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16:29: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廊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廊坊市金融環境評價及戰略
金融生態,又可稱之為金融生態體系,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任何一種金融生態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的。我們把作用和影響金融生態的這些環境條件稱之為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環境大體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信用環境等。構建優越的金融生態環境可以為金融主體運行提供有利的經濟、社會、文化、法治基礎,同時良好的中介服務體系和政府公共服務支撐,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內部平衡,從而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因此,優化廊坊市的金融生態環境對于其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指標體系與原始數據
從金融生態環境的定義不難發現,它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因此,在指標框架的構建方面,不僅包含經濟性因素,還應當包含一定的非貨幣性因素,以便涵蓋社會進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觀念采用了綜合性指標體系。但是同時考慮到統計指標的獲取便利性以及數據加工處理的復雜度與難度,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的指標體系主要由二十個具體指標構成,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GDZCTZ)、財政收入(CZSR)、人口數量(RKSL)、地區生產總值(DQSCZZ)、人均地區生產總值(RJDQSZ)、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CXJMCX)、第一產業值(DYCYZ)、、第二產業值(DECYZ)、第三產業值(DSCYZ)、社會消費品總額(SHXFPZ)、在職職工工資(ZZZGGZ)、工業增加值(GYZJZ)、貸款余額(DKYE)、存款余額(CKYE)、居民消費價格指數(JMXFJG)、外資利用(WZLY)、學校數(XXS)、教師數(JSS)、衛生機構數(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選取的指標代表性比較強,并且這些數據均可以便捷、準確地從廊坊市的統計年鑒、經濟年鑒或者統計公報中獲得。
本文采用的原始數據如表1、表2所示:
二、廊坊市各區縣經濟金融環境的評價
廊坊市旅游市場調查報告
通過近期對廊坊市場的調查,現結論如下:
一、廊坊旅游市場的近況:
各地旅游局和政府都很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廊坊也不例外。廊坊的旅行社越來越多,現在共有家,但是秩序比較混亂。如何再這么一個大環境下脫穎而出,永遠處于不敗之地呢?所有的同行都在思考這同一個問題。然而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相信一年以后優勝烈汰就會出現。
現在可以說是一個旅游的旺季,比去年同期要火得多,原因之一是人們越來越喜歡旅游,而且廊坊的生活水平相對同省其它城市來說比較高,大家都希望有個機會出去休閑放松一下;原因之二是非典影響了五一出游,各方面來說這也是對五一的一個彌補。
二、管理方面:
旅游局劉局長剛剛上任,關于他的實施方案我們還不太了解。但是可以看到廊坊處處都掛著“建設旅游城市”的條幅標語,是不是說打算開發廊坊的旅游資源做地接,還不能確定,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難度也太大了。五環旅行社的孟經理就有這樣的想法,但一直沒有實施,可能是覺得時機還不成熟。金帆倒是作過一次嘗試,不營利的嘗試,結論是的確不容易。
廊坊農村體育現狀論文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廊坊農村70個體育鍛煉點的情況進行實際調查與分析。共發放居民問卷700份,體育鍛煉點問卷70份,其中居民有效問卷682份,有效率為97.4%,體育鍛煉點有效問卷為70份,有效率為100%。
2現狀及其分析
2.1廊坊農村農民對有關政策法規的了解程度
通過廊坊農村農民對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認識程度的調查表明,廣大農民對體育法規認識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僅有3.1%的農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很了解;有28.7%的農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略知情,而有68.2%的農民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毫無所知。以上問題說明,廊坊農村農民對體育法律法規了解缺乏,農村體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宣傳體育法規政策方面力度不夠,加強對體育政策法規具體內容的貫徹落實及宣傳教育應成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2.2廊坊農村農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小議廊坊市金融環境評價及策略
【摘要】本文依據廊坊市金融經濟原始數據,對廊坊市金融生態環境分別進行了橫向和縱向分析評價,并提出了優化廊坊市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議。
【關鍵詞】金融生態;因子分析;廊坊
金融生態,又可稱之為金融生態體系,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任何一種金融生態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的。我們把作用和影響金融生態的這些環境條件稱之為金融生態環境。金融生態環境大體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信用環境等。構建優越的金融生態環境可以為金融主體運行提供有利的經濟、社會、文化、法治基礎,同時良好的中介服務體系和政府公共服務支撐,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內部平衡,從而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整體運行效率。因此,優化廊坊市的金融生態環境對于其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指標體系與原始數據
從金融生態環境的定義不難發現,它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因此,在指標框架的構建方面,不僅包含經濟性因素,還應當包含一定的非貨幣性因素,以便涵蓋社會進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觀念采用了綜合性指標體系。但是同時考慮到統計指標的獲取便利性以及數據加工處理的復雜度與難度,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的指標體系主要由二十個具體指標構成,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GDZCTZ)、財政收入(CZSR)、人口數量(RKSL)、地區生產總值(DQSCZZ)、人均地區生產總值(RJDQSZ)、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CXJMCX)、第一產業值(DYCYZ)、、第二產業值(DECYZ)、第三產業值(DSCYZ)、社會消費品總額(SHXFPZ)、在職職工工資(ZZZGGZ)、工業增加值(GYZJZ)、貸款余額(DKYE)、存款余額(CKYE)、居民消費價格指數(JMXFJG)、外資利用(WZLY)、學校數(XXS)、教師數(JSS)、衛生機構數(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選取的指標代表性比較強,并且這些數據均可以便捷、準確地從廊坊市的統計年鑒、經濟年鑒或者統計公報中獲得。
廊坊市林木種苗生產情況的調查報告
廊坊市農林局為進一步搞好全市的林木種苗建設,規范苗木市場秩序,加大林木種苗行業管理力度,推動全市林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于年月,對全市種苗生產的基本情況、主要特點、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提出了全市林木種苗的發展布局和對策措施。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
一、林木種苗生產的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苗圃處,育苗總面積萬畝。其中今年新育萬畝,可供今冬明春造林用苗萬株。按所有制劃分:國有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總產苗量的;集體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總產苗量的;個體苗圃處,育苗面積畝,占全市育苗面積的,產苗量萬株,占全市產苗量的。
二、林木種苗生產的主要特點
(一)呈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趨勢。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加之西北及京津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有力地拉動了廊坊市林木種苗產業的發展。各地緊緊抓住苗木緊缺、種苗價格上揚的契機,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苗木產業,全市苗木生產呈現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趨勢。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百畝以上苗圃個,畝以上苗圃個,畝以上苗圃個。其中,個體私營育苗已成為廊坊市育苗產業的一支生力軍。安次區葛漁城鎮村成立了苗木公司,實行公司加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產、供、銷一條龍,在畝土地上發展林地面積達畝,其中苗圃面積畝,不但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用材林苗木生產基地。永清縣個體茶莊老板王剛今春投資多萬元承包曹家務鄉沙荒土地畝,采用先進的噴灌技術,聘請有育苗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生產,發展速生楊新品種,成為全市個體育苗的排頭兵。
(二)高標準組織生產。一是各大苗圃水電基本配套,噴灌、滴灌等先進節水技術被應用到生產中。二是通訊設備被普遍利用,育苗戶能夠迅速、便捷地獲取市場信息。少數育苗大戶還購買了計算機,自費上網,及時掌握了各類苗木購銷信息和先進的育苗技術,站在了市場的前沿。三是高科技育苗手段得到應用,組培育苗、容器育苗、全光霧扦插育苗等育苗新技術已在重點苗圃引進應用。市農林局中韓示范農場投資萬元人民幣,初步建成了河北省占地面積最大的現代化溫室大棚,實現了苗木生產自動化、規模化。
廊坊市非公有制造林情況的調研報告
廊坊市地處京津之間,全市土地總面積960萬畝(其中耕地555萬畝),沙地和低洼鹽堿地面積所占比例較大。廊坊市特殊的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使全市的林業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這個地少人多以產糧為主的城郊型地區,群眾惜土如金,林業發展一直受“三難”即籌資難、植樹難、管護難的制約。面對這一情況,廊坊市結合本地實際,大膽探索,先后出臺了關于承包、拍賣、租賃、產權改制、抵押、轉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變官辦林業為民辦林業,變單純由國家、集體投入為國家、集體、個人多元投入,變單一的行政護林為全民護林,群眾成為造林綠化的主體,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顯著提高,全市林業煥發勃勃生機。截止到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由解放初期的7.5萬畝發展到207萬畝,其中防護林75萬畝,用材林18萬畝,經濟林114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0.7%提高到23%,林木蓄積量達到240萬立方米。全市林果收入占人均純收入40%以上的村有742個,占總村數的12%,有80個村(街)依靠林果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林果業已成為這些鄉鎮、村街的支柱產業。
一、非公有制造林的發展歷程
廊坊市非公有制造林的第一階段是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土地聯產承包制的落實,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針對廊坊風沙、雹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狀況,為保護農田,廊坊市在農村開展了大規模的農田林網營建工程,林網建設成為林業發展的重點。由于土地的包產到戶,渠、路樹木的栽植管護也逐漸責任到戶、到人。此階段的承包形式大部分為統一栽植,樹隨地走,分包到戶管護,收益按比例分成,個人占小頭。第二階段是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隨著黨的農村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群眾發展林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這一階段果樹面積得到了迅速發展。由于發展果樹收益較高,個體承包果園十分踴躍,承包逐步走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與此同時,防護林也向聯戶、大戶承包方向轉變,這一時期利益分配由以國家集體為主逐步向以個人為主轉化。第三階段是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非公有制造林得到蓬勃發展。這一階段的土地開發主體是沙荒地和次耕地,以個人投資為主,國家補助為輔,進行了大規模的速豐林基地建設和名特優新果品基地建設,通過拍賣、承包、租賃、反租倒包等多種形式綜合運用,來實現“國家要綠,群眾得利”的發展目標。由于速豐林營造投入少(相對果樹來說),管理簡便,收益高而穩定(7年左右一個輪伐期,年平均畝收入857元,遠遠高于種植農作物的收益),大部分個體造林戶紛紛轉向片林的營造。
二、非公有制造林的主要形式
(一)承包制。這種形式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個人交納承包費,由個人負責造林綠化,收益全部歸己,或國家集體統一栽植,個人承包管護,收益按比例分成。個人與國家(集體)簽訂承包合同,一定幾十年不變,可以繼承和轉讓。如:文安縣大柳河鄉馬石槽村馬福民,承包了村里所有的禿渠禿路及公墓的綠化任務,分年度每年向村里交1000元承包費,并與村里定下協議,造林收益全部歸個人。到2000年底已累計投資12萬元,植樹31000株,綠化了8條渠路,全部按工程綠化設計、施工,成活率及保存率均在95%以上。文安縣經營糧食的個體老板鄧紹表承包了董村鄉七個村街的農田林網建設,計劃連續5年植樹50萬株,今春一季度植樹10萬株;霸州市煎茶鋪花桑木村馬建旺,自籌資金60萬元,承包土地1000畝,其中育苗200畝,發展速豐林和經濟林。目前,全市對現有樹木或新植幼樹采取承包到戶管護的達60%以上,收益按3:7或2:8分成,個人得大頭。由于責權利明確,充分調動了群眾造管積極性,造林效率大大提高。
(二)拍賣制。一是拍賣宜林地使用權,將“三荒”地按長度或畝數進行公開拍賣,個人進行公開投標競買,一定幾十年不變,允許繼承和轉讓,林木收益全部歸個人。二是拍賣樹木所有權,對已植幼樹作價拍賣給個人管護,收益后國家或集體收回造林成本,其余全部歸己。文安縣德歸司吉城村將“三荒”向全村公開拍賣,村民張志良經過竟爭中標,同村委會簽訂了30年的綠化合同,按照造林計劃,現已綠化渠路2000米,植樹11400棵。大廠縣祁各莊鄉亮甲臺村,1999年春將群英渠三分干渠3500米長的渠段進行拍賣,有6戶村民以每百米20元的價格把土地使用權買走,栽樹5000余株,成活率達98%以上。
構建廊坊市區域創新系統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廊坊區域創新系統對策研究
論文摘要:本文就廊坊如何建立區域創新系統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廊坊構建區域創新系統在主體要素方面的問題,并結合國內外構建區域創新系統的實踐探索,提出了構建廊坊市區域創新系統的思路與對策。
1區域創新系統構建的幾種模式
區域創新系統的英文表述為RegionalInnova—ti0nSystem(RIS)。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過程和知識經濟的興起,國際和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成為經濟發達國家提高區域性集團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認為區域創新系統是指一個區域內參加新科技發展和擴散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中介機構以及政府等共同組成的,為創造、儲備、使用和轉讓知識技能和新產品的相互作用的網絡系統。
在區域創新系統中,區域科技園區創新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基于不同區域的特點和差異性,結合各地創新體系建設的實踐,區域科技園區創新模式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1以美國硅谷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綜合體模式
農村體育現狀分析論文
1
新農村建設是新世紀我國協調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新農村建設不僅要解決農村的生產方式,提升物質文明建設水平,同時也要在農村建立現代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深入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進一步推動農村體育的發展和在農村中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更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村是基礎,農民是關鍵。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沒有農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健身。體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農村體育的整體狀態和趨勢不容樂觀,農村體育是群眾體育工作的難點和盲區。
2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廊坊農村70個體育鍛煉點的情況進行實際調查與分析。共發放居民問卷700份,體育鍛煉點問卷70份,其中居民有效問卷682份,有效率為97.4%,體育鍛煉點有效問卷為70份,有效率為100%。
3現狀及其分析
試議空港物流發展對策
一、制約廊坊市空港物流發展的因素
廊坊發展空港物流業具有重大優勢,另外當地政府也非常重視廊坊市空港經濟的發展,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充分利用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和北京新機場建設的機遇,加強與國家部委和北京的溝通協調,力爭規劃中更多更好地體現廊坊的利益訴求,特別是在空港新區規劃建設上,加強深入對接,贏得更大支持。”因此,廊坊市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空港物流業。空港物流的一般模式是政府規劃建立空港物流園區,物流企業入住園區承擔空港物流業務,但是縱觀現有的物流企業,還存在較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廊坊市空港物流業的發展。
1.物流企業發展空港物流的意識薄弱
廊坊市的物流企業主要從事干線陸路運輸、倉儲、快遞等幾類業務,涉及航空貨運的較少,空港的物流業務能力很差,另外這些企業的規模很小、管理很亂、物流人才很缺乏,所以對于空港物流的理論認識也很淺。目前這些企業由于人力有限,主要專注于原有業務,對于開拓空港物流的業務意識較弱。
2.物流企業的物流基礎設施較差
空港物流的主要集裝單位是集裝箱,集裝箱作業就需要現代化的立體倉庫和先進機械裝卸設備作為基礎。廊坊市物流企業的物流基礎設施還停留在傳統的水平,更新較為緩慢,難以支持空港物流發展所需。例如廊坊市多數物流企業的倉庫還停留在直接堆垛的水平,使用普通貨架的就很少,而立體倉庫幾乎沒有;裝卸設備一般是手工作業,一部分配置地牛,而叉車和起重機使用的比重較少,落后的物流基礎設施難以支撐空港物流的發展。
環保局城市授牌儀式講話
同志們:
根據廊坊市人民政府的申請,經過嚴格的考核、驗收、公示和審查,國家環保總局已正式命名廊坊市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在此,我代表國家環保總局,向廊坊市各級領導和全市人民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通過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取得了目前我國城市環境保護的最高榮譽。同時也借此機會,對你們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地感謝。
廊坊位于環渤海經濟圈、京津都市圈中心地帶,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廊坊市以建設“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為目標,按照“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建在林中”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綠色城市,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城市布局、創新環境管理手段、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化美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城市環境質量和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社會經濟走上了健康協調發展之路。廊坊市的創模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了有益的嘗試。我認為廊坊市的創模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政府高度重視,工作扎實有效。
廊坊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自20*年提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以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規劃先行,將創模工作納入城市發展戰略中,以創建最佳人居環境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將創模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定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上,實實在在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在創模過程中,廊坊市建立了有效的創模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堅持做到目標、責任、任務、人員、考核五到位,組織、措施、時間、投入、獎懲五落實,逐步推進廊坊市的環境保護工作從污染防治為主向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舉的轉變、從城市環境保護為主向城鄉一體化環境綜合整治的轉變、從工業污染點源防治為主向工業污染和生活、農業、養殖業等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