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產品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14:26: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資產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資產品

農資產品質量整治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指示精神,嚴厲打擊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業生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從即日起至11月30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農資產品質量專項整治。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當前,春耕備耕即將開始,農資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群眾生活,為加強對農資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工作的領導,成立以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曉蘇同志任組長,副局長蔡華為副組長,各科室隊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資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執法大隊,由執法大隊具體牽頭負責,切實做好專項整治各項具體工作。

二、突出重點,明確責任

以化肥、農藥、農膜、水泵、機動脫粒機、飼料粉碎機、棉花加工機、灌溉用管材等為重點產品;以獲證農資生產企業、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小企業、消費者投訴與媒體曝光較多的企業為重點單位。著重查處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有效含量不足、虛假標識和無證生產違法行為,把嚴查化肥故意降低有效養分違法行為作為重中之重。同時對農膜和灌溉用管材強度不達標、水泵以小冒大、微耕機、脫粒機等農機具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裝置不合格、違反GB18382《肥料標識內容和要求》及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等違法行為也要重點查處。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查看全文

農資產品質量治理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產品質量源頭監管的原則,圍繞保護農業和農民的利益,實行集中整治與區域生產源頭日常監管相結合,強化監管機制與建立信用體系相結合,切實抓好農資產品質量監管工作,建立優質農資產品生產區域,確保農業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二、整治目標

通過農資產品質量區域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力促我市農資產品質量合格率、打假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產品生產企業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農資產品質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最終達到區域內所有農資生產企業建立全過程質量控制和質量追溯制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全部合格。

三、整治內容

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以蒙城縣莊周辦事處、渦陽縣城東鎮為重點整治區域,以復混肥料生產企業作為重點,對全市農資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查處和糾正各種違法生產行為,建立完善農資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制度。重點查處:

查看全文

農資市場春季綠色護農行動方案

為切實保障春耕生產安全,維護農資市場正常有序運行,強化農資市場秩序整頓力度,推動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深入開展,保護廣大農民放心購買農資產品,提高農資經營企業誠信經營理念,確保農資購銷渠道暢通,確保貨源供應充足。為進一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及農資產品質量,結合區農資市場實際,制定此行動方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疫情期間區農資市場監管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工作目標

查看全文

剖析經銷商與農戶間存在的不正當行為及解決對策論文

摘要:農資產品經銷商與農戶是關系非常密切的一對群體,但在現實中經銷商與農戶之間各自存在一些不正當行為,這些不正當行為嚴重影響了兩者的關系。分析了經銷商與農戶間主要存在的不正當行為,闡明了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資產品經銷商;農戶;不正當行為;原因;對策

農資產品經銷商與農戶是關系非常密切的一對群體,解決經銷商與農戶之間存在的不正當行為,正確處理農資產品經銷商與農戶的關系,對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具有重要意義[1,2]。因此,找出雙方之間存在的主要不正當行為,分析其危害和產生原因,提出解決不正當行為的對策顯得尤為重要[3,4]。

1影響農資產品經銷商與農戶關系的不正當行為

1.1農資產品經銷商售假

經銷商的這種不正當行為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套用知名農資產品企業品牌。一些經銷商以低價購進一些劣質的農資產品,這些農資產品一般都套用知名農資產品企業品牌,而實際上是一些小企業違規生產的,產品質量存在嚴重的缺陷和問題。他們利用了農民朋友“重品牌”的心理,結果使農民朋友花了高價錢卻買了劣質產品,花了冤枉錢。二是打著“送科技下鄉”的幌子。一些流動經銷商打著“送科技下鄉”的幌子,利用農民朋友“信科學”的心理,銷售假的農資產品。這些經銷商的一個慣用做法是首先宣傳一些農業知識如除蟲、除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都是正確的,這樣他們就取得了農民朋友的信任,利用這種信任,再銷售其產品,但他們銷售的農資產品卻往往質量不合格,如化肥中某種元素(如磷或鉀)含量不達標,種子是好幾年的陳種。結果很多種子發芽率低,不能及時發芽,誤了農時?;试睾坎贿_標使農作物生長緩慢,產量大大降低,使農民朋友遭受了很大損失。而當農民朋友想討個說法時,他們則早已沒了蹤影。以上部分農資產品經銷商售假行為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這種行為也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遵紀守法企業的利益。

查看全文

全縣農資市場治理方案

為切實推動農資監管機制建設,構建放心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根據《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全面履行農資打假職責,進一步提高農資打假工作的有效性,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整治目標

以“打假、護農、增效、保安全”為目標,圍繞“兩個提高”,即提高農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放心農資覆蓋率;著力“兩個提升”,即提升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兩個確?!?,即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確保禁令貫徹落實,通過整治,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識假、辯假能力和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經濟秩序進一步改善。

三、整治內容

查看全文

整治農資工作方案

為推進全市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根據省農委《2008年全省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市2008年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全市農資專項整治工作繼續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原則,以強化源頭治理、長效機制建設和提高監管能力為重點,切實加強農資專項整治基礎建設。結合6項農藥管理新規定和新的肥料管理法律法規的施行,積極開展“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年”活動,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制,推動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規范化,加強農資使用環節監管,大力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和農業執法隊伍建設。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著力構建農資監管長效機制,推動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

(二)工作目標。通過全市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使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示范效應逐步發揮,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并逐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程度進一步上升。通過開展“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年”活動,使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農機及零配件、水產苗種等主要農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放心優質農資覆蓋率顯著提高;農業部門農資監管執法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市場準入,加強農資生產經營主體清理整頓。要嚴格依據有關農業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加強許可后的監督,把好農資市場準入關,強化農資產品的源頭監管。一是進一步依法開展農資生產經營主體清理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對轄區內種子、農藥、肥料、獸藥和飼料生產經營主體的清理整頓,對已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但群眾多次投訴、資質條件發生變化或存在違法行為和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或依法注銷、撤銷許可;對無照無證生產經營的單位、個人和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堅決予以取締。8月底,各縣(區)農業部門要將清理整頓情況報市農委。二是嚴格農資產品市場準入。對需要經過審定、審批或許可的農資產品,各級農業部門要嚴格執行有關條件、程序和標準,嚴禁降低標準或越權審定、審批、許可。堅持“誰許可、誰負責”的原則,強化許可機關的責任,加強許可后的監督。對進入本行政區域的農資產品的相關許可信息要進行認真審查,防止未取得行政許可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進入市場。同時,要督促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農資生產經營臺賬,實現農資產品可追溯管理。

查看全文

農資整治方案通知

為推進全市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根據省農委《2008年全省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市2008年農資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一)工作思路:全市農資專項整治工作繼續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原則,以強化源頭治理、長效機制建設和提高監管能力為重點,切實加強農資專項整治基礎建設。結合6項農藥管理新規定和新的肥料管理法律法規的施行,積極開展“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年”活動,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制,推動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規范化,加強農資使用環節監管,大力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和農業執法隊伍建設。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著力構建農資監管長效機制,推動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

(二)工作目標。通過全市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使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示范效應逐步發揮,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并逐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程度進一步上升。通過開展“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年”活動,使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農機及零配件、水產苗種等主要農資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放心優質農資覆蓋率顯著提高;農業部門農資監管執法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市場準入,加強農資生產經營主體清理整頓。要嚴格依據有關農業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文件的規定,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加強許可后的監督,把好農資市場準入關,強化農資產品的源頭監管。一是進一步依法開展農資生產經營主體清理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對轄區內種子、農藥、肥料、獸藥和飼料生產經營主體的清理整頓,對已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但群眾多次投訴、資質條件發生變化或存在違法行為和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或依法注銷、撤銷許可;對無照無證生產經營的單位、個人和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堅決予以取締。8月底,各縣(區)農業部門要將清理整頓情況報市農委。二是嚴格農資產品市場準入。對需要經過審定、審批或許可的農資產品,各級農業部門要嚴格執行有關條件、程序和標準,嚴禁降低標準或越權審定、審批、許可。堅持“誰許可、誰負責”的原則,強化許可機關的責任,加強許可后的監督。對進入本行政區域的農資產品的相關許可信息要進行認真審查,防止未取得行政許可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進入市場。同時,要督促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農資生產經營臺賬,實現農資產品可追溯管理。

查看全文

農資打假保春耕方案

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服務農村改革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是落實中央惠農政策,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重要手段。為了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有關農資打假會議精神,按照對農資市場監管及“服務三農”的工作要求,各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履職服務意識,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商品等各類違法行為,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持續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有效維護農村市場穩定,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凈化我縣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期,縣政府決定自2012年3月1日至4月20日在全縣開展春季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圍繞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充分發揮工商、農業、公安、質量技術監督、物價、供銷合作社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嚴把農資市場準入關,積極推進農資企業誠信經營,著力整頓農資市場經營秩序,以質量監管為核心,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坑農、損農、害農行為,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和建立完善農資市場長效監管機制,強化審批、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監管,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動宕昌經濟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及整治重點

(一)目標任務:以“打假、護農、規范市場”為目標,緊緊圍繞三個重點(即: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通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及時查處非法制售假劣違禁農資坑農害農案件。通過這次專項整治,使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得到嚴厲打擊,違規銷售和使用禁用農資產品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后果嚴重、影響惡劣的大案要案得到查處和曝光,使我縣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得到明顯好轉。

(二)整治重點

查看全文

農資打假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摘要:農資是農業中最為主要的投入品,因此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安全,也會影響到國家糧食和農產品的安全,最終與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加強農資打假工作,及時發現農資中的一些問題,重點抽查化肥、農藥以及農機等產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對偽劣產品進行治理,保證農資產品的質量,保持農產品的供給安全,維持農產品的生產質量。

關鍵詞: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資即農用物資,指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農業勞動對象、生產和物資條件進行改善的一些器械、農藥、種子和農膜等,對農業生產密切關系,并且直接影響產量?,F階段的農資檢查中發現,一些假冒偽類產品依然存在,農用器械也存在一些質量不到位的情況,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工作,保證農資產品的質量,維持平衡的農業供給,減少因農資質量問題造成的農業損失。本文對開展農資打假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分析,詳細內容如下:

1農資打假工作概述

農資打假在農業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開展該工作之前需要制定科學的工作思路,并確定工作目標。1.1農資打假工作思路。農資打假工作在國家各項政策中均有提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進行具體規劃,對于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安全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打假的過程中需要以上述思想作為指導,采用標本兼治的原則,將預防和治理進行結合,深入開展打假專項治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推進,堅決查處農資中的不合格產品,提升監督抽查質量,一旦發生違法案件,嚴肅處理,并建立信用長效機制,建立規范的農資市場。1.2農資打假工作目標。農資打假的首要目標是減少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減少農業生產的損失,降低農資產品引發的損傷。其次,對出現的重大安全事件,需進行及時的查處,進一步規范抽查的力度和懲罰力度,對于發生的案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處理,提升法律意識;最后,積極擴大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覆蓋面積,由政府出面,將一些安全農資產品送至農民手中,并且建立安全高效的農資監督機制,將農民納入至監督的過程中,維持良好的農資市場秩序,提升農民對農資服務的滿意度。

2農資打假工作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

查看全文

農資打假護農工作辦法

為貫徹落實2012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省農資打假保春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2012]10號)精神,切實加強農資打假和市場監管工作,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維護農民群眾利益,確保全區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及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堅持“五個結合”,即宣傳引導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突出重點和整體推進相結合,集中整治和日常執法監督相結合,打假與扶優相結合,農業部門主動出擊與相關部門整體聯動相結合,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活動。通過開展“送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提高優質農資產品市場覆蓋率;引導建立新型農資產銷機制,開展農資經營誠信建設,推進誠信經營,促進農資市場秩序持續穩定好轉,確保全區不發生因假劣農資引發的重大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違法生產經營假劣農資發案率繼續下降,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監督檢查率達到100%,主要農資產品抽檢率達到100%,假劣農資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二、具體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區農資打假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在農資打假工作中的導向和監督作用,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宣傳欄、公告等多種媒體,采取印發明白紙、宣傳單、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加大農資打假工作宣傳力度。一要大力宣傳農資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讓農業法律法規精神深入人心。二要廣泛宣傳省、市推介的農作物主推品種、農資主導品種、優質農機器械,提高優質農資市場占有率。三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曝光一批典型假劣農資案件,在社會上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增強農資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四要深入宣傳農資辨假識劣知識和農資產品的基本使用知識,提高群眾的維權意識。五要廣泛宣傳禁限用農資知識和農藥、獸藥安全間隔期制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加強農資生產流通市場監管。一要加強農資市場主體清查,規范農資經營許可制度。農資經營活動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農資經營許可制度。各有關單位要組織力量清查轄區內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健全農資生產經營主體檔案,要嚴厲打擊和取締無證經營,督促廣大農資生產者、經營者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生產、經營條件,促進全區農資市場逐步走向規范。今年要重點檢查群眾多次投訴的企業,批發大戶的農資者,分銷單位或個人,以及邊遠地帶的農資經營者。對已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但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已不具備資質的或存在違法行為和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的,要依法注銷或撤銷行政許可;對證照不全的單位、個人和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堅決予以取締。二要加強農資質量抽檢,嚴把市場準入關。要加強農資產品質量抽檢工作,特別要加強農作物種子的抽樣檢測,把好農資產品市場準入關。凡抽檢不達標的種子、農藥、化肥、獸藥、疫苗、飼料及水產苗種等農資產品,一是立案查處,予以查封和處罰;二是將抽檢不合格的農資產品在農資經營大市場張貼公告;三是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曝光,引導廣大農民正確選購放心農資。要逐步建立健全農資生產環節與流通環節的質量監測制度和執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組織實施農資質量年度抽檢計劃,實行定期定點例行監測和動態監測相結合,將群眾反映較多、問題較突出的區域、市場、產品和企業納入重點監測范圍。要加強農資市場調查,了解和掌握農資產品的市場分布、質量優劣、價格波動、銷售動態和服務狀況,對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產品、重點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定點、定期進行例行監測和動態監測,監測結果和處理意見要依法、公開通報,及時預警,防止不合格農資產品流入農業生產領域,盡可能消除農資質量的安全隱患,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杜絕重大農資事故、案件的發生,確保全區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