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17:40: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色化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綠色化學研究論文
摘要建立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出發,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轉向治本。為此,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采用無毒、無害并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是從“本”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境保護生物技術
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危機,由于人口急劇的增加,資源的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礦產等資源占有量逐漸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環保問題就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化學工業及相關產業,在為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在生產活動中不斷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質,化學工業也為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發達國家對環境的治理,已開始從治標,即從末端治理污染轉向治本,即開發清潔工業技術,消減污染源頭,生產環境友好產品。“綠色技術”已成為21世紀化工技術與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重要科技前沿。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
化學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從一種物質向另一種物質轉化的科學。傳統的化學雖然可以得到人類需要的新物質,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既未有效地利用資源,又產生大量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則是更高層次的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得物質的轉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不產生污染。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綠色化學已在全世界興起,它對我國這樣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1采用無毒、無害并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綠色化學實驗論文
一、培養環保理念,倡導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是世界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自1995年,由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確定了《綠色化學與技術》的院士咨詢課題以來,我國的綠色化學也逐漸活躍起來。近幾年,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越來越關注污染問題,綠色化學觀點的提出,讓許多與化學息息相關的行業都積極響應。面對學術界綠色環保的方興未艾,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除了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以外,還應將環境污染、保護、治理等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將綠色化學的理念根植于心,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正確處理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的關系,將綠色化學的十二條原則始終貫穿于化學教學實驗全過程之中,從一點一滴入手,培養并傳播綠色化學的理念,綠色化學強調的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取新物質的化學原料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資源,又從根本上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讓這種理念時刻伴隨學生,隨著知識的積累而得到傳承和發展。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技發展的負面性:若保護不好環境,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制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關注較為廣泛的問題進行討論,比如: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的“化學煙霧事件”。光化學煙霧是大量碳氫化合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分起化學作用而產生的。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由此引出我國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霧霾的成因。光化學煙霧主要為氣態污染物,而霧霾則是大氣顆粒物,然而光化學煙霧最終生成大量的臭氧,增加大氣的氧化性,這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被氧化并逐漸凝結成顆粒物,從而增加PM2.5的濃度。也就是說,光化學煙霧可能成為霧霾的來源之一。因為這種討論與我們每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積極指導學生開展與化學相關的綠色環保行動,這既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又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處處需要保護環境。
二、嘗試探索創新,推廣綠色實驗
眾所周知,很多化學知識都是以化學實驗引入并且加以驗證的,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在基層教學過程中,大力推廣綠色實驗,勢必會將綠色化學貫穿整個教學。傳統化學實驗所使用的實驗藥品,以及伴隨實驗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不但對環境造成污染,對師生的健康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因此,在教學實驗中,教師應嚴格把關,Anastas和Warner提出了綠色化學的12條原則,這些原則可作為實驗化學家開發和評估一條合成路線、一個生產過程、一個化合物是不是綠色的指導方針和標準。
1.防止廢棄物的產生,比先產生后治理要重要;
2.合成方法應設計盡可能將所有起始物嵌入到最終產物中去;
實驗化學綠色化改革分析
實驗化學是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化學化工、生物、醫藥、農學、材料、環境、食品等諸多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涉及面非常廣,學生實驗數量多,該課程按照能力培養目標主要包括化學實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術、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培養、合成制備實驗、化學物質的分析等內容,具體實驗內容涉及到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以及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程。開設該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一般原理知識和通用方法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檢測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能力。每學期同時開設實驗化學課程的包括不同學科專業的班級有幾十個,學生超過千人,實驗藥品試劑用量大,種類繁多。實驗中這些藥品試劑所產生的大量實驗廢棄物,如有機廢液等,易于揮發,并且有一定的毒性,隨意排放則會對環境產生嚴重危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對部分實驗化學的內容進行綠色化改革,明顯節約了資源成本,減少了廢棄物排放。綠色化學[1-2]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即減少或消除危險物質的使用和產生的化學品和過程的設計,減少那些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和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與產生,其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來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中轉向治本,綠色化學的發展將對環境保護產生重大影響。例如,有機溶劑是最常見的反應介質,這主要是因為它們能較好地溶解有機化合物。但有機溶劑的毒性和難以回收又使之成為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因此無溶劑反應、水相反應是綠色化學研究重點,也是我們實驗化學的重要改革內容。
我們主要從常量實驗改小量、微量半微量實驗、水相反應和無溶劑反應、溶劑的回收利用、實驗設備的串聯使用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微量半微量實驗方面,我們主要對甲基橙的制備、香豆素-3-羧酸的制備和內型[2.2.1]-2-庚烯-5,6-二羧酸酐的合成進行了改進,這幾個合成實驗的共同點是產物均為固體,都可以通過重結晶進行提純,無需蒸餾等操作,即使進行微量半微量改進,學生仍然可以得到相應的固體產品。在甲基橙合成實驗中,對氨基苯磺酸的用量從5mmol降到了1mmol,只需要稱取0.21g即可,N,N-二甲基苯胺,亞硝酸鹽,濃鹽酸等試劑也相應的減少為原來的五分之一。最終可以得到大約0.25g左右的甲基橙粗產品,進一步重結晶提純,可得到0.2g左右的產品。
由于醋酸酐是易制毒的管制化學品,購買和使用困難,我們改用水楊醛和丙二酸酯的Knoevengel縮合反應制備香豆素-3-羧酸。水楊醛用量由原來2.5g的常規用量,減少為0.5g的半微量用量,丙二酸酯、濃鹽酸、催化劑等也相應的減少為原來的五分之一,可以得到0.6g左右的香豆素-3-甲酸酯,然后進一步水解酸化,可得到0.4g左右的香豆素-3-羧酸粗產品。在利用Diels-Alder反應制備內型降冰片的實驗中,常量用量一般為2g馬來酸酐固體和2mL環戊二烯,改為微量實驗后,用量分別為0.2g馬來酸酐固體和0.2mL環戊二烯,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分別用1.0mL即可。反應容器由原來的燒瓶改為15mL的試管,其他操作不變,最終可以得到0.2g左右的降冰片產品。以上這些實驗均為微量半微量實驗,所用實驗儀器為微量反應儀器,體積容量等比常規實驗要小很多,這對學生操作要求更高,需要課前進行認真預習,課上細心操作,稍有操作不當,則不能得到產品。通過實踐發現,微量半微量實驗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改為微量半微量實驗,實驗所需的藥品、試劑、酸堿等都大為減少,實驗所產生的化學廢棄物也明顯減少,降低了實驗教學成本,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水相反應和無溶劑反應是綠色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減少反應中有機溶劑的消耗量。我們參考查[3]等人的水相合成步驟,并加以改進,把水相中Barbier-Grignard反應作為一個基本實驗。烯丙基溴和活化鋅粉現場生成的有機鋅試劑可與新蒸的苯甲醛親核加成得到二級醇產物。本實驗用到萃取、干燥、旋蒸、柱色譜分離等操作,我們把萃取用的乙酸乙酯用旋轉蒸發儀蒸餾出來以后,加以收集,用于下個班級的萃取之用,實現了有機溶劑的循環利用,降低了成本,減少了污染。另外,我們參考張等人的報道[4],引入了無溶劑法氧化制備苯甲酸反應,通過該反應,學生了解了綠色化學中的無溶劑反應,并且可以順利得到苯甲酸固體產物。
在溶劑的回收利用方面,主要對柱色譜和萃取所產生的廢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等溶劑,通過收集、利用旋轉蒸發儀蒸餾純化以及標準樣品標定等步驟,進行回收利用,100多個班級實驗所用部分溶劑,有近一半的用量可以使用所回收的溶劑,且不影響實驗效果,每年可以節省幾十萬元溶劑費,并且顯著減少了廢液排放。新疆地區干旱缺水,水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在有機實驗中,蒸餾和回流是最常用的操作,這都要用到冷凝水。冷凝水實際上是干凈的自來水,一節課回流或者蒸餾30分鐘,即使冷凝水是中等流速,一個30人的班級也可消耗900升干凈的自來水,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我們設計了串聯冷凝裝置,同一試驗臺的學生將所有的回流冷凝管或直型冷凝管用橡膠管進行串聯,只開啟一個水龍頭,這樣自來水的用量直接降為原來的四分之一。在冷凝出水口末端,我們用大的儲水裝置儲存流出的冷凝水,用于后續的儀器洗滌等用途,這進一步節約了水資源,通過這些改進明顯提高了大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
通過實驗化學的綠色化改革研究實踐,將當代綠色化學技術與傳統實驗化學相結合,通過微量半微量反應、水相/無溶劑反應、以及溶劑、冷凝水回收等創新,大大降低了實驗成本,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排放。同時,明顯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水平和環保意識,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綠色化學實驗思考與探索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進行化學實驗是十分重要的。開展綠色化學實驗能夠解決化學實驗污染問題。基于此背景,對改變實驗物質,避免實驗污染;減少試劑用量,體現綠色原則;提高環保意識,形成環保習慣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綠色化學實驗;策略
化學學習離不開實驗,實驗便于我們對知識進行更直觀的理解。可是化學實驗由于使用了化學試劑,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對實驗用品的使用不當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我們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進行化學實驗是不可缺少的,讓化學實驗體現出“綠色”性非常重要。所謂綠色化學實驗,就是在根本上解決化學實驗的污染問題,實現化學實驗的零污染。那么,應該如何開展綠色化學實驗呢?
一、改變實驗物質,避免實驗污染
優化實驗設計是實現綠色化學實驗的關鍵步驟。如今我們使用的化學教材對環保問題更加關注,但是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實驗,并沒有完全采取最優化的策略進行綠色化學實驗。特別是一些實驗會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因此,我們要走出課本禁錮,根據實際情況對化學實驗進行重新設計,要對教材中的一些實驗物質進行改變處理,從而減少實驗污染。例如,在做電解質導電的實驗中,課本中使用HCL溶液NaCl溶液,發生反應后產生的氯氣是有毒氣體,對氯氣的處理是比較困難的。我們應該查閱資料運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實現綠色化學,減少有毒氣體對空氣的污染。如果我們使用H2SO4溶液和NaSO4溶液代替之前的兩種溶液,這樣就可以避免氯氣的產生,實驗環保實驗。再如,課本中使用體積比為3:1的濃硫酸和無水乙醇來完成乙烯的制取,在實驗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難以清洗的黑色物質,同時還會浪費乙醇,為了減少實驗的污染,我們可以優化實驗方案,改變實驗原料,將濃磷酸和濃硫酸混合,代替濃硫酸,配置濃硫酸、濃磷酸、乙醇用量比比例為2.3:0.7:1,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原料,還可以避免污染。所以,實驗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污染性,盡可能保證實反應物無毒、生成物易分解為無毒物質,降低實驗藥品對人類和環境的污染。
二、減少試劑用量,體現綠色原則
綠色化學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綠色化學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綠色化學;高中化學教學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和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各種環境問題層出不窮,既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也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化學污染是環境污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化學相關活動所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科學利用自然資源是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而如何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并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是每一個化學研究者都在深入思考的問題.人類要想獲得長久的生存發展,就要解決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并實現資源合理利用.
一、綠色化學的概念及特點
綠色化學主要是指,在利用化學知識從事生產生活相關工作時避免產生對人類及環境產生不良影響,避免污染物和廢棄物的產生,特別是不會產生對人類及生物的健康有威脅的產物,并利用化學技術逐漸消除各種污染,將化學反應及生產活動帶來的不良影響降至最低直至消除.綠色化學首先要減少資源浪費,其次要減少化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破壞,最后要實現產物的回收和再次利用.化學知識在工業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綠色化學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理念,在應用過程中要避免使用有毒原材料和有毒催化劑,避免反應過程中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并確保各項產物無毒無害.
二、綠色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關系
高校化學教學綠色化學教育探索
摘要:高校化學教育是整體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化學教育要素融入化學教育之中,在當前時代顯得十分關鍵和重要。之前,人們為了最大限度上追求自己的利益,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經濟第一的思想理念被剔除,開始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錯誤的發展理念得以改變。作為高校師生,應該契合于時代和環境發展需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不動搖,在教學和學習工作中學會用綠色發展眼光看待問題。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高校化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應用方案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使得學生本體可以形成節能環保思想與理念等,擁有前衛的可持續發展觀。綠色化學理念值得在各大高校化學教學中不斷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綠色化學;理念;教育;分析
綠色化學之所以產生,這和我國發展現狀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為我國人口數量眾多且資源人均占有量相對較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對人均資源加以限制從而保護環境,這是我們需要在未來發展中作出的抉擇。眾所周知,我國是工業發展大國,工業發展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其對環境與自然的破壞也在持續,污染情況時有發生,之后在此基礎上滋生了很多環境問題,地球上的自然災害屢次出現。
一、走綠色化學之路的必要性
之前人類社會發展中,急功近利思想泛濫,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過早消費資源的狀況出現,而后造成了生態環境紊亂,影響了我們后代的發展。通過數次調查和研究證實,落后的發展理念確實不可取,所以應該適時轉變思想、實事求是,對經濟和生態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予以平衡,積極倡導綠色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綠色理念代代相傳下去,所以,需要將綠色理念引入到高校化學教學中,繼而形成綠色化學教學機制。我們通常所說的綠色化學主要是指在化學實驗過程中,不斷減少污染氣體排放量和化學污染物排放量等,旨在減少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污染,使用化學操作模式對相關污染物和有害物質等實施環保處理。需知,綠色化學所遵循就是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將環保視為首位。
二、綠色化學基礎性發展思路簡述
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初中化學教學思考
摘要:“綠色化學”是化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與重要課題。本文從綠色化學思想的概念入手,談談我對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初中化學教學的對策并提出相應建議,以期為初中化學融入綠色化學的開展提供更多具有價值的參考。希望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
關鍵詞:初中化學;綠色化學思想;課堂教學
綠色化學思想首次提出是在美國化學會議上,基于美國化學工業全面興起的背景,積極推行綠色化學,其核心理念是充分利用一些化學反應減輕甚至逐漸消除工業污染,進而達到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化學基于其學科優勢,在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對于環境的破壞堅決不能忽視。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思想,能夠給學生傳遞正確的化學理念,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兩面性,促進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一、綠色化學思想
綠色化學思想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化學原理在設計化學產品的過程中,最大限度保障環境不會受到損害的理念,力求達到有害物質“零排放”的目標。綠色化學思想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可持續發展,即保障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要確保自然環境不會受到破壞,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第二,綠色化學的生態價值觀。這方面要求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與學生一起探究化學反應、化學現象等問題時,可以盡量引用一些生活中事件加強分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學科,并認識到它在推動人類進步的同時,同樣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第三,綠色化學思想的發展,即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絕不能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要追求化學發展與自然發展相統一[1]。
二、綠色化學思想融入初中化學教學的對策
初中化學怎樣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更加注重節約資源、養成環保意識,初中學生在剛剛接觸化學的階段對化學的定義還不太清楚,對化學的認識還比較淺,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單純只是重視理論學習,并沒有涉及到綠色化學這一理念。因此,教師在化學課堂上要逐漸傳授綠色化學這一理念,讓初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綠色化學的學習思維。舉個例子,分析物質間的化學反應,不同的單元會了解到不同的化學物質之間的相互反應,不同的物質之間相互反應就會生成不同的氣體,而反應放出的氣體的狀態、氣味以及顏色等都是不相同的。對于化學教師來講,在課堂上講解化學知識點的時候就應該分析清楚實驗過程,搞清楚實驗條件和實驗原理,在解析實驗現象的同時灌輸綠色化學思想。針對其中一些特定的化學反應,在過程中會生成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產生副作用的有害物質,教師就應該提醒學生,告誡學生一定要注意實驗的方式方法,防止因實驗操作不當帶來的不良后果。有些實驗盡管產生的物質并不是有害成分,但要注意適度適量,因為大量的實驗可能造成溫室效應,甚至是一些具有腐蝕性的物質和危害氣體,會在極大程度上對人體的各個組織細胞產生毒害作用。有一章節就是重點講解化學元素的性質,在認識化學元素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介紹清楚每一種常見元素的化學性質和物質特征,讓學生在初次接觸化學元素的時候就養成綠色化學的觀念,在學習到有機化學的時候,教師更應該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尤其是涉及到“白色污染”這一現狀和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包括對空氣、土壤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等,這樣初中學生在課堂中就能進一步學習綠色化學,讓綠色化學的思想在學生心里生根發芽。
二、在實驗學習中滲透綠色化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很多典型的化學結論和論證過程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實驗才最終得出的。因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化學課不做化學實驗就如同是形同虛設,可見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中的地位,為了在課堂上滲透綠色化學的思想,教師應該注重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灌輸綠色化學的理念。首先,老師指導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的時候,預先灌輸一些化學實驗常識,再將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確保小組成員能夠對實驗原理和化學反應的現象和過程有初步的認識,每組成員進行一次針對性練習,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可進行的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嚴格把關,把握好實驗中物質的量,要求做到出現明顯實驗現象即可,一旦檢驗出結果,實驗過程就有效,同時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師采用這樣的方法來鼓勵學生,不但能夠減少環境污染、減少浪費等現象出現,同時還能夠讓初中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意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學習中掌握實驗原理,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三、在課后實踐中滲透綠色化學
對于初中生的化學學習而言,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之外,還要注重課下的學習和實踐,比如教師可以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來滲透綠色化學的思想,例如,在寒暑假期間會有一些實踐類型的課程作業,教師在學生寒假期間或者其他假期期間可以讓初中學生去一些常見的單位進行實習或者觀察,去安全的野外進行觀察,觀察被污染的河流、土地等,然后做出調查和對比,比較城鄉之間的污染程度,并對此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等,通過這樣的實踐經驗,很多的初中學生就能實際接觸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同時對自己的生活作出評判等,從而激發起初中學生探索和研究化學的熱情,讓更多的初中學生投身到拯救人類和自然的過程當中。其次,作為學校來說,應該定期舉辦一些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化學教師可以發起綠色化學知識競賽的相關活動,很多學生就會針對綠色化學的競賽做相關的準備,進行資料的復習以及和同學、老師之間進行相關話題的交流等等,這樣通過學生之間的準備活動,在無形當中就能滲透綠色化學思想,這樣初中學生在活動的準備以及參與的整個過程中就能夠提升自己的積極性,更加了解綠色化學的含義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初中學生在整個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實驗,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作為化學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化學實驗的好處以及會產生的危害等,讓初中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思想,增強每位學生保護環境與保護大自然的責任心,在自己的行動中真正落實綠色化學的理念。
高中化學綠色化學思維研究
摘要:雖然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的更加便利,可伴隨社會進步、科技發展而來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污染源涉及到多方面,大到發電廠、供熱廠,小到生活油煙、汽車尾氣,加強環境保護、限制污染排放也成為了我國發展的首要任務。在教育教學中,化學實驗也會產生污染,由于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的關系密不可分,為了保護環境而舍棄化學實驗也并不可取,在此狀況下,綠色化學思維概念也就由此產生。
關鍵詞:綠色化學思維;高中化學實驗;思維應用
化學是門重要的學科,在高中學習階段尤其不可忽略,想要學好化學知識,免不了要做化學實驗,化學實驗的操作也難免會產生一定的有毒氣體、污染液體,為避免這些氣體、液體對生活環境造成影響,國家教育部門推出了綠色化學思維,將這種思維做到了全國推廣,以此來應對化學實驗污染問題。本文我們針對綠色化學思維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做一個簡單的概述,希望能加強學生實驗中的環保意識。
一、綠色化學思維概述及應用原則
(一)綠色化學思維概述。綠色化學思維是近些年教育部門為了避免化學實驗對環境造成污染所推出的全新教學思維,并在綠色化學思維的引導下展開相關化學實驗教學。在對環境愈發保護機制下,這種思維模式顯得更加重要,而更為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做好綠色化學思維在學生中的滲透工作也成為每一位化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在高中化學實驗中,綠色化學思維遵循的是減少污染、推動可持續性發展為原則,對學生化學實驗進行管束及管理,讓參與化學實驗的學生保有環保意識,增強環境危害的認知,并將這種意識與認知體現在化學實驗中,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方法展開化學實驗,不僅學習到了化學知識,也能做到保護環境,以此來實現共贏。(二)綠色化學思維的應用原則。(1)減量原則。將化學實驗中所應用的藥品劑量做到較好管控,避免有毒氣體、有毒液體的流出,減少污染的排放。(2)循環利用原則。這里針對主要是化學實驗中的各類器具,將實驗器具做好循環利用,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器具,節約實驗成本,減少廢棄物排放。(3)回收利用原則。將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實驗器具和實驗材料做到回收利用,做好清潔與處理工作,保障工具與材料的多次使用,節約成本,做好保護環境相關措施。(4)拒用原則。在化學實驗中,對一些無法回收、無法再利用的材料及器具做到拒絕使用,尤其是一次性產品,更是杜絕進入化學試驗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綠色化學思維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化學綠色化學理念研究
摘要:綠色化學是環保理念與化學學習有效結合的一種新型理念,其主張最大限度地提升化學實驗原料利用率,同時又要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是指導我們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理念。本文以綠色化學理念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其在高中化學實踐學習中的應用,希望幫助更多的高中生在學習中形成環保化學的意識。
關鍵詞:高中生;綠色化學;引入;策略
在高中化學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我們的不當操作而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必要加強綠色理念的強化。特別是在環保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我們高中生需要從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全面推動化學學習向無污染和效率化方向發展。而綠色化學理念則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一種環保教育理念,其可以逐步引導我們走上綠色化學學習之路,避免因化學學習而引發環境污染問題。
1更新學習理念,調整學習內容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我們學生只需要在課堂下面認真聽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即可,無需思考其他的化學知識,這雖然也可以使我們高中生了解化學知識的一些具體用途,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化學對于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許多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只是抱著“考試考取高分”這種學習心態來學習,至于化學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后果則置之不理。在這種學習理念下,我們高中生徹徹底底地淪為了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學習“機器”,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更無法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和環保意識。而綠色化學理念則講究增加化學學習中的環保理念,以便使綠色化學思想可以滲透到我們每個高中生的學習中來,使我們可以自主參與化學學習過程中的環保活動,逐步提升自身的環保能力,同時也可以借此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規避某些高中化學危險實驗,提高我們學習化學知識的安全性。比如在每節化學實驗課結束之后,我們高中生需要將殘留的化學實驗物質進行合理處理,如對于酸性物質要進行中和處理,切實避免有毒或者污染環境的物質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損害。在樹立綠色化學學習理念之后,我們所接觸的化學學習內容也應該進行適當地改進與調整。當前我們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育部所指定的教材,具體的學習內容調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學習和掌握教學大綱所分配的各項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再適當地學習一些綠色化學方面的知識,有效地結合傳統化學知識和綠色化學元素,從而達到踐行綠色化學理念學習與應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塑料等有機化學物質等方面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高中生可以積極思考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相關知識和現象,比如廢品收購站會回收利用生活中廢棄的塑料制品等來避免其對環境造成污染,或者在開展燃燒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思考如何提升燃燒的效率等,以便借助這些綠化化學內容的學習來使我們高中生逐步形成正確的綠色化學理念。
2引入綠色思想,消除實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