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16:55: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秦皇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秦皇島生態城市發展策略
1秦皇島市生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1.1生態環境問題
處于沿海位置的秦皇島,濱海濕地面積逐漸萎縮;污水的排放,使局部河流污染較為嚴重,水體出現了富營養化的現象;城市供熱和工業生產排放的SO2和可吸入廢棄物等對大氣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1.2環境基礎設施問題
城市生態環境與農村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秦皇島生態城市的建設,不能忽略對農村的建設。但是對于農村而言,相關生態建設的基礎設施,比如:公共廁所、集中供熱、廢棄物的處置等設施建設還不健全,農村的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整體提升。
1.3產業結構問題
秦皇島商業能源低碳化研討
秦皇島市商業能源消耗碳排放計算結果分析
秦皇島市商業行業能源消費CO2排放量由2001年的75947t增加到2010年的498982t,平均年增23.27%,同期秦皇島市商業行業產值由36億元增加到102億元。商業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超市和賣場的數量明顯增加,國際零售商也逐漸進駐,改變了全部是本地零售商的局面。隨著競爭的加劇、消費者要求的提高、商業經營條件的逐步改善,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造成運輸過程中大量的資源浪費,加劇了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是單位產值或單位GDP碳排放的度量。碳排放強度可以反映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氣候變化貢獻的大小,碳排放強度下降率可反映能源利用和相應碳排放的經濟效益提高程度。影響碳排放強度的因素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經濟增長方式、能源結構以及產業結構等。秦皇島屬中小城市,節能減排技術水平落后,以物流業為例,中國交通運輸工具的綜合能源利用水平大約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40%[1],還存在很大的調整空間。從表2可看出秦皇島近10年的商業碳排放強度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2010年的碳排放強度是2007年的2.15倍,說明盡管商業低碳化是大勢所趨,但是具體層面還面臨很多障礙和阻力。碳排放強度和一次能源結構也有密切關系。產生同樣的能量,煤炭類釋放的CO2最多,石油類次之,天然氣類最少。秦皇島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由于獲得的便利性,煤炭便成為了秦皇島市的主要能源類型。這些年秦皇島市電力基本是煤電,熱力也全部由煤炭生產。秦皇島市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比例在85%左右徘徊,而同期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比例中國平均不到70%。據統計,秦皇島市屬于旅游型中小城市,游客購買力約占零售業產值的30%~40%。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首先會直接影響商業企業的經營和盈利水平,環保、低碳等因素并不能顯著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價格因素仍占據主導地位。目前階段商業企業推行低碳發展模式會增加商業企業的成本壓力,最終反映在商品價格上,是中小型商業企業推行低碳發展模式的首要障礙,而秦皇島市商業行業主要是中小企業。其次,商業企業要實行低碳化經營,就要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但由于節能改造的投入往往較大,一般來說中等程度零售業收回低碳化改造成本需要2~3年,餐飲飯店業需要5~6年,大部分秦皇島商業企業規模偏小,利潤率本就不高,致使其在低碳化進程方面說的多,做的少,進展緩慢,大部分商家處于觀望狀態。再次,低碳發展模式的經濟效益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使推行低碳發展模式的商業企業成本回收期延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低碳商業的發展[2]。
秦皇島市商業低碳化對策建議
秦皇島市商業低碳發展模式仍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諸多限制因素,低碳商業遠沒有形成規模,低碳商業發展任重而道遠。隨著秦皇島旅游立市戰略的確立,未來旅游業發展會極大地促進商業的發展,但要實現商業行業的碳排放總量不現實,只能通過降低碳排放強度來實現相對減排,降低碳排放強度勢必會成為未來商業企業發展的重點,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因此,秦皇島市商業行業要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引導相結合,遵循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確定商業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發揮政府在規劃、政策方面的導向作用,為商業企業低碳化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商業企業是發展低碳商業的主體。商業產業自身的節能降耗問題是實現低碳化發展的首要因素。商業企業生產經營的低碳化能推動企業產品所在供應鏈的綠色化和低碳化,從而引導消費者消費方式的綠色化和低碳化,進而推動整個商業體系的低碳化[3]。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重已經達到22%~25%的水平,北方地區的采暖能耗超過了當地社會總能耗的40%,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約為同緯度國家的2~3倍。在今后若干年秦皇島市商業會繼續強勁發展,很多商業企業面臨著擴張,此時要做好企業經營網點規劃,做好主要營銷場地、倉儲、生產加工用房等商用建筑的設計和施工。運用空心保溫磚、隔熱板、隔熱涂料、保溫玻璃等建筑材料,提高商業用房的保溫效率;在商業用房推廣利用自然能源,可建設天窗或其他自然采光構造,合理設計商用房的通風和排風裝置,利用自然風調節室內溫度,減少照明和空調的用電消耗。對于老的商用建筑,要作好低碳化改造。老建筑建筑節能改造潛力巨大,日本和德國作了較為系統的研究與實踐,低碳建筑的建設與改造盡管需要增加5%~10%的投資,但可減少40%的碳排放。制定和規范貫穿商業企業生產經營所有環節的計劃和標準,將低碳模式融入其中并且制度化、標準化。諸如空調使用規范、照明使用規范、冷熱水使用規范、冷柜使用規范等。整合現有商業資源,實現資源高效利用。通過優化貨物配送體系提高貨運車輛使用效率,制定科學的商品流轉運輸線路,降低物流中碳的排放,并應用熱電聯產、光伏技術以及地源熱泵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地面輻射采暖和太陽能等新能源和新技術。推行綠色包裝,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注重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和再加工。突出企業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發揮商業企業對生產的引導作用,鼓勵和加大對自身節能、生產過程節能、原材料和包裝節能商品的宣傳和營銷力度。結合秦皇島旅游立市戰略,提升產品的文化含量,增加商業產值,從而降低碳排放強度。商業企業對生產領域的碳減排并不能直接控制,只能依靠其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和渠道控制力,鼓勵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碳排放。所以商業運作中的采購低碳化可以減少環境問題產生,對于商業產品環保型的設計、包裝及安全的性能,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符合國際國內認證的予以優先考慮。因此采購低碳化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商業企業和整個供應鏈的環境績效。而商業企業采購低碳化有效實施的關鍵環節就是供應商的選擇,這也是采購企業提高環境績效的基礎[4]。堅持商業網點布局總體結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注重大型商業網點與中小型商業網點、新建設施與調整改造設施、集中布局與分散布局相協調。對超市按照“控制總量、規劃增量、調整存量、優化質量”的思路進行布局,對現有傳統百貨店進行升級、改造,加強對內對外合作,細化經營定位,調整經營結構。積極引導各級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和社區餐飲網點的布局和建設,進一步鼓勵餐飲網點的集中布局。培育新興物流鏈,構建市域配送網絡,統籌城鄉物流配送鏈,提高商品配送效率和覆蓋面,切實解決中小商業企業采購的問題,以“園區—中心—配送網點”模式,依托骨干企業,重點規劃建設秦皇島臨港物流園區、山海關臨港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以秦皇島港轉型為突破口,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物流。通過產業政策,鼓勵商業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規模化程度,改善經營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落后能源綜合利用技術的客觀存在和先進技術的缺失,勢必會增加低碳商業發展的投入成本。通過低碳技術創新實現商業低碳化發展的微觀基礎,是商業實現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途徑之一。建立和完善對低碳技術的激勵性制度,促進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示范、推廣與市場的培育,積極推進商業節能技術服務產業化發展[5],給予流通領域更多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支持,對商業發展過程中節約能源、降低能耗的行為予以激勵。在充分尊重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借助適當的行政手段削弱市場機制的內在缺陷,對低碳發展模式在商業領域的推廣和應用進行引導干預,促進低碳商業快速發展。要把低碳減排作為約束條件列入商業建設項目審批的主要內容,力求在設計中更多地采用低碳化技術,尤其是大中型超市和物流系統建設。商會和行業協會可根據商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低碳商業的發展需要,制定行業標準或規范,并通過自身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來確保相關的標準或規范得到有效實施。目前中小型商業企業是秦皇島市商業的主力軍,低碳商業發展程度離不開他們的改造升級,而資金或者改造成本是其瓶頸,加大市級財政資金引導力度,設立低碳商業發展資金,通過貸款貼息、財政補助等方式,對企業進行設備更新、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等行為給予支持或補償,激勵企業推進低碳經濟和低碳發展。通過多種途徑向公眾宣傳、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增強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和刺激消費者進行低碳消費。
本文作者:王連龍工作單位: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
秦皇島經濟的利用與提議
一、秦皇島現有的經濟資源概況
經濟資源主要是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所謂自然資源,是指在—定時間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和;人力資源指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所需要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信息資源可被理解為用以指引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載信物質或載信能量。
秦皇島距首都北京281公里,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東與遼寧省接壤,西與唐山市毗鄰。秦皇島市分海港、山海關、北戴河三區,依燕山余脈,襟懷渤海。秦皇島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重要的出???。秦皇島市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的旅游勝地和國家機關暑期辦公地,被稱為中國的“夏都”。
秦皇島的經濟資源中以自然資源尤為突出:秦皇島境內發現各類礦產56種,其中煤炭、黃金、鐵、銅、鋅、鋁石、石灰巖、花崗巖、大理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儲量可觀。秦皇島市森林覆蓋率達34.45%,昌黎、青龍兩縣和山海關區分別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葡萄之鄉”、“中國蘋果之鄉”和“中國大櫻桃之鄉”的稱號秦皇島山區屬燕山山脈東段。山區植被完好,有廣闊林區。主要樹種有油松、華北落葉松、側柏、櫟樹、山楊等40余種。纖維類140余種,主要有南蛇藤、羅布麻、白茅、蘆葦、桑、紫穗槐、怪柳、杞柳、椴樹等。釀造類90多種。主要有栓皮櫟、麻櫟、蒙古櫟、遼東櫟、櫬、毛榛等。油脂類100多種。主要有胡桃、野皂莢、黃連術、山椒、山杏、君遷子等。芳香。秦皇島海區地處渤海西部,遼東灣兩翼。海岸線東起山海關金絲河口,西止昌黎縣灤河口,總長162.7公里。所轄海區20米等深線以內總面積2114平方公里,盛產對蝦、海參、海蜇、螃蟹等海產品。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總量749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截至2009年底,秦皇島戶籍總人口287.24萬人。秦皇島市有各類學校1168所,其中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14所國家或省重點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8萬多人。
二、秦皇島利用經濟資源的現狀
目前。秦皇島主要利用經濟資源中的自然資源作為支撐發展旅游業。其旅游業的發展主要在濱海帶上。有老龍頭、第一關、姜女廟、秦皇求仙人海處、海上運動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動物園、鴿子窩、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別墅、聯峰山、滑沙場以及眾多的濱海浴場和各類主題公園等。但對山區旅游的開發比較緩慢,雖然開發出一些山區旅游線路。但只是吸引本地游客,并未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游玩。
秦皇島旅游業網絡營銷策略研究
摘要:秦皇島市作為旅游熱門城市,發展旅游業對城市構建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旅游產業發展十分迅速,伴隨著旅游業自身的創新和變更,加之消費者觀念的不斷升級,旅游業網絡營銷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本文通過對秦皇島市旅游業與互聯網產業的結合情況進行研究,進一步探索秦皇島市旅游業網絡營銷的方法與對策,針對發現的系列問題探討解決措施。
關鍵詞:網絡營銷;互聯網;旅游業;秦皇島市
1、秦皇島市旅游業發展現狀
秦皇島作為國際知名的旅游城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扎實的旅游產業基礎。秦皇島應該完善旅游業規劃的頂層設計,制定“互聯網+”的整合戰略,深入貫徹落實到縣區之中,同時,應該以大數據的建立與應用為抓手,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網絡營銷,以點帶面實現全市智能旅游縱深發展,推動景區的完善。旅游業作為秦皇島市的支柱的產業,對秦皇島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日,將互聯網與旅游業有效結合是網絡營銷的當務之急。身處京津冀一體化的秦皇島具有發展智慧旅游的巨大優勢,利用其政策、區位、旅游資源的優勢,可以為景區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創造巨大的核心競爭力。秦皇島市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秦皇島旅游網絡營銷模式勢在必行。秦皇島自身具有許多旅游優勢:首先,秦皇島旅游景點眾多,景區資源豐富。海洋、森林、長城交相輝映,自然資源與人文底蘊相互結合。其次,秦皇島旅游景區的人流量十分可觀。豐富的旅游資源不僅吸引著華北、東北的消費者慕名而來,更有來自俄羅斯和國外的游客。第三,秦皇島有著許多海水浴場,是夏日放松的不二選擇。這些浴場有的得到了商業化開發,有的還處于較為原始的狀態,無論是哪種狀態的浴場,均能夠讓游客體驗濱海的特色。第四,秦皇島是我國著名的避暑與療養圣地,著名的北戴河和南戴河為顧客提供了獨一無二的休閑療養場所[1]。
2、旅游網絡營銷概述
2.1旅游網絡營銷含義。對于傳統的營銷模式而言,網絡營銷是一種新型便捷的銷售模式,是指運用互聯網技術,憑借互聯網優勢,通過線上帶動線下實現產品的交易,實現產品營銷,進一步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將網絡技術與營銷手段緊密結合在一起。隨著網絡技術的使用,旅游業不僅大大節省了商品的流通、交易時間,也節約了各種人力、配給成本,十分暢通便利。除此之外,該種模式也使顧客大大增強了自主性與選擇性,消費者具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進行出游,使旅游活動與顧客不再遙遠,隨時隨地出游。2.2旅游網絡營銷的特征。2.2.1消費者的消費主觀性。傳統旅游業的特征呈現出產品更新換代慢,信息閉塞的特點,正因為如此,一些旅行社利用這一特點夸大其詞,利用不切實際的廣告欺騙了消費者,導致很多顧客到景區參觀時,并沒有獲得良好的旅行體驗,但是旅游網絡營銷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現如今許多消費者在確定旅游目的地時都會拿出手機,通過相關APP去查詢諸如景點天氣、景點門票、景點酒店信息等特征,或者通過一些旅游網站和旅游論壇來了解景區信息。這就使人們從之前被動的接受旅游服務轉變成自主尋找信息,在網上查詢使消費者有很大主觀性和操作空間。在提升旅游體驗的同時,也大量的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提升了效率。2.2.2旅游消費的個人化。與傳統旅游相比網絡旅游營銷更加的個性化。例如當我們參觀秦皇島山海關,可以先通過互聯網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人物,使我們不僅了解了景區外表,更對蘊藏其中的文化有了了解,如今很多景點都提供了二維碼服務,只要通過微信掃一掃來掃取二維碼,就會收到網絡講解,十分方便。除此之外,消費者也能自由選擇景點,自由支配時間,自由去往目的地,消費者更能注重個人的享受。2.2.3旅游消費的自由化。在線旅游的最大特點是它是自由定義的,不受其他人或空間的束縛?;ヂ摼W的飛速發展減少了人們之間的時間和距離。例如,如果游客去一個目的地的景點并且想拿出手機直接預訂機票,那么他們就可以離開并直接前往世界上任何國家。這是在線旅游為人們提供的最大便利。甚至可以訪問實際上無法通過網絡訪問的地方。當前,許多游客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自己的空閑時間計劃旅行,這進一步提升了自由度和選擇性。
秦皇島智慧鄉村旅游發展思路
摘要:在物聯網、AI等高新科技快速發展的5G時代,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應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這也推動了智慧鄉村旅游的發展。本文以秦皇島鄉村旅游為研究對象,探討5G背景下智慧鄉村旅游的發展思路,提出智慧鄉村旅游的發展途徑及模式,以期促進秦皇島鄉村旅游轉型、升級,進而實現秦皇島鄉村旅游振興,繁榮地區經濟。
關鍵詞:5G;秦皇島;智慧化;鄉村旅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科學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影響著傳統旅游業的發展方向。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智慧旅游”則是通過AI智能和物聯網結合的手段,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新型旅游形式?!爸腔刍币殉蔀槁糜螛I與高新技術相互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文旅行業信息化建設將步入大數據時代?!爸腔勐糜巍钡呐d起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推進了傳統鄉村旅游向智能化轉型,升級成為智慧型鄉村旅游的全新旅游服務模式。秦皇島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近京津,接遼沈,依山面海,擁有得天獨厚的區域位置和海洋、林業、礦產等諸多旅游資源,是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之一、低碳城市試點之一。在發展休閑旅游、生態旅游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結構,重點打造了秦皇島葡萄文化觀光體驗區、山海關大櫻桃觀光體驗區、北戴河西古城村觀光體驗區、青龍滿族自治縣花果山觀光體驗村、盧龍柳河山谷片區等,為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將傳統鄉村活動形式與智慧旅游相互融合,有利于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實現鄉村振興。
1秦皇島智慧鄉村旅游的發展思路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秦皇島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先后打造了“美麗鄉村”“七彩青龍”,承辦了“河北省旅發大會”,形成了集休閑、觀光、娛樂、體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游體驗游活動品牌。秦皇島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在“食”方面有著本土特色的青龍老豆腐、董家口烤全羊、盧龍蜜汁紅薯等鄉土菜肴,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種形式的農家樂;“住”方面有北戴河藝術村落特色民宿、鄉村特色酒店;“游”方面有特色小鎮精品線路、石門寨蟠桃峪景觀名村等;“娛”方面可體驗高空攀巖、花果采摘種植、野外拓展團建等活動。結合地方特色已發展成為春天看花、夏天漂流、秋天采摘、冬天滑雪的綜合型鄉村旅游業態,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秦皇島旅游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G的到來,使消費者在旅游服務和旅游體驗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發展傳統鄉村旅游過程中,出現了旅游體驗活動較少、服務效率較低、對外信息傳播力不足、服務質量參差不一和淡旺季明顯等情況。如何將鄉村旅游與智能化合理融合是發展鄉村旅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在傳統鄉村旅游的基礎上順應時代需要,利用智能化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鄉村旅游資源的深入挖掘及體驗,促進“鄉村旅游+5G”的融合發展,豐富鄉村旅游服務內容,整合資源,發展集休閑、度假、游覽、購物于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鄉村旅游向智慧化轉型,使之發展成為符合大眾需求的新型智慧鄉村旅游,智慧鄉村將引領區域經濟成為新型的旅游業態。
2秦皇島智慧鄉村旅游實現路徑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化探索
[提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開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經濟體,在城市國際化建設中起著率先垂范的作用?;钣靡延械膰H化經驗,全方位、多角度、上下一心,官民一體,國內外同時發力,繼續大力提升其國際化水平,對秦皇島國際化城市建設是不無裨益的。
關鍵詞: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化;路徑探索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QETDZ)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先后獲得“中國創造力開發區、跨國公司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最具發展潛力園區、全國投資環境40佳、中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河北省經濟發展先進開發區、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型開發區”等榮譽稱號,是我國高端人才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是首批國際級經濟技術開發區,ISO14000國家示范區。開發區的國際化是秦皇島市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開發區的國際化之路對秦皇島市的國際化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秦皇島國際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秦皇島經濟開發區的國際化建設是秦皇島國際化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秦皇島國際化城市建設進程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特色的經濟性特區作為經濟國際化的主要載體,借助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和利用良好的基礎設施,不僅成為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重要基地,而且還通過先行一步的實踐展示了經濟國際化的規范與效果,通過與周邊地區的配套協作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2017年,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8億元,同比增長8.0%,占全市18.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12億元,增長8.3%,占全市4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6.27億元,增長16.8%,占全市22.5%;實際利用外資3.85億美元,增長71.4%,占全市37.6%;完成進出口總額35.54億美元,增長13.5%,占全市71.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56億元,增長10.8%,占全市17.3%,發揮著“窗口、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成為秦皇島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二)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外商投資興業的最佳場所,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國際化建設經驗,溢出效應值得期待。秦皇島開發區以其獨特優勢,成為中外客商的投資熱點,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已經在秦皇島開發區內投資置業。美國通用電氣、聯合技術、ADM和韓國LG、POSCO、日本旭硝子、新加坡豐益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信、中糧、中石油、中船重工、中航工業、中國兵裝、中興通訊、哈電等眾多國際、國內知名公司,相繼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建成了世界最大汽車鋁制零部件基地、中國第二大汽車玻璃生產基地、重要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和北方最大糧油食品加工基地。打造了中國首家數據產業基地,建成了國內最大節能鹵素燈生產基地、最大煙霧抑塵裝置生產基地、重要的清潔能源裝備生產基地,打造了享譽內外的產業品牌。節能環保、數據產業、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特色產業正在崛起。入駐秦皇島開發區的國內外跨國企業不僅給秦皇島帶來了資本、技術、人才,更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和國際化經營經驗。這些跨國公司的入駐及其他們的國際化經營,不僅能大大推動本開發區的國際化建設,而且必將給秦皇島港、北戴河新區、北戴河機場及臨空經濟區、周邊縣域的國際化建設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其溢出效應值得期待。
二、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化路徑探索
旅游英語教學與秦皇島經濟發展關系
一、概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影響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培養和區域經濟相結合并能服務于區域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高等職業教育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實行校企合作,施行實習基地建設;注重教師素質及隊伍結構,規劃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及管理,提高并健全教學質量。湖南省婁底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杜祥培說過:“地方高職院校的使命就是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首先,高職院校存在的價值就在于服務經濟發展;其次,高職院校發展的動力就是要服務地方經濟;第三,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標志就是能否很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由此可見,職業教育要立足于“服務現代化建設”,而高職教育具有高教性、職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務于所在區域是其重要的價值取向。因此,培養大批既掌握較高的旅游專業知識又具備較強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旅游英語人才成為各個旅游專業的共同目標,可見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對秦皇島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旅游英語實踐教學與秦皇島區域經濟發展協同互動
(一)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對秦市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健康有序地促進作用
要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首要的就是要改革實踐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核心,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尤顯重要,而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又是高職院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只有在實踐教學體系的成功構建下,高職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高職旅游英語的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專業技能的培養,教師要積極采取策略、調整教學設計、加大課外實踐、改革考試方案、優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在授課時,不僅傳授理論知識,更應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大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既是高職教育服務于社會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強勁動力。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是去旅游企業生產第一線,通常是從事旅行社管理、導游、英語翻譯及秘書、主題公園和風景區的管理等基層工作。一名合格的旅游業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相關工作經驗和高等教育學歷,因而我們要全力培養出具有一定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相當專業技能的應用性技術人才?,F代旅游產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在相關的旅游企業里,我們需要大量能從事實用技術的高級外語人才并且從事于一線服務管理、技術管理和服務經營的人才。在專業知識、能力及潛力上對于該類人才都要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在應用技術能力、教學內容和綜合素質培養方面都急需提升。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大力發展,旅游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國內游、出境游等都為高級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了優良的發展契機,因此在旅游英語高級人才培養方面,旅游英語教學擔負著時代重任,旅游英語發展的好壞直接制約著我市對外國際旅游的發展。目前就我市各大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教學而言,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配比等均能夠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提高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實踐性。以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根據秦皇島市要重點發展港口、旅游、臨港裝備制造業及北戴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戰略目標,該校設定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數控技術為重點建設專業,體現了我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迫切要求。再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旅游英語專業為例,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素質的同時,每年都大力鼓勵學生報考初、中級導游資格證,為各星級飯店、旅游企業、旅行社及各大景區景點等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同時還立足本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能力的培養,建立了一大批校企合作基地,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高品質的就業實習基地和就業渠道,充分帶動秦皇島區域經濟和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二)秦皇島區域經濟發展的特殊之處和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影響
關于秦皇島市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貫徹“五個統籌”,做到“五個堅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來思考我市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必須按照十六大報告提出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要求,把“三農”問題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通盤考慮。
一、當前我市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我市的“三農”問題,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是農業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逐步形成了糧食、畜牧、水產、林果、蔬菜、葡萄等一批優勢產業,使全市的農業產業布局逐步向合理化、協調化的方向發展;三是扶貧攻堅成效顯著,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逐步解決。
我市“三農”的狀況雖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三農”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問題。突出表現在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存在五大失衡。
(一)城鄉公共品供給失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城鄉居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差距越來越大。代表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公共品供給,是衡量城鄉居民生存和發展環境的基本條件。水、電、路、通訊、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基礎設施是其代表。在傳統體制中,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是由國家來提供的,而農業、農村的同類公共基礎設施要由農民自主解決,國家只給予適當補助?;谶@種公共品供給政策,多年來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在國家財政強大投入支持下變得越來越好,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在農民無力投入下變得越來越差強人意。我市的城市區和外市相比較,其現代化水平并不比發達市差,甚至還超過一些發達市,越來越像“花園”城市。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全市2.5%個行政村和大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即使通公路的行政村也不是通瀝青(水泥)路,是典型的“晴通雨阻”路;還有64.7%的村莊沒有用上自來水;農民上學難、行路難、就醫難等問題依然存在。近幾年,由于鄉村公共醫療衛生條件退化,導致農村的傳染病出現了擴大蔓延趨勢。近幾年,農村出現了一些返貧現象,其中許多是由于公共物品供給短缺造成的,例如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老致貧等。
(二)城鄉民間投資失衡,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差距不僅反映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而且還反映在民間投資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里,農村集體和個人投資增長也遠遠落后于城市。從1990年到2002年,城市集體和個人投資增長了14.6倍,而農村集體和個人投資僅增長了5.5倍。按道理,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民間資金向城市快速流動是必然的,因為城市的投資空間大、機會多。但是,在資金流動中,如果政府利用非市場力量,過度刺激民間資本向城市轉移,人為造成農村投資偏枯,勢必導致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落后,城市經濟發展繁榮。
生態觀旅游品牌吸引力和競爭力研究
摘要:旅游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其發展的同時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以及對社會環境進行改造,對當地經濟造成推動作用的同時又助力了周邊居民的生活進步。但是旅游業也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僅僅是旅游區開發帶來的環境污染,還有游客產生的垃圾等等,這些污染問題對于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而言有著不利影響。本文從旅游品牌的角度出發,以秦皇島為例分析生態觀對于提升秦皇島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作用,探索旅游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觀;秦皇島旅游品牌;吸引力和競爭力;作用
秦皇島旅游品牌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秦皇島旅游業的發展,到了現階段旅游業已經成為秦皇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看對秦皇島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進行提升就是對其整個旅游產業的進步,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生態觀在可持續發展策略提出之后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而將生態觀在秦皇島旅游品牌建設上的利用不僅能夠促進其旅游業進步,更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將圍繞著以上方面從三個角度出發進行分析。
一、秦皇島旅游品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首先文章將對秦皇島旅游品牌的現狀進行分析,在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較差的現狀之上探索這種格局形成的原因,從而達到在做后續問題分析時的全面性。(一)旅游品牌意識較差從相關資料可以發現秦皇島的政府部門一直在采用相關手段來促進旅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而這種情況之下的旅游企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機會,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從秦皇島旅游業的發展整體來看,大多數旅游企業對于旅游品牌的概念都尚未清晰,尚不能真正重視到旅游品牌的作用并投入到建設當中,更不要說規劃旅游品牌的未來發展方向。再加上整個旅游行業沒有得到有效的規范,導致一些違反行業準則甚至是違反道德和法律的現象偶有出現,損害了游客利益,也影響了旅游品牌的建設和旅游行業的進步。(二)旅游品牌形象不突出通過對秦皇島市的旅游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之后發現,其游客多半來自于國內的北方地區以及國外的俄羅斯韓國等國家。而秦皇島市的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建筑都能夠完美的融合為一體,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秦皇島市的旅游資源本身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但是卻僅僅止步于上述幾個國家和地區,可見秦皇島旅游品牌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旅游品牌的形象也較為不突出。(三)旅游營銷較差很多旅游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營銷模式當中,無論是從營銷理念還是從營銷手段上來看都較為落后,反而對現代營銷方式以及信息技術漠不關心,一些網絡營銷和推廣模式在這些企業當中完全沒有得到體現,宣傳力度不夠。旅游品牌的營銷力度較差對于其形象的建設絲毫不能產生推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經濟發展。(四)缺乏完善的旅游品牌策略在秦皇島的“十二五”規劃之下市內的各個行業都迎來了新的轉變,但是作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旅游業的品牌規劃卻是少之又少。無論是從政府角度來看還是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旅游品牌的預期戰略高度完全沒有達到,也就是因為這種現象才造成秦皇島市的旅游品牌無法得到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提升。政府在行業發展的時候沒有體現出引導作用和規范作用,行業在自身的無序發展之下無法進行旅游品牌的建設。
二、生態觀對提升秦皇島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作用
公司設備監理部今年年終工作小結
2010年全年以來,秦皇島設備監理部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各部門主任、主管的指導下,在甲方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深入學習貫徹和落實公司2010年總監會議精神,探索和開拓設備監理部發展的新思路、擴大監理項目范圍。秦皇島設備監理部全體監理工程師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監理水平,以科學、公正、守法、誠信為準則,以監理服務質量為保證,以提高監理部效益為目標,不斷加強和甲方的相處關系,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和運作模式,秦皇島監理部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進展。在秦皇島設備監理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2010年度的秦皇島網通公司的各項工程監理工作,同時在工作中學到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為全面提高秦皇島設備全體人員的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在2010年的各項監理工作中:我們認真的落實監理公司總監會議精神和領導講話要求,以及各期間所發的文件與通知,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考勤制度,落實總監現場檢查工作制度和每月月報、周報(個別工程根據甲方要求施行日報進度)、監理日志填寫,同時兼現場監理工作。作為秦皇島設備總監,經常保持與計劃建設部主任、各工程主管聯系與溝通,征求意見密切配合、服務于甲方。按照建設工程委托監理具體執行文件及甲方具體要求,依據監理規范、技術驗收規范標準、設計文件,在全體人員的勤奮努力工作下,完成了秦皇島網通公司10年全年26項工程監理工作。其中:五項工程為年轉資到10年工程項目中,完成10年全年21項工程,共完成工程總投資70588331.43元,工程監理費401664.88元。
一、10年全年度完成工程概況
秦皇島設備監理部共完成立項工程26項分別為:
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光進銅退(第一期)新建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光進銅退(第一期)置換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光進銅退(第二期)新建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光進銅退(第二期)置換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內傳輸網第二平面新建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本地網傳輸擴建(第一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本地網傳輸擴建(第二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大客戶接入段改造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寬帶綜合接入網一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寬帶綜合接入網擴建三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擴容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奧運視頻項目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奧運vip專網工程項目、2010年秦皇島考試學院巡考系統新建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昌黎寬視界第一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ip城域網擴建一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骨干網擴建一期工程(秦皇島部分)、2010年秦皇島開發區城管監控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秦皇島市奧運安全保障系統新建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市網二期配套傳輸設備(第一期)工程、2010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市本地網波分新建(第一期)工程以及年轉資到10年的五項工程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擴建五期工程;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寬視界”(第一期)工程;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市分公司軟交換接入網項目;年中國網通河北秦皇島市分公司軟交換主設備工程;年中國網通河北省秦皇島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工程、等26項工程。同去年相比增加了8項工程項目,工程監理費同去年相比增加85%。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進一步嚴格各項工作流程和標準,規范、細化每一個工作步驟,強化監督和溝通。一是從工程工藝源頭出發,提高工程質量;二是為通信安全作保障,精心打造優質、一次性驗收合格工程,對甲方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到了監理到位、溝通到位、質量保證,服務到位。圓滿完成了各項工程的驗收工作,受到了甲方主任、各位主管的一致好評。
二、全年完成的具體幾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