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20:03: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勞動保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勞動保護心得體會
一、勞動保護的概念
勞動保護,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獲得適宜的勞動條件而采取的各項保護措施,包括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休假制度、保障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措施、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未成年工勞動保護規定等。
二、勞動保護的主要依據文件
目前,處理勞動保護適用的法律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勞動法》第4、6、7章,《工廠安全衛生規程》,《關于裝卸、搬運作業勞動條件的規定》,《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營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工業設計衛生標準》,《塵肺病防治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女職工禁忌從事勞動范圍》,《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工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等。
三、了解和規范勞動保護的必要性
隨著“西電東送”和“西部大開發”逐步實施,企業生產、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勞動保護就顯得愈為迫切、重要,為了規范企業的勞動保護和管理工作,依法保障勞動者權益,同時規避企業用工風險,必須對勞動保護又一個初步了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政策規定,當職工勞動保護權利受侵害時,依據法律、法規有權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職工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因此,對違反勞動保護規定的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F就有關勞動保護的內容和企業存在的一些勞動保護的情況作一個說明。
怎樣抓企業的勞動保護關系思考
抓宣教,增強職工的自我防護意識
一要經常組織項目部職工利用安全會、職工大會、黑板報等形式,學習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開展勞動保護工作的意義,及時傳達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時通報企業內外發生的安全事故情況。通過發放勞動保護掛圖、發放安全生產撲克等,利用通俗易懂的圖示,使職工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做到自覺遵章守紀、安全生產。同時充分利用內部網絡、綜合簡報、櫥窗、標語等各種宣傳方式,搞好宣傳工作。二要組織開展職工崗位安全知識普及和安全教育培訓,豐富職工的安全知識,不斷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能力。通過制作安全知識專欄,張貼安全宣傳標語,觀看安全知識錄像和違章作業案例光碟,舉辦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知識培訓等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職工知法、懂法,自覺遵章守紀和抵制違章操作的職業習慣,在企業內部營造出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
抓管理,營造良好的項目勞動保護氛圍
強化對職工的管理和教育,不斷增強職工的勞動保護意識,使遵守勞動保護制度成為每個職工的自覺行為,實現由“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轉變。二要督促項目部緊抓施工現場的全過程安全管理,從方案的制定到施工的組織,從場地的選定到施工的過程,對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高度負責,嚴格把關,做到組織措施、技術措施不全不開工,工程未通過驗收不結束,使項目安全管理覆蓋到項目施工生產的每個角落,確保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抓活動,調動職工參與勞動保護工作的積極性
“安康杯”勞動競賽為工會開展勞動保護工作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載體?!鞍部当眲趧痈傎惢顒釉谔岣呗毠さ陌踩庾R和安全技能、維護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活動,動員項目部每位職工對各自崗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發揮和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維護自己安全與健康的迫切性和積極性,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增進其安全知識技能,使廣大職工群眾成為自身安全與健康的真正主宰者。
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了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以下統稱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我省境內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均應執行《規定》和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企業,是指全民、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外資、僑資、港澳臺資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女職工勞動保護的管理和檢查工作。
各級衛生部門和工會、婦聯組織應配合本級勞動行政部門加強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的管理,有權對《規定》和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第四條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改善勞動條件,為女職工創造安全、文明的勞動環境。
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有女職工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生理特點和所從事工作的職業特點,建立健全女職工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制度,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防止職業危害,并確定專人負責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辦法的組織實施。衛生、經貿、安全生產、人口與計劃生育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本辦法的實施工作。工會、婦聯等有關團體和單位有權對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女職工生育保險制度,實行生育保險費用社會統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有關規定參加生育保險,履行繳費義務。
第六條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勞動就業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除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因性別原因拒絕招用婦女或者任意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思考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使女職工勞動權利和經濟權利基本得到保障,女職工勞動環境、勞動條件不斷改善。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深化,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最近,我們就企業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被調查的企業42個。其中國有企業37個,城鎮集體企業2個,三資企業1個,私營企業2個。此次調查通過問卷、座談、走訪、交流和實地考查等形式進行。調查發現,女職工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較為突出,加強和完善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制度勢在必行。
一、基本現狀
我市女職工勞動保護意識逐步提高,政府部門管理日趨完善,監督規范職能進一步加強,具體體現在:
1、工會組織的逐步健全為女職工勞動保護提供了保障
受調查的企業,100%建立了工會,90%成立了女工組織或有專人負責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95%以上的國有企業工會代表女職工與企業簽訂了集體勞動合同,多數工會、女工組織較好地維護了女職工勞動權益,基本做到定期對女職工安全生產、四期保護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效地維護了女職工的合法權益,緩解了勞資雙方矛盾,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2、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為做好女職工勞動保護奠定了基礎
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有女職工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生理特點和所從事工作的職業特點,建立健全女職工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制度,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防止職業危害,并確定專人負責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辦法的組織實施。
衛生、經貿、安全生產、人口與計劃生育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本辦法的實施工作。
工會、婦聯等有關團體和單位有權對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以下統稱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以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的女職工。
第三條凡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單位,不得拒絕招收女職工。
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條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高空、低溫、冷水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匯報
一、加大源頭防范力度,強化責任。
認真貫徹“平安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平安發展”理念。切實加強平安生產源頭預防,構筑牢固有力的平安生產防線。
保證職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1切實增強平安生產和勞動保護的責任意識。加強平安生產。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以平安生產責任落實、平安生產源頭治理、平安生產法制建設和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為重點,嚴格管理,有效監督,確保了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平安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未做到同時設計的一律不予審批,2強化“三同時”審核和監督。切實加大對建設項目平安設施“三同時”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未做到同時施工的責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時投入使用的不得頒發平安生產許可證;對違規操作的依法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切實加強了源頭防范力度。
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申報檢測和職工職業健康體檢工作,3加強對職業危害的防范和治理。針對化工、醫藥、家具制造等職業危害易發企業。以“一報兩檢”職業危害因素申報和職工職業健康體檢、作業場所檢測)為重點,預防和控制作業場所職業危害事故的發生,維護勞動者的生命平安的身體健康,切實履行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促進我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截至2010年12月底,已完成具有職業危害因素60余家企業申報工作,1186名企業職工參與了職工職業健康體檢。
建設平安班組。每年組織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平安生產分管負責人和平安生產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企業從業人員、特殊工種從業人員進行職業任職資格培訓;積極推廣“1000平安班組”模式(即:堅持平安第一,4嚴格平安責任。做到班組違章為0隱患為0事故為0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強企業平安生產宣傳和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平安生產意識和事故防范能力。
勞動局企業職工勞動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切實保護鄉(鎮)村集體所有制企業(以下簡稱鄉(鎮)村企業)女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和健康,充分調動她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和《**市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結合鄉(鎮)村企業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境內的鄉(鎮)村企業,即有女職工的鄉(鎮)辦、村辦、隊辦和各類聯營企業。
第三條鄉(鎮)村企業必須根據女職工的生理特點和所從事勞動的特點,加強勞動條件改善,安全生產教育等勞動保護工作。
第四條各企業在安排女職工勞動崗位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歧視,必須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分配政策。
第五條對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的女職工(包括女性臨時工)任何鄉(鎮)村企業和個人都不得以懷孕、生育和哺乳為理由辭退其工作。
第六條鄉(鎮)村企業應合理安排女職工的勞動時間和休息時間,嚴格控制加班加點。女職工的日加班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連續加班不得超過三天。禁止安排夜班勞動女職工加班加點。
電力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分析
企業工會是工人階級自愿結合的群眾性組織,保護職工的利益是工會的一項基本職能,也是工會存在的重要客觀基礎。職工群眾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職業傷害,這是有關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是影響到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大事,因此,廣大職工群眾迫切需要工會組織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然而,在實際工作當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應該如何開展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真正使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針對此狀況,我將從電力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中存在的難點以及應該如何開展適合新時期發展需要的勞動保護工作為切入點,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認識。
一、電力企業勞動保護工作中存在的難點
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建設和生產任務日益繁重,電力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電力作業環境不斷變化,勞動保護標準和要求的不斷提高,現有的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觀念、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與新時期電力生產發展和保護職工勞動健康的要求已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電力企業工會勞動保護監督力度不夠。一是有的基層工會雖然建立了勞動保護網絡,成立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小組(委員會),但是各班組未按規定推選工會小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二是工會小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和班組安全員由一人擔任,這樣使班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主客體混同,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基層班組工會勞動保護檢查工作未落到實處。三是有些基層單位勞動保護活動和措施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強,把勞動保護活動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沒有起到保護職工安全和健康的應有作用。(二)電力企業勞動保護工作存在差異化。一是勞動保護尚未做到全員覆蓋,有些季節性、臨時性用工和民工尚未得到應有的保護。尤其是多經企業表現更為突出。二是勞動保護標準因用工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同工種、同崗位、同責任的職工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而執行不同的勞動保護標準。三是勞動保護有福利化傾向,存在以勞保名義搞福利或以職工福利的形式發放勞動保護用品的現象,造成了勞保待遇的差異化。(三)基層單位加班費無法兌現或過低。一是各基層要及時完成搶修工作任務,必須加班加點,但現在各單位無自有資金,加班費無法兌現;二是部分單位每天支付加班費30元,這與《勞動法》中規定的標準相距甚遠。
二、電力企業勞動保護工作中難點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各級組織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是電力企業行政領導對涉及勞動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即使熟悉又忙于工作,從而忽略了勞動保護工作。另一方面是電力企業各級勞動保護專責和干部工作主動性不強。“三同時”監督檢查工作雖然行政忘記讓工會參與,但是工會各級干部應積極和行政取得聯系,切實履行維護職能。(二)企業用工形式復雜多樣。一是企業性質的多元化,在一個企業里有全民、集體、主業、多經的區別。二是企業多種用工形式并存,一般有以下種類: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農電工、臨時用工和民工等。三是不同身份的職工,享受的待遇不一樣,折射到勞動保護上,則表現為不同身份的職工享受不同標準的勞保待遇。(三)工會履行職責有所欠缺。有的工會組織和干部對自身的職責把握不準、專業知識掌握不強、維權手段思考不周,只習慣于搞文體活動、送溫暖工程,沒有把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三、電力企業搞好勞動保護工作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