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混合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11:07: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瀝青混合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瀝青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集料離析調控舉措

瀝青混合料集料離析是造成瀝青混合料不均勻的重要因素,離析現象經常重復發生,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頑癥。瀝青混合料發生離析時,粗集料和細集料分別集中于鋪筑層的某些位置,使瀝青混合料不均勻,混合料的實際級配與設計級配不符;瀝青用量與級配不匹配,使粗集料偏多的離析部位壓實困難,殘留空隙率大而滲水;使細集料偏多的部位表面構造深度不合要求,高溫性能下降。不管是粗集料偏多,還是細集料偏多,均導致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結構性能產生下降,導致路面出現一些早期破壞,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

消除集料離析對于路面瀝青混合料來說非常重要。消除集料離析既是混合料生產者、攤鋪者和路面質量檢驗者的責任,也是路面機械設計的責任,須多方努力才能消除集料離析。

1集料離析控制方法

1.1堆料

當向瀝青拌和場供料時,為保證原材料均勻,需要采用合適的堆料方法。大料堆對大顆粒粒料很敏感。通常供給瀝青混合料拌和機的材料是分級堆放的,每一料堆的材料顆粒尺寸比較均勻,可以減少離析現象。但是,如果材料級配的變異性大,材料顆粒尺寸范圍較寬,則粗細集料仍可能產生離析。為了減輕粗集料的離析,粗集料存放必須分層堆垛,每層設置10~15度傾角,汽車緊密卸料,然后用推土機推平,以減少集料離析。禁止汽車自料堆頂部往下卸料。

1.2拌和時集料離析

查看全文

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特點論文

摘要:本文對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談談粗略看法。

關鍵詞: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

隨著美國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問世以來,受到許多國家道路工作者的認可,人們對該項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人對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談談粗略看法:

一、superpave設計方法較傳統的馬歇爾設計方法的優點

1.1原材料上的要求:

1.1.1石料上注重了集料的棱角性,因為棱角性的好壞直接影響道路的質量,抗剪強度主要依賴于集料的抗滑移能力,棱角性越好,集料的內摩擦力就大,集料之間的相互嵌擠就強,從而混合料的抗剪能力就大;

查看全文

熱拌瀝青混合料離析研究論文

摘要:就瀝青混合料及瀝青路面的離析類型進行了分類,重點介紹了美國幾種新型的熱拌瀝青混合料離析檢測判別方法,并對其相應的檢測標準進行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離析研究

1前言

瀝青路面離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區域內瀝青混合料主要性質的不均勻,包括瀝青含量、級配組成、添加劑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從而加速了瀝青路面的損害。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損壞,如由水損害造成的網裂、形變和坑洞、局部嚴重轍槽、局部泛油、橫向裂縫多、新鋪瀝青路面的構造深度不均等等,都與瀝青混合料的離析相關。

瀝青混合料的離析問題引起了國際上普遍的重視。1997年美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協會(NAPA)對瀝青路面離析的原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針對熱拌瀝青混合料在拌和、生產、運輸及攤鋪過程中易出現離析的環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2000年美國國家瀝青技術中心(NCAT)承擔了公路聯合研究項目“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離析”(NCHRP441),重點研究了瀝青路面離析的判別檢測方法及離析對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本文將主要介紹國外熱拌瀝青混合料離析的研究進展及研究成果。

2離析的種類

查看全文

瀝青混合料類型選擇論文

我國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損壞的原因,就路面本身來說,除了瀝青混合料抗水損害能力不足、路面壓實度不夠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瀝青路面結構層厚度與瀝青混合料類型選擇不匹配,瀝青路面結構層厚度至少應為集料最大公稱尺寸3倍。我國表面層最常用的AC-16,AK-16或SMA-16,與我國表面層常用的厚度4cm相比,明顯過大,從而造成瀝青路面混合料容易離析、壓實困難、空隙偏大,導致松散、泛油、剝落和坑洞等早期損壞。

我國近年來修筑了許多高速公路,而一些高速公路的瀝青路面在不同程度上都發現了一些早期破壞,如:松散、泛油、剝落和坑洞等現象,而這些現象的出現的主要原因,就瀝青路面本身來說,可歸結為瀝青混合料抗水損害能力不足、路面壓實度不夠。我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規定的水損害指標不足以防止水損害,因為馬歇爾密度滿足規范要求,路面空隙率仍可能超過8%。如果在馬歇爾壓實度的基礎上規定了空隙率不8%,或者應用了較為科學的水敏感性評價方法,或采取了抗剝落劑的措施,那么是否可能避免這些早期損壞呢?回答是不一定的。因為我國瀝青路面早期損壞,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瀝青混合料類型與路面結構層厚度不匹配,由于集料最大粒徑過大,公稱尺寸集料偏多,因而造成混合料容易離析、壓實困難、空隙率偏大,導致松散、泛油、剝落和坑洞等早期損壞。

1現狀分析⑵⑶⑷⑸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2-94)規定:根據不同地區道路等級及所處層位的功能要求,從表7.1.3中選擇適當的結構組合,并應遵循以下原則:

⑴綜合考慮滿足耐久性、抗車轍、抗裂、抗水損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據施工機械、工程造價等實際條件選擇;

⑵采用雙層式或三層結構,至少有一層為型密級配瀝青混合料;

查看全文

瀝青混合料控制管理論文

摘要:針對排水性瀝青路面所用瀝青混合料的特點,分析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引起溫度控制偏差產生的原因,建立了溫度控制要求及設定原則,基于此原則給出了瀝青溫度控制規范、骨料溫度控制規范和排水性瀝青混合料溫度控制規范,并進行了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與設備性能相適應的相關調整及優化,實現了準確控制溫度的目的。

關鍵詞:拌和設備排水性瀝青混合料溫度控制

排水性瀝青路面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發達國家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路面,它是將空隙率大(一般在17~22%)的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用于路面上面層(其下鋪不透水層)。由于此種面層機構有著多孔性的特點,可使路表積水不經排水設施而直接從路面結構中下滲而迅速排出,這樣就減少了濺水、噴霧等危害的發生,而且由于排水性瀝青路面的骨架空隙結構,增加了路表的摩擦系數及路面抗車轍能力,進一步增加了行車安全。

由于排水性瀝青路面突出的是排水機能,因此其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的最主要的一個質量檢查評價指標是空隙率。在既定的生產配合比下,溫度對空隙率的影響最大:瀝青拌和設備生產的排水性混合料的溫度過高,則易產生物料內瀝青的流淌,形成結塊阻塞空隙通路;溫度低則現場施工作業極為困難。可以說,在排水性瀝青路面鋪裝施工中瀝青拌和樓的混合料生產是關鍵,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控制則是整個生產作業的核心和難點。因此,排水性混合料的生產必須在嚴格的溫度控制要求下進行。

1瀝青拌和設備性能分析及溫度控制原則

1.1設備及路面材料的性能分析

查看全文

瀝青混合料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混合料設計方法,從目前國內的應用來看,它較傳統的馬歇爾設計方法瀝青混合料性能有較大的改善,有效的防止了瀝青路面早期損害的發生。本文以試驗為基礎,依據Superpave瀝青混合料設計實例對其探討,以求指導路面設計與施工。

關鍵詞:Superpave青混合料設計期損害計實例

前言

1987年美國公路戰略研究計劃(SHRP)進行一項為期五年耗資5000萬美元的瀝青課題研究,旨在制定一個新的瀝青和瀝青混合料規范、試驗、設計方法和評價體系。SHRP瀝青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稱為Superpave,即高性能瀝青路面,包括膠結料規范、混合料設計體系和混合料性能分析方法。美國聯邦公路局(FHWA)負責推廣Superpave,并得到了AASHTO的全力支持。至1998年,除加州和內華達州,在其余各州新的膠結料性能規范已全面取代了針入度規范和粘度規范,美國有近40個州采用Superpave混合料設計方法取代馬歇爾混合料設計方法。

目前我國的Superpave技術的引進和應用較為普遍,國內許多單位都紛紛購買購買和采用Superpave體系的設備和儀器,Superpave瀝青膠結料規范和混合料設計規范在許多項目中已被應用。從實際路面運營的效果來看,其展現出比傳統的AC類瀝青混合料很多性能上的優勢,有效的防止了瀝青路面早期損害的發生。

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以試驗為基礎,依據Sup20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實例對Superpave混合料設計方法進行探討。

查看全文

高速公路瀝青混合料施工技術分析

1工程概況

溫拌技術的拌和溫度適中,在相對簡單的工藝條件下可生產與熱拌瀝青混合料相同效果的溫拌瀝青混合料,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溫度得到有效控制,能夠兼顧路面施工質量、節能減排等多重要求,在現代公路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貴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壽場至和溪段第LM1標段(YK10+541.500—K40+013.387,LK0+400—LK8+111.992),全長38.4335km,設計車速80km/h,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本標段施工中,在傳統熱拌和冷拌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采用溫拌瀝青混合料技術,以集約化的方式建設高品質的道路工程。

2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質量要求及設計

2.1瀝青

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各項指標均滿足標準。

2.2粗集料

查看全文

瀝青混合料體積設計管理論文

1現行馬歇爾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的局限性

該法由密西西比州公路局布魯斯·馬歇爾(BruceMarshall)提出,其特點是注意到瀝青混合料的穩定度/流值,密實度/孔隙率特性。進行這樣的分析以產生HMA混合料耐久性所適合的空隙比例。但是,馬歇爾擊實方式不可避免的會造成集料破碎,影響試件的最終試驗結果,如空隙率和用油量。

現行的馬歇爾設計的一套指標主要是針對密級配常規瀝青混合料制定開發的,對某一些聚合物改性瀝青,例如SBS改性瀝青,流值超過40仍然能用,雖然新版規范的技術指標作了一些改進,但仍需進行深入研究。

根據眾多學者的研究,馬氏沖擊壓實沒有模擬實際路面形成的混合料壓密特性。產生的指標,如穩定度,流值等不能反映熱拌瀝青混合料(HMA)的抗剪強度。從而與路面的破壞,如車轍、疲勞和低溫開裂并不相關,也就不能預防路面早期破壞。因此,這個帶有經驗性質的方法逐漸顯示出局限性。

2Superpave瀝青混合料體積設計法的概念

為了克服現行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存在的一些缺點,建立瀝青混合料性能與瀝青路面使用性質的直接關系,美國經過1987~1993年6年的努力,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Superpave瀝青混合料體積設計法。Superpave混合料設計系統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氣候和設計交通量,把材料選擇與混合料設計都集中在方法中,該方法要求在設計瀝青路面時,充分考慮在服務期內溫度對路面的影響,要求瀝青路面在最高設計溫度時能滿足高溫性能的要求,不產生過量的車轍;在路面最低設計溫度時,能滿足低溫性能的要求,避免或減少低溫開裂;在常溫范圍內控制疲勞開裂。對于瀝青膠結料,采用旋轉薄膜烘箱試驗來模擬瀝青混合料在拌和站與攤鋪過程中的老化;采用壓力老化容器模擬瀝青在路面使用過程中的老化。對于集料,在進行瀝青混合料集料級配設計時,采用控制點與限制區的概念來限定、優選試驗級配設計。對于瀝青混合料試件采用旋轉壓實儀制備。在試件壓實過程中,記錄旋轉壓實次數與試件高度的關系,從而對瀝青混合料的體積特性進行評價。

查看全文

瀝青混合料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就瀝青混合料及瀝青路面的離析類型進行了分類,重點介紹了美國幾種新型的熱拌瀝青混合料離析檢測判別方法,并對其相應的檢測標準進行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離析研究

1前言

瀝青路面離析是在指路面某一區域內瀝青混合料主要性質的不均勻,包括瀝青含量、級配組成、添加劑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從而加速了瀝青路面的損害。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損壞,如由水損害造成的網裂、形變和坑洞、局部嚴重轍槽、局部泛油、橫向裂縫多、新鋪瀝青路面的構造深度不均等等,都與瀝青混合料的離析相關。

瀝青混合料的離析問題引起了國際上普遍的重視。1997年美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協會(NAPA)對瀝青路面離析的原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針對熱拌瀝青混合料在拌和、生產、運輸及攤鋪過程中易出現離析的環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2000年美國國家瀝青技術中心(NCAT)承擔了公路聯合研究項目“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離析”(NCHRP441),重點研究了瀝青路面離析的判別檢測方法及離析對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本文將主要介紹國外熱拌瀝青混合料離析的研究進展及研究成果。

2離析的種類

查看全文

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節能減排技術分析

摘要:通過分析某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項目來探究節能減排得到措施,進一步達到國家對施工功能工程的要求。旨在分析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節能減排技術要點。

關鍵詞:節能減排技術;施工技術;熱拌瀝青混合料

1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技術分析

1.1控制瀝青混合料的離析。在瀝青混合料的熱拌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防止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而在預防時,可以根據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的原因給予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使得瀝青混合料的離析得到有效控制。瀝青混合料出現離析時,其主要是出現在混合料的拌和以及運輸和攤鋪的施工環節中。并且離析現象也會伴隨著混合料平均粒徑的不斷增大而越發明顯。因此,施工人員可以從瀝青混合料的混合粒徑出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質量,使得離析現象盡可能的不再發生。在拌和施工的過程中,對于瀝青混合料的原料需要進一步的控制。如,在施工過程中,可以盡量購買同一批次的原材料,讓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得到更為有效的管控。同時,對于現場石料的堆放,其放置高度不能過高,避免其滾落至底端而出現離析。而且,在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各種物料的稱重。讓實際施工配比與設計方案中的配比處于相同的標準。而在瀝青混合料的攤鋪作業中,也需要對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寬度進行適當的把控。在攤鋪的過程中,其寬度一般均是把控在6cm左右。一旦其攤鋪過寬時,會導致絞龍傳輸距離增加,與節能減排的施工理念不符。對于集中或是空缺部位的攤鋪時,可以在人工處理后在實行碾壓。1.2接縫處理的施工技術分析。在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其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接縫。因為接縫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施工中盡量保證接縫處理的質量。在處理道路的接縫位置時,需要施工人員嚴格控制施工標準,避免道路在施工完成后不能獲得較好的舒適度。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由于運料車和拌和站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的中斷時間。從而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橫向設置接縫,借助輸料器來完成攤鋪施工。并且,在施工完畢后,也需要保障攤鋪機可以從施工路段的末端進行撤離。接下來可以進行碾壓施工和平整度校核等工作,對于在校核過程中沒有達到施工標準的路面,需要進行切除作業。在切除道路的垂直部分斷面后,施工人員還需要對平整度沒有達到的標準的路面進行鏟除施工。在繼續施工時,攤鋪機進行施工前進行道路平整度的校核。在校核達到下一步的施工標準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在攤鋪縫隙處后需要進行碾壓施工。碾壓施工也是瀝青混合料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在碾壓前需要采用壓路機進行橫向作業,保證壓路機的位置一直可以處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表層。在橫向作業施工完畢后,才能進行縱向碾壓施工。

2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節能減排技術的要點分析

2.1施工中實行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在某地某項目的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瀝青路面再生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在瀝青路面再生的施工過程中,一般分為四個方式:(1)現場冷再生:其也有兩種操作方式,第一,采用大功率的路面銑刨拌和機將舊路面瀝青層銑刨、粉碎,然后再加入新料拌合,最后在攤鋪、碾壓。第二,采用再生劑灑布,通過在舊路面上噴灑藥劑,在老路面深入5~6mm之后,可以有效恢復表層瀝青的原有活性,從而達到延長路面使用時間的效果,其延長時間在3年左右。(2)現場熱再生:利用大型瀝青路面熱再生聯合機組來完成瀝青再生,該機器可以將路面加熱軟化,然后鏟走廢料。并通過添加瀝青粘合劑后使用攤鋪機重新將再生料攤鋪在原有公路上。(3)廠拌冷再生:通過將舊路面的瀝青面層材料破碎后運回攪拌廠,并將其作為骨料重新加入粉煤灰、水泥等穩定劑進行再加工,最后作為公路的基層或是底基層來使用。(4)廠拌熱再生:此方式通過公路面層的技術要求進行瀝青混合料骨料以及瀝青的調整,然后在廠內進行加熱攪拌。該方式可以有效保證瀝青路面的質量,并且操作過程也靈活簡便。通過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可以有效節省施工材料與資源,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2.2施工工具的改進策略。(1)在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種各樣的施工工具,而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造成較大的能源損耗。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排除一些污染空氣的廢氣,對環境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堅持節能減排的原則時,可以從改進工程施工工具的角度出發。例如,在某地瀝青混合料施工中,需要用到工具路面開槽機。該機器可以在路面的修補中起到較大作用,而施工過程中也會產生較大的粉塵,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會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該機器在工作中也會產生較大的噪音,對施工地周圍的居民會帶來較大的困擾。因此當地施工人員也給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因為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帶吸塵器和消聲器的路面開槽機,因此施工人員購買了此種類型的設備。在施工中可以對粉塵及噪音進行處理,從而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2)瀝青路面加熱器也是施工中常見的工具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得瀝青混合料得到加熱處理。而瀝青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不僅對施工人員造成很大的影響,也給周圍的施工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同樣,該項目的施工人員也從設備本身出發,購置了更為先進的紅外線路面加熱器。該機器是利用電子電話及內設恒溫的構造,并且機器也自帶計時計溫儀表。在具體的路面施工中的操作性也很強,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施工的安全性也得到很大提升。2.3改進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方式。在傳統的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過程中,一般均是采用熱拌的方式進行。而熱拌瀝青混合料同時也需要熱拌熱鋪,在加熱的過程中需要讓其拌和溫度達到160℃。此種拌和方式會造成能源的大幅度消耗,在施工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因此施工人員也可以從拌和方式出發,在我省2016年的某工程中,通過使用溫拌瀝青混合料來完成施工,可以將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溫度降低至110℃左右。但是施工材料的和易性以及施工后的路面性能均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僅使得能源損耗大大減低,也保障了路面施工的質量。溫拌的方式使得能源損耗大大減低,同時對環境的影響也更小。從而不僅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