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17:54:4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色建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設計與綠色節能建筑的關系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和全球工業的發展,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們生活環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問題,良好的生活環境不但可以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提高人們對于生活的舒適度,提高人們生活的幸福感。能源問題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地球上的人口數量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中,龐大的人口數量需要更多的能源去支撐,但是地球上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都是有限的,一旦能源枯竭,那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也即將走向盡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的重要性,本文首先介紹了綠色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特征,然后介紹了節能建筑中的綠色設計要點,最后分析了綠色建筑與綠色節能建筑這兩者之間的關系[1]。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節能建筑;能源問題;環境問題

1.綠色建筑設計的節能特征

由于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土地資源都被用來建造住房和辦公樓,于是城市中的樓是越來越多,但是綠化面積卻越來越少,現在在很多一線城市的住宅區都很難看到綠色植物的蹤影。因此,在很多建筑物的設計圖中都會增加一些綠色建筑的設計因素,使建筑物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綠色建筑設計逐漸成為建筑設計的主流,同時在綠色建筑設計中也會經常響應節約能源的號召,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突出一些節能特征,主要有以下兩個特征。

1.1節約能源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最突出的節能特征就是節約能源,力爭使建筑設計中的每一處設計細節都有屬于自己的價值,不做無謂的擺設。例如現代生活中的空氣質量變差,很多人喜歡在家里放一個空氣加濕器或者空氣凈化器以此來提高空氣質量,針對這個情況,很多綠色建筑設計都會在客廳或者臥室中設計幾盆花草,如吊蘭等,植物是最好的空氣凈化器,利用這些植物就可以改善房屋內的空氣質量,又可以為房屋的設計增加一絲生氣[2]。

查看全文

淺談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

1前言

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綠色建筑設計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實際建筑中在實際建筑中。綠色建筑作為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不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還可以起到節約建筑能源,降低預算成本的作用成本的作用。在建筑過程中引入綠色建筑思想,是適應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綠色建筑技術的不斷優化,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效益收入面提升了企業的效益收入,有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保障了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2建筑設計的創新原則

2.1以人為本原則。建筑設計主要是服務于人的建筑設計主要是服務于人的,所以在現代住宅設計中融入綠色建筑技術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入綠色建筑技術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從而滿足居住的基本要求本要求。對于現代化住宅設計來講,要滿足人們對于舒適度的需求的需求,要對住宅的每個細節都進行合理的優化,包括一系列的附屬建筑的附屬建筑。針對現代人的審美,設計者還需要提高住宅的整體美觀性整體美觀性,當然美觀性是要建立在實用性的基礎之上的。如在設計草坪時如在設計草坪時,需要以人的實際行走路線為主進行設計。2.2可行性原則。與其他的工作不同與其他的工作不同,建筑設計的創新有很多局限性的因素素,對于一些特殊的條件需要設計者合理的遵守。如果完全依據理論模式施工建設依據理論模式施工建設,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建筑設計人員在創新時要遵守可行性原則性原則,如在設計民用建筑的過程中,對于老年人的安全,就必須體現在設計中必須體現在設計中,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2.3環境保護原則。對于現代建筑設計者來說對于現代建筑設計者來說,在實際建筑施工中,要有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保護的意識和責任,從而將綠色建筑理念更好的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中。現代建筑提倡“無污染”理念,包括建筑空間內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聲音,光線,甚至環境等污染,以及運用綠色環保的施工材料減少有毒氣體的形成施工材料減少有毒氣體的形成,合理的植物種植凈化空氣質量等量等。2.4地域性原則。我國地域遼闊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區之間的自然條件資源以及氣候環境等都各不相同環境等都各不相同,經濟發展情況也存在差異,所以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色建筑設計時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遵循地域性原則原則。2.5協同發展原則。。在不同的角度下在不同的角度下,綠色建筑有不同的角色。經濟發展角度下綠色建筑就是普通的工程度下綠色建筑就是普通的工程,但從生態角度分析,綠色建筑可以建造更加和諧的生態環境可以建造更加和諧的生態環境。因此在建筑時要做到建筑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周邊環境相融合,使綠色建筑能可持續性發展,并與周邊環境協同性發展協同性發展。

3綠色建筑設計的作用

3.1有效利用資源實現節能。綠色建筑設計中使用節能材料綠色建筑設計中使用節能材料,采用節能方式以及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滿足當代綠色設計理念的實際要求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滿足當代綠色設計理念的實際要求。廣大建筑設計者要把綠色能源與綠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建筑設計者要把綠色能源與綠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實現建筑資源的有效使用現建筑資源的有效使用。例如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實現晝光照明明,由此減少電力消耗帶來的環境污染,還可以通過有效的利用風能等可再生資源降低建筑企業的成本用風能等可再生資源降低建筑企業的成本。3.2循環利用水資源。有效的利用水資源是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利用水資源是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現代化節水技術代化節水技術,可以實現將雨水凈化,由此實現水資源的循環使用使用,達到綠色用水的目的。如綠色灌溉技術的使用,在綠化區內采用微灌區內采用微灌,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可以實現高效循環利用水資源水資源,達到在建筑過程中節約資源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現代化網絡設備以利用先進的現代化網絡設備,高效的控制節水系統,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源的可持續發展。3.3合理規劃建筑場地。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中,要結合實際的室內外環境,細致的分析建筑地下的空間結構地下的空間結構,通過綠色建筑設計與節地規劃設計相融合合理規劃室內外結構合理規劃室內外結構,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該技術規劃室外生態景觀生態景觀。建筑設計者通過對節地規劃的應用,可以使建筑布局更符合實際建筑的要求布局更符合實際建筑的要求,進而達到冬暖夏涼的建筑效果。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下建筑節能探析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綠色、節能”的設計要求,強化了建筑綠色節能的設計要求,論述了綠色建筑下建筑節能的實現策略,并立足于對綠色建筑節能的認識與研究,就綠色建筑下如何實現建筑節能,提出了相關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建筑設計;策略

1、綠色節能建筑

在我國“十一五”規劃期間,就頒布并實施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標志著我國建筑節能事業發展的正式開啟。在最近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綠色節能建筑發展快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節能建筑體系,契合了“綠色、節能”建筑的設計理念。首先,嚴格控制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節能效果。綠色節能建筑,強調遵循相關能耗標準,嚴格控制建筑各個環節中的能耗。具體而言,主要在于:

(1)實現對建筑總消耗量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節能設計的節能效益;

(2)實現對建筑單項的節能控制,確保節能控制落實到位。特別是對于建筑外墻、屋頂等的“保溫、隔熱”的有效控制,是實現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內容;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

【摘要】現階段,環境保護和能源損耗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公眾注意,將綠色建筑技術融入建筑設計中,有效結合,創新和發展新型建筑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法,不但能夠有效減少資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夠提高社會效益,促進生態和諧,保護資源和環境。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能夠促進企業積極、健康的發展,文章基于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展開分析,提出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技術;有效結合;優化設計

綠色建筑技術是現今時展的需求,通過對建筑設計、房屋形態特征、建筑結構、區域氣候以及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現階段建筑企業施工生產有效轉型,改進施工建筑材料,引入先進的施工工藝方法,培養相關專業人員的綜合素養,結合實際,優化建筑設計方法,開展綠色建筑。近年來,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嚴重,社會公眾逐漸重視起相關問題,思考解決方式和問題特征。建筑行業作為相關問題的重點行業之一,在建筑行業生產施工過程中,造成大量的資金資源浪費,并且建筑行業的逐漸增多,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企業生存經營壓力較大,經濟成本成了主要考慮的生產施工限制因素,粗放型經濟導致的環境破壞和能源浪費是大量開展建筑工程項目的必然。現階段,綠色建筑技術逐漸融入建筑設計中,促進節能減排,不僅提高企業自身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而且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保障了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綠色建筑符合全面、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確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促進建筑企業轉型建設與和諧發展。

1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行業的興起是現代建筑行業的轉型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建筑設計和建筑技術施工階段,有效地將綠色建筑理念結合其中,能夠在保證建筑工程項目高質量高標準的前提下,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促進生態平衡。綠色建筑的概念包括對能源、環境、資源利用率及建筑廢料污染處理等幾個方面,從建筑結構特征和施工方案設計入手,使建筑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型道路。綠色建筑的概念是集環保設計、優化能源結構和資源配置為一體的建筑新理念,以建筑物的主體作用為基礎,根據生活需求和環境、氣候等客觀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增加額外功能,與時俱進,是現代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現階段,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行業和施工設計的應用上還不夠完善,應當加強管理和應用,提高綠色建筑企業施工質量。綠色建筑是我國近年來根據建筑行業發展、環境保護和能源問題提出的新概念,倡導在綠色環保節能理念的指導下,在建筑施工工程項目中融入綠色建筑意識,降低污染和能源損耗,防止資源分配不合理等浪費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綠色建筑技術的融入,能夠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和監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相較于綠色建筑技術而言,傳統建筑技術其實也可以做到相關效果和功能,但是傳統建筑思維和觀念認為綠色技術注重的內容缺乏必要性,工序麻煩,技術要求較高,影響正常施工工程的進行。所以綠色建筑技術在運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傳統建筑施工的慣性思維,培養環保節能等綠色意識,促進相關企業的發展和轉型。

2建筑設計中融入綠色建筑技術的影響因素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理念及建筑設計研究

摘要:建筑節能設計是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應把建設舒適宜居的建筑作為目標,將綠色環保設計、建筑整體美觀、節能環保舒適標準貫穿建設全流程。文章通過介紹綠色建筑設計概念、意義、價值,提出利用綠色建筑理念在原有建筑設計與建設基礎上創新和優化,推動綠色建筑理念的應用和發展,不斷提高建筑行業的綜合實力并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理念;建筑設計;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

綠色建筑設計也稱為可持續建筑設計,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尋求社會、環境、經濟三者的平衡,采取降低能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手段,建立舒適、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在設計與規劃階段就遵循綠色設計的原則,實現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用適當的建設手段,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最大限度地減輕對生態環境破壞的目標。

1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意義

近幾十年期間我國進行了大量的基礎性建設與城市化改造,尤其是城市化進程大幅度進行,城市建筑集中設計、建設與使用,這也帶來了諸多城市環境、衛生、能耗、管理的綜合性問題,將建筑設計規劃階段利用綠色建筑理念可有效推進和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的和諧共生,促進各項資源的循環利用[1]。隨著社會發展與環保意識的增強,綠色、節能、環保概念已經深化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將綠色建筑理念融入設計并貫穿于建設施工全過程,能夠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施工進程,有效合理地改善施工現場環境,節約能源消耗與建設成本,有效提高建筑設計、建設、使用、維護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2綠色建筑設計的價值與原則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綠色建筑實際概念在目前的建筑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它可以從低消耗,環保等等方面進行考慮,給現代人創造健康、高效的活動空間,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理念。本文在分析傳統建筑設計的缺點基礎上,對綠色建筑概念進行探討,并且對綠色設計實施進行重點介紹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綠色

綠色建筑是現在建筑設計發展的趨勢,其理念為將節能環保作為建筑的主要目標,強調可持續發展,我國土地面積較大,人口數量較大,但是人均資源占有率比較低,資源利用低效率,能源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所有我們必須真正的提高建筑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的能耗,建筑形式和其功能協調一致,實現可持續發展。

1傳統建筑設計的弊端

隨著國內建筑業的飛速發展,較快的步伐讓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優化設計。傳統的建筑設計方案,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建筑設計的要求,存在著相關問題有待解決。

1.1建筑質量問題

查看全文

綠色建筑在油田建筑設計的應用

我國生態建設步伐加快,也推動著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建筑建設具有較強系統性,因此其綠色設計理念系統性也比較強,需要將綠色理念貫徹落實到從設計到建設的各個環節,保證其最終效果。在油田建筑設計中引入綠色設計理念,優化其設計,對于保障建筑工程品質有著積極意義,同時滿足了油田開發建設需求,有助于油田生產效率的提升,因此分析油田建筑綠色設計是相當必要的。

1油田建筑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意義

1.1促進綠色環保材料應用

建筑原材料應用效果影響著建筑工程最終質量,原材料采購和篩選意義重大。在綠色設計理念下,會相應提升建筑設計中綠色環保材料的應用,這種材料具有應用性能、綠色環保性能,在實際上使用中可以保證建筑質量,同時提升項目的環保性能。此外,從經濟成本方面來說,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利于成本控制,在綠色理念下開展建筑設計,可以更充分利用綠色環保材料。

1.2利于優化工藝流程

油田建筑工程設計中,除了原材料關系著工程質量外,施工工藝對項目建設的影響也比較大。綠色設計磷下,可以同時保障建筑設計科學性和柔性,確保建筑設計與工程建設要求更加貼近,從而促進工程工藝流程的優化,加強項目質量保障。

查看全文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探究

1綠色建筑概念及設計內容

社會發展已經從粗放式轉為精細化,原來的先發展后治理的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的發展需求,保護環境,合理的進行能源的使用,減少一些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多開發一些節能環保的新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代經濟發展的核心話題。低碳建筑設計就是指通過低碳節能設計的模式來降低能源消耗,營造綠色健康的生存環境。綠色建筑是以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為基調,在使用期限內能夠科學的節約所需資源、綠色生產、愛護環境的為人所服務的建筑。追求綠色理念,是人類崇尚自然、渴望回歸自然的體現,也是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其建設是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基礎上,并對相關資源合理的充分運用的一項節能、環保、綠色、健康的工程。它符合我國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目標。

2綠色建筑設計遵循原則

2.1因地制宜尊重地域自然。“綠色設計”就是扎根于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之上的設計,倡導以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使設計回歸自然,回歸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首先需要遵循減低污染,減少資源浪費的觀點,通過在設計中,使用一些可再生資源,或無公害材料,將環境營造成為一種更加貼近自然的狀態。其次,設計要通過自然、環保的方式呈現出來,才能避免資源浪費,又能提升室內環境的舒適度,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處。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中要因地制宜的發展,結合當地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地理環境、氣候、經濟水平等因素來進行系統性的分析。2.2注重設計高效性和經濟性。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資源與能源成為了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為了改善生存環境,降低對資源與能源的消耗和浪費,建筑設計要盡量采取低碳節能的理念,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實現低碳節能的建筑理念,在能源組合方面要加強優化,有效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在經濟性上也要有明確的資產控制,不僅是對于相應耗材也是對成本的有效監管和準確的計算,從而選取綜合性價比最高的設計方案。2.3全面性協同性效果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要注重全面性,每個環節、每個要素都要做到環環相扣,同時,也要保證其對健康發展起到推進作用。在建筑設計之前,為了實現低碳節能的理念,必須對施工環境進行詳細的考察。首先就是地質條件要勘測準確,根據實際的勘測情況進行工藝設計,滿足質量要求,減少浪費。對于工程的整體規劃要滿足實際需求,合理的配置,設計方案要應用多領域學科和科技手段提供的思想和先進技術的相關支持,并將各要素、各觀點進行科學糅合并加以有效應用。從而提升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的效果。

3綠色建筑設計要點

3.1加強綠色環保的低碳材料的使用。建筑材料的選擇是低碳建筑的基礎,只有保證建筑材料的節能低碳,才能實現建筑的綠色環保。綠色材料指的是生態材料,這樣的材料不具有污染性、放射性,和傳統的材料相比較,具有保護人身體健康的優勢。在選擇綠色材料的時候,要選擇質量高、能耗低、耐久性強的材料,方便管理。在滿足建筑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在設計時使用節能低碳材料,比如說在保溫施工過程中使用發泡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玻璃棉等,還可以利用空心砌磚、空心粘土磚和粉煤灰混凝土等節能材料來進行墻體砌筑,這些材料能耗小,而且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較低;其次是在設計時盡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浪費的現象,實現材料的合理配置。使用由可再生原材料的循環材料,可以減少固體垃圾的堆積,降低能耗,節約自然資源。以“生態房屋”為例,和傳統的房屋建筑相比較,生態房屋的實際使用面積達90%。在設計中,使用了框架鋼結構及裝配式板,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裝配式板還具有保溫、隔熱等性能,減少了取暖和空調能耗。3.2以科學、綠色、環保為出發。綠色建筑重點在于“綠色”,所以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要做到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建筑經濟可行。無論是建筑材料的選擇還是建設工程對土地、水源等資源的消耗,都要具備遵循高效生產利用原則,保證低耗、低排的進行生產,通過這一原則在設計上要減少一次能源的損耗。滿足人們身心需求、使日常的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開展和有效使用是人們對于建筑的基本要求。綠色建筑在設計要注重科學綠色環保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綠色建筑在設計中對材料、隔音、通透、采光上保證低污染、高環保、無公害。綠色設計需要借助自然因素,最大程度的做到自然通風,通透性上保持良好通風,以世博館為例。世博館的自然通風系統設計凸顯出了綠色理念。館內的通風口安放在門廊處,在空氣進入后,通過底板下的風道,以輻射狀,分散到大廳的各個區域內,然后通過館內頂部的中空區域排到室外。自然采光是低碳建筑設計過程中的關鍵,在設計時主要分為主動的自然采光系統和被動的自然采光系統。自然采光主要就是將太陽作為光源,有效的利用太陽光進行照明和其他環節。減少對人造光源的依賴,使用LED等新型電子光源技術,減少電耗和普通燈管壽命短造成的資源浪費。在低碳采光設計時要注重建筑的位置選擇,保證建筑物之間的距離設置合理,不能形成相互間的遮光現象;其次是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要盡量的將窗戶對準陽光的照射方向,有利于充分接受陽光,要盡量減少周圍障礙物對采光的影響。

查看全文

建筑節能緊迫性與綠色建筑

中國建筑節能與模式創新,是指通過建筑節能模式的創新來實現“節能省地型”建筑的推廣應用。實踐中,高速城鎮化和能源危機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推行建筑節能,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形勢、任務、機遇和挑戰所決定的。本文先從建筑節能緊迫性和綠色建筑談起。

一、我國推行建筑節能的緊迫性

(一)高速城鎮化是建筑節能最大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高速城鎮化時期農民大量進城。我國正處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期,每年大約有1300―1500萬農民進城,農民變成市民以后,人均能耗水平提高3倍。首先,農民進城以后,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從原來以自然經濟為主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依靠工商業經濟謀生,這種工商業經濟的載體的耗能將大大增加。其次,生活燃料特點發生了變化。農村生活所用的燃料大都是可再生的,用商品化的能源如煤、電、燃氣比較少。農民進城后,其能源消耗明顯增加。第三,出行方式變了。在農村基本上是以步行為主,進城后乘車的概率提高。第四,房屋結構和耗能模式變了。以上四點導致人均耗能提高3倍。在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預計約有5―6億農民將轉化為市民,相當于原來15億或者是18億農村人口的耗能。

高速城鎮化時期建筑規模快速增加。近年來,我國年建筑量已經達到20億平方米以上,相當于全球每年建筑總量的40%,但是,我國既有建筑中95%屬不節能建筑。我國每年因建筑消耗的水泥、玻璃、鋼材占全球的40%、45%、35%。同時,隨著生活標準的提高,建筑里紛紛裝上空調,又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分體式空調的生產國和消費國。這是高速城鎮化給我們帶來的緊迫性課題,必須加快實行建筑節能。

(二)建筑能耗占社會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長

查看全文

建筑遮陽技術在綠色建筑的應用與實踐

【摘要】在綠色建筑新型節能技術中,建筑遮陽既可對室內光環境進行調節,防止產生眩光,又可對太陽輻射熱進行反射和吸收。研究通過分析建筑遮陽技術,闡述其形式和意義,同時對其設計策略及最終在綠色建筑中產生的遮陽和采光效果進行比較分析,旨在為其他新型綠色建筑技術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遮陽;能耗需求

隨著我國近幾年綜合國力的提升,生態及能源過度消耗問題逐漸加重。全球的能源消耗持續上升,產生空氣污染,溫室氣體增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在世界上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國之一,據統計,總能耗中建筑能耗約占1/3。雖然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攀升,但建筑領域能源消耗加大的趨勢卻不可避免。針對該情況,近些年涌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建筑、新型節能技術引起人們的關注,并逐漸得到認可。建筑遮陽作為綠色建筑技術,對減少建筑能耗、維持室內溫度、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風至關重要。在建筑設計中,建筑遮陽技術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1建筑遮陽技術

1.1形式

建筑外遮陽、內遮陽和中間遮陽構成了建筑的整體遮陽系統。建筑外遮陽是指在玻璃等透明圍護結構外所安裝的遮擋設備,它能將門窗前的太陽輻射抵擋在外面。在夏季,為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需用遮陽裝置抵擋太陽輻射熱量;在冬季,該裝置能使室內的熱環境保持平穩,防止室內的熱量損失。生活中應用最多的建筑外遮陽形式包括卷葉簾、百葉簾等,分為固定式和活動式建筑外遮陽。水平式、垂直式、綜合式、擋板式遮陽構成固定式外遮陽系統。活動式建筑外遮陽在住宅和寫字樓上應用最多,既能調節升降高度,又可調節角度。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建筑外遮陽具有很多優點,但應用極少。建筑內遮陽是指在透明圍護結構的內部安裝遮陽設備,從而對到達室內的太陽輻射熱量進行抵擋。該形式具有很多缺點,例如在玻璃與窗簾之間易產生熱島效應,因熱量不斷擴散,使室內熱環境溫度不斷上升,導致遮陽效果極大降低。中間遮陽的遮陽效果顯著,有很多具體做法,如在中空玻璃內部加Low-e涂層或設置百葉,也可在雙層玻璃幕墻中間加百葉簾等。此外,還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如綠化遮陽,該形式是在建筑屋頂或外墻上加綠化或在建筑周圍種植落葉類的喬木,在夏季可利用喬木的遮擋來降溫,冬季喬木葉子落光也不會影響采光。另外,還可在屋頂上形成屋頂花園或利用屋頂構件實現遮陽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