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診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20:47: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臨床診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肺癌臨床診斷
1醫務人員應對肺癌的早期征相提高警惕,避免漏診,誤診
1.1充分認識肺癌臨床表現的多樣性,尤其是肺外表現及早期轉移癥狀
1.1.1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
可表現為頭痛、嘔吐、偏癱、腦神經麻痹等神經系統癥狀,因肺組織血管豐富,癌栓可經肺靜脈進入體循環,經頸靜脈或椎動脈上行到腦組織后形成轉移灶,或由椎靜脈直接進入顱內。肺癌轉移發病率高,居顱內轉移癌第一位,[1]在無肺部癥狀而以腦轉移為首發表現的肺癌極易造成誤診。
1.1.2脊髓轉移
通過血行轉移到脊髓,產生椎管內占位性病變,因部位不同出現相應表現,如壓迫馬尾神經,可出現腰腿痛,易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壓迫脊髓引起截癱等。
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研究
婦產科急腹癥是眾多臨床急診病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患者病情復雜,需要進行詳細的臨床診斷,傳統的診斷方式有很多種,但準確率均不高,要想取得準確的診斷數據、實現臨床診斷的價值和意義,必須借助當前先進科技的幫助。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是近年使用最多的技術,能夠準確檢查出婦產科急腹癥的類型,由于其準確率高、操作方便,在婦產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為患者減少了憂慮,還促進了醫療機構的迅猛發展[1]。本文結合醫院的具體案例,詳細分析了借助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如何準確診斷各種急腹癥,介紹了各種急腹癥的病癥及醫學影像特點,闡述了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診斷精確度,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婦產科急腹癥患者120例,年齡23~46(29.16±19.28)歲,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腹癥表現,其中陰道出血28例(23.3%),急性腹痛45例(37.5%),慢性腹痛30例(25.0%),嘔吐17例(14.2%)。1.2方法。采用飛利浦超聲儀,C5-2型號探頭,頻率3.5Hz,患者檢查前保持膀胱充盈,將超聲探頭置于患者腹部,由左到右、由上到下進行腹部掃描,確保掃描的全面性和全方位性;同時應注意醫療影像的觀察,查看子宮、盆腔等是否有異常,子宮厚度和大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包塊等現象,以及盆腔內是否有積液;此外,讓患者排空膀胱,用探頭引導超聲檢查,確保得到更加準確的腹部信息,以便于疾病的臨床診斷更加精確。
2結果
120例患者中,通過超聲影像學診斷出宮外孕73例(60.1%),急性盆腔炎24例(20.0%),黃體破裂11例(9.2%),卵巢囊腫蒂扭轉8例(6.7%),胎盤早剝4例(3.4%);與病理結果比較,發現超聲影像學檢查技術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3討論
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分析
婦產科急腹癥體現的主要臨床癥狀是腹部疼痛,急腹癥如同其名,患者短時間會出現出血、休克,有嚴重的生命危險,據調查當前的婦產科急腹癥已經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患者自我保健意識、避孕意識等不足,誘發等等婦科癥狀,臨床上應結合超聲影像檢查確認婦產科急腹癥的類型,盡快展開對癥下藥的治療,本文結合病理診斷與超聲影像診斷形式進行效果調查,并基于患者不同狀況分析超聲影像診斷的準確率,展開了數據統計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之間收治的婦產科急腹癥患者共有80例展開對比分析,患者年齡30歲以下的有11例,30~40歲之間的有37例,40歲以上的患者32例,患者的平均年齡(34.18±12.27)歲。患者皆表現出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者伴隨陰道出血、惡心嘔吐等癥狀,本期調查中患者的年齡與病痛誘因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者進行病理診斷,詢問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當前疼痛部位、疼痛持續時間、女性是否停經等信息,腹部觸診了解腹肌緊張情況、有無壓痛及反跳痛;深觸了解包塊部位、大小、觸痛、可動性。叩診有無移動性濁音。聽診腸鳴音,如連續3分鐘未聞及即腸鳴音消失;腸鳴音亢進可能為早期腸梗阻的表現。觀察患者面貌、有無貧血征象、意識狀態如何,并測血壓、脈搏、體溫;傾斜實驗(tilt-test)陽性反映循環血容量不足。聽診心、肺,如有內出血,可有心率加速的表現。書寫患者者癥狀檢查記錄,而后展開超聲影像檢查,并于檢查前一天晚上清淡飲食,以盡量減少胃腸氣體的干擾。結合超聲影像檢查步驟進行流程性觀測,通過多切面、多角度的觀察,了解子宮、宮腔、附件等狀況,收集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展開對比。1.3觀察指標。采取超聲影像形式檢查患者癥狀并進行診斷,與進行病理診斷的前期結果進行對照,了解病理正式結果的分析成效,另外統計超聲診斷急腹癥的癥狀符合率、誤診率、漏診率,總計超聲診斷率。1.4統計學方法本次統計采取軟件系統SPSS21.0展開分析,其中χ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以x-±s表示,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結果
觀察組經過病理診斷,對其中77例患者,也就是96.25%的患者確診為婦產科急腹癥,另外3例誤診為其他胃腸疾病,超聲診斷下的確診率為100%,無漏診與誤診。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在超聲影像下,針對患者的婦科急腹癥展開相應疼痛類型的檢查,其中僅有卵巢囊腫破裂出血與異位妊娠分別1例誤診等。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淺析異位分娩的B超臨床診斷表現
摘要:目的:探討及研究B超在診斷異位妊娠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異位妊娠患者45例。結果:5例宮外孕,經手術證實輸卵管妊娠38例,宮頸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均與B超診斷相符。2例B超診斷為腹腔妊娠,手術證實為卵巢妊娠,1例B超診斷為殘角子宮妊娠,手術證實為輸卵管間質部妊娠,B超診斷符合率93.3%。結論:B超在診斷異位妊娠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B超;異位妊娠;輸卵管妊娠;宮頸妊娠;卵巢妊娠
異位妊娠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發生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增加的趨勢。由于二維超聲圖像直觀、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復查,現已成為診斷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筆者回顧性分析45例異位妊娠的B超聲像圖改變,旨在探討B超對異位妊娠診斷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為2002年1月~2007年1月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異位妊娠患者4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2歲,平均28.5歲,初孕18例,二次妊娠27例,其中有人流史者8例,第二次宮外孕2例。尿HCG陽性32例,陰性13例,后穹隆穿刺初次不明顯6例。
臨床診斷與放射線檢查論文
論文關鍵詞臨床診斷放射線檢查
論文摘要現代臨床醫學的迅速發展,使諸多疑難雜癥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病患生存率大大提高。臨床診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種臨床檢查手段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放射線診斷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臨床診斷以及放射線診斷在臨床醫學中的關系作出論述,以便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準確的診斷、更翔實的依據。
臨床診斷是治療疾病的先決條件,治愈疾病的前提,惟有作出正確的診斷正確的治療才能進行。現代醫學各種臨床診斷手段均取得長足進步。過去未能發現的許多病例,在先進診查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早期發現,其中放射線檢查在現代醫學診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幾年放射線診斷取得了迅速發展,為臨床診斷作出了一定貢獻。筆者試就放射線診斷以及臨床診斷及兩者的關系進行論述。
診斷是用醫學科學的方法對疾病的表現所作出的辯證邏輯的結論。也就是將問診、體格檢查、實驗室以及特殊檢查結果,結合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再經過綜合、分析、推理對所獲得的有關健康狀態和疾病本質的判斷。診斷的目的是為了防治疾病,使病人恢復和增進健康。診斷能否正確取決于檢查是否周詳、準確,思維過程是否符合疾病本身的發展進程。
在臨床工作中,必須重視診斷,尤其是早期診斷。只有盡早地診斷疾病,才能得以及時的治療;遲延和錯誤的診斷必然會使疾病由潛伏狀態發展到出現臨床癥狀,由輕癥轉為重疾,由單一的病變發展成多種復雜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診斷基本方法包括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放射線、心電圖、超聲、內鏡等其他檢查。其中實驗室檢查和放射線檢查的應用最為廣泛。放射線檢查由于教學和臨床工作的需要以及其自身的發展,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因其迅速的發展豐富了臨床檢查的手段,從而對一些早期的隱匿性疾病提高了診斷水平。
食管癌臨床診斷分析論文
早期食管癌(earlyesophagealcancer)是指癌組織局限于黏膜下層以內,未累及肌層,無淋巴結轉移,包括原位癌、黏膜內癌、黏膜下癌。本組資料對我院收治的65例經數字X線機診斷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X線檢查特點進行了分析,以提高檢查的診斷率,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共有早期食管癌患者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齡30~72歲,平均48.4歲;病程3周~4年。患者多因咽食物時胸骨后疼痛、灼熱不適、摩擦哽噎感、食物通過滯留異物感而來醫院就診。有少數患者因上腹不適,呃逆噯氣性鋇餐檢查時偶然發現。臨床表現為吞咽不適的患者38例,胸骨后疼痛不適患者12例,進食異物感患者11例,無任何臨床癥狀的患者4例。
方法:采用數字X線機行食管氣鋇雙重對比造影,肌注山莨菪堿(654-2)后行食管雙重對比造影,并實行全程跟蹤造影。對患者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及多角度進行攝片。
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結果
婦產科急腹癥臨床診斷價值
急腹癥的臨床癥狀以肚子疼、腹部內外出血為主,嚴重時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超聲波檢查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優勢,因此在診斷急腹癥中有著重要的意義[2]。此次研究針對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在婦產科急腹癥中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婦產科收治250例急腹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年齡22~53歲。平均(37.5±4.2)歲,發病時間0.6~7.7h,平均(4.2±0.4)h。入選此次研究患者均為已婚女性。1.2方法。分別給予腹部B超、陰道B超與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檢查。陰道探頭頻率為6.0MHz,腹部探頭頻率為3MHz。腹部B超:患者采取仰臥位,對腹部及恥骨聯合上方的盆腹腔病變部位進行觀察,觀察子宮、雙側附件區等情況;陰道B超:將避孕套套在探頭上,并將其放置到患者陰道里,使探頭與宮頸穹窿部位貼合在一起,從而進行多方面的檢查。1.3觀察指標。對比腹部B超、陰道B超與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檢查診斷準確率。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數據經過SPSS19.0進行總匯處理,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當檢驗結果為P<0.05,則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病理診斷結果。35例為急性盆腔炎、132例為異位妊娠、40例為卵巢腫瘤蒂扭轉、43例為黃體酮破裂。2.2三種檢查方式診斷準確率的比較。腹部B超診斷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腫瘤蒂扭轉、黃體酮破裂準確率分別為85.8%(30例)、97.7%(129例)、82.5%(33例)、88.4%(38例);陰道B超診斷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腫瘤蒂扭轉、黃體酮破裂準確率分別為91.4%(32例)、97.7%(129例)、85.0%(34例)、93.0%(40例);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診斷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腫瘤蒂扭轉、黃體酮破裂準確率分別為97.1%(34例)、100.0%(132例)、97.5%(39例)、97.7%(42例)。腹部B超診斷總準確率為92.0%(230例),陰道B超斷總準確率為94.0%(235例),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診斷總準確率為98.8%(247例),腹部B超、陰道B超診斷總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768,P>0.05);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與腹部B超、陰道B超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3.171、8.298,P<0.05)。
3討論
高校虛擬實驗室在臨床診斷學的應用
摘要:臨床診斷學是醫學生的重點課程之一,不僅是學習臨床的基礎,更是從醫學基礎理論過渡到臨床醫學的橋梁。文章以虛擬實驗室在臨床診斷學信息化教學中的優勢為出發點,針對虛擬實驗室在臨床診斷學信息化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提出利用虛擬教學軟件開展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學、虛擬化信息實驗室用于豐富學生臨床實踐經驗、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突破醫學教學重難點、醫學生虛擬診斷疾病搭建學習平臺等建議,以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虛擬實驗室;臨床診斷學;信息化教學
一些高校由于教學資源緊缺,臨床教學的質量受到影響,對此,可以在臨床診斷教學中應用信息化虛擬實驗室。臨床診斷學虛擬實驗室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借助各種教學儀器與信息數據,采用人際交互的方式進行模擬實驗,并利用虛擬環境中的對象及醫療設備,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短時間內強化自身的臨床診斷能力[1]。
1應用虛擬實驗室開展教學的優勢
1.1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改善教學方式
在傳統臨床診斷學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主要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學工具以幻燈片、黑板和教科書等為主,尤其在實踐教學中,還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此外,高校臨床診斷學所需的實驗設備費用較高,醫學院內一般沒有充足的資金購買專業的或大型的診斷醫療設備,也就不能構建健全的臨床診斷學實驗室,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2];而虛擬仿真實驗室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下學習,學生可以直觀學習臨床知識。同時,虛擬實驗室可以長期使用,僅需定期維護即可,成本大幅降低,非常有利于提升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并優化教學方式[3]。
藥學診斷在臨床藥學實踐的應用
摘要:科技的發展帶動各個行業的發展,醫學行業也不例外。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而西醫則注重機械醫療。醫學運用高科技的醫療器材研制發明出各類治療病癥的藥品,能夠在短時間內愈合或醫治好某種病狀。藥學診斷是臨床藥學中耗費時長最多的一個項目,判斷一個藥品是否對癥關乎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藥學診斷十分重要。醫學家經過長年研究總結出藥學診斷的三大類內容,并提出正確的藥學診斷方式供給醫生們參考,為藥學界做出巨大貢獻。
關鍵詞:藥學診斷;臨床藥學;實踐應用
臨床藥學實踐是臨床實踐的一個簡單的分支,卻需要醫學人員不斷根據新發現的病癥做出藥劑調整和用量調整。藥物的一分一毫都關乎著病人的生命,身為一個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的醫生必須要嚴謹地對待。每周按時參加會議討論,報告本周內的藥物使用情況和病人使用藥物的反饋,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醫學意見。
1藥學診斷的內容
1.1藥物用法用量及代謝。吞確定劑型是否必要或可用,以及是否有其他劑量形式。考慮單劑量是否過量或不足,特別要注意中成藥和健康食品含有西藥。應該注意使用大劑量和過量使用之間的區別。給藥途徑的準確性和使用方法,例如注射方法和給藥方法,例如包括皮下注射和肌內注射。病理因素主要與腎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可影響其代謝狀態的因素有關。不變的因素,特別是關于患者的性別和年齡,以及影響藥物代謝的其他生理因素。使用過敏癥患者或了解并判斷藥物是否過敏以及某些癥狀是否由過敏引起。已經或可能由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藥物可能有或導致身體或精神依賴。自定義因素是指苯巴比妥和華法林等藥物之間可能發生的藥物相互作用,從而改變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從而影響其有效性。1.2治療方式。嚴密監測藥物的血藥濃度,如果對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顯著影響,有必要及時做出患者血藥濃度監測決策,并對監測內容作出合理判斷。功效不足時應考慮藥物重選,因為所選藥物是正確的,但藥物治療未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在治療期間藥物的效果不令人滿意,如果確定藥物選擇中沒有錯誤,則認為其被新藥替代。患者使用的藥物超過藥物標簽或處方集中規定的說明,并且沒有強大的文學支持。患者使用兩種或多種具有相同或相似藥理作用的藥物。這主要表明是否存在替代患者使用的藥物,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對于治療指數較窄或個體差異較大的藥物,確定患者是否需要或需要監測血藥濃度,以及具體監測要求是否合理。當患者正在服用藥物時,應嚴肅對待指導和相關文獻中未記錄的相同癥狀。1.3藥物間作用及藥源性疾病。藥物診斷是指專業藥房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臨床知識使用他們的藥學知識來誘導,確定和總結藥物相關問題。不同的患者面臨同樣的藥物,可能會得到不同的藥房診斷結果。藥物和臨床檢查,特別是藥物對臨床檢查中某些指標的影響。從療效的角度,在規定的治療方案中,可能是已知的或可能是藥物相互作用這會對所用藥物的有效性或副作用產生不利影響。臨床藥師應注意藥物與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確保藥物的功效不受食物影響。藥物會引起臨床試驗值的變化或影響某些診斷試驗。應避免使用某些藥物并謹慎使用,同時要密切注意副作用。患者應該了解藥物及其應用知識。確定醫療人員或患者使用的藥物知識,或者某些人認為它是正確的但實際上是錯誤的。接受預防性用藥的患者是否應接種疫苗或預防。接受長期用藥的患者是否需要接受綜合治療,在疾病過程中患者有一些癥狀但是有效及時消除效果。
2藥學診斷實踐方法
婦產科急腹癥超聲臨床診斷及鑒別
在臨床婦產科工作中,急腹癥屬于比較常見的癥狀類型,同時因為疾病發病原因比較復雜,病情發展快速,如果無法及時有效診斷與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脅[1]。但是,急腹癥在臨床中的診治難度相對比較大,經常出現漏診、誤診等現象[2]。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急腹癥的臨床診斷效果,本文以本院患者為例,探討超聲臨床診斷以及鑒別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24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61歲,平均年齡(35.2±8.6)歲。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下腹部疼痛、陰道不規則流血、惡心、嘔吐等癥狀。入選標準:符合急腹癥和相關診斷標準,通過病理證實;均存在明顯的急性腹痛、腹脹癥狀;可以根據醫囑接受診療,具備較強治療依從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患者;身體存在嚴重性缺陷患者;精神異常無法溝通、交流患者;病情過于異常或復雜患者;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1.2方法。采用西門子G-0型號,陰道探頭套一層薄膜后涂抹耦合劑,頻率設置為3.5~6.5MHz。婦產科醫生在檢查中佩戴無菌手套,讓患者采取仰臥位,在膀胱充盈情況下從內至外、從上至下的對腹部進行掃查,適當緩解患者疼痛感可以適當將探頭伸入陰道,在探頭到達宮頸部或穹隆位置后,實行橫向或縱向掃查,掃查過程中需要讓子宮固定在后傾并貼近探頭,輕柔按壓患者的恥骨聯合上方。觀察子宮及其子宮內的情況,注重對盆腔及其附件的檢查,觀察是否存在包塊以及包塊形狀、大小、結構、組織病變情況、是否存在積液等。必要情況下可以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檢查或采用對比排尿、排便檢查。檢查中如果明確患者存在盆腔積液則可以實行超聲穿刺,抽取液體并化驗分析性質,綜合患者的病歷病史判斷。1.3觀察指標。總結急腹癥患者的超聲臨床診斷及鑒別結果,并與病理結果作對照,分析診斷符合情況。
2結果
24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均獲得術后病理確診,病理結果顯示:異位妊娠10例、黃體囊腫破裂2例、流產7例、卵巢囊腫扭轉3例、陰道畸形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例;超聲診斷結果顯示:異位妊娠8例、黃體囊腫破裂2例、流產6例、卵巢囊腫扭轉2例、陰道畸形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例;診斷符合率為83.33%(20/24),卵巢囊腫扭轉的診斷率最低,符合率為66.67%(2/3)。見表1。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