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腐敗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6 22:27: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權力腐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防范權力腐敗研究思考

摘要:縱觀古今中外,腐敗都是權力運行失控、失衡所致。“腐敗的根本是權力的腐敗”。所謂權力腐敗,指的是執掌權力的某些機關或干部背離公有權力的性質和原則,把權力私有化、關系化、特權化、商品化,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因此,防范權力腐敗除了以德倡廉、以俸養廉外,最根本的是通過加強監督、立法制約權力,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

關鍵詞:防范;權力腐敗;措施;思想道德

Abstract:ThelookingoverancientandmodernsinChinaandabroad,corruptaretheauthoritymovementoutofcontrol,theunbalancedresult.“corruptisradicallytheauthoritycorruption”.Theso-calledauthorityiscorrupt,whatreferstoiswieldstheauthoritycertaininstitutionsorthecadredepartsfromthepublicauthoritythenatureandtheprinciple,theauthorityprivatization,therelations,theprivilege,thecommercialization,orthecliqueseeksthepersonalgainforindividual.Theauthoritycorruptessenceisthepublicauthorityisabused.Therefore,theguardauthoritycorruptionbesidesleadsinexpensivelybyGermany,raisesinexpensivelybythesalary,whatismostbasicisthroughstrengthensthesurveillance,thelegislativerestrictionauthority,preventsthepublicauthoritytoabuse.

keyword:Guard;Authoritycorruption;Measure;Thoughtmorals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查看全文

權力腐敗預防研究論文

[摘要]剖析了權力腐敗存在的根源,提出了監督與制約權力腐敗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權力腐敗;監督;制約

腐敗作為一個影響和制約社會發展的國際性問題,成為全世界都在破解的一個難題。當前,我國的改革進入了一個機制、制度建設的新時代,我們黨正肩負著振興中華民族,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的偉大歷史使命。國際和國內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如果不下決心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不下大力氣堅決遏止權力腐敗,不下工夫鏟除滋生各種消極腐敗現象的土壤,而是任憑腐敗的權力膨脹,任憑腐敗現象蔓延,將導致我國改革開放的失敗,發展的夭折。所以,當前反腐敗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剖析權力腐敗存在的根源,進而研究如何預防和制約權力腐敗。

一、產生權力腐敗的根源

任何社會問題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有其深刻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成因。權力腐敗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相當復雜的。預防與制約權力腐敗,就必須首先深入全面地分析考察權力腐敗現象存在的邏輯起點、歷史原因和時代背景。

1權力本身具有腐敗的誘因。權力的兩重性決定權力不但受掌握權力的人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佱觀、道德品質、學識、才能的影響,而且權力的自然屬性本身所決定的支配力、強制力、影響力、擴張性,對掌握權力的人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對人有錘煉意志、品質,提升能力,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的作用,也容易使掌握權力的人高傲自負,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唯我獨尊,這是由權力自身的自然屬性,即權力支配他人,強制他人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所以,權力可以使人變得偉大、崇高、眾人景仰,也可以使人變得貪腐、墮落、眾人藐視。

查看全文

淺議權力腐敗的防范措施

淺議權力腐敗的防范措施縱觀古今中外,腐敗都是權力運行失控、失衡所致。“腐敗的根本是權力的腐敗”。所謂權力腐敗,指的是執掌權力的某些機關或干部背離公有權力的性質和原則,把權力私有化、關系化、特權化、商品化,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因此,防范權力腐敗除了以德倡廉、以俸養廉外,最根本的是通過加強監督、立法制約權力,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強政治倫理建設時,我們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喚醒權力主體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具體來說,就是要弘揚儒家“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的為民富民的民本意識,繼承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等觀念,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等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意識,從而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為戒徇私,開拓創新,善于進取。加強政治倫理建設,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強化公職人員的廉政、勤政意識,引導公職人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發揮榜樣的影響和輻射作用,通過樹立公職人員廉潔公正的道德形象來形成全社會廉潔的風氣,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以俸養廉,提供“不愿腐敗”的經濟條件

“不愿”,就是分配公平,公職人員有一份比較穩定的經濟收入,因此誰也不愿意為貪小便宜而失去較為豐厚的工作報酬和生活保障。

查看全文

權力腐敗措施探索論文

摘要:縱觀古今中外,腐敗都是權力運行失控、失衡所致。“腐敗的根本是權力的腐敗”。所謂權力腐敗,指的是執掌權力的某些機關或干部背離公有權力的性質和原則,把權力私有化、關系化、特權化、商品化,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因此,防范權力腐敗除了以德倡廉、以俸養廉外,最根本的是通過加強監督、立法制約權力,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

關鍵詞:防范;權力腐敗;措施;思想道德

Abstract:ThelookingoverancientandmodernsinChinaandabroad,corruptaretheauthoritymovementoutofcontrol,theunbalancedresult.“corruptisradicallytheauthoritycorruption”.Theso-calledauthorityiscorrupt,whatreferstoiswieldstheauthoritycertaininstitutionsorthecadredepartsfromthepublicauthoritythenatureandtheprinciple,theauthorityprivatization,therelations,theprivilege,thecommercialization,orthecliqueseeksthepersonalgainforindividual.Theauthoritycorruptessenceisthepublicauthorityisabused.Therefore,theguardauthoritycorruptionbesidesleadsinexpensivelybyGermany,raisesinexpensivelybythesalary,whatismostbasicisthroughstrengthensthesurveillance,thelegislativerestrictionauthority,preventsthepublicauthoritytoabuse.

keyword:Guard;Authoritycorruption;Measure;Thoughtmorals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查看全文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滋生腐敗

反腐敗,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完善監督機制,不受監督的權力,必定是被濫用的權力;權力被濫用,必定導致腐敗。如果我們把所有腐敗案例作一認真分析,不難發現,那些曾經是好的或比較好的“一把手”,之所以走向腐敗,“一個擁有”和“一個失去”,是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所謂“一個擁有”,就是那些大大小小走向腐敗的“一把手”,都曾擁有或大或小的過于集中的權力;所謂“一個失去”,就是這些或輕或重的腐敗,都是因為在權力行使中失去了應有的監督而導致。

失去應有監督的貴州省原省委書記劉方仁,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22次受賄677萬余元。結果,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贓款人民幣661萬元、美元1.99萬元,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失去應有監督的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以一句“名言”流傳至今:官做到我這一級,就沒有什么能管得著的了。胡建學說得如此直白大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一把手”的權力行使,缺乏起碼監督的實際情況。

失去應有監督的四川簡陽市原市長王善武,雖然盡可以在別人面前充大爺,但在行賄者面前卻只能當孫子。一個行賄老手在酒酣之際,竟拿王善武作賭注:叫他15分鐘到,王善武就不敢16分鐘來。于是,當場撥電話,“不一會兒,王善武就匆匆趕來。”

失去應有監督的吉林省靖宇縣原縣委書記李鐵成,在以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命名的縣,大行收受紅包禮金之風。據調查,向其送紅包禮金,全縣鄉局單位無一“空白”,全縣科鄉級以上干部無一“死角”。有一年收的紅包禮金,就相當于靖宇縣當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點三。

因此,建立與完善執政權力的監督機制,特別是對高層權力、高級干部的監督機制,是消除權力腐敗,保持執政廉潔的重要途徑。

查看全文

權力腐敗防范分析論文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強政治倫理建設時,我們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喚醒權力主體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具體來說,就是要弘揚儒家“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的為民富民的民本意識,繼承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等觀念,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等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意識,從而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為戒徇私,開拓創新,善于進取。加強政治倫理建設,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強化公職人員的廉政、勤政意識,引導公職人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發揮榜樣的影響和輻射作用,通過樹立公職人員廉潔公正的道德形象來形成全社會廉潔的風氣,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以監督保廉,建立“不能腐敗”的權力運行機制

監督是指享有監督權的主體依法對社會生活的管理者以及社會管理運行進行監督檢查、懲戒和制約的行為,其本質是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防止權力的濫用。它是實現國家權力系統內在穩定的必要機制,是防范權力腐敗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實踐證明,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沒有有效的監督就不會有對腐敗現象的真正遏制。權力腐敗的實質是濫用權力,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對權力的失控失監。改革開放以來,消極腐敗現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大,從而致使某些黨員干部視黨紀為“擺設”,視政令為“白條”,把中央的三令五申當成耳邊風,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查看全文

權力腐敗防范分析論文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強政治倫理建設時,我們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喚醒權力主體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具體來說,就是要弘揚儒家“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的為民富民的民本意識,繼承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等觀念,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等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意識,從而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為戒徇私,開拓創新,善于進取。加強政治倫理建設,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強化公職人員的廉政、勤政意識,引導公職人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發揮榜樣的影響和輻射作用,通過樹立公職人員廉潔公正的道德形象來形成全社會廉潔的風氣,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以監督保廉,建立“不能腐敗”的權力運行機制

監督是指享有監督權的主體依法對社會生活的管理者以及社會管理運行進行監督檢查、懲戒和制約的行為,其本質是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防止權力的濫用。它是實現國家權力系統內在穩定的必要機制,是防范權力腐敗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實踐證明,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沒有有效的監督就不會有對腐敗現象的真正遏制。權力腐敗的實質是濫用權力,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對權力的失控失監。改革開放以來,消極腐敗現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大,從而致使某些黨員干部視黨紀為“擺設”,視政令為“白條”,把中央的三令五申當成耳邊風,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查看全文

淺議權力腐敗的防范措施

縱觀古今中外,腐敗都是權力運行失控、失衡所致。“腐敗的根本是權力的腐敗”。所謂權力腐敗,指的是執掌權力的某些機關或干部背離公有權力的性質和原則,把權力私有化、關系化、特權化、商品化,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因此,防范權力腐敗除了以德倡廉、以俸養廉外,最根本的是通過加強監督、立法制約權力,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強政治倫理建設時,我們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喚醒權力主體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具體來說,就是要弘揚儒家“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的為民富民的民本意識,繼承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等觀念,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等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意識,從而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為戒徇私,開拓創新,善于進取。加強政治倫理建設,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強化公職人員的廉政、勤政意識,引導公職人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發揮榜樣的影響和輻射作用,通過樹立公職人員廉潔公正的道德形象來形成全社會廉潔的風氣,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以俸養廉,提供“不愿腐敗”的經濟條件

“不愿”,就是分配公平,公職人員有一份比較穩定的經濟收入,因此誰也不愿意為貪小便宜而失去較為豐厚的工作報酬和生活保障。

查看全文

權力腐敗防范措施論文

縱觀古今中外,腐敗都是權力運行失控、失衡所致。“腐敗的根本是權力的腐敗”。所謂權力腐敗,指的是執掌權力的某些機關或干部背離公有權力的性質和原則,把權力私有化、關系化、特權化、商品化,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權力腐敗的實質是公有權力被濫用。因此,防范權力腐敗除了以德倡廉、以俸養廉外,最根本的是通過加強監督、立法制約權力,防止公共權力被濫用。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失范,引起道德行為的失序。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權力的腐敗,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現象嚴重。深究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松散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所謂道德內約松散,是指人們的道德觀念淡薄,道德行為的主體擺脫了自己應遵守的各種道德規范約束的現象。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治倫理建設,就是要以德倡廉,強化政治行為主體的道德內約,使政治行為主體筑起“不想腐敗”的思想道德防線,從而抑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強政治倫理建設時,我們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喚醒權力主體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具體來說,就是要弘揚儒家“民貴君輕”、“民為邦本”的為民富民的民本意識,繼承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等觀念,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等精神,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意識,從而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為戒徇私,開拓創新,善于進取。加強政治倫理建設,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強化公職人員的廉政、勤政意識,引導公職人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發揮榜樣的影響和輻射作用,通過樹立公職人員廉潔公正的道德形象來形成全社會廉潔的風氣,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以俸養廉,提供“不愿腐敗”的經濟條件

“不愿”,就是分配公平,公職人員有一份比較穩定的經濟收入,因此誰也不愿意為貪小便宜而失去較為豐厚的工作報酬和生活保障。

查看全文

權力監督反腐敗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權力監督反腐敗民主政治現代法治

[論文摘要]加強權力監督,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說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政權建設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建立和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度,不斷強化權力監督機制,才能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建成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最終達到從根本上遏制腐敗的目的。因此,權力監督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又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內容。

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就要求最為完善、最為有效地保護人民的權利,但社會主義的公共權力不會由于社會制度的先進性而自動免除被變異的風險。在現有的條件下,人民還不可能實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國家權力是以層層委托的方式運行的。要把社會主義的公共權力在人民中間落到實處,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就必須使人民對國家權力及其具體的運行具有監督制約能力。同時,現代法治與權力監督具有連動性,一方面權力監督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另一方面現代法治是權力監督最有效的力量。權力監督作為現代法治的核心內容,不僅要求不同的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主體行使,以權制權,相互制衡,而且絕對排斥政府的專斷、特權和廣泛的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如果違背權力行使規范錯誤地行使權力,就要被糾正或處罰,其實質是對權力運用的制約,是對權力消極作用的遏制。因此,權力監督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又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內容。

一、權力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

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民主并不直接地表現為所有的人民個體都去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而是將這種權力委托給人民中最能為實現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優秀分子代表自己去行使這種權力,在我國即表現為先通過選舉的形式產生出人民代表,再由代表選舉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如果人民選出的代表和代表選出的公仆不能按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行使權力或違背人民的意志、甚至損害人民的利益,人民則可以通過罷免的形式收回委托的代表權和國家事務管理權。因此,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就沒有真正的權力監督,沒有權力監督支撐的民主則是虛偽的民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必須不斷加強權力監督,這是社會主義政權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但由于初級階段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還不高,我們的民主還只能以間接的形式為主,不可能實現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設想的“通過人民自己實現人民管理國家”,[1]也達不到“普遍吸收所有的勞動者管理國家”[2]的理想境界特別是中國有13億人口,要讓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組織全體社會成員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而只能將其委托給民選機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又將各種具體的權力委托給各級國家機關,各級國家機關又層層委托給各級組織和個人,這樣無論就權力的產生還是權力的運行,都產生了層層委托和關系,即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權力的行使是基于人民的同意和委托,人民通過選舉出真正符合民意的代表組成全國及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再由此產生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民將自己的權力委托給政府,政府就應向人民負責,忠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人民把權力交給公職人員行使,就理所當然地有權對公職人員行使權力的過程及其結果實行監督。

查看全文