8例,肺源性心臟病死亡3例,急性心包填塞死亡1例。

查看全文

心源性休克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治療

論文關鍵詞目的:進一步認識心源性休克的病因、臨床特點及治療的方法。方法:回顧分析46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46例心源性休克中,搶救成功22例,占47.83%。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惡化、擴張型心肌病晚期、高血壓性心臟病三者死亡率最高。結論:心源性休克病因復雜,臨床死亡率高,搶救成功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同時應針對不同心臟基礎病變,爭分奪秒,正確實施搶救治療。

資料與方法

我院心內科1998年10月~2003年10月46例心源性休克中,男35例,女11例,男女之比為3.08∶1。年齡16~83歲,平均67歲,住院時間最長93天,最短1天,平均住院23天。

病因分類:46例心源性休克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左室前壁梗死4例,下壁及后壁大塊梗死5例;右室及心內膜梗死各1例;同時并發室間隔穿破及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各1例,廣泛前壁梗死2例。風心病心衰急性惡化4例。擴張型心肌病晚期7例,其中,1例伴有III度房室傳導阻滯,住院期間發生心臟、呼吸驟停。低鉀致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1例。外傷及心包穿刺導致急性心包填塞各1例。主動脈夾層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晚期11例。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5例。

診斷標準:心源性休克參考WTO診斷標準[1]。①收縮期血壓低于85mmHg;②神志改變;③皮膚濕冷;④在無腎臟病因或血容量不足的情況下,尿量每小時少于20ml;⑤糾正了使血壓下降和心輸出量減少等心外因素后,仍然持續性休克。本組病例均符合上述標準。心臟基礎病的診斷則依據:18導聯體表心電圖,心臟不同方位X線攝片,心臟彩色多普勒,心肌損傷的相關酶學檢查,24小時動態血壓,24小時動態心電圖,經食管心臟調搏等,綜合判定。

查看全文

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分析論文

【Abstract】Objective52patientswithseriousacutevirusmyocarditiswereanalyzed,includingclinicalmanifestation,echocardiography,serumenzymelevelandserumvirustest.Methods52patientswithacutevirusmyocarditis(AVM)during1996~2001wereincluded,malein30,femalein22,agedfrom1to12yearsold.Theclinicalcourseandcharacteristicsinallpatientswereanalyzed.ResultsTheclinicalconditionwasveryseriousineachpatientswithAVM,somewerecomplicatedwithotherorgansinjury,ventricularenlargemnetoccurredanddilatedcardiomyopathyfollowedlaterinafewpatientswithAVM.Serumenzymeincreasedforalongtimewithoutenzymepeak,whichpresentedasacharacterofAVM.AlthoughvirustestcouldofferareliableevidencefordiagnosisofAVM,positiveratewasverylow.Clinicaldiagnosisdependsmainlyonpatient’sclinicalmanifestationandobjectiveevidenceofmyocardialinjury.ConclusionItcouldbeanimportantproblemthatweshouldpayatfentiontotheclinicaldateandimprovethecapabilityofdiagnosisonobjectiveevidence,becausethemanifestationofseriousacutevirusmyocarditisisvariable.

Keywordsseriousmyocarditisdiagostictechniques

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危及患兒生命的嚴重感染性疾病,現將1996年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3家醫院自1996年2月~2001年12月住院治療的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齡1~12歲。

1.2確診依據(1)發病前近期有明顯的病毒感染史。52例中有明確感染史者48例(92.4%),其中36例(75.0%)為呼吸道感染,12例(25.0%)為腸道感染,其余4例僅表現為發熱而無呼吸道或腸道癥狀;(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癥狀;(3)有心肌損傷的表現,如嚴重心律失常、心臟擴大、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腦綜合征及呼吸窘迫等;(4)血清心肌酶增高或(和)血清肌鈣蛋白增高;(5)有組織學和病原學的證據。以上均符合1999年9月昆明會議制定的急性心肌炎診斷標準[1]。

查看全文

地高辛中毒患者藥學護理

地高辛(digoxin)是洋地黃類強心藥,為臨床上最常用的心臟正性肌力藥,主要用于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該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有200多年歷史,可以改善患者癥狀,且可降低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復合危險,但因其治療指數低,安全范圍窄,藥動學、藥效學個體差異大等原因,常易引起中毒,5%~15%的住院患者服用該藥后發生洋地黃中毒Ⅲ。本文通過在臨床藥學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實際病例,結合患者個體特點,探討對地高辛中毒可能的藥學監護內容,為深入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提供有益的啟示。

1病例概況

患者,女性,65歲,主因“反復胸悶、憋氣5年,加重6d”于2010年9月29日人院治療。患者于2005年底無明顯誘因反復出現夜間睡眠時突發胸悶、憋氣,由平臥位坐起后10min到半小時上述癥狀可緩解。2007年2月當地醫院冠脈造影顯示正常,行超聲心動圖后考慮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2007年3月到我院住院治療,明確診斷“擴張型心肌病”,出院后仍時感胸悶、憋氣.活動明顯受限;2008年5月行三腔起搏器植入術,術后患者感胸悶、氣短癥狀明顯減輕,一般活動不受限,出院后仍繼續服用地高辛0.125mg•d及利尿劑,此后因勞累反復出現胸悶氣短加重;2010年7月,患者自行將地高辛加量至0.25mg•。。2010年8月21Et無明顯誘因惡心嘔吐一次,并嘔出暗紅色血液約100mL,其后時感惡心、嘔吐。2010年9月23日胸悶氣短再次加重,不能平臥,且惡心嘔吐較前加重,伴咳嗽咳痰,近4天基本未進食,患者自發病以來睡眠情況、精神狀態、體力情況較差,食欲食量很差,體重無明顯變化。既往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病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入院查體:T36.0oC,P76次•min~,R18次•min~,BP122/76mmHg(1mmHg=0.133kPa),BMI19.0。患者慢性病容,表情痛苦,自主體位,神志清楚。HR76次•min~,律齊,心尖搏動彌散,t2,濁音界擴大,左鎖骨上可見一約5cm手術瘢痕,其下可觸及起搏器。全身無水腫,其余查體未見明顯異常。輔助檢查:BNP>35000Pg•mL~,血漿D.二聚體10.89,尿素11.21mmol•L~,ALT97-3Iu•L~,AST83.6IU•L~,其余尿常規、大便常規等未見明顯異常。人院診斷:擴張型心肌病;起搏器植入術后;心功能Ⅲ級。

2主要治療經過

患者入院前有嘔血癥狀,入院時惡心嘔吐癥狀仍較明顯,食欲食量極差,精神和體力狀態亦較差,近2個月內服用地高辛劑量為0.25mg•d~,入院后查地高辛血藥濃度大于5ng•mL~,遠遠超過地高辛的治療濃度0.5~2ng•mL~,明確患者上述癥狀為地高辛中毒表現,立即采取停藥措施。由于患者嘔心嘔吐并4d未進食,給予20%脂肪乳注射液(C14.24)250mL•d。靜滴補充能量;臨時給予多潘立酮和奧美拉唑腸溶片緩解惡心嘔吐癥狀并保護胃黏膜,密切觀察患者惡心嘔吐癥狀及食欲食量等情況有無好轉,繼續監測地高辛血藥濃度,待其濃度恢復正常后再考慮重新加用并小劑量規范應用。患者入院時心功能較差,首先給予呋塞米片20mg•d和螺內酯片20mg•d利尿,同時小劑量起始給予ACEI類卡托普利片(12.5mg,bid)和.受體阻滯劑酒石酸美托洛爾片(6.25mg,bid);為緩解患者胸悶、氣短的癥狀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40mg•d擴血管,改善心肌血供。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其地高辛血藥濃度(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肝功能、血鉀、BNP變化,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患者入院時明確地高辛中毒診斷并立即停服地高辛處理一周后,地高辛的血藥濃度由人院時的大于5ng•mL。降至1.43ng•mL~,且患者停服地高辛后惡心嘔吐癥狀和食欲食量逐漸好轉,第5天時惡心嘔吐癥狀消失,精神好轉,食量明顯增加,夜間睡眠平臥位休息,無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停用脂肪乳;由于利尿劑的應用,患者在人院第7天時血鉀3.38mmol•L~,給予氯化鉀注射液靜點,氯化鉀緩釋片及枸櫞酸鉀溶液(10mL)口服補鉀,2d后血鉀恢復正常范圍;患者肝功能也逐漸恢復至正常范圍;尿素氮、BNP仍高,提示患者心、腎功能仍較差。由于病情需要,于2010年10月8日以小劑量0.125mg•d。加用地高辛,并嚴密監測患者有無再次中毒表現。

3藥學監護與討論

查看全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評價小劑量美托洛爾聯用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療效。方法:CHF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治療組23例;對照組予洋地黃、利尿劑、硝酸甘油及卡托普利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服美托洛爾,療程均為1個月。結果:治療組9例顯效,12例有效,2例無效;對照組6例顯效,9例有效,5例無效;兩組總有效率比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結論:小劑量美托洛爾聯用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治療CHF療效較好、安全,值得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爾卡托普利硝酸甘油心功能B

ObservingtheEffectofMetoprololCaptoprilCombinedNitroglcerinon23Cases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captoprol,metoprololcombinednitroglcerinon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Method:AllcaseswithCHF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20cases)andtreatmentgroup(23cases).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vetreatmentsuchasusingdigitalis,diuretic,nitroglcerinandcaptoprilforonemonth.Whileinthetreatmentgrouponthebasisofroutinetherapyweregivenmetoprololadditionalforonemonth.Result:Thecaseswithobviouseffect,effective,inefficacyin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was9cases,6cases;12cases,9cases;2cases,5cases,respectively.There''''snoserioussideeffectinbothgroups,whilethere''''ssignificantdifferenceoftotaleffectiveratebetweenthem(P<0.05).Conclusion:It''''sgoodandsafetotreatCHFwithsmalldosageofmetoprolol,captoprilcombinednitroglcerin,andit''''sworthspreadinginprimaryhospital.

Keywords: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Metoprolol;Captopril;Nitroglcerin;Heartfunction

CHF是大多數心血管病的最終歸宿,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我院應用小劑量美托洛爾聯用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治療CHF取得了較多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查看全文

病毒性心肌炎護理分析論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04年3月-2008年12月間收治的20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資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22~45歲,本組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診斷標準。16例發病前2~3周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11例有不同程度的肢體乏力、胸悶、心前區不適、心悸及心臟雜音等非特異性癥狀,9例表現為阿-斯綜合征、心源性昏厥和心跳驟停,5例表現為急性左心衰竭。

1.2治療患者均休息1~3周,進食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且易消化的食物。給予心電、血壓、呼吸等綜合監護,營養及改善心肌細胞代謝(維生素C、輔酶Q10、黃芪等)治療。在治療初期應用青霉素400萬~800萬單位/天,靜滴1周。(2)抗病毒治療,α-干擾素200萬U,肌肉注射,1次/天。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黃芪注射液30ml,靜脈滴注,1次/天;保護心肌,改善心肌代謝,大劑量維生素C5g/次,1次/天,輔酶Q10,10mg口服,3次/天;中間穿插免疫調節治療,并逐漸減量停藥。心力衰竭者,按常規心力衰竭治療,但洋地黃用量偏小,貝那普利5~10mg,口服,1次/天,倍他樂克25mg~50mg,口服2次/天。心力衰竭者給予利尿、擴血管為主的糾正心力衰竭治療,快速心律失常者給予腎上腺素能β-受體阻滯劑減慢心率。

1.3護理嚴格按照本院對入院患者制定的醫護條例執行。

1.4結果經過我院科學積極的治療和護理,15例患者臨床治愈;3例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隨訪發現心臟進行性增大或左心室收縮/舒張功能減弱;2例死亡。對我院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后發現,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護理上,許多問題應引起心內科醫護人員的關注,其治療和護理應當具有規范性,科學性,下面就這個問題作一簡要介紹。

2護理干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