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讀后有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19:50: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名著讀后有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名著讀后有感

四大名著的讀后有感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著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著世界,讓我們享受著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塑造著我,成就著我,"雪中送炭",無疑是我們對文學名著的真實體驗!!星酷網!

!星酷網!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鐘.《西游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游記》,我的領悟卻變了.〈〈西游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游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游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閱讀《西游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云散,我就是孫悟空,去尋找我的自由,我的精神帶著意味未了的心情我又邁入《水滸傳》中那忠義的世界,從中我有體悟到忠義背后的愛的精神.不必說晁蓋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戴宗的飛行腿,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游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魁梧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為您提供范文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我清楚的記得,以前在我們農村,吃百家飯,喝百家湯,最尋常不過,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哥哥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再看如今,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關愛,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于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升華.

查看全文

高考作文思考論文

一高考作文的簡要回顧

如果把25年來高考語文卷中的大小作文綜合起來看,它們已涉及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各種表達方式。若僅以大作文的命題形式而言,可分為單純命題作文和提供材料作文兩類。

單純命題作文共有3次。它們分別是1982年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議論文),1988年的《習慣》(文體不限),1994年的《嘗試》(記敘文)。

提供材料作文多達22次。這其中又可分為以下6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提供文字材料,縮寫和改寫各一次。1978年要求考生將一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的議論文,由1800字縮寫成500~600字的短文。1979年要求考生把何為的短篇小說《第二次考試》改寫為《陳伊玲的故事》。

第二種情況是,提供漫畫自擬題目作文兩次。1983年要求對一幅《這里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展開議論。1996年的作文題中出現了兩幅漫畫:一幅是《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另一幅是《截錯了》。要求考生以《我更喜歡漫畫〈〉》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查看全文

作文回顧思考管理論文

一高考作文的簡要回顧

如果把25年來高考語文卷中的大小作文綜合起來看,它們已涉及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各種表達方式。若僅以大作文的命題形式而言,可分為單純命題作文和提供材料作文兩類。

單純命題作文共有3次。它們分別是1982年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議論文),1988年的《習慣》(文體不限),1994年的《嘗試》(記敘文)。

提供材料作文多達22次。這其中又可分為以下6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提供文字材料,縮寫和改寫各一次。1978年要求考生將一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的議論文,由1800字縮寫成500~600字的短文。1979年要求考生把何為的短篇小說《第二次考試》改寫為《陳伊玲的故事》。

第二種情況是,提供漫畫自擬題目作文兩次。1983年要求對一幅《這里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展開議論。1996年的作文題中出現了兩幅漫畫:一幅是《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另一幅是《截錯了》。要求考生以《我更喜歡漫畫〈〉》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查看全文

中學語文教學困境及對策7篇

第一篇:縣城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三肯學”

摘要:長期的縣城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生涯中,筆者覺得;語文這學科既難學又難教,不是靠死記硬背,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即可了。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們肯學。

關鍵詞:肯學;樂學;會學

長期的縣城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生涯中,筆者覺得;語文這學科既難學又難教,不是靠死記硬背,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即可了。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們肯學。

1依托教材研讀,培養樂學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愛學心態的充分表現,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學習活動中,有樂學的精神才有探索的驅動力。眾所周知,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就必須要積極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隱性知識和素材,用文本中體現的積極思想來培養和感染學生積極進取的樂學精神。可以說,教師在文本研讀上沉下去了,學生在學習中才能真正樂起來。沒有以教材深入研讀為依托,學生的樂學只能是空中樓閣,無稽之談。

查看全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10篇

第一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困惑及對策

一、認識語文閱讀教學

由于初中受中考影響,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會以傳授知識、為考試結果為重心來進行教學,過分的追求“技能”訓練,太過于知識導向。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大多數會采用從文章的結構來解析課文,為累計語文知識而進行教學,教師的關注點會過分集中在對文本教法的研究,主要強調的是“教”的作用,基本上以“講授型”和“講問型”為主,教師整體教學思路會根據文章思路而定,而學生的思路則是按照教師的思路來進行,教學只起到教的作用,沒有起到學的作用。這樣一來,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過分依賴老師,不愿意細讀鉆研,這樣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學生閱讀能力差,知識面狹窄,思路狹隘。所以,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方法

第一,整體感知要做好思維訓練工作。初中語文課本內容通過讓學生通讀的形式,先讓學生有個大概的認知度,學生通讀一遍后,雖然對文章有了初步概念,但是實際上還是茫然的,無法達到整體感知,這時候教師要帶領大家進行整體感知,進行思維訓練。比如,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的篇幅比較長,要想讓學生一下子整體感知到全文內容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要從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先把握文章的重點,怎么開頭與結尾,中間怎么過渡,再詳細深入,看情節怎么展開,通過這樣的一個思路引導方式,讓學生對整個文章有了整體的認知,這也就是魯迅先生寫這個文章的思路。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先了解作者寫這個文章的思路,再逐漸深入分析。此外,教師可以多擴充課外優秀作品的聽讀實訓,讓學生一邊欣賞優秀作品,一邊思考和感受,了解及發現作者的思路,感知文中的情感,實現整體感知。第二,要重視導讀方法的引導。當學生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很多不解,如果沒有有效的整體感知,學生無法對文章、作者有情感上的共鳴,當進行問題探究的時候,也不知道如何下手,這就需要訓練學生的導讀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涵。比如,在《社戲》這堂課程教學的時候,文章的最后一句,從文本上看,作者是真的想表達那爺的戲很好看,那夜的豆很好吃嗎,其實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不是表面意思,而是要表達自己的童年的美好,那學生怎么去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呢,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從人物角度進行導讀,再逐步展開進行問題探究,通過導讀方法的引導,讓學生有了問題探究的思路,也能夠讓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第三,要加強語言揣摩的定向訓練。要加強定向閱讀訓練,提升語言揣摩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要關注文采,讓學生感悟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個訓練可以通過讓學生多閱讀優秀作文,通過欣賞美文,從美文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二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文章的美意,如在進行人教版語文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教學時,文章中所描寫的父親爬過鐵道給朱自清買橘子的一幕,字里行間中能夠表達出父愛的偉大以及朱自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入情感的去欣賞,去挖掘作者的內心情感,才能獲得深刻的感悟。第四,要多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輔助閱讀教學。多媒體可以播放視頻、圖片、文字、音樂,能夠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欲望。比如,在進行文章朗誦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烘托氣氛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情感,有代入感的進行朗讀,讓閱讀教學效果更好。也可以播放相關的圖片,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第五,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地位,教師在講臺上講授為主,很少會在乎學生的想法,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因此,需要轉變這種關系,要確保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權威至上的觀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與閱讀視野,讓學生養成愛讀書、喜歡讀書的習慣,最終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奠定終身讀書的基礎。

三、結束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