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市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14:54: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資市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資市場自查小結
確?!叭r”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以來,市各級工商機關認真開展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為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的利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和嚴重坑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加強肥料農資商品質量監測和完善肥料農資市場監管,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和農民利益。現將我局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職責到位
市各級工商部門都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的領導。將肥料農藥監管和農民群眾利益擺到重要高度;大力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不合格和劣質肥料農資產品的查處和抽檢力度,嚴厲打擊不合格肥料農資和其它擾亂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法行為,堅決把不合格肥料農資產品清除出農資市場,切實維護好和實現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農藥市場監管。
以便跟蹤服務和監督管理。二是嚴格留樣備查制。解決時間跨度長,五嚴”一是嚴格農資經營戶備案制。凡從事農資經營的必須到工商部門登記備案。實物取證難、農民投訴難等問題,變事后查處為事先防范。三是嚴格落實“兩帳兩票一卡一書”責任制。與經營戶簽訂責任書,督促其建立健全“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四是嚴格“四定”監管責任制即定人、定崗、定片區、定責任)五是嚴查八種違法行為。嚴查生產、銷售甲胺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國家禁用的高毒農藥行為;嚴查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有關部門審定或批準生產、銷售農資商品行為;嚴查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商品行為;嚴查虛假標識、標識不清、商標侵權行為;嚴查利用對產地、質量、商標虛假標示等手段,冒充進口化肥行為;嚴查制作、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具等虛假農資廣告行為;嚴查利用境外虛假登記的企業名稱,以委托加工、授權使用、監制等名義加工生產“傍名牌”產品行為;嚴查農資經營中的商業賄賂行為。
結合當地實際,龍馬潭區工商局依據國家總局第45號令《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制定了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實施方案》由于領導重視、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區農資監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農資市場重點物品調研報告
農業生產資料(簡稱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必須物資,是農村商品流通的重點物品。計劃經濟時期,農資商品的供應,受政府委托均由各級供銷社來承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資流通體制的改革,農資流通渠道進一步放開,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活動已不是傳統的“采購加供應”,農資市場出現了經營渠道紛雜,以農村供銷社為主渠道獨家主宰農資市場的局面,已成為歷史,演變成由農業服務部門、生產企業、個體等多頭經營的格局,其中尤以個體經營占據了市場的大壁河山。
一、農資市場的基本情況
*是*最大的建制區,有可耕地面積50余萬畝,糧食播種面積52萬畝,以小麥、玉米、水稻種植為主,大蒜、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為輔,另有10余萬畝經濟林。全區年用化肥總量約10萬余噸,種子2萬噸左右,農藥2000余噸。加之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和種養技術的推廣應用,農膜、架桿、噴霧器、澆灌器具等用量與日俱增,巨大的市場潛力帶動了農資商品的銷售火旺。一些個體經營戶紛紛加入到農資經營的行業中,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大大小小的農資經營戶至少200戶以上,幾乎覆蓋到了每個行政村,甚至有的村設有3—4個經銷點。農資市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模式已被打破,農資商品的流通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正朝著社會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二、農資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資市場發生的深刻變化,在給農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
1、農資經營主體不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管理條例農作物種子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已明確規定了農資經營主體的范圍,但一些經營單位和個體戶仍通過各種渠道,取得了農資經營資格或者游離于法律法規之外,價格上漲時,一起哄抬價格,價格下跌時,不見了蹤影。
農資市場綜治管理方案
建立責任制,此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從年6月7日開始至年3月底結束。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嚴格履行職責,制訂行動方案,明確責任人,并具體組織實施。
全面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鄭政辦明電〔〕55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我區農資市場秩序整頓和規范力度,為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明良好的市場環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6部委《關于印發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精神,堅持“全區統一領導、鎮辦屬地管理、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工作格局和“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原則。以加強源頭治理、市場整頓和長效機制建設為重點,集中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以落實責任制、加大宣傳和曝光力度、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和強化服務指導為手段,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促進農資打假與監管工作經?;?、規范化,使農資市場秩序得到凈化和規范,努力實現“十一五”期間農資市場整治和監管工作的良好開局。
二、工作目標
力爭使區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通過上下共同努力。放心農資覆蓋率顯著提高,農資市場準入機制不時完善,農資質量監控體系逐步健全,農資監管信息體系和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農資生產、經營單位質量平安意識和農民群眾維權能力進一步增強,農資市場監管執法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農資市場監管述職述廉
為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的利益,確?!叭r”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以來,我市各級工商機關認真開展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和嚴重坑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加強肥料農資商品質量監測和完善肥料農資市場監管,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和農民利益。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職責到位
切實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的領導,我市各級工商部門都高度重視,將肥料農藥監管和農民群眾利益擺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不合格和劣質肥料農資產品的查處和抽檢力度,嚴厲打擊不合格肥料農資和其它擾亂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法行為,堅決把不合格肥料農資產品清除出農資市場,切實維護好和實現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實行“五嚴”措施
“五嚴”。一是嚴格農資經營戶備案制。凡從事農資經營的,必須到工商部門登記備案,以便跟蹤服務和監督管理。二是嚴格留樣備查制。解決時間跨度長,實物取證難、農民投訴難等問題,變事后查處為事先防范。三是嚴格落實“兩帳兩票一卡一書”責任制。與經營戶簽訂責任書,督促其建立健全“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四是嚴格“四定”監管責任制(即定人、定崗、定片區、定責任)。五是嚴查八種違法行為。嚴查生產、銷售甲胺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國家禁用的高毒農藥行為;嚴查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有關部門審定或批準生產、銷售農資商品行為;嚴查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商品行為;嚴查虛假標識、標識不清、商標侵權行為;嚴查利用對產地、質量、商標虛假標示等手段,冒充進口化肥行為;嚴查制作、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具等虛假農資廣告行為;嚴查利用境外虛假登記的企業名稱,以委托加工、授權使用、監制等名義加工生產“傍名牌”產品行為;嚴查農資經營中的商業賄賂行為。
區工商局依據國家總局第45號令《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實施方案》。由于領導重視、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區農資監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農資市場調研情況報告
為全面掌握全市農資市場情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更好地為農民服務,市供銷社于二0一三年三月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市場供應貨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總需求量120884噸,可供應總量121971噸。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噸,可供應量60360噸;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應量28004.2;鉀肥需求量9868,可供應量12202.2;復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應量21405。全市市場化肥可供應貨源充足。
(二)農資質量整體較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市政府的強力領導下,農委、質監、科技、供銷社等部門持續開展農資打假活動,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在銷售旺季進行抽樣檢測,不斷增加抽樣的覆蓋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進貨、銷售臺賬,從正規渠道進貨,提供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證書、產品檢驗報告,保證產品三證齊全(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
(三)農資經營網絡日趨完善,群眾購肥方便。近年來,供銷社積極推動“新網工程”建設,全市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運行中的農資配送中心5個,連鎖經營店234個,75%以上的村有農資店或加盟的農資連鎖經營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經營店配備了送肥下鄉專用車輛,送肥進村,農民購肥方便。
(四)經營主體較多,供銷社優勢突出。隨著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類型農資經營網點619家,其中供銷社網點292家,農業“三站”網點37家,個體工商戶290家。龍頭企業主要是供銷社系統的輝隆集團分公司、東升農資有限公司、東農農資有限公司等;供銷社各類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占市場份51.4%,其中化肥經營市場份額達到65.1%,超出全市市場份額的一半以
農資市場平穩農民春耕
根據國家發改委統一部署,我省各級價格成本調查隊于3月下旬深入39個縣(市、區)351戶農民家庭進行了農資購買情況調查。調查表明:今年我省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市場供應充足;大部分農資價格略低于上年同期(種籽除外),相當多的農戶持幣觀望。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351戶農民家庭,勞動力883人,總耕地面積2613.8畝,預計總播種面積4081.9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447.5畝;每位勞動力承擔耕作面積4.62畝,較上年3.55畝增加了1.07畝;復種指數由上年的1.61降低為1.56,下降0.05個百分點;糧食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比率84.46%,較上年的75.88增長8.58個百分點,可見由于種植習慣和農村勞動力向其他產業轉移,糧食生產仍然是農民種植的首選。從調查情況來看,1—3月份化肥已購買數量為戶均276.6公斤,占全年預計購買量的31.26%,目前,有的農戶認為去年下半年化肥價格上漲較多,春耕時節政府對農資市場監控嚴格,品質和價格都能有保障,在資金許可的情況下基本備齊全年或大半年所需的化肥;也有相當多的農戶在持幣觀望,除購買少部分種子、化肥外,大部分化肥等農資預計在“清明”節后至“五一”節前購買。
二、農資購買情況
據調查資料表明,農戶預計化肥購買量增加,支出增加。
化肥用量本年度戶均預計購買884.6公斤,比上年844.1公斤增長4.80%;支出金額1206.6元,比上年1175.0元增長了2.69%,其中1-3月已經購買276.5公斤,支出現金392.8元;1-3月已經購買的化肥數量占全年預計購買量的31.26%,較上年28.44%增加2.82個百分點。一年之計在于春,從目前農戶已購買的化肥量可看出,今年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如石城縣調查戶1-3月,戶均購入化肥918.9公斤,占全年預計購買量的66.32%,較上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雖然去年糧食市場價格低于2004年,但是國家適時啟動最低收購價預警機制,實實在在的保護了農民的利益,激發了農民農業生產熱情。
農資市場監管調研報告
“三農”問題始終是我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事關深化改革的大局。農資商品質量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抓好農資市場監管是工商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紅盾護農”行動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的職能所在。我局對從去年開始至今,對農資市場監管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縣農資市場現狀
共有農資經營戶217戶,其中,按經營品種分:種子經營戶51戶、化肥經營戶63戶、農藥經營戶84戶、農膜經營戶19戶;按經營類別分:企業127戶、個體戶90戶。
二、農村農資市場及監管工作中的問題
1.農資經營行為“亂”。主要是進貨渠道亂、價格亂、品種亂、管理亂,無序競爭的現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經營戶,在農資銷售旺季時經銷農資,多以雜貨店、百貨店的形式出現。極少數經營戶對食品、服裝、化肥、農藥等混和經營,未能嚴格分開,危及食品安全與生命健康,存在著二次污染的可能。
2.農資經營主體“弱”。調查發現,農資市場經營主體有三種類型,一是個體工商戶,這是當前農資市場經營的主要力量;二是農技人員自己承包經營,有一定的技術服務水平;三是原供銷社解體后,原職工個人經營。多數農資經營主體實力較弱,一旦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無賠償能力。
農資市場供應情況的報告
一、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形勢
今年,我市農業生產資料市場貨源充裕,數量充足,品種齊全,價格穩中有降。由于國家在政策上的傾斜和照顧,國內化肥生產廠家和化肥主產區生產形勢正常,有些廠家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只要資金充足,各品種訂貨沒有問題。從價格上看,目前我市尿素到長價格每噸為1720元,美國進口嘉吉二按為2800元,復合肥45%含量為1950元,比去年同期的1780元、2900元和2150元分別下降了3.77%、3.44%和9.3%,總體降幅在5%左右。從今年化肥數量和價格上看,化肥市場形勢好于去年,可以保證我市農業生產用肥的需要。
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情況
今年全市各級供銷社,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認真搞好農業生產資料市場供應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維護農民切身利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把搞好農資供應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積極發揮供銷社農資經銷網絡對農業生產、農業需求的引導和牽動作用,克服了效益下滑,資金緊張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在銀行化肥信貸資金控制比較嚴格的情況下,積極進行工作,通過職工集資,合作經營,總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截止目前,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工組織職工集資達900多萬元,積極組織商品貨源,安排市場。全市各級供銷社和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從發揮農資經營主體地位入手,堅持從農業生產需要、滿足和保證化肥供應出發,堅持規范化經營,講信譽,講質量,嚴把商品質量關,與農民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合作關系和良好的企業信譽,在規范農資供應經營行為方面,實行從嚴要求,堅持高質量,高標準,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堅持從國家大型企業,生產名牌產品的廠家組織貨源,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做到質可靠,組織高.效優質深受農民歡迎的化肥,確保農業生產萬無一失。二是與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密切配合,在訂貨和入庫之前,都進行采樣,積極報檢,對各項指標都達標的,才組織批量進貨,決不允許不達標的產品入庫。三是在供應工作中實行承諾制,對在供應中化肥出現質量問題時,實行包退,包換,包賠損失,讓農民放心,通過實施農資供應放心工程,穩定了農資公司的銷售網絡,較好地發揮了各級農資公司在化肥供應中的經營主體作用。四是全市各級農次公司結合今年化肥供應時間集中的問題,全面規劃,實施優質服務工程。供應期間實行網點下擺,延長營業時間,全面開展送貨上門、電話預約等服務。目前,全市各級供銷社農資公司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責任,落實了工作借施,形成了工作合力,確保全市供銷社系統農資供應工作的經營秩序。從市生產資料公司情況看,目前已組織各種化肥入庫2.6萬實物噸,其中:尿素2460噸,復合肥18310噸,二按2460噸,入庫總量略高于上年。公務員之家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金緊張。目前,全市各級農資經營公司資金嚴重短缺,當前銀行已全部停貸,僅靠企業自籌資金很難保證貨源的組織,進貨數量明顯減少,農資公司經營主體地位相對削弱。
農資市場管治規章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農資市場管理,保護農民合法利益,促進農業健康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農藥管理條例》、《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全縣農資生產、經營市場管理。
本辦法所稱農資是指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農用物資。
第三條本行政區域內從事農資生產、經營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農資生產經營者),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是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全縣農資市場進行監管。農業部門負責種子的生產、經營監管,登記肥料和農藥的經營監管;工商部門負責農藥和大化肥的經營監管;質監部門負責農藥和肥料的生產監管。
公安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監督管理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嚴厲查處暴力抗法事件。
副市長在農資市場整治安排會講話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切實把農資市場整治工作擺在階段性工作首位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市糧食產量連續兩年保持在80萬噸的階段水平,作物品種結構不斷優化,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農民增收致富步伐進一步加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產量力爭突破80萬噸”的目標,其主要內容是以三項重大農業技術補貼為基礎,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加大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管力度,保證農民生產資料安全,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推廣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實現糧食的穩產高產。為此,我們必須以防范和化解農業生產資料風險為前提和基礎,確保農民購買放心安全農資產品。
當前,我們的農業生產仍然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國家提出“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基礎是穩定面積,重點是提高單產,關鍵是要依靠科技,核心是抗災減災”??篂臏p災根本目的就是要全力防范各類農事生產活動風險。防范風險最重要關口即要全力做好農資市場整治工作,確保在無極特殊的自然災害條件下,我們靠天吃飯的模式不會受到較大的沖擊。我們現在必須要把防范農事風險放在工作擺在階段性工作的首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全力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確保糧食穩產高產。
二、提高認識,高質量、高標準啟動農資市場整治工作
農資市場整治工作要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既要抓好農資市場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加強對共性問題的管理。目前我市農資市場監管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農資市場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農資產品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假劣農資產品還在流入市場,非法制售假劣農資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因此,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和各鄉鎮街區對于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采取超常規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