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22:14: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流行病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根據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農牧發〔2021〕11號)要求,重點開展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魯氏菌病、馬鼻疽和馬傳染性貧血6種優先防治病種,以及非洲馬瘟等重點外來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同時,結合我市實際,扎實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血吸蟲病、牛結核病、狂犬病、牛結節性皮膚病、牛海綿狀腦病、小反芻獸疫等的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各縣(市)區要抓好落實,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的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認真組織開展春秋季集中免疫監測工作,科學評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芻獸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主要動物疫病的疫苗免疫效果。
二、基本原則
(一)主動監測與被動監測相結合。各縣(市)區要根據本轄區動物疫病流行特點、防控現狀和畜牧業生產等情況,科學制定監測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臨床巡查和疫病報告,逐步探索將動物診療單位和養殖場(戶)執業獸醫診斷報告等信息納入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體系,全面獲取動物衛生數據,提高數據采集、分析和報告的規范性、系統性和科學性。
(二)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相結合。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強化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協同性,一旦監測發現下列情形的,要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一是發現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發生改變的;二是發生或疑似發生外來動物疫病、新發動物疫病或已經消滅疫病的;三是發現豬瘟等主要動物疫病流行特點出現明顯變化的;四是在較短時間出現大量動物發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擴散較快的。
獸醫流行病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當前全球獸醫職業面臨嚴峻的動物和人類公共衛生健康挑戰,培養更為全面的職業型獸醫人才成為關鍵。獸醫流行病學以獨特的學科優勢,在動物群體疾病防控和人類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獸醫流行病學課程教學為例,闡述了獸醫流行病學在職業獸醫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問卷調查、反饋評估、創新教學手段等方法,融入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為職業教育獸醫人才培養中獸醫流行病學課程建設提供了一定思路。
關鍵詞:獸醫流行病學;課程建設;職業獸醫;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畜牧業高度集約化生產模式快速發展,獸醫實踐重點已由動物個體轉向動物群體,這也增加了大規模疾病暴發的潛在風險,大規模疾病一旦暴發將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疾病風險的復雜變化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高標準要求,導致獸醫職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2]。獸醫流行病學是一門綜合性方法學科,主要研究動物群體性疾病問題,以整合各種技術和疾病數據,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研究流行病學能力成為新時代職業獸醫必備技能,也亟須我國加強和深化獸醫流行病學教學改革,提升獸醫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旨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以便服務于生產一線和基層防控工作。為適應行業及社會對畜牧獸醫類應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自2010年起,面向畜牧獸醫專業和動物醫學專業大專生開設了獸醫流行病學基礎課程,經不斷進行教學實踐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獸醫流行病學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獸醫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在當前動物疫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幫助回答:群體為什么發病、怎樣發病、發病過程如何、發病時間及地點、疾病嚴重程度、危害范圍、防制對策及其效果怎樣等一系列問題。從多年實踐情況來看,獸醫流行病學主要承擔了六大工作任務,包括探索病因及風險因素、描述疾病分布、實施疾病監測、提出疾病防控對策、評估疾病防控效果、為疾病診斷提供支持。實踐工作中最常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動物的健康狀態和一切可能影響其健康狀態的相關因素,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定性、定量研究,有助于理清疾病發生和發展的動態過程,確定病因,研究對策,評價經濟影響。通過風險分析和模型構建,實現疾病預測、防控措施改進、動物健康和生產力評估。最終以流行病學相關研究為依據,通過科學的決策制定,實現最佳預防和控制動物疾病的目的。
2獸醫流行病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藥物流行病學教學的初探
1.“一主三學”教學模式
“一主三學”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圍繞學生自主學習開展全面便捷的導學、助學和促學[3](圖1)。“一主三學”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綜合性學習理論和教育信息技術理論。“一主”是學生自主學習,包括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三個層次,分別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叭龑W”是在自主學習基礎上教師的導學、助學好促學支持服務。在“一主三學”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導學”、“助學”和“促學”是教師提供的支持服務,它圍繞學生自主學習而展開,并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和教學各個環節?!皩W”是基礎,它對學生自主學習具有引導性;“助學”是關鍵,學生對助學各項支持服務具有選擇性;“促學”是保證,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只有“一主”和“三學”相互結合,互動交融,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耙恢魅龑W”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為目標導學——主動自學——小組互學——選擇助學——評價促學五個環節。藥物流行病學教學模式在實施“一主三學”過程中,將從臨床藥學專業定位、藥物流行病學自身特點和臨床藥學專業藥物流行病學教學模式三方面細化、深化、活化每一個操作程序。.
2.臨床藥學專業的正確定位
臨床藥學研究重點是藥物合理應用,即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使用藥物;但臨床工作中常是針對具體問題權衡利弊、尋求最佳平衡點[4]。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將來需針對臨床藥物應用展開廣泛的研究,通過臨床藥物應用實踐,促進合理用藥;因此,臨床藥學是技術性很強的創新性活動。這一部分的“一主三學”以目標導學和評價促學為主,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為輔。臨床藥學從臨床的角度出發,以患者和藥物使用環節為關注對象,促進藥物的合理使用[5]。但藥物使用受眾多因素影響,所以臨床藥學必須科學嚴謹的分析鑒別藥學與臨床醫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將其充分利用。在具體開展臨床藥學工作中,也需要在思路、方法及結果解釋上運用藥物流行病學對藥學與臨床醫學的經驗進行客觀嚴謹地吸取。
3.充分理解藥物流行病學的學科特點
流行病學是病因研究的一門工具學科,著眼于醫學、藥學科學研究的全面設計,在介紹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側重傳達一種思維模式和研究思路。藥物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的一個分支,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臨床藥學都是藥物流行病學創建的學科基礎。臨床醫學和臨床藥學的工作從合理用藥的角度,將研究對象確定為用藥人群時,便自然進入了藥物流行病學領域。目前,藥物不良事件/不良反應日益受到關注,藥物流行病學的作用也逐漸被重視[6]。藥物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與傳統流行病學的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藥物流行病學需要調查、研究、評估人群中藥物使用的源頭、分布、利用和效果,其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有其特殊性;藥物使用涉及到人的思維方式和選擇因素,藥物使用后療效受用藥劑量、用藥次數、用藥依從性、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影響,其結果分析有其復雜性。因此,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把握藥物流行病學的學科特點,加強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操作環節,著重掌握藥物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藥物流行病學在新藥臨床試驗、檢測藥物不良反應或非預期作用、參與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調查藥物利用情況、參與藥物經濟學研究、評價生命質量中的具體應用。
傳染病流行病學防制論文
提要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兩個影響因素(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過程、流行強度;傳染病的防制辦法(綜合辦法、主導辦法);預防接種、計劃免疫;消毒。疾病監測。
案例某縣C村共有64戶,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發生腹瀉病人252例,罹患率高達71.79%,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為2個月,15歲以上的罹患率為68.12%,15歲以下為78.69%。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程短暫,一般3~4天即恢復健康。經調查全村351人均飲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數人飲用1號和2號井水,飲用者罹患率為77.81%;而飲用其他井水者為2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48.8、P<0.01)。病前有飲冷水習慣者罹患率為81.45%;無此習慣者僅為39.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50.9、P<0.01)。于發病后10天采水樣,從水源中分離到1株大腸桿菌。
你認為這次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流行面貌呈現什么型?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進行病因學調查?怎樣控制及消滅這類腹瀉???(摘自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1,12(5)摘要:319)
第一節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對傳染病易感人群。這三個條件統稱傳染病流行過程三個環節,當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功能時就造成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把握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和影響因素,有助于制訂正確的防制辦法,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一、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
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陽市報告的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征,了解其發病趨勢,為疫情防控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信陽市肺炎疫情數據進行分析,發病率差異的比較使用χ2檢驗。結果截至2月24日,信陽市累計報告274例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發病率為4.25/10萬。每日新增確診和尚有疑似病例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分別在2月4~5日和2月3日達到峰值。確診病例數在1月25~26日達到高峰,之后緩慢下降。確診病例累計發病率,羅山縣(7.68/10萬)和浉河區(7.19/10萬)明顯高于其他縣區(χ2=57.81,P<0.001)。所有確診病例中,輸入病例134例(占48.91%),有武漢暴露史的占比由最高時的76.39%下降到11.76%;本地病例140例(占51.09%),占比逐漸從20.83%上升到76.47%。結論信陽市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后期疫情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繼續落實好村鎮、社區、工作場所等為單位的肺炎病例的發現和處置,防止疫情反彈。
關鍵詞: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確診病例
2019年12月份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發現數起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被證實為一種病毒感染引起[1],該病毒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2-3]。1月20日我國將其命名為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肺炎),并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信陽市作為武漢出省向北通道的重要城市和屏障,南部的浉河區、羅山縣、新縣、商城縣與湖北省接壤,返鄉人員和物資等流動規模大,面臨輸入疫情的形勢嚴峻。本文通過分析信陽市肺炎發病的流行特征,旨在為疾病的防控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從國家傳染病信息網絡報告系統和信陽市人民政府政務公開網站收集信陽市肺炎的疫情數據,包括確診、疑似、重癥、治愈、死亡等情況。收集信陽市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調查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獲取病例的暴露史、流行病學關聯資料。1.2數據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陽市肺炎病例資料進行分析,使用Excel2016、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
2結果
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論文
提要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兩個影響因素(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過程、流行強度;傳染病的防制措施(綜合措施、主導措施);預防接種、計劃免疫;消毒。疾病監測。
案例某縣C村共有64戶,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發生腹瀉病人252例,罹患率高達71.79%,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為2個月,15歲以上的罹患率為68.12%,15歲以下為78.69%。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程短暫,一般3~4天即恢復健康。經調查全村351人均飲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數人飲用1號與2號井水,飲用者罹患率為77.81%;而飲用其他井水者為2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48.8、P<0.01)。病前有飲冷水習慣者罹患率為81.45%;無此習慣者僅為39.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x2=50.9、P<0.01)。于發病后10天采水樣,從水源中分離到1株大腸桿菌。
你認為這次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流行面貌呈現什么型?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進行病因學調查?怎樣控制及消滅這類腹瀉???(摘自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1,12(5):319)
第一節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發生,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對傳染病易感人群。這三個條件統稱傳染病流行過程三個環節,當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作用時就造成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掌握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與影響因素,有助于制訂正確的防制措施,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一、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
流行病學探究狀況論文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增加,老年期癡呆的發病日益成為醫療和公共健康事業的沉重負擔。老年輕度認知功能損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Alzheimer病(AD)之間的一種中間過渡狀態,是AD的早期階段〔1-4〕。MCI患者以每年10%~l5%的速度發展為AD,是正常老人發生AD的10倍〔4〕。迄今為止,由于對AD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因而對MCI這一非凡階段的探究,有助于辨別癡呆的高危人群,為老年期癡呆尋找最佳的干預時間。本文從MCI的概念和診斷、流行和轉歸及其影響因素方面的探究目前狀況綜述如下。
1MCI的定義和概念
MCI是介于癡呆和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認知功能損害狀態,是一個仍有爭議的診斷概念,1962年,Kral提出良性老年健忘癥(BenignSenescentForgetfulness,BSF)概念〔5〕,其特征是在某一時刻回憶名字或者往事困難,而另一時刻又能想起來;有自知力,記憶測驗成績和無記憶困難者相近,不會發展為癡呆。該定義由于良性和惡性之間界限不清,爭議頗多。1986年,美國國立精神衛生探究所提出和年齡有關的記憶損害(Age-AssociatedMemoryImpairment,AAMI)概念并制定了相應的診斷標準〔6〕。其中強調的是和年齡相符的記憶減退,要求記憶測驗得分低于年輕成年人均數1個標準差,而其他認知功能基本正常。但由于按常態可能有16%的年輕成年人到老年后即使沒有記憶減退也可能符合AAMI診斷,從而使這一定義和診斷標準的應用受到局限。國際老年精神科協會于1994年提出了和衰老有關的認知功能下降(Aging-AssociatedCognitiveDecline,AACD)的概念〔7〕。和AAMI不同的是,AACD不僅存在記憶下降,其他認知功能也受影響,而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按這一定義,有些可能是早期癡呆,有些則和衰老有關。鑒于上述原因,許多探究者建議制定和年齡無關的MCI概念和診斷標準,認為這樣更有利于探究和交流。因此,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10)中列出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CognitiveDisorder,MCD)的診斷條目〔8〕,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ed,DSM-IV)中則將輕度神經認知障礙(MildNeurocognitiveDisorder,MND)作為需要進一步探究的新問題提出〔9〕。兩者強調MCI是一種病理性認知功能損害,在診斷時需要有明確的器質性病因,但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難度。以上概念及診斷標準的探究和變化,帶動了老年癡呆癥前期階段的探究,但由于缺乏操作性,以致多數探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1999年,美國Petersen等〔1〕在論文中描述了MCI的臨床特征并提出MCI診斷標準,彌補了以上不足。MCI是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概念,它特指有輕度記憶或認知損害,但沒有達到癡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醫學或神經精神病狀況解釋。
2MCI診斷標準
目前尚無統一的MCI診斷標準。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探究者對MCI的診斷不盡一致,寬嚴不一,不少探究者還自制了一些診斷標準。以下為幾個較為常用的標準。
21DSM-IV診斷標準〔9〕(1)存在下述2項以上認知功能損害且持續2周以上摘要:a學習和回憶能力下降;b執行能力障礙;c注重力及信息處理速度下降;d感知能力障礙;e語言障礙。(2)體檢或實驗室檢查的客觀證據表明,認知損害和神經系統或全身健康狀況有關。(3)神經心理測試有認知功能下降的證據。(4)認知障礙導致社交、工作及其他方面能力下降。(5)認知損害的程度尚未達到譫妄、健忘、癡呆的標準,也并非由其他心理疾患所致,如抑郁癥等。
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治策略
摘要:在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禽畜養殖產業得以快速發展,隨之出現了許多新建的規模化養鵝場,同時也增加了疫病暴發的危險。其中,鵝卵黃性腹膜炎具有傳染性,該病的發生與母鵝產蛋期高度重合,開產后發生,停產后消失。母鵝患病后死亡率可以達到15%,并且產蛋率明顯下降,會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經濟損失。概述了鵝卵黃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剖檢情況,介紹了涂片鏡檢、細菌分離培養、生化實驗、動物實驗等實驗室診斷方法。從養殖管理角度,總結了選好場址、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接種疫苗等預防建議,以及西藥和中藥治療方法。
關鍵詞:鵝卵黃性腹膜炎;細菌分離培養;飼養管理;中醫治療
鵝卵黃性腹膜炎俗稱“蛋子瘟”,是一種多發于母鵝產蛋期的傳染性疾病。該病多發生于母鵝的產蛋季節,通常會在產蛋結束后逐漸停止流行。但是該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加上規?;B鵝場內鵝群密度較大,只要出現1例病鵝,在短時間內就會導致其他鵝相繼患病,發病率可達到30%,病死率在15%左右?;疾∧根Z所產種蛋,也會因為難以成功孵化而形成死胚。生理性的鵝卵黃性腹膜炎與輸卵管錯位、卵黃破裂倒流有關,病理性的鵝卵黃性腹膜炎主要是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或副傷寒桿菌等引起的,一般在初春、產蛋旺季時極易發生。養殖戶應提高對鵝卵黃性腹膜炎的認識,掌握其防治措施。本文對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等展開分析,并分別從預防與治療兩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
1鵝卵黃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學
鵝卵黃性腹膜炎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生理性的鵝卵黃性腹膜炎,是母鵝在產蛋期間由于鵝場內的養殖密度太大,通道狹窄,或者是池塘的坡度過陡,導致有些鵝進入水池時從高處跳下,因為不能保持身體平衡,往往是胸部最先接觸水面,甚至會出現翻滾、擠壓的情況。在外力作用下,位于后腹部的泄殖腔、卵巢輸卵管因為慣性作用擠壓胸腔,嚴重情況下會出現損傷性錯位,這時母鵝再進行排卵,因為輸卵管偏移導致卵子無法正常落入輸卵管,而是直接掉入腹腔內,并粘附在腹腔黏膜、胸腔壁等位置;如果撞擊力度過大,還會導致卵黃發生破裂,并流入到整個前后腔室內,胸腔、腹腔中充滿黏稠的黃色液體,并且無法自行排出,時間一長就會引發卵黃性腹膜炎。病理性的卵黃性腹膜炎,是由于母鵝感染致病性大腸桿菌后引起的。根據致病菌的來源不同,又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致病菌來自病鵝的體內。禽畜的腸道內本來就存在一定數量的大腸桿菌,但是大部分并不具備致病性,甚至還能發揮幫助消化、合成維生素等有益作用;也有少部分大腸桿菌的菌株存在致病性,但是平時不會發病[1]。通常是在機體虛弱、免疫力降低的時候,因為打破腸道內菌群平衡時才會發病。其中,埃希氏大腸桿菌大量繁殖后會引起鵝卵黃性腹膜炎。第二種致病菌來自外部。公鵝在池塘中活動時,如果池塘水質較差,外生殖器容易發生感染或炎癥。此時公鵝再與母鵝交配,就會將病菌傳播到母鵝的體內。母鵝的輸卵管受到病菌侵襲后會出現發炎、粘連的情況,使其無法正常排卵,卵泡進入到腹腔后引起鵝卵黃性腹膜炎。由于公鵝感染鵝卵黃性腹膜炎后并不會死亡,因此在不斷的交配中可以使大量的母鵝染病。
2病鵝的臨床癥狀
畜牧局動物疫病調查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法規范推進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動物疫病發生規律,科學判斷動物疫病發生風險和流行趨勢,系統評估動物疫病流行狀況和防控效果,不斷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預測預警、風險防范、應急處置能力和防控水平,為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職責分工
(一)縣畜牧水產局負責全縣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制定和全縣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并組織實施。
(二)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全縣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確定專人負責,設立縣級動物流行病學調查組,承擔技術指導和現場調查,匯總全縣流行病學調查和檢測數據,開展分析評估,組織起草流行病學調查評估報告。配合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我縣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三)各鄉鎮、開發區要依據本方案,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方案,同時要做好轄區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和評估工作,定期報送流行病學調查信息。
動物疫病衛生管理工作交流
督促流調工作人員按時完成每月的流行病學調查任務,所涉及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落實專人和有關工作經費。并按時上報相關信息。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流調點的設置、流調技術培訓、收集和分析流調信息,形成每月流行病調查報告,并按時上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對每一個流調點不定期到現場進行督查、核實,以保障全區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全面完成。
確保調查信息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區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切實提高科學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根據《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市年市級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動疫控發[]4號)和《市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試行)等要求,現將有關事宜交流如下:
一、充分認識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重要性
也是掌握動物疫病發生規律和提高科學防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是流行病學調查的重要內容,開展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是動物防疫法》賦予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責。區被定為市級動物疫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區縣。為此,各定點流行病學調查農業服務中心要高度重視,認真履職,落實人員及相關經費,切實做好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二、建立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機制,堅持三定工作原則。
從事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定人:各點落實一名責任心強、具有獸醫專業學歷及獸醫師以上職稱和具有豐富的獸醫臨床經驗的獸醫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